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歷史演義是一種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題材,通過藝術加工和虛構來創作的小說體裁。這類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點如下:

 1. 以史為基,虛實結合
   - 歷史演義小說以真實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為基礎,融入大量的文學虛構和想像。它既保留了歷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事件,又通過細節的加工和情節的補充,使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 例如,《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背景,但添加了許多虛構的情節(如桃園結義、草船借箭等),使其更具戲劇性。

 2. 忠於「大義」,重視道德教化
   - 歷史演義小說強調「忠」、「義」、「仁」、「智」等傳統道德價值觀,常以褒揚忠臣良將、鞭撻奸佞小人為主題。
   - 例如,《三國演義》突出「忠義」的主題,塑造了關羽、諸葛亮等忠義人物的形象;而《水滸傳》則通過梁山好漢的反抗行動,表現「替天行道」的正義精神。

 3. 情節曲折,故事性強
   - 歷史演義小說注重敘事的戲劇性和情節的波瀾起伏,常以矛盾和衝突推動故事發展,吸引讀者的興趣。
   - 例如,《三國演義》中智謀鬥爭(如赤壁之戰、空城計)和武將對決(如三英戰呂布)都充滿戲劇張力。

 4. 人物形象鮮明
   - 歷史演義小說注重刻畫人物性格,通過言行、對話、情節等手段塑造出鮮活的形象。這些人物往往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徵,如忠義的關羽、狡詐的曹操、機智的諸葛亮等。
   - 人物形象往往帶有濃厚的理想化色彩,符合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審美標準。

 5. 語言通俗易懂,帶有口語化特點
   - 歷史演義小說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寫成,適合普通民眾閱讀。它們往往吸收了說唱文學和民間故事的表達方式,具有濃厚的口語化特點。
   - 例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既有文言的簡潔,又有白話的靈活。

 6. 歷史與傳奇的結合
   - 歷史演義常將歷史事實與民間傳說、神話、迷信等結合,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例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借東風」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隋唐演義》中秦瓊、程咬金等英雄的傳奇故事也超越了歷史的真實。

 7. 注重「因果報應」和「天命觀念」
   - 歷史演義小說常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因果報應觀念和天命思想,強調正義最終會戰勝邪惡,歷史的發展符合「天意」。
   - 例如,《三國演義》開篇即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概括歷史發展規律,並通過故事情節表現天命不可違的思想。

 8. 章回體結構
   - 歷史演義小說多採用章回體的形式,每回有標題,概括主要內容,便於分段閱讀。這種形式來源於說書藝術,既方便講述,也便於讀者記憶。
   - 例如,《三國演義》的每回標題如「群雄逐鹿中原,曹操智取荊州」等,既簡明扼要,又吸引人。

 9. 影響深遠,具有文化傳播功能
   - 歷史演義小說不僅是文學作品,還是歷史知識的重要傳播載體,對中國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三國演義》對三國時代的認知深刻影響了後世讀者,甚至超越了正史《三國志》的影響。

 總結
中國古代歷史演義小說是一種融合歷史、文學與民間傳說的獨特文學形式。它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傳遞歷史知識的同時,弘揚傳統道德價值觀,並滿足了普通民眾的閱讀需求。這類小說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也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盤古至唐虞傳 文章數:   7
夏商野史 文章數:   31
熱血痕 文章數:   40
東周列國志 文章數:   1
鬼谷四友志 文章數:   6
秦朝野史 文章數:   9
西漢演義 文章數:   73
兩漢開國中興傳志 文章數:   43
東漢秘史 文章數:   63
東漢演義 文章數:   32
三國演義 文章數:   123
東西晉演義 文章數:   350
隋唐兩朝志傳 文章數:   123
唐書志傳 文章數:   90
說唐 文章數:   66
混唐後傳 文章數:   37
殘唐五代史演義傳 文章數:   60
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文章數:   40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文章數:   75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文章數:   35
英烈傳 文章數:   80
續英烈傳 文章數:   34
檮杌閑評 文章數:   50
王陽明靖亂錄 文章數:   10
近報叢譚平虜傳 文章數:   19
遼海丹忠錄 文章數:   40
鐵冠圖全傳 文章數:   50
三春夢 文章數:   33
臺灣外紀 文章數:   30
海角遺編 文章數:   60
樵史通俗演義 文章數:   40
金陵秋 文章數:   31
雲南野乘 文章數:   3
前漢演義 文章數:   102
後漢演義 文章數:   101
兩晉演義 文章數:   100
南北史演義 文章數:   101
唐史演義 文章數:   101
五代史演義 文章數:   61
宋史演義 文章數:   101
元史演義 文章數:   61
明史演義 文章數:   100
清史演義 文章數:   101
民國演義 文章數:   139
歷代興衰演義 文章數: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