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薛也里牙 膜合 馬薛里吉里 馬可保羅
馬可保羅。其先以宋明道二年卜居唯尼斯世業賈,奉羅馬伽篤列教。
有安底阿保羅者,生二子,長曰尼可剌保羅,即馬可之父,次曰麻底哇保羅聞其從兄亦名馬可保羅商於希羅都吉思荅丹你牙,營業甚盛,二人往依焉。
無何,蒙兀軍大入西域,滅木剌夷及巴黑塔,吉思荅丹震恐,尼可剌與弟麻底哇載其重寶,去之,渡黑海,至撒吉剌半島之唆達克互市。已而思歸,會蒙兀宗王別兒哥嗣其兄巴禿汗位,與希羅構兵,中央歐邏巴俶擾,道路阻絕,欲歸不得。
中統元年,乃東行,逾巴格合剌沙陀,謁別兒哥於薩萊,盡出所齎珍貨,讬詞獻納。別兒哥大說,倍其直酬之。三年別兒哥與旭烈兀以私憾交兵,大戰乞兒吉思山,別兒哥軍累北,部內騷動,二人又謀去之。東行花剌子模十有七程之沙磧而抵不合兒,居三年。
會有中朝宣差自旭烈兀汗國東歸,道出不合兒,見保羅氏兄弟,挾與偕行,經年始達上都,忽必烈汗避暑於此,召見,優禮之。汗久聞西土事,因以詢以羅馬景宗起居,竝其教法旨趣兼及列邦君主,及希羅近事,甚悉,欣然願與之通好。
至元三年,命令近臣闊闊帶兒佩金字圓符,給驛,偕保羅氏兄弟使於景宗,且乞耶穌墓上聖燈之油。書辭大意,欲請景宗遴遣精通七藝之大德宗徒百人,來備咨訪。果能闡揚景教,實勝佛法者,願帥舉國臣民舍舊信仰而從之。無何,闊闊帶兒以病中止,保羅氏兄弟佩其金符,齎國書仍前進。經行三載,始抵小阿昧尼牙之剌拶,更自此轉赴阿克爾,時至元六年春也。
比至,則聞景宗克雷門第六已歿,國書無所於遞,乃謁法主多拔爾都,述奉使來意,多拔爾都勸俟新景宗選定,得要領歸報,庶不負此行,從之。乘閒返唯尼斯,訪其家,則尼可剌之妻已經故,從兄收養馬可,年已十九矣。
居有閒,景宗之選未定,尼可剌挈馬可,偕弟麻底哇仍至阿克爾,謁多拔爾都給書覆命。就歸途,甫至剌拶,而多拔爾都膺選為景宗,號格雷那裏第十,馳書要三人還。阿昧尼牙王盎第三為具大艦,西渡地中海,至羅馬,既上謁。景宗接以殊禮,即遣高行宗徒二人,偕來報聘。途次阿昧尼牙,聞前途有軍警,二宗徒懼,止不敢進,保羅氏父子三人受其所齎景宗書而行。至呼羅珊,為察阿歹後王八剌合軍所阻,得閒西走,道遇阿八哈,以東師告,畱其行營。
久之戰事畢,辭而東行當在至元九年東,經不合兒句、薛米思堅,登波謎羅,曆乞思合兒句、兀裏羌句、拜城句、哈剌沙爾句、羅布納浯兒。直察阿歹汗國內亂,蔥嶺東西天山南北多阻兵,在道首尾三載有半。
至元十二年夏,知夏者,時車駕避暑上都,始還達上都。未至旬有一日,忽必烈汗已遣官迎於道,至即召對大安閣,尼可剌兄弟致景宗書及聖燈之油,備述數年閒往返事,汗慰勞有加,賜第大都居之。馬可性穎異,居大都未久,盡通蒙兀方言,暨其習俗。汗甚愛之,置諸左右,充怯裏馬赤,遇有西域事,使為通譯。
十四年。奉使南洋占城師子等國曆六月程而歸奏,奏記所經之地人情風俗物產,汗覽之,輒加獎勵。時宋已平,特授揚州路總管,在職四年,嘗於其地建景教寺。召之還朝,頻使鉤考諸路錢穀事,
二十四年,從駕征乃顏。保羅氏父子本以西賈人仕中朝,致身通顯,既饒於財,頗懷故國。且見忽必烈汗春秋已高,慮一旦山陵崩,嗣主不足事,或有妨歸計,屢乞放還,不允。會旭烈兀王孫阿魯渾遣使來請昬,三保羅之歸計遂成。先是阿魯渾之妃不魯罕卒,遺言必以己同族者為繼室,阿魯渾從之,故以使至,乞忽必烈汗為之擇配。汗擇外戚翁吉剌氏女與阿魯渾前妃同族者遣嫁之,此女亦名不魯罕,時年十有七,貌甚美。使者憂陸行艱險,非新可敦所堪,謀取海道,宜得識杭路者,而無其人。適馬可奉使自南印度歸,口述海程甚悉,西使遂決策杭海,而要馬可父子偕行,請於忽必烈汗,汗不得已允之。
二十八年冬,給金符二,並驛券,且作書使致景宗及佛郎克王英吉利王及它天主教國之君。敕泉州市舶司斥巨艦百艘送之。明年春,載一行人裝西發,海行三月至爪哇,又西杭印度洋十有八月,始達波斯,初發時,從行者六百人,比至。存十有八人而已。
會阿魯渾已薨,異母弟乞合都立,娶不魯罕。乞合都初與伊及構兵,既而八的與乞合都爭國而戰,阿魯渾之子合贊又與八的戰。內外兵革方殷,馬可畱殢波斯,嘗為八的使於合贊,事定,不魯罕歸於合贊,合贊立為正妃。保羅氏父子三人乃辭歸故國,合贊及不魯罕可敦賜以車服珍物甚豐。竝給金符四。馳驛至德比孫{{*|黑海南岸迆東港名,自此汎黑海至吉思荅丹,通過馬兒摩剌海,經希羅海彎之廼格爾奔島,以元貞元年主裏安曆一二九五年、還至唯尼斯。在道間忽必烈汗凶問,益絕意東顧矣。
馬可父子久客歸國,異服異言,親故多不識者,既而自裂胡帽旃裘,返初服,複鄉音,大出珍寶居積,彼國人始信其歸裝之富。呼為密里昂保羅,密里昂,華言百萬也。
家居踰年,馬可即出而從軍,時折奴阿亦作熱內瓦與唯尼斯爭霸唯尼斯政府募馬可出家財,造戰艦佐軍。馬可隸但度將軍麾下,與敵戰於剌拶海彎。唯尼斯軍敗績,喪戰艦二十六。馬可被俘,敵下之獄,好事者聞其曾遊中國,往往就獄訪焉。同獄繫囚有洛思帖遜者,文士也,馬可在獄多暇,常操佛郎克語,自敘平生經歷,授之筆述,三年成書。
書成後四年,馬可之名噪甚,折努阿釋之歸。方馬可之始入獄也,尼可剌多方求贖,不得,自恐遂無嗣續,乃繼娶一妻,比馬可見釋歸則繼母已生三弟矣。馬可後又仕唯尼斯,不詳其官所至。
至治三年馬可老病,自知不久於世,手書遺屬,析配家財與其妻及子女,有一僕從歸自蒙兀者,亦預焉。
泰定元年主裏安曆一三二四年,馬可卒,年七十有四。
論曰:愛薛沐浴景風,力斥象教,固其宜也。也裏牙進毒和世㻋汗,其事秘,前史無明文,然必有所受命。觀庚辰六月惠宗徹文宗廟主詔書,謂其內懷媿慊,殺也裏牙以杜口,則辠人斯得矣。馬可貪鄙嗜利,其人不足取,唯大秦王安敦通漢,其使蘄至番禺,孰若馬可身仕元朝者哉?震旦黃金世界,六百年前不入歐邏巴人之夢,今日文軌交通之盛,馬可實為導師,而伽篤列派教法,亦由其父子介紹,以至吾國。則雖區區一賈胡,其於吾國人元以來思想之變遷,所關至钜,其可忽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