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節
-
作者 Realhistories
-
分類: 唐會要
-
-
-
點擊數: 19
御史臺上御史臺武德初。因隋舊制為御史臺。龍朔二年四月四日。改為憲臺。咸亨元年十月二十三日。復為御史臺。光宅元年九月五日。改為左肅政臺。專管在京百司。及監軍旅。更置右肅政臺。其職員一准左臺。令按察京城外文武官僚。以中宗英王府材石營之。殿中御史石抱貞繕造焉。神龍元年二月四日。改為左右御史臺。景雲三年二月二日。廢右臺。先天二年九月一日。又置右臺。停諸道按察使。其年十月二十五日。又置諸道按察使。廢右臺。初置兩臺。每年春秋發使。春曰風俗。秋曰廉察。令地官尚書韋方質為條例。方質刪定為四十八條。以察州縣。載初以後。奉敕乃巡。每年不出使。鄴都故事云。臺門北開者。法司主陰。取冬殺之義。或云隋初移都之時。兵部尚書李圓通。兼御史大夫。欲使尚書省便近。故開北門。 蘇氏駁曰。此說或近之矣。若取冬殺之義。則東都臺門。亦合北開。何故南啟。況本置臺司。以察冤濫。是有國者好生之德。豈創冬殺之意。以入人罪者乎。 故事。御史臺無受詞訟之例。有詞狀在門。御史採有可彈者。即略其姓名。皆云風聞訪知。其後御史疾惡公方者少。遞相推倚。通狀人頗壅滯。至開元十四年。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狀。遂題告事人名。乖自古風聞之義。至今不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