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鄭城邢丘。秦子向命為藍君。
河水赤於龍門三日。
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於韓,我師敗逋。
夏四月甲寅,徙邦於大樑。王發逄忌之藪以賜民。於越寺區弟思弑其君莽安,次無顓立。
雨碧於郢。地忽長十丈有餘,高尺半。
我師伐邯鄲,取列人;我師伐邯鄲,取肥。雨黍於齊。
我與邯鄲榆次、陽邑。王會鄭厘侯於巫沙。
入河水於圃田,又為太溝而引圃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
秦師伐鄭,次於懷,城殷。
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鄭取屯留、尚子。
鄭厘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牗、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與鄭鹿。王及鄭厘侯盟於巫沙,以釋它陽之圍,歸厘於鄭。
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厘侯來朝。於越子無顓卒,是為菼蠋卯,次無疆立。
邯鄲成侯會燕成侯於安邑。
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不克。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民。邯鄲伐衛,取漆富兵,城之。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
齊田期伐我東鄙,戰於桂陽,我師敗逋。東周與鄭高都。鄭厘侯來朝中陽。宋景鼓、衛公孫倉會師,圍我襄陵。
王以韓師、諸侯師縣於襄陵。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邯鄲之師敗我師於桂陵。
燕伐趙,圍濁鹿。趙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於勺。晉取玄武、濩澤。
齊築房以為長城。
王如衛,命公子南為侯。
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
壬寅,孫何侵楚,人三戶乳。楚伐徐州。
魏章帥師及鄭師伐楚,取上蔡。孫何取㶏陽。秦孝公會諸侯於逄澤。絳中地坼,西絕於汾。
魏敗韓馬陵。
穰疪帥師及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與齊田盻戰於馬陵。
五月,齊田盻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九月,秦衛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鄲伐我北鄙。王攻衛鞅,我師敗逋。
城濟陽。秦封衛鞅於鄔,改名曰尚。
邳遷於薛。三月,為大溝於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秦蘇胡帥師伐鄭,韓襄敗秦蘇胡於酸水。
鄭威侯與邯鄲圍襄陵。
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王與諸侯會於徐州。於越子無疆伐楚。
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
楚圍齊於徐州,遂伐於越,殺無疆。
龍賈及秦師戰於雕陰,我師敗逋。王會鄭威侯於巫沙。
秦取我汾陰、皮氏。
秦歸我焦、曲沃。
九鼎淪泗,沒於淵。
楚敗我襄陵。
王陟。
辛丑,秦取我曲沃、平周。
魏惠成王薨。
今王元年。
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為河雍,向為高平。
丁未。十月,鄭宣王來朝。燕子之殺公子平,不克。齊師殺子之,醢其身。
齊地景長,長丈餘,高一尺。魏以張儀為相。
韓明帥師伐襄丘。秦王來見於蒲阪關。四月,越王使公師隅來獻舟三百、箭五百萬及犀角、象齒。五月,張儀卒。
翟章伐衛。魏敗趙將韓舉。
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十月,大霖雨,疾風,河水酸棗。楚庶章帥師來會我,次於襄丘。
翟章救鄭,次於南屈。
秦公孫爰帥師伐我皮氏,翟章帥師救皮氏圍,疾西風。
城皮氏。
秦拔我蒲阪、晉陽、封穀。
邯鄲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將軍、大夫、適子、代史皆貂服。
薛侯來會王於釜丘。楚入雍氏,楚人敗。
王與齊王會於韓。今王終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