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係一

豐公,太上皇父也。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範氏其後也。』而大夫範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範氏為晉士師,魯文公世奔秦,後歸於晉,其處者為劉氏。』劉向云:『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故周市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云。』漢帝本係,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祀,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太上皇高帝父,太公也。漢六年夏五月,詔曰: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十年秋七月,太上皇崩,葬萬年。出本紀

太祖高皇帝諱邦,字季諱邦,之字曰國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母媼,後追尊曰昭靈后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寬仁愛人,意豁如也。及壯試吏為泗上亭長,秦二世元年立為沛公,漢元年立為漢王,五年二月甲午,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十二年夏四月甲辰,帝崩於長樂宮,五月丙寅葬長陵,群臣曰,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著紀十二年壽五十三諡。諡法無高以功高特起名

丞相相國蕭何

太尉盧綰,周勃

御史大夫周苛,周昌,趙堯

孝惠皇帝,諱盈,字曰滿高祖太子也。母曰呂皇后帝年五歲,高祖初為漢王,二年立為太子,五年為皇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即皇帝位,明年改元,七年秋八月戊寅,帝崩於未央宮,九月辛丑,葬安陵,諡,

相國。右丞相。左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高皇后呂氏諱雉,父單父人,呂公,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箕帚妾,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卒與高祖,生孝惠帝魯元公主,高帝五年,尊王后曰皇后,惠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太后立帝姊魯元公主女為皇后,無子,取後宮美人子名之,以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製,四年,少帝自知非皇后子,出怨言,皇太后幽之永巷,五月丙辰,立常山王宏為皇帝,八年七月辛巳,皇太后崩於未央宮,既誅諸呂,大臣相與陰謀,以為少帝及三弟為王者皆非孝惠子,復共誅之。

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御史大夫。

太宗孝文皇帝諱恒,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立為代王,十七年秋,高後崩,大臣迎代王入代邸,群臣從至,上議曰,丞相陳平等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宏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當奉宗廟,大王高皇帝子,宜為嗣,願大王即天子位,代王西鄉遜者三,南鄉遜者再,丞相平等,奉天子璽符再拜上,代王遂即天子位,後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宮,乙巳,葬霸陵,孝景元年,申屠嘉等奏,德莫盛於孝文皇帝,宜為帝者太宗之廟,製曰可。諡。

改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孝景皇帝諱啟,文帝太子也,文帝元年正月,立為皇太子,後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即皇帝位,後三年正月甲子,帝崩於未央宮,二月癸酉,葬陽陵。諡。

改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世宗孝武皇帝諱徹,景帝中子也,年四歲,立為膠東王,七歲為皇太子,十六歲後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後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於五柞宮,三月甲申,葬茂陵,孝宣本始二年,詔尊孝武廟為世宗廟。諡。

年號。

丞相。太尉。大司馬。

御史大夫,

孝昭皇帝諱弗陵,武帝少子也,武帝後元二年二月,立為皇太子,年八歲,以侍中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受遺詔,輔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元鳳四年,帝加元服,元平元年,夏四月癸未,帝崩於未央宮,六月壬申,葬平陵。諡。

年號。丞相。大司馬。御史大夫。

中宗孝宣皇帝諱詢,武帝曾孫戾太子孫也,太子納史良娣,生史皇孫,皇孫納王夫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生數月,遭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皆遇害,曾孫雖在繈褓,猶坐收係郡邸獄,丙吉為廷尉監,曾孫賴吉得全,因遭大赦,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請皇后召昌邑王,六月,王受皇帝璽綬,癸巳,光奏王賀淫亂請廢,太后詔曰可,光奏議曰,孝武帝曾孫病巳,操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奏可,宗正德至曾孫尚冠裏舍,洗沐,賜禦府衣,太仆以令獵車奉迎曾孫,庚申,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為陽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璽綬,即皇帝位,元康二年,詔更諱詢,黃龍元年冬十二月甲戌,帝崩於未央宮,初元元年正月辛丑,葬杜陵,平帝元始四年,尊孝宣廟為中宗。諡。

年號。丞相。大司馬。

御史大夫。

高宗孝元皇帝諱奭,宣帝太子也,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為太子,黃龍元年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竟寧元年夏五月壬辰,帝崩於未央宮,秋七月丙戌,葬渭陵,平帝元始四年,尊為高宗廟。諡。

年號。丞相。大司馬。

御史大夫。

孝成皇帝諱驁,元帝太子也,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為世嫡皇孫,宣帝愛之,字曰太孫,年三歲,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為太子,竟寧元年五月,元帝崩,六月己未,太子即皇帝位,綏和二年三月丙戌,帝崩於未央宮,四月己卯,葬延陵。諡。

年號。丞相。大司馬。

御史大夫。大司空。

孝哀皇帝諱欣,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也,年三歲,嗣立為王,綏和元年,立為皇太子,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元壽二年六月戊午,帝崩於未央宮,秋九月壬寅,葬義陵。諡。

年號。太傅。丞相。大司徒。

大司馬。大司空。

御史大夫。

孝平皇帝諱衎,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子也,年三歲,嗣立為王,元壽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遣車騎將軍王舜大鴻臚左咸使持節迎中山王,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帝年九歲,太皇太后臨朝,大司馬莽秉政,百官總己以聽於莽,元始二年,更名,告祠高廟,五年十二月丙午,帝崩於未央宮,有司議曰,禮臣不殤君,皇帝年十有四歲,宜以禮斂加元服,奏可葬康陵。諡。

年號。太師。太傅。太保。

大司徒。

大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