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一
○上公
太師。太師古官,平帝元始元年初置,位在太傅上。太傅。
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後省,八年復置,後省,哀帝元壽二年復置,位在三公上。太保。太保古官,平帝元始元年初置,位次太傅。
四輔。
平帝元始元年,授四輔之職。師友。
成帝時,張禹以特進為天子師。
平帝即位,年幼,選置師友,大司徒孔光,以明經高行為孔氏師,京兆尹金欽,以家世忠孝為金氏友。
○三公
▲丞相
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後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復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
丞相徵事。丞相史。
丞相少史。東曹掾。西曹掾。
集曹掾。奏曹。議曹。主簿。
大車屬。丞相屬。侍曹。從史。
掾史。
宰士。
計相。▲太尉
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
高帝二年太尉長安侯盧綰,五年罷太尉官,十一年,周勃為太尉,攻代,後官省。
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為太尉。
考文三年,罷太尉官,屬丞相。孝景三年,置太尉官。七年,罷太尉官。孝武建元元年,置太尉,二年,罷太尉官。
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
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
大司馬司直。大司馬史。功曹。
西曹掾。大司馬掾。議曹史。門下史。
主簿。▲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謐按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侍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奸猾,治大獄,武帝所製,不常置。
御史中執法。御史中丞從事。
符璽御史,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治書御史。監軍御史。
御史大夫掾。西曹掾。
主簿。少史。御史屬。
柱下令。九卿。
正卿九。
▲太常
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又均官都水兩長丞,又諸廟寢圍食官令長丞,又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諸陵縣皆屬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廟祀,初置太卜,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太常掾。太常掌故。太史掌故。史書令史。
待詔。大典星。治曆。望氣。
望氣佐。高廟仆射。廟郎。寢郎。
園郎。禮官大夫。曲台署長。寫書官。
博士。
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黃龍元年,稍增員十二人。楊何易。歐陽書。後蒼禮。
公羊春秋。施孟易。梁邱易。
大小夏侯尚書。穀梁春秋。大小戴禮。京氏易。左氏春秋。古文尚書。毛詩。逸禮。
博士弟子五十人。歌吹諸生。光祿勳。
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
掾。主事。▲大夫
大夫掌論議,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博士光祿大夫。▲郎
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將,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車戶騎三將,秩皆比千石。
外郎。
郎署長。車郎。
輦郎。戶衛。騎郎將。郎中騎千人。
謁者。
謁者掌賓讚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仆射,秩比千石。期門。
期門,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
給事期門。
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秩比二千石。
羽林黃頭郎。仆射。
仆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軍屯吏騶宰永巷宮人皆有,取其領事之號。
衛尉。
衛尉秦官,掌宮門衛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後元年,復為衛尉,屬官有公車司馬衛士旅賁三令丞,衛士三丞,又諸屯衛候司馬二十二宮皆屬焉,長樂建章甘泉衛尉皆掌其宮,職略同,不常置。
未央衛尉。
長樂司馬。衛司馬。
衛候。長樂屯衛司馬。長樂戶將。建章監。
給事建章。
公車大誰卒。執楯。執戟。
武士。
騶。太仆。
太仆秦官,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車府路令騎馬駿馬四令丞,又龍馬閑駒橐泉騊駼丞華五監長,丞又邊郡六牧師苑令,各三丞,又牧橐,昆躓,令丞皆屬焉,中太仆,掌皇太后輿馬,不常置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馬為挏馬,初置路令。
駿馬監。平樂監。
栘中監。
家車吏。廄司禦。農官。
廷尉。
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監,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復為廷尉,宣帝地節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哀帝元壽二年,復為大理,王莽改曰作士。
廷尉史。奏曹掾。
奏讞掾。掾。從史。廷尉文學卒史。
書佐。大鴻臚。
典客秦官,掌諸侯歸義蠻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為大行令,初置別火,王莽改大鴻臚曰典樂,初置郡國邸,屬少府,中屬中尉,後屬大鴻臚。
主客。大鴻臚文學。大行治禮。
大行治禮丞。大行卒史。宗正。
宗正秦官,掌親屬,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屬官有都司空令丞,內官長丞,又諸公主家令門尉皆屬焉,王莽並其官於秩宗,初內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宗正。
主傅。
中府。
舍人。大司農。
治粟內史,秦官,掌穀貨,有兩丞,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又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長丞皆屬焉,搜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王莽改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初斡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大司農。
大司農中丞管諸會計事。
大司農部丞。大司農史。大司農鬥食屬。
治粟都尉。農官。稻田使者。
榷酤官。少府。
少府秦官,掌山海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六丞,屬官有尚書,符節,太醫,太官,湯官,導官,樂府,若盧,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東織西織,東園匠,十六官令丞,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長丞,又上林中十池監,又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禦府,永巷,內者宦者,八官令丞,諸仆射署長中黃門皆屬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為考工,左弋為佽飛,居室為保宮,甘泉居室為昆台,永巷為掖廷,飲飛掌弋射,有九丞兩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樂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鉤盾五丞兩尉,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書謁者令為中謁者令,初置尚書員五人,有四丞,河平元年,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綏和二年,哀帝省樂府,王莽改少府曰共工。
蕭望之領尚書事,建白以為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機,宜以通明公正處之,武帝遊宴後庭,故用宦者,非古製也,宜罷中書宦官,應古不近刑人,元帝不聽。
成帝建始四年春,罷中書宦官,初置尚書員五人,
尚書郎。尚書御史。給事尚書。尚符璽郎。
太醫監。侍醫。太官獻食丞。
太官獻丞。食監。尚食。
尚席。樂府音監。
樂府遊徼。令史。東織室令史。中書仆射。
黃門倡。倡監。馬監。
黃門駙馬。狗監。給事狗監。
鉤盾冗從。尚方待詔。掖庭獄丞。掖庭牛官令。
掖庭戶衛。少內嗇夫。
暴室丞。暴室嗇夫。
農官。
中謁者。
中涓。協律都尉。
海丞。果丞。采珠玉金銀之官。執金吾。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有兩丞候司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屬官有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都船武庫有三丞,中壘兩尉,又式道左右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輔都尉尉丞兵卒皆屬焉,初寺互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中尉,自太常至執金吾,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
備盜賊中尉。都船獄吏。將作大匠。
將作少府,秦官,掌治宮室,有兩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將作大匠,屬官有石庫東園主章,左右前後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長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東園主章為木工,成帝陽朔三年,省中候及左右前後中校五丞。
典屬國。
典屬國,秦官,掌蠻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復增蜀國,置都尉丞候千人,屬官九譯令,成帝河平元年,省並大鴻臚。
武帝元狩三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
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以上並屬國都尉治。宣帝神爵二年,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
五鳳三年,置西河北地屬國,以處匈奴降者。水衡都尉。
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屬官有上林,均輸,禦羞,禁圃,輯濯,鍾官,技巧,六廄,辨銅,九官令丞,又衡官水司空都水農倉,又甘泉上林都水七官長丞皆屬焉,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均輸四丞,禦羞兩丞,都水三丞,禁圃兩尉,甘泉上林四丞,成帝建始二年,省技巧六廄官,王莽改水衡都尉曰予虞,初禦羞上林衡官及鑄錢皆屬少府。
虎圈嗇夫。輯濯士。農官。
領護三輔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