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域三

○宮苑雜錄

高帝七年,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上見其壯麗,甚怒,謂曰,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上說。

武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遊宜春,丞相御史知指,乃使右輔都尉徼循長楊以東,後乃私置更衣,從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投宿諸宮,長楊五柞倍陽宣曲尤幸,於是上以為道遠勞苦,又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壽王,與待詔能用算者二人舉籍阿城以南,盩厔以東,宜春以西,提封頃畝,及其賈直,欲除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又詔中尉左右內史表屬縣草田,欲以償鄠杜之民,吾丘壽王奏事,上大說稱善,時東方朔在傍進諫曰,臣聞謙遜靜懿,天表之應,應之以福,驕溢靡麗,天表之應,應之以異,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弋獵之處,恐其不廣也,如天不為變,則三輔之地盡可以為苑,何必盩厔鄠杜乎,奢侈越製,天為之變,上林雖小,臣尚以為大也,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氵幵隴以東,商雒以西,厥壞肥饒,漢興去三河之地,至霸產以西,都涇渭之南,此所謂天下陸海之地,秦之所以虜西戎兼山東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銀銅鐵豫章檀柘異類之物,不可勝原,此百工所取給,萬民所仰足也,又有秔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饒,土宜芋,水多黿魚,貧者得以人給家足,無饑寒之憂,故酆鎬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今規以為苑,絕陂池水澤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之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損耗五穀,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荊棘之林,而長養麋鹿,廣狐兔之苑,大虎狼之虛,又壞人塚墓,發人室廬,令幼弱懷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營之,垣而圃之,騎馳東西,車鶩南北,又有深溝大渠,夫一日之樂,不足以危無堤之輿,是其不可,三也,故務苑囿之大,不恤農時,非所以強國富人也,夫殷作九市之宮,而諸侯畔,靈王起章華之台,而楚民散,秦興阿房之殿,而天下亂,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當萬死,不勝大願,願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不可不省,是日因奏泰階之事,上乃拜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黃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如壽王所奏云。

元鼎二年春,起柏梁台,作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仟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飲之,可以長生,宮室之修,自此日盛。

元封二年,公孫卿曰,仟人可見,上往常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館,如緱氏城置脯棘,神人宜可致,且仟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則作飛廉桂館,甘泉則作益壽延壽館,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將招來神仟之屬,於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廣諸宮室。

太初元年,柏梁台災,越人勇之言於武帝曰,粵俗有火災復起屋,必以大用勝服之,於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餘丈,其西則商中數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其南有玉堂大鳥之屬,立神明台井幹樓,高五十丈,輦道相屬焉。

元帝延翼奉,問以得失,奉以為宮室苑囿,奢泰難供,以故民困國虛,不改其本,難以末正,乃上疏曰,孝文皇帝躬行節儉,外省徭役,其時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諸離宮館也,未央宮又無高門武台麒麟鳳凰白虎玉堂金華之殿,獨有前殿曲台漸台宣室溫室承明耳,孝文欲作一台,度用百金,重民之財,廢而不為,其積土基,至今猶存,又下遺詔,不起山墳,故其時天下大和,百姓給足,德流後嗣,願陛下遷都正本,眾製皆定,亡復繕治宮館,不急之費,歲可餘一年之蓄。

初元元年,令諸宮館希禦幸者勿繕治。五年,罷上林宮館希禦幸者。成帝建始元年,罷上林宮館希禦幸者二十五所。

元延二年十二月,羽獵,揚雄從,以為昔在二帝三王宮館台榭,沼池苑囿林麓藪澤,財足以奉郊廟,禦賓客,充庖廚而已,不奪百姓膏腴穀土桑柘之地,女有餘布,男有餘粟,國家殷富,上下交足,故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鳳凰巢其樹,黃龍遊其沼,麒麟臻其囿,神爵棲其林,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草木茂,成湯好田,而天下用足,文王囿百里,民以為尚小,齊宣王囿四十里,民以為大,裕民之與奪民也,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胡禦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穿昆明池,象滇河,營建章鳳闕神明馺娑漸台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萊,遊觀侈靡,窮妙極麗,雖頗割其三垂以贍齊民,然至羽獵田車戎馬器械儲偫禁籞所營,尚泰奢麗誇詡,非堯舜成湯文王三驅之意也,又恐後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台,故聊因校獵賦以風。

省中。

掖庭。

文石之陛,赤墀之塗。法坐。

內中。

行內。行在所。公車。

赤墀青瑣。青蒲。

罘罳。

珍台間館,璿題玉英。闌入。

街市。長安四市。

長安西市。東市。柳市。

章台街。稿街。

華陽街。

○鄉里

大率十里一亭一鄉,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中陽里。

尚冠里。長安戚里。

陵里。

○關

關中。

沛公初入關,或說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可急使守函穀關。

武帝元鼎三年,徙函谷關於新安,以故關為宏農縣。

武關。

嶢關。散關。蕭關。

玉門關。陽關。天井關。五阮關。

壺口關。

壺關。文帝十二年,除關,無用傳。景帝四年,復置諸關,用傳出入。

武帝太初四年,徙宏農都尉治武關稅出入者,以給關吏卒食。

霍光曰,函谷,京師之固,故以丞相弟為關都尉。

○城塞

漢二年,繕治河上塞。六年,令天下縣邑城。惠帝元年正月,城長安。

三年,發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

五年,復發長安六百里內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九月,長安城成,賜民戶爵一級。

文帝時,晁錯請募民徙塞,曰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蘭石,布渠答,復為一城,其內城間百五十步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

武帝元朔三年,城朔方城。太初元年,築塞外受降城。

三年,遣光祿勳徐自為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盧朐,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

昭帝元鳳六年,募郡國徒築遼東元菟城。

○傳置

乘傳。

傳置。

傳馬。傳車。

一封軺傳。

一乘傳。四乘傳。四馬傳。

六乘傳。七乘傳。馳傳。

軺傳。疾置。騎置。驛騎。

廄置。置亭。

傳舍。縣次傳。

假軺傳。

○亭障

高祖為泗上亭長。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製也,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

武帝元光六年,南夷始置郵亭。

元鼎中,天子行獵新秦中,或千里無亭徼,於是誅北地太守以下。

武帝征四夷,開西域,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

武帝通大宛諸國,使者相望於道,於是漢列亭障至玉門矣。武帝軍旅數發,女子乘亭障。太初三年,匈奴入定襄、雲中,壞光祿諸亭障。

狄山乘一障。

宣帝神爵元年,趙充國奏計度臨羌,東至浩,羌虜故田及公田,可二千頃以上,其間郵亭多壞敗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木六萬餘枚,在水次臣願罷兵屯田,以間暇時,下所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

郵亭鄉官。都亭。

元帝時,羌虜燔燒置亭。

平帝置宗師,得因郵亭書言宗伯請以聞。

○斥候西邊北邊之郡,斥候望烽燧不得臥。趙充國常以遠斥候為務。

東南一尉,西北一候。

○邸

大鴻臚屬官有郡邸長丞,初置郡國邸,屬少府,中屬中尉,後屬大鴻臚。

武帝封禪,詔諸侯治邸泰山下。

蠻夷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