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太史掌敘邦國之世次,辨其姓氏,別其昭穆,尚失。金人初起完毅十二部,其後皆以部為氏,史臣記錄有稱「宗室」者,有稱完顏者。稱完顏者。稱完顏者亦有二焉,有同姓完顏,蓋疏族,若石土門、迪古乃是也;有異姓完顏,蓋部人,若歡都是也。大定以前稱「宗室」,明昌以後避睿宗諱稱「內族」,其實一而已,書名不書氏,其制如此。宣宗詔宗室皆稱完顏,不復識別焉。大定、泰和之間,袒免以上親皆有屬籍,以敘授官,大功以上,薨卒輟朝,親親之道行焉。貞祐以後,譜牒散失,大概僅存,不可殫悉,今掇其可次第者著於篇。其上無所系、下無所承者,不能盡錄也。

右始祖子,與德帝凡二人。

右德帝子,與安帝凡三人。

右安帝子,與獻祖凡五人。婆盧火稱安帝五代孫,不稱誰子,不可以世,置之卷末。

右獻祖子,與昭祖凡七人。

右昭祖子,與景祖凡六人。什古稱昭祖曾孫,崇成稱昭祖玄孫,不稱誰子,不可以世,置之卷末。

右景祖子,與世祖、肅宗、穆宗凡九人。冶訶、魯補稱係出景祖,不稱誰子,不可以世,置之卷末。

右世祖子,與康宗、太祖、太宗凡十一人。

右肅宗子二人。

右穆宗子五人。胡八魯稱穆宗孫,不稱誰子,不可以世,置之卷末。

右康宗子三人。史載常春、胡里剌、胡剌、鶻魯、茶扎、怕八、訛出皆稱謀良虎孫,不稱誰子,不可以世。

右太祖子,與景宣、睿宗凡十六人。遼王宗幹子與海陵五人。

右太宗子十四人。史載北京留守卞、平陽尹稟皆太宗孫,不稱誰子,不可以世。

右景宣子,與熈宗,凡三人。

右熈宗子二人。

右海陵子四人。

右睿宗子,與世宗凡二人。

右世宗子,與顯宗、衞紹王凡十人。

右顯宗子,與章宗、宣宗凡七人。

右章宗子,凡六人。

右紹王子,史稱六子,可以名見者四人。

右宣宗子,與末帝凡四人。他書載守純子三人,可以名見者二人。

右諸宗室可譜者凡十一族,雖稱系出某帝,而不能世次,不譜於各帝之下,所以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