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象志中

◎曆象誌中

○閏考

月度不足,是生朔虛;天行有餘,是為氣盈。盈虛相懸,歲月乃牉,積牉而差,寒暑互易,百谷不成,庶政不明。聖人驗以斗柄,準以歲星,爰立閏法,信治百官。是故閏正而月正,月正而歲正。歲月既正,頒令考績,無有不時。國史正歲年以敘事,莫重於此。遼始征歷梁、唐。入晉之後,奄有帝制,「乙未」、「大明」,曆法再變。穆宗應歷六年,周用顯德「欽天曆」;十年,宋用建隆「應天曆」。景宗乾亨四年,宋用「乾元曆」。聖宗統和十九年,宋用「儀天曆」;太平元年,宋用「崇天曆」。道宗清寧十年,宋用「明天曆」;大康元年,宋用「奉元曆」;大安七年,宋用「觀天曆」。天祚皇帝乾統六年,宋用「紀元曆」。五代歷三變,宋凡八變,遼終始再變。曆法不齊,故定朔置閏,時有不同,覽者惑焉。作「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