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類十三:一曰正史類,二曰編年類,三曰別史類,四曰史鈔類,五曰故事類,六曰職官類,七曰傳記類,八曰儀注類,九曰刑法類,十曰目錄類,十一曰譜牒類,十二曰地理類,十三曰霸史類。

司馬遷「史記」一百三十卷又「史記」一百三十卷班固「漢書」一百卷范曄「後漢書」九十卷

趙抃「新校前漢書」一百卷余靖「漢書刊誤」三十卷劉昭「補注後漢志」三十卷陳壽「三國志」六十五卷

房玄齡「晉書」一百三十卷楊齊宣「晉書音義」三卷沈約「宋書」一百卷蕭子顯「南齊書」五十九卷

姚思廉「梁書」五十六卷又「陳書」三十六卷魏收「後魏書」一百三十卷魏澹「後魏書紀」一卷

張太素「後魏書天文志」二卷李百藥「北齊書」五十卷令狐德棻「後周書」五十卷顏師古「隋書」八十五卷

柳芳「唐書」一百三十卷「唐書敘例目」一卷劉煦「唐書」二百卷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二百五十五卷「目錄」一卷李繪「補注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薛居正「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歐陽修「新五代史」七十四卷張守節「史記正義」三十卷司馬貞「史記索隱」三十卷

張泌「漢書刊誤」一卷「三劉漢書標注」六卷劉攽「漢書刊誤」四卷呂夏卿「唐書直筆新例」一卷

吳縝「新唐書糾繆」二十卷又「五代史纂誤」三卷「張昭遠朱梁列傳」十五卷「後唐列傳」三十卷

任諒「史論」三卷韓子中「新唐史辨惑」六十卷吳仁傑「兩漢刊誤補遺」十卷富弼「前漢書綱目」一卷

劉巨容「漢書纂誤」二卷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二十卷「西漢刊誤」一卷王旦「國史」一百二十卷

呂夷簡「宋三朝國史」一百五十五卷鄧洵武「神宗正史」一百二十卷王珪「宋兩朝國史」一百二十卷王孝迪「哲宗正史」二百一十卷

李燾、洪邁「宋四朝國史」三百五十卷「宋名臣錄」八卷「宋勳德傳」一卷「宋兩朝名臣傳」三十卷

「咸平諸臣錄」一卷「熙寧諸臣傳」四卷「兩朝諸臣傳」三十卷

張唐英「宋名臣傳」五卷葛炳奎「國朝名臣敘傳」二十卷

荀悅「漢紀」三十卷袁宏「後漢紀」三十卷

胡旦「漢春秋」一百卷「問答」一卷皇甫謐「帝王世紀」九卷「竹書」三卷

蕭方等「三十國春秋」三十卷孫盛「晉陽秋」三十卷杜延業「晉春秋略」二十卷裴子野「宋略」二十卷

「王通元經薛氏傳」十五卷馬總「通曆」十卷柳芳「唐曆」四十卷崔龜從「續唐曆」二十二卷

裴煜之「唐太宗建元實跡」一卷路惟衡「帝王曆數圖」十卷陳嶽「唐統紀」一百卷丘悅「三國典略」二十卷

封演「古今年號錄」一卷薛璫「大唐聖運圖略」三卷「帝王照錄」一卷王起「五位圖」三卷

苗台符「古今通要」四卷馬永易「元和錄」三卷「大唐中興新書紀年」三卷韋昭度「續皇王寶運錄」十卷

程正柔「大唐補紀」三卷淩璠「唐錄政要」十三卷「唐天祐二年日曆」一卷杜光庭「古今類聚年號圖」一卷

「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唐高祖實錄」二十卷「唐太宗實錄」四十卷「唐高宗後修實錄」三十卷。

「唐武后實錄」二十卷「唐中宗實錄」二十卷「唐睿宗實錄」十卷又五卷

「唐玄宗實錄」一百卷「唐肅宗實錄」三十卷「唐代宗實錄」四十卷「唐德宗實錄」五十卷

「唐建中實錄」十五卷「唐順宗實錄」五卷「唐憲宗實錄」四十卷「唐穆宗實錄」二十卷

「唐敬宗實錄」十卷「唐文宗實錄」四十卷「唐武宗實錄」二十卷

「唐宣宗實錄」三十卷「唐懿宗實錄」二十五卷「唐僖宗實錄」三十卷「唐昭宗實錄」三十卷

「唐哀帝實錄」八卷「五代梁太祖實錄」三十卷「五代唐懿祖紀年錄」一卷

「五代唐獻祖紀年錄」一卷「五代唐莊宗實錄」三十卷「五代唐明宗實錄」三十卷

「五代唐湣帝實錄」三卷「五代唐廢帝實錄」十七卷「五代晉高祖實錄」三十卷「五代晉少帝實錄」二十卷

「五代漢高祖實錄」十卷「五代漢隱帝實錄」十五卷「五代周太祖實錄」三十卷

「五代周世宗實錄」四十卷「南唐烈祖實錄」二十卷「後蜀高祖實錄」三十卷

「後蜀主實錄」四十卷「宋太祖實錄」五十卷「太宗實錄」八十卷

「真宗實錄」一百五十卷「仁宗實錄」二百卷「英宗實錄」三十卷

「神宗實錄朱墨本」三百卷「神宗實錄考異」五卷「宋高宗日曆」一千卷

「孝宗日曆」二千卷「光宗日曆」三百卷「寧宗日曆」五百一十卷重修五百卷「神宗實錄」二百卷

「哲宗實錄」一百五十卷「徽宗實錄」二百卷李燾重修「徽宗實錄」二百卷

「欽宗實錄」四十卷「高宗實錄」五百卷「孝宗實錄」五百卷「光宗實錄」一百卷

「寧宗實錄」四百九十九冊「理宗實錄初稿」一百九十冊「理宗日曆」二百九十二冊

又「日曆」一百八十冊「度宗時政記」七十八冊「德祐事跡日記」四十五冊孫光憲「續通曆」十卷

範質「五代通錄」六十五卷劉蒙叟「甲子編年」二卷「顯德日曆」一卷龔穎「運曆圖」三卷

陳彭年「唐紀」四十卷宋庠「紀年通譜」十二卷鄭向「五代開皇記」三十卷「兩朝實錄大事」二卷

王玉「文武賢臣治蜀編年志」一卷武密「帝王興衰年代錄」二卷「五代春秋」一卷「十代編年紀」一卷

章寔「歷代統紀」一卷司馬光「資治通鑒」三百五十四卷又「資治通鑒舉要曆」八十卷

「通鑒前例」一卷「稽古錄」二十卷「曆年圖」六卷「通鑒節要」六十卷

「帝統編年紀事珠璣」十二卷「歷代累年」二卷劉恕「資治通鑒外紀」十卷又「疑年譜」一卷

「通鑒問疑」一卷章衡「編年通載」十卷王岩叟「係年錄」一卷「元祐時政記」一卷

諸葛深「紹運圖」一卷楊備「歷代紀元賦」一卷胡仔「孔子編年」五卷朱繪「歷代帝王年運銓要」十卷

司馬康「通鑒釋文」六卷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一百六十八卷又「四朝史稿」五十卷「江左方鎮年表」十六卷

「混天帝王五運圖古今須知」一卷「宋政錄」十二卷「宋異錄」一卷「宋年表」一卷

又「年表」一卷史炤「資治通鑒釋文」三十卷晁公邁「歷代記年」十卷熊克「九朝通略」一百六十八卷

「中興小曆」四十一卷呂祖謙「大事記」二十七卷又「宋通鑒節」五卷「呂氏家塾通鑒節要」二十四卷

朱熹「通鑒綱目」五十九卷又「提要」五十九卷「宋聖政編年」十二卷汪伯彥「建炎中興日曆」一卷

袁樞「通鑒紀事本末」四十二卷喻漢卿「通鑒總考」一百十二卷吳曾「南北征伐編年」二十三卷徐度「國紀」六十五卷

胡宏「皇王大紀」八十卷李丙「丁未錄」二百卷李心傳「建炎以來係年要錄」二百卷「國史英華」一卷

何許「甲子紀年圖」一卷曾慥「通鑒補遺」一百篇李孟傳「讀史」十卷崔敦詩「通鑒要覽」六十卷

王應麟「通鑒答問」四卷胡安國「通鑒舉要補遺」一百二十卷沈樞「通鑒總類」二十卷張根「歷代指掌編」九十卷

李心傳「孝宗要略初草」二十三卷張公明「大宋綱目」一百六十七卷洪邁「節資治通鑒」一百五十卷又「太祖太宗本紀」三十五卷

又「四朝史紀」三十卷又「列傳」一百三十五卷黃維之「太祖政要」一十卷呂中「國朝治跡要略」十四卷

王瓘「廣軒轅本紀」一卷

「汲塚周書」十卷郭璞注「穆天子傳」六卷趙曄「吳越春秋」十卷皇甫遵注「吳越春秋」十卷

司馬彪「九州春秋」十卷趙瞻「史記牴牾論」五卷「漢書問答」五卷劉珍等「東觀漢紀」八卷

孔衍「春秋後語」十卷李延壽「南史」八十卷又「北史」一百卷元行衝「後魏國典」三十卷

「金陵六朝記」一卷王豹「金陵樞要」一卷李匡文「漢後隋前瞬貫圖」一卷李康「唐明皇政錄」十卷

袁皓「興元聖功錄」「功臣錄」三十卷「唐僖宗日曆」一卷劉肅「唐新語」十三卷

「唐總記」三卷渤海填「唐廣德神異錄」四十五卷歐陽迥「唐錄備闕」十五卷裴潾「大和新修辨謗略」三卷

程光榮「唐補注記」三卷曹玄圭「唐列聖統載圖」十卷郭修「唐年紀錄」一卷南卓「唐朝綱領圖」五卷

「唐紀年記」二卷吳兢「開元名臣錄」三卷又「唐太宗勳史」一卷「唐書備闕記」十卷

高峻「小史」一百十卷許嵩「建康實錄」二十卷張詢古「五代新說」二卷劉軻「帝王曆數歌」一卷

又「唐年曆」一卷裴庭裕「東觀奏記」三卷「新野史」十卷張傳靖「唐編記」十卷

胡旦「唐乘」七十卷王沿「唐志」二十一卷孫甫「唐史記」七十五卷王皞「唐餘錄」六十卷

李匡文「兩漢至唐年紀」一卷王禹偁「五代史闕文」二卷陶嶽「五代史補」五卷詹玠「唐宋遺史」四卷

劉直方「大唐機要」三十卷蘇轍「古史」六十卷孫衝「五代紀」七十七卷王軫「五朝春秋」二十五卷

劉攽「五代春秋」一部劉恕「十國紀年」四十二卷常璩「華陽國志」十卷「江南志」二十卷

李清臣「平南事覽」二十卷「吳書實錄」三卷「真宗聖政紀」一百五十卷又「政要」十卷

「仁宗觀文覽古圖記」十卷丁謂「大中祥符奉祀記」五十卷「目」二卷又「大中祥符迎奉聖像記」二十卷「目」二卷李維「大中祥符降聖記」五十卷「目」三卷

王欽若「天禧大禮記」五十卷「目」二卷呂夷簡「三朝寶訓」三十卷李淑「三朝訓覽圖」十卷錢惟演「咸平聖政錄」三卷

李昭遘「永熙政範」二卷張商英「神宗正典」六卷林希「兩朝寶訓」二十一卷舒亶「元豐聖訓」三卷

「六朝寶訓」一部鄭居中「崇寧聖政」二百五十五冊又「聖政錄」三百二十三冊賈緯「備史」六卷

「史係」二十卷楊九齡「正史雜論」十卷「河洛春秋」二卷「歷代善惡春秋」二十卷

李筌「閫外春秋」十卷薛韜玉「帝照」一卷沈汾「元類」一卷楊岑「皇王寶運錄」三十卷

瞿驤「帝王受命編年錄」三十卷徐廙「三朝革命錄」三卷錢信「皇猷錄」一卷「歷代鴻名錄」八卷

韋光美「嘉號錄」一卷崔倜「帝王授受圖」一卷牛檢「帝王事跡相承圖」三卷「歷代君臣圖」二卷

龔穎「年曆圖」八卷賈欽文「古今年代曆」一卷張敦素「通記建元曆」二卷柳璨「補注正閏位曆」三卷

杜光庭「帝王年代州郡長曆」二卷王起「五運圖」一卷曹玄圭「五運圖」十二卷張洽「五運元紀」一卷

「古今帝王記」十卷衛牧「帝王真偽記」七卷「紀年志」一卷武密「帝王年代錄」三十卷

鄭伯邕「帝王年代圖」一卷又「帝王年代記」三卷焦路「聖朝年代記」十卷韋光美「帝王年號圖」一卷

汪奇「古今帝王年號錄」一卷李昉「歷代年號」一卷蓋君平「重編史雋」三十卷孫昱「十二國史」十二卷

「西京史略」二卷「史記掇英」五卷鄭樵「通志」二百卷

蕭常「續後漢書」四十二卷李杞「改修三國志」六十七卷陳傅良「建隆編」一卷蔡幼學「宋編年政要」四十卷

又「宋實錄列傳舉要」十二卷洪偃「五朝史述論」八卷趙甡之「中興遺史」二十卷樓昉「中興小傳」一百篇

「馬史精略」五十六卷趙世逢「兩漢類要」二十卷

周護「三史菁英」三十卷「十七史讚」三十卷「三代說辭」十卷孫玉汝「南北史練選」十八卷

「史略」三卷楊侃「兩漢博聞」十二卷林鉞「漢雋」十卷宗諫「三國采要」六卷

薛儆「晉書金穴鈔」十卷荀綽「晉略」九卷張陟「晉略」二十卷杜延業「晉春秋略」二十卷

「晉史獵精」一百三十卷胡寅「讀史管見」三十卷又「三國六朝攻守要論」十卷趙氏「六朝采要」十卷

杭柬「金陵六朝帝王統紀」一卷薛韜玉「唐要錄」二卷張栻「通鑒論篤」四卷孫甫「唐史論斷」二卷

石介「唐鑒」五卷范祖禹「唐鑒」十二卷又「帝學」八卷陳季雅「兩漢博議」十四卷

李舜臣「江東十鑒」一卷陳傅良「西漢史鈔」十七卷「東萊先生西漢財論」十卷劉熙古「歷代紀要」五十卷

喬舜「古今語要」十二卷賈昌朝「通紀」八十卷趙善譽「讀史輿地考」六十三卷裴鬆之「國史要覽」二十卷

鄭暐「史雋」十卷曹化「史書集類」三卷朱黼「紀年備遺正統論」一卷「唯室先生兩漢論」一卷

張唐英「唐史發潛」六卷倪遇「漢論」十三卷陳惇修「唐史斷」二十卷王諫「唐史名賢論斷」二十卷

程鵬「唐史屬辭」四卷「唐帝王號宰臣錄」十卷「名賢十七史確論」一百四卷胡旦「五代史略」四十二卷

韓保升「文行錄」五十卷李「續帝學」一卷姚虞賓「諸史臣謨」八卷鄭少微「唐史發揮」十二卷

陳天麟「前漢六帖」十二卷陳應行「讀史明辨」二十四卷又「讀史明辨續集」五卷師古「三國志質疑」十四卷

又「西漢質疑」十九卷「東漢質疑」九卷「何博士備論」四卷陳亮「通鑒綱目」二十三卷

「葉學士唐史鈔」十卷唐仲友「唐史義」十五卷又「續唐史精義」十卷楊天惠「三國人物論」三卷

李石「世係手記」一卷「兩漢著明論」二十卷「十二國史略」三卷「章華集」三卷

「縱橫集」二十卷「十三代史選」五十卷「南史摭實韻句」三卷「議古」八卷

「史譜」七卷「五代纂要賦」一卷「國朝撮要」一卷「約論」十卷

李燾「歷代宰相年表」三十三卷又「唐宰相譜」一卷「王謝世表」一卷

「五代三衙將帥年表」一卷竇濟「皇朝名臣言行事對」十二卷李心傳「舊聞證誤」十五卷龔敦頤「符祐本末」一十卷

洪邁「記紹興以來所見」二卷

班固「漢武故事」五卷蔡邕「獨斷」二卷

裴烜之「承祚實跡」一卷王琳「魏鄭公諫錄」五卷武平一「景龍文館記」十卷吳兢「貞觀政要」十卷

又「開元升平源」一卷蘇瑰「中樞龜鑒」一卷韓琬「御史臺記」十二卷韋述「集賢注記」二卷

崔光庭「德宗幸奉天錄」一卷沈既濟「選舉志」三卷馬宇「鳳池錄」五卷韋執誼「翰林故事」一卷

李吉甫「元和國計略」一卷劉公鉉「鄴城舊事」六卷韋處厚「翰林學士記」一卷元稹「承旨學士院記」一卷

李德裕「西南備邊錄」一卷又「兩朝獻替記」二卷次「柳氏舊聞」一卷令狐澄「貞陵遺事」一卷

令狐「製表疏」一卷「李司空論事」七卷南卓「綱領圖」一卷鄭處誨「明皇雜錄」二卷

又「天寶西幸略」一卷「吳湘事跡」一卷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卷盧駢「御史臺三院因話錄」一卷

柳比「續貞陵遺事」一卷鄭向「起居注故事」三卷蘇頌「邇英要覽」一部樂史「貢舉故事」二十卷「目」一卷

鄭畋「敕語堂判」五卷李巨川「勤王錄」二卷楊钜「翰林舊規」一卷張著「翰林盛事」一卷

李構「御史臺故事」三卷李肇「翰林內志」一卷又「翰林志」一卷蘇易簡「續翰林志」二卷

「杜悰事跡」一卷「梁宣底」三卷「汾陰后土故事」三卷「武成王配饗事跡」二十卷

林勤「國朝典要雜編」一卷李大性「典故辨疑」二十卷呂夷簡、林希進「五朝寶訓」六十卷

「三朝太平寶訓」二十卷「三朝訓鑒圖」十卷沈該進「神宗寶訓」一百卷「神宗寶訓」五十卷洪邁集「哲宗寶訓」六十卷

「欽宗寶訓」四十卷「高宗聖政」六十卷「高宗寶訓」七十卷「孝宗寶訓」六十卷

史彌遠「孝宗寶訓」六十卷「紹興求賢手詔」一卷「高宗孝宗聖政編要」二十卷

「高宗聖政典章」十卷「宋朝大詔令」二百四十卷「永熙寶訓」二卷「仁宗觀文鑒古圖」十卷

王洙「祖宗故事」二十卷李淑「耕籍類事」五卷林特「東封西祀朝謁太清宮慶賜總例」二十六卷韓絳「治平會計錄」六卷

李常「元祐會計錄」三卷崔立「故事稽疑」十卷「孝宗聖政」五十卷彭龜年「內治聖鑒」二十卷

「光宗聖政」三十卷富弼「契丹議盟別錄」五卷朱勝非「秀水閑居錄」二卷呂本中「紫微雜記」一卷

蔡絛「北征紀實」二卷萬俟禼「太后回鑾事實」十卷湯思退等「永祐陵迎奉錄」十卷大惟簡「塞北紀實」三卷

宋敏求「朝貢錄」二十卷張養正「六朝事跡」十四卷吳彥夔「六朝事跡別集」十四卷韓元吉「金國生辰語錄」一卷

劉珙「江東救荒錄」五卷宋介「執禮集」二卷陳曄「通州鬻海錄」一卷龔頤正「續稽古錄」一卷

洪遵「翰苑群書」三卷又「會稽和買事宜錄」七卷程大昌「北邊備對」六卷「慶曆邊議」三卷

「開禧通和錄」一卷「開禧持書錄」二卷「開禧通問本末」一卷「金陵叛盟記」十卷

宋庠「尊號錄」一卷又「掖垣叢志」三卷董煟「活民書」一卷

又「活民書拾遺」三卷「史館故事錄」三卷「五國故事」二卷

尉遲偓「中朝故事」二卷孔武仲「金華講義」十三卷王禹偁「建隆遺事」一卷田錫「三朝奏議」五卷

曾致堯「清邊前要」五十卷李至「皇親故事」一卷杜鎬「鑄錢故事」一卷丁謂「景德會計錄」六卷

王曙「群牧故事」三卷「兩朝誓書」一卷辛怡顯「雲南錄」三卷沈該「翰林學士年表」一卷

蘇耆「次續翰林志」一卷錢惟演「金坡遺事」三卷晁迥「別書金坡遺事」一卷李宗諤「翰林雜記」一卷

王皞「言行錄」一卷王旦「名賢遺範錄」十四卷余靖「國信語錄」一卷李淑「三朝訓鑒圖」十卷

陳湜「三朝逸史」一卷沈立「河防通議」一卷富弼「救濟流民經畫事件」一卷田況「皇祐會計錄」六卷

陳次公「安南議」十篇宋咸「朝製要覽」十五卷李上交「近事會元」五卷範鎮「國朝事始」一卷

又「東齋記事」十二卷「太平盛典」三十六卷「國朝寶訓」二十卷「慶曆會計錄」二卷

「經費節要」八卷張唐英「君臣政要」四十卷陳襄「國信語錄」一卷

趙概「日記」一卷司馬光「日錄」三卷郟亶「吳門水利」四卷王安石「熙寧奏對」七十八卷

程師孟「奏錄」一卷羅從彥「宋遵堯錄」八卷何澹「歷代備覽」二卷王禹「王家三世書誥」一卷

司馬光「涑水記聞」三十二卷周必大「鑾坡錄」一卷又「淳熙玉堂雜記」一卷陳模「東宮備覽」一卷

「三朝政錄」十二卷「廣東西城錄」一卷「交廣圖」一卷

曾鞏「宋朝政要策」一卷畢仲衍「中書備對」十卷李清臣、張誠一「元豐土貢錄」二卷龐元英「文昌雜錄」七卷

韓絳、吳充「樞密院時政記」十五卷蘇安「靜邊說」一卷薛向「邊陲利害」三卷「仁宗君臣政要」二十卷

范祖禹「仁皇訓典」六卷曾鞏「德音寶訓」三卷汪浹「榮觀集」五卷張舜民「使遼錄」一卷

宋匪躬「館閣錄」十一卷劉永壽「章獻事跡」一卷曾布「三朝正論」二卷林虙「元豐聖訓」二十卷

家安國「平蠻錄」三卷羅畸「蓬山記」五卷「明堂詔書」一卷高聿「鹽池錄」一卷

吳若虛「崇聖恢儒集」三卷洪榆「創業故事」十二卷耿延禧「建炎中興記」一卷程俱「麟台故事」五卷

洪興祖「續史館故事錄」一卷張戒「政要」一卷李源「三朝政要增釋」二十卷歐陽安永「祖宗英睿龜鑒」十卷

陳騤「中興館閣錄」十卷趙勰「廣南市舶錄」三卷嚴守則「通商集」三卷「契丹禮物錄」一卷

「金華故事」一卷「兩朝交聘往來國書」一卷臧梓「呂丞相勤王記」一卷

李攸「通今集」二十卷又「宋朝事實」三十五卷袁夢麟「漢制叢錄」二十卷倪思「合宮嚴父書」一卷

詹儀之「淳熙經筵日進故事」一卷又「淳熙東宮日納故事」一卷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十一卷又「朝野雜記」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

陸遊「聖政草」一卷彭百川「治跡統類」四十卷又「中興治跡統類」三十卷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二十六卷

張綱「列聖孝治類編」一百卷黃度「藝祖憲監」三卷又「仁皇從諫錄」三卷趙善譽「宋朝開基要覽」十四卷

「東漢百官表」一卷陶彥藻「職官要錄」七卷

又「職官要錄補遺」十八卷李吉甫「百司舉要」一卷唐玄宗「六典」三十卷杜英師「唐職該」一卷

梁載言「具員故事」十七卷「大唐宰相曆任記」二卷任戩「官品纂要」十卷「宰輔年表」一卷

「官品式律」一卷「歷代官號」十卷楊侃「職林」三十卷

孔至道「百官要望」一卷閻承琬「君臣政要」三十卷蒲宗孟「省曹寺監事目格子」四十七卷郤殷象「梁循資格」一卷

王涯「唐循資格」一卷杜儒童「中書則例」一卷譚世勣「本朝宰執表」八卷張之緒「唐文昌損益」三卷

萬當世「文武百官圖」二卷陳繹「宰相拜罷錄」一卷又「樞府拜罷錄」一卷「三省樞密院除目」四卷

司馬光「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孫逢吉「職官分紀」五十卷梁勖「職官品服」三十三卷趙氏「唐典備對」六卷

「三省儀式」一卷「職事官遷除體格」一卷「循資格」一卷「循資曆」一卷

「唐宰相後記」一卷「國朝撮要」一卷「宋朝宰輔拜罷圖」四卷「宋朝官制」十一卷

「三省總括」五卷王益之「漢官總錄」十卷又「職源」五十卷

「宋朝相輔年表」一卷蔡元道「祖宗官制舊典」三卷趙鄰幾「史氏懋官志」五卷

趙曄「宋官制正誤沿革職官記」三卷何異「中興百官題名」五十卷龔頤正「宋特命錄」一卷司馬光「官制遺稿」一卷

徐自明「宰輔編年錄」二十卷蔡幼學「續百官公卿表」二十卷又「續百官表質疑」十卷曾三異「宋新舊官制通考」十卷

又「宋新舊官制通釋」二卷範衝「宰輔拜罷錄」二十四卷徐筠「漢官考」四卷董正工「職官源流」五卷

「金國明昌官制新格」一卷楊王休「諸史闕疑」三卷趙粹中「史評」五卷王應麟「通鑒地理考」一百卷

又「通鑒地理通釋」十四卷又「漢藝文志考證」十卷又「漢制考」四卷

劉向「古列女傳」九卷「漢武內傳」二卷

郭憲「洞冥記」四卷班昭「女戒」一卷伶玄「趙飛燕外傳」一卷皇甫謐「高士傳」十卷

袁宏「正始名士傳」二卷葛洪「西京雜記」六卷習鑿齒「襄陽耆舊記」五卷蕭韶「太清紀」十卷

杜寶「大業雜記」十卷劉餗「國史異纂」三卷梁載言「梁四公記」一卷趙毅「大業略記」三卷

顏師古「大業拾遺」一卷賈閏甫「李密傳」三卷李筌「中台志」十卷杜儒童「隋季革命記」五卷

「隋平陳記」一卷魏徵「隋靖列傳」一卷徐浩「廬陵王傳」一卷劉仁軌「河洛行年記」十卷

李恕「誡子拾遺」四卷「越國公行狀」一卷陳翊「郭令公家傳」十卷又「忠武公將佐略」一卷

殷亮「顏杲卿家傳」一卷又「顏真卿行狀」一卷李邕「狄梁公家傳」一卷包諝「河洛春秋」二卷

陳鴻「東城父老傳」一卷張鷟「朝野僉載」二十卷又「僉載補遺」三卷李匡文「明皇幸蜀廣記圖」二卷

郭湜「高力士外傳」一卷姚汝能「安祿山事跡」三卷「三朝遺事」一卷甘伯宗「名醫傳」七卷

「臨川名士賢跡傳」三卷李涉「六賢傳」一卷孫仲「遺士傳」一卷「賢牧傳」十五卷

張茂樞「張氏家傳」三卷吳操「蔣子文傳」一卷王方慶「魏玄成傳」一卷「郭元振傳」一卷

範質「桑維翰傳」三卷李翰「張中丞外傳」一卷溫龠「天寶亂離記」一卷劉諫「國朝傳記」三卷

賀楚「奉天記」一卷「太和摧凶記」一卷楊棲白「南行記」一卷王坤「僖宗幸蜀記」一卷

牛樸「登庸記」一卷江文秉「都洛私記」十卷胡嶠「陷遼記」三卷元澄「秦京內外雜記」一卷

「蜀記」一卷「西戎記」二卷顏師古「獬豸記」一卷「靜亂安邦記」一卷

「睢陽得死集」一卷沈既濟「江淮記亂」一卷李公佐「建中河朔記」六卷陳巨「朝廷卓絕事記」一卷

穀況「燕南記」三卷鄭澥「涼國公平蔡錄」一卷李涪「刊誤」一卷陸贄「玄宗編遺錄」二卷

韓昱「壺關錄」三卷林恩「補國史」五卷馬總「唐年小錄」六卷杜佑「賓佐記」一卷

陳諫等「彭城公事跡」三卷王昌齡「瑞應圖」一卷路隋「平淮西記」一卷又「邠志」三卷

李肇「國史補」三卷李潛用「乙卯記」一卷房千里「投荒雜錄」一卷李繁「鄴侯家傳」十卷

李石「開成承詔錄」二卷李德裕「異域歸忠傳」二卷又「大和辨謗略」三卷「會昌伐叛記」一卷

高少逸「四夷朝貢錄」十卷李商隱「李長吉小傳」五卷蔡京「王貴妃傳」一卷李璋「太原事跡雜記」十三卷

張雲「咸通庚寅解圍錄」一卷鄭樵「彭門紀亂」三卷韓偓「金鑾密記」一卷朱樸「日曆」一卷

李氏「大唐列聖園陵記」一卷丘旭「賓朋宴語」一卷盧言「雜說」一卷於政立「類林」十卷

李奕「唐登科記」一卷「唐顯慶登科記」五卷徐鍇「登科記」十五卷樂史「登科記」三十卷

「登科記」一卷「登科記」二卷張觀「二十二國祥異記」三卷徐岱「奉天記」一卷

徽宗「宣和殿記」一卷又「嵩山崇福記」一卷「太清樓特宴記」一卷「筠莊縱鶴宣和閣記」一卷

「宴延福宮承平殿記」一卷「明堂記」一卷「艮嶽記」一卷陳繹「東西府記」一卷

沈立「都水記」二百卷又「名山記」一百卷章惇「導洛通汴記」一卷李清臣「重修都城記」一卷

王革「天泉河記」一卷「上黨記叛」一卷宋巨「明皇幸蜀錄」一卷趙源一「奉天錄」四卷

陸贄「遣使錄」一卷李繁「北荒君長錄」三卷陸希聲「北戶雜錄」三卷蘇特「唐代衣冠盛事錄」一卷

鄭言「平剡錄」一卷「復交阯錄」二卷「哥舒翰幕府故吏錄」一卷李巨川「許國公勤王錄」三卷

「乾明會稽錄」一卷「三楚新錄」一卷「英雄佐命錄」一卷「世宗征淮錄」一卷

「濠州干戈錄」一卷樂史「孝悌錄」二十卷「讚」五卷曹希逵「孝感義聞錄」三卷張讀「建中西狩錄」一卷

元宏「錢塘平越州錄」一卷「潘氏家錄」一卷胡訥「孝行錄」二卷又「賢惠錄」二卷

「民表錄」三卷李升「登封誥成錄」一百卷淩準「邠志」二卷郭廷誨「妖亂志」三卷

韋琯「國相事狀」七卷「雲南事狀」一卷「劉中州事跡」一卷「魏玄成故事」三卷

趙寅「趙君錫遺事」一卷楊時「開成紀事」二卷楊九齡「桂堂編事」二十卷範鎮「東齋記事」十二卷

李隱「唐記奇事」十卷史演「咸寧王定難實序」一卷樂史「登科記解題」二十卷「廣孝悌書」五十卷

危高「孝子拾遺」十卷「紹興名臣正論」一卷「呂頤浩遺事」一卷「呂頤浩逢辰記卷」一卷

「朱勝非年表」一卷「朱勝非行狀」一卷「奉神述」一卷史浩「會稽先賢祠傳讚」二卷

張栻「諸葛武侯傳」一卷趙彥博「昭明事實」二卷「呂文靖公事狀」一卷王岩叟「韓忠獻公別錄」一卷

「韓忠獻公家傳」一卷呂祖謙「歐公本末」四卷「韓莊敏公遺事」一卷邵伯溫「邵氏辨誣」三卷

薛齊誼「六一居士年譜」一卷「胡剛中家傳」一卷黃璞「閩中名士傳」一卷岳珂「籲天辨誣」五卷

李綱等「張忠文節誼錄」一卷陳曄「種師道事跡」一卷張琰「種師道祠堂碑」一卷「談氏家傳」一卷

王淹「槐庭濟美錄」十卷「英顯張侯平寇錄」一卷洪適「五代登科記」一卷周鑄「史越王言行錄」十二卷

「劉氏傳忠錄」三卷「陳瓘墓志」一卷「了齋陳先生言行錄」一卷「趙文定公遺事」一卷

「常諫議長洲政事錄」一卷「朱文公行狀」一卷李「趙鼎行狀」三卷岳珂「鄂國金佗粹編」二十八卷

吳柔勝「宗澤行實」十卷李樸「豐清敏遺事」一卷「劉嶽李魏傳」二卷劉球「劉鄜王事實」一十卷

尹機「宿州事實」一卷石茂良「避戎夜話」一卷又「靖康錄」一卷「中興禦侮錄」一卷

「皇華錄」一卷「南北歡盟錄」一卷「裔夷謀夏錄」二卷

張師顏「金虜南遷錄」一卷張棣「金亮講和事跡」一卷洪遵「泉志」十五卷張甲「浸銅要錄」一卷

姚康「唐登科記」十五卷馬宇「段公別傳」二卷張陟「唐年經略志」十卷柳比「柳氏序訓」一卷

柳呈「柳氏家學」一卷李躍「嵐齋集」一卷段公路「北戶雜錄」一卷鄭暐「蜀記」三卷

「野史甘露新記」二卷「諱行錄」一卷「大和野史」三卷「逸史」一卷

「拓跋記」一卷「文場盛事」一卷「楊妃外傳」一卷

蕭叔和「天祚永歸記」一卷薛圖存「河南記」二卷李綽「張尚書故實」一卷劉昶「嶺外錄異」三卷

王振「汴水滔天錄」一卷王權「汴州記」一卷高若拙「後史補」三卷黃彬「莊宗召禍記」一卷

「晉朝陷蕃記」一卷餘知古「渚宮舊事」十卷張昭「太康平吳錄」二卷王仁裕「入洛記」一卷

又「南行記」一卷「崔氏登科記」一卷範質「魏公家傳」三卷趙普「飛龍記」一卷

勾延慶「成都理亂記」八卷錢儼「戊申英政錄」一卷閻自若「唐宋氾聞錄」一卷「曹彬別傳」一卷

陳承韞「南越記」一卷蔣之奇「廣州十賢讚」一卷安德裕「滕王廣傳」一卷王延德「西州使程記」一卷

張緒「續錦裏耆舊傳」十卷沈立「奉使二浙雜記」一卷路振「乘軺錄」一卷李畋「孔子弟子讚傳」六十卷

又「乖崖語錄」一卷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張逵「蜀寇亂小錄」一卷曾致堯「廣中台記」八十卷

又「綠珠傳」一卷許載「吳唐拾遺錄」十卷樂史「唐滕王外傳」一卷又「李白外傳」一卷

「洞仙集」一卷「許邁傳」一卷「楊貴妃遺事」二卷「李昉談錄」一卷

「潘美事跡」一卷「平蜀錄」一卷「國朝名將行狀」四卷「議盟記」一卷

「寇準遺事」一卷「丁謂談錄」一卷「郭贄傳略」一卷

任升「梁益記」十卷錢惟演「錢俶貢奉錄」一卷「王旦遺事」一卷寇瑊「奉使錄」一卷

王皞「唐餘錄」六十卷蔡元翰「唐制舉科目圖」一卷劉渙「西行記」一卷王曾「筆錄」一卷

富弼「奉使語錄」二卷又「奉使別錄」一卷王曙「戴鬥奉使錄」一卷「燕北會要錄」一卷

「虜庭雜記」十四卷「契丹須知」一卷「陰山雜錄」十五卷「契丹實錄」一卷

「學士年表」一卷「韓琦遺事」一卷「孫沔遺事」一卷

歐陽修「歸田錄」八卷王起「甘陵誅叛錄」一卷趙勰「廣州牧守記」十卷又「交阯事跡」八卷

曹叔卿「儂智高」一卷滕甫「征南錄」一卷馮炳「皇祐平蠻記」二卷劉敞「使北語錄」一卷

「宋景文公筆記」五卷宋敏求「三川官下記」二卷又「諱行後錄」五卷「入番錄」二卷

「春明退朝錄」三卷韓正彥「韓琦家傳」十卷韓漳「愛棠集」二卷趙寅「韓琦事實」一卷

「杜滋談錄」一卷李復圭「李氏家傳」三卷朱定國「歸田後錄」十卷陳昉「北庭須知」二卷

「王通元經薛氏傳」十五卷宋如愚「劍南須知」十卷「黃靖國再生傳」一卷「曾鞏行述」一卷

「曾肇行述」一卷「韓琦別錄」三卷章邦傑「章氏家傳德慶編」一卷「胡氏家傳錄」一卷

「河南劉氏家傳」二卷李遠「青唐錄」一卷李格非「永洛城記」一卷又「洛陽名園記」一卷

「趙君錫遺事」一卷蘇轍「儋耳手澤」一卷「穎濱遺老傳」二卷蔡京「黨人記」一卷

吳栻「雞林記」二十卷王雲「雞林志」三十卷「韓文公曆官記」一卷羅誘「宜春傳信錄」三卷

呂希哲「呂氏家塾廣記」一卷「安燾行狀」一卷馬永易「壽春雜志」一卷李季興「東北諸蕃樞要」二卷

何述「溫陵張賢母傳」一卷洪興祖「韓子年譜」一卷孔傳「闕里祖庭記」三卷又「東家雜記」二卷

趙令畤「侯鯖錄」一卷王襄「南陽先民傳」二十卷鄭熊「番禺雜記」三卷「範太史遺事」一卷

「范祖禹家傳」八卷「韓琦定策事」一卷喻子材「豐公逸事」一卷

「劉安世譚錄」一卷「種諤傳」一卷劉棐「孝行錄」二卷汪若海「中山麟書」一卷

「胡瑗言行錄」一卷胡呈「道護錄」一卷「劉安世言行錄」二卷「範純仁言行錄」三卷

「使高麗事纂」二卷「平燕錄」一卷「三蘇言行」五卷

趙世卿「安南邊說」五卷洪適「宋登科記」二十一卷董正工「續家訓」八卷洪邁「皇族登科題名」一卷

俞觀能「孝悌類鑒」七卷馮忠嘉「海道記」一卷「淮西記」一卷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十卷

又「三朝名臣言行錄」十四卷「四朝名臣言行錄」十六卷「四朝名臣言行續錄」十卷

呂祖謙「閫範」三卷費樞「廉吏傳」十卷徐度「卻掃編」三卷張景儉「嵩嶽記」三卷

史願「北遼遺事」二卷張隱「文士傳」五卷「郴州記」一卷「洪厓先生傳」一卷

「開運陷虜事跡」一卷「殊俗異聞集」一卷「契丹機宜通要」四卷「契丹事跡」一卷

「古今家誡」二卷「南嶽要錄」一卷「豪異秘錄」一卷「燕北雜錄」一卷

「遼登科記」一卷「三國史記」五十卷高得相「海東三國通曆」十二卷

金富軾「奉使語錄」一卷董弅「誕聖錄」三卷王安石「舒王日錄」十二卷倪思「北征錄」七卷

張舜民「郴行錄」一卷關耆孫「建隆垂統略」一卷張浚「建炎復辟平江實錄」一卷龔頤正「清江三孔先生列傳譜述」一卷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一卷陸遊「老學庵筆記」一卷陳師道「後山居士叢談」一卷僧祖秀「遊洛陽宮記」一卷

李元綱「近世厚德錄」一卷安丙「靖蜀編」四卷張九成「無垢心傳錄」十二卷黎良能「讀書日錄」五卷

賀成大「濂湘師友錄」三十三卷汪藻「裔夷謀夏錄」三卷又「青唐錄」三卷晁公武「稽古後錄」三十五卷

又「昭德堂稿」六十卷「讀書志」二十卷「嵩高樵唱」二卷范成大「吳門志」五十卷

又「攬轡錄」一卷「驂鸞錄」一卷「虞衡志」一卷「吳船志」一卷

洪邁「贅稿」三十八卷又「詞科進卷」六卷「蘇黃押韻」三十二卷張綱「見聞錄」五卷

吳芾「湖山遺老傳」一卷李燾「陶潛新傳」三卷又「趙普別傳」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