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

魏王承訓,字德輝,高祖之長子也。少溫厚,美姿儀,高祖尤鐘愛。在晉累官至檢校司空,國初授左衛上將軍。高祖將赴洛,命承訓北京大內巡檢,未幾,詔赴闕,授開封尹、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薨於府署,年二十六。高祖發哀於太平宮,哭之大慟,以至於不豫。是月,追封魏王。歸葬於太原。

陳王承勛,高祖之幼子也。國初授右衛大將軍。隱帝嗣位,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遙領興元尹,俄代侯益為開封尹,進位檢校太師、兼侍中。乾祐三年冬十一月,蕭墻之亂,隱帝崩,軍情欲立勛為嗣。時勛已病,大臣及諸將請候勛起居,太后令左右以臥榻舁之以見,諸將就視,知勛之不能興,故議立劉赟。周廣順元年春卒。周太祖下詔封陳王。

蔡王信,高祖之從弟也。少從軍,漸至龍武小校。漢祖鎮并州,為興捷軍都將,領龔州刺史、檢校太保。國初,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兼義成軍節度使,尋移鎮許州,加太尉、同平章事。高祖寢疾大漸,楊邠受密旨遣信赴鎮,信即時戒路,不得奉辭,雨泣而去。隱帝即位,加檢校太師。關輔賊平,就加侍中。信性昏懦,黷貨無厭,喜行酷法。掌禁軍時,左右有犯罪者,召其妻子,對之臠割,令自食其肉,或從足支解至首,血流盈前,而命樂對酒,無仁湣之色。未嘗接延賓客。在鎮日,聚斂無度,會高祖山陵梓宮經由境上,信率掠吏民,以備迎奉,百姓苦之。初,聞殺楊邠、史宏肇,遽啟宴席,集參佐賓幕,令相致賀。曰:「我謂天無眼,令我三年不能適意。主上孤立,幾落賊手。諸公勸我一杯可也。」俄蕭墻之變,憂不能食。尋有太后令,言立湘陰公,即令其子往徐州奉迎。數日,陳思讓率馬軍經過城西,但令供頓,不敢出城。未幾,澶州軍變,王峻遣前申州刺史馬鐸領軍赴州巡檢,鐸引軍入城,信惶惑自殺。廣順初,追封蔡王。

湘陰公赟,為徐州節度使。乾祐元年八月中,有雲見五色。明年冬杪,有鳥翔集於鮮碧堂庭樹,黃質朱喙,金目青翼,紺趾黑尾,有類於鳳。有賓佐嘆曰:「野鳥入室,主人將去。」旬浹而不知所之。乾祐三年冬十一月,周太祖駐軍於京師,議立嗣君,奉太后誥,立赟為嗣。傳誥之際,馮道笏墜於地,左右惡之。馮道至,赟出郊迎,常所乘馬比甚馴服,至是馬蹄嚙奔逸,人不可制,乃以他馬代之,時以為不祥。將離彭城,嘗一日,天有白光一道自西來,照城中如晝,有聲如雷,時人謂之天裂;又有巨星墜於徐野,殷然有聲,或謂之天狗。後赟果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