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十五氏,据说都是伏羲氏的后代。查阅《路史·丹壶名山记》,十五氏还要更早一些。当时他们是不是各自治理一方百姓,就像后世诸侯的国家那样,现在还不好说。咱们现在就按照《路史》的说法,把十五氏排在前面。
咱们换个说法。话说这世上的人,都说三皇五帝,却不知道“皇”和“帝”是什么意思。我现在就给你们解释解释。“皇”啊,就是最初统一天下的人;“帝”啊,就是主宰天下的意思。前面已经讲了三皇各个氏族的事了,现在咱们从头开始讲五帝的事。五帝之首,是太昊伏羲氏。为啥叫他太昊伏羲氏呢?因为他圣德的光辉如同日月一样光明,而且他的地位在东方,所以叫他太昊。太昊他妈住在华胥之渚。华胥,是个地名,现在是陕西蓝田县。有一天,他妈快要傍晚的时候,到郊外去玩,突然看见地上有个大脚印,心里一下子就动了心,想着这个巨人是谁呢?没想到这个念头一起,天上就出现彩虹,飞下来把圣母围住了,五彩缤纷,神气交融。一会儿工夫,彩虹飞上天了,圣母就回家了。从那以后,圣母因为和彩虹相交而怀孕了,在成纪生下了伏羲,现在的巩昌府成州就是当时的成纪。伏羲生下来是蛇头人身,后来凭借木德继承天位称王,因为木在五行中居首位。他把都城建在宛丘,现在的陈州太昊的遗址,就是天子居住的皇城。
伏羲氏当了天下老大,抬头看看天上的日月星辰,低头看看地上的山川河流、高低平原,再看看各种飞禽走兽的毛羽纹理,各种动植物的特性,发现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于是他就画了一条直线代表阳,画了两条曲线代表阴,用这两条线组合起来就成了八卦。八卦每个卦有三条线,他又把这三条线分别重复叠加,就形成了六十四卦。这八卦啊,是上天神奇的力量,阴阳变化的奥妙。伏羲氏一创立八卦,其蕴含的道理就尽显无疑了,上天的神奇力量,通过八卦就传递出来了,万物的情感,都有了回应和寄托,生生不息。伏羲氏通过八卦阐明了阴阳感应的道理,好像把万物都分类整理了一遍。
伏羲氏心想:燧人氏教大家用绳子打结记事的方法,虽然方便,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就教大家在木头上刻字画画,说:“这叫做‘画契’,不用再打结了,我这里还设计了六种书写方法。”这样一来,天下的道理,最终都得依靠文字来表达,文字的起源就归于这六书了。他又想:地皇氏已经规定了星辰运行的规律,把一天分成昼夜,一个月定为三十天,这方法已经很完善了,于是他就创造了甲历教导大家使用。甲历的计算方法,从甲寅开始,与天干地支相配合,组成十二辰,六个甲子为一个天道的循环。用这个方法来记年,年份就不会混乱;用这个方法来记月,时间就不会出错;用这个方法来记昼夜,人们就能知道时间;用这个方法来记东西南北,人们就不会迷失方向。自此,历法和天文观测的祖宗就诞生了,人们也都能明白四方方位,一年就是一个周期的循环。
话说燧人氏制定了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规矩,但男女之间还是没有明确的界限。于是,他规定女子跟随丈夫,称为“嫁”;男子娶女子为妻,称为“娶”。两家之间必须有中间人协调安排,这个人就叫媒人。婚礼要用俪皮,取其成双成对之意。他还强调姓氏的重要性,姓是追溯祖先的来源,氏则是区分子孙后代的标志。从此,民间婚嫁才有了“某家娶某妇,某妇嫁某家”的说法。姓氏制度的建立,使人伦得以遵循,男女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亵渎,自此,千古大婚之礼也就正式开始了。
再说另一件事。当时孟河之中,有一天,天空彩云缭绕,祥云遍地。孟河边的人们,突然看见一匹龙马跃出水面。这匹马马身龙鳞,高八尺五寸,又有点像骆驼,背上长着翅膀,踏水不沉,身上还驮着河图。人们赶紧报告给伏羲氏。伏羲氏见到龙马后说:“这是龙马啊,天地间的精华。它背上的河图是天地未曾泄露的秘密,如今它驮着河图出现,天地的秘密就要公之于众了。”于是,伏羲氏便用龙来纪官。
伏羲氏觉得祝融创作的乐词还不够完美,于是自己又创作了新的乐曲——荒乐,歌颂扶犁耕作,赞美渔猎捕捞,用来安定天下百姓的生计。伏羲氏想要上山采集木材制作琴瑟,圣人做事,神明早已预知。山中的树木精灵们都说:“明天伏羲氏要来采木做琴,聆听音律,探究妙处,我们山中唯有桐君的音色最美妙,应该让他出现在世间。”桐君说:“我也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众精灵说:“明天我们各自助他几阵清风,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第二天,伏羲氏来到山中,那些精灵们吹动树叶,桐君轻轻摇动枝条,树叶随风飘动。你看这景象:
全憑出格幽微韻,體出無聲太古文。
伏羲氏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仔细辨别,发现桐树的声音最清脆悦耳。于是他就用桐木做了一把琴。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平整,象征地;龙池宽八寸,象征八方来风;风池宽四寸,象征四季;五根琴弦,象征天地五行。琴长七尺二寸。他还用丝线绞成琴弦,按二十七个位置定好徽位,说:“这是用来沟通神明恩泽,协调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他又用桑丝制作了三十六弦的瑟,说:“这是用来修身养性。”从此,天真美好的音乐兴起,结束了远古混沌的时代,开启了文明,所以伏羲被尊为五帝之首。他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后去世了。
伏羲氏死后,出现了一个叫共工氏的人,名字叫康回。他天生红发,身材魁梧,自以为聪明能干,法力高强,就扰乱了天常,霸占了冀州的地盘居住。共工氏说:“我本是主管水的神,应该用水来治理天下。”他每天都残害百姓,寻欢作乐,还沉迷女色,不知节制。当时,祝融氏管辖一方,是伏羲氏的臣子。他看到共工氏在冀州如此胡作非为,就想着要把他赶走,安定天下。于是就带兵前往冀州。共工氏的百姓把消息告诉了他,共工氏大怒,说:“我本事这么大,还怕你祝融这个小子?”于是,他立刻点起兵马,出兵迎战。双方相遇,刀兵相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共工氏说:“我本是主管水的神,汪洋大海,天地都为之悲惨!”祝融氏说:“水到了冬天就会干涸,涓涓细流哪敢自称强大!”共工氏说:“你是火神,却遇到了我,这是天吴的命运注定!”祝融氏说:“你身居下游,却逆流而上,真是胆大包天!”
战斗异常激烈,喊杀声震天动地,黑云遮蔽天空,鸟兽悲鸣;另一边,杀声震天,红日闪耀,烟雾弥漫。
祝融和共工打了好久,共工打不过,就逃跑了。祝融追不上,就回去了。
共工打败仗了,一直跑到不周山下才敢休息。他心里想着:“我自认为聪明又厉害,从来不怕别人。现在却被祝融打败了,一点儿神智都没有了。还被冀州的人嘲笑,以后怎么还能镇住冀州的人呢?”他大吼一声,用脑袋狠狠地撞了撞不周山。
这可是承天一柱的山啊,你问我怎么知道它是承天一柱的山?那是太上有名的山,鼎立于四方,用来镇压地理,号称天柱子珉城,象征着天地的纲纪和轴心,是真正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它上通璇玑玄气,流布五常;调理九天,调节阴阳,世间万物都受其影响。这么神奇的地方,却被共工给撞了,撞断了不周山的一角,大地支撑不住了,天柱也塌下来了。
话说有个叫太昊的人,他还有一个同母妹妹,名字叫女娲。她看到共工杀了祝融,还把不周山撞塌了,天柱都断了,大地也裂开了,气得大骂:“共工太不像话了,竟然犯下如此大罪,得罪了天地!我先去补天,然后再收拾这个坏家伙,也不算晚!”说完,她就驾着云彩来到不周山下,收集五彩石,炼制出五行之气。五行之气上升,凝结成天体,把天补好了。
没想到共工被祝融打败后,不但不悔改,反而更加嚣张跋扈,叫嚣道:“祝融,你说你是为天下人好?我现在就堵塞百川,毁坏高地,堵塞要道,祸害天下人,看看祝融拿我怎么办!”于是他就开始作乱,到处堵塞江河,引发滔天洪水来祸害天下百姓。女娲知道了这件事,立刻乘着风云赶来诛杀共工。共工勃然大怒,和女娲打了起来,还骂道:“祝融欺负我,你这个女人也敢来欺负我!”
两方就打了起来。结果女娲神通广大,共工根本不是对手,被女娲一刀杀了,洪水灾害也就平息了。百姓们都很高兴,就尊奉女娲为女皇,在中皇之山举行仪式。
话说天下太平了,女娲娘娘就命令臣子随制造了笙和簧两种乐器,吹奏笙簧,好让各国人民互相学习彼此的风俗习惯。 她又命令臣子娥陵制作标准的乐器——都良管,用来统一全国的音律。想想天柱都补好了,上天的恩德真是没法估量啊!于是,女娲娘娘就用一把五十弦的瑟来祭祀上天,向神灵献乐。
瑟声一响,鼓声一起,哎哟,只见乌云密布,狂风卷着烟尘遮天蔽日,一片昏暗。女娲娘娘一看这阵势,就知道这音乐不能够和悦天神,仔细一听瑟声,哎,这瑟声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听着让人心里沉甸甸的,特别压抑。女娲娘娘就对臣子随说:“天道是光明清明的,这悲伤低沉的音乐,只会招来不好的景象。想要和悦神明,必须去掉二十五根弦,只留下二十五根弦,这样声音就恰到好处,清朗平和,好听多了。” 果然,改成二十五弦的瑟后,音乐就和谐悦耳了。
女娲娘娘在位一百三十岁后去世了。后来,钟伯敬写诗赞颂她:
圣人诞生自天工,首出称帝草昧中。
製作文明開千古,補天浴日亙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