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哥朮 塔出 塔里赤 塔海帖木兒 口兒吉 忽都 孛兒速 月舉連赤海牙 阿答赤 明安 忽林失 失剌拔都兒 徹里 曷剌 乞台 脫因納 和尚
鐵哥朮,高昌人。世居五城,後徙京師。曾祖父達釋,
鐵哥朮,野里朮長子也,尤沉鷙有才。嘗有擁兵叛者,鐵哥朮率族人與戰于魚兒濼。時軍興,簿檄繁急,鐵哥朮一以其國書識之,無遺失者,帝甚嘉焉。至元中,擢為(隸)〔棣〕州達魯花赤,
子四人:義堅亞禮,幼給事裕宗宮。至元十五年,為中書省宣使。嘗使河南,適汴、鄭大疫,義堅亞禮命所在村郭搆室廬,備醫藥,以畜病者,由是軍民全活者眾。遷直省舍人。承中書檄徵考上都儲偫,及還,帝賜錦衣貂裘一襲,以旌其能。出為湖州路達魯花赤,卒于官。月連朮,同知安陸府事。八扎,同知宣政院事。孫九人。海壽,義堅亞禮子也。由宿衞世祖朝累官至太中大夫、杭州路達魯花赤,招復流民有恩惠。卒,贈翰林直學士,封范陽郡侯,諡惠敏。
塔出,布兀剌子也。幼孤,長善騎射。至元元年,入侍世祖,占對多稱旨,賜以寶貨衣物。四年,給以察罕食邑賦稅之半,又還其所俘逋戶三十。七年,降金虎符,授昭勇大將軍、山東統軍使,鎮莒、密、膠、沂、郯、邳、宿、即墨等城,設方略,謹斥候,宋人不敢北嚮。九年,詔更統軍司為行樞密院,改僉樞密院事。數將兵攻下瀕淮堡柵,略地漣海,獲人畜萬計。宋人蔣德勝來降,塔出表言宜加賞賚以勸來者,於是賜黃金五十兩,白金倍之。
十年,改僉淮西等處行樞密院事,城正陽以扼淮海諸州兵。宋陳奕率安豐、廬、壽等州兵數撓其役,塔出選精銳日十數戰,奕遁去,卒城正陽。宋人復造戰艦於六安,欲攻正陽,塔出詢知之,率騎兵焚其艦。餽饟久不繼,出兵據險,潛取安豐麥以餉軍,宋兵壁橫河口,塔出將奇兵大破之。
十一年,朝議:「淮上諸郡,宋之北藩,城堅兵精,攻之不可猝下,徒老我師。宜先渡江翦其根本,留兵淮甸絕其救援,則長江可乘虛而渡也。」於是以塔出為鎮國上將軍、淮西行省參知政事,帥師攻安豐、廬、壽等州,俘生口萬餘來獻,賜蒲萄酒二壺,仍以曹州官園為第宅,給城南閑田為牧地。
宋夏貴帥舟師十萬圍正陽,決淮水灌城,幾陷,帝遣塔出往救之。道出潁州,遇宋兵攻潁,戍卒僅數百人,盛暑,塔出即發公庫弓矢,驅市人出戰,預度潁之北關攻易破,乃急徙民入城伏兵以待。是夜,宋人果焚北關,火光屬天,塔出率眾從暗中射之,矢下如雨,宋軍退走至沙河,大破之,溺死者不可勝計。明日,長驅直走正陽,時方霖雨,突圍入城,遂堅壁不出。俄復開霽,與右丞阿塔海分帥銳師以出,渡淮至中流,皆殊死戰,宋軍大潰,追數十里,斬首數千級,奪戰艦五百餘艘,遂解正陽之圍。塔出乃上奏:「方事之殷,宜明賞罰,俾將士有所懲勸。」帝納其言,頒賞有差。秋八月,淮西行省復為行院。塔出引兵渡淮,屯廬、揚間。
十二年,從丞相伯顏以舟師與宋軍戰,宋軍大潰,其臣賈似道奔揚州。遂分兵四出,克池州,取太平,順流東下,至建康、丹徒、江陰、常州,皆望風迎降。時揚州未附,諜告揚州人將夜襲丹徒,守將乞援,塔出設伏以待。揚州軍果夜至,塔出扼西津邀擊之,殺獲溺死者甚眾。入朝,帝賜玉帶旌其功,授淮東左副都元帥,仍佩金虎符。十三年,加通奉大夫、參知政事,領淮西行中書省事。時沿淮諸州新附,塔出禁侵掠,撫瘡痍,練士卒,備姦宄,境內帖然。俄遷江西都元帥,征廣東,塔出宣布恩信,所至溪峒納款,廣東遂平。
十四年,加賜雙虎符,為江西宣慰使。宋益王昰、廣王昺走保嶺海,復改江西宣慰司為行中書省,遷治贛州,授塔出資政大夫、中書(左)〔右〕丞,行中書省事。
十五年,以二王事入議。帝命張弘範、李恒總兵進討,塔出留後,以供軍費。初,江西甫定,帝命隳其城,塔出即表言:「豫章諸郡皆瀕江為城,霖潦泛溢,無城必至墊溺,隳之不便。」帝從之。降附之初,有謀畔者,既敗獲矣,塔出謂同僚曰:「撫治乖方之所致也,中間豈無詿誤?」止誅其渠魁,盡釋餘黨。瑞州張公明愬左丞呂師夔謀為不軌,塔出廉知其誣,曰:「狂夫欲脅求貨耳,若以曚昧言遽聞之朝廷,則大獄茲興,連及無辜。且師夔既居相職,詎肯為狂妄之事!若遲疑不決,恐彼驚疑,反生異謀。」乃斬公明而後聞,帝是之。十七年,入覲,賜勞有加,復命行省於江西,尋以疾卒於京師,時年三十七。妻明理氏,以貞節稱,旌其門閭。
二子:長宰牙,襲爵中奉大夫、江西宣慰使;次必宰牙,仕至征東行中書省左丞,妻伯牙倫,泰安郡武穆王孛魯歡之女,亦守義有賢行。
塔里赤,康里人。其父也里里白,太祖時以武功授帳前總校,奉旨南征至洛陽,得唐白樂天故址,遂家焉。
塔里赤幼穎異,好讀書,尤善騎射。襲父職,參佐戎幕,調度軍馬,動合事宜。行省奏充斷事官。時南北民戶主客良賤雜糅,蒙古軍牧馬草地互相占據,命塔里赤至其地理之,軍民各得其所,由是世祖知其能。俾領蒙古軍圍樊襄,塔里赤躬冒矢石,所向摧陷,樊城破,襄陽降。從丞相伯顏渡江,駐臨安,尋命平章奧魯赤等分為六路,追襲宋二王。塔里赤領軍至福建,所過秋毫無犯,降者如歸,宋都統陳宗榮率眾來降。以功遷福建招討使。
時諸郡盜起,其最盛者陳吊眼,擁眾五萬,陷漳州。行省承制命塔里赤為閩廣大都督、征南都元帥,總四省軍,復漳州,生擒陳吊眼戮于市,餘黨悉伏誅。繼從征交趾,擊敗黃聖許等,積功加鎮國上將軍、三珠虎符、廣西兩江道宣慰使都元帥。賀州盜起,塔里赤討平之。改福建宣慰使,又改浙東。金瘡發卒,贈輔國上將軍、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護軍,追封臨安郡公。
子二人:脫脫木兒,邵武汀州新軍萬戶府達魯花赤;萬奴,廣西宣慰使都元帥。
塔海帖木兒,答答里帶人。其先在太祖時事國王木華黎,將左手大萬戶下蒙古軍,鎮太原以西八州。破金將王公佐軍,斬公佐。從攻陝右,征河西,滅金,皆有功,賜種田戶二百七十。曾祖忒木勒哥嗣,從都元帥塔海紺卜征蜀,死於興元。祖扎剌帶嗣。扎剌帶卒,父拜答兒尚幼,從祖扎里、答朮相繼襲其職。扎里從都元帥大答征蜀,以所統軍二百人破宋軍于巴州,斬首三百級,生擒五十餘人。答朮以西川行樞密院檄領兵三千人救碉門,大敗宋軍,斬首三百餘級,俘百餘人以歸。拜答兒既長,始以父官從行省也速帶兒征建都,死軍中。
塔海帖木兒襲父職,初從行院忽敦圍嘉定,嘉定降。進圍重慶,守將張珏出師迎敵,塔海帖木兒力戰陷陣,功最多。十五年,又以都魯軍二百人破宋軍於白水江,
九溪蠻、散猫、大盤蠻尚木的世用等叛,從行省曲立吉思帥師往討,皆擒之,及殺其酋長頭狗等。也速答兒、藥剌罕率兵萬人會雲南兵討烏蒙蠻,至閙竈,其酋長阿蒙率五百餘眾奔麻布蠻地,塔海帖木兒以四百人追至山箐中,大敗之,擒阿蒙以歸。二十六年,又從也速答兒西征,不知所終。
口兒吉,阿速氏。憲宗時,與父福得來賜俱直宿衞,領阿速軍二十戶。世祖時,口兒吉以百戶從元帥阿朮伐宋有功,賜以白金等物。宋平,命充大宗正府也可扎魯花赤,領阿速軍從征海都,以功授上賞。師還,成宗命宣撫湖廣等處,訪求民瘼,還仍舊職。至大元年,武宗命充左衞阿速親軍都指揮使,進階廣威將軍。四年,卒。
子的迷的兒,由玉典赤改百戶,領阿速軍。從指揮玉爪失征叛王乃顏,却金剛奴軍于鏁寶直之地,降哈丹禿魯干,累以功受賞。至大四年,襲父職,授明威將軍、阿速親軍都指揮使。子香山,事武宗、仁宗,直宿衞。天曆元年九月,兵興,從戰宜興,擊殺敵兵七人,自旦至暮,却敵兵凡一十三處。以功賜金帶一,授左阿速衞都指揮使。
忽都,蒙古兀羅帶氏。父孛罕,事太祖,備宿衞。至太宗時,為鎮西行省,領蒙古、漢軍。從攻河中、潼關、河南,與拜只思、扎忽歹、阿思蘭攻秦鞏及仁和諸堡,又與拜只思守京兆。歲乙未,授左手萬戶,從都元帥答海鉗卜出征,卒軍中。
憲宗命忽都將其軍從都元帥大答攻巴州,又從都元帥紐璘渡馬湖江,破宋敍州兵於老君山下。中統元年,宋將以舟師二千犯成都新津,忽都逆擊敗之,斬首百五十級。至元元年,授蒙古漢軍總管。二年,從都元帥百家奴敗宋將夏貴於懷安。五年,卒。
子扎忽帶,時在宿衞,弟忽都答立襲其職。忽都答立卒,札忽帶嗣,為千戶,從行樞密院圍重慶。重慶守張珏遣勁兵數千出挑戰,札忽帶力戰大破之。回軍圍瀘州,未下,行樞密院遣入朝計事,授宣武將軍、管軍總管。復還攻瀘,登城,與瀘兵搏戰而死。子阿都赤嗣。
孛兒速,脫脫忒氏。世祖時直宿衞,扈駕征哈剌章還,帝駐蹕高阜,見河北有駕舟而來者,顧謂左右曰:「是賊也,奈何?」孛(思)〔兒〕速進曰:
子答答呵兒,從征孛可有功,由宿衞陞武德將軍、揭只揭烈溫千戶所達魯花赤。從征叛王乃顏、也不干等,奮戈擊死數人,擒也不干,收其所管欽察之民。武宗時,進懷遠大將軍、元帥,卒。
月舉連赤海牙,畏兀兒〔人〕。
十五年,與伯速帶平土魯,皇子復賜金衣腰帶金椀,且以其功聞。十七年,進官嘉議大夫,仍居舊職。二十年,進中奉大夫、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尋以疾歸秦州。大德八年卒。至順中,贈推忠宣力定遠功臣、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護軍,追封威寧郡公,諡襄靖。
阿答赤,阿速氏。父昂和思,
阿答赤扈從憲宗南征,與敵兵戰于劍州,以功賞白銀。阿里不哥叛,從也兒怯等征之,有功。世祖中統三年,從征李璮,身二十餘戰,累功授金符千戶。丞相伯顏、平章阿朮之平江南也,阿答赤皆在行中,著戰功,歿于陣。帝憐之,特賜鈔七十錠、白金五百兩,為葬具,仍賜鎮巢之民一千五百三十九戶,命其子伯答兒襲職。
伯答兒從別急列迷失北征,與瓮吉剌只兒瓦台戰于牙里伴朵之地,以功受上賞。尋進定遠大將軍、後衞都指揮使,兼右阿速衞事,將阿速軍往征別失八里,與敵兵累戰累捷。樞密臣以其功聞,賞白金、貂裘、弓矢、鞍轡等,尋復以銀坐椅賜之。
子斡羅思,由宿衞陞僉隆鎮衞都指揮使司事,賜一珠虎符。天曆元年,諭降上都軍凡若干數,特賜三珠虎符,陞本衞都指揮使。
明安,康里氏。至元十三年,世祖詔民之蕩析離居及僧道、漏籍諸色人不當差徭者萬餘人充貴赤,令明安領之。明安歲扈駕出入,克勤于事。二十年,授定遠大將軍、中衞親軍都指揮使。明年,賜佩虎符,領貴赤軍北〔征〕。
二十六年冬十二月,別乞憐叛,劫取官站脫脫火孫塔剌海等,明安率眾追擊之,五戰五捷,悉還之。至杭海,強民闊闊台、撒兒塔台等率眾作亂,奪三站地,劫脫脫火孫,明安引兵又追擊之,却其軍。二十七年秋七月,布四麻、當先別乞失、出春伯駙馬、兀者台、朵羅台、兀兒答兒、塔里雅赤等掠四怯薛牛馬畜牧,及劫滅烈太子昔博赤并斡脫、布伯各投下民殆盡。明安將兵追擊于汪吉昔博赤之城,賊軍敗走,還所掠之民并獲其牛馬畜牧等以歸。時出伯、伯都所領軍乏食,奉旨以明安所獲畜牧濟之。二十九年,以功陞定遠大將軍、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時別失八剌哈孫盜起,詔以兵討之,戰于別失八里禿兒古闍,有功,賊軍再合四千人於忽蘭兀孫,明安設方略與戰,大敗之。大德二年,復將兵北征,與海都戰。七年,歿于軍。子曰帖哥台,曰孛蘭奚。
帖哥台,初為昭勇大將軍、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及改充萬戶,則以其叔父脫迭出代之。帖哥台後以萬戶改中衞親軍都指揮使,進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子曰普顏忽里,曰善住。普顏忽里,懷遠大將軍、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善住,初直宿衞,歷中書直省舍人、諸色人匠達魯花赤,遷奉議大夫、僉中衞親軍都指揮使司事。天曆元年九月,賜佩一珠虎符,從丞相燕帖木兒禦敵檀州等處,又率其家人那海等一十一人,自出乘馬與遼軍戰,却其軍,俘八十四人以歸。丞相嘉之。
孛蘭奚,昭武大將軍、中衞親軍都指揮使,積官銀青榮祿大夫、太尉。子桑兀孫,中衞親軍都指揮使。桑兀孫卒,弟乞答海襲職。
忽林失,八魯剌䚟氏。曾祖不魯罕罕劄,事太祖。從平諸國,充八魯剌思千戶,以其軍與太赤溫等戰,重傷墜馬,帝親勒兵救之,以功陞萬戶,賜黃金五十兩、白金五百兩,俾直宿衞。祖許兒台,年十五能馳射賊,以勇略稱。從定宗〔征〕欽察,
忽林失初直宿衞。後以千戶從征乃顏,馳馬奮戈,衝擊敵營,矢下如雨,身被三十三創。成宗親督左右出其鏃,命醫療之,以其功聞。世祖以克宋所得銀甕及金酒器等賜之,命領太府監。後以千戶從皇子闊闊出出征,還,留鎮軍中。
後從成宗與海都、都瓦等戰有功,成宗嘉之,特命為翰林承旨,俄改萬戶。與叛王斡羅思、察八兒等戰,以功授榮祿大夫、司徒,賜銀印。武宗嘗曰:「羣臣中能為國宣力如忽林失者實鮮,其厚賚之。」於是遣使召見。未幾武宗崩,仁宗即位,念其舊勳,賞賚特厚。
子燕不倫,初奉興聖太后旨,充千戶。俄改充萬戶,代其父職。尋罷,歸其父所受司徒印及萬戶符於有司,仍直宿衞。致和元年秋八月,在上都,思武宗之恩,與同志合謀奉迎文宗。會同事者見執,乃率其屬奔還大都。特賜龍衣一襲,命為通政院使。天曆元年九月,同丞相燕帖木兒敗王禪等兵于紅橋,又戰于白浮,又戰于昌平東,又戰于石槽。帝嘉其功,拜榮祿大夫知樞密院事,以世祖常御金帶賜之。
失剌拔都兒,阿速氏。父月魯達某,憲宗時領阿速十人入覲,充阿塔赤。從世祖至哈剌〔章〕之地,
失剌拔都兒至自脫別之地,帝特賜白金、楮幣、牛馬等物。至元(二)十一年,從丞相伯顏南征有功,
子那海產,襲其職。至大二年,進宣武將軍、右衞阿速親軍都指揮使,賜三珠虎符。泰定二年,覃加明威將軍。
徹里,阿速氏。父別吉八,在憲宗時從攻釣魚山,以功受賞。徹里事世祖,充火兒赤。從征海都,奮戈擊其前鋒,官軍二人陷陣,掖而出之,以功受賞。後從征杭海,獲其牛馬畜牧,悉以給軍食。帝嘉之,賞鈔三千五百錠,仍以分賚士卒。
成宗時,盜據博落脫兒之地,命將兵討之,獲三千餘人,誅其酋長還。奉命同客省使拔都兒等往八兒胡之地,以前所獲人口畜牧悉給其主。軍還,帝特賜鈔一百錠。武宗居潛邸,亦以銀酒器賞之。至大二年,立左阿速衞,授本衞僉事,賜金符。皇慶二年,從湘寧王北征,以功賜一珠虎符。
子失列門,直宿衞。致和元年秋八月,從知院脫脫木兒至潮河川,獲完者八都兒、愛的斤等十二人,戮八人,執四人歸京師。復於宜興遇失剌、乃馬台等,迎戰,奮戈擊死二人,以功賞白金、楮幣。天曆元年,從擊禿滿台兒之兵于兩家店,殺其四人,復以功受賞。從戰薊州,又殺其四人。十一月,又追殺十二人于檀子山,以功授左衞阿速親軍都指揮使司僉事。
曷剌,兀速兒吉氏。至元九年,見世祖,詔入太官直。從討叛王乃顏,賜白金、楮幣、甲冑、槖駝、鞍馬。以其才堪使遠,成宗時使高麗,使和林,使江西、福建,不失使指。授忠勇校尉、中書直省舍人。出監息州,遷奉訓大夫。武宗詔曰:「曷剌世祖舊臣,可授奉議大夫、都水監卿。」明年,加嘉議大夫。又明年,佩金虎符,兼直東水韃靼女直萬戶府達魯花赤。延祐元年,特授資善大夫、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仍監其軍。三年,召還,特授榮祿大夫、大司農。卒,年六十三,贈推誠宣力保德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薊國公,諡安穆。
子不花,宿衞仁宗潛邸。及即位,特授中順大夫、中書直省舍人,改客省副使,遷太中大夫、典瑞太監,改左司員外郎、參議中書省事,拜中奉大夫、中書參知政事,資德大夫、宣徽副使、同知宣徽事,改典瑞院使,兼世其父監軍,佩金虎符,改翰林學士。至治元年,仍翰林學士,監軍,領東蕃諸部奏事。
乞台,察台氏。
子哈贊赤襲職,從創兀兒於魁烈兒之地,與哈答安戰有功。大德五年,從戰杭海。從武宗親征哈剌阿答。復從創兀兒征不別、八憐,為前鋒,以功受賞賚。皇慶二年,授金符,為千戶。明宗居潛邸,延祐四年命從西征,與禿滿帖木兒戰于失剌塔兒馬失之地,以功復受厚賞,居其地十五年。
脫因納,答答叉氏。世祖時從征乃顏,以功受上賞。大德七年,授欽察衞親軍千戶所達魯花赤、武德將軍,賜金符。八年,改太僕少卿。十年,遷阿兒魯軍萬戶府達魯花赤,易金虎符,進階懷遠大將軍。尋改中奉大夫、太僕少卿,仍兼前職。至大二年,拜甘肅行尚書省參知政事、通奉大夫。四年,入為太僕卿,陞正奉大夫。皇慶元年,授阿兒魯萬戶府襄陽漢軍達魯花赤,仍領太僕卿。延祐三年,拜資德大夫、甘肅行中書右丞。至治二年,改通政使,轉會福院使,尋復通政。致和元年,分院上都。秋八月,為倒剌沙所殺。文宗即位,特贈宣力守義功臣、榮祿大夫、上柱國、中書平章政事,追封冀國公,諡忠景。
有子曰定童、只(沈)〔兒〕哈朗。
和尚,蒙古乃蠻台氏。祖海速,充昔烈木千戶所蒙古軍百戶。伯父兀魯不花,初充蒙古軍五十戶。至元七年,從昔烈木千戶南征,以功命權百戶,從僉省阿(速)〔剌〕海牙攻樊城。
至大三年,進忠翊校尉、後衞親軍副千戶,賜金符。延祐二年,江西寧都寇起,殺守土官吏,從元帥乞住等總兵討之,生擒賊酋蔡五九誅之,擣其巢穴。致和元年八月,西安王以兵討倒剌沙,命從丞相燕帖木兒擒烏伯都剌,分兵備禦。
天曆元年九月,從戰通州,以功賞名馬。從擊犯紅橋之兵,手戈刺死二人,敗之,奪紅橋。及紐(鄰)澤大夫等力戰於白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