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瑱,字伯玉,是巴西充国人。他老爸侯弘远,祖祖辈辈都是西蜀地区的大土豪。话说当年,蜀地的贼寇张文萼占据白崖山,手下有一万多人马,梁朝益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就派侯弘远去讨伐。结果侯弘远战死了,侯瑱就哭着喊着要报仇,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最后终于砍了张文萼的人头,这才出了名。因为这件事,萧范很赏识他,给了他不少将领的职位,那些山里不服管的山民,都派侯瑱去收拾。后来侯瑱升官加爵,当上了轻车府中兵参军和晋康太守。萧范调任雍州刺史,侯瑱也跟着升了超武将军、冯翊太守。萧范又调到合肥镇守,侯瑱依然跟着他。
侯景围攻台城的时候,萧范派侯瑱去帮助他的儿子萧嗣入京勤王。京城失守后,侯瑱和萧嗣一起逃回了合肥,之后又跟着萧范转移到湓城。没多久,萧范和萧嗣都死了,侯瑱就带着他们的军队投靠了豫章太守庄铁。庄铁有点怀疑他,侯瑱心里慌得很,就装作跟庄铁密谋大事,然后突然动手杀了庄铁,占领了豫章的地盘。后来侯景的将领王庆南下攻打豫章,城池一个接一个地失守,侯瑱被逼无奈,只好向王庆投降。王庆把侯瑱献给了侯景,侯景见侯瑱和他同姓,就假装是同族,对他特别好,还把他的老婆孩子和弟弟都留作人质。侯景派侯瑱跟着王庆平定蠡南一带的郡县。
侯景在巴陵战败后,他的将领宋子仙、任约等人被西军俘虏,侯瑱趁机杀了侯景的党羽,响应义军。侯景也把侯瑱的弟弟和家人全部杀害了。梁元帝封侯瑱为武臣将军、南兖州刺史,封他为郫县侯,食邑一千户。侯瑱继续跟着都督王僧辩讨伐侯景,总是冲锋陷阵,每次战斗都能击退敌人。收复台城后,侯景逃到了吴郡,王僧辩派侯瑱率兵追击,在吴淞江与侯景大战,大败侯景,缴获了侯景全部的军械物资。侯瑱又进兵钱塘,侯景的将领谢答仁、吕子荣等人纷纷投降。因为立下大功,侯瑱被任命为南豫州刺史,镇守姑熟。
承圣二年,齐国派郭元建从濡须出发进攻,僧辩派陈霸先(瑱是陈霸先的字)率领三千精兵在东关筑垒抵抗,结果大败郭元建。 陈霸先因此被授予使持节、镇北将军的官职,还配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增加封邑二千户。后来西魏来攻打荆州,王僧辩任命陈霸先为前锋部队,前去救援,但还没赶到,荆州就失守了。陈霸先到了九江,顺便护送晋安王回都。朝廷特批任命陈霸先为侍中、使持节、都督江晋吴齐四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并改封为康乐县公,增加封邑五千户,官职也升为车骑将军。
之后,司徒陆法和占据郢州,引诱齐国的军队来攻打,于是朝廷派陈霸先统领军队西征,但还没到,陆法和就率领部下北渡投奔齐国了。齐国派慕容恃德驻守夏首,陈霸先率兵回师,从水陆两路进攻,慕容恃德粮草耗尽,请求议和,陈霸先这才回师镇守豫章。 王僧辩让他弟弟僧愔带兵和陈霸先一起讨伐萧勃,结果高祖诛杀了王僧辩,僧愔暗中想谋害陈霸先,夺取他的军队,陈霸先察觉到了,就收缴了僧愔所有党羽的武器,僧愔只好逃到齐国去了。
绍泰二年,陈霸先的官职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封了开府仪同三司,其他的都和以前一样。那时候,陈霸先控制着长江中游,兵力非常强大,而且他又是王僧辩的旧部,虽然表面上臣服朝廷,但心里并没有想入朝的意思。 早些时候,余孝顷担任豫章太守,陈霸先镇守豫章后,余孝顷在新吴县另立城寨,与陈霸先对抗。陈霸先把家眷留在了豫章,让他弟弟陈奫负责后方事务,自己则率领全部军队攻打余孝顷。从夏天打到冬天,也没能攻下,于是就长期包围,收割了余孝顷所有的庄稼。
陈奫和他的部下方儿关系不好,方儿一气之下,率领部下攻打陈奫,抢走了陈霸先军营里的妓妾、金银财宝,投奔了高祖。陈霸先失去了后方基地,军队溃散,轻装返回豫章,但豫章人拒绝他入城,于是他就跑到湓城,投奔将领焦僧度。焦僧度劝陈霸先投奔齐国,但陈霸先认为高祖宽宏大量,一定会容纳自己,于是就进京请罪,高祖最终恢复了他的爵位。
永定元年,皇上任命他当侍中、车骑将军。第二年,又升官当了司空。王琳带兵到了沌口,周文育、侯安都都战死了,皇上就让这位将军当都督,带兵去西边打仗。这位将军到了梁山。皇上登基后,又升他当太尉,还多给了他一千户的封地。王琳又到了栅口,皇上再次任命他为都督,侯安都等人都在他手下听命。他和王琳对峙了一百多天,也没分出胜负。
天嘉元年二月,东关的春水涨了一些,船只可以通行了。王琳把合肥和漅湖的兵都召集起来,船只一艘接着一艘往下游开,声势浩大。这位将军率领军队到了兽槛洲,王琳也把船排在江西岸,隔着洲互相停泊。第二天开战,王琳的军队稍微后退了一下,退到西岸防守。傍晚,刮起了东北大风,把王琳的船都吹坏了,沉到沙子里,淹死的人数以百计。风浪太大,船回不去,半夜里还有流星落在王琳的营地里。
第二天早上风停了,王琳进到港湾里修理船只,用芦苇船堵住港口,还在岸边设下鹿角,不敢再出来了。这时,西魏派大将军史宁从上游追击,这位将军听说后,知道王琳坚持不了多久了,就收兵回到湖边,准备等王琳疲惫不堪再进攻。史宁到了之后,包围了郢州,王琳害怕军队溃散,就率领船队往下游开,在芜湖十里外的江面上停泊,敲击木梆子,声音传遍了全军。第二天,齐国派了几万兵来支援王琳,王琳就带兵往梁山去,想绕过官军,占据险要的地方。齐国的仪同刘伯球率领一万多人支援王琳打水战,行台慕容恃德的儿子慕容子会率领两千铁骑,在芜湖西岸博望山南,助阵壮声势。
这位将军命令军队早上起来就吃饭,准备好战斗,分兵在芜湖洲尾摆好阵势等待。快要开战的时候,刮起了微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军队就用拍板击打,放火攻击。定州刺史章昭达乘坐大型战船“平虏”,冲进江中,用拍板击中敌船,其他的战船“冒突”、“青龙”也分别和敌船交战。又用牛皮包裹蒙冲小船,撞击敌船,还往敌船上泼洒熔化的铁水。王琳的军队大败。在西岸的步兵互相践踏,骑兵都陷在芦苇里,丢下马逃命的占了十二三。官军缴获了王琳所有的船只、武器装备,还抓获了齐将刘伯球、慕容子会,其他的俘虏和战死的敌人数以万计。王琳和他的同伙潘纯陁等人乘着小船冲出包围圈逃到了湓城,还想集合散兵游勇,但没有人响应,最后就带着妻子妾侍和十几个随从投奔了齐国。
那一年,皇帝任命张瑱担任湘州、巴州、郢州、江州、吴州等五个州的军事统帅,让他驻守湓城。结果,周朝大将贺若敦、独孤盛等人攻打巴州和湘州,皇帝又任命张瑱为西讨都督,让他在西江口与独孤盛交战。张瑱大败独孤盛的军队,俘获了无数的士兵、战马和武器装备。因为这次大胜,张瑱被授予使持节、都督湘州、桂州、郢州、巴州、武州、沅州等六州诸军事、湘州刺史的职务,还被改封为零陵郡公,食邑七千户,其他待遇不变。两年后,张瑱因为生病上表请求回朝。三月,他在回朝途中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的官职,并赐予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以及东园秘器,谥号为壮肃。同年九月,张瑱被配享高祖庙庭。他的儿子张净藏继承了他的爵位。
张净藏娶了世祖的第二位女儿富阳公主,凭借公主的身份,他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太建三年,张净藏去世,朝廷追赠他司徒主簿的官职。张净藏没有儿子,他的弟弟继承了他的爵位。
欧阳頠,字靖世,是长沙临湘人。他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族。他的祖父欧阳景达,在梁朝时担任本州的治中。他的父亲欧阳僧宝,是屯骑校尉。欧阳頠从小就为人正直,很有思想,以诚实守信而闻名于岭南地区。父亲去世后,欧阳頠悲痛欲绝,甚至到了憔悴不堪的地步。他家积累了大量的家产,但他都让给了哥哥们。州郡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而是住在麓山寺附近,专心学习,广泛涉猎经史典籍。三十岁那年,他的哥哥逼着他出来做官,于是他从信武府中兵参军做起,后来升迁为平西邵陵王的中兵参军事。
话说梁朝左卫将军兰钦年轻的时候,跟一个人叫頠(kuài)关系特别好,所以頠经常跟着兰钦一起出征打仗。兰钦后来做了衡州刺史,又兼任清远太守。有一次,兰钦南征讨伐夷獠,活捉了陈文彻,缴获的战利品多得数不清,还献上了一面巨大的铜鼓,这可是历代都没有过的宝贝,頠也参与了这次战役,立下了功劳。 兰钦后来升任直阁将军,又兼任天门太守,在讨伐蛮族的时候再次取得胜利。庐陵王萧续当刺史的时候非常欣赏兰钦,把他当做座上宾。后来兰钦奉命征讨交州,又邀请頠同行。可惜的是,兰钦在翻越岭南山脉的时候,因为生病去世了。
頠这时被任命为临贺内史,他主动请求送兰钦的灵柩回都城安葬,之后才去赴任。当时湘州和衡州一带,有五十多个山洞里的土著部落不服管教,朝廷下令让衡州刺史韦粲去讨伐他们。韦粲把这件事全权委托给了頠,让他担任都督,结果頠把这些部落都平定了。韦粲向梁武帝汇报了頠的功劳,称赞他办事认真可靠,梁武帝下诏书嘉奖了頠,还提升他为超武将军,让他负责讨伐广州和衡州的山贼。
后来侯景造反,韦粲自己解除了职务回都城去征讨侯景,临走前留下頠负责监管衡州。京城沦陷后,岭南各州郡之间互相攻伐兼并,兰钦的弟弟,之前担任高州刺史的兰裕,攻打始兴内史萧绍基,夺取了他的郡治。兰裕知道他哥哥兰钦和頠关系很好,就派人去招降頠,但是頠拒绝了。頠对使者说:“我们兰家兄弟能在高州显赫,都是朝廷的恩典,现在应该赶快去支援京城,怎么能自己在这里称王称霸呢?” 等到高祖(指陈霸先)率军来支援京城,快要到达始兴的时候,頠才主动与高祖联系,表示效忠。兰裕派兵攻打頠,高祖派兵支援頠,结果兰裕战败。高祖任命王怀明为衡州刺史,把頠提升为始兴内史。
高祖讨伐蔡路养和李迁仕的时候,頠率领军队翻越山岭,去支援高祖。等蔡路养等人被平定后,頠因为立功受赏,梁元帝下诏书,把始兴郡改名为东衡州,任命頠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东衡州诸军事、云麾将军、东衡州刺史,封新丰县伯,食邑四百户。
皇上梁元帝觉得天下刚刚安定下来,急需有才能的人来辅佐,就问了问朝中的大臣们:“现在天下刚刚平定,非常需要有才能的人,各位大臣,你们都推荐一下你们认识的优秀人才吧!” 结果大臣们一个个都哑巴了,谁也没敢说话。皇上说:“我已经看中一个人了。” 这时,侍中王褒就问:“皇上,您看中的是哪位啊?” 元帝说:“欧阳頠,这个人正直又很有才能,可以帮助朝廷,但是恐怕萧勃(萧广州)不会把他放过来。”
于是皇上就先任命欧阳頠为武州刺史,后来又升他为郢州刺史,想让他离开岭南地区。可是萧勃把欧阳頠给扣下了,欧阳頠也没能上任。 后来,皇上又任命欧阳頠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衡州诸军事、忠武将军、衡州刺史,还封他为始兴县侯。 这萧勃在广州势力很大,兵强将壮,地位也很高,元帝一直很担心他,就派王琳去代替他做广州刺史。王琳到了小桂岭,萧勃就派他的将领孙玚去管理州府,自己带着军队跑到始兴去了,躲避王琳的军队。
欧阳頠独自占据一座城池,既不去拜见萧勃,也不出城迎战,就紧闭城门,加强防御。萧勃很生气,就派兵去袭击欧阳頠,把欧阳頠的钱财、马匹和武器都抢走了。 没多久,萧勃就下令赦免了欧阳頠,把抢走的东西都还给了他,还和他重新结盟。 后来荆州失守了,欧阳頠就向萧勃投降了。萧勃后来率军越过山岭,前往南康,他任命欧阳頠为前军都督,驻扎在豫章的苦竹滩。结果,周文育打败了欧阳頠,把他俘虏后送给了高祖皇帝。高祖皇帝释放了欧阳頠,还热情地接待了他。
萧勃死后,岭南地区很乱,欧阳頠在南方地区名声很大,而且他和高祖皇帝还有旧交情,所以高祖皇帝又任命欧阳頠为使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衡州刺史,始兴县侯。 欧阳頠还没到岭南,他的儿子欧阳纥就已经攻克了始兴。欧阳頠到了岭南后,大家都对他服服帖帖的。 后来,欧阳頠又攻下了广州,彻底平定了越地。 皇上又任命他为都督广、交、越、成、定、明、新、高、合、罗、爱、建、德、宜、黄、利、安、石、双十九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使持节、常侍、侯爵位号都和以前一样。
王琳占据着长江中游地区,欧阳頠则通过海路和东面的山岭,不断地向朝廷进贡。永定三年,欧阳頠被提升为散骑常侍,还增加了都督衡州诸军事的职务,同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称号。 后来梁世祖即位,欧阳頠被提升为征南将军,被改封为阳山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还赐给他一支仪仗队。
一开始,交州刺史袁昙缓偷偷地给了范缜五百两黄金,让他拿一百两交给合浦太守龚蒍,剩下的四百两给他儿子智矩,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事儿。后来范缜被萧勃打败了,所有家当都没了,就只有这笔寄存的黄金还在。袁昙缓也很快死了,等到这时候,范缜把这笔钱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当时的人都特别佩服他,觉得他真是个讲信用的人。
范缜的弟弟们个个都当了大官,他弟弟范盛当了交州刺史,另一个弟弟范邃当了衡州刺史,他们家在南方可真是显赫一时,名声很大。他们还经常进贡铜鼓和奴隶,还有各种珍奇异宝,前后积累下来,对国家军队和经济都有不少贡献呢。范缜在公元560年(天嘉四年)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侍中、车骑大将军、司空、广州刺史的官职,谥号为穆。他的儿子范纥继承了他的爵位。
他儿子范纥,字奉圣,很有才能和谋略。天嘉年间,他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后来一步步升迁,当上了安远将军、衡州刺史。他还继承了父亲的阳山郡公爵位,并且担任都督交州、广州等十九州军事,兼任广州刺史。他在州里待了十多年,在百越地区威望很高,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还被加封为轻车将军。
到了光大年间,南方很多边疆地区的官员都开始造反,高宗皇帝因为范纥长期在南方任职,对他有点怀疑。太建元年,皇帝下诏召范纥回京担任左卫将军。范纥害怕,不想回去,他手下的将领很多人劝他造反,于是他就举兵攻打衡州刺史钱道戢。钱道戢赶紧报告朝廷,朝廷就派仪同章昭达去讨伐范纥,结果几次交战都失败了,最后范纥被抓到京城,被处死了,那年他才三十三岁,全家都被抄家了,只有他年纪还小的儿子范询幸免于难。
吴明彻,字通昭,是秦郡人。他爷爷吴景安是南朝齐的南谯太守,他爸爸吴树是梁朝的右军将军。吴明彻从小就没了爹妈,但他特别孝顺。十四岁的时候,他发现祖父母的墓地还没修好,家里又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就努力耕种。那时候天下大旱,庄稼都旱死了,吴明彻又伤心又愤怒,每天都跑到田里哭,对着天诉苦。过了几天,有个从田里回来的农民说,庄稼又活过来了。吴明彻觉得这是骗人的,跑去田里一看,竟然是真的!秋天收成特别好,足够用来安葬祖父母了。当时有个姓伊的人很擅长看风水,他跟哥哥说:“你葬礼那天,一定会有人骑着白马追逐鹿群经过墓地,这是最小孝子将要大富大贵征兆啊!”到了那天,果然应验了,吴明彻就是这个最小孝子。
他一开始在梁朝东宫当个小官。后来侯景叛乱攻打建康,天下大乱,吴明彻家里有三千多斛粮食,而邻居们都饿肚子,他就跟哥哥们说:“现在天下大乱,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我们怎么能独享这些粮食呢?”于是他就把粮食按人口平均分给乡邻,大家一起吃好喝好,连土匪都绕着他们走,靠着这些粮食活下来的人可不少。
后来杨坚(高祖)镇守京口,跟吴明彻关系非常好。吴明彻去拜见杨坚,杨坚竟然下台阶迎接他,拉着他的手一起坐下,跟他讨论国家大事。吴明彻虽然没读多少书,但也略懂一些天文地理和兵法,还自认为是个英雄人物,杨坚对他非常欣赏。
承圣三年,吴明彻被任命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绍泰初年,他跟着周文育一起讨伐杜龛、张彪等人。东线战事平定后,他被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南兖州刺史,还被封为安吴县侯。杨坚称帝后,任命他为安南将军,又让他和侯安都、周文育一起带兵讨伐王琳。结果军队打败了,吴明彻自己撤兵回京。杨坚的儿子杨广(世祖)继位后,下令让他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还加封他为右卫将军。王琳战败后,他又被任命为都督武沅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武州刺史,其他官职不变。后来北周派大将军贺若敦率领一万多骑兵和步兵突然袭击武陵,吴明彻兵力不足,就带领军队退到巴陵,还在双林打败了周军的一支部队。
公元560年,他被任命为安西将军。后来周迪在临川造反,朝廷就派他去当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兼任豫章太守,统领大军去讨伐周迪。这个人啊,性格比较耿直,跟手下关系处理得不太好。皇帝听说后,就派安成王萧顼去劝他,让他回朝。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镇前将军。公元562年,升迁为镇东将军、吴兴太守。他到吴兴上任的时候,皇帝对他说:“吴兴虽然只是个郡,但却是皇家故乡,所以才委任你。你要好好干!”后来皇帝身体不好,就把他召回朝廷,任命他为中领军。
废帝登基后,他被任命为领军将军,接着又升迁为丹阳尹,还被允许带四十个士兵出入皇宫。后来,事情发展到仲举想篡夺高宗皇位的地步,毛喜知道了这个阴谋,高宗心里又害怕又怀疑,就让毛喜和明彻一起商量对策。明彻对毛喜说:“这个新皇帝能力不行,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好,外面还有强大的敌人,国内又刚刚经历丧事。殿下您和周、邵两位大臣一样有德行,比伊尹、霍光还要优秀,社稷安危系于一身,希望您能深思熟虑,千万别让人怀疑。”
后来,湘州刺史华皎暗中有了反叛之心,朝廷就派明彻当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桂、武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湘州刺史,还给他配了一支仪仗队,让他和征南大将军淳于量一起带兵去讨伐华皎。平定华皎之后,明彻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还被封为公爵。公元567年,他被任命为镇南将军。公元570年,他被召回朝廷担任侍中、镇前将军,其他的官职都保留。
朝廷商议北伐的时候,大臣们意见不一,明彻力主出兵。公元572年,皇帝又给他加官侍中、都督征讨诸军事,还赏赐给他一支乐队。明彻统领十多万大军,从京城出发,沿江一带的城镇都相继投降。军队到达秦郡,攻克了他们的水寨。齐国派大将尉破胡率兵前来救援,明彻打败了他们,斩获无数,秦郡也投降了。高宗皇帝听说秦郡是明彻的老家,就下令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让他去祭拜祖先的坟墓,仪式非常盛大,乡里人都感到很荣耀。
攻下仁州后,皇上任命他为征北大将军,封他为南平郡公,还增加了之前的封地,一共两千五百户。接着又拿下峡石岸两座城池。
然后大军逼近寿阳城。齐国派王琳带兵抵抗。王琳到了之后,和寿阳刺史王贵显一起守在外城。明彻知道王琳刚到,军心还没稳定,就趁着夜里发动进攻,半夜就打垮了敌人,齐军退守相国城和金城。
明彻命令士兵加紧制造攻城器械,还引肥水灌城。城里又潮又湿,很多人得了肠胃病,手脚都肿了,死了好几万人。这时,齐国派大将军皮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来救援,距离寿春三十里就扎营不动了。将领们都问明彻:“坚固的城池还没攻下,援军又离得这么近,将军打算怎么办?”明彻说:“打仗要讲究速度,他们扎营不动,自己削弱了锐气,我知道他们不敢打了。”
于是明彻亲自披上盔甲,四面猛攻,城里的人吓得魂飞魄散,一阵猛攻就攻下了寿阳城,活捉了王琳、王贵显、扶风王可朱浑孝裕、尚书卢潜、左丞李騊駼,全部押送到京城。皮景和吓得逃跑了,明彻把他们的骆驼、马匹和军需物资都收缴了。
王琳被俘虏了,他的老部下很多都在明彻的军队里。王琳平时很得士兵的心,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忍不住哭泣,抬不起头来。明彻担心王琳会生变,就派人追杀了他,并把他的脑袋送到了京城。
皇上下了道圣旨:“寿春是古代的都会,地处淮河、汝河之间,控制着黄河、洛河,占领了寿春就稳固了江山,所以说它非常重要。侍中、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平郡开国公明彻,雄才大略,功勋盖世。过去平定叛乱,巩固了皇室的基业,他就像掩盖了衡山、嵩山一样,平定了叛乱,吞并了云梦泽地区,安定了长江上游。现在又平定了寿阳,恢复了我们的王业,行动迅速,军队勇猛,攻城拔寨,势不可挡,征服了当地百姓,也恩泽了边境人民。你的功劳和才能,都得到了体现,特加封你为都督豫州、合州、建州、光州、朔州、北徐州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再增加封地三千五百户,其他的待遇不变。”
皇上还派谒者萧淳风到寿阳册封明彻,在城南设坛,二十万士兵列队,旌旗招展,刀枪林立,明彻登上祭坛接受册封,仪式结束后,士兵们都欢呼雀跃。
一开始,秦郡是属于南兖州的,后来划归谯州管辖。到了这个时候,朝廷下令把谯州的秦郡、盱眙郡、神农郡重新划回到南兖州,这是为了恢复原来的行政区域划分。
六年的时候,明彻从寿阳进京朝见皇帝,皇上还亲自到他府上,赏赐给他一套钟磬,一万斛粮食和两千匹绢布,这待遇,杠杠的!
七年,明彻进攻彭城。军队到达吕梁的时候,齐国派来好多援兵,前后加起来有好几万人呢,结果都被明彻打得大败。
八年,明彻升官了,当上了司空,其他职务不变。皇上还专门下诏书说:“以前军队作战,都是打着旗号,擂着战鼓,可最近这些规矩都乱套了,战场上都分不清谁是谁了。现在就给司空、大都督配备斧钺和龙旗,其他将领的配备也根据官职大小有所区别。” 紧接着,明彻又获得了都督南北兖州、南北青州、谯州五州军事,以及南兖州刺史的职务,权力那是相当的大。正赶上周朝灭了齐国,高宗皇帝准备处理徐州和兖州的事务。
九年,朝廷命令明彻北伐,还让他儿子戎昭当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惠觉代理州事。明彻的军队到了吕梁,周朝徐州总管梁士彦率领军队抵抗,明彻多次打败了他,梁士彦只好退兵坚守城池,不敢再出来作战了。明彻就用清水灌城,还在城下摆满了船只,攻势非常猛烈。周朝派上大将军王轨带兵来救援。王轨轻装简从,从清水进入淮河河口,横着竖着放木头,用铁锁连接车轮,把船只的通道堵死了。明彻手下的将领们一听这个消息,都吓坏了,商量着要不要凿开水坝,把军队撤走,用船运送马匹。 马匹主管裴子烈说:“要是凿开水坝,船肯定要翻,这怎么能行呢?不如先把马匹送走,这样比较妥当。” 正巧这时候,明彻得了严重的背痛,知道事情不好办了,就同意了裴子烈的建议,派萧摩诃率领几千骑兵先撤回去了。明彻自己也凿开了水坝,利用水势撤退,想借此渡过难关。结果到了清口,水势变小了,船只都过不去,军队全溃散了,明彻被包围,最后被俘虏。不久,明彻因为忧愤成疾,死在了长安,享年六十七岁。
公元至德元年,皇帝下诏书说:“李陵箭射光了,不得不投降;于禁被水淹了,还被活捉了,可见用兵的最高境界,世上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侍中、司空、南平郡公明彻,从最初踏上征程,到最终成为元帅,百战百胜的奇功,决胜负,拼死战的勇气,这都堪比古之名将啊!他攻克淮南、肥乡,一路长驱直入彭城、汴州,打败强敌就像拔掉一根毫毛一样容易,消灭精锐部队就像融化积雪一样迅速,他的威名震慑了异族,他的功绩也让同族百姓称赞。本来打算在阴山歇息,在瀚海解鞍,可是征战多年,士兵都老了,战事也到了尽头,没能完成封侯拜将的功业,却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他觉得攻克崤山易如反掌,平定翟魏也不算难事,虽然他的志向在于建功立业,却不幸英年早逝,死在了边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真是令人惋惜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多次遇到大赦,他所有的罪过都得到了赦免,唯独他孤零零的亡灵,没有得到恩泽,导致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荒废了,祭祀也没有人主持。现在应该摒弃过去的过失,启用他,就在今天!追封他为邵陵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由他的儿子惠觉继承爵位。”
惠觉后来当上了黄门侍郎,因为平定大宝的功劳,被任命为丰州刺史。
明彻的侄子明超,字逸世,从小就很有气概,以勇敢善战而闻名。他跟随明彻征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官至忠毅将军、散骑常侍、桂州刺史,被封为汝南县侯,食邑一千户。死后,被追赠为广州刺史,谥号为“节”。
裴子烈,字大士,是河东闻喜人,梁朝员外散骑常侍裴猗的儿子。子烈从小就没了父亲,但他很有志气。遇到梁朝末年的战乱,他就开始学习武艺,以骁勇闻名。他多次跟随明彻征讨,每次战斗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官至电威将军、北谯太守、岳阳内史,被封为海安县伯,食邑三百户。在至德四年去世。
史学家说啊,高祖皇帝平定乱世,开创了新的时代,真是了不起!侯瑱和欧阳頠这两个人,都做到了忠于职守,位高权重,真是令人羡慕啊!
吴明彻担任将帅,一开始还立过不少战功。可是后来在吕梁之战中惨败,这完全是他自己判断失误造成的。他的勇猛,比不上韩信和白起;他的见识,也比不上孙武和吴起。结果呢?导致国土受损,军队损失惨重,金陵城防空虚,最终导致祯明朝覆灭。这都是他一步步造成的啊! “侯瑱、欧阳頠并归身有道,位贵鼎司,美矣。” “斯以勇非韩、白,识异孙、吴,遂使蹙境丧师,金陵虚弱,祯明沦覆,盖由其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