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皇帝的儿子,名字叫陈蒨,字子华,是始兴昭烈王的长子。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很有见识,长得也英俊潇洒,喜欢读经史,举止优雅大方,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始终遵守礼法。他爹,也就是高祖皇帝,特别喜欢他,经常夸奖说:“这孩子是我们陈家的英才啊!” 梁朝太清年间,陈蒨做了个梦,梦见两轮太阳在打架,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那个光芒消失后掉到地上,颜色是正黄色,大概有斗那么大,陈蒨就从中取了三分之一的光芒藏了起来。

侯景叛乱的时候,很多乡亲都跑到山里湖边当强盗,只有陈蒨一家老小守在家中,没有参与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后来战乱越来越严重,陈蒨就带着家人逃到了临安。高祖皇帝起兵的时候,侯景派人来抓陈蒨和衡阳献王,陈蒨偷偷藏了一把小刀,想找个机会刺杀侯景,结果没找到机会,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高祖皇帝的大军包围了石头城,侯景好几次都想加害陈蒨,结果都没成功。侯景兵败后,陈蒨才得以脱身,赶到高祖皇帝的军营。 他被任命为吴兴太守。当时宣城几个土匪头子纪机、郝仲等等,各自拉起了一千多人马,在吴兴地区烧杀抢掠,陈蒨带兵把他们都平定了。

承圣二年,陈蒨被任命为信武将军,监南徐州。三年,高祖皇帝北征广陵,让他当先锋,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高祖皇帝要讨伐王僧辩的时候,先找陈蒨商量计策。当时王僧辩的女婿杜龛占据了吴兴,兵力非常强大,高祖皇帝秘密命令陈蒨回吴兴,修筑营垒防备杜龛。陈蒨手下的兵只有几百人,装备也很差,杜龛派他的将军杜泰率领五千精兵偷袭。士兵们都吓得脸色发白,但是陈蒨却依然谈笑自若,指挥若定,大家这才安心下来。杜泰见营垒里人少,就日夜猛攻。陈蒨激励将士,自己冲锋陷阵,双方僵持了几个月,杜泰才撤退。后来高祖皇帝派周文育带兵讨伐杜龛,陈蒨也和周文育一起带兵去了吴兴。当时杜龛的兵力还很强大,占据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水陆军队连成一片,陈蒨命令将军刘澄、蒋元举率兵进攻杜龛,杜龛的军队大败,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东扬州刺史张彪起兵围攻临海太守王怀振,王怀振派人向陈蒨求救,陈蒨和周文育轻装简从赶到会稽去牵制张彪。后来张彪的将领沈泰打开城门迎接陈蒨,陈蒨收编了张彪的全部军队和家属,张彪逃走后又被若邪村民杀死,并把他的头颅送来。因为这次战功,陈蒨被任命为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山越地区地势险峻,当地居民都不归顺朝廷,陈蒨分兵讨伐,全部平定,他的威望和恩德都大大提高了。高祖皇帝禅位后,立陈蒨为临川郡王,食邑二千户,并任命他为侍中、安东将军。后来周文育、侯安都败于沌口,高祖皇帝诏令陈蒨进京勤王,军队的粮草和武器装备都交给他负责。不久,又命令他带兵去修筑南皖城。

永定三年六月,皇帝驾崩了,临终前留下遗诏,召世祖回京即位。 第二天,世祖从南皖赶到,住进了中书省。皇后哭着说:“老天爷不保佑啊,上天降下灾祸!皇上突然驾崩,全国上下都悲痛欲绝,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现在孩子们还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原来的生活,必须赶紧立个新皇帝,安定天下。临川王蒨,他跟先帝关系亲近,又是先帝的亲侄子,在平定叛乱和巩固江山方面都有大功劳,现在正是他继承大统的时候,内外官员都盼着他即位,继承皇位,让祖宗的牌位有人祭祀,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作为遗孀,百感交集,实在难以言表。” 世祖再三推辞,但大臣们一再请求,当天世祖就在太极殿即位了。

新皇帝下诏说:“上天降下灾祸,让国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先帝驾崩,全国上下都悲痛万分。现在皇位落到我身上,情况紧急,必须立刻处理政务,承担起责任。我接受了这个重任,要治理好天下。特大赦天下,所有罪犯,不论轻重,全部赦免。欠税欠债的,官民的过错,一律免除。文武百官,根据功劳进行封赏,孝顺父母、努力耕田的百姓,每家升一级爵位。希望大家都能敬畏上天,尽心尽力为国效力,早日平定叛乱,不用等到百年之后。我心里悲痛万分,难以言表。” 他还下令各州郡暂停前来朝贺。

七月,尊皇后为皇太后。 之后,欧阳頠升任征南将军,周迪升任镇南将军,黄法抃升任安南将军,淳于量升任征南大将军。侯瑱被任命为太尉,侯安都为司空,王冲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徐度为侍中中抚军将军,徐世谱为特进安右将军,杜棱为领军将军。 这期间,重云殿还遭遇了火灾。

八月,留异升任安南将军,鲁悉达升任安左将军。 皇帝封皇子伯茂为始兴王,奉昭烈王后。 始兴嗣王顼改封为安成王。

九月,立皇子伯宗为太子,王公以下都赏赐了丝绸布匹,数量各有不同。 又立沈氏为皇后。

十一月,王琳在淮南地区作乱,皇帝下令让侯瑱、侯安都、徐度率兵前去平叛。

公元556年正月初一,皇帝下诏说:“我能力有限,继承了伟大的事业,心里充满了忧虑,治理国家的方法还不完善。我敬仰先祖的功德,他们的恩泽广被幽冥和人间,我谦虚谨慎,不敢懈怠。虽然宏伟的蓝图已经制定,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祭祀祖先的庙宇却显得空旷冷清,圣灵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常常追念过去,感慨万千。现在,四象运行到了一个新的周期,三元已经献祭完毕,四面八方的百姓都归顺了朝廷,贡品源源不断地送来,我想把先祖的恩泽传播到千千万万的人民。所以,特下令大赦天下,改永定四年为天嘉元年。那些孤寡贫困,无法独立生存的人,每人赏赐粮食五斛。那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努力耕作、品德高尚的人,可以提升爵位一级。”

正月十二,皇帝派使者到各地慰问。正月十九,皇帝亲自到南郊祭祀天地,又下诏说:“我恭敬地祭祀上天,虔诚地献上祭品,隆重的祭祀仪式已经结束,我的诚意和敬意都表达到了极致。况且,阴霾持续多日后,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气,天空万里无云,景色宜人,这祥瑞之兆令人欢欣鼓舞,也让百姓们感到高兴,我希望黎民百姓都能分享这份福祉。所以,特下令赐予百姓爵位一级。”正月二十七,皇帝亲自到北郊祭祀。这一天,出现了日晕。二月初八,老人星出现了。二月十二,高州刺史纪机叛乱后又逃回宣城,占据郡城响应王琳,泾州令贺当迁平定了叛乱。二月十四,太尉侯瑱在梁山打败了王琳,又在博望打败了齐军,活捉了齐将刘伯球,缴获了大量的军资、船只和战舰,俘虏和杀死的敌人数以万计,王琳和他的主子萧庄逃到了齐国。

二月十七,皇帝下诏说:“五运循环,三灵庇佑,历代帝王都因此而改朝换代,殷商和周朝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继承皇位,国家兴盛,这是天命所归,并非偶然。所以,神器之重,必须符合天命。那些篡权夺位的人,无论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罪恶。王琳目光短浅,愚蠢至极,违反常理,自取灭亡,许多忠良之士也因此受牵连,虽然泾水和渭水汇合,兰草和鲍鱼混杂在一起,但仔细分析,其中也有一些是被胁迫的。现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像伏波将军游说南蛮,最终成为汉朝的臣子;延寿将军投降魏国,最终为魏国效力;人的行为和选择,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应该宽大处理,以彰显皇恩。那些参与叛乱的士族,全部赦免;将士们也一并赦免,并根据他们的才能进行任用,以发挥他们的作用。”皇帝又下诏,将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追赠谥号。二月十八,皇帝下诏说:“最近叛军肆虐,军队奋勇作战,运输军需物资,征调民夫,战争持续时间长,百姓劳苦功高。现在叛乱平息,应该给予百姓一些补偿,特下令免除丁役。那些服役期间不幸去世的夫妇,朝廷将抚恤他们的妻儿。”二月二十,皇帝派使者带着诏书到各地慰问。二月二十五,皇帝派太尉侯瑱镇守湓城。三月初四,立高祖第六子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封为衡阳王。

三月十五,皇帝下诏说:“自从战乱以来,已经十多年了,百姓大量死亡,中原地区的人口已经寥寥无几。最近战乱不断,赋税沉重,自从兴兵以来,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国库已经空虚。之前设置的军资,本来是为了备战,现在叛乱已经平息,天下太平,战争已经结束,百姓应该休养生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今年的军粮减少三分之一。让尚书向全国发布诏书,表达朕的哀怜之意。地方官吏要积极劝课农桑,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萧庄任命的郢州刺史孙玚率领全州投降。三月十七,江州刺史周迪平定了南中,斩杀了贼首熊昙朗,并将首级送到了京城。此前,齐军驻守鲁山城,三月十八,齐军弃城而逃,皇帝下令南豫州刺史程灵洗驻守鲁山。三月二十一,将荆州的天门、义阳、南平三郡和郢州的武陵郡合并,设立武州。武州刺史兼管沅州,并兼任武陵太守,治所在武陵郡;武州都尉管辖的六个县,划归沅州;另外设立通宁郡,由刺史兼任太守,治所在都尉城,取消原来的都尉。任命安南将军、南兖州刺史、新任右卫将军吴明彻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伪郢州刺史孙玚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三月二十三,衡阳王昌去世。三月二十四,皇帝下诏说:“那些投降朝廷的萧庄的文武官员,要根据他们的功劳进行封赏。”四月十四,立皇子伯信为衡阳王,奉献王后。四月二十六,任命安南将军荀朗为安北将军、合州刺史。五月十二,将桂阳郡的汝城县改为卢阳郡。将衡州的始兴、安远二郡分出来,设立东衡州。六月十四,改谥皇祖妣景安皇后为景文皇后。六月十五,皇帝下诏说:“梁孝元皇帝遭遇战乱,灵柩四处流离失所,我以前在北方的时候,就对梁孝元皇帝非常敬重,派使者迎接他的灵柩,选择最近的道路。江宁有梁朝的旧陵墓,应该在那里安葬,丧葬的仪式,都按照梁朝的典礼进行,参照魏朝安葬汉献帝的典礼。”六月十七,追封故始兴昭烈王妃为孝妃。六月二十,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徐度为侍中、中军将军。六月二十四,为梁元帝服丧,皇帝在太极前殿哭祭,百官陪同哭祭。赦免京城死刑以下的罪犯。这个月,梁元帝葬于江宁。

七月初一,皇帝下诏说:“我能力有限,却承担了如此重大的责任,忧虑重重,但是国家大事尚未安定,怨声载道,我渴望得到贤才的辅佐,常常在梦中思考这个问题,只要有一点好的建议,我都会大力提拔和重用,但是,仍然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没有被发现。难道是因为我的治理有失误,导致人才被埋没?还是因为时代不同,人才不如从前?我常常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新安太守陆山有奏章上

公元557年正月初七,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然后任命杜棱担任侍中、领军将军。初九,始兴王伯茂被任命为宣惠将军、扬州刺史。正月十三,合州刺史裴景徽投奔了北齐。正月十六,周朝的湘州城主殷亮投降,湘州平定。

二月初六,侯瑱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湘州刺史。二月十,朝廷下令赦免曲州和湘州各郡的罪犯。三月初六,太尉、车骑将军、湘州刺史侯瑱去世了。三月初八,徐度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四月,朝廷把荆州的南平、宜都、罗、河东四郡分出来,设立南荆州,治所在河东郡。吴明彻被任命为南荆州刺史。四月十,鲁悉达被任命为安南将军、吴州刺史。四月十一,老人星出现了。

七月初十,周朝将领贺若敦率军撤退,逃回去了,人马损失惨重,死了十七八。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郡全部平定。九月初二,皇帝下诏书说:“姬周王朝的基业正要兴盛,就像周文王在渭水边建立功业一样;汉朝的兴盛也像老子在函谷关讲道一样。如今上天降祥瑞,就像山岳一样,风云感应,梦中也都在祈求,这都是像船和桨、盐和梅一样互相辅助,世代建国,没有例外。那些被铭刻在太常的功德碑上,被供奉在宗庙里,流芳百世的人,他们都是前朝皇帝励精图治,治理国家,上天赐福,他们才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即使是那些有才能的贤臣,辅佐帝王,建立功业,像大司马、骠骑大将军侯瑱,司空文育,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僧明,中护军颖,领军将军拟等等,他们有的开创基业,有的平定叛乱,有的冲锋陷阵,有的运筹帷幄,有的披荆斩棘,他们都尽心竭力,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我资质平庸,继承了祖业,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劳,想发扬光大他们的教诲,学习他们的经验,继承他们的业绩,所以把他们一起配享太祖庙庭,让他们的功德永远流传下去。”九月十四,王冲被任命为丹阳尹;沈君理被任命为左民尚书,兼任步兵校尉。

十月初二,霍州西山蛮族部落归顺朝廷。十一月初二,高骊国派使者进贡。十一月初九,朝廷把武昌、国川两郡合并为竟陵郡,安置流民。十二月十六,孙玚被任命为中护军。十二月十九,在京城建立始兴国庙,用王室的礼仪祭祀。太子中庶子虞荔、御史中丞孔奂因为国库空虚,建议开征海盐税和酒税,皇帝下令实行。此前,缙州刺史留异响应王琳等人的叛乱,十二月二十七,朝廷下令司空侯安都率兵讨伐。

公元XXX年(具体年份根据史料补充),正月初几,皇帝在南郊搭起祭祀用的帐篷,正式向胡公禀告,要和他一起祭天。第二天,皇帝亲自前往南郊祭祀。皇帝下诏书说:“我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日夜勤勉,努力让国家安定,但效果还不够理想,社会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我时刻记在心里,不敢有丝毫懈怠。现在正是春回大地的好时节,我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上天保佑。为了表达我对百姓的关怀,我决定给所有人加一级爵位,那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努力耕作的人,再加一级!” 第二天,皇帝又亲自去了北郊祭祀。

闰二月某日,皇帝任命百济国王余明为抚东大将军,高句丽国王高汤为宁东将军。江州刺史周迪造反,想要响应留异,攻打湓城和豫章郡,结果都没成功。几天后,皇帝任命南荆州刺史吴明彻为安右将军。之后,又下令重新铸造五铢钱。三月某日,安成王顼从周朝回来,皇帝任命他为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并为他配备了助手和幕僚。几天后,又把吴明彻升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让他统领军队南下讨伐叛军。之后,皇帝下令大赦天下。 不久,司空侯安都打败了留异,留异逃跑了,东阳郡也恢复了平静。

四月某日,皇帝特赦东阳郡。几天后,齐国派使者来朝拜。六月某日,皇帝任命安成王顼为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同时,皇帝设立了东扬州,管辖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个郡。 又任命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征北将军、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为侍中、征北大将军。七月某日,太子娶了王氏为妃。朝廷对文武官员都赏赐了丝绸,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努力耕作的人,为父亲守孝的人,则额外加赏两级爵位。

九月初一,发生了日食。皇帝任命侍中、都官尚书到仲举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之后,周迪请求投降,皇帝命令安成王顼统领军队招降他。这一年,周朝所立的梁王萧詧死了,他的儿子萧岿继位。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干陀利国派人送来了礼物。这年正月某天,周迪丢下城池跑了,闽州刺史陈宝应把他收留了,临川郡也就平定了。之后,朝廷任命章昭达为护军将军,华皎升为平南将军,黄法抃升为镇北大将军兼南徐州刺史,周敷为南豫州刺史,孙玚为镇右将军。高州不再隶属于江州了。

二月某天,欧阳頠升为征南大将军。又过了几天,侯安都升为征南大将军兼江州刺史。再过几天,华皎又当上了南湘州刺史。三月某天,徐度升任侍中、中军大将军。同月又一天,朝廷下令追赠那些在讨伐周迪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四月某天,在太极殿前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之后,安成王顼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五月某天,徐世谱去世了。六月某天,白天出现了太白星,这可是个不祥之兆啊!侯安都因为什么原因被赐死了。七月某天,黄法抃又升任镇南大将军兼江州刺史。九月某天,欧阳頠去世了。之后,朝廷大赦京城。又过了几天,周迪又来攻打临川了,朝廷让章昭达带兵去讨伐他。

十一月某天,章昭达大败周迪,把他的同伙都抓了,就周迪自己逃跑了。十二月某天,朝廷下令大赦天下。然后,朝廷又命令章昭达去建安讨伐陈宝应,同时让余孝顷率领会稽、东阳、临海、永嘉等地的军队从东边去支援章昭达。最后,吴明彻被任命为镇前将军。

公元五年正月初七(庚辰日),袁枢被任命为丹阳尹,官职是吏部尚书,兼领右军将军。初八(辛巳日),皇帝亲自到北郊祭祀。正月十二(乙酉日),江州湓城发生大火,烧死了二百多人,真是惨剧啊!三月初四(丁丑日),淳于量被任命为中抚军大将军,他的官职可不小,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桂州刺史,都是响当当的。三月九日(壬午日),皇帝下诏,追封已故的护军将军周铁虎,让他在高祖庙里享用祭祀。

四月初七(庚子日),周朝派使者来朝贡。五月初七(庚午日),南丹阳郡被撤销了。这个月,周朝和齐朝都派使者来朝贡,看来咱们国家现在威风得很啊!六月初六(丁未日)晚上,有两道白气从北斗星的东南方向升起,直达地面,不知道是什么祥瑞还是凶兆。七月初六(丁丑日),皇帝下诏说:“朕才疏学浅,责任重大,天象变化频繁,我时刻不敢懈怠,却无法很好地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战争不断,百姓生活艰难,好的风气还没兴起,不好的习俗依然存在,导致很多人触犯法律,官吏文书工作繁多,监狱里关押的人越来越多。虽然都是因为犯了法才被关押,但监狱里滞留的人中,或许也有人冤枉。我深感自己能力不足,愧对皇位,身体又不好,侍卫力量也比较薄弱,现在稍微好转一些,就想多施恩惠,特地大赦京师。”

九月,开始修筑西城墙。十一月十二日(丁亥日),程灵洗被任命为中护军,官职是左卫将军。十一月十四日(己丑日),章昭达在建安打败了陈宝应,活捉了陈宝应和留异,押解到京城,晋安郡也平定了。十一月十九日(甲辰日),章昭达升任镇前将军,兼开府仪同三司,真是升官加爵啊!十二月初一(甲子日),对建安郡和晋安郡实行大赦。那些在讨伐陈宝应的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朝廷都为他们准备棺材,把他们的遗体送回老家,并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受伤未愈的将士,朝廷也提供医药治疗。十二月二十六日(癸未日),齐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556年正月十五,太子举行加冠礼,成年了!朝廷给王公大臣们都赏赐了丝绸布匹,数量还不一样呢,孝顺父母、努力耕种、侍奉父亲的,还能升一级爵位。那些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每人还能领五斛粮食。同年的庚戌日,杜棱升任翊左将军兼丹阳尹,丹阳尹袁枢升任吏部尚书,卫尉卿沈钦升任中领军。

三月乙未,皇帝下令,允许那些因为战乱而流亡到建安、晋安、义安郡的人回到家乡。那些被抓去做奴婢的人,都恢复自由民的身份。四月初一,安成王萧顼被任命为司空,官职可真不少啊,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这都是他之前的官职。四月辛酉日,天上出现了彗星。这天,西魏还派使者来朝贡呢。七月初十,刮起了大风,从西南方向刮来,足足有一百多步宽,把灵台的候楼都吹坏了。第二天,仪贤堂也莫名其妙地倒塌了。七月十八,临川太守骆文牙杀了周迪,把他的脑袋送到京城,在朱雀航示众。七月二十一日,白天竟然看到了太白星!八月初四,皇帝下了一道诏书,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梁朝自打建国以来,灾难不断,战乱频繁,打了十几年仗还没完,那些坏人祸害百姓,无恶不作,江左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都,经历了四代帝王,已经两百多年了。那些为国家出力,受百姓爱戴的忠臣孝子,怎么就一个个都消失了?他们的坟墓被破坏,田地被侵占,连祖先留下的东西都没了。民间流传的玉杯,历史记载的竹简,都成了稀罕物,更别说千年古树了。自从梁朝建立以来,我们一直励精图治,继承祖先的遗志,虽然我们的衣冠服饰和礼仪制度都沿袭了前朝,但我们也常常怀念着河洛地区,因此我们一直祭祀乔山,也一直守护着骊山陵墓。可是,那些王侯将相、士子百姓的坟墓,很多都没有得到妥善的安葬,还有很多人在坟地附近砍柴放牧。有些人的亲属还沦为奴隶,永远也回不来了,子孙后代也断了香火。汉高祖思念韩信,宋太祖怀念张良,他们都为先人的坟墓感到悲伤,朕也一样啊!所以,朕要下令整修历代忠臣烈士的坟墓,禁止砍伐墓地上的树木,让生者和死者都能得到安宁!”

八月初八,皇帝册封皇子萧伯固为新安郡王,萧伯恭为晋安王,萧伯仁为庐陵王,萧伯义为江夏王。九月初十,废除了豫章郡。这个月,还新修建了一条大运河。十月初八,齐国派使者来朝贡。十二月十四,皇帝又册封皇子萧伯礼为武陵王。十二月十六,章昭达升任镇南将军兼江州刺史,黄法抃升任中卫大将军,程灵洗升任宣毅将军兼郢州刺史,沈恪升任中护军,吴明彻升任中领军,鄱阳王萧伯山升任平北将军兼南徐州刺史。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

“朕深感自己能力有限,治理国家有很多不足之处,而且听取意见的渠道也不通畅,导致很多事情积压下来,冤假错案得不到及时处理。想到那些被关押的犯人,朕心里很不安,而朕的恩泽却没能及时到达他们那里,朕深感愧疚。眼看年底将至,新年就要到了,朕想让所有在京城的犯人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特赦所有在京城的犯人!”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话说天康元年二月,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原话是:“朕德行浅薄,承继了祖宗的大业,日夜辛劳,一心想发展壮大国家,可是政事多有不明之处,百姓生活还不富裕,再加上连年灾荒,酷暑持续数月,百姓受苦,这都是朕的责任啊!朕时刻记挂着这件事,心里难受极了。” 所以,他决定大赦天下,并且把天嘉七年改成天康元年。

三月,皇帝又任命安成王顼当尚书令,这安成王顼官职可不低,是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还兼着司空呢!四月,皇孙至泽出生了,朝廷上下都发了赏赐,给当爹的也升了一级官。 可惜好景不长,同月癸酉日,世祖皇帝病重了,当天就在有觉殿驾崩了。临终前,他留下一道遗诏:“朕病重将死,无力回天,生死有命,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是这江山社稷来之不易,这些年战事不断,百姓受苦太多,朕心里一直不安。现在虽然各地都平定了,但教化百姓的工作还没做好,朕就病倒了,这真是朕的遗憾啊!国家大事责任重大,太子你赶紧登基,王公大臣们要好好辅佐他,内外要团结一心,不要违背我的遗愿!我的葬礼一定要从简迅速。” 六月,群臣给世祖皇帝上了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并把他葬在了永宁陵。

世祖皇帝出身寒微,深知百姓疾苦,国家财政,他总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只要是向百姓收税,除非万不得已,他总是愁眉苦脸,好像这些苦都是他自己受的一样。大臣们上奏的事情,他都能明察秋毫,辨别真伪,坚决杜绝贪污腐败,大家都知道要自觉努力了。 晚上,即使是宫里的小事,他也要亲自过问。每当更夫报时,把更签送到殿里,他都要让送签的人把签子掷到台阶上,发出响声,说是:“朕虽然睡着了,也要让这声音惊醒朕!”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姚察,陈朝的吏部尚书,说:大家都说(皇帝)继承皇位后能保持祖宗基业,延续皇统,这其中的成败得失,其实都说得比较清楚了。总的来说,能够继承先辈的功业而不使它衰落就算贤能,要是把祖宗留下的基业搞垮了,那就是不肖子孙;至于说能发扬光大前代的功业,能够承担起先辈们创建的伟业,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世祖皇帝(指陈武帝陈霸先)当初起兵的时候,功劳和业绩都很显著,平定了叛乱,安定了盗寇,是开国的大功臣。等到国家遭遇了灾难,他继承了皇位之后,兢兢业业,好像驾驭着快要腐朽的车子一样谨慎小心。而且他还崇尚儒学,喜爱文义,看到好的东西就好像追赶不及一样努力学习,用人好像在用自己一样谨慎,自己生活俭朴,勤劳为百姓做事。从古至今,那些文武双全的君主,东征西讨之后,都能留下一些实际的功绩,可以和世祖相比。至于说他运用聪明才智,善于判断识别人才,这就是永平年间的治世好政,史书上对此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