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几位神仙人物:吾道荣、王春、信都芳、宋景业、许遵、吴遵世、赵辅和、皇甫玉、解法选、魏宁、綦母怀文、张子信、马嗣明,他们的故事可精彩了。《易经》上说:“决定天下吉凶,成就天下伟业,没有比蓍草和龟甲更好了。”所以说,上天创造了这些神奇的东西,圣人就善于利用它们。神农、桐君研究《本草》的药性,黄帝、岐伯讲解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这些都是圣人非常重视的。司马迁写《龟策》、《日者》和《扁鹊仓公列传》,都是为了广泛传播这些知识,让后世子孙知道。从齐国称霸开始,就广招天下英才,只要是有才能的,都会被重用。现在把这些人的事迹都记录下来,作为《方技》一书的补充。

吾道荣,琅琊人。从小就喜欢道家学说,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跑到长白山、泰山去隐居修炼,学习各种道术。他还到邹鲁一带学习儒家经典。有个晋阳人,听说他法术高明,就到处寻找他。这个人平时给人做些体力活,没人知道他的本事,过了很久才找到他。这人精通道家符水、咒语、阴阳历法、天文、药性,无所不通。因为吾道荣好学,他就把所有本事都传授给了他。这个人对吾道荣说:“我本来是恒山上的仙人,犯了点小错,被天官贬下凡间。现在期限满了,要回去了,你应该送我到汾水边。”到了河边,河水暴涨,桥断了,渡船也难以通行。这个人就在水边走禹步,扔下一张符咒到水里,河水立刻就停止了流动。一会儿工夫,水又涨得快要漫过天了,这个人却慢慢地从沙石上走过去了。只有吾道荣亲眼看到了这一幕,其他人看到水涨得这么高,这个人居然能走过去,都非常惊讶。吾道荣回到琅琊山隐居,辟谷,吃松树和茯苓,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后来被显祖皇帝召回晋阳。在辽阳山中,猛兽追赶他们的马,离马只有十步远,同行的人都吓得要跑。吾道荣用拐杖在地上画了个火坑,猛兽立刻就跑了。后来国家灭亡了,道荣回到了周朝。隋朝初年去世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个叫张远游的人,显祖皇帝在位的时候,让他和其他的术士一起炼制九转金丹。炼成之后,显祖皇帝把它放在玉匣子里,说:“我贪恋尘世享乐,不能马上飞升成仙,等到临死的时候再服用。”

王春,是河东人,从小就喜欢研究易经和占卜,还懂天文星象,经常在赵国和魏国之间游历,甚至能用符咒沟通上天。刘邦起兵于信都,把他招来当幕僚。韩陵之战,刘邦军队四面受敌,从早上寅时打到中午午时,打了三个回合,败了三个回合。刘邦正准备撤退,王春拦住他的马,劝谏说:“不到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一定能取得大胜!” 为了表示决心,他还把自己的儿子绑起来送到刘邦那里当人质,恳求刘邦如果战败就杀了他。结果没多久,敌人就溃败了。此后每次出征,王春的预言都非常准确。后来他官至徐州刺史,最终去世。

信都芳,是河间人。从小就擅长数学计算,在当地很有名气。他很有巧思,每次钻研问题都非常投入,废寝忘食,甚至会不小心掉进坑里。他曾经对别人说:“数学的奥妙,精巧而细微,我每次认真思考的时候,都听不到雷声!” 可见他有多么专注。他凭借自己的数学才能,成为刘邦的幕僚,后来担任参军丞相仓曹。有个叫祖珽的人对信都芳说:“律管吹灰,这技术非常精妙,失传很久了,我想不明白,你试试看能不能想出来。”信都芳就认真思考,十几天后,他说:“我想出来了,但是最终需要河内产的葭莩的灰。”后来得到了河内葭莩的灰,用他的方法一试,果然应声而飞,其他的灰则一动不动。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重视他,他的方法最终没能流传下来,所以这个技术就失传了。信都芳还整理了古代关于浑天仪、地动仪、欹器、漏刻等精巧器物的资料,并且画了图,取名为《器准》。他还著有《乐书》、《遁甲经》、《四术周髀宗》。 信都芳还私下编撰了一部历书,名为《灵宪历》,他计算的月球运行周期有大有小,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证据非常确凿。他经常说:“何承天也研究过这种方法,但是不够精细,《灵宪历》如果完成,将来一百代都不会有争议。”可惜书还没完成他就去世了。

宋景业,是广宗人。他精通《周易》,研究阴阳历法和占卜之术,还懂天文历算。魏朝末年,他担任北平太守。高欢当上丞相后,驻扎在晋阳。宋景业因为高欢德高望重,就向他进言说:“《易稽览图》里记载:‘《鼎》卦,五月,圣人当政,上天赐予长寿,东北方水域,庶人称王,高氏得之。’我仔细推敲,东北方水域指的是渤海,高氏得之,意思是高氏将取得天下。”当时正是魏武定八年五月。高欢、徐之才等人一起劝说高欢顺应天命接受禅让,于是高欢前往邺城。到了平城(今大同),很多大臣都反对这个计划,想要回去。贺拔仁等人还说:“宋景业误导大王,应该杀了他向天下谢罪。”高欢说:“宋景业将来应该做我的帝王老师,怎么能杀他呢?”回到晋阳后,高欢让宋景业占卜,结果卜得《乾》卦和《鼎》卦。宋景业说:“《乾》卦代表君主,也就是天。《易经》说:‘时乘六龙以御天。’《鼎》卦是五月之卦。您应该选择仲夏吉日,顺应天命接受禅让。”有人说:“阴阳家说法,五月不能上任,违反了这个说法的人会死在官位上。”宋景业说:“这可是大吉之兆,大王将成为天子,以后再也没有升迁的期盼了,怎么会死在官位上呢?”高欢听了非常高兴。天保年间开始,宋景业被授予散骑侍郎的官职。

另一个叫荆次德的人,也懂些占卜算命,他预先知道尔朱荣的成败,还说取代魏朝的是齐朝。葛荣听说后,就自称齐王。他特别优待荆次德,向他询问天命人事。荆次德回答说:“齐朝将要兴起,天子将从东海出来,您现在占据渤海,这是齐国的土地。而且太白星和月亮同时出现,您应该赶紧出兵,晚了就不吉利了。”葛荣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许遵,是高阳人。他精通《易经》,算卦特别准,还懂天文、气象、相面、占卜,预测的准确性简直神了。高祖把他当做座上宾,许遵自己也说,自己的命运注定不会大富大贵,也不会横死,所以他就我行我素,说话做事很随意,经常得罪人,但高祖总是很宽容他。邙阴之战的时候,许遵对李业兴说:“他们摆的是火阵,我们摆的是木阵,火克木,我们肯定要输。”结果真像他说的那样。后来,清河王岳让他当开府田曹记室。岳被封王后,告诉了许遵,许遵说:“蜜蜂也能当王啊。”后来,岳要带兵去救江陵,许遵说:“这一去肯定会有不好的结果,你最好装病别去了。”岳说:“形势所迫,我不得不去,但我会带你一起去。”许遵说:“我愿意和活着的人在一起,不愿意和死人同行。”于是,他没去。结果岳王在京城死了。

显祖越来越残暴,许遵跟别人说:“我算过了,我要算算这个暴君啥时候死。”然后他就摆满了算卦的工具,大声说:“不出冬天开始,我就看不到了。”显祖在十月死了,许遵在九月就死了。

吴遵世,字季绪,是渤海人,年轻的时候就学习《易经》,后来去了恒山,跟隐居的道士们一起生活。过了几年,突然看见一个老翁对他说:“我传给你开心符。”遵世跪下接过来吃了,从此就精通占卜了。后来他出来游历京城洛阳,靠算卦出了名。魏武帝将要即位的时候,派人请吴遵世算卦,结果是《明夷》卦的《贲》爻,说:“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武帝问他是什么意思,吴遵世说:“初登于天,就是当上皇帝。后入于地,就是不能长久。”结果正如他所说。世祖当丞相的时候,住在京城,心里很不安,很害怕,想造反,每天晚上都用蓍草占卜,让吴遵世给他算卦,吴遵世说:“不用造反,会有大喜事。”没多久,赵郡王奉太后之命,用遗诏召世祖回朝。世祖即位后,授予他中书舍人一职,但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了。

赵辅和,是清都人。年轻的时候就对《易经》很精通,擅长占卜,经常在别人家做客,给人算卦。北魏高祖在晋阳去世,下葬的日子已经定了,世宗皇帝下令让显祖亲自到邺城西北漳水北面的原野去选择陵墓的地址。显祖和吴遵世一起选址,多次占卜都不吉利,又到了一个地方,让遵世占卜,结果卜到了《革》卦,遵世和其他的几十个人都说这个地方不行。辅和年纪小,站在大家后面,走上前说:“《革卦》对天下人来说都不吉利,只有帝王家使用它才能大吉大利。《革卦彖辞》说:‘汤武革命,应天顺人。’”显祖立刻上了车,回头说:“就选这个地方吧。”这就是后来的义平陵。

曾经有个人他父亲生病了,这个人就跑到赵辅和的住处,托熟人请赵辅和给他父亲占卜,结果卜到了《泰》卦,占卜的人说:“这个卦象非常好,病一定会好。”这个人很高兴。出来之后,赵辅和对占卜的人说:“《泰》卦是《乾》在下,《坤》在上,这不就是入土了吗?怎么能说吉利呢?”果然,他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去世了。赵辅和在北魏大宁年间和武平年间,多次为后宫嫔妃占卜生男生女和吉凶的日子,都很准,因此被授予通直常侍的官职。

皇甫玉,不知道是哪里人。他很擅长看相,经常出入王侯之家。世宗皇帝从颍川凯旋而归,显祖跟在后面,皇甫玉在路边仔细观察,跟别人说:“这位大将军可不是一般人,将来会是北方那个流鼻涕的人。”显祖后来即位当了皇帝,想试试皇甫玉的相术,就用一块帛巾蒙住他的眼睛,让他摸遍所有人的脸。摸到显祖的时候,他说:“这是最大的达官贵人。”摸到任城王的时候,他说:“将来会当上丞相。”摸到常山王和长广王的时候,也说他们将来会很显贵,还偷偷掐了他们一下。摸到石动统的时候,他说:“这是个傻子。”摸到负责膳食的人的时候,他说:“只能吃好喝好而已。”皇甫玉曾经给高归彦看过相,说:“你会位极人臣,但是千万别造反。”高归彦说:“我为什么要造反?”皇甫玉说:“不是你想造反,而是你有反骨。”皇甫玉跟他的妻子说:“我在宫里待不了两年了。”他妻子把这事告诉了舍人斛斯庆,斛斯庆又把这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大怒,下令逮捕皇甫玉。皇甫玉每次照镜子,都说自己会死在战场上,被抓的时候,对妻子说:“我这次出去回不来了,如果能活过中午,或许还能活下来。”到了正午,皇甫玉就被斩杀了。

世宗皇帝那时候,有个姓吴的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却对声音特别敏感,能通过声音判断人的命运。世宗皇帝就多次试验他的本事。

他听了刘桃枝的声音,说:“这个人有靠山,将来会非常富贵,很多王侯将相都会死在他手里,就像鹰犬被别人使唤一样。” 听了赵道德的声音,他说:“这个人也有人扶持,会很富贵,但比不上前面那位。” 听了太原公的声音,他说:“这个人将来会当皇帝。” 然后,世宗皇帝让吴士听自己的声音,吴士却没说什么。 这时,崔暹偷偷掐了他一下,吴士才胡说八道:“也是个皇帝。” 世宗皇帝心想:连我的奴才都能富贵到极点,更何况是我自己呢!

解法选,是河内人。他从小就精通相术,看人特别准,说的话都应验。他多次为和士开看相,和士开因此被任命为府参军。

魏宁,巨鹿人。因为他擅长推算人的命运,被征召为朝廷的宾客。武成帝亲自试验他的本事,结果他都猜对了。后来,武成帝用自己的生辰八字假扮成别人去问他,魏宁说:“你会非常富贵,但是今年就会死。”武成帝一听吓了一跳,说:“是我!”魏宁赶紧改口说:“如果是皇帝的话,自有天命。” 魏宁还懂阳子术,曾经对人说:“有句话说‘卢十六,雉十四,犍子拍头三十二’,这是四八天的大数,太上皇的寿命,恐怕不会超过这个数。” 后来武成帝去世,享年三十二岁。

綦母怀文,不知道是哪个郡的人。他凭借道术侍奉高祖皇帝。武定年间,官军和周文帝的军队在邙山交战。当时官军的旗帜都是红色的,西军的旗帜都是黑色的。綦母怀文对高祖皇帝说:“红色是火,黑色是水,水能克火,不应该用红色对抗黑色。土克水,应该把旗帜改成黄色。” 高祖皇帝于是把旗帜改成了赭黄色,也就是所谓的河阳幡。他还发明了一种冶炼方法,制作宿铁刀。这种方法是用烧红的精铁反复捶打,经过几宿才能变得坚硬,用柔软的铁做刀背,用五种牲畜的尿液浸泡,再用五种牲畜的脂肪淬火,这种刀能砍断三十多层铠甲。现在襄国冶铁匠人铸造的宿铁,就是沿用他的方法,但是刀的锋利程度不如他做的,砍不断三十层铠甲。綦母怀文还说过:“广平郡南幹子城是干将铸剑的地方,那里的泥土可以用来磨刀。” 綦母怀文后来官至信州刺史。

话说有个叫孙正言的,他跟别人说:“我以前在武定年间当广州的官吏,听说城里有个叫曹普演的人说过,高王(指北魏孝文帝)的几个儿子里,阿保将来会当皇帝,等到高德继位后,就会废除(阿保的)年号。” 这阿保就是指天保,高德就是指德昌,废除的年号是承光,也就是高德继位的意思。

张子信,河内人。他为人清静,还懂不少文学。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医术高明而出名,一直隐居在白鹿山。后来他到京城游玩,魏收、崔季舒这些名士都很敬重他,还互相赠诗好几首呢。后来北魏朝廷任命他做太中大夫,但允许他定期回山,所以他很少在邺城。他还很擅长占卜、看风水。

有一次,武卫将军奚永洛和张子信坐在一块儿,突然有只喜鹊在庭院的树上叫,还打架掉了下来。张子信说:“喜鹊叫得不好,傍晚要是刮西南风,吹过这棵树,刮到屋檐角,那就会有口舌是非。今晚要是有人叫你,千万别去,就算有圣旨,也说自己病了推掉。”张子信走后,果然刮起了西南风,就像他说的那样。 当天晚上,琅邪王派了五个使者紧急召见奚永洛,还说是圣旨。奚永洛想起身去,他老婆死活拦着,说自己从马上摔下来腰断了。第二天早上,奚永洛果然行动不便。张子信后来在齐朝灭亡的时候去世了。

马嗣明,是河内人。从小就对医术特别厉害,各种医学典籍,像《甲乙经》、《素问》、《明堂经》、《本草纲目》之类的,他都倒背如流。他给人看病,只要把脉就能提前一年预知生死。

有一次,邢邵的儿子大宝得了伤寒,马嗣明给他诊脉后,跟杨愔说:“邢公子这伤寒虽然能自己好,但从脉象来看,一年内必死无疑。发现得太晚了,没法救了。” 当时杨愔和邢邵都在宫里参加宴会,北齐文宣帝说:“子才啊,我想让他去某个郡做官。” 杨愔觉得马嗣明年纪轻轻,还没到可以做官的年纪,宴会结束后,他就上奏说:“马嗣明说大宝的脉象很危险,一年内恐怕会死,如果让他去外地做官,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医生医治了。” 所以这事儿就搁置了。结果没过多久,大宝就死了。

后来,杨愔得了背部肿痛,马嗣明用练石给他涂抹,很快就治好了。他制作练石的方法是这样的:用鹅蛋大小的粗黄色的石头,用猛火烧到通红,然后放在醋里自己磨成粉,反复烧,直到石头磨成粉末为止,再把石粉晒干,磨成细末,用醋调和后涂在肿痛的地方,包治百病。

后来,马嗣明升官了,当上了通直散骑常侍。他针灸的穴位,经常和《明堂经》上记载的不一样。

有一次,他跟着皇上到晋阳,在辽阳山里,看到好几处告示,说是有个姑娘生病了,谁能治好,赏钱十万。很多有名的医生都去看过,问清楚病情后,都不敢动手。只有马嗣明敢接这个活儿。他问清了病因,原来这姑娘曾经用手拔麦穗,结果看到一个两寸长像蛇一样的红色东西钻进了手指,吓得倒地,然后手臂肿痛,慢慢地肿到了半身,疼得死去活来,日夜呻吟不止。马嗣明给她开了药方,让她服用汤药。等到马嗣明跟着皇上回京时,那姑娘已经痊愈了。马嗣明在隋朝初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