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高祖神武皇帝,他的名字叫高欢,字贺六浑,是渤海蓚县人。

说起来,他家祖上可是挺厉害的!他六世祖叫高隐,曾经做过晋朝玄菟郡太守。高隐生了高庆,高庆生了高泰,高泰生了高湖。他爷爷高泰,他爸爸高湖,这三代都在慕容氏政权底下当官。后来慕容宝战败,国家乱成一锅粥,高湖带着大家投奔了魏国,当上了右将军。高湖生了四个儿子,他老三高谧,也在魏国当官,官做到侍御史,可惜后来因为犯了法,被贬到怀朔镇去了。高谧生了高欢他爹高树,这高树啊,性格比较直爽,不怎么爱操持家务。

他们家住在白道南边,经常出现赤光紫气这种奇怪的现象,邻居们都觉得不吉利,劝他搬家避避。高树却说:“谁知道是不是好事呢?”一点儿也不慌张,继续住在那儿。

巧的是,高欢出生的时候,他妈韩氏就去世了,所以高欢从小就由他同母姐姐的丈夫,一个叫景的镇狱队尉抚养长大。

高欢祖上几代都在北方,所以他从小就习染了北方的风俗,跟鲜卑人差不多。他长大后沉稳大气,为人豪爽,不爱钱财,重用人才,很多英雄好汉都敬佩他。他眼睛炯炯有神,额头高,颧骨高,牙齿洁白如玉,少有这样英俊的人物。他家境贫寒,直到娶了武明皇后,才有了自己的马匹,并且被任命为镇队主。辽西镇将段长常很欣赏高欢的长相,说:“你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不会默默无闻的。”还把自己的子孙托付给他。高欢发达后,追赠段长为司空,并提拔他的儿子宁用之。

高欢从队主升任函使。一次他乘驿站的马匹路过建兴,白天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持续了半天时间才停,好像有什么神灵在回应他一样。他每次出行,身上从来不沾染风尘。他还曾经梦到自己踩着星星走路,醒来后非常高兴。他当了六年函使,每次到洛阳,都要拜访令史麻祥。麻祥曾经用肉招待高欢,高欢性子耿直,不喜欢站着吃饭,就坐着吃。麻祥认为高欢怠慢了他,就打了高欢四十大板。从洛阳回来后,高欢倾尽家产结交朋友。亲朋好友很奇怪地问他,他回答说:“我到洛阳的时候,羽林军卫士们竟然集体放火烧了领军将军张彝的家,朝廷却对此视而不见。朝廷治理国家都这样,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预料的呢?钱财怎么能守得住呢?”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平定天下的志向。

他和怀朔省事云中司马子如,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成了好朋友,怀朔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也和他交好。刘贵曾经得到一只白鹰,和高欢、尉景、蔡儁、子如、贾显智等人一起去沃野打猎。他们看到一只红色的兔子,每次追捕都让它逃脱,一直追到回泽。回泽里有一间茅屋,兔子就要跑进茅屋,这时一只狗从屋里跑出来,咬死了兔子和白鹰。高欢生气了,用鸣镝射死了那条狗。这时从茅屋里出来两个人,紧紧抓住高欢的衣襟。一个瞎了眼的妇人拄着拐杖呵斥她的两个儿子说:“你们怎么去招惹贵人!”然后拿出瓮里的酒,煮羊招待客人。她自称擅长看相,摸遍了所有人的手,都说他们将来都会显贵,而领头的人都是高欢。她又说:“子如会步步高升,显智却不会善终。”饭后,他们走了几里地又返回去寻找那间茅屋,却发现那里根本没有人住,原来是妖怪。这件事以后,大家对高欢更加敬佩。

公元524年,柔玄镇有个叫杜洛周的家伙在上谷造反了,高欢就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了。但是高欢觉得杜洛周这人不靠谱,就偷偷跟尉景、段荣、蔡俊合计着怎么对付他。计划没成功,他们就跑了,结果被杜洛周的骑兵追上了。高欢的儿子高澄和高洋当时都还小,高欢的妻子武明皇后抱着他们骑在牛背上逃命。高澄好几次都从牛背上掉下来,高欢都拉弓准备射牛来摆脱追兵。后来高欢喊段荣求救,段荣赶紧下马把高澄救了上来。他们这才逃到葛荣那里,后来又逃到秀容投奔尔朱荣。

之前,有个叫刘贵的人在尔朱荣手下做事,他夸高欢长得特别帅,但是等高欢真的来了,因为又累又饿,看着憔悴得很,尔朱荣也没觉得他有多特别。刘贵就赶紧给高欢换了身衣服,又让他去见尔朱荣。高欢跟着尔朱荣去了马厩,马厩里有一匹很凶的马,尔朱荣让高欢去给它修理蹄子。高欢啥防护措施都没做就上手了,那马居然没踢也没咬他,修理完后,马还自己站起来了。高欢说:“对付坏人,也应该像对付这匹马一样。”尔朱荣就把高欢安排在床边坐下,屏退左右,问他一些时事。高欢说:“我听说您有十二个马厩,每个马厩的马颜色都不同,您这是打算干嘛呢?”尔朱荣说:“你就直接说你的想法吧。” 高欢说:“现在皇帝年纪小又没主见,太后还乱搞男女关系,那些奸臣专权,朝政完全不管事。您这么厉害,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干一番事业,讨伐郑俨、徐纥,帮助皇帝清除身边奸臣,建立霸业,轻轻松松就能成功!这可是贺六浑(指贺拔岳)的遗志啊!”

尔朱荣听了非常高兴,跟高欢从中午聊到半夜才让高欢离开。从那以后,高欢就经常参与尔朱荣的军事谋划。后来,尔朱荣带着高欢去了并州,到了扬州有个叫庞苍鹰的人家,住在团焦村。每次高欢从外面回来,主人远远地就能听到他走动的声音,震得地都响。庞苍鹰的母亲好几次看到团焦村冒出红色的气,直冲云霄。还有一次,庞苍鹰晚上想进屋,有个穿青衣服的人拿着刀出来呵斥他:“你干嘛要惊扰大王!”说完就消失了。庞苍鹰一家开始觉得很奇怪,偷偷地去看,只看到一条红色的蛇盘在床上,他们更加害怕了。于是他们杀了牛分肉,好好地招待高欢。庞苍鹰的母亲请求认高欢做义子。等尔朱荣势力做大后,就把庞苍鹰家的房子给了高欢做府邸,叫做南宅。虽然府邸门庭宽阔,房屋华丽,但是高欢还是把原来在团焦村住的那个小屋用石灰粉刷了一下,一直保留着没有拆掉,直到高洋当皇帝的时候,这个小屋才被改建成了宫殿。

后来,尔朱荣把高欢当成心腹,任命他为都督。那时候,魏明帝正恨着郑俨和徐纥,想逼迫灵太后,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就偷偷地派尔朱荣带兵进京。尔朱荣让高欢当先锋。到了上党,魏明帝又偷偷下令停止进军。等到魏明帝突然暴毙,尔朱荣就率兵进入洛阳,打算篡位。高欢劝阻他,担心尔朱荣不听,就建议铸造铜像占卜吉凶。结果铜像铸造不成,尔朱荣这才作罢。

孝庄帝继位后,因为高欢在夺权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封他为铜鞮伯。后来,尔朱荣攻打葛荣,让高欢去劝降那些自称王者的七个贼首。之后,高欢又和行台于晖一起在泰山打败了羊侃,接着又和元天穆一起在济南打败了邢杲。高欢一路升迁,最后成为第三镇的酋长,经常在尔朱荣的帐篷里待着。尔朱荣曾经问身边的人:“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谁能统领军队?”大家都说是尔朱兆。尔朱荣说:“尔朱兆顶多能统领三千骑兵,能代替我统领大军的,只有贺六浑。”然后尔朱荣警告尔朱兆:“你不是他的对手,最终会被他收拾的。”于是,尔朱荣任命高欢为晋州刺史。

尔朱荣当时大肆搜刮民财,刘贵贿赂了尔朱荣手下的重要人物,把尔朱荣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这时候,州府库房的角声无缘无故地自己响了起来,高欢觉得很奇怪,没过多久,孝庄帝就诛杀了尔朱荣。

尔朱兆从晋阳要带兵去洛阳,派人叫高欢过去。高欢让长史孙腾去回绝,说绛州、蜀州、汾州、胡州那边可能要造反,自己不能离开。尔朱兆很生气。孙腾回来复命,高欢说:“尔朱兆起兵造反,这是大罪啊,我不能长期跟着他干了。”从这时候开始,高欢就计划着怎么对付尔朱兆了。

尔朱兆到了洛阳,抓了皇帝孝庄帝往北走,高欢听说后,吓了一大跳。他又派孙腾假装祝贺尔朱兆,顺便暗中打探孝庄帝的下落,想劫持皇帝来号召大家一起反抗,但没成功。于是高欢写信给尔朱兆,说你不应该抓皇帝,这样会让天下人都对你讨厌。尔朱兆不听,杀了孝庄帝,和尔朱世隆等人拥立长广王元晔当皇帝,改元建明,封高欢为平阳郡公。

后来费也头纥豆陵步藩带兵打到秀容,逼近晋阳,尔朱兆就派人去请高欢帮忙。高欢正准备出发,贺拔焉过儿建议他故意拖延时间,让尔朱兆疲惫不堪。高欢就故意磨蹭,说河里没桥过不去。步藩的军队很强大,尔朱兆被打败了,逃跑了。当初,孝庄帝杀了尔朱荣,知道尔朱荣的同党一定会反,就偷偷地命令步藩去袭击尔朱兆的后方。步藩打败了尔朱兆等人,兵力越来越强,尔朱兆又向高欢求救。高欢心里想除掉尔朱兆,又担心步藩以后更难对付,于是和尔朱兆一起全力消灭了步藩。步藩死了,尔朱兆非常感激高欢,和高欢结拜为兄弟。

那时候,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彦伯一起把持朝政,天光占据关中地区,尔朱兆占据并州,尔朱仲远占据东郡,各个都拥兵自重,作威作福,天下老百姓都受苦。

葛荣带着二十多万乌合之众,在契胡陵一带作乱,老百姓都活不下去,大小反叛了二十六次,被杀了一半还不断有人偷偷作乱。高欢很担心,就去问计于神武(高欢的字)。神武说:“六镇叛乱的残余势力,不能全部杀掉,应该挑选一些王素的心腹,秘密地派他们去统领这些人。如果有人犯法,就只惩罚他们的头领,这样被惩罚的人就少了。”高欢说:“好,谁可以胜任呢?”贺拔允当时也在座,自告奋勇。神武一拳打过去,打掉了贺拔允一颗牙,说:“当年在平城的时候,你们这些家伙像鹰犬一样听从我的调遣,如今天下安定了,权力掌握在高王手里,你竟然敢欺上瞒下,我应该杀了你!”高欢因为神武表现得非常真诚,就委任他了。

神武担心高欢酒醒后会后悔,于是立即出去,对外宣称自己受命统领州镇的军队,让大家到汾河东岸听候调遣。他就在阳曲川扎营,部署军队。这时,有个穿着绛色衣袍的人来到军营,自称是梗杨驿的士兵,想为神武效力。神武调查后发现,这人以武力闻名,经常在并州、肆州一带参与杀人,于是就把他任命为心腹。士兵们本来就讨厌高欢,而喜欢神武,所以大家都纷纷前来投奔。过了一段时间,神武又派刘贵去请求高欢,说并州、肆州连续几年干旱,老百姓挖黄鼠来吃,个个面黄肌瘦,这样下去只会污染国家土地,请求允许他们到山东去吃饱肚子,然后再处理他们。高欢同意了他的建议。他的长史慕容绍宗劝谏说:“不行啊,现在各地都在闹事,人心不稳,况且高公(指高欢)雄才大略,又掌握着重兵,这恐怕会出大事。”高欢说:“我们已经发过誓了,有什么好担心的?”慕容绍宗说:“亲兄弟之间尚且难以相信,更何况是发誓呢!”这时高欢身边的人已经收了神武的贿赂,于是就诬陷慕容绍宗和神武以前有隙,高欢就囚禁了慕容绍宗,催促神武出发。

神武就从晋阳出发,往滏口方向前进。路上遇到尔朱荣的妻子乡郡长公主,她从洛阳来,带着三百匹马,神武就把这些马都抢走了。高欢听说后,就释放了慕容绍宗并询问情况。慕容绍宗说:“还在掌控之中。”于是高欢亲自追赶神武。到了襄垣,遇到漳河水暴涨,桥梁被冲毁。神武隔着河拜见高欢说:“我借公主的马,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是为了防备山东的盗贼而已。高王听了公主的话,亲自来追赶我,现在我就算渡河而死也心甘情愿,这是为了防止将士们叛乱。”高欢表示自己没有这个意思,于是轻装渡河,和神武坐在帐篷里,互相道歉,然后把刀交给神武,让神武杀了他。神武大哭道:“自从天柱(指高欢的父亲)去世后,贺六浑(指高欢)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我希望大家都能长命百岁,为我效力。现在是旁人从中挑拨离间才导致这样的局面,大家怎么能忍心再说这样的话呢!”高欢把刀扔在地上,然后杀白马盟誓,和神武结为兄弟,留宿夜饮。尉景暗中安排壮士想要逮捕高欢,神武咬着胳膊阻止他说:“现在杀了他,他的同党一定会逃走聚集起来。我们的士兵疲惫,战马瘦弱,无法对抗他们,如果再出现其他的英雄人物,危害会更大。不如先放过他。高欢虽然精明强干,但凶狠狡诈,缺乏谋略,不足为虑。”

第二天,高欢回到营地,又召见神武,神武将要上马前往,孙腾拉住他的衣服,才阻止了他。高欢隔着河大声辱骂,然后返回晋阳。高欢的心腹念贤带领降户另营扎营,神武假装和他友好,观察他的佩刀,然后夺过刀杀死了他的随从,随从们都逃散了。于是将士们都很高兴,更加愿意跟随神武。当初,魏真君时期,宫廷学者奏报说上党有天子之气,在壶关大王山。太武帝于是南巡去压制它,堆积石头筑成三座土堆,砍掉北面的凤凰山,以破坏它的形胜。后来上党人在晋阳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上党坊,神武就住在那里。这次出征,他绕过大王山六十天才前进。将要出滏口时,他更加严格约束军队,任何细微的东西都不允许侵犯。经过麦田时,神武总是下马牵着马走。远近的人听说后,都称赞高仪同将领军纪律严明,更加归心于他。于是继续前进,驻扎在邺城,向相州刺史刘诞请求粮食,刘诞不供应。有车营租借的米粮,神武就自己取用了。

公元528年二月,高欢从信都出发,高乾、封隆之打开城门迎接他,于是高欢就控制了冀州。同一个月,尔朱度律废黜了元晔,立节闵帝,想以此来控制高欢。

三月,尔朱度律上奏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并召他进京朝见。高欢拒绝了。四月初十,尔朱度律又加封高欢为东道大行台、第一镇人酋长。庞苍鹰从太原投奔高欢,高欢任命他为行台郎,不久又升任他为安州刺史。

高欢在山东招兵买马,整军备战,同时严禁士兵抢掠,百姓都归心于他。然后,他伪造了一封信,说尔朱兆打算把六镇的士兵配给胡人当部曲,以此激起士兵的怨恨。他还伪造了并州的公文,征兵讨伐步落稽。他征集了一万人,准备派他们出发,孙腾、尉景请求延缓五天,这样请求了两次。高欢亲自送他们到郊外,哭着与他们告别,场面极其悲壮,哭声震天动地。

高欢对他们说:“咱们都是离开家乡的士兵,情同手足,没想到朝廷竟然这样征召我们。往西去要死,后方也要死,被分配给胡人也要死,这怎么办啊!”士兵们说:“只有起兵造反了!”高欢说:“造反是当务之急,但必须推举一个人当领袖。”大家一致拥戴高欢。高欢说:“你们的老家不容易控制,看看葛荣的下场吧?虽然有百万大军,但没有纪律,最终还是灰飞烟灭。现在你们拥戴我为首领,一定要和以前不一样,不许欺压汉人,不许违抗军令,生死都由我决定才行,不然就做不成,会被天下人耻笑。”大家纷纷叩头,表示生死都听从高欢的命令。高欢说: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这样办吧。

第二天,高欢宰牛犒劳士兵,向他们说明讨伐尔朱氏的意图。封隆之激动地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上天保佑啊!”高欢说:“讨伐叛贼,是顺应天意的大事;拯救国家,是伟大的事业。我虽然武功不强,但愿以死来完成它,怎敢推辞呢!”

六月,高欢在信都起兵,还没跟尔朱氏彻底翻脸。后来李元忠和高乾攻下殷州,砍了尔朱羽生的脑袋来见高欢,高欢拍着胸脯说:“今天终于可以反了!”然后就封李元忠当殷州刺史。这时候高欢的兵威已经很盛了,就上表弹劾尔朱氏的罪行。但是世隆他们偷偷把奏章压下来,没让它传到皇帝那里。

八月,尔朱兆攻陷了殷州,李元忠逃到高欢那里去了。孙腾觉得朝廷跟高欢隔绝了,如果不赶紧立个皇帝,大家都没个主心骨。十月壬寅,高欢拥立章武王元融的儿子,渤海太守元朗当了皇帝,年号中兴,这就是后来的废帝。那时候高欢的部将侯景和韩轨的军队在阳平,尔朱兆跟他们会合了。高欢用窦泰的计策,放出反间计,侯景和韩轨不战而退。高欢这才在广阿打败了尔朱兆。

十一月,高欢攻打邺城,相州刺史刘诞死守城池。高欢就堆土山,挖地道,还竖起好多大木柱子,一起点火烧,把城墙烧塌了。当时麻祥是汤阴县令,高欢喊他:“麻都!”麻祥吓得赶紧逃跑了。永熙元年正月壬午,高欢攻下了邺城,占据了它。废帝封高欢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这时候青州也起兵响应高欢,大都督崔灵珍、大都督耿翔都派使者来投降。管汾州事的刘贵也弃城投降了。

闰三月,尔朱天光从长安、尔朱兆从并州、侯景从洛阳、韩轨从东郡,都来攻打邺城,总共有二十万大军,沿着洹水扎营。高欢任命长孙承业为大行台,统领大军。高欢让封隆之守邺城,自己带兵到紫陌。当时高欢的骑兵不到两千,步兵不到三万,兵力悬殊。于是高欢在韩陵摆成圆阵,用牛驴堵住退路,这样将士们个个都有必死的决心,四面迎敌。尔朱兆责备高欢背叛自己,高欢说:“我们当初一起出力,是为了辅佐王室,现在皇帝在哪儿?”尔朱兆说:“永安王冤枉杀害了天柱,我这是报仇!”高欢说:“我以前亲耳听到天柱的计划,你当时就在门口站着,怎么能说你没参与反叛?况且你杀了臣子,这算什么报仇?今天咱们彻底决裂了!”于是双方开战,高欢大获全胜。尔朱兆对着慕容绍宗捶胸顿足地说:“我不听你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然后轻装逃跑了。慕容绍宗反过来鸣金收兵,重新组织军队,向西撤退。高季式只带了七个骑兵追赶尔朱兆,追到野马岗,跟尔朱兆相遇。高昂在远处看不到高季式,哭着说:“我弟弟死了!”过了一夜,高季式回来了,袖子上全是血。斛斯椿抢先一步占领了河桥。

当初,普泰元年十月,岁星、荧惑、镇星、太白星聚在觜宿,光芒非常明亮。太史占卜说,将有王者兴起。这时候高欢从信都起兵,到这时终于打败了尔朱兆等人。四月,斛斯椿抓住了尔朱天光和侯景,送到洛阳。长孙承业派都督贾显智和张欢进洛阳,抓住了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把他们杀了。尔朱兆逃到并州,侯景逃到梁州,最后死了。这时,祸乱平息,朝廷一片欢庆。

在开战前一个月,章武人张绍半夜里突然被几个骑兵带出城,到一个大将军面前,命令张绍带路去邺城,说是奉命来消灭残贼。张绍回头看,那些兵马数量难以估计,行动迅速而无声。快到邺城的时候,那些骑兵就消失了。等到开战那天,尔朱氏的军队看到阵外到处都是兵马,觉得这是神灵在帮助高欢。

后来高欢到了洛阳,废掉了节闵帝和孝明帝,拥立孝武帝。孝武帝登基后,就封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还让他世袭定州刺史,并且把之前的封地增加了十五万户。高欢推辞了天柱大将军的职位,还减少了五万户的封地。壬辰日,高欢回到了邺城,魏孝武帝在乾脯山为他送行,两人依依惜别,握着手才分开。

七月壬寅日,高欢率领军队北上讨伐尔朱兆。谋臣封隆向高欢进言说:“侍中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这些人以前都跟尔朱兆有过交往,现在都在京城,受到重用,将来一定会制造祸端。”高欢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把斛斯椿和度律调回京城,然后把他们杀了。然后高欢就从滏口进军。尔朱兆在晋阳大肆抢掠一番后,退守秀容。并州很快就被平定了。高欢觉得晋阳地势险要,便在晋阳建立了大丞相府,在那里住了下来。尔朱兆到了秀容后,就分兵把守险要的地方,经常出兵骚扰,抢掠财物。高欢多次声势浩大地出兵讨伐,但都停了下来,尔朱兆因此就放松了警惕。高欢估计尔朱兆会在新年的时候举行宴会,于是就派窦泰率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一天一夜就跑了三百里,高欢随后率领大军跟上。第二年正月,窦泰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尔朱兆的营帐附近。尔朱兆的军队正因为过年休息而放松警惕,突然看到窦泰的军队杀到,吓得四处逃窜。最终在赤洪岭被高欢的军队打败。尔朱兆自缢身亡,高欢亲自前往为他厚葬。慕容绍宗带着尔朱荣的妻子儿女以及剩下的部众,在乌突城投降,高欢念及旧情,对他非常优待。

高欢进军洛阳的时候,尔朱仲远手下的都督桥宁和张子期从滑台投降了他。高欢认为他们之前助纣为虐,反复无常,就把他们杀了。斛斯椿因为这件事心里不安,就和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魏光、王思政一起在魏孝武帝面前告发高欢。 宫廷舍人元士弼又上奏说高欢接受皇帝的命令态度极其不敬。所以魏孝武帝对高欢起了二心。

早些时候,孝明帝在位的时候,洛阳地区拓拔氏和贺拔氏两家互相争斗,当时民间谣传:“铜拔打铁拔,元家世将末。” 一些好事者把“铜拔”和“铁拔”解释为拓拔氏和贺拔氏,说这预示着两家都要衰败。 当时司空高乾暗中告诉高欢,说魏孝武帝对他起了疑心,高欢把这事上报给了皇帝。结果魏孝武帝杀了高乾,又派东徐州刺史潘绍业秘密下令给长乐太守庞苍鹰,让他杀了高乾的弟弟高慎。高慎早已经听说他哥哥死了,于是用长矛刺向柱子,然后让手下壮士在路上抓住潘绍业,从他的衣服里搜出了皇帝的密令,然后投奔了高欢。高欢抱着高慎的头痛哭说:“天子冤枉害死了司空!” 马上派人用白旗慰问高乾的家属。当时高乾的弟弟高慎在光州做官,他为人严厉,又纵容手下贪污受贿,魏孝武帝想把他调走。高慎听说出了事,想逃到梁朝去。他的部下说:“您家世代为国效力,功勋卓著,皇上不会牵连到您的兄弟。” 于是高慎就换上破旧的衣服,乘坐简陋的牛车逃回了渤海老家。路上遇到朝廷使者,他也投奔了高欢。 就这样,魏孝武帝和高欢彻底闹翻了。

阿至罗等部落,正光年间以前一直是魏国的藩属,自从魏朝内乱之后,他们都叛变了。高欢派使者招降他们,他们就都归附了。 之前,朝廷因为平定了寇乱,就撤销了行台。 现在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归降,又重新任命高欢为大行台,让他全权处理相关事务。高欢经常赏赐他们粮食和布帛,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没有好处,但高欢不听,还是像以前一样安抚他们。 那些部落的首领吐陈等人非常感激,都听从高欢的指挥,帮助高欢攻打曹泥,攻取万俟受洛干,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河西的费也头部落和纥豆陵伊利居住在河池,依仗险要地势聚集兵力,高欢派长史侯景多次去招降他们,但他们都不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