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堂在京者共四處,分東西南北。在北者,名北堂。其教中大掌教即住在內。  

當使館未被圍之前,京城內無攻戰屠戮之患者共有兩處,其一即北堂,其一乃美國教會及北京學堂也。自六月二十號,各國民人入居英使館後,美國教會即經棄去,不久即被焚毀。  

耶穌教教民行教禮之處,僅英使館、英教堂而已。  

天主教教堂在南面者,即葡萄牙教堂。此乃北京教堂中之最古者。其次東堂,其次西堂,最後則北堂也。東堂、北堂,俱系天主教大掌教名法維爾者設法所建。  

建造北堂一事,其故甚繁。蓋在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北京內城所有教堂只天主教教堂一座,該教堂與皇宮相近,教堂球頂高處可以望及宮廷。因此頗為宮禁所憎惡,已建造高牆以蔽之矣,後復請駐京法公使將此堂遷往他處。至一千八百八十六年,在地內賜地二十英畝,後復給英金七萬五千鎊,故此堂在四堂中為最新。  

北京事起,拳匪於西六月十三號,即五月十七日之後三日,將東西南天主教堂三座悉行焚毀。北堂與各使署相去程途,按步而行,約一點鐘時可達,然彼此不通消息者共兩閱月之久。  

在北堂被圍者,計法水師兵三十人,意水師兵十人,法教士十三人,女教士二十人,華教民三千二百人。所存之糧,無事時可食五百人,被圍之際,數量不止六倍,故起初華人每日尚許食物八兩,最後減至三兩,勉強過度。  

西六月十五號,即五月十九日,拳匪往攻,死四十八人。  

至二十號,中外已經開戰,華兵有以大炮往攻者,經其水師兵衝出,奪一炮而回。每日即用以拒敵,直至圍解後始止。英使署經大炮攻擊時,至多不過三尊;而北堂則華兵連架大炮十四尊相加者共有三日,平時,至少亦有四尊,有由禁中放出者,有由禮王府來者,紛紛不一。受困二十八日,防守北堂者只法兵三十人,意兵十人而已。華兵所埋地雷炸發共四次,有一次死者至八十人,四次共斃四百人,內有童稚一百二十人,華教民死者大半。  

事起時,華教民六百人以刀叉自衛。堂中僅有洋槍四十桿,大炮一尊,以禦三千桿洋槍十餘尊大炮,竟被支持至七月二十二日而圍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