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七月二十九日夜,山仔頂日本教堂焚毀後,日領事上野君即於次日派日兵艦名高千穗,船內水兵百餘名,手持洋槍,沿街遊行。廈民一時大驚。當經延道親往日領事署問其派兵之故,答以專為保護日商財產起見。至初二日,又添派水兵二百數十名,搬運林格車仔大炮架於虎頭山頂。聲稱將於初四日四點鐘開炮。於是廈民益形驚慌,皆紛紛攜眷挈物,逃避他處。繼而後輔佐雜等員,亦紛紛棄職攜眷附輪他往。廈民因此愈擾。闔廈旋即罷市,土匪乘機搶劫,銀根一空。十室九空,廈之大局幾不可問。  

幸延少山觀察不為少動,一面電致上海李傅相暨兩湖總督張制軍,上海道余觀察調停,一面又電致省垣許制軍,善軍帥,請兵請餉以備不虞。楊軍門一面傳令備戰,延少山觀察連日往晤各國領事,懇其居中寰轉。各領事即會晤日本上野領事,問日本此舉是否奉有政府密諭,抑己與各國外部商定;日領事亦以系為保護商務起見,並無他意為答。初五日申刻,延道接得上海盛京卿覆電,內開「在申晤小田切君,據云日兵登岸,意在保護商務,並無攻廈之意,業已請其撤兵回船。」旋又接上海道余觀察及李傅相,鄂督張制軍電,謂「已會商英、德、美,各總領事,電致日本外部大使,請其撤兵另議,各領事亦願為調停,惟該道務宜竭力彈壓,萬不可與日兵再起釁端,多生枝節。」  

延道接電後,當即出示安民,諭令不可遷避自相驚擾。示出而人心為之稍安。初七早,日兵遂將山上大炮搬運回船。同日,英領事見本國兵船到廈後,當即商請延道派英兵五十名登岸駐太古洋行,保護中國商民。延道許之。英領事先出示曉諭廈民以派兵登岸之故。未幾,英兵船續到一艘,美兵船亦到一艘。各國領事又均電致日本外部,謂「各國領事既與兩江、兩湖、兩廣各總督同立和約,各撫憲所保護各國商務財產性命,各國亦不攻南方各省,今貴國此舉,似有不合,各國與各督撫所立和約已屬不廢而自廢。」日本外部復以並無攻廈之意,並允電調上野領事回國。初九早,上野領事奉到該國之電,即遄返本國。一切後事,現由延道與其新領事名芳澤謙吉者另議。

附電文一束

◇三十日廈門延觀察年致福州洋務局電  
福州洋務局鑒:  
廈門山仔頂街日本教堂昨晚十二點半鐘失火,適弟帶兵查夜,巡至該處,當令撲滅,僅燒空房一間。詢諸鄰右,言此屋本系日人向英國教民張姓租賃,前數日因房主索租相爭,搬往別處。屋內已空,只有管屋工人一名,疑系自行焚毀洩忿。茲得領事照會,藉稱匪徒開槍放火,並無人搶劫等語。其實焚燒之際,均弟目擊,並無其事。現在雖將實情函告,恐其照會到省,有關憲廑。祈轉稟督軍憲,弗信訛言。年。  

晦。  

◇三月朔日廈門道延觀察年致福州洋務局第二電  
日本教堂失火情形,昨已電達。弟復與領事商明,力任保護,不許派兵登岸。彼此互允。訝今日忽有日兵百餘名,沿街滋擾。民皆驚惑,聚眾為難。當親詣彈壓,反覆開導,並請領事撤兵。倘立即依允,便可無事。但慮此次似出有意,恐執不從,容再相機婉商。如何情形,再行續電。請先轉稟帥聰。年。  

東。  

◇初二日廈門道延觀察年廈門廳張同知東成會銜致福州洋務局電  
水部洋務局鑒:  
昨電諒已轉稟。電後,聞日兵有過江之信。年比即會晤領事,果欲派兵登岸,當面再三攔阻,作罷。不料今午後未刻,仍派日兵二百數十名攜車仔炮登岸,在海岸遊行。百姓大為驚慌。查日商先日已搬空數家。年同張丞見稅務局,據云:「英美領事已函致上野,囑日兵回船。」至生意,英美為多,由地方官保護。又經洋商保阻,頃日兵不在洋街,均向內河四散分走,其心叵測。又飭楊牧見上野,據云:「你不必問我,亦不能管。」聞上野業得本國密電,故舉動如此。廈地兵太單,茲仍會商各國領事。請速代稟帥聰。年。東成。  

◇初三日廈門道延觀察年提督楊軍門歧珍會銜上許制軍電  
憲台鈞鑒:  
洋兵登岸,到處滋擾,索廈至急,萬難挽回。而廈兵單,餉缺,力難一戰。年珍面商,事既如此,無法可施,惟有鞠躬盡瘁,與廈存亡,以報國恩耳。年珍會電。  

◇初三日閩省當道覆廈門官場電  
各電均悉:  
廈事危迫,兵力太單,惟現在時局,無論各省如何,兵力均無利鈍之可計。第大局艱難,職守之臣惟有各盡其心,竭力辦事,以期上無負朝廷,下無愧兵士而已。麾下手綰符官,身膺專阃,部下健兒盡聽指揮,非弟所能遙制。戰守之事如何,相機應變,亦非弟所能遙度,正不必謙抑,計千里請命。以後之事,戰守之機宜,均請相機自為酌奪,無庸請示。  

江復電。  

◇三十日日本領事上野致廈門道延照會  
為照會事。  
頃廈門山仔頂街大谷派本願寺布教使宮尾尞秀馳稟,稱昨夜十二點半鐘之候,突有匪徒開槍劫人,到寺放火,燒毀教堂並一切佛像器皿,看守之人僅以身死,等因。本領事據此,實深駭嘆。現為保護帝國臣民起見,立即會商本國軍艦管駕官妥議,飭派軍艦水師兵隊上岸,自行保護。除所有看守教堂人等受傷多寡,另俟分別查明照會外,合行備文照會貴道,請煩查照可也。須至照會者。  

◇八月初一日廈門道延第一次示稿  
為示諭事。  
照得本道訪聞日本兵現有登岸情事,當即確加密查,始知系為保護三井洋行,並非與地方百姓為難。但恐匪徒乘機鼓煽,藉端捏造謠言,希圖地方擾亂,彼即可以肆意搶掠。居民未悉情形,必致驚惶滋事。除函請日本領事立即撤兵回船,承認民心而免滋事外,□□□□□。□□仰閤廈軍民諸色人等知悉。爾諸國各照常營生,毋得稍□。□□□□造謠,藉端滋事,定即從嚴拿辦。其各凜遵毋違。特示。  

◇八月初一日廈門道延致日本領事上野照會  
為照會事。  
照得本道昨與貴領事商明,凡在廈門各國洋行身命,官員,□為極力保護,惟不可派兵登岸。貴領事已允照辦。本日忽聞日兵上岸,百姓各懷驚疑,紛紛聚觀,輒欲相與為難之勢。查此次既允保護,若或縱兵到岸,萬一民間鼓惑,激成事端,本道勢難實力保護。除再備函另行詳達外,合先照會。為此,照請貴領事迅即撤兵回船,以免有誤大局。望切,望速。須至照會者。  

◇八月初二日廈門道延致日本領事上野函  
敬啟者:  
昨日趨請台端,暢聆雅教。山仔頂街教堂被毀,查系失火所致,業經協商,蒙貴領事面允不復派兵到埠。正喜一諾千金,彼此均得平安無事。何意今日忽聞貴領事復令各兵登岸,以致全廈居民莫不驚惶疑慮,汹汹欲與為難之勢。查福建一省,前奉督憲軍憲行知,已與各國領事會議,仿照兩湖兩廣安徽等省辦理,商訂約章:「互相保護中外人民商務產業,各無相擾;不論他處如何變亂,彼此均當遵守;寄寓福建各國官商以及傳教洋人所有生命財產,中國地方官情願極力保護,不使有損,廈門一體照辦;所有各國兵船均不必進口,以免人民驚疑滋生事端。」等因。今廈門一島,本道節次示諭居民,不准滋事,一面多方設法保護洋人,辛勞備至,不遺餘力,始得地方安寧,不滋事端。若貴領事遽違定例,無故派兵登岸,是使通商最安之地轉變而為亂也。本道昨與貴領事晤談之際,曾言明在廈日本洋行所有生命財產,照約力任保護,以睦敦誼。  

倘因兵丁登岸,致令百姓因疑生事,本道則實不能任此保護之責。除先示諭,一面親詣該處,剴切開導居民,不准滋事外,用特諄切函達,務祈貴領事迅即派兵回輪,便可相安無事,庶免貽誤大局,則地方與華洋官商均幸甚矣。

◇八月初三日廈門道延致各道領事及廈門關稅務司照會
為照會事。  
照得閩省前蒙督憲軍憲援照兩江等省辦法,與駐紮福州各國領事商訂中外互相保護約章八條,廈門一律照辦。會同簽字定議,業由本道分別照會貴領事暨各國領事,一體遵守在案。茲日本突來兵艦,縱兵上岸,在虎頭山等處各架大炮,並於通衢街路分駐日兵,手持槍銃。以致民心驚惶,紛紛遷徙。  

昨向上野領事再三相阻,既不肯允退兵!究不知其意何居?然□□如此情形,萬一土匪聞風起事,累及各國洋行,本道實屬無此權力再行保護。惟有先行通知,將來尚望原諒也。合先照會,為此,照請貴領事稅務司煩為查照,希即轉商上野領事,立即撤兵回船,以保中外商民而安閭閻無事。望切,望速。須至照會者。  

◇八月初三日日本領事上野致廈門道延照會
為照復事。  
昨接貴道照會,內開「縱兵登岸,萬一民間鼓惑,激成事端,本道勢難實力保護」、「迅即撤兵回船,以免有誤大局」等因,前來。准此,本領事查廈門形勢日趨不穩,帝國臣民正瀕危殆叵測,本領事即派水兵自行保護。現撤兵回船之事,當俟時局稍定,自應照辦。相應照復貴道查照可也。須至照會者。  

◇八月初一日廈門道延第二次示稿為剴切示諭
以安民心事。  
照得近因日本兵丁執持洋槍上岸,分駐各街,晝夜防守,並在虎頭山等處安放大炮,實為保護日本洋行。廈地人民不知底細,以致各懷驚疑,紛紛搬避。本道上念君國,下恤民情,崽之難安,寢饋連日。邀訂各國領事會同上野領事反覆商確,並再三與之理論,竭力磋商。直至昨日始接領事照會,內開「昨接貴道照會,內開『縱兵到岸,萬一民間鼓惑,激成事端,本道勢難實力保護。』『迅即撤兵回船,以免有誤大局。』等因。前來准此,本領事查廈門形勢日趨不穩,帝國臣民正危殆叵測,本領事即飭派水兵自行保護。現撤兵回船之事,當俟時局稍定,自應照辦。相應照復貴道查照可也。」等因。准此,查此次日兵執持槍炮登岸,雖為保護洋行起見,而百姓見之亦無怪生疑。今上野領事既已允從撤兵,地方即可相安無事。合亟通行示諭,為此仰閤廈紳民人等知悉。  

爾等須知在岸日兵專為自行保護,自可消然冰解。自示之後,凡已搬避者務須仍行回家,未搬者毋庸再事遷移,當各照常營業,切勿輕信謠言,再生疑慮。倘有不逞之徒,造捏蜚語,訛張為幻,希圖煽惑人心,別滋事端,一經本道訪聞,定即從嚴拿辦,決不寬貸。其各凜遵毋違。特示。  

◇八月初四日廈門道延致日領事上野函
謹啟者:  
本道昨詣尊處,與貴領事暢談之際,備叨盛情嘉納,感荷良深。惟所請出示安民一節,最關緊要。既承惠允,諒必照辦。今特泐函奉請貴領事另錄示稿一紙,函送過署,俾本道亦仿此意一體出示曉諭,以安民心。祷甚,盼甚。  

◇八月初五日領事上野致廈門道延函  
頃接教言,敬悉一是。日昨本國臺灣民政官長後藤昏中蒞廈,並非總督,其派兵上岸,系為保護帝國商民如常交易,經本領事日昨晤會貴道言明。至出示曉諭,系貴道之權,本領事似未便越俎而謀。  

◇八月初五日廈門道延第三次示稿
為曉諭事。  
照得日本兵勇登岸,民心驚惶,昨經本道分別電稟李傅相及各衙門,轉商日本外務大臣撤兵另議。茲於初五日申刻,接准上海道余來電,以「此事已蒙湖廣總督張,商由李傅相暨兩江總督劉,會電英美德總領事調停,一面電致日本外部矣。允宜鎮定,竭力彈壓兵民,勿致開釁。」等因。查既蒙電致調停,當可消弭無事。合亟示諭,為此示仰閤廈紳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後,務各照常安業,切勿輕聽浮言,自相驚恐。  

其各凜遵毋違。特示。  

◇八月初七日美領事巴覆廈門道延函
謹啟者:  
頃准貴道函詢上野領事因公回國,未識曾否知照敝處。本領事查上野領事僅發各國領事公信一件,內開「本領事離廈,篆務暫交副領事署理。」等因。惟本領事昨晚接奉敝政府來電,「聞東京日政府已允將廈島洋兵立即撤退,其鼓浪嶼之兵俟平靜安然無恙時亦退。」各等因。奉此,查本早廈島日兵已退。本領事理應與貴道賀喜。仍希貴道設法安民,保護,是為至要。  

◇八月初七日日本領事芳澤致廈門道延函
謹啟者:  
昨夜半東亞書院所有水兵已飭令撤回。特此知照,統乞察照為盼。  

◇八月初七日廈門道延復日本署正領事芳澤函
謹啟者::  
昨接上海來電,知貴國總領事已奉外部電飭撤回保護書院之兵,其餘相機撤回。正在達函間,茲接貴領事來函,以「東亞書院所有水兵飭令撤回」等因。查志信洋行及鎮邦街港仔口一帶尚有水兵在岸,究於何時撤回?務祈先為示知,以便函致英領事亦將水兵一體撤回,並嚴飭兵勇照前認真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