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名叫杨赟,字乾伯,是高祖杨坚的长子。他母亲是李太后。武成元年,也就是公元559年,他出生在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这天,他被封为鲁国公。到了建德元年四月癸巳,高祖亲自到太庙祭告祖先,然后在宗庙的台阶上给他行冠礼,正式立他为皇太子。之后,皇帝下令让太子去西部巡视,处理政务。
后来,文宣皇后去世了,高祖心里很悲伤,有点昏昏沉沉的,就让太子总管朝政,不过只让他管了五十天就停了。高祖每次出巡各地,太子都留下来负责处理朝政,替他管理国家。五年二月,皇帝再次下令让太子去西部巡视,顺便讨伐吐谷浑。
公元578年6月某一天,高祖皇帝驾崩了。第二天,太子继承皇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没过几天,天上出现了岁星、荧惑、太白三星连珠的奇观,就在东井星附近。之后,朝廷处死了上柱国、齐王宪,同时封开府于智为齐国公。
闰月里,皇帝下令,对山东受灾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被突厥人袭击,家破人亡的百姓,都给予一年的救济。他还立杨氏为皇后。之后,又提升赵王招为太师,陈王纯为太傅,同时把代王达、滕王逌、卢国公尉迟运、薛国公长孙览都封为上柱国。平阳郡公王谊也升了官,被封为扬国公。这个月,幽州人卢昌期在范阳起兵造反,皇帝下令让宇文神举带兵去平叛,很快就被平定了。
秋天七月,月亮遮挡了心宿二。之后几天,皇帝祭祀了太庙、圆丘和方丘。然后,斛斯征被任命为大宗伯。接着,荧惑和太白星又合并在七星附近,太白星还跑到轩辕大星附近去了。杨坚被封为上柱国、大司马。皇帝还尊自己的生母李氏为帝太后。
八月,月亮在西郊落下。长安和万年两县住在京城里的百姓,都得到了三年的救济。皇帝还微服私访去了同州,派使者巡察各州。同时,皇帝还颁布了九条新政,下发到各州郡:第一,判案定罪,都要严格按照律法;第二,母亲家族以外的女子,允许嫁娶;第三,杖刑处罚,都要依法执行;第四,郡县境内出现盗贼却抓不到的,都要上报朝廷;第五,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要表彰他们的门第,有才能的,要推荐他们做官;第六,过去被压迫,没有得到重用的人,或者默默无闻的人,只要有才能,都要考察推荐;第七,北齐七品以上的官员,已经任命了,七品以下的,以及流落在外的,如果想做官,都可以参加选拔,官职降两级;第八,州里要举荐有才能有学问的人做秀才,郡里要举荐品德高尚的人做孝廉,上州上郡每年一人,下州下郡三年一人;第九,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授予官职,孤寡贫困的人,都要给予救济。然后,亮被任命为安州总管,长孙览为大司徒,王谊为大司空。之后,太白星进入了太微宫。椿被任命为大司寇。
九月,荧惑星进入了太微宫。宇文盛、王杰、辛威、韦孝宽都被封为上柱国。皇帝的弟弟元被封为荆王。朝廷规定,所有朝拜的仪式,都要行三拜礼。汾州的稽胡首领刘受逻干起兵造反,皇帝任命越王盛为行军元帅,率兵平叛。最后,荧惑星又跑到左执法星附近去了。
十月癸酉那天,我从同州回来了。皇上任命大司空、扬国公王谊担任襄州总管。戊子日,百济派使者进贡宝物。十一月己亥日,皇上在道会苑举行军事演习,亲自穿着盔甲。这个月,突厥人入侵边境,包围了酒泉,杀害抢掠百姓。十二月甲子日,任命柱国、毕王贤为大司空。癸未日,荧惑星进入氐宿,而且停留了一个月。己丑日,皇上任命上柱国、河阳总管滕王逌为行军元帅,率领军队讨伐陈朝。免除京城服役的罪犯,并且命令他们都去从军。
大象元年正月癸巳日,皇上在露门接受朝拜,皇上戴着通天冠,穿着绛纱袍,群臣都穿着汉魏时期的衣冠。大赦天下,改元为大成。刚开始设立了四个辅佐大臣的官职,任命上柱国大冢宰越王盛为大前疑,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为大右弼,申国公李穆为大左辅,大司马随国公杨坚为大后丞。癸卯日,封皇子衍为鲁王。甲辰日,皇上东巡狩猎。丙午日,发生日食。任命柱国、常山公于翼为大司徒。辛亥日,任命柱国、许国公宇文善为大宗伯。癸丑日,又发生日食。戊午日,皇上前往洛阳。立鲁王衍为皇太子。二月癸亥日,皇上发布诏书:
话说洛阳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都市,上通天地阴阳交汇之处,下连各地贡赋之路,地理位置那是相当重要。古代圣明君主看中了这里,就建起了王国。经过几代王朝,几百年时间,洛阳城规模宏大,建筑壮丽,真是气派非凡。可惜后来魏朝衰败,洛阳城也成了废墟。那些有文化的人怀念旧都,老百姓也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咱们太祖皇帝受命于镐京,统一了崤函一带,平定了天下,一直想着要重建洛阳这块风水宝地。高祖皇帝英明神武,统一全国,曾经来洛阳视察民情,了解当地风俗,还在这里处理政务,可见对洛阳的重视。
我现在继承了皇位,希望能完成先祖的遗愿,不敢忘记光复旧都的责任。前些日子我到洛阳金墉城视察了一番,发现那里的宫殿遗址还保存得比较完整,要是修复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所以,我决定重建洛阳旧都,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既不奢华也不简陋,要恰到好处;工程的安排也要符合规章制度。洛阳离河内很近,根本不算远,之前在河内搞的那些工程,现在可以停下来了。
于是,我调集了山东各州的军队,把工期延长一个月,一共45天,开始修建洛阳宫。常年施工的军队有四万人,一直到我驾崩。我还把相州的六个府衙迁到了洛阳,称作东京六府。同时,我还处死了柱国、徐州总管、郯国公王轨,停止了南方的军事行动。为了加强与突厥的关系,我把赵王家的女儿封为千金公主,嫁给了突厥。戊辰日,我任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徐州总管。乙亥日,我去邺城视察。丙子日,我下令,只有总管、刺史和带兵将领才能佩带节杖,其余人等一律取消。辛巳日,我发布诏书:
话说这大周朝,真是个了不起的国家啊!祖上积德,天命所归,文治武功,辉煌灿烂,这江山社稷,注定要兴旺发达,万世流芳! 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庇佑的结果啊! 我这个皇帝,资质平庸,愧不敢当,只是承接了先祖的基业,又得益于历代君臣的忠心耿耿,才能有今天这局面。你看,各地进贡不断,国泰民安,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真是让人高兴啊! 现在,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江山社稷的未来,我决定把皇位传给太子衍。
太子衍啊,他是我的继承人,是正统的继承者,他德行高尚,将来一定能继承我的衣钵,把国家治理得更好!这可不是我随便决定的,而是顺应天意,是上天注定的事情! 我传位给衍,也是顺应民心,百姓们都盼着呢! 这样一来,我也可以功成身退,远离尘世喧嚣,过些清静日子了。 全国人民啊,你们都明白我的意思吧! 现在,我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将大成元年改名为大象元年!
我宣布退位后,就自称“天元皇帝”,住的地方叫“天台”,我的冕冠上装饰了二十四旒,车驾、服饰、旗帜、鼓乐,都以二十四为标准。 内史和御正官都升格为上大夫。 太子衍登基后,他的宫殿叫“正阳宫”,也设置了纳言、御正、以及各种卫队等官员,规格都和我的“天台”一样。 我母亲被尊为“天元皇太后”,还封郑译为沛国公。 话说癸未年,太阳初升和将落的时候,天空中都出现乌黑色的东西,像鸡蛋那么大,持续了四天才消失。 戊子年,我任命越王盛为太保,尉迟迥为大前疑,代王达为大右弼。 辛卯年,我下令把邺城的石经迁到洛阳。 我又下了一道诏书,说:“洛阳是旧都,现在修复好了,所有当年迁走的百姓,都可以回洛阳了! 其他想去的百姓,也可以自由选择。河阳、幽州、相州、豫州、亳州、青州、徐州七个总管,要听从东京六府的指挥。”
三月初一那一天,皇上任命长孙览担任泾州总管。 过了几天,皇上东巡回朝了,大陈的军队浩浩荡荡,皇上亲自穿着盔甲,从青门进城。皇帝的仪仗队也跟着进城,百官在青门外迎接。 那天正好下大雨,搞得仪仗队乱七八糟的。 接着,皇上封赵王招的第二个儿子为永康县王。
四月初一,官员们报告说发生日食。皇上没上朝,一直等到日食结束才吃饭,然后才来到朝堂上。 当天,皇上册立朱氏为天元帝后。 之后,又任命毕王贤为上柱国,祭祀太庙,并在正武殿举行大型祭祀活动。 这期间,天上还出现了太白星、岁星、辰星三星汇聚在东井星宿的奇观。
五月某天,皇上把洺州的襄国郡改封为赵国,齐州的济南郡改封为陈国,丰州的武当郡和安富郡改封为越国,潞州的上党郡改封为代国,荆州的新野郡改封为滕国,每个国家都分封一万户人家。 然后把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分别封到这几个国家去当国王。 这月还出现了一颗像斗那么大的流星,从太微星宿飞出来,像燃烧的火球一样坠落。 这个月,皇上还派人到京兆府和各州府挑选年轻女子充实后宫。 与此同时,突厥人入侵了并州。
六月里,又出现了一颗像鸡蛋那么大的流星,从氐宿飞出来,向西北方向飞去,足足有一丈长,最后飞进了月亮里。 之后,月亮还遮挡了房宿的第二颗星。 接着又出现了一颗像斗那么大的流星,从营室宿飞出来,飞进了东壁宿。 这个月,咸阳的池塘里的水都变成了血红色。 皇上还下令动员山东各州的百姓修筑长城。
七月,皇上任命毕王贤为雍州牧,杨坚为大前疑,司马消难为大后丞。 这期间,荧惑星遮挡了房宿的第一颗星。 皇上迎娶司马消难的女儿为皇后,尊李氏为天皇太后,把朱氏改封为天皇后,还册立元氏为天右皇后,陈氏为天左皇后。
八月初七,皇帝去同州视察了一番。初九,又回宫了。十一,皇帝把天左皇后她爹陈山提和天右皇后她爹元晟都封为上柱国,陈山提被封为鄅国公,元晟被封为翼国公。杨雄被封为邗国公,乙弗寔被封为戴国公。话说当初高祖皇帝定的《刑书要制》处罚特别严厉,后来皇帝即位后,因为全国刚平定,怕大家心里不服,就把它给废除了。这回,皇帝在正武殿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向老天爷禀告这事儿。十八,荧惑星犯了南斗第五星。十九,皇帝把毕王贤升为太师,韩建业升为大左辅。这个月,到处都能看到蚂蚁成群结队地打架,阵地都有四五尺宽,打死打伤的占了八九成。
九月初六,太白金星进入南斗。十一,酆王贞被任命为大冢宰。韦孝宽被任命为行军元帅,率领杞国公亮和郕国公梁士彦去讨伐陈国。皇帝还派了杜杲和薛舒去陈国当使者。
十月初九,岁星犯了轩辕大星。这天,皇帝去道会苑举行大型祭祀活动,还把高祖武皇帝也一起祭祀了。祭祀完了,大家就在行宫里讨论事情。这一年,佛像和天尊像重新被允许供奉了。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和这两尊像一起南向而坐,还搞了各种杂耍表演,让京城老百姓都来看。十二,荧惑星和镇星在虚宿汇合了。这个月,相州人段德举造反,结果被杀了。
十一月初二,皇帝去温汤泡温泉。初五,又去同州视察。初九,回宫。十二,天上出现一颗星星,跟斗一样大,从张宿出现,往东南方向移动,光芒照亮了大地。十四,开始铸造永通万国钱,一枚值十枚旧钱,和五行大布一起流通。这个月,韦孝宽攻下了寿阳,杞国公亮攻下了黄城,梁士彦攻下了广陵。陈国军队溃败逃窜。于是长江以北地区全部平定了。
十二月初五,因为灾异频发,皇帝在路寝召见百官,下诏说:
老天在上,聪明的人都在下面,吉凶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妖魔鬼怪可不会自己作祟。我德行浅薄,却当上了皇帝,治理国家的大道还没能实行,只顾着些小恩小惠也不是什么好事。从秋天开始,到现在寒冬,各种不好的预兆接二连三出现,不断地给我警告。比如,金星进入南斗,木星犯了轩辕,火星冲撞房宿,又和土星相合,还有流星划破夜空,从东南方向坠落。
南斗星宿主管爵禄,轩辕星宿对应后宫,房宿代表着朝廷的决策中心,火星和土星相合预示着灾祸,流星则是兵灾的征兆。难道是因为官员们不守规矩,后宫妃嫔们干政,政事混乱,所以灾祸就要来了吗?这些不好的预兆如此明显,如此严重,我向上天察看,向下观察民情,心里真的害怕啊!我要暂时搬出寝宫,斋戒反省,穿粗衣少吃饭,去掉装饰,撤掉悬挂的物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一切,给臣民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我希望刑罚不要滥用,赏赐不要超过等级,选拔人才要凭真才实学,后宫要注重品德修养。这些话应该告诉所有内外官员,希望大家齐心协力,顺应民心,从而化解天谴。
于是,我放弃了仪仗和卫队,去了天兴宫。百官都上表劝我恢复正常的饮食起居,我就答应了。甲子日,我回到了宫里。在正武殿召集所有百官和宫女、内命妇,摆上盛大的歌舞表演,还让胡人表演乞寒,用水互相浇灌取乐。乙丑日,我前往洛阳。我亲自骑驿马,一天能跑三百里。四个皇后和几百名文武侍卫都骑着驿马跟着我。我还命令四个皇后的车驾要齐头并进,谁要是落后了,就责罚他们,人马都累得倒下了。己卯日,我回到了宫里。
公元580年正月,皇帝在道会苑接受朝拜。这天是癸巳日,他去太庙祭祀。乙巳日,他让人制作了两个装饰物,上面画着日月图案,分别放在左右两边。戊申日,下起了雨夹雪。雪停了之后,又下起了细细的黄土雨,过了一会儿才停。乙卯日,皇帝下诏书,给新归附的江左各州百姓免除二十年的赋税,刚开始在市场上收税的人,每人只收一钱。
二月丁巳日,皇帝到露门学行释奠之礼。戊午日,突厥派使者来进贡各种物品,并且请求迎娶千金公主。乙丑日,皇帝把诏书改称“天制诏”,把敕令改称“天敕”。壬午日,尊天元皇太后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为天元圣皇太后。癸未日,立杨氏为天元大皇后,立朱氏为天大皇后,立元氏为天右大皇后,立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的皇后则直称皇后。当天,洛阳有秃鹙鸟聚集在新营太极殿前;荥州则出现了黑龙,它和赤龙在汴水边打斗,结果黑龙死了。
三月丁亥日,皇帝下令给百官和百姓举行盛大的宴会。诏书上说:“盛德之后,是称不绝,功施于民,义昭祀典。孔子德惟藏往,道实生知,以大圣之才,属千古之运,载弘儒业,式叙彝伦。至如幽赞天人之理,裁成礼乐之务,故以作范百王,垂风万叶。朕钦承宝历,服膺教义,眷言洙、泗,怀道滋深。且褒成启号,虽彰故实,旌崇圣绩,犹有阙如。可追封为邹国公,邑数准旧。并立后承袭。别于京师置庙,以时祭享。”戊子日,行军总管、杞国公梁士彦举兵叛乱,袭击行军元帅、郧国公韦孝宽于豫州。梁士彦战败被俘,韦孝宽将其处死。辛卯日,任命永昌公椿为杞国公,继承简公连的后位。皇帝前往同州,沿途戒备森严,前呼后拥,绵延数十里,旌旗遮天蔽日,鼓乐齐鸣,武贲军骑着马,拿着钑,一路警戒护驾,直到同州。乙未日,皇帝下令将同州宫改名为天成宫。庚子日,皇帝从同州返回。皇帝下令天台侍卫的官员都穿五彩或红紫绿色的衣服,并用杂色做镶边,称为“品色衣”,遇到大事时,就穿这种衣服,平时则穿公服或便服。壬寅日,皇帝下令内外命妇都要执笏,拜祭宗庙和天台时都要俯伏。甲辰日,设立天中大皇后,册封陈氏为天中大皇后,册封尉迟氏为天左大皇后。
四月乙丑日,天上出现一颗像斗一样大的星星,从天厨星宿出现,流入紫宫,到达钩陈星宿才消失。己巳日,皇帝去太庙祭祀。己卯日,皇帝下诏说:“朕能力有限,对治国之道也不精通,不能使天地和谐,阴阳调和。从春天到夏天,雨水都不充沛,朕为此忧心忡忡,担心农业歉收。朕日夜忧虑,不敢懈怠。这都是因为我的德政没有充分施加,政令法度多有失误,天下百姓受苦,责任都在朕身上。我想施行宽大的恩惠,普施于天下。凡是判处死刑的囚犯,都减轻为流放,流放的减为徒刑,五年以下的刑罚全部赦免。至于那些叛乱、犯上作乱、不忠不义的人,以及常赦所不包括的人,不在此例。”壬午日,皇帝到仲山祈雨,到达咸阳宫后,就开始下雨了。甲申日,皇帝返回宫中。命令京城男女在街道上演奏音乐迎接皇帝。五月己丑日,任命上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坚为扬州总管。甲午夜,皇帝乘坐御驾前往天兴宫。乙未日,皇帝身体不适,返回宫中。皇帝下诏让随国公杨坚入宫侍疾。甲辰日,天上出现一颗像三个斗一样大的星星,从太微垣端门星宿出现,流入翼宿,声音像风吹鼓旗一样。丁未日,召回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入朝。己酉日,皇帝病情危重。御正下大夫刘昉和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辅政。当天,皇帝在天德殿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七月丙申日,安葬于定陵。
话说当年太子还在东宫的时候,高祖皇帝就觉得他不成器,将来当不了皇帝,所以对他特别严厉。每天早朝,太子进进出出的规矩,跟其他大臣一模一样,就算天寒地冻或者酷暑难耐,也休想偷懒。太子本来就喜欢喝酒,高祖干脆下令,不准往东宫送酒。太子要是犯了点儿小错,高祖就打他。还曾经跟太子说:“历史上被废掉的太子多了去了,我的其他儿子难道就不能当皇帝吗?” 高祖还让东宫的官员们把太子的言行举止都记录下来,每个月汇报给他。太子害怕高祖的厉害,就装模作样,掩饰自己的缺点,所以他的那些坏事,就都没传出去。
等到他当了皇帝,可就再也忍不住了,想干嘛就干嘛。高祖皇帝刚去世,还没下葬呢,他就一点儿悲伤的样子都没有,居然还去看先帝的宫女,强迫她们和他乱来。当皇帝才一年多点儿,就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到处搜罗天下美女,往后宫里塞。他特别爱显摆自己,掩盖错误,拒绝别人的劝谏。禅位以后,更是挥霍无度,沉迷酒色,躲在后宫里,有时候十几天都不露面。大臣们要见他,都得通过那些宦官转达。他住的宫殿,帐子帷幕上都镶满了金玉珠宝,闪闪发光,奢华到了极点。后来他又在洛阳修建宫殿,虽然没完工,但规模之宏大壮丽,远远超过了汉朝和魏朝的宫殿。
话说这皇帝,自视甚高,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国家制度和宫廷礼仪,他都随心所欲地乱改。后宫嫔妃的位号,根本没个正经的记录。他经常对大臣自称“天”,还用五色土涂抹他所居住的天德殿,颜色都得按照方位来。更离谱的是,他在后宫跟皇后她们一起吃饭,用的都是宗庙祭祀才用的那些高级器皿。他还规定,所有上天台朝见他的大臣,必须斋戒三日,再清身一日才能去。他的车驾旗帜服饰,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多得多。
他既然把自己比作上帝,就不想让人跟他一样。有一次,他戴着通天冠,上面还插着金蝉,结果看到侍臣和王公大臣们有人戴着金蝉或者佩着玉绶,就立刻让人把这些东西都摘掉。他还禁止任何人用“高大”之类的词语,所有姓氏里带“高”字的都改成“姜”,九族里称高祖的都改成长祖,曾祖改成次长祖,官名里凡是带“上”和“大”字的都改成“长”,带“天”字的也一样改掉。他还下令全国的车子都必须用浑圆的木头做车轮,禁止全国妇女化妆打扮,只有宫女才能坐有辐的车,而且可以化妆。
西阳公温,是杞国公亮的孩子,也是皇帝的从祖兄子。他老婆尉迟氏长得漂亮,一次进宫后,皇帝竟然强迫她喝酒,然后强行霸占了她。亮听说后,害怕被杀,就起兵造反了。皇帝刚杀了温,就把尉迟氏接进宫,先封她为妃子,后来又立她为皇后。
这皇帝召见大臣议事,只想搞些新花样,变来变去,从来不谈正事。后来更是沉迷于享乐,生活毫无规律,出入没有节制,仪仗队浩浩荡荡,早上出门晚上才回来。一会儿跑到天兴宫,一会儿又去道会苑游玩,跟着他的官员们都累坏了。各种歌舞杂耍,什么鱼龙表演之类的,整天在他眼前晃悠。他还喜欢让京城里的年轻小伙子穿女装,进宫跳舞给他和后宫妃嫔看,以此为乐。
他把身边的近臣都排挤掉,特别爱猜忌人。而且特别小气,几乎不赏赐什么东西。他怕大臣们劝谏他,阻止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就经常派左右的人暗中监视大臣们,他们的行动和言语,没有一样不被记录下来。只要有一点点违背他的意思,就立刻治罪。从高级官员到低级官员,都被狠狠地打,被杀、被罢官、被贬职的人,数都数不清。每次打人,都打一百二十下,还美其名曰“天杖”。宫里的宫女太监也是一样。后妃嫔妃,即使很受宠爱,也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
所以,宫里宫外都人心惶惶,谁都不安心,都只想苟且偷生,没有人敢坚持自己的想法,都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一直到他死。
史官说:高祖皇帝知道他的儿子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却因为宗法制度的缘故,非常看重他,这种偏爱就像晋武帝一样,和宋宣帝相比,就差远了。他只是想用严厉的手段来震慑儿子,希望儿子能因此有所警惕,但这教育方法,真的好吗?结果导致昏庸暴虐的皇帝当政,奸邪小人横行霸道,一点儿好事都不做,坏事却一件接一件地做。就算用南山所有的竹简来记录他的过错,也不够;用东观所有的笔墨来记录他的罪行,也写不完。然而,他最终还是保住了性命,他的儿子却没能活下来,真是幸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