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拔胜,字破胡,是神武尖山人。他祖上和魏氏一族,都起源于阴山。他家有个祖先叫如回,在魏朝初期担任大莫弗(官职)。他的爷爷尔头,骁勇无比,是个了不起的汉子,因为是良家子弟,被派去镇守武川,后来就在那里安家了。
等到献文帝在位的时候,柔然经常来犯,北方边境深受其害。尔头带着几十个骑兵深入敌营侦察,前后一共就八十多人,却把柔然的虚实都摸得清清楚楚。后来柔然虽然也来过几次,却再也没能造成什么大的损失。因为这份功劳,他被封为龙城侯。他爸爸度拔,为人果断勇敢,当过武川的军队主将。
魏正光年间快结束了,沃野镇有个叫破六汗拔陵的家伙造反了,带兵南下攻打城池。怀朔镇的将军杨钧听说贺拔胜很厉害,就把他招来当统军,给他配了一支军队。 这破六汗拔陵的伪军头子王卫可,手下人马特别多,他们先围了武川,又来攻打怀朔。贺拔胜这个人很有志气,骑射技术高超,北方人都佩服他的胆量和谋略。当时他也是个军官,跟着度拔一起镇守怀朔。
怀朔被围困了一年多,外面一点援兵都没有。贺拔胜就慷慨激昂地对杨钧说:“城池被围得这么紧,情况危急万分啊!我想去向大军求救,请求派兵来支援!”杨钧同意了。于是贺拔胜就招募了十几个勇敢的年轻人,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从包围圈里冲了出去。叛军追上来了,贺拔胜大喊:“我是贺拔破胡!”叛军一听,不敢逼近了。
到了朔州,贺拔胜向临淮王元彧禀报说:“怀朔城被围困,随时都有可能陷落,城里的百姓都伸长脖子盼望着官兵来救。大王是皇室宗亲,与国家休戚与共,您受命征讨,理应全力以赴。可是现在您却迟迟不动兵,犹豫不决。如果怀朔城失守,武川也马上就要危险了。叛贼因此会更加嚣张,就算有韩信、白起那样的勇将,萧何、陈平那样的谋士,也帮不了您啊!” 元彧觉得贺拔胜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就答应出兵,还让他回去报信。
贺拔胜又冲回了包围圈,叛军又追杀他,射死了好几个人。他跑到城下,大声喊:“贺拔破胡和官兵来了!”城里的人赶紧打开城门迎接他们。杨钧又派贺拔胜去打探武川的情况,结果发现武川已经失守了,贺拔胜赶紧回来报告。 怀朔也很快被攻破了,贺拔胜父子都被叛军俘虏了。
后来,贺拔胜跟着度拔和北魏孝武帝一起密谋,联合当地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人,招募义勇兵,袭击杀死了王卫可。朝廷很赏识他,还没来得及封赏他,度拔就和铁勒人作战牺牲了。孝昌年间,朝廷追赠他安远将军、肆州刺史的称号。
一开始,度拔杀了可孤之后,就让胜驰去朔州报信,结果胜驰还没回来,度拔就死了。朔州刺史费穆很欣赏胜驰的才能和谋略,用丰厚的礼品把他留了下来,把事情都交给他处理,经常让他带兵出去巡逻。那时候,广阳王元渊在五原被破六汗的军队包围了,昼夜不停地打仗。于是,广阳王就召胜驰来当军主。胜驰就招募了二百人,打开东城门冲出去作战,斩杀了敌人一百多人。敌人就退兵几十里。广阳王见敌人稍微退却了,就率军往朔州方向撤兵,胜驰一直殿后。因为立了功,胜驰被封为统军,加封伏波将军。后来又被调到仆射元纂那里,去恒州镇守。
那时候,有个叫鲜于阿胡的人,聚集了朔州的流民,南下当起了强盗。恒州城里的人暗中跟鲜于阿胡勾结,准备里应外合。胜驰和他的哥哥允、弟弟岳走散了,就一起逃到了肆州。允、岳投奔了尔朱荣。尔朱荣和肆州刺史尉庆宾有矛盾,就带兵攻打肆州。肆州城破了,尔朱荣抓住了胜驰,非常高兴地说:“我得到了你兄弟俩,天下还有什么平不了的!”胜驰就归顺了尔朱荣。当时,杜洛周的军队阻挡在幽州、定州,葛荣占据着冀州、瀛州。尔朱荣对胜驰说:“井陉地势险要,是我东边的门户。我想让你去镇守那里,不知道你意下如何?”胜驰回答说:“我年轻的时候就碰上了战乱,对险要的地形很熟悉,一直想出力报答知遇之恩。现在您让我去,正合我意!”尔朱荣就上表朝廷,任命胜驰为镇远将军、别将,给他五千步骑,让他镇守井陉。
武泰初年,胜驰跟随尔朱荣进入洛阳,因为在拥立孝庄帝的过程中出了力,被封为易阳县伯,食邑四百户。后来,胜驰官职不断升迁,做到直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抚军将军。后来又跟随太宰元穆北征葛荣,担任前锋大都督。在滏口与葛荣军队作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几千人。当时,洛州残余势力韩娄在蓟城聚集,成了远近的祸害。尔朱荣又任命胜驰为大都督,镇守中山。韩娄早就听说过胜驰的威名,最终不敢南下侵犯。元颢攻入洛阳,孝庄帝逃到河内。尔朱荣征召胜驰担任前军大都督,率领一千骑兵,和尔朱兆从硖石渡河,大败元颢的军队,俘虏了元颢的儿子领军将军冠受,以及梁将陈思保等人,然后率军直入洛阳。胜驰被封为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食邑增加六百户,爵位晋升为真定县公,又升任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尔朱荣被杀后,事情发生得很突然,胜驰跟着世隆到了河桥。胜驰认为自己不应该背叛君主,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回到都城,去拜见皇帝。皇帝非常高兴,让他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又加封骠骑大将军、东征都督,率领一千骑兵,和郑先护一起讨伐尔朱仲远。结果被郑先护猜忌,把他安置在营地外面,人马都没能休息。不久,尔朱仲远的军队到了,交战不利,胜驰就投降了。后来,他又和尔朱氏合谋,拥立节闵帝。因为立了功,被封为镇军将军,又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
齐王高欢有点二,尔朱兆要收拾他。尔朱度律从洛阳带兵,尔朱兆从并州起兵,尔朱仲远从滑台出发,三个主帅在邺城东边会合。高欢当时跟着尔朱度律。尔朱度律和尔朱兆关系不好。高欢觉得在敌人面前内讧,那是要完蛋的节奏,就和斛斯椿一起跑到尔朱兆的营地去调解,结果反被尔朱兆给抓了。尔朱度律吓得不轻,赶紧带兵撤退了。
尔朱兆要杀高欢,数落他道:“你杀了可孤,罪过一;天柱(指尔朱荣)死后,你又不跟世隆他们一起回来,反而东征去帮仲远,罪过二。我早就想杀你了,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高欢说:“可孤造反,是国家的巨大祸患,我和我儿子把他杀了,功劳不小,反而被当成罪过,这天下还没听说过。天柱被杀,那是君主杀臣子,我高欢难道要背叛朝廷?今天这事,生死都在你手里。但是,对付敌人要齐心协力,要是自家兄弟内讧,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我不怕死,就怕大王你决策失误。”尔朱兆最终放了他。高欢获释后,走了百多里路,才追上尔朱度律的军队。
齐王高欢攻克了相州,兵威越来越盛。这时候,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人,一共十多万人马,在韩陵摆开阵势。尔朱兆率领铁骑冲锋陷阵,直捣齐王高欢的背后,打算乘胜追击。尔朱度律看不惯尔朱兆的骄横跋扈,害怕他日后对自己不利,就下令军队不前进。高欢见尔朱度律和尔朱兆有矛盾,就率领自己的部队投降了齐王高欢。尔朱度律的军队因此先撤退,结果大败。
太昌年间刚开始的时候,贺拔胜被任命为领军将军,没多久又升任侍中。后来孝武帝打算攻打北齐神武帝高欢,因为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在关西地区掌握着大量的军队,可以作为强大的后援,所以孝武帝就拜贺拔胜为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并且升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还加授他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的职务,官职一个比一个高啊!
贺拔胜带兵攻打梁朝的下溠戍,活捉了梁朝戍主尹道珍等人。他还派人去劝说蛮王文道期,让文道期率领他的部落归顺西魏。梁朝雍州刺史萧续去攻打文道期,结果没打赢,汉南地区的人民都吓坏了。贺拔胜就派大都督独孤信、军司史宁,去攻打欧阳、酂城;派南雍州刺史长孙亮、南荆州刺史李魔怜、大都督王元轨去攻打久山、白洎;又派都督拔略昶、史仵龙去攻打义城、均口,结果活捉了梁将庄思延,还缴获了几千名士兵的盔甲武器。接着,他又攻下了冯翊、安定、沔阳三地,全部平定。贺拔胜的军队驻扎在樊城和邓县之间。梁武帝下令给萧续说:“贺拔胜是北方的骁勇将领,你一定要小心谨慎啊!”萧续一听这话,吓得赶紧加固城防,不敢出城了。
没多久,贺拔胜又升任中书令,增加了二千户的食邑,爵位也升为琅邪郡公。萧续派柳仲礼去守卫谷城,贺拔胜攻打谷城,但没攻下来。正巧这时候,北齐神武帝高欢和西魏孝武帝闹翻了,孝武帝就下令让贺拔胜带兵去洛阳,贺拔胜到了广州,却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前进,结果孝武帝已经西迁了。贺拔胜只好带兵回到南阳,派右丞阳休之拿着奏章进关,又让府长史元颖代理州事。贺拔胜自己率领部队,准备西进关中,到达淅阳的时候,朝廷又授予他太保、录尚书事的职务。这时,北齐神武帝高欢已经攻陷了潼关,驻扎在华阴。贺拔胜这才回荆州。结果荆州的百姓邓诞抓住了元颖,还把他带去投靠了北齐的侯景。贺拔胜赶到的时候,侯景反过来攻击他。贺拔胜的军队打输了,只带着几百骑兵,南逃投奔了梁朝。
在江南待了三年,梁武帝对他特别好。 他老是请求出兵北上讨伐北齐的齐神武帝,但没成功,于是就请求回长安。梁武帝答应了,还亲自到南苑为他送行。从那以后,他每次出行都带着弓箭,但凡看到朝南飞的鸟兽,他都不射,以此表达自己不忘梁武帝恩情的决心。
回到长安后,他就去皇宫谢罪。朝廷很高兴他回来,就授予他太师的职位。后来,他跟着高祖(北周太祖宇文泰)在小关活捉了窦泰,升任中军大都督。他又跟着高祖攻打弘农。他在陕津率先渡过黄河,东魏将领高干逃跑了,他追上去抓住了高干,把他囚禁起来。然后他又拿下河北,俘虏了郡守孙晏和崔乂。他还参加了沙苑之战,大败东魏军队,一直追击到黄河边。之后,他又和李弼分别攻打河东,占领了汾州和绛州,封地增加到五千户。在河桥之战中,他大败东魏军队。高祖命令他收编降兵后回师。
等到齐神武帝集中兵力攻打玉壁时,他作为前军大都督跟随高祖在汾河以北追击齐神武帝。之后又参加了邙山之战。当时高祖认出了齐神武帝的旗帜和鼓声,就招募了三千名勇敢的士兵,交给贺拔胜去冲击敌军。贺拔胜正好和齐神武帝相遇,就对他说:“贺六浑(齐神武帝的另一个名字),贺拔破胡(贺拔胜的另一个名字)一定会杀了你!” 那些新招募的士兵都用短兵器进行近身搏斗,贺拔胜手持长矛追击齐神武帝好几里路,矛尖几乎触到他了。结果贺拔胜的马被流矢射中,死了,等他的副将赶到时,齐神武帝已经逃跑了。贺拔胜叹息道:“今天的事情,我之所以没有用弓箭,真是天意啊!”
这一年,贺拔胜在东边的儿子们都被齐神武帝杀害了。贺拔胜非常愤怒,病情加重。大统十年,他在任上去世。临终前,他亲笔写信给高祖说:“我万里迢迢,拄着拐杖回到朝廷,希望能和您一起消灭敌人。不幸的是我死了,我的愿望没有实现。我希望您在朝中团结一心,顺应时势而行动。如果死后还有知觉,我还希望我的灵魂飞到敌人的营地,报答您的恩情。” 高祖看完信后,流泪很久。
贺拔胜从小就经历战乱,特别擅长武艺,骑马射飞鸟,十发能中五六发。太祖经常说:“将领们作战时,脸色都紧张得很,只有贺拔将军临阵时跟平时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啊!” 他地位高了之后,才开始喜欢读书。于是他就召集文人学者,一起讨论儒家经典的道理。他为人也很豪爽,讲义气,不爱钱财,死的时候,身边只有随身的兵器和一千多卷书。
一开始,贺拔胜到关中后,因为自己年纪大、地位高,见到太祖没行跪拜礼,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太祖其实也对他有所期待。后来跟着太祖在昆明池设宴,当时有两对野鸭在池水上游玩,太祖就给了贺拔胜弓箭说:“好久没见你射箭了,来射几箭助兴吧。”贺拔胜射了一箭,两只野鸭都射中了。于是贺拔胜就拜谢太祖说:“如果能让我效忠您的神勇武力,去讨伐那些不臣服的人,都能像今天这样顺利!”太祖非常高兴。从那以后,对贺拔胜的恩宠越来越重,贺拔胜也尽心尽力地辅佐他。后来被追赠为定州、冀州等十州的军事长官、定州刺史、太宰、录尚书事,谥号为贞献。北周明帝二年,贺拔胜被配享太祖庙庭。
贺拔胜没有儿子,由他弟弟的儿子贺拔仲华继承爵位。大统三年,被赐爵樊城公。北魏废帝时期,他担任通直郎、散骑常侍,后来升任黄门郎,又加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再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六官制度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守庙下大夫。孝闵帝即位后,他继承了琅邪公的爵位,被任命为利州刺史。到北周大象年间,官至江陵总管。
贺拔胜兄弟三人,都以豪侠闻名。他哥哥贺拔允,字阿泥,在北魏孝武帝时期,官至太尉,封燕郡王,后来被高欢所杀。
岳,字阿斗泥,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喜欢帮助别人,乐于结交朋友。一开始是太学生。长大后,箭术骑射样样精通,武艺超群,无人能比。他没读过兵书,但却能灵活运用兵法,懂得军事策略,让人很惊讶。 他和兄弟们一起参与了平定卫可孤的叛乱后,广阳王元渊让他当了帐内军主,后来又推荐他做了强弩将军。之后,他和哥哥一起镇守恒州。恒州失守后,他们投奔了尔朱荣。
尔朱荣对他非常好,任命他为别将,不久又升为都督。岳经常在尔朱荣帐下参与谋划,他的想法和尔朱荣不谋而合,尔朱荣对他越来越器重。尔朱荣的军队实力强大,于是和元天穆一起密谋进京匡扶朝廷。尔朱荣对岳说:“现在是太后临朝听政,朝政大权掌握在奸臣手里。盗贼四起,天下大乱。朝廷军队屡次出征,却接连失败。我们尔朱家世代蒙受皇恩,与朝廷休戚与共。我现在想亲率大军,迅速进京,铲除朝中奸臣,平定叛乱。你觉得该如何才能取得胜利?” 岳回答说:“要成就非常的事业,必须依靠非常的人才。将军您军队精锐,地位显赫。如果您率先举起义旗,讨伐叛逆,匡扶朝廷,还有什么地方不能攻克,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呢?古人说‘早晨计划的事情,晚上就来不及了,话要说出口,不要等待时机’,这就是这个道理啊!” 尔朱荣和元天穆对视良久,说:“你说的这些话,真是大丈夫的志向啊!”
没过多久,魏孝明帝突然暴毙。尔朱荣怀疑其中有诈,于是起兵前往洛阳。他让岳率领两千精兵作为先锋,到达河阴。尔朱荣杀害了一批朝臣,当时高欢是尔朱荣的军中都督,他劝说尔朱荣称帝,很多人都想跟着他一起称帝,尔朱荣犹豫不决。岳这时不慌不忙地劝说道:“将军您当初起兵是为了铲除奸臣,匡扶社稷,功劳还没立下,就想着称帝,这是自找麻烦,看不到什么好处啊!” 尔朱荣随后也醒悟了,于是拥立孝庄帝。岳又劝尔朱荣杀了高欢以谢天下。左右的人都说:“高欢虽然粗鲁无能,说话不经大脑,但现在天下各地还不太平,还需要依靠像他这样的武将,请饶了他,以后再看他表现。”尔朱荣于是作罢。
因为这次立下大功,岳被封为前将军、太中大夫,赐爵樊城乡男。他又担任尔朱荣的前军都督,在滏口击败了葛荣。之后升任平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免职,但很快又重新被起用。他参与平定了元颢的叛乱,之后升任左光禄大夫、武卫将军。
话说,那个万俟丑奴造反称帝,关中地区乱成一锅粥,朝廷急得不行。朝廷决定派荣将军去讨伐。荣将军想派岳将军去,岳将军私下跟哥哥岳胜说:“这丑奴手里握着秦州、陇州的兵马,实力很强,不好对付啊。我要是去了没打赢,肯定要被治罪;就算打赢了,也怕被人背后嚼舌根,说我坏话。”岳胜问他:“那你想怎么办才能保全自己?”岳将军说:“最好让尔朱氏家族的人当主帅,我给他当副手,这样比较稳妥。”岳胜觉得有道理,就去跟荣将军说了。荣将军一听,高兴坏了,立马任命天光为使持节、督二雍二岐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让岳将军当持节、假卫将军、左大都督,又任命征西将军代郡侯莫陈悦为右大都督,都听天光指挥,一起讨伐丑奴。
当时,蜀地的赤水一带的贼寇,堵住了道路,阻碍了军队前进。天光将军的军队,不到两千人。到了潼关,天光将军有点犹豫不决,脸色不太好。岳将军说:“那些蜀贼也就是些小毛贼,将军您还犹豫什么?要是遇到真正的强敌,您打算怎么办?”天光将军说:“今天的事,全靠你了,你得想办法解决。”于是他们继续前进,在渭水北岸遇到了贼寇,打败了他们,缴获了两千匹战马,军队士气大振。天光将军和岳将军一路打到雍州,荣将军又增兵支援。这时,丑奴亲自率领大军包围了岐州,还派他的大行台尉迟菩萨和仆射万俟仵率兵攻打武功,渡过渭水,攻打我们的营寨。天光将军让岳将军率领一千骑兵去救援。尉迟菩萨攻破了营寨,正要回岐州。岳将军带着八百轻骑兵渡过渭水,抓住了两个县令,缴获了四百副盔甲,还杀了一些百姓,以示惩戒。
尉迟菩萨带着两万步骑兵到了渭水北岸。岳将军带着几十个轻骑兵隔着河跟尉迟菩萨喊话。岳将军夸耀我军的强大,尉迟菩萨也自吹自擂,两人来来回回说了好几轮。尉迟菩萨开始骄傲自大起来,让他的幕僚跟岳将军说话。岳将军大怒:“我是在跟菩萨说话,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跟我说话?”那个幕僚仗着隔着河,说话很嚣张。岳将军一箭射过去,那幕僚应声倒地。天色已晚,双方各自收兵。岳将军在渭水南岸,沿着河边,把几十个精锐骑兵分成几处埋伏起来,根据地形灵活布置。第二天,岳将军亲自带着一百多骑兵,隔着河跟敌军见面。岳将军慢慢地往前推进,先前埋伏的骑兵也跟着一起前进,骑兵越来越多,敌军看不清我军有多少人。走了大约二十里,到了水浅可以过河的地方,岳将军突然策马向东跑去,装作逃跑的样子。敌军以为岳将军逃跑了,就丢下步兵,轻骑兵追着岳将军。岳将军向东跑了十多里,在一个山冈上设下埋伏,等着敌军。因为道路崎岖,敌军无法一起前进,前后陆续赶来,有一半过了山冈,岳将军就回过头来跟敌军作战,他身先士卒,猛烈攻击,敌军立刻溃败。岳将军命令士兵,凡是下马投降的,都不准杀。敌军看到这种情况,都纷纷下马投降。一会儿工夫,就俘虏了三千人,战马也一样没放过,还抓住了尉迟菩萨。接着,岳将军渡过渭水北岸,降服了一万多步兵,缴获了他们的全部辎重。
话说这丑奴在岐州丢了脸,灰溜溜地跑到安定,在平亭扎下营寨。当时天光和岳将军的军队正从雍州往岐州赶,声势浩大,跟连绵的山岳一样。军队到了汧水、渭水之间,就对外宣布:“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不是出兵的好时候,等秋天凉快了再进攻。”丑奴还真信了,就让各个部队分散扎营,在岐州北边百里外的细川种地,还派他的太尉侯元进带着五千兵马,占据险要的地方设营防守。像侯元进这样规模一千人以下的营寨有好几个,他们一边种地一边守卫。
岳将军看穿了丑奴的计策,就偷偷跟天光商量好,做好充分准备。到了下午,悄悄派轻骑兵先去切断敌人的道路,然后大军才出发。天还没亮,就攻打侯元进的营寨,很快就把营寨攻破了,侯元进也被抓住了。岳将军把俘虏都放了,其他的营寨也都投降了。岳将军乘胜追击,直奔泾州,泾州刺史俟几长贵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丑奴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放弃平亭逃跑了,想往高平跑。岳将军的轻骑兵紧追不舍,第二天就在平凉的长坑追上了丑奴,一场战斗就把丑奴抓住了。高平城里,萧宝寅也投降了。
贼军行台万俟道洛带着六千人马,退守牵屯山。岳将军又去攻打,万俟道洛战败,带着一千骑兵逃跑了。岳将军追不上,万俟道洛就逃到了陇右,投奔了当地的贼帅王庆云。王庆云听说万俟道洛骁勇善战,非常高兴,马上封他做了大将军。天光和岳将军又越过陇山,来到了王庆云驻扎的水洛城。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多次出城抵抗,结果都被抓住了。剩下的士兵都投降了,岳将军把他们全部坑杀了,死了将近一万七千人。三秦、河州、渭州、瓜州、凉州、鄯州都纷纷来归顺。贼帅夏州人宿勤明达在平凉投降,后来又叛变了,岳将军又去把他抓了。虽然天光是大元帅,但岳将军的功劳最大,于是被封为车骑将军,晋爵为伯,食邑二千户。不久又授予他泾州、北豳、二夏、四州诸军事都督、泾州刺史的职位,并晋爵为公。
天亮了,洛阳城沐浴在阳光下,岳某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开始了他仕途的崭新篇章。后来,在建明年间,他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还增加了五百户的封地,可谓是风光无限。普泰年间,他又升任都督二岐东秦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岐州刺史,同时晋封为清水郡公,封地更是增加了三千户,真是步步高升啊!没多久,他又被加封为侍中,配有后部鼓吹,官位也升到了开府仪同三司,还兼任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不过仍然驻守在高平。两年后,他的官职再次提升,成为了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华诸军事、雍州刺史,权力越来越大了。
话说,当时西魏皇帝元天光准备带兵去抵抗北齐神武帝高欢,特地派人来向岳某请教作战策略。岳某的回复是:“皇上,您现在占据着三方战略要地,兵强马壮,而高欢的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您的对手。但是,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团结一心,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如果内部出现矛盾,互相猜忌,那连自身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打仗呢?依我看,最好的办法是先稳住关中地区,巩固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分兵出击,与其他军队联合,形成合力。这样,进可以击败敌人,退可以保全自己。”可惜的是,元天光没有听从岳某的建议,结果惨败。战败后,岳某率领军队迅速赶往雍州,还活捉了元天光弟弟元显寿,以此来回应北齐神武帝高欢。
魏孝武帝当上皇帝后,给他加封了关中大行台的官职,还增加了封地,多了一千户人家给他纳税。永熙二年,孝武帝偷偷地命令岳氏家族的岳图,去刺杀齐神武,然后把齐神武的心脏带回来给他看。之后,孝武帝又下诏书任命岳为都督二雍、二华、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宁、泾二十州的军事,官拜大都督,权力很大。
齐神武其实很忌惮岳氏兄弟的功劳和名声,岳氏心里也害怕,于是就和高祖(指北魏孝文帝的儿子,后来的北魏孝明帝)暗中商量好了对策。(具体内容可以看《太祖本纪》)。岳氏亲自前往北方边境,安顿好边防事务。他率领军队迅速平定了平凉以西的地区,扎营几十里长,还假装在原州牧马,以此来保障自身的安全。在此之前,费也头万俟受洛干、铁勒斛律沙门、解拔弥俄突、纥豆陵伊利这些人,都各自拥兵自守,到了这时候,他们都归顺了岳氏。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四个州的刺史也来到平凉,接受岳氏的节制。只有灵州刺史曹泥没有响应号召,反而偷偷地跟齐神武联系上了。
三年后,岳氏在高平召见侯莫陈悦,准备讨伐他,还让侯莫陈悦当先锋。没想到侯莫陈悦却暗中收到了齐神武的密令,要他暗算岳氏,岳氏对此完全不知情,而且之前还很轻信侯莫陈悦。侯莫陈悦就诱骗岳氏进入自己的营帐,一起商议军务,然后让自己的女婿元洪景在帐篷里杀了岳氏。朝野上下,没有人不为岳氏的死感到惋惜。后来,朝廷追赠岳氏侍中、太傅、录尚书、都督关中三十州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刺史等诸多官职,谥号为武壮,并且以王侯的规格厚葬了他。
岳氏的儿子岳纬继承了爵位,被朝廷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到了保定年间,朝廷念及岳氏的旧功,提升岳纬的爵位为霍国公,并且让他娶了高祖的女儿。
侯莫陈悦年轻的时候,就跟着他父亲做驼牛都尉。他长期在河西地区长大,喜欢打猎,骑射技术很高超。后来,牧子作乱,他就投奔了尔朱荣。尔朱荣把他留在府里当参军,慢慢地升迁,最后当上了大都督。
一开始,魏孝庄帝任命他当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他为柏人县侯,食邑五百户。后来尔朱天光西征,他被任命为尔朱天光的右都督,原来的官职不变。西征打仗,他立下大功,功劳仅次于贺拔岳。 因为他的战功,他又被任命为鄯州刺史。
到了魏建明年间,他升迁为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爵位也升为白水郡公,食邑增加到五百户。普泰年间,他又升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刺史。 尔朱天光进军洛阳的时候,他和贺拔岳一起从陇右赶往雍州,还活捉了尔朱天光的弟弟尔朱显寿。
魏孝武帝即位后,他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陇右诸军事,仍然担任秦州刺史。 可是后来他杀了贺拔岳,贺拔岳的部下没有人不服从他的。但他犹豫不决,没有马上安抚他们,就回到了陇右。 北魏太祖就带兵讨伐他,结果他战败逃亡了。 这事儿《太祖本纪》里都写着呢。
他那些儿子兄弟,还有和他一起谋杀贺拔岳的七八个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个中兵参军叫豆卢光逃到了灵州,后来又跑到晋阳去了。 他杀了贺拔岳之后,整个人就神神叨叨的,不像以前那样了。 他经常说:“我只要一睡觉就梦见贺拔岳,贺拔岳说:‘兄欲何处去!’ 然后就一直追着我不放。” 所以他一直心里不安,最终导致了失败身亡。
盖卢念贤,长得好看,气质也好,还读了不少书。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有个算命先生来学校,大家都跑去让他看,就他没去。他还笑着跟同学们说:“男人是死是活,富贵贫贱,都是天注定的,干嘛非要去算呢?” 他年纪轻轻就遭遇丧父之痛,守丧期间表现得非常孝顺,大家都夸他。
后来因为在破卫之战中立了功,被提升为别将。接着他又去安抚云州的高车人和鲜卑人,这些人也都投降了。 他被授予假节、平东将军的官职,封为屯留县伯,食邑五百户。建义年间,他被任命为大都督,镇守井陉,又加封抚军将军、黎阳郡守。尔朱荣进入洛阳后,他被拜为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太仆卿,还兼任尚书右仆射、东道行台,晋爵为平恩县公,食邑增加到五百户。
普泰年间,他被任命为使持节、瀛州诸军事、骠骑将军、瀛州刺史。永熙年间,他被任命为第一领民酋长,加散骑常侍,代理南兖州州事。没多久又升为骠骑大将军,入朝担任殿中尚书,加仪同三司。魏孝武帝想要讨伐齐神武帝,任命他为中军北面大都督,晋爵为安定郡公,食邑增加到一千户,还加封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大统初年,他被拜为太尉,出任秦州刺史,又加封太傅,配给后部鼓吹乐队。三年后,他又升任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过了很久才回到朝廷,兼任录尚书事。 在河桥之战中,他没怎么出力,就先撤兵了,从那以后名声就下降了不少。五年后,他被任命为都督秦滑原泾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最后死在州里,谥号昭定。
念贤跟朝廷里的那些大人物关系都很好,从太祖皇帝开始,都对他很尊敬。他的儿子念华,性格温和厚道,是个很不错的长辈。官做到开府仪同三司、合州刺史。
史书上这么说:高欢、高岳兄弟俩,凭借着他们的勇猛和计谋,赶上乱世,抓住机会,纷纷建功立业。一开始他们依附尔朱荣,后来又和高氏家族结盟,等到太昌年间,就图谋篡夺皇位。仔细想想他们的做法,可不是什么忠贞之士啊。等到高欢翅膀硬了,跑到江左地区,忧虑魏国的危亡,又飞到关西地区,得到了梁朝的赏识,这才有了长者的风范。最终能保住荣华富贵,自然是有原因的。高岳呢,只带着两千疲惫的士兵,就对抗关中三秦的强大敌人,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气,成功消灭了那些凶恶的匪徒,边疆的少数民族都害怕他的威名,远方的人也敬佩他的义举,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啊!最后却因为功高震主,毫无防备地被杀害了。哎,可惜啊!陈胜起义没有成功,汉朝才得以建立;贺拔岳功劳很大却早早死去,北魏太祖才得以开国。“不有所废,君何以兴”,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段史书评价高欢、高岳兄弟俩的功过是非,说他们起初投靠不同的势力,最终为自己的利益而奔走,并非忠贞之士。但高欢后来忧国忧民,得到梁朝赏识,最终保全了自己。高岳以少胜多,威震四方,却因功高震主而被杀。最后引用“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来总结,说明新王朝的建立,往往需要前朝的功臣失败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