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卷,字智藏,是宋高宗的第二个儿子。他本来叫萧明贤,高宗掌权后给他改了名字。建武元年,他被立为皇太子。

建武元年七月己酉,高宗死了,太子萧宝卷就继位当皇帝了。

八月丁巳,他下令,对在雍州跟敌人打仗牺牲的将士,要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抚恤。他还下令好好调查,看看有没有冤枉受屈的穷人。同月庚申,晋安王萧宝义升官了,当上了征北大将军,还加了个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建安王萧宝夤被任命为郢州刺史。到了冬天十月己未,他又下令简化法律条文。

十一月戊子,萧宝卷立褚氏为皇后,还赏赐了王公大臣以下的官员,赏赐的钱数各有不同。

永元元年正月戊寅,天下大赦,改年号。皇帝下令考核百官的政绩和孝行。辛卯,他去南郊祭祀天地。他还下令,三品以上有俸禄的官员,如果父母或者祖父母七十岁以上的,额外给钱。癸卯,南康王萧宝融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二月癸丑,邵陵王萧宝攸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这个月,太尉陈显达在马圈打仗输了。四月己巳,萧宝卷立萧诵为皇太子,天下大赦,还给百姓们加官一级,算是给他们的父亲加官晋爵。甲戌,柳惔被任命为梁州和南秦州刺史。

五月初几,皇上任命抚军大将军始安王遥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官职又升了一级。六月某天,新任命的右卫将军崔惠景被调到护军将军当差。同一天,始兴内史范云被任命为广州刺史。第二天,皇上发布诏令,说今年雍州要进行三次调动。

到了秋天七月某天,京城发了大水,死了很多人,皇上命令发放木材和工具给死者家属,并且赈济灾民。八月某天,皇上免除了京城里因为水灾财物被冲走的百姓今年的赋税。他还下令为在马圈战死的将士举行哀悼仪式。 紧接着,八月某天,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竟然在东府造反了!皇上赶紧下令大赦京城,全国戒严,尚书令徐孝嗣以下官员都驻守宫城。皇上还派领军将军萧坦之率领六军去讨伐他。

没几天,遥光就被杀了,脑袋还被送到了京城。然后,皇上任命征北大将军晋安王宝玄为南徐州和兖州刺史。同一天,尚书令徐孝嗣升任司空,右卫将军刘暄接替萧坦之当领军将军。 到了闰月某天,皇上又任命江陵公宝览为新的始安王。 之前投降的伪东徐州刺史沈陵,被任命为北徐州刺史。

九月某天,皇上任命辅国将军裴叔业为兖州刺史,征虏长史张冲为豫州刺史。 之后,因为这段时间杀了不少大臣,皇上决定大赦天下。 又过了几天,太子詹事王莹被任命为中领军。 冬天十月某天,皇上竟然下令杀了尚书令兼司空的徐孝嗣,还有右仆射兼镇军将军沈文季。 同一天,皇上任命始兴内史颜翻为广州刺史,征虏将军沈陵为越州刺史。

十一月丙辰,陈显达这老小子,在寻阳造反了,当了太尉和江州刺史又怎么样,还不是要反!

第二天,乙丑,朝廷赶紧任命崔慧景当平南将军,让他带兵去南方平叛。丙寅这天,又把王鸿派去徐州当刺史。到了十二月癸未,杨集始被任命为秦州刺史。甲申,陈显达这厮杀到京城来了,吓得皇宫戒备森严,军队都严阵以待。乙酉,陈显达被砍了脑袋,人头还被到处示众。丁亥,朝廷又派邵陵王宝攸去江州当刺史,估计是收拾残局吧。

第二年春天,正月壬子,张冲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庚午这天,朝廷下令讨伐豫州刺史裴叔业。

二月癸未,萧寅当上了司州刺史。丙戌,萧懿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去攻打寿春。己丑,裴叔业病死了,他侄子裴植干脆带着寿春投降了。

三月初几号,张冲被任命为司州刺史,官职是辅国将军。过几天,又派平西将军崔慧景带兵去打寿春。再过几天,新任命的冠军将军张冲又当上了南兖州刺史。结果崔慧景在广陵起兵,直接打向京城!朝廷赶紧让右卫将军左兴盛带着京城的军队守卫。南徐州刺史,江夏王宝玄竟然打开城门迎接崔慧景!朝廷又派中领军王莹带兵去北篱门驻扎,结果崔慧景杀到的时候,王莹他们被打败了。崔慧景攻入京城,皇宫里的人死守着城墙抵抗。豫州刺史萧懿带兵来救驾。

到了四月份,崔慧景兵败逃跑了,被砍了脑袋。朝廷下令特赦京城和南徐、兖州。然后萧懿被任命为尚书令,晋熙王宝嵩当了南徐州刺史。五月份,那个冒充豫州刺史的王肃被正式任命为豫州刺史。桂阳王宝贞当了中护军。江夏王宝玄被处死了。接着就下令大赦天下,京城和南徐、兖州也再次被特赦。始安王宝览当了湘州刺史。

六月里,皇上在乐游苑举行盛大的宴会,跟古代的三元节一样热闹,京城的妇女们都出来观看。张冲又当上了郢州刺史,陆慧晓接替他当了南兖州刺史。七月份,张稷当了北徐州刺史。八月份,陈伯之当了豫州刺史。这天晚上,宫里失火了!到了十月,尚书令萧懿死了。

十一月份,张稷又当了南兖州刺史。萧颖胄在荆州起兵造反。十二月,梁王在襄阳也起兵造反。刘绘被任命为雍州刺史。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史料补充)正月初一,丙申日,那天是合朔(朔日合朔),过了寅时(凌晨3-5点)八刻(一刻约15分钟,共2小时)之后,宫里的大事办完了。接着,在阅武堂举行盛大的元会,皇后坐在正中间,太监们负责各种仪式,皇帝穿着戎装来视察。第二天,也就是丁酉日,晋安王宝义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兼司徒,新任命为抚军将军的建安王宝夤则升任车骑将军,还兼任开府仪同三司。甲辰日,王珍国被任命为宁朔将军兼北徐州刺史。辛亥日,皇帝去南郊祭祀,然后下诏书大赦天下,百官们也纷纷上奏弹劾。

二月丙寅日,哎,出事了!乾和殿西厢房着火了!这可不得了。壬午日,皇帝下令派羽林军去征讨雍州,全国上下都紧张了起来,准备应战。乙酉日,胡元进被任命为武烈将军兼广州刺史。

三月,沈徽孚被任命为广州刺史,张欣泰被任命为雍州刺史。 南康王宝融在江陵称帝。之后,陈伯之被派去西征。六月,京城下大雨,朝廷派人赈灾,具体怎么救济,看情况而定。萧颖胄的弟弟萧颖孚在庐陵起兵造反。朝廷大赦江州的安成郡和庐陵郡。

七月,朝廷又大赦荆州和雍州。张欣泰和王灵秀带着石头城的兵马,拥护建安王宝寅去皇宫,结果宫门紧闭,他们只好灰溜溜地跑了。程茂被任命为郢州刺史,薛元嗣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薛元嗣当天就带着郢城投降了起义军。八月,申胄被任命为豫州监军。张瑰镇守石头城。李居士被任命为西线讨伐军的总指挥,驻扎在新亭城。

九月,李居士被任命为江州刺史,王珍国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建安王宝寅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申胄监军郢州,马仙琕监军豫州,徐元称监军徐州。 当天,起义军打到了南州,申胄的两万军队从姑熟逃跑了。萧璝被任命为司州刺史,鲁休烈被任命为益州刺史,赵越曾经担任梁州和南秦州刺史。李居士在新亭和起义军交战,结果打输了。

十月,王珍国在朱雀桁和起义军交战,也打输了。徐元瑜带着东府城投降。桓和带着青州和冀州的军队来京城勤王,驻扎在东宫,后来也投降了。张瑰放弃石头城回到宫里。然后宫门紧闭,自守。胡虎牙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徐智勇被任命为益州刺史,牛平被任命为梁州和南秦州刺史。李居士在新亭投降,琅邪城主张木也投降了。起义军包围了皇宫。

十二月丙寅那天,新上任的雍州刺史王珍国和侍中张稷带兵冲进皇宫,把皇帝给废了,当时他才十九岁。

这皇帝啊,从小在东宫就玩得很疯,一点都不喜欢读书学习,他爹高宗皇帝也觉得无所谓,只是劝他应该像个样子。 还命令太子每天都要上朝两次,结果太子不听,皇帝就下诏书,改成三天上朝一次。 听说他还曾经半夜抓老鼠抓到天亮,还觉得挺好玩儿的。 高宗皇帝临死的时候,把后事托付给别人,还拿隆昌皇帝作为反面教材,说:“做事不能落后于人!”所以他重用那些小人物,杀害了一批宰臣,凡是他想做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这皇帝的性格比较木讷寡言,不跟朝臣们来往,只跟自己信任的宦官和身边的侍卫亲近。自从江祏、始安王遥光被杀之后,他就开始骑马了。 每天晚上都在后宫里骑马玩,还跟那些亲近的宦官和乐工一起唱歌跳舞,敲锣打鼓,热闹得很。 他每天五更天就睡觉,一直睡到下午才起床。 王公大臣们按规矩该去朝见他,结果要等到下午才能见到,有时候天都黑了才被打发走。 奏章送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要等上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批复,有时候甚至不知道皇帝在哪儿。 过年的时候,他吃完饭才出来,朝贺仪式刚结束,他就回西边寝宫睡觉去了,从巳时睡到申时,百官都陪着站着,一个个都累得脸色发青,等到散朝的时候,都慌慌张张地跑了。

陈显达的事情平息后,皇上渐渐开始四处游玩,他走过的路,都把老百姓赶走。从万春门,沿着东宫往东,一直到郊外,几十里地,家家户户都空了。大街上挂起高高的帷幔当屏障,还安排士兵看守,这叫“屏除”。有时候,皇上会在市集的左边经过一些皇亲国戚的家,路线弯弯绕绕,转遍整个京城。

每到三更四更的时候,到处都听到鼓声,旗帜和兵器横在路上,老百姓吓得四处逃窜,跟着皇上的队伍跑。文官武将都搞不清楚皇上要去哪里,东西南北,到处都在驱赶人。屏障里面,安排了仪仗队,还有好几支乐队,演奏着羌胡的音乐,鼓角齐鸣,热闹非凡。皇上晚上出去,白天回来,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皇上把爱姬潘氏立为贵妃,自己坐卧车,皇帝骑马跟在后面。皇上穿着织锦的裤子和上衣,戴着金饰的帽子,拿着镶嵌着七宝的槊,穿着戎装,无论寒暑,风雪无阻,也不避开坑洼,飞驰奔跑,渴了就下马,从腰间的葫芦里喝水,然后又骑上马继续跑。

皇上的马具都用锦绣装饰,怕被雨淋湿,又用织锦和珠子做成罩子,非常讲究。皇上还训练了五六十个黄门做骑兵,又挑选了一些无赖、擅长奔跑的小人做追马,身边常跟着五百多人,来回奔走,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皇上还设立了二百九十六个射雉场,帐篷和屏障都用绿红锦缎包裹,弩机用金银装饰,箭筒用玳瑁制作,处处奢华。郊外的百姓都荒废了生计,砍柴打柴的路都断了,吉凶大事都耽误了,产妇、结婚生子的家庭,都搬家寄居别人家里,甚至有人把病人丢弃在路边,来不及安葬。

听说有人把病人丢在青溪边,官吏怕被上司问责,竟然把病人推到水里,用泥巴盖住脸,一会儿病人就死了,尸体也找不到了。

后宫那场大火之后,皇帝又重新修建了仙华殿、神仙殿、玉寿殿等等,这些宫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简直奢华到了极点!你看那屋顶、门窗,全是青金石做的,墙壁上还涂着麝香,挂着锦缎做的帷幔,珠帘垂地,真是美轮美奂啊!为了赶工期,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干活,还是赶不上进度,没办法,皇帝竟然下令把各个寺庙佛塔上的藻井和仙人骑兽的装饰都拆下来用!

世祖皇帝在兴光楼上刷了青漆,所以人们都管它叫“青楼”。皇帝还说:“武帝真是笨,为什么不用琉璃呢?” 潘氏的衣食住行,那可是用最好的珍宝啊!宫里以前的旧衣服都不用了,宫里要什么好东西,就从达官贵人和老百姓手里抢,价格都翻了好几倍!就说那串虎魄手镯吧,竟然值一百七十万!为了给皇宫镀金,连京城卖酒的税收都改成交金子了! 可还是不够,皇帝又下令,扬州和南徐两州的桥梁、水坝的修建费用,都得按人头摊派,直接收现钱,用来支付太乐署和皇后的衣物杂费。所以,那地方的桥啊、水坝啊,很多都荒废了。 他还非要弄些雉鸡羽毛做的帽子、鹤毛做的披风、白鹭羽毛做的丧服…… 那些跟皇帝关系好的小人,就借机捞钱,收十倍的税,地方官谁也不敢吭声。

三年夏天,在阅武堂旁边,又建了个芳乐苑。那里的石头都涂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池塘上建起了紫色的阁楼和各种宫殿,墙壁上还画着那些不堪入目的男女私情图画! 苑里种的都是名贵的花草树木,可那年夏天特别热,刚种下去没几天就都枯萎了! 于是,皇帝又下令,让老百姓把家里的树都挖出来送进宫里,把人家的房子都拆了,也要把树弄到宫里去! 早上栽,晚上拔,路上全是树木,花草也一样,真是乱七八糟的! 还在苑里建了个市场,每天早上皇宫都送来酒肉菜肴,让宫女们在那里卖,潘氏当市场管理者,皇帝当市场负责人,负责处罚违规者,要是有人吵架打架,潘氏就负责判决。

皇帝力气很大,能扛起白虎大旗,还自己做各种颜色的锦缎衣服,上面缀满了金花、玉镜和各种珍宝,打扮得花里胡哨的。他宠信着一帮狐朋狗友,一共三十一人,其中黄门侍卫就有十个。一开始,他任命新蔡人徐世檦当直阁骁骑将军,凡是杀人的事,都听徐世檦的命令。杀了徐孝嗣之后,皇帝封徐世檦为临汝县子。陈显达造反的时候,又升徐世檦为辅国将军。虽然表面上让护军崔慧景当都督,但实际上的兵权都在徐世檦手里。事情平定后,徐世檦对别人说:“我带着五百人的军队,竟然平定了拥有上万人的都督!”徐世檦也知道皇帝昏庸放纵,就偷偷地对他的同伙茹法珍、梅虫儿说:“哪个皇帝身边没有重要人物?只是我们这些家伙太坏罢了!”

法珍他们争权夺利,把徐世檦告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渐渐厌恶他们的凶狠跋扈,就在第二年正月,派禁军把徐世檦杀了,徐世檦抵抗战死。从那以后,茹法珍、梅虫儿就专权了,都当上了外监,到处假传圣旨;中书舍人王咺跟他们狼狈为奸,专门负责处理文书。其余二十多个人,也都很有势力。崔慧景平乱之后,法珍被封为余干县男,虫儿被封为竟陵县男。义军起兵的时候,江州和郢州都投降了,皇帝依然我行我素,对茹法珍说:“等到义军打到白门前,咱们再决一死战!”义军逼近郊外,皇帝才开始考虑防守策略,召集王公大臣,把他们分别安排在尚书省和宫殿里。他还迷信鬼神,崔慧景造反的时候,他封蒋子文神为假黄钺、使持节、相国、太宰、大将军、录尚书、扬州牧、钟山王。现在,他又把蒋子文神尊为皇帝。

他把蒋子文神的像和其他庙里的神像都请进后宫,让他的亲信巫师朱光尚祈祷求福。皇帝让冠军将军王珍国率领三万人马驻守大桁,可是士兵们都没什么斗志。皇帝就派他的左右直长,一个太监王宝孙去督战,还叫他“王长子”。王宝孙破口大骂将领们,直阁将军席豪奋勇冲锋陷阵,结果战死了。席豪是个骁勇的将军,他死了以后,军队就溃不成军了,很多士兵从朱雀观上跳下去,或者跳进淮河里自杀,死的人不计其数。于是,皇帝下令闭城自守,城里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王珍国。兖州刺史张稷率兵来京城勤王,皇帝任命张稷为副手,此时手里还有七万精兵。皇帝戴着乌帽,穿着袴褶,摆足了仪仗,登上南掖门眺望。他还虚张声势地弄了一千人的铠甲马匹和仪仗队,都张弓搭箭,从东掖门出去,说是蒋王出征。皇帝素来喜欢玩弄军队,起初用宫女当兵,后来又用黄门侍卫。他亲自到阵前督战,还假装受伤,让人抬着走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在阅武堂设立了牙门军营,每天晚上都戒备森严。皇帝在宫殿里骑马,从凤庄门进徽明门,马匹披着银莲花叶做的盔甲,还装饰着各种羽毛和翠鸟的羽毛,左右侍卫跟随,白天睡觉,晚上起来,跟平常一样。听到城外喊杀声,皇帝穿着大红袍,登上景阳楼屋顶眺望,差点被弩箭射中。大家都很厌倦,都不尽力。招募士兵出战,士兵们走到城门几十步远,就都坐在地上,盔甲也不脱,回去了。皇帝担心城外有埋伏,就下令烧毁城墙附近的府署,六门之内都被烧光了。城里的阁道和西掖门内,都变成了市场,买卖死牛马的肉。皇帝开始和那些小人商量,陈显达一战就败了,崔慧景围城又退走了,认为义军远道而来,最多十天半个月,应该就会散去,就命令太官准备一百天的粮食。大桁战败后,人心惶惶,法珍他们害怕百姓惊慌逃跑,所以闭城不出兵。后来,义军彻底包围了建康,挖壕沟,设栅栏,防守严密,皇帝才又派兵出击,结果屡战屡败。皇帝特别吝啬钱财,不肯赏赐,法珍跪在地上请求赏赐,皇帝说:“贼人来攻打的是我,为什么要向我索要东西呢?”后宫里储存着几百块木板,本来是用来修城防的,皇帝却说打算用来修建宫殿,结果一块也没用上。他又催促御府制作三百件精良的兵器,准备等解围之后,用来清除异己。金银珠宝和各种雕刻的物品,比平时更加紧缺。王珍国、张稷害怕祸及自身,就率兵进入宫殿,一部分军队又从西上阁进入后宫,切断后路,御刀丰勇在内应。

那天晚上,皇帝在含德殿吹笙唱歌,唱的是《女儿子》,还没睡着,就听到有兵士闯进来了,赶紧从北门逃出去,想回到后宫。清曜阁已经被关闭了,太监黄泰平用刀砍伤了皇帝的膝盖,皇帝摔倒在地。皇帝问:“你造反吗?”随后,张齐把皇帝斩首,送给了梁王。

宣德太后下令说:“皇家接连死了好几位皇帝,祖宗们都是圣明之君,太祖高皇帝开创基业,受命于天;世祖武皇帝英勇善战;高宗明皇帝巩固发展了国家,可惜他们都英年早逝,皇位空悬。皇位的继承责任重大,理应落在储君身上。可是,他从小就愚笨凶残,从奶妈带到长大,蛮横无理,劣迹斑斑。高宗皇帝用心良苦,立长子为太子,辅佐他的人才众多,还有亲戚大臣们共同维护,希望能避免大乱,但还没等情况好转,他就开始滥杀无辜了。亲戚朋友,功臣良将,都被他灭了满门,前后不过短短几个月。他所任用的都是些奸邪小人,都是些军营里的屠夫、贩夫走卒,长相凶恶,却掌握着朝政大权,决定着国家的命运,随意杀戮无辜,霸占他们的财产,动不动就屠杀成片的人家。

他身为皇帝,却喜欢那些低贱的事情,穿着简陋的衣服,坐卧都那样。每天早出晚归,不知疲倦,驱赶百姓,弄得城里巷子里都没人住了,老百姓四处逃窜,无家可归,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和尸体,堵塞了街道。他大兴土木,没日没夜地修建宫殿,今天建起来,明天又拆掉,用珍珠装饰还嫌不够,还要用璧玉和珰饰来装饰,简直不知节制。夏天酷热难耐,他还要移栽竹子果树,不分昼夜,树根还没种下去,叶子就枯萎了,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累得不行。他挥霍国库的钱财,专心致志地搞这些虚浮的装饰,逼迫百姓交钱,从近到远,老百姓都吓得瑟瑟发抖,四处逃亡。国库空虚了,他就抢夺商人的钱财,商人哭喊着四处逃窜。

他竟然身为皇帝,却亲自参加角抵之类的低俗活动,昂着头,耸着肩,卖弄力气,玩弄木头,观看的人挤满了场地,他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羞愧。芳乐宫、华林园都变成了集市,到处都是摆摊设点,杀猪宰羊的,他亲自过秤称重。刀兵喧嚣,日夜不停,没有战争,城里却像是在打仗一样。至于他那些丧事期间淫乐,三年时间沉迷玩乐,违背常理,牝鸡司晨等恶行,这些事太细碎了,就不一一细说了。楚国、越国的竹子都写不完他的罪行,比起夏桀、商纣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征东将军忠武英勇,带兵千里,辅佐圣明,成就中兴大业。他乘胜追击,扫清京师,那些小人们却不知悔改,固守城池,拖延时间,迟迟不杀,已经拖延了十几天了,应该赶紧剿灭他们,安定国家。

可以暗中派人传达我的旨意,让忠勇之士一起出兵,迅速平定叛乱,驱逐奸邪,护送他们到别的地方去。那些死者的家属,遭受了这么多不幸,想到他们,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哎!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太后又下令,按照汉朝海昏侯的例子,追封东昏侯。茹法珍、梅虫儿、王咺等人被处死,丰勇也死了。

史书上记载说:汉宣帝时期,南郡抓到了一只白色的老虎,抓到老虎的人叫张武,说明他这个人勇猛强悍,能制服猛兽。东昏侯(萧宝卷)荒淫无道,祸乱朝纲,萧衍起兵平乱,亲身犯险,杀伐决断,最终开启了太平盛世。就连推翻那些宦官的名字,也像是上天注定的一样。

赞曰:东昏侯荒淫无道,如同夏桀、商纣一样。他破坏典章制度,抛弃伦理道德,沉迷于兵戈战火,最终落得个自焚而死的下场。“东昏慢道,匹癸方辛。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