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代蛮族,种类可多了去了,说的语言也都不一样,他们都住在山谷里,主要分布在荆州、湘州、雍州、郢州、司州这五个州的交界处。宋朝的时候,封过西阳蛮的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扞山侯。

等到太祖皇帝登基后,有关部门就奏报说,这些蛮族的封号该不该按照以前的规矩来处理。大臣们讨论后认为:“边疆少数民族的爵位,历代都有章法可循;酋长世袭罔替,这在史书上都有记载。现在皇帝改朝换代了,以前的册封记录自然也作废了,但是梅虫生他们这些蛮族首领一直都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这事儿必须得有个说法,得赏赐他们,提升他们的地位,不能按常规来。所以应该保留他们的爵位,以此来教化这些蛮族。” 于是皇帝下诏书说:“就保留他们的爵位吧!” 就这样,田治生被封为辅国将军、虎贲中郎将,后来又升任建宁郡太守,将军和侯爵的称号都保留着。

建元二年,北方敌人入侵豫州和司州,消息传到蛮族地区,说敌人快来了。又听说官府把老百姓都征调去打仗了。南阳郡的蛮族秦远,见郡县毫无防备,就趁机攻打潼阳,潼阳县令焦文度战死。司州的蛮族还联合敌人攻打平昌戍,戍主苟元宾把他们打败了。秦远又攻破了临沮的百方砦,杀死了百余人。北边的黄蛮文勉德攻打汶阳,汶阳太守戴元孙,孤城寡兵,自知难以抵挡,就放弃了汶阳,逃回江陵去了。荆州刺史豫章王派中兵参军刘伾绪带一千人去讨伐文勉德,到了当阳,文勉德就投降了。刘伾绪接收了他的部落,让他驻守汶阳城,负责维护商旅的通行安全,保证道路畅通。秦远见势不妙,就逃跑了。

话说汶阳地处临沮的西边,方圆二百里,水路狭窄,只能鱼贯通行,有好几处连骑马都过不去。不过,那里的水田却肥沃得很。桓温当政的时候,就把汶阳划出来设了个郡。汶阳西北边紧挨着梁州的新城,东北边挨着南襄城,南边跟巴郡、巫郡接壤。这几个地方的山蛮都很凶狠,经常占据险要的地方当土匪。

从宋朝泰始年间开始,巴郡和建平的蛮族首领向宗头就多次造反。当时刺史沈攸之切断了他们的盐米供应,多次讨伐,却始终没能成功。到了晋朝太兴三年,建平夷王向弘、向壒等人跑到朝廷请求授官。尚书郎张亮认为“蛮夷不能给他们军职”,晋元帝就特地封向弘为折冲将军、当平乡侯,还让他来朝见,并赐给他朝服。这个向宗头,也是后来才冒出来的。后来太祖设立了巴州,用来震慑那些蛮族。

武陵酉溪的蛮人田思飘也出来作乱,抄掠百姓。内史王文和带兵去讨伐,深入蛮族腹地,结果蛮族从后方切断了他的粮草供应。豫章王就派中兵参军庄明率领五百人,和湘州的驻军一千人一起,前去救援王文和。田思飘和王文和交战,被弩箭射死,蛮族这才投降。

永明初年,向宗头又联合黔阳蛮田豆渠等人,五千多人一起作乱。巴东太守王图南派府司马刘僧寿等人开山修路,攻打他们的寨子。向宗头趁着夜里放火烧了寨子逃跑了。

永明三年,湘川的蛮人陈双、李答又出来抢劫郡县,刺史吕安国去讨伐,却没成功。到了永明四年,刺史柳世隆率领大军征讨,才平定了叛乱。

永明五年,雍州和司州的蛮族跟北方的敌人勾结,帮助荒人桓天生造反。

永明六年,朝廷任命督护北遂安左郡太守田驷路为试守北遂安左郡太守,前宁朔将军田驴王为试守新平左郡太守,这两个人都是郢州的蛮族。

永明九年,安隆内史王僧旭征发民丁,派宽城戍主万民和率领八百丁村的蛮族去攻打一千二百丁村的蛮族,结果被击败,万民和还受了伤,马匹和武器都丢了。有关部门奏请免了他的官职。

西阳蛮田益宗,本来是沈攸手下的功臣,后来当上了临川王的卫戍部队长官。结果他叛变投降了北魏,被封为东豫州刺史。建武三年,北魏派益宗攻打司州龙城的守军,结果被守军主将朱僧起打败了。

蛮人的习俗是穿布衣赤脚,有的梳椎髻,有的剪短发。他们的兵器都用金银装饰,用虎皮做成盾牌,擅长使用弩箭,个个都很凶悍,喜欢抢劫。

东夷的高丽国,西边和北魏接壤。宋朝末年,高丽王乐浪公高琏被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祖建元元年,他又被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建元三年,高丽向北魏进贡,乘船渡海而来,使节往来不断,也向北魏朝贡。但高丽国实力强盛,并不受北魏的控制。

北魏朝廷设立各国使馆,齐国使馆排第一,高丽使馆次之。永明七年,南平参军颜幼明和冗从仆射刘思斅出使北魏。北魏举行盛大的宴会,齐国和高丽的使臣都参加了。颜幼明对北魏的主客郎裴叔令说:“我们奉齐国皇帝的命令前来拜访贵国。我们与北魏对抗,其他蛮夷小国,根本没资格和我们齐名,更何况高丽是臣服于我朝的东夷小国,今天竟然敢和我们平起平坐。”刘思斅对北魏的南部尚书李思冲说:“我们齐朝接待北魏使臣,从来没把他们和小国放在一起,你也应该知道。”李思冲说:“确实是这样,只是主使和副使不能上殿而已。这里座位安排得很讲究,足以显示等级。”刘思斅说:“以前李道固出使北魏,就是因为衣冠服饰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北魏使臣必定是穿着冠冕前来,怎么容许被轻视呢?”颜幼明又对北魏皇帝说:“只有齐国和北魏才能并列,边境上的小狄蛮,怎敢与我们齐名呢?”

高丽人的服装是宽松的裤子,戴一种用竹片做的帽子,叫做帻。他们懂得读《五经》。有一次,高丽使臣在京城,中书郎王融开玩笑地问他:“你的衣服穿得不讲究,对身体不好啊。你头上戴的是什么东西?”高丽使臣回答说:“这是古代弁帽的遗制。”

高琏活了一百多岁,寿终正寝了。

隆昌元年,高丽王高云被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丽王、乐浪公,官职那是相当的高啊!

建武三年……(此处缺失329字,具体内容不得而知)……总之,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垂青史。

姐瑾他们四个,那是真拼了命,为国家除掉了大患,勇敢果断,跟那些有名的大将一个级别,简直是国家的守护神啊!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应该得到表彰和奖励。所以,按照惯例,我们建议给他们升官。希望皇上恩准,同意我们提出的升官建议。

宁朔将军、面中王姐瑾,一直以来都在为国家出力,军功卓著,现在我们建议给他升任冠军将军、都将军、都汉王。

建威将军、八中侯余古,年纪轻轻就辅佐皇上,忠心耿耿,功劳显著,现在我们建议给他升任宁朔将军、阿错王。

建威将军余历,向来忠诚可靠,文武双全,现在我们建议给他升任龙骧将军、迈卢王。

广武将军余固,一直以来都在为国家效力,为国家政策的推行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建议给他升任建威将军、弗斯侯。

牟大上奏说:“我派去的建威将军、广阳太守兼长史高达,建威将军、朝鲜太守兼司马杨茂,还有宣威将军兼参军会迈这三个人,品行高洁,忠心耿耿,早有口碑。他们以前在泰始年间就出使过宋朝,这次又奉我的差遣,冒着风浪险阻,去寻求最佳效果,应该升官加爵。按照以前的惯例,我请求给他们暂时授予更高的官职。再说,上天恩泽深厚,百姓都盼望着,更何况他们亲自来到朝廷,却没得到恩宠,希望陛下能特别开恩,免除他们的罪责。”

高达在边疆效力多年,勤劳尽职,现在给他暂时授予龙骧将军、带方太守的官职;杨茂品行清正,公务从未懈怠,现在给他暂时授予建威将军、广陵太守的官职;会迈办事细致周到,多次立下功劳,现在给他暂时授予广武将军、清河太守的官职。皇上批准了,并赐予他们军号,任命他们为太守。

然后,牟大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并由谒者仆射孙副宣读圣旨,正式册封牟大的祖父牟都为百济王。圣旨说:“哎呀!你家族世代忠诚勤劳,功绩远播,边境安定,贡品从未中断。我们依照祖制,正式册封你为王。记住啊!要好好珍惜这份荣誉,千万要谨慎小心啊!” 圣旨下达后,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牟大,正式以祖父牟都的名义继承王位,并接受了册封的章绶、玉印、铜虎符和竹符四样东西。 “你接受了册封,这真是太好了!”

那一年,魏国又派出了几十万骑兵攻打百济,直接打进了百济境内。牟大立刻派沙法名、赞首流、解礼昆、木干那这几位将军率领军队,狠狠地打了一仗,把魏军的嚣张气焰给压下去了。

建武二年,牟大给朝廷上奏说:“我自打受封以来,世代蒙受皇恩,荣幸地担任要职,努力保卫边疆,抵御外敌入侵。以前,姐瑾他们也受到朝廷的赏识和提拔,百姓们都安居乐业。庚午年的时候,北方蛮族不肯悔改,又举兵入侵,逼近边境。我派遣沙法名他们带兵迎战,夜袭敌军,打得他们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我们乘胜追击,杀得敌人尸横遍野。这一仗彻底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如今边境安定太平,这都是他们的功劳啊!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我建议提升他们的官职。现在,我请求封沙法名做征虏将军,封他为迈罗王;封赞首流为安国将军,封他为辟中王;封解礼昆为武威将军,封他为弗中侯;木干那之前也有军功,又攻克了台舫,我请求封他为广威将军,封他为面中侯。”

他又上奏说:“我派出的龙骧将军、乐浪太守兼长史慕遗,建武将军、城阳太守兼司马王茂,还有参军、振武将军、朝鲜太守张塞,以及扬武将军陈明,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遇到危险毫不畏惧,奋不顾身。这次他们出使,冒着风浪险阻,尽职尽责,表现出色,也应该提升官职。我请求朝廷给他们加官进爵,授予他们相应的官衔。”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赐予他们相应的军号。

加罗国,是三韩的后裔。建元元年,加罗国王荷知派使者来朝贡。皇上下了诏书:“我刚即位不久,边远地区就来朝贡,展现了良好的风俗。加罗王荷知远道而来,表达了臣服之意。封他为辅国将军,仍为本国王。”

倭国,位于带方东南方向的海岛上,从汉朝末年以来,一直由女王统治。他们的风俗习惯,史书上都有记载。建元元年,朝廷任命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并赐予倭王武号为镇东大将军。

林邑国,就在交州的南边,坐船走海路要三千多里,北边跟九德县接壤,以前秦朝的时候叫林邑县。汉朝末年的时候,林邑就称王了。到了晋朝太康五年才开始向朝廷进贡。

宋朝永初元年,林邑王范杨迈出生了,他妈妈做梦梦到有人用金色的席子给他垫着,闪闪发光,特别漂亮。咱们中国人管这叫紫磨金,林邑人却管它叫“杨迈”,所以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杨迈死了以后,他儿子继位,特别想念他爹,也改名叫杨迈。

林邑有个金山,金子像水一样从山里流出来,汇入海湾。他们信奉尼乾道,铸造了巨大的金银佛像,直径足足有十丈那么大。元嘉二十二年,交州刺史檀和之带兵攻打林邑,杨迈想用一万斤黄金、十万斤白银、三十万斤青铜来换回日南郡。大臣毒僧达劝他别这么做,可杨迈没听。檀和之打败了林邑北边的犬戎区栗城,缴获了无数金银财宝,还把那尊大金人毁了,得到几万斤黄金,其他战利品更是堆积如山。檀和之后来生病死了,据说是因为得罪了胡神。

孝建二年,朝廷任命林邑长史范龙跋为扬武将军。

杨迈的子孙一直传位当国王,但之前都没啥正式的爵位。后来,一个叫范当根纯的林邑人发动叛乱,夺取了王位。永明九年,范当根纯派人进贡金席等物品。皇帝下诏说:“林邑虽然地处偏远,但一直都臣服于朝廷。当根纯这次诚心进贡,还带了手下官员一起前来,表现很好,值得嘉奖。应该给他封个爵位,以示朝廷的恩泽。特此任命他为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 后来,范杨迈的后代范诸农联合百姓起兵,打败了范当根纯,收复了林邑。永明十年,朝廷任命范诸农为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建武二年,又晋升他为镇南将军。永泰元年,范诸农入朝,结果在海上遭遇风暴溺水而死,朝廷就让他儿子范文款继位,任命他为假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

话说晋朝建兴年间,有个日南的夷族首领叫范稚奴,经常跟商人打交道,见识了中原的先进制度,就教唆林邑王范逸修建城池宫殿。这林邑王啊,戴着像佛冠一样的帽子,身上穿着香喷喷的璎珞。林邑人性格彪悍,习惯在山里生活,很能打架,打仗的时候用海螺壳当号角。他们大多数人都赤身裸体,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根本没见过霜雪。那里女人地位高,男人地位低,他们管他们的首领叫婆罗门。亲戚之间互相通婚,结婚的时候是女的先派人去提亲。女子出嫁时,穿的衣服是用迦蓝布做的,又宽又长,缝合起来像井栏一样,头上戴着鲜花和珠宝。婆罗门会牵着新郎新娘的手,让他们互相握一下,然后念念咒语,祝他们婚姻幸福。他们死了人,要剪掉头发表示孝顺,然后把尸体烧了,在野外埋葬。听说在很远的地方有一种叫灵鹫的鸟,它能预知人将死,就会飞到死人家里,把死人的肉吃光,然后飞走。人们就把死人的骨头烧成灰,扔到海里水葬。他们觉得皮肤黑才好看,南方很多国家都这样。在区栗城,他们立了一根八尺高的竿子,用来测量日影,发现正午的日影向南偏了八寸。

从林邑往西南走三千多里,就到了扶南国。扶南国在日南国的南边,大海西蛮湾里,国土面积有三千多里,有一条大江从西边流入大海。据说扶南国最早的时候,是个女人当国王,名字叫柳叶。后来有个激国人叫混填,梦见神给他一把弓,让他乘船出海。混填第二天早上在神庙树下找到了那把弓,就乘船去了扶南。柳叶看到船来了,就带兵去拦截。混填举起弓,远远地射出一箭,箭穿透了船身,射中了船上的人。柳叶吓坏了,就投降了。混填娶了柳叶为妻,觉得她赤身裸体不好看,就给她披上布,遮住身体。然后混填治理国家,他的子孙一直相传。后来国王盘况死了,大臣们拥立他的大将范师蔓为王。范师蔓生病的时候,他的外甥旃篡夺了王位,还杀了范师蔓的儿子金生。十几年后,范师蔓的另一个儿子长,杀了旃,他用刀剖开旃的肚子,说:“你当年杀了我哥哥,今天我就为父兄报仇!”结果,旃的大将范寻又杀了长,大臣们拥立范寻为王,这已经是吴国和晋朝的时候了。扶南国在晋朝和宋朝时期,一直向朝廷进贡。

宋朝快完蛋的时候,有个扶南国的国王,叫侨陈如阇耶跋摩,他派人到广州做生意。有个印度和尚叫那伽仙,搭了扶南国王的船想回国,结果遇上风暴,被吹到林邑国,所有东西都被抢光了。那伽仙听说可以到扶南,就详细地说了中国有个圣明的皇帝。

永明二年,阇耶跋摩派那伽仙上书给中国皇帝,信里说:“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国家太平。祝愿皇上身体健康,太子平安,后宫嫔妃都安好,文武百官和睦相处,四邻友好,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没有灾害,国泰民安。我们国家也风调雨顺,人民安乐,都因为皇上您的恩泽。”

他还说:“我以前派人到广州做生意,那伽仙和尚搭我们的船想回扶南,结果在海上遇风暴到了林邑,林邑国王抢了我们的货物和那伽仙的私人物品。那伽仙是从中国来的,他看到了中国的盛世,佛法兴盛,僧侣众多,佛事繁荣,国王威严,国家秩序井然,皇上慈悲为民,天下归心。如果皇上能像他说的那样,那影响力就太大了!我听说后非常高兴,希望能有机会拜见皇上,得到皇上的恩泽,保佑我们国家。所以我派那伽仙来拜见皇上,进贡一些小礼物,表达我们的忠心,并说明情况。礼物粗陋,请皇上见谅。”

他还说:“我有个奴隶叫鸠酬罗,他逃跑了,跑到别的地方,勾结叛逆,攻破了林邑,自立为王,不忠不义,犯了大罪。林邑以前被檀和国打败,后来归顺了中国,现在鸠酬罗这个叛逆奴隶却很嚣张。林邑和扶南是邻国,他竟然敢造反,离朝廷远,根本不听话。林邑是您的属国,所以我特地禀报。听说林邑好几年没进贡了,想和朝廷断绝关系,这就像狮子能容忍老鼠在自己身边嚣张吗?希望皇上派兵讨伐这个叛贼,我也会尽力协助,让边境国家都归顺。如果皇上想另立他人为林邑国王,请下旨。如果不想出兵,希望皇上派少量军队协助我,乘胜追击,消灭叛贼。平定之后,我会进贡黄金五婆罗。现在我派使者送上我的忠心,所写的不完全,还请皇上体谅。那伽仙和他的同伴也一起上书,恳请皇上怜悯。” 最后,他还献上了金镂龙王坐像一尊,白檀像一尊,牙塔两座,古贝两对,琉璃苏鉝两件,瑇瑁槟榔柈一枚。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话说有个那伽国的仙人来到京城,说是他们国家信奉摩醯首罗天神,这神经常降临在摩耽山。那地方常年温暖,草木不落叶。仙人还递上了一份奏章,上面写着:“吉祥庇佑世间,普度众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天感念善缘。仙山名为摩耽,吉树繁茂荣盛。摩醯首罗天,因此降临神灵。国土都蒙受恩泽,人民都安居乐业。因为这份恩泽,所以我才来朝拜。菩萨以慈悲为怀,修行从凡间开始。一念菩提心,二乘境界不足以企及,历世积累功德,修习六度大悲。勇猛精进超越劫数,财物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生死不以为苦,普度六道有缘众生。圆满修习十地,最终度化人天。功德圆满,成就正觉。万般智慧圆满具足,恩泽普照尘世。众生因缘际会,随机施以法药。佛法遍及十方,没有一个不被救度。皇上圣明弘扬大道,兴隆三宝。您心系天下万民,威恩震慑四方。国土城邑,仁风清正。如同释提桓天,诸天中最尊贵。陛下统领万民,四海归心。圣明的慈爱无边无际,也深及我小小的国家。”

皇上看了奏章,下令回复说:“摩醯神灵降临,恩泽那伽国,虽然风俗习惯不同,朕也深感欣慰。朕知道鸠酬罗背叛那伽国,占据林邑,聚众抢掠,确实应该讨伐。虽然他们地处偏远,以前也进贡朝贡,但自宋朝末年以来,战乱频仍,海上交通中断,皇朝的教化也未能深入。朕正想用文治来感化远方的人民,暂时不想动用武力。既然那伽王诚心来朝,并请求我军出兵,朕就下令交部妥善接待。讨伐叛逆,安抚臣服,这是国家法度,希望你们能立下大功,不负朕的期望。那伽仙多次往来于两国之间,对我国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让他详细地向朕禀报。” 皇上还赏赐了那伽仙绛紫、地黄、碧绿纹绫各五匹。

扶南人挺聪明,也挺狡猾,会用计策把不服管的周边居民抓来当奴隶,然后用他们换金银丝绸。有钱人家的男人穿锦缎做的横幅一样的衣服,女人戴着贯头巾,穷人就用布遮体,戴着金银首饰,用金银做的餐具。他们伐木盖房子,国王住高高的楼阁,用木栅栏围成城。海边长着很大的箬竹叶,有八九尺长,他们用竹叶盖房子。老百姓也住楼阁。他们造的船有八九丈长,五六七尺宽,船头船尾像鱼一样。国王出行坐大象,妇女也能骑大象,斗鸡和打猎是他们的娱乐活动。他们没有监狱,如果有人打官司,就用金戒指或者鸡蛋大小的金环扔进沸腾的开水中,让当事人去捞,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烧红的铁锁让当事人拿着走七步,有罪的人手就会被烫烂,无罪的人则不会受伤。还有一种方法是让他们下水,正直的人不会沉,不正直的人就会沉下去。那里盛产甘蔗、石榴和橘子,槟榔很多,鸟兽和中国差不多。扶南人性格善良,不善于打仗,经常被林邑国欺负,也无法和交州来往,所以他们派来的使者很少。

交州地处海岛要冲,控制着很多外国,所以他们仗着地势险要,经常不服从朝廷管辖。宋朝泰始年间,交州刺史张牧去世后,交趾人李长仁杀了张牧带来的军队,占据交州叛乱。几年后,李长仁病死了。他的弟弟李叔献继承了他的位置,但还没来得及发布命令,就派人请求朝廷任命刺史。宋朝就派南海太守沈焕担任交州刺史,任命李叔献为焕宁远司马、武平新昌二郡太守。李叔献得到朝廷的任命后,百姓都服从了他,于是他就带兵坚守险要地势,不让沈焕进入。沈焕在郁林停滞不前,最后病死了。宋太祖建元元年,朝廷又任命李叔献为交州刺史,并安抚他。李叔献接受了任命,但是后来他却切断了与外国的联系,进贡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宋世祖想要讨伐他,永明三年,朝廷任命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并调集南康、庐陵、始兴三郡的军队征讨交州。李叔献听说后,派人请求朝廷宽限几年,并献上了十二队纯银的头盔和孔雀羽毛做的装饰品,但是宋世祖没有答应。李叔献害怕被刘楷打败,就偷偷地从湘川回到了朝廷。

六年后,房法乘接替了楷担任始兴太守。法乘到任后,正好生病了,根本不管事,就喜欢读书。长史伏登之就趁机专权,擅自更换将领和官员,都不告诉法乘。录事参军房季文把这事儿告诉了法乘,法乘一听就火大了,把登之关进了监狱。关了十几天,登之给了法乘的妹夫崔景叔好多好处,才被放出来。然后,登之带着手下人袭击州府,抓住了法乘,还假惺惺地说:“您身体不好,不应该操劳。”就把法乘关到一个偏僻的房间里。

法乘没事儿了以后,又去找登之要书看,登之说:“您现在安静养病都怕病情加重,怎么能看书呢?”所以就不给法乘书看。后来,登之就说法乘得了心病,身体不好,不能处理政务。结果,朝廷还是让登之做了交州刺史。法乘回到岭南就死了。法乘是清河人,在昇明年间,是太祖的骠骑中兵,后来做到左中郎将。他为人正直简朴,身高八尺三寸,行为举止超过常人,总是谦虚地弯着腰。青州刺史明庆符也和法乘一样优秀,朝廷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这样。

史书上说蛮夷侵扰中原,这是个总的概括。但要说南方的蛮夷杂族,他们各自占据岛屿建立国家,各种奇珍异宝,没有比这儿更多的了。深山大海里,珍宝多得数不清。商船从很远的地方来,把货物运到南方各州,所以交州、广州非常富庶,皇室的府库也堆满了东西。虽然有些事情处理得不太好,但是朝廷的教化还是能传达到这里。至于说用德行来感化远方蛮夷,是不是应该这样呢?

赞曰:司州、雍州分界,荆州直到衡阳。州郡错综复杂,各地都有蛮族。东方的夷族在海外,碣石山、扶桑国。南方的边疆遥远,一直延伸到茫茫大海。不是主动进贡,就是来归附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