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传》里说:东方。《易经》里说地上之木对应着“观”卦。所以木对应人的仪容和举止。木是春天生机勃勃的开始,也是农业的根本。如果能不耽误农时,让老百姓一年到头不超过三天赋税徭役,实行十分取一的税收制度,不贪图私利,那么就能顺应木的特性。但如果君主失了威仪,违背了木的生长规律,沉迷于打猎游玩,不回宫里,沉溺酒色,不顾礼法,出入没有节制,随意加派徭役,耽误了农时,还搞些阴谋诡计,搜刮民财,那么木的特性就消失了。你看那些做车轮箭矢的工匠,失败的例子多得很,所以说木性不能违背啊。
宋泰豫元年,京城祗垣寺的皂荚树枯死了。到了昇明末年,它竟然又长出了花叶。《京房易传》说:“树木冬天生长,不出两年,国家就会有丧事,君子也会死去。”这个预兆应验了,宋朝皇帝禅位了。
建元元年,朱雀桥的华表柱上长出了枝叶。建元初年,李子树上长出了毛。建元二年,武陵沅头都尉的官署里有一棵桑树,冬天竟然长出了叶子。《京房易传》说:“树木冬天开花,天下会有丧事。”这个预兆也应验了,两年后,皇帝驾崩了。
建元四年,巴州城西一座古楼的柏树柱子,几百年了,突然开花了。永明六年,石子岗的一棵柏树,长两尺四寸,宽四寸半,变成了石头。当时皇帝多次出游,这应验了《木传》里说的“木失其性”啊。永明年间,一条大船无缘无故沉了,船舱里却没有进水。
隆昌元年,庐陵王子卿家里的屋梁柱子上无缘无故地流出了血。建武初年,始安王遥光修庙,砍了东安寺的屋梁来修庙墙,砍断梁木后,水像眼泪一样流了出来。《貌传》里说:如果君主失了威仪,怠慢骄纵,那就是狂妄,就不会庄重了。下属不恭敬,上级就没有威严。天下人都对君主不恭敬,还肆意骄纵,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如果百姓不敬重君主,不遵守法令,那么阴气就会盛行,所以说惩罚就是连绵不断的雨水。
永明八年四月己巳日开始下雨,白天有时会短暂放晴,晚上能看见星星月亮,但雨一直下个不停,直到十七天才停。
十一月辛巳朔那天开始,从三月戊寅起,中间有过短暂的晴天,但从四月一日又开始阴雨连绵。白天偶尔能看到太阳,晚上偶尔能看到月亮,然后又恢复了阴雨天气,一直到七月才停。
永泰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下雨,一直到永元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才放晴。京房占卜说:“冬天雨,天下要闹饥荒;春天雨,会有小规模的战争。”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侵雍州,这正好应验了古书上的记载。书上说:“大雨大雪,虽然是寻常的征兆,但也有严重的时候。雨是阴气,大雨大雪就是阴气积累得厉害的表现。有一种说法认为,大雨大雪和洪水景象相似,只不过把水换成了雪罢了。”
建元二年闰月己丑那天,下起了雨夹雪。三年十一月,又下起了雨雪,阴天和阴霾交替出现,持续了八十多天,直到第四年二月才停。书上说:“雷在天地间是长子,因为它能使万物生长,与万物一起出入。所以雷声响起,万物就生长;雷声停止,万物就休眠。雷是君主的象征,雷声入地则除害,雷声出地则兴利。雷的微弱气息在正月出现,雷声在二月出现,在八月停止,其余微弱的气息在九月停止。冬三月雷声不出;如果阳气不能封闭阴气,雷声就会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从而带来灾难,危害万物。”
建元元年十月壬午那天晚上,出现了闪电,随后就打起了雷。十一月庚戌那天,也出现了闪电,过了一会儿就打雷,雷声持续了一会儿就停了。永明五年正月戊申那天晚上,西北方向传来雷声。六年十月甲申那天晚上,天气阴沉,下着细雨,西北方向开始传来雷声。七年正月甲子那天晚上,天气阴沉,西南坤宫方向传来雷声,隆隆一声就停了。八年正月庚戌那天晚上,坎宫水门方向传来雷声,隆隆一声就停了。九年二月丙子那天,西北方向出现了闪电,随后传来隆隆的雷声,持续了十声才停止。十年二月庚戌那天晚上,南方出现了闪电,随后传来隆隆的雷声,持续到丁亥日才停止。十月庚子那天,西北方向传来雷声和闪电。十一月丁丑那天,西南方向出现了闪电,随后传来隐隐约约的雷声,响了两声就停了,地点在西南坤宫。十二月甲申那天,阴雨天气,出现了闪电,随后西南和西北方向都传来了雷声,连续响了三声。丙申那天晚上,西北方向连续响了两声雷。辛亥那天,下起了雷雨。
书上说:下冰雹啊,象征着君臣关系失调。阳气太盛就下冰雹,阴气太盛就下霰(xiàn,一种雪)。阳气太盛压迫阴气,阴气太盛压迫阳气。冰雹是阴气弱阳气盛的征兆,霰是阳气弱阴气盛的征兆。《春秋》不记载霰,就像不记载日食月食一样。
建元四年五月初一,下冰雹了。
永明元年九月某日,下冰雹,冰雹大的像蒜瓣儿,一会儿就停了。
十一年四月某日,下冰雹,冰雹大的像蒜瓣儿,一会儿就没了。
书上还说:皇帝行为失德,荒淫无道,下面的人怠慢不敬,上下都失了规矩,轻视法律,侵犯制度,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所以导致了饥荒。人的相貌和气质都坏了,所以才会出现鸡瘟。还有一种说法是:水灾年鸡大量死亡,也变成怪异的样子,也是这个原因。上下不信任,大臣奸邪,老百姓当强盗,所以说这是最坏的征兆。还有一种说法是:老百姓受刑罚的人很多,或者相貌丑陋,风俗狂妄放肆,朝令夕改,就穿奇奇怪怪的衣服,所以说当时就有妖服出现。
永明年间,宫里流行穿戴狩猎图案的锦衣,这是象征着骑射和兵戈。到了建武年间,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入侵。
永明年间,萧谌发明了一种博风帽和后裙,叫破后帽。世祖皇帝死后,萧谌参与废立新君,诛杀了许多诸王。
永明年间后期,民间流行一种叫倚劝帽的帽子。等到海陵王被废黜,明帝继位,劝进之事,倚立可待。
建武年间,帽子和裙子都盖住了头顶;到东昏侯时期,认为裙子应该在下,现在在上,是不祥之兆,就把它废除了。这是臣下反叛君上的征兆。
永元年间,东昏侯自己设计制作了宴游的服装,上面缀满了花朵和锦绣,具体细节很难说得清。一些小人们又设计了四种帽子,帽子因为形状而得名:一种叫“山鹊归林”,《诗经》里说“鹊巢”,是说夫人的德行,东昏侯宠幸妃嫔,淫乱不堪,所以鹊都飞回它的巢穴去了。一种叫“兔子度坑”,天意暗示天下将有追逐兔子的事情发生。一种叫“反缚黄离喽”,黄口小鸟,反缚,就是被绑的意思。一种叫“凤皇度三桥”,凤皇是祥瑞,三桥,是梁王住的地方。
书上还说呢,要是出现什么乱子,那都是天地之间不同寻常的征兆。树木是青色的,所以叫“青眚”,这是不好的预兆。凡是出现不好的征兆,都是金克木,木克金,两种力量互相冲突造成的。
话说在延兴元年,海陵王刚即位,文惠太子的坟墓上出现了一个像人一样的东西,好几丈高,青色的,直冲云霄,声音像雷一样响。
书上说,火代表南方,象征光明和辉煌。君主应该像火一样光明正大来治理国家。如果君主明智,奸臣远离,贤臣在位,那就像火一样光明,国运昌盛。但如果君主昏庸,不遵守法度,不惩治奸邪,那奸臣就会得逞,离间骨肉亲情,排挤忠良之臣,甚至杀害太子,排挤功臣,宠幸妾室,这样的话,火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光明,就会导致上至宗庙,下至府邸宫殿,甚至皇宫内外都遭受灾祸,就算兴兵百万也救不了。
永明三年正月,甲夜,西北方向出现了野火,火光中冒出火精。西北方向出现了四道,东北方向出现一道,每道长七到八尺,颜色是黄赤色。三月庚午,丙夜,北面出现野火,火光中冒出火精,长六尺;戊夜又出现了一道,长五尺,颜色也是黄赤色。四年正月丁亥,晚上出现了三处火精。闰月丁巳,晚上出现了四处火精。十二月辛酉,晚上东南方向出现了两道火精。五年十二月丙寅,晚上西北方向出现了野火,火光中冒出火精,一道,长三尺,颜色是黄白色。六年十一月戊申,晚上西南和北面出现了野火,火光中冒出九道火精,每道长两尺,颜色是黄赤色。九年二月丙寅,甲夜,北面出现了野火,火光中冒出两道火精,西北方向又出现了一道,每道长三尺,一会儿就消失了。
永元二年八月,宫里失火,烧毁了西斋璿仪殿以及昭阳殿、显阳殿等宫殿,一直烧到北面的华林墙,西面烧到了秘阁,一共烧毁了三千多间房屋。《京房易传》上说:“君主不思进德修业,就会有妖邪作祟,宫殿被火烧毁。”秘阁和《春秋》宣榭同时被烧,这天意好像在说,既然没有纲纪法度,还要典籍文献做什么!二年冬天,京城百姓都惊恐地说,要发生火灾,南岸的人家经常在篱笆间发现用布裹着的火种,说是官家用来避灾的。
公元前几年,正月里,豫章郡突然发生大火,烧毁了三千多户人家。京房根据《易经》占卜说:“天火烧毁民房,这是政治混乱、杀戮战争的征兆。” 同年,朝廷军队和义军在南江一带的郡县发生激烈的冲突。
二月,皇宫乾和殿西厢房失火,烧毁了三十间房屋。当时西边厢房已经烧毁了,皇帝只好搬到东边厢房居住,那是高宗皇帝住过的宫殿。这次火灾的占卜结果和宫殿失火是一样的。《易经》里说:“犯上作乱的人不处死,就像霜冻的草不会死一样。或者杀戮不按时节进行,杀戮之事失了准绳,所以叫做‘草妖’。” 还有一种说法是:“‘草妖’象征着失去民心。”
永元年间,宫廷御刀黄文济家斋院前种的菖蒲,突然开花了,花光照在墙壁上,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只有他的儿子看到了,其他人没看见。没过多久,黄文济就被杀了。刘歆的《视传》里记载了羽虫作孽的预兆,指的是鸡的灾祸。班固根据《易经》解释,鸡属于巽卦,现在用羽虫作孽来比喻,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按照刘歆的说法,把它附在《视传》里。
建武二年,有一只大鸟落在建安郡,形状像水牛犊。那一年,建安郡发生了大水灾。三年,大鸟又飞到了东阳郡,太守沈约上表说:“这只鸟身上长满了五彩的羽毛,红色居多。” 《乐纬叶图征》里记载:“焦明鸟羽毛是红色的,它出现就预示着水灾。”
永明二年四月,乌鸦在内殿东边的鸱尾上筑巢。三年,大鸟又飞到了会稽郡上虞县。那一年,上虞县发生了大水灾。《易经》里说:“水火为灾。” 还说:“红色的预兆,既可能是凶兆,也可能是吉兆。”
建武四年,王晏的儿子王晏子德元住的房间里,帷帐上无缘无故地出现了血迹,几天后血迹就消失了。不久之后,王晏就被处死了。《思心传》里说:“心对应着土的属性。思想不周全,就会导致混乱失序。风在阳气盛的地方就是君主,在阴气盛的地方就是大臣,如果专横跋扈,气焰嚣张,就会受到惩罚。心是五脏之主,就像土是五行之主一样。” 还有一种说法是:“阴阳失衡,阳气过盛就形成风,严重的就成了狂风。阴气过盛,就会阴雨连绵,严重的就成了久阴不雨。” 还有一种说法是:“夜里刮大风,白天阴沉,这和久阴不雨的景象是一样的。”
建元元年十一月庚戌日,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是从戌亥方向刮来的。
永明四年十一月,甲寅日酉时(傍晚七点到九点),一阵小风吹了起来,到了后半夜(凌晨一点到三点)开始下雪,风也转向了浪津方向。
永明四年二月丙寅日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风刮得又急又猛。
永明四年十一月己丑日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风又刮得又急又猛,是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
永明五年五月乙酉日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风刮得又急又猛,也是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
永明七年正月丁卯日,这天是阴贼日,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风刮得又急又猛,是从北方刮过来的,风力巨大,浪头翻滚,一直到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才停。
永明八年六月乙酉日,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风刮得又急又猛,风力巨大,浪头翻滚,刮得房子都倒了,树都折了,尘土飞扬,是从西南方向刮过来的,伴随着雷雨,很快就风停雨住了。
永明九年七月甲寅日,这天是阳羽廉贞日,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风刮得又急又猛,是从东方刮过来的,风力巨大,浪头翻滚,一直到乙卯日阴贼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才逐渐减弱,这次大风被称为“羽动羽”。
永明九年九月乙丑日,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打雷下雨,风刮得又急又猛,风力巨大,浪头翻滚,是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
永明九年十月壬辰日,这天是阳羽奸邪日,丑时(凌晨一点到三点),风从北方刮过来,风力巨大,浪头翻滚,风刮得又急又猛,尘土飞扬,过了五天,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才逐渐减弱,这次大风被称为“羽动宫”。
永明十年正月辛巳日,这天是阳商宽大日,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风从西北方向刮过来,风力巨大,浪头翻滚,风刮得又急又猛,扬起沙尘,刮断树木,一直到酉时(傍晚七点到九点)才停。
永明十年二月甲辰日,这天是阳徵奸邪日,辰时(上午七点到九点),风刮得又急又猛,是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力巨大,浪头翻滚,一直到酉时(傍晚七点到九点)才停。
永明十年三月丁酉日,这天是阳徵廉贞日,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风从北方刮过来,风刮得又急又猛,风力巨大,浪头翻滚,一直到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才停。
永明十年七月庚申日,这天是阴角贪狼日,午时(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风从东北方向刮过来,风刮得又急又猛,浪头翻滚,一直到辛酉日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才逐渐减弱。
永明十一年二月庚寅日,这天是阳角廉贞日,亥时(晚上九点到十十一),风从西北方向刮过来,风力巨大,浪头翻滚,一直到丑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才逐渐减弱,这次大风被称为“角动角”。
七月初几,刮起了大风,那是廉贞星当值的日子,风从东北方向呼啸而来,又急又猛,刮得房子倒塌,树木折断,到了半夜风势才渐渐小了一些。第二天,风又来了,这次是角宿星当值,风从西北方刮来,比前一天更猛烈,刮了很久才停。这些风来得这么突然,这么猛烈,感觉像是阴阳失调造成的。
建武元年三月,某一天下午,突然刮起了大风,浪头汹涌澎湃,从北方刮来,这跟之前的记载很相符。建武二年、三年、四年,每到秋天七月八月,都会刮大风,江南地区尤其严重,房子倒塌,树木折断,甚至还死人。京房占卜说:“狱吏暴虐,就会导致风灾害人。”当时的皇帝很严厉。
永元元年七月十二,京师刮起了大风,方圆十里内的树木,还有官府和百姓的房屋,都被刮倒了,这跟之前的记载也吻合。《书》上说:“山对于大地来说,就像君王对于国家一样。山崩了,就象征着君王的权力受损,京城要迁徙,天下将要发生变化。陵墓变成了沼泽,尊贵的人将变得卑贱。”
建元二年夏天,庐陵石阳县的长溪水冲刷山脚,导致山体崩塌,崩塌处长达六七丈,露出了上千根石柱,这些石柱都粗得像车轮那么大,长的有一丈,短的也有八九尺,柱头上刻着一些古老的文字,看不明白。江淹拿着这事儿去问王俭,王俭说:“江东地区没有这种古体隶书,这些石柱应该是秦汉时期的。”第二年,宫车驾崩,果然应验了天下将要发生变化的预兆。
永明二年秋天,始兴曲江县也发生了山崩,堵塞了溪流,形成了一个池塘。京房占卜说:“山崩,是人主不祥的征兆。”《书》上还说:“雷电击打的地方,都是因为受到了感应,都是因为心里有所亏欠造成的。”
建元二年闰六月,半夜里突然打雷闪电。四年五月五日,下起了冰雹,天昏地暗的,雷声震耳欲聋,乐游原上的安昌殿被雷电击中,烧得干干净净。永明八年四月六日,雷电击中了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寺庙的四角都被击毁,塔也被烧了,只有佛像和窗户完好无损。永明年间,雷电击中了东宫南门,没造成什么损坏,却害死了一个厨师。十一年三月,雷电击中了东斋,房梁倒塌了。左右的人都想赶紧修缮,可是竟陵王子良说:“这不能修!就让它这样吧,这是上天对我的警示,也是上天对我的爱护。”第二年,子良就去世了。
书上说啊,地气要是乱了,那就是木、金、水、火这几种元素搞的鬼。
建武二年二月丁巳那天,地震了。永元元年七月,地震了十八次,日夜不停的震。九月十九号,又震了五次。金,代表西方,万物成熟之后,就有了杀伐之气。对于帝王来说,就是打仗、征伐的意思。皇帝要是兴兵动众,打仗,那金气就顺。但要是皇帝老是侵略扩张,喜欢打仗,贪图城池,不把百姓命当回事儿,弄得民不聊生,内外交困,那金气就不顺了,就像冶炼的金属没熔化好,硬邦邦的,所以说金不从革,还说木克金。
建武四年,明帝送豫章王二女儿绥安公主进宫当嫔妃,回宫的时候,轿子上的金翅鸟突然自己掉下来断了,莫名其妙的。
书上还说,《易经》里讲,西方属兑,代表嘴巴。皇帝要是做事过分,刑罚不一,老是收重税,或者打仗,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还动不动就劳民伤财,那就是说话不靠谱。皇帝要是失去了民心,政令不通,孤掌难鸣,老百姓怕他严刑峻法,阳气太盛就会大旱,所以说这是自作自受。
建元三年大旱,还闹起了外族入侵。永明三年也大旱,第二年,唐宇之造反了。建武二年也大旱,那时候外族入侵正厉害,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结果。
书上又说,老百姓受苦了,又怕严刑不敢说话,那就会先在歌谣里表达出来。歌谣嘛,就是口头上的事。民怨沸腾,就会出现怪话,或者奇怪的谣言。
宋朝泰始年间,丢了彭城之后,江南开始种梨,以前没种过,老百姓都抢着种。有识之士说:“将来会有姓萧的来当皇帝。”十几年后,萧齐篡位了。
元徽年间,有童谣说:“襄阳白铜蹄,郎杀荆州儿。”后来沈攸之造反,雍州刺史张敬儿攻打江陵,杀了沈攸的儿子元琰等人。
永明元年元旦,有个小官喝醉了,拿着笔乱写乱画,不知道写啥,就说“想念高祖皇帝”。皇帝就赦免了他的罪。
世祖皇帝在青溪修建旧宫,当时有人讽刺说:“旧宫?那不就是个破马厩吗!”结果世祖皇帝死后,宫女们才搬进去住。
永明初年,老百姓唱着歌谣:“白马在城边嘶鸣,想要吃城边的草。”歌谣里还夹杂着“陶郎来”这几个字。白马象征着军队,三年后,果然爆发了唐宇之的叛乱,说是唐朝派兵来征讨。
世祖皇帝刚建成的禅灵寺,百姓们纷纷去参观。有人说:“‘禅’是传授的意思,‘灵’又不是什么好名字,传授的东西肯定不会落到合适的人手里。”后来太子被废,应验了这句话。
永明年间,宫里除了御膳房做的饭菜,其他的都算作客食。世祖皇帝觉得“客食”听着不像自家人的饭菜,就改叫“别食”,当时人们觉得这是个不好的预兆。没过多久,皇帝就驾崩了。
文惠太子在东宫时,写了一首诗,诗里写到“纤纤两头……”,最后一句是“磊磊落落玉山崩”。从那以后,王公大臣和太子相继去世,甚至连皇宫都出现了丧事。
文惠太子还写过一首七言诗,诗句结尾总是“愁和谛”。后来果真发生了皇帝禅位的事件。
永明年间,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着童谣:“黑水向北流,赤火入齐州。”不久,京城里突然到处起火,火的颜色比平常的火更红,但温度却不高,达官贵人争相用它治病。有人用这种火灸烤桃木板七炷香,七天就能痊愈。朝廷下令禁止,但还是止不住。京城里患有甲状腺肿的人,用这种火灸几天就好了。邻居们笑话他:“病本来就好了,哪是火治好的?”这人觉得脖子痒痒的,第二天,肿块又长回来了。后来梁朝以火德兴国。
文惠太子开垦东田,当时有人说:“以后肯定会有个疯孩子。”结果太子真的被废了。
从齐朝宋朝开始,民间就流传着“扰攘建武上”这句话。明帝刚即位,就诛杀了许多宗室大臣,京城里人心惶惶。
永元元年,又出现了童谣:“千里江水向东流,流到东城脚下头。穿乌皮裤,戴乌皮帽,三更时分来报仇。脚跛走不动,错杀了老姥子。”“千里流”指的就是长江,“东城”指遥光。“遥光”夜里起事,穿着乌皮裤的人纷纷跑去投奔他。“脚跛”也是指遥光,“老姥子”指孝字,暗指徐孝嗣。
永元年间,民间流传着童谣:“野猪虽然哼哼唧唧,马儿却空守着粮仓。不知道龙和虎,会在江南的村庄里吃喝。七九六十三,广莫城里的人一个都不剩。乌鸦聚集在驿站门口,现在你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看看三八之后,景阳楼就要倒塌了。” 懂行的人解释说,这指的是陈显达属猪,崔慧景属马,但其实不对。东昏侯属猪,马的主人是谁还不清楚,梁王属龙,萧颖胄属虎。崔慧景攻打台城,在广莫门前战死,那年他六十三岁。乌鸦聚集在驿站,就是说“乌鸦停在哪里,就在谁的屋顶”。三八是二十四,从建元元年到中兴二年,一共是二十四年。景阳楼倒塌,也是指高台倾覆的意思。意思是天下将要太平,人们才能得到休息。
齐宋时期,民间流传着“和起”的说法,意思是说以温和的态度来发动变革。后来和帝登基。
崔慧景围攻台城的时候,出现了一面五彩旗帜,在空中飞舞,半天就消失了,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互相说:“这旗帜,事情很快就要反转了。”几天后,慧景就失败了。
《言传》里说:“说话伤人,老百姓就会有很多是非,所以会有口舌之疾。金子是白色的,所以会有白色的灾祸,如果出现白色,就是不祥的预兆。”
宋昇明二年,建康县南塘里刮起了大风,吹起一块布飞上了天,风停了,布落在了御道上。纪僧真告诉太祖,宋朝禅让的,是某个平民百姓。
水,属北方,冬天万物收藏,气属至阴。宗庙祭祀就如同水一样。死者的精神四处飘散不会回来,所以要为他们建庙收敛他们的魂魄,孝子才能尽到孝道。如果对他们非常尊敬,神灵就会接受,这样至阴之气就会顺从,水气就会顺着沟渠流走,不会危害百姓。如果人君不祈祷祭祀,简化宗庙,废除祭祀,违背天时,就会出现浓雾暴雨,河水泛滥,毁坏城镇乡村,淹死百姓,所以说水不润下。
建元二年,吴郡、吴兴郡、义兴郡发生大水。
建元二年夏天,丹阳郡、吴郡发生大水。
建元四年,发生大水。
永明五年夏天,吴兴郡、义兴郡水灾雨涝,庄稼受损。
永明六年,吴兴郡、义兴郡发生大水。
建武二年冬天,吴郡和晋陵郡因为水灾和雨涝,庄稼都受损了。
永元元年七月,海潮涌入石头城,淹死了很多淮河沿岸的居民。这是根据史书记载来的。荆州城里有个沙池,老是漏水。萧颖胄当长史的时候,水就不漏了,等他死了,又开始漏了。书上说:“极阴之气活动,所以会有鱼灾。鱼灾啊,是常年寒冷的惩罚征兆。”
永明九年,盐官县石浦出现了海鱼随着潮水涌来,退潮后却回不去,这条鱼有三十多丈长,黑色没鳞片,还没死,声音像牛叫一样,当地人叫它海燕,还把它的肉拿去吃了。永元元年四月,有十二条大鱼游进了会稽郡上虞的江里,大的将近二十多丈长,小的也有十多丈长,一条游进了山阴县的浦江,一条游进了永兴江,它们都搁浅在岸边,老百姓都去吃它的肉了。书上说:“不聪明的征兆出现,就会有妖孽从耳朵里生出来,同类之间互相感应,所以说有鼓妖。”也有人说,这种声音属于鼓妖。
永明元年十一月癸卯夜,东北方向的天空中有声音,一直持续到戊夜。书上说:“皇帝不能做到极致,这就叫做不能建立功业,它的罪过在于昏庸混乱,听不进劝谏,所以它的罪过在于昏庸。心里面的罪过也像雾一样。”天是万物之始,君王是万事之始,如果不能做到中正,就会危害天象,同类之间互相感应。天是向下旋转然后向上运行的,云是从山上起来然后弥漫到天空的,天象变化,就会有相应的征兆出现,所以惩罚总是阴冷的。君王不能做到中正,臣下势力强大,蒙蔽了君王的明智,那么阴云就会很多,遮蔽天光。
建元四年十月丙午日,太阳落山后,地上出现了浓浓的雾,像火烧的烟一样。永明二年十一月己亥日,四面八方都是土雾,迷了人的眼睛和鼻子,一直到辛丑日才停。二年十一月丙子日,太阳升起后和落山后,四面八方都是浓浓的土雾,像火烧的烟一样。六年十一月庚戌日丙夜,土雾布满了天空,昏暗浓厚,一直到第六天未时才稍微散开,到甲夜后又变得浓密,像火烧的烟一样,让人感到悲惨,迷了人的眼睛和鼻子。八年十月壬申日夜里,土雾布满了天空,浓厚得像火烧的烟一样,气体迷了人的眼睛和鼻子,一直到第九天辰时才散去。
公元前几年十月丙辰日,白天黑夜都弥漫着浓浓的雾,像燃烧的烟雾一样,又呛又辣,熏得人眼睛鼻子难受,而且太阳都变成赤黄色的,一直持续到四天后的甲夜才散去。
过了几年,公元前几年正月辛酉日,酉时(傍晚五点到七点),四处都是浓浓的雾,像燃烧的烟雾一样,又呛又辣,熏得人眼睛鼻子难受。
书上说,《易经》里说“乾为马”,这逆反的天象,预示着马匹大量死亡,所以说有“马祸”。也有人说,马代表着军队,这预示着将有外敌入侵,所以马才会出现怪异的现象。
建武四年,王晏出城到草市,他的马突然受惊狂奔,他只好步行跟着车回去了。十多天后,王晏就被处死了。
建武年间,南岸出现一匹奇怪的兰色马,它追逐路上的女子,女子吓得躲到人家床底下,但这马却不肯罢休,竟然掀开床,把女子大腿和脚之间的肉都吃光了!官府报告了这件事,皇上下令杀了这匹马,之后果然接连发生盗贼事件。
京房的《易传》里说:“生有两个以上的胸,老百姓就会图谋他们的统治者;生有三个以上的手,臣子就会图谋他们的君主;生有两个以上的嘴巴,国家就会因为战争而惊恐;生有三个以上的耳朵,这叫做多听,国家大事就会没有定数;生有两个以上的鼻子,国君会久病;生有三个以上的手脚,天下就会发生战争。”类似的预兆有很多,都是用象征性的方法来占卜的。
永明五年,吴兴东迁的吴休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他们的胸部以下连在一起,但胸部以上是分开的。
京房的《易传》里还说:“野兽进入城邑,这个城邑就会空虚。”又说:“野兽无缘无故地进入城邑、朝廷的宫门或宫殿,这个城邑就要发生叛乱,而且会空虚。”
永明年间,南海王子罕担任南兖州刺史,有一只獐子跑到广陵城里,一头撞死在井里;还有一头大象也来到广陵城。后来,刺史安陆王子敬就在任上被害了。
建武四年春天,在郊外祭祀圆丘,祭祀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晚上却有老虎伤人。
建武年间,有鹿闯入景皇的寝庙,这些都预示着皇帝将要驾崩或禅位。凡是没有应验的占卜,都是因为没有按照原本的解释去理解。
总结来说:木头做的怪兽夔和魍魉,火生水神妃子,土承载万物,金象征着光明和威严。这些不同的形状和声音,不同的迹象,最终都指向相同的结局。都是因为符合了预兆,所以才能推论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