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这么一段话:“法是从心里生出来的,也会从心里消失。生和灭都是谁在掌控呢?请您自己好好分辨。既然一切都在心中,何必听别人说呢?只要下苦功夫,就能从铁中榨出血来。用绒绳穿过鼻子,拉紧虚空的结,拴在无为的树上,不让它胡闹。别把贼当成儿子,心法都忘得一干二净。别让它欺骗我,先给它一拳打个透彻。现心也无心,现法也停息。当人牛都看不见时,碧蓝的天空一片皎洁,像秋月一样圆,彼此难以分辨。”
这段话是玄奘法师悟透了《多心经》后,心灵大开,常常念诵,灵光自现。
话说玄奘法师带着徒弟们一路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赶到了炎热的夏天。那时候,花谢了,蝴蝶没了情绪,树高了,蝉鸣声喧哗。野蚕结茧,石榴红艳,池塘里的新荷也冒出来了。那天他们正走着,天色渐晚,忽然在山路旁边发现了一户村舍。
三藏说道:“悟空,你看那太阳落到西山藏起了火镜,月亮从东海升起像个冰轮。幸好路边有户人家,我们不如借宿一晚,明天再赶路。”八戒说:“说得对,我这老猪也有点饿了,去人家化些斋饭吃,有力气挑行李。”悟空笑道:“你这恋家鬼!才离家几天就开始抱怨!”八戒说:“哥啊,我可不像你这喝风的,我跟着师父这几天,肚子总是半饱,你知道吗?”三藏听了说:“悟能,如果你心里总想着家,那就不是个出家人了,你还是回去吧。”八戒慌忙跪下说:“师父,别听师兄的,他这是污蔑我。我没抱怨什么,他就说我抱怨。我是个直肠子的傻汉,说肚子饿了想找人家化斋,他就骂我是恋家鬼。师父啊,我受了菩萨的戒行,承蒙您的怜悯,愿意跟随您去西天,誓不后悔,这叫苦修,怎么能说不是出家人的话呢!”三藏说:“既然如此,你就起来吧。”
八戒一跃而起,嘴里嘟囔着,挑起担子,心甘情愿地跟着前进。他们很快到了路旁人家的门口,三藏下了马,悟空接过缰绳,八戒放下行李,大家都站在绿荫下。三藏拄着九环锡杖,整理了一下斗篷,走到门前,只见一位老人斜靠在竹床上,口中念着佛。三藏不敢大声,轻声说道:“施主,打扰了。”那老人一骨碌跳起来,忙整衣出门行礼道:“长老,失迎了。您从哪里来?到我这寒舍有何贵干?”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唐的和尚,奉圣旨去雷音寺拜佛求经。今天来到您这宝地天色已晚,想在您府上借宿一晚,万望行个方便。”老人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吧。”三藏心里纳闷:“菩萨指引我向西去,这老人怎么说往东走?东边哪来的经书?”他有些犹豫,不知如何作答。悟空忍不住,上前大声说道:“老头儿,你这年纪一大把,怎么还不懂事呢?我们出家人远道而来借宿,你就这么胡说八道。实在你家地方小,没处睡,我们就在树底下坐一夜,也不打扰你。”老人拉住三藏说:“师父,你倒是不说话,你这徒弟怎么这么凶,像个痨病鬼似的,怎么能这样对待我这个老人!”悟空笑道:“你这老头儿,真是没眼力!那些好看的不中用。我老孙虽然小,但结实得很,皮包着一团筋呢。”老人说:“你想必有些本事。”悟空说:“不敢夸口,也还过得去。”老人问:“你家住哪儿?为什么出家?”悟空说:“我老孙住在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自小做妖怪,名叫悟空,凭本事挣了个齐天大圣。只因不受天禄,大闹天宫,惹了一场大祸。如今脱难消灾,转拜沙门,护送唐朝师父去西天拜佛求经,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我老孙也能捉怪降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懂些儿。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我老孙便能安镇。”老人听了哈哈笑道:“原来是个能说会道的和尚。”悟空说:“你儿子才是能说会道!我这些日子跟着师父走路辛苦,懒得说话。”老人说:“如果你不辛苦,不懒得说话,怕是要聒噪死我!既然你有这样的本事,西方也还能去得。你们一行有几个人?请到茅舍里安宿。”
三藏道:“多谢老施主不嫌弃,我一行三人。”老人说:“那另一个在哪里?”悟空指着说:“这老头儿眼花,那绿荫下站着的不是吗?”老人果然眼花,抬头细看,一见八戒的模样,吓得一步一跌,往屋里乱跑,喊道:“关门!关门!妖怪来了!”悟空赶上去拉住他说:“老头儿别怕,他不是妖怪,是我师弟。”老人战战兢兢地说:“好!好!好!一个丑似一个的和尚!”八戒上前说:“老爷子,你要是以貌取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虽然丑,但都有用。”
这老头儿正跟三个和尚聊着呢,忽然见村子南边来了两个小伙子,带着一个老太太和几个小孩,插秧回来。他们看到门口有匹白马和一担行李,吵吵嚷嚷的,不知道来历,就都围上来问:“你们是干啥的?”八戒一转身,耳朵摆了几下,长嘴一伸,把那些人吓得东倒西歪,慌得三藏赶紧招呼:“别怕!别怕!我们不是坏人,是去取经的和尚。”这时那老头儿才出来,扶着老太太说:“婆婆别怕,这位师父是唐朝来的,只是他徒弟长得丑些,但面恶心善。孩子们,快回家去吧。”老太太这才拉着老头儿,两个小伙子带着孩子们回屋去了。
三藏坐在他们家的竹床上,埋怨道:“徒弟啊,你们俩长得丑,话又粗,把人家一家子吓得够呛,真是让我造孽啊!”八戒说:“不瞒您说,自从跟了您,老猪我已经俊了不少。要是像以前在高老庄的时候,我把嘴一翘,耳朵一摆,常常吓死二三十人呢。”悟空笑道:“呆子别乱说,把那丑样子收拾收拾。”三藏说:“悟空你这话说的!相貌是天生的,怎么收拾?”悟空说:“把那耙子嘴揣怀里,别拿出来;把蒲扇耳贴后面,不要晃,这就是收拾了。”八戒还真把嘴揣了,把耳朵贴了,低着头站在一边。悟空把行李搬进屋,把白马拴好。
这时,那老头儿带着一个小伙子,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三杯清茶,来招待他们。喝完茶,老头儿又吩咐准备斋饭。小伙子搬来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条破凳子,请他们在院子里坐下。三藏问:“老施主,您贵姓?”老头儿说:“我姓王。”“有几个孩子?”“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三藏说:“恭喜,恭喜。”又问:“您今年多大?”老头儿说:“虚长六十一岁。”悟空说:“好!好!好!花甲重逢啊。”三藏接着问:“老施主,刚才说西天取经难,为什么?”老头儿说:“经不难取,只是路上难走。往西三十里,有座山叫八百里黄风岭,山里有妖怪,所以说难。要是小长老有本事,那倒也能去。”
悟空说:“不怕!不怕!有我老孙和师弟在,什么妖怪都不敢惹我们。”正说着,老头儿的儿子把饭端上来了,摆在桌上,说声“请用斋。”三藏合掌念起斋经,八戒早就吃了一碗。长老的经还没念完,呆子已经吃了三碗。悟空说:“这个呆子!像撞见饿鬼似的!”老王倒也会看事,见他吃得快,说:“这位长老真是饿了,快添饭。”呆子胃口真大,一连吃了十多碗。三藏和悟空都没吃上两碗,呆子还在不停地吃。
老王说:“仓促之间没什么好菜,不敢多劝,请再吃一点。”三藏和悟空都说:“够了。”八戒说:“老头儿嘀咕什么,谁跟你算卦,说什么五爻六爻!有饭就添来。”呆子这一顿,把人家一家的饭都吃光了,还说才半饱。等他们收拾完,便在门楼下的竹床上准备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悟空去牵马,八戒去整理行李,老王又让老太太准备了一些点心和汤水招待他们,三人这才道谢告别。老头儿说:“如果路上遇到什么麻烦,记得回来找我。”悟空笑道:“老头儿,别说傻话。我们出家人,从不走回头路。”于是他们策马挑担继续向西走。哎呀,这一走,果然没好路,西去的路上肯定有妖怪作祟。
三人走了不到半天,就碰到一座高山,说起来,这山真是险峻。三藏骑马来到山崖边,斜着身子看,只见那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陡峭的崖,深邃的壑;泉水叮咚,花儿鲜艳。山顶与青天相接,山涧深不见底。山前白云缭绕,怪石嶙峋,说不尽的千丈万丈的悬崖。崖后有曲折的龙洞,洞中滴水声声。还有那叉角鹿,呆呆看人的獐子;盘旋的红鳞蟒,顽皮的白面猿。晚上老虎寻洞,早晨龙出水,洞门声声响。草丛里的飞禽,扑棱棱地飞起;林中的走兽,噌噌地跑。突然一阵狼虫过,吓得人心惊胆战。这山真是:青岱染成千丈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三藏慢慢地策马前行,悟空停下脚步,八戒磨磨蹭蹭地走着。正看着山,忽然一阵旋风刮起,三藏在马上心里一惊:“悟空,起风了!”悟空说:“风有什么可怕的!这不过是四季的风,有什么好怕的!”三藏说:“这风不对劲,比普通的风不一样。”悟空问:“怎么不一样?”三藏说:“你看这风:巍巍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从碧霄而来。过岭千树吼,入林万竿摇。岸边柳树连根动,园内花叶被吹散。渔船紧缆,客艇抛锚。路上行人迷路,山中樵夫担难挑。猴子在仙果林中散去,鹿儿在奇花丛中逃跑。崖前柏树倒,涧下松叶凋。扬尘沙飞,浪涛翻滚。”
八戒上前,一把拉住悟空说:“师兄,风太大了!我们还是躲一躲吧。”悟空笑道:“兄弟,你胆子小!风大就躲,万一遇到妖怪怎么办?”八戒说:“哥啊,你没听说过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我们躲一躲也不丢人。”悟空说:“别说话,让我抓一把风来闻闻。”八戒笑道:“师兄,你又吹牛了,风怎么抓得住?就算抓得住,也会漏掉。”悟空说:“兄弟,你不知道我有抓风的本事。”悟空绕到风头后面,抓住风尾闻了一闻,有些腥气,说:“果然不是好风!这风的味道不像是虎风,肯定是妖风,有些蹊跷。”
话音未落,只见山坡下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吓得三藏坐不稳,摔下马来,斜靠在路旁,魂飞魄散。八戒丢下行李,拔出钉钯,不让悟空上前,大喝一声:“孽畜!哪里跑!”就冲上去,劈头一钯。那只虎直挺挺地站起来,用前爪抓住自己的胸膛,唰的一声,把皮剥下来,站在路旁。你看它多么凶恶!血淋淋的赤裸身躯,红彤彤的弯曲四肢,火焰般的鬓毛,竖立的眉毛,白森森的四颗钢牙,闪亮的金色眼睛,气势汹汹地大吼:“慢来!慢来!我不是别人,是黄风大王的先锋。奉大王之命,在山中巡逻,要抓几个凡人做酒菜。你们是哪里来的和尚,敢动兵器伤我?”
八戒骂道:“你这孽畜!你认不出我!我们不是路过的凡人,而是东土大唐御弟三藏的弟子,奉旨去西天拜佛求经。你快让开,别惊扰我师父,饶你一命。若是继续猖狂,钯下不留情!”那妖怪不容分说,扑上来抓八戒。八戒忙闪过,挥钯反击。妖怪没有兵器,转身就跑,八戒追赶。妖怪跑到山坡下乱石丛中,取出两口赤铜刀,转身迎战。两人在坡前你来我往,斗得不可开交。悟空扶起唐僧说:“师父,别怕,坐稳了,我去帮八戒,打倒妖怪好继续赶路。”三藏这才坐起来,战战兢兢地念着《多心经》。
悟空拔出铁棒,喊道:“拿下!”八戒精神抖擞,妖怪败下阵去。悟空说:“别放过他!一定要赶上!”两人挥钉钯,举铁棒,追下山去。妖怪慌了手脚,施展金蝉脱壳计,打个滚,现出原形,变回猛虎。悟空和八戒不肯放过,追着猛虎,要除根。妖怪见他们追得紧,又扒下皮,盖在卧虎石上,脱出真身,化作一阵狂风,直奔路口。
路口上,三藏正念《多心经》,被妖怪一把抓住,驾长风带走了。可怜那三藏啊:江流注定多磨折,寂灭门中功行难。
那妖怪把唐僧抓到洞口,按住狂风,对着守门的小妖说:“你去告诉大王,前路的虎先锋抓了个和尚,在门外等候。”洞主一听,赶紧下令:“带进来。”虎先锋腰里别着两把赤铜刀,双手捧着唐僧,上前跪下说:“大王,小将无能,蒙您差遣上山巡逻,碰到一个和尚,他是东土大唐的御弟三藏法师,要去西天拜佛取经,被我抓来了,献给您尝尝鲜。”洞主一听,吓了一跳:“我听说三藏法师是大唐奉旨取经的神僧,他有个徒弟叫孙行者,神通广大,智力高强。你怎么能抓到他?”
先锋说:“他有两个徒弟:一个用九齿钉钯,长得嘴长耳大;另一个用金箍铁棒,火眼金睛。他俩正追着我,我使了个金蝉脱壳计,趁机抓了这和尚,献给大王。”洞主说:“先别急着吃。”先锋说:“大王,见食不食,饿了可不好。”洞主说:“你不知道,吃了他不要紧,就怕他那两个徒弟来闹腾,不妥当。先把他绑在后园的定风桩上,等三五天,他们不来再说。这样既能保证他干净,又不惹麻烦,到时候想煮就煮,想蒸就蒸,慢慢享用。”先锋高兴地说:“大王果然深谋远虑,说得对。”于是吩咐:“小的们,把他带走。”旁边七八个小妖上来,把唐僧绑了,像鹰抓小鸟一样,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可怜唐僧心里想着悟空和八戒,叹道:“徒弟啊!不知你们在哪儿降妖,我却被妖怪抓来,遭这毒害,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们?好苦啊!你们要是早点来,还能救我;要是迟了,就没命了!”一边叹气,一边泪如雨下。
再说悟空和八戒,追着那只虎下山坡,结果发现虎趴在崖前,悟空举棒用力一打,震得自己手疼。八戒也用力一钯,结果钯齿被震飞,原来是一张虎皮盖着块卧虎石。悟空大惊:“不好了!不好了!中了他的计了!”八戒问:“中什么计?”悟空说:“这叫金蝉脱壳计,他把虎皮盖在这儿,人已经跑了。我们赶紧回去看看师父,别出事。”
两人急忙返回,却早已不见三藏的踪影。悟空大喊道:“糟了!师父被抓走了!”八戒牵着马,眼泪直流:“天哪!天哪!这去哪儿找啊!”悟空跳起来说:“别哭!别哭!一哭就没斗志了。反正他肯定还在这山里,我们找找看。”
悟空和八戒两人一路狂奔,翻山越岭,终于在一个石崖下发现了一座洞府。两人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只见周围环境果然凶险异常:尖峰重重,古道蜿蜒,青松翠竹郁郁葱葱,绿柳碧梧随风摇曳。崖前怪石嶙峋,林中幽禽对对,涧水冲击石壁,山泉滴落沙堤。野云飘动,瑶草青青,妖狐狡兔乱窜,角鹿香獐斗勇。藤蔓悬挂在陡峭的崖壁上,古柏挺立在深谷之间,景色壮丽如画。
悟空对八戒说:“兄弟,你就在这山凹里放下行李,放开马匹,别抛头露面。我去洞口找那妖怪斗一斗,必须抓住他才能救出师父。”八戒回答:“不用多说,快去吧。”悟空整理好衣服,束紧腰带,拿起金箍棒,直奔洞门而去。只见洞门上有“黄风岭黄风洞”六个大字,他站定脚步,高声喊道:“妖怪!赶紧把我师父交出来,不然我就掀了你的老窝,踏平你的住处!”
小妖们一听,吓得直发抖,赶紧跑进去报告:“大王!出事了!”黄风怪正在洞里坐着,问:“出什么事了?”小妖说:“洞外来了个雷公嘴毛脸的和尚,手里拿着根粗铁棒,要他的师父呢!”洞主一听,赶紧叫来虎先锋:“我让你去巡山,是要你抓些山牛野猪、肥鹿胡羊,怎么抓了唐僧,惹得他徒弟来闹?这可怎么办?”先锋说:“大王您放心,我愿带五十个小妖出去,把那孙行者抓来给您下酒。”洞主说:“我们这儿有五七百名小妖,随你挑选,只要抓住行者,我们就能安心享用唐僧肉,我还愿意和你结拜为兄弟。不过如果抓不住他,反而伤了你,可别怪我。”
虎怪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于是挑了五十个精壮小妖,擂鼓摇旗,拿着两口赤铜刀,冲出门来,厉声喊道:“你这猴和尚,敢在这里大呼小叫的干什么?”悟空骂道:“你这剥皮的畜生!耍什么脱壳计抓了我师父,还敢问我?赶紧把我师父交出来,我就饶你一命!”虎怪说:“你师父是我抓的,要给我大王下酒。识相的赶紧滚,否则就把你也抓来凑一块吃。”
悟空一听,气得火冒三丈,钢牙咬得咯吱响,火眼圆睁,掣出铁棒喝道:“你敢说大话!看棍!”虎怪急忙持刀抵挡。这一场打斗真是激烈:虎怪就像个鸡蛋,悟空就像块石头。赤铜刀对上美猴王,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妖怪喷风,灰尘满山,悟空吐雾,云遮日头。来回打了三五个回合,虎先锋就支持不住了,想要逃跑,却被悟空死死逼住。
虎怪撑不住了,转身就跑。他刚才在洞主面前吹了牛,不敢回洞,于是往山坡上逃命。悟空哪肯放过,挥着棒子紧追不舍,呼喊声不断,追到了藏风山凹。正好看到八戒在放马,八戒一听到喊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悟空追着虎怪,就丢下马,举起钯,侧身一钯。可怜那先锋,想逃跑却撞上了八戒,被一钯打得九个窟窿鲜血直冒,脑浆流干。
有诗为证:三五年前归正宗,持斋把素悟真空。诚心要保唐三藏,初秉沙门立此功。八戒一脚踩住虎怪的脊背,双手轮钯又打。悟空见了,大喜道:“兄弟,干得漂亮!他带了几十个小妖来斗我,被我打败了,没敢回洞,跑到这儿来送死。幸亏你截住了,不然又让他跑了。”八戒问:“抓走师父的是他吗?”悟空说:“没错,就是他。”八戒问:“你问过师父的下落了吗?”悟空说:“这妖怪把师父抓到洞里,要给他那个大王下饭。我一气之下就和他打到这儿来,让你送了他性命。兄弟,这功劳算你的。你继续看着马和行李,我把这死怪拖去洞口,再去找那老妖斗一斗。只有抓住老妖,才能救出师父。”八戒说:“哥哥说得对。你去吧,如果打败了老妖,还赶到这儿来,我再截住杀他。”
悟空一手提着铁棒,一手拖着死虎,径直来到洞口。正所谓:法师有难逢妖怪,情性相和伏乱魔。究竟能否降得妖怪,救出唐僧,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