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寺里的僧人们发现三藏师徒不见了,个个都慌了:“这可真是奇了,连个活菩萨都放走了,没留下一句话!”正说着,南关那边来了几个大户人家,请他们吃饭。众僧一拍手:“昨晚没防备,今夜他们都驾云走了!”大家一起望天拜谢。这一说,城里官员们立刻知道了,纷纷叫大户们准备五牲花果,去祭祀感谢。

而与此同时,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在路上吃风喝水,过了半个多月,走得平稳。突然,有一天,他们看到一座高山,唐僧吓得直发抖:“徒弟,前面山岭这么险峻,得小心点!”行者却笑嘻嘻地说:“这路快到佛地了,绝对没什么妖邪,师父放宽心!”唐僧不依:“徒弟,虽然佛地不远,但上次那寺僧说到天竺还有两千里呢,路还不知道有多长呢。”

行者调侃道:“师父,你不会又把乌巢禅师的《心经》给忘了吧?”唐僧气急:“我《般若心经》可是随身带着的,自从乌巢禅师教了我,哪一天不念?怎么可能忘得了!”行者继续调侃:“师父光会念,不会求解啊。”唐僧反驳:“猴头,你怎么说我不解?你解得了吗?”行者自信满满:“我解得,我解得!”

这时,旁边的八戒忍不住笑了,沙僧也乐坏了:“这猴子真会说,跟我一样出身妖精,哪懂得讲经?真是搞笑!”沙僧也附和:“二哥,你可别信他,大哥就是会扯淡,哄师父走路而已!”唐僧严肃道:“悟能悟净,别乱说,悟空解得是真解。”

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走了不少路,眼前出现了一座大寺。唐僧说:“悟空,前面有座寺,看那寺庙,大小适中,琉璃碧瓦;半新半旧,红墙八字。隐约看见苍松掩映,不知道多少年了;潺潺流水声,也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山门上写着“布金禅寺”,横匾上题着“上古遗迹”。行者一看,确认是布金禅寺,八戒也跟着说:“对呀,布金禅寺!”唐僧在马上沉思:“布金,布金,这是不是舍卫国的界了?”

八戒惊呼:“师父,太神奇了!我跟您几年,今天终于认得路了!”唐僧继续说:“我常看经书,听说佛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园讲经。那园子是给孤独长者买的,太子说‘不卖’。长者听后,就用黄金铺满园地,才买下了园子,才请得佛讲法。我想这布金寺是不是这个故事?”八戒笑着说:“造化!如果真是这个故事,我们得去摸块砖送人!”大家又笑了一会,唐僧才下了马。

话说这群师徒进了山门,眼前一片热闹场景:有人挑担的,有背包的,还有推车的,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人在那儿打盹,有人则在闲聊。看到唐僧他们,俊的丑的都有,大家心里有点害怕,纷纷让出一条路。唐僧心里紧张,嘴里不停地叫:“斯文!斯文!”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收敛了不少。

转过金刚殿,忽然走出一位禅僧,威仪非凡,真是“面如满月光,身似菩提树”。唐僧赶紧问候,那僧人忙着还礼:“您从哪儿来?”唐僧回答:“我叫陈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这里,想借宿一晚,明天就走。”那僧人笑着说:“荒山常住,随时欢迎,尤其是东土的神僧,能供养您,真是我们的荣幸。”唐僧连声道谢,叫上三个徒弟一起走,经过回廊香积,直接进了方丈。

这时,寺里听说来了东土的大唐取经僧,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大小和尚都来参见。喝完茶后,摆上斋供。正当长老开斋念偈时,八戒已经迫不及待了,馒头、素食、粉汤一通搅,那速度可真是惊人!方丈看着人多,有些知识的和尚赞叹唐僧的威仪,而那些爱开玩笑的则盯着八戒吃饭。沙僧见状,偷偷捏了捏八戒,调侃道:“斯文!”八戒急了,立刻叫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着说:“二哥,你不知道,天下的斯文,论起肚子来,咱俩可真是一样的!”八戒这才安静下来。

唐僧念完了结斋,左右整理了一下席面,感谢大家。寺僧问起东土的事情,唐僧提到古迹,便问布金寺的名字由来。

那僧人回答:“这寺原是舍卫国的给孤独园寺,又叫祇园。因为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铺地,所以改名。往前望去,就是舍卫国,当年长者就在这住着。我这荒山就是长者的祇园,因此得名布金寺。寺后还有祇园的基址,近些年,若遇到大雨,还能捡到金银珠宝。”唐僧感慨道:“果然不虚传!”接着又问:“刚进宝山,看到门下有很多骡马车的行商,他们为何在此歇宿?”众僧说:“这山叫百脚山,之前太平,但最近天气变幻,生了几个蜈蚣精,常在路上伤人。虽然不至于致命,但大家都不敢走。山下有个鸡鸣关,只有到鸡鸣时才能过去。那些客人晚了,就只好在这里借宿,等鸡鸣后再走。”

唐僧说:“那我们也等鸡鸣后再出发吧。”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斋饭端上来了,唐僧和徒弟们吃得津津有味。此时,月亮高挂,唐僧和行者在月光下散步,忽然遇见一个道人,来报道:“我们老师要见见中华人物。”唐僧一转身,见一个老和尚,手持竹杖,向前作礼:“这位就是中华来的师父?”唐僧谦虚地回答:“不敢。”老僧连连称赞,接着问:“老师高寿?”唐僧说:“虚度四十五年了,敢问老院主尊寿?”老僧笑道:“比您长一花甲。”

行者插嘴:“我今年一百零五岁了,您看我有多少年纪?”老僧说:“您家貌古神清,月夜眼花,急得我看不出来。”聊了一会儿,唐僧问:“刚才说给孤园基址,果在何处?”老僧说:“后门外就是。”快去开门,结果看到的是一块空地,还有些碎石堆成的墙脚。

唐僧合掌叹息:“想当年檀那须达多,他可是用金宝来济贫救苦,真是个好人!祇园的名声传千古,长者您在哪里呢?”他一边感慨,一边慢慢走着,走到后门外,又在台上坐了一会儿。

忽然,耳边传来啼哭声,唐僧静下心来仔细听,原来是父母在诉说着苦痛。他心里一酸,不由得泪水夺眶而出,连忙问周围的僧人:“是谁在这里悲切?”老僧听了,立刻让其他僧人先去煎茶,等没人了,才对唐僧和行者行礼。唐僧赶紧搀起他:“老院主,您为何行此礼?”老僧回答:“弟子年过百岁,略懂一些人事。每当我禅静时,也曾见过几次奇怪的事情。如果您师徒有何悲切之事,弟子自当明辨。”

行者好奇:“那您快说说!”老僧道:“去年今日,我正在明性月时,忽然听见一阵风声,伴着悲怨的哭声。我赶紧下榻,来到祇园基上,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我问她:‘你是谁家的女子?为何到这里来?’她说:‘我是天竺国的公主,因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把她锁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给她吃饭,但我们僧人心肠慈悲,不忍心伤她性命。她聪明得很,知道我们是好人,便假装疯癫,白天胡言乱语,晚上却思念父母。我几次进城打探公主的消息,结果全无所获,所以我更不敢放她出去。现在幸好老师来了国中,希望您能施法救她,既能救人,又能显神通。”

唐僧和行者听了,心里都很感动。正说着,两个小和尚端来茶水,师徒们便回去了。

这时,八戒和沙僧在方丈里嘀咕:“明天我们得鸡鸣就走,这会儿还不去睡觉?”行者听了,调侃道:“呆子,你又在说什么?”八戒不耐烦道:“睡觉吧,这么晚了,还看什么风景。”于是,老僧散去,唐僧也就寝了。这一夜,正是那句:“人静月沉花梦悄,暖风微透壁窝纱。”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就听见鸡鸣,前面的行商们纷纷起床,点灯做饭。唐僧也叫醒了八戒和沙僧,行者则吩咐点灯。寺僧早已起床,准备好了茶汤和点心等候他们。八戒高兴得吃了一盘馍馍,把行李和马匹牵了出来。唐僧和行者对众人辞谢,老僧又对行者说道:“悲切之事,记在心里!”行者笑着说:“我会记住的!到了城中,自然能听音察理,见貌辨色。”

这伙行商们也嘻嘻哈哈地一起上路,过了鸡鸣关,到了巳时,终于见到了城墙,真是铁瓮金城,神州天府!

那天,唐僧和他的徒弟们一进东市街,众多商人纷纷找旅店落脚。他们走着走着,看到一个会同馆驿,便径直走了进去。驿内的管事一听说有四个和尚牵着匹白马进来,立刻就去报告驿丞:“外面来了四个奇怪的和尚!”

驿丞一听有马,心里就明白这肯定是官差,于是赶紧出厅迎接。唐僧施礼道:“贫僧是东土唐朝的钦差,来灵山大雷音寺求经的,随身带着有关文书,想在这里歇一歇,事毕就走。”驿丞连忙答礼:“这儿正好是待使客的地方,欢迎您,请进请进!”唐僧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叫上徒弟们一起来见见。

不过,驿丞一看到八戒和沙僧那丑陋的嘴脸,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真不知道这人是人是鬼,只好忙着给他们泡茶、摆斋。唐僧见他这么惊慌,笑着说:“大人别怕,我们三个徒弟虽然相貌不咋地,但心地可都是善良的,俗话说‘山恶水善’,何必害怕呢!”驿丞听了这话,心里才稍微安定,便问:“国师,唐朝在哪儿啊?”唐僧回答:“在南赡部洲的中华大地。”

接着,驿丞又问:“您几时离家?”唐僧说:“贞观十三年出发,已经走了十四年,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才来到这里。”驿丞感叹:“神僧!神僧!”唐僧又问:“你们国家有多少年历史了?”驿丞说:“我们这里是大天竺国,从太祖太宗传到现在,已经五百多年了。现在的皇帝怡宗皇帝,已经在位二十八年了。”

唐僧心里想着今天要去见驾换关文,问道:“那我能见到皇帝吗?”驿丞兴奋地说:“太好了!正好!今天国王的公主二十岁,正在十字街头抛绣球,找驸马呢,正是热闹的时刻,您去换关文正合适!”

唐僧一听,立刻想动身,却看到驿丞已经摆上了斋饭,大家一起吃了起来。饭后,唐僧说道:“我该走了。”行者立刻说:“我陪师父去!”八戒也不甘示弱:“我去!”沙僧却调侃道:“二哥,你就算了吧,别到朝门外去装胖子,让大哥去吧!”唐僧说:“悟净说得对,呆子你太粗了,悟空还是比较细腻。”

八戒撅着嘴:“除了师父,我三个的样子也差不多。”唐僧穿好袈裟,行者拿了引袋跟着。走在街上,看到人来人往,士农工商,文人墨客,大家都在说:“快去看抛绣球!”唐僧对行者说:“这里的人穿着打扮、宫室器用、言语谈吐,都和我们大唐差不多。我想起我母亲也是抛打绣球遇到的旧缘分,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

行者却说:“师父,我们去看看吧!”唐僧摇头:“不可!不可!我们这身打扮不方便,恐怕会引起怀疑。”行者反驳:“师父,您忘了布金寺老僧的话了吗?一来看看彩楼,二来辨真假。现在这么热闹,皇帝肯定没时间理朝政,我们去去就好!”

唐僧听后,觉得有道理,便跟着行者一起去看热闹。结果这一去,却像渔翁抛下钩和线,钓出了不少是非来!

话说那个天竺国王,特别喜欢山水花卉。前年,他带着后妃和公主在御花园里赏月玩乐,结果惹上了个妖邪,竟把真公主抓走了,换上了一个假公主。现在得知唐僧这位高僧要来了,他就借着国库的富裕,搭了个彩楼,想招唐僧当偶像,吸取他的元阳真气,成就太乙上仙,真是个心思缜密的家伙。

正当午时三刻,唐僧和行者混在人群中,走到楼下时,那公主正在点香拜天地。旁边五七十个绣女伺候着,手里捧着绣球,场面热闹得很。公主透过八扇玲珑的窗户,发现唐僧靠近了,立刻把绣球抛了过去,正好打在唐僧的头上!唐僧吓了一跳,毗卢帽子都歪了,急忙用手扶着那球,结果球滚进了他的衣袖里。

这时,楼上的人齐声喊道:“打着个和尚了!打着个和尚了!”哎呀,十字街头的人们都被吸引过来,争着抢绣球。行者见状,喝了一声,顿时把那些人吓得跌跌撞撞,不敢靠近。没多久,人群就散了,行者也恢复了本体。楼上的绣女、宫娥和太监们都朝唐僧拜道:“贵人!贵人!请入朝堂贺喜。”唐僧急忙还礼,扶起众人,回头就埋怨行者:“你这猴头,又在捣乱!”

行者笑着说:“绣球打在你头上,滚到你袖子里,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埋怨我干嘛?”唐僧无奈:“那我该怎么办?”行者安慰道:“师父,你放心,去见国王吧。我回驿等着八戒和沙僧。如果公主不招你就算了,关文也可以换;如果她非要招你,那你告诉国王,叫我徒弟来,我有话要说。到时候我会帮你辨别真假,这可是个聪明的办法。”唐僧听了,心里虽然不安,但也没办法,只好让行者先回驿。

唐僧被一群宫娥围着,兴冲冲地被带到楼前。公主一见,立刻下楼,用她那玉手搀着唐僧,一起上了宝辇,仪仗摆开,朝着朝门走去。早有黄门官在旁奏道:“万岁,公主娘娘带着一个和尚,想是绣球打着,现在在午门外候旨。”国王一听,心里不太高兴,想把他们赶走,但又不知道公主的意思,只好含情地让他们进来。

公主和唐僧终于到了金銮殿,场面一度非常热闹,大家都在呼万岁。礼毕后,国王开口问道:“僧人,你为何而来,竟然遇我女儿抛球得中?”唐僧赶紧俯身奏道:“贫僧是南赡部洲大唐皇帝派来西天大雷音寺求经的,路过十字街彩楼时,不巧被公主娘娘的绣球打到了。贫僧出家人,怎敢与玉叶金枝为偶!希望陛下能饶恕我,给我换关文,让我早日去灵山见佛,回国报答您的恩典!”

国王听了,心里开始高兴:“你是东土圣僧,这可是千里姻缘啊!我女儿今年二十岁未婚,今天抛绣球求佳偶,没想到你来了。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但公主的意愿我也不能忽视。”公主立刻跪下道:“父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已经发誓,打着这个球就是前生的缘分,今生的机会,岂敢更改!我愿意招他为驸马!”

国王听后乐开了花,立刻吩咐钦天监选择吉日,同时收拾妆奁,向天下发布旨意。唐僧一听,更是慌了,连忙说:“放赦!放赦!”国王却说:“这和尚真是不懂事。我用国家的财富招你做驸马,你为何不在这里好好待着,偏偏想着去取经?再推辞,我就让锦衣官把你推出去斩了!”唐僧吓得魂都要飞了,只得颤颤巍巍地叩头说:“谢谢陛下的恩典,但我还有三个徒弟在外,想请您召他们来,我再换关文,让他们早走,不耽误我去西天的事。”

国王听了,问:“你徒弟在哪儿?”唐僧回答:“都在会同馆驿。”于是国王立刻派官去召唐僧的徒弟,留下唐僧在这里做驸马。唐僧无奈,只得站在一旁侍立。此时,有诗为证:“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就在这时,差官已到会同馆驿,去召唐僧的徒弟们。

孙悟空在彩楼下和唐僧分别后,心里乐开了花,走了两步就开始哈哈大笑,兴高采烈地往驿站回去。正碰上八戒和沙僧,八戒好奇地问:“哥哥,你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师父怎么没跟你一块儿?”行者一脸得意:“师父可乐了!”八戒一听,立刻皱眉:“还没到西天呢,师父又没见佛,怎么就喜上眉梢了?”

行者忍不住笑:“我和师父刚走到十字街,就被当朝公主的绣球打中了!结果师父被那些宫娥、彩女和太监推着进了楼,坐上了宝辇,准备当驸马,这能不高兴吗?”八戒听了,立刻跳脚:“早知道我去就好了!都是你这个懒沙僧!你不拦着我,我早就去彩楼下了,万一那公主招我,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大家都得羡慕我!”

沙僧在旁边插嘴:“你这家伙,真是不知羞耻!就你这副模样,万一被球打着,恐怕连夜烧纸都来不及!”八戒不服气:“你这黑子真没眼光!虽然我丑,但也有点风味。古人说,皮肉粗糙,骨格坚强,各有各的好处!”行者摇头:“别胡说了,快收拾行李。师父要是急了,叫我们去,我们得赶紧进朝保护他。”

八戒一脸不屑:“你这话说得不对。师父当了驸马,跟皇帝的女儿在一起,哪用得着你去保护?他那把年纪,岂不是知道被窝里的事?”行者气得揪住他的耳朵,狠狠骂道:“你这小子,真是个色鬼!说的什么胡话!”

就在他们争吵的时候,驿丞来了,急忙报告:“圣上有旨,差官来请三位神僧。”八戒一听,立刻问:“请我们做什么?”驿丞回答:“老神僧打中公主的绣球,被招为驸马,所以特来请你们。”行者一听,立刻问:“那官在哪儿?快请他进来!”

那官进来后,看到行者,吓得不敢抬头,心里乱七八糟地想着:“这是鬼?还是怪?还是雷公、夜叉?”行者见他沉默,问:“你怎么不说话?”那官儿慌得直发抖,双手举着圣旨,结结巴巴:“我公主有请会亲,我主公会亲有请!”

八戒见状,心里好笑:“我这儿没刑具,不打你,你慢慢说,别怕。”行者却不耐烦:“别怕我打你!快收拾行李,牵马进朝,去见师父议事!”这正是:路逢狭道难回避,定教恩爱反为仇。到底国王有何话要说,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