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穿过树林,结果发现八戒被绑在树上,喊得那个凄惨啊,疼得直叫唤。悟空一看,乐了:“哎哟,我的好女婿!这都啥时候了,还不赶紧起来谢亲家,也不去师父那儿报个喜,就在这儿耍赖呢!你老婆呢?你娘呢?真是个被吊着的好女婿!”八戒听了,羞得脸红耳赤,咬牙忍着疼也不敢再叫。沙僧看不过去,放下行李,上前解开绳子把八戒救了下来。八戒连忙磕头拜谢,心里那个羞愧难当,真是无地自容啊。
有首《西江月》为证:色欲是伤身的利剑,贪心必定招来祸殃。美人虽好,却更凶猛如夜叉。世上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可添囊。好好把自己的资本收藏,坚守本心,别放荡。
八戒捧着土焚香,朝天拜了拜。悟空问:“你认得那些菩萨吗?”八戒说:“我当时晕头转向,眼花缭乱,哪认得是谁?”悟空把帖子递给八戒,八戒一看是个颂子,更加羞愧。沙僧笑道:“二哥,你这般好运,竟感动四位菩萨来给你做亲!”八戒赶紧摆手:“兄弟们别提了,我真是没脸见人了!从今往后,再也不敢胡来了。就算累断骨头,也要跟着师父去西天。”三藏点头说:“这才对嘛。”
悟空于是领着师父继续赶路。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好一阵子,忽然看到前面有座高山挡住去路。三藏勒住马缰,说:“徒弟们,前面有座山,得小心点,怕有妖魔作祟,危害我们。”悟空笑道:“师父,咱们几个在这儿,怕什么妖魔?”于是,唐僧放下心来,继续前进。
这座山真是好山啊!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根连昆仑,顶接云霄。白鹤栖息在松柏间,玄猿攀挂在藤萝上。阳光映照下,千条红雾环绕;阴风吹拂中,万道彩云飘飞。幽鸟乱叫在青竹林里,锦鸡争斗在野花间。山上有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峨挺拔,放射出光芒;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兀磷磷,生出祥瑞之气。崖前草木茂盛,岭上梅花飘香。荆棘密布,芝兰清幽。深林中鹰凤聚集,古洞里麒麟管辖万兽。涧水曲折,峰峦重叠,景色美不胜收。
三藏在马上高兴地说:“徒弟们,我一路西行,走过许多山水,从未见过如此美景,真是别有一番幽趣。如果离雷音寺不远,我们就可以好好准备见佛祖了。”悟空笑道:“早着呢!早着呢!还远着呢!”沙僧问:“师兄,我们离雷音寺还有多远?”悟空说:“十万八千里呢,十停中还没走完一停呢。”八戒叹道:“哥啊,这要走几年才能到啊?”悟空说:“要是你们两个走,十来天也能到;要是我走,一天能来回五十趟,还能赶上看日落;要是师父走,那就别想了!”
唐僧问:“悟空,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悟空说:“师父,你从小走到老,老了再小,走上千百遍也难到。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沙僧说:“师兄,这里虽不是雷音寺,但看这景致,必定有好人居住。”悟空说:“说得对,这里绝对没有妖邪,肯定是圣僧仙人的地方,我们慢慢游玩吧。”暂且不提。
这座山叫做万寿山,山中有座道观,名为五庄观,观里住着一位仙人,号称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观里有一件异宝,是在混沌初开,天地未分时生成的灵根。天下四大部洲,唯有西牛贺洲的五庄观出产这种宝贝,名叫草还丹,又称人参果。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再三千年才成熟,短短一万年才能吃到。这样一万年,只能结出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样子就像三天大的婴儿,四肢五官俱全。人若有缘,闻一闻果子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镇元大仙得到元始天尊的邀请,去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他门下的散仙众多,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了四十六个徒弟上界听讲,只留下两个小徒弟看家: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清风才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临行前,镇元子吩咐两个徒弟:“我去听讲,你们在家要小心。不久有位故人经过这里,不要怠慢了他,可以打两个参果给他吃,以表旧情。”两个徒弟问:“师父的故人是谁?请告诉我们,好好接待。”大仙说:“他是东土大唐的圣僧,法号三藏,正在去西天拜佛求经。”两个童子笑道:“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是太乙玄门,怎么认识和尚呢?”大仙说:“你们不知道,那和尚是金蝉子转世,西方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和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给我敬茶,所以是故人。”两个童子听了,谨记师命。
话说镇元大仙临走前又再三叮嘱:“我那人参果可是有限的,只许给唐三藏两个,千万别多给。”清风回答:“开园时大家已经吃了两个,现在树上还剩二十八个,不敢多用。”大仙又说:“虽然唐三藏是故人,但也得防着他手下的人胡闹,别让他们知道了。”两个小童子领命后,大仙便和众徒弟一起飞升天界,去听讲道果。
再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山中游玩,忽然抬头看到一片松竹掩映下的楼阁。唐僧问:“悟空,你看那是什么地方?”悟空仔细一瞧:“那不是道观就是寺院,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不一会儿,他们走到门口,看到松林幽静,竹径清雅,白鹤在云间翩翩飞舞,猿猴在上下攀爬。门前池水宽阔,树影婆娑,石缝中长满青苔。宫殿高耸入云,楼台若隐若现,真是个仙境福地。
三藏下马后,看到山门左边有一块碑,上面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十个大字。长老说:“徒弟们,这真是一座道观啊。”沙僧说:“师父,看这景致,观里必定有高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如果回程时经过这里,也是个好地方。”悟空说:“说得对。”于是他们一齐进去,看到二门上挂着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悟空笑道:“这道士吹牛不打草稿,我老孙当年大闹天宫时,也没见太上老君门口有这样的对联。”八戒说:“别管他,进去看看,说不定这道士真有本事呢。”
他们刚进二层门,就见两个小童子急匆匆走出来。看他们的打扮:骨骼清奇,神采飞扬,头上扎着两个小髻,穿着道袍,飘逸如仙。腰间系着环绦,脚上穿着轻便的鞋子,真是丰采非凡,正是清风和明月两个仙童。两个童子恭恭敬敬地迎接道:“老师父,失迎了,请进来坐。”长老高兴地和他们一起进入正殿。
殿内是五间大殿,南北通透,雕花格子窗。仙童推开格子窗,请唐僧入内,只见墙上挂着用五彩丝线织成的“天地”二字,下面是一张红漆雕花的香几,上面摆着金色的香炉和瓶子,炉边放着整齐的香。
唐僧上前,左手拈香,行了三匝礼拜。拜完后,他问仙童:“你们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为什么只供奉‘天地’二字,而不供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呢?”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面的,礼尚还当;下面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这是我师父谄媚出来的。”三藏问:“何谓谄媚?”童子解释道:“三清是我师父的朋友,四帝是我师父的故人,九曜是我师父的晚辈,元辰是我师父的下宾。”
悟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八戒问:“哥,你笑啥?”悟空说:“总说我会捣鬼,原来这道童更会吹牛!”三藏问:“你师父在哪?”童子说:“我师父被元始天尊邀请去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了,不在家。”悟空听了,忍不住喝道:“这小道童!人都不认得,还在这儿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小毛孩去讲什么!”三藏见悟空发怒,怕事情闹大,便劝道:“悟空,别争了,我们既然进来了就出去,显得没礼貌。常言道,鹭鸶不吃鹭鸶肉。他师父不在,咱们别打扰了。”
唐僧接着安排:“悟空,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守行李,让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粮,借他们的锅灶,做顿饭吃。吃完就走,临走时给他们留点柴钱就行了。大家各司其职,让我在这儿歇会儿,饭后就出发。”于是,三人各自忙活去了。
明月和清风暗自赞叹:“好和尚!真是西方来的圣僧,果然不凡。师父让我们接待唐僧,给他人参果吃,以示旧情,还让我们防着他手下的人胡闹。果然那三个家伙看起来凶顽,性情粗鲁,幸亏把他们支开了,否则还不好办。”清风说:“兄弟,我们还不确定这和尚是不是师父的故人,得问清楚,别弄错了。”于是两个童子又上前问:“请问老师可是大唐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长老回礼道:“贫僧正是,仙童为何知道我的名字?”童子说:“我师父临行前吩咐我们远接。不料您驾到,有失迎接。请坐,我去准备茶水。”三藏说:“不敢当。”明月赶紧回房,端来一杯香茶,献给长老。茶毕,清风说:“兄弟,不能违了师命,我们去取果子来。”
两个小童子告别了唐僧,回到房间,一个拿着金击子,一个拿着丹盘,还特意用丝帕垫在盘底,然后就直奔人参果园。清风爬上树,用金击子敲果子;明月在树下用丹盘接住。不一会儿,他们敲下两个果子,小心翼翼地端到前殿,献给唐僧:“唐师父,我们五庄观地处偏远,没什么好东西,这两枚人参果就当解渴吧。”
唐僧一看,吓得连退三步,战战兢兢地说:“善哉!善哉!今年虽然丰收,但怎么这观里还吃人呢?这果子分明是个三天大的婴儿,怎么能给我解渴?”清风心里嘀咕:“这和尚真是凡夫俗子,连我们仙家的宝贝都不认识。”明月上前解释:“老师,这叫人参果,吃一个没事的。”三藏坚持:“胡说!胡说!这孩子的父母怀胎十月,吃了多少苦才生下他,怎么能拿来当果子吃?”清风说:“这真是树上结的。”长老说:“胡扯!树上怎么可能结出人来?快拿走,这不当人子!”
两个小童子见唐僧千推万阻不吃,只好把果子拿回房。可这果子有个怪毛病,放久了就会变质,不能吃了。于是两人回到房中,一人一个,坐在床边就开始吃。
嘿!这事儿有意思了!他们的道房和厨房只有一墙之隔,这边说话,那边就听见了。八戒正在厨房做饭,早就听见他们提到金击子和丹盘,心里有数;又听到唐僧不认得人参果,童子就拿回房里自个儿吃,八戒口水都流出来了:“怎么才能尝一个新鲜的呢?”他身子懒得动,只好等悟空来商量对策。
八戒在锅门前烧火心不在焉,不时伸头探脑,想看个究竟。不久,见悟空牵马回来,把马拴在槐树上,正往后走,八戒赶紧招手:“这边来!这边来!”悟空转身来到厨房门口:“呆子,你嚷什么呢?是不是饭不够吃?等老和尚吃饱了,我们去前面大户人家化缘吃去。”八戒说:“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个宝贝,你知道吗?”悟空问:“什么宝贝?”八戒笑道:“告诉你,你没见过;给你看,你也不认识。”悟空说:“这呆子取笑我老孙。我老孙五百年前云游四方,什么没见过?”八戒说:“哥啊,人参果你见过吗?”
悟空一听,惊讶道:“这个倒真没见过。只听说人参果是草还丹,吃了能延年益寿。现在哪里有得?”八戒说:“这儿就有。那童子拿了两个给师父吃,老和尚不认得,以为是三天大的婴儿,不敢吃。那童子真是懒,师父不吃也该给我们尝尝,却偏偏瞒着我们,自己在隔壁房间,一人一个,吃得津津有味,急得我口水直流。怎么才能弄一个来尝尝呢?我想你有点本事,去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怎么样?”悟空说:“这简单,老孙去手到擒来。”说完就要走。
八戒一把拉住他:“哥,我听他们说,要用金击子去打。你得小心,别露了风声。”悟空说:“我知道,我知道。”
悟空施展隐身术,悄悄溜进道房,发现那两个道童吃完果子后,去殿上找唐僧了,房里没人。他四处张望,想找找那金击子是什么样的,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金灿灿的东西,大约两尺长,指头粗细,底下像个蒜头,上边有个眼儿,系着根绿绒绳。他心想:“这大概就是金击子吧。”于是他取下来,出了道房,径直向后走去。
推开两扇门,悟空抬头一看,哇!竟然是一座花园!只见那儿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和艳阳争奇斗艳,翠竹和青天比试谁更绿。
流杯亭外,一弯绿柳如烟似雾;赏月台前,几簇乔松如泼墨。红彤彤的是锦巢榴,绿油油的是绣墩草。青翠欲滴的是碧砂兰,荡漾在溪水旁。
丹桂映着金井梧桐,锦槐傍着朱栏玉砌。还有红白相间的千叶桃,香气扑鼻的九秋菊。荼蘼架映着牡丹亭,木槿台连着芍药圃。看不尽的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还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水流动如碎玉,地面铺满金黄的花瓣。北风吹开梅花白,春天点缀海棠红。真是人间第一仙境,西方花丛中的魁首。悟空看得目不暇接,又见一扇门,推开一看,原来是座菜园:四季蔬菜应有尽有,菠芹、莙荙、姜苔。
笋、薯、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样样齐全。窝蕖、童蒿、苦荬、葫芦、茄子,样样都种着。
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悟空笑道:“这道士还挺自给自足的嘛。”穿过菜园,又见一扇门。推开一看,哇!正中间有棵大树,青枝繁茂,绿叶阴森,叶子像芭蕉,树高千尺,根围七八丈。悟空靠在树下抬头一看,只见南边的枝头上露出一个人参果,果然像个小孩。原来尾巴上有个蒂,挂在枝头,手脚乱动,风吹过时似乎还发出声响。悟空心里乐开了花,暗自夸赞:“好东西啊!果然罕见!果然罕见!”他倚着树,嗖的一声,就窜了上去。
悟空这猴子,爬树偷果子可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用金击子轻轻一敲,那果子“扑”地一下就掉下来了。他赶紧跳下来找,可是找遍了草丛也没看到踪影。悟空纳闷:“奇怪,奇怪!这果子难道长腿跑了不成?不过就算跑,也跳不出墙去吧。我明白了,肯定是这花园的土地神不让我偷果子,把它给收走了。”于是,悟空捻个诀,念了个“唵”字咒,把土地神给召唤了过来。土地神对他施礼:“大圣,您叫我来有什么吩咐?”悟空说:“你不知道我孙悟空可是天下有名的贼头。我当年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没人敢和我抢。今天我偷个果子,你竟然敢分我的一杯羹!这果子可是树上结的,连天上的鸟儿都该有份,我吃一个怎么了?刚打下来你就捞走,什么意思?”
土地神赶紧解释:“大圣,您可冤枉我了。这宝贝是地仙之物,我只是个鬼仙,哪敢动它?连闻闻的福气都没有。”悟空问:“那你没拿,为什么一打下来就不见了?”土地神说:“大圣只知道这果子能延寿,却不知道它的来历。”悟空好奇:“有什么来历?”土地神解释:“这果子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短短一万年只结三十个。有缘的人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它只怕五行。”悟空问:“怎么个怕法?”土地神说:“遇金就掉,遇木就枯,遇水就化,遇火就焦,遇土就钻进去。打下来要用金器,放盘里得用丝帕垫着,否则一碰木器就枯,吃了也没用。吃的时候得用瓷器,清水化开再吃,遇火就焦没用了。遇土就钻进去,您刚才打落地上,它就钻土里去了。这土有四万七千年的硬度,比生铁还硬,人吃了才能长生。大圣不信,可以试试看。”悟空于是用金箍棒敲了一下,果然,地上毫无痕迹。悟空心服口服:“果然如此!我误会你了,你回去吧。”土地神于是回到自己的庙里。
悟空心生一计:他再次爬上树,一手拿金击子,一手把衣襟扯起来做个兜子,敲下三个果子兜在里面,跳下树,直奔厨房。八戒见了,乐呵呵地问:“哥哥,有没有搞到?”悟空得意地说:“这不来了嘛!老孙手到擒来。这果子可不能瞒着沙僧,叫他来。”八戒立刻招呼:“悟净,快来!”
沙僧放下手里的活,跑进厨房:“哥哥,叫我干嘛?”悟空打开衣兜:“你看看这是什么?”沙僧一看,惊喜道:“人参果!”悟空问:“你倒认得,在哪吃过?”沙僧说:“我没吃过,但以前做卷帘大将时,见海外仙人用这果子给王母祝寿,见过却没吃过。哥哥,能不能让我尝尝?”悟空大方地说:“不用说,咱兄弟一人一个。”他们三人各自享用一个果子。
八戒这家伙,嘴大肚子也大,早就馋得不行,一看到果子,立马张嘴囫囵吞下,还装模作样地问悟空和沙僧:“你们吃的是什么?”沙僧答:“人参果。”八戒又问:“什么味?”悟空笑道:“悟净,别理他!你明明吃了,还来问。”八戒辩解:“哥啊,吃得太急,没细嚼慢咽,没尝出味道。我都不知道有没有核,就吞下去了。哥,为了我这馋虫,再去弄一个,我慢慢吃。”悟空说:“兄弟,你真是不知足。这东西可不是米饭面条,吃饱就好。这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我们能吃上一个,已经是天大的缘分,够了够了!”
悟空起身,把金击子悄悄丢回道房,不再理会。八戒还在唠叨个不停,没想到那两个道童回房拿茶,正好听到八戒嚷嚷:“人参果吃得不过瘾,再来一个才好。”清风一听,心里嘀咕:“明月,你听那长嘴和尚说人参果还想再吃一个。师父临走时叮嘱我们防着他们,莫不是他们偷了我们的宝贝?”明月一看:“哥,不好了!金击子怎么掉地上了?我们去园子看看!”两人急急忙忙赶到园子,只见花园门开着。清风说:“这门是我关的,怎么开了?”
他们赶紧转到菜园,发现菜园门也开着。进了人参园,倚在树下,数来数去,只剩二十二个。明月说:“你会算账吗?”清风说:“我会,你说。”明月说:“果子原有三十个,师父开园吃了两个,还剩二十八个;刚才打两个给唐僧吃,还剩二十六个;现在只剩二十二个,少了四个!不用说,肯定是那帮和尚偷了,我们去骂唐僧!”两个出了园门,直奔殿上,对着唐僧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断。唐僧实在忍不住了:“仙童,你们这是怎么了?有话好好说,别胡言乱语。”清风说:“你耳聋了吗?你偷吃了人参果,还不让我说。”唐僧问:“人参果是什么样的?”明月说:“刚拿给你,你说像小孩的不是吗?”唐僧连忙解释:“阿弥陀佛!那东西一见我就害怕,怎么敢偷吃?就算馋得慌,也不敢做这贼事。别冤枉好人。”清风说:“你没吃,还有手下人偷吃。”唐僧说:“那也有可能。你别嚷,我问问他们。如果真偷了,让他们赔你。”明月说:“赔?有钱也买不到!”唐僧说:“有钱也买不到,但常言道,仁义值千金。让他们赔个礼就算了。不过还不一定是他们呢。”明月说:“怎么不是他们?他们分不均还在嚷呢。”唐僧喊道:“徒弟们,都过来。”沙僧一听:“不好了!露馅了!师父叫我们,小道童在骂,不是旧话走漏了风声,是什么?”悟空说:“真丢人!不过是吃的东西,说出来就是我们偷嘴了,别承认。”八戒说:“对对对,昧了吧。”三人只好从厨房出来,走上殿去。嘿!接下来会怎么抵赖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