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虽然被唐僧赶走了,但心里还是挂念着师父,感慨万千。一路上,他来到了东洋大海边,心里想:“哎呀,我可有五百年没走过这条路了!”只见那海水波涛汹涌,烟波浩渺,真是壮观极了。海浪一来,像是雷声滚滚,水漫过了海湾,就像狂风吹过夏天一样。岸边没有村庄,水上也没见到渔船,只有海浪卷起千年的白雪,风中带来阵阵秋意。

就在这时,悟空心情沉重地飞过了东洋大海,回到了他的老巢——花果山。可他一看,心都凉了半截。山上花草全没了,烟霞也不见了,峰岩倒塌,树木焦枯。你问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悟空当年大闹天宫,被抓上天界后,二郎神带着梅山七兄弟放火把这里给烧了。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悟空心里那个酸啊,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有首古诗就说得好:“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

正当悟空伤心的时候,忽然听到草坡前和荆棘丛里传来动静,跳出来七八个小猴子,围着他叩头,高喊:“大圣爷爷!您今天可回来了?”悟空问:“你们怎么都不出来玩,一个个躲得无影无踪?我来了半天了,都没见你们。”小猴子们听了,一个个流下泪来,诉苦道:“自从您被抓走,我们受尽了猎人的苦,日子真是难熬!他们拿着硬弩强弓,黄鹰劣犬,网扣枪钩,我们只好躲在洞里,不敢出来玩,只能偷偷摸摸地在坡前找草吃,渴了就去涧下喝点清泉。刚才听到您的声音,才敢出来见您,希望您能保护我们。”悟空听了,更加心酸,问道:“那你们现在山上还有多少猴子?”小猴子说:“老的少的加起来,也就千把个。”

悟空又问:“我当年可是有四万七千群妖,如今都去哪了?”小猴子们说:“自从您走后,二郎菩萨把山给点着了,烧死了大半。我们躲在井里、涧内、桥下才活了下来。等火灭了,出来后,又没东西吃,很多就离开了。剩下的这两年也被猎人抓走了一半。”悟空问:“他们抓你们干嘛?”小猴子们说:“那些猎人太可恨了!他们把我们中箭的、打死的拿去剥皮剔骨,做成下饭菜。还有活捉去的,让我们跳圈子、翻筋斗,在街上表演。”悟空听了,气得火冒三丈,问:“洞里还有谁在管事?”小猴子们说:“还有马流二元帅和奔芭二将军在管。”

悟空让小猴子们去通知他们,说自己回来了。马流和奔芭听说后,赶紧出来迎接。悟空坐在中间,群妖罗拜在前,问道:“大圣爷爷,听说您得了性命,正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怎么不去西方,反而回到这里?”悟空叹了口气,说:“你们不知道,唐三藏不识好歹。我一路上帮他捉妖降魔,结果他说我行凶作恶,不让我做徒弟,把我赶回来,还写了贬书,永远不用我。”众猴子听了,拍手大笑:“哈哈,真是天大的好事!别去当什么和尚了,还是留下来陪我们玩几年吧!”然后又喊:“快准备椰子酒,给爷爷接风。”悟空说:“先别喝酒,我问你们,那些猎人多久来一次我们山上?”马流说:“大圣,他们几乎天天来这儿捣乱。”悟空问:“怎么今天没来?”马流回答:“估计快来了。”

悟空吩咐小猴子们:“你们都出去,把山上那些烧焦的碎石头搬过来堆好。或二三十个一推,或五六十个一堆,我有用处。”小猴子们就像一窝蜂似的,乱搬了一堆堆的碎石。悟空看了,叫道:“你们都进洞里藏好,让我来施法。”

悟空上了山顶,远远望去,只见南边传来鼓声锣鸣,来了上千人马,带着鹰犬,拿着刀枪。悟空仔细一看,那些人来势汹汹,个个都很凶猛,就像搜山的猛虎、跳涧的蛟龙似的。他们肩披狐皮,腰系锦绮,袋里插着狼牙箭,胯下挂着宝雕弓。成群结队的猎狗,满膀子的猎鹰,还有荆筐抬着火炮,带着海东青。粘竿、兔叉应有尽有,牛头拦路网、阎王扣子绳,全都齐备,吆喝声震天动地。

悟空见那些人布上了他的山,心中大怒,捻诀念咒,往巽地上吸了一口气,呼地吹出一阵狂风。好家伙,这风真是厉害!扬尘播土,倒树摧林,海浪如山高耸,浑波万迭侵袭。天地昏暗,日月无光。风声如虎啸,竹林似龙吟,飞砂走石,乱伤人命。悟空用这大风把那些碎石卷起来,乘风飞舞,打得那些千余人马一个个头破血流,惨不忍睹。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这位齐天大圣,刚刚用一阵狂风解决了一大批猎人,心情那叫一个舒畅。他按下云头,哈哈大笑:“哎呀,真是命运的安排!自从跟了唐僧当和尚,他总是跟我说什么‘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这话可真有意思。我帮他一路上打妖怪,他就说我行凶。今天回到家,却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多猎人。”然后他高喊:“小的们,出来吧!”

小猴子们听到大圣的召唤,风一过就全都跳了出来。悟空吩咐道:“你们去南山下,把猎人的衣服剥下来,洗干净血迹,穿上御寒;把尸体推到万丈深潭里;把死马拖来,剥皮做靴子,肉腌起来慢慢吃;把弓箭刀枪拿来练武;那些杂色旗子收好,我有用。”小猴子们一个个领命而去。

大圣把旗子拆洗干净,重新做了一面五彩大旗,上面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个大字,竖在洞外,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乐得自在。他的名声大,手段高,还跑去四海龙王那里借来了甘霖仙水,把山洗得青翠欲滴。前面栽上榆柳,后面种上松楠,桃李枣梅样样俱全,逍遥自在,不再提和尚的事。

这边唐僧呢,听信了谗言,放走了悟空,继续西行。八戒在前开路,沙僧挑着行李。过了白虎岭,看到一片林子,藤蔓缠绕,柏翠松青。唐僧提醒道:“徒弟们,山路崎岖,难走得很,这松林里树木茂密,仔细点,怕有妖怪出没。”你看那呆子八戒,精神抖擞,叫沙僧牵马,他自己拿着钉钯开路,带着唐僧进了松林。

走着走着,唐僧兜住马说:“八戒,我肚子饿了,去哪找点斋饭?”八戒说:“师父先下马,我去找找看。”唐僧下了马,沙僧也放下行李,递给八戒个钵盂。八戒说:“我去了。”唐僧问:“去哪?”八戒说:“别管,我去钻冰取火,压雪求油,给您找斋饭。”八戒出了松林,往西走了十多里,连个人影都没见着,真是个狼虎出没的荒凉之地。呆子走得累了,心里嘀咕:“当年有行者在,老和尚要什么就有什么。现在轮到我,真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晓父母恩。”他越走越困,心想:“要是现在回去说没找着,老和尚也不信我走了这么远。还是再晃悠一会儿再回去吧。先在这草堆里打个盹。”于是,他把头一拱,倒在草里呼呼大睡起来。

我们暂且不提八戒在那儿睡觉,回来说说唐僧。唐僧在林子里,耳热眼跳,心里不安,赶紧叫沙僧:“悟能去化斋,怎么还不回来?”沙僧说:“师父,您还不知道呢,他看这西方人家斋僧多,又肚子大,哪管您?等他吃饱了才会回来。”唐僧说:“对呀,要是他贪吃,我们去哪找他?天色晚了,这里可不是过夜的地方,得找个落脚处。”沙僧说:“没事,师父,您先坐着,我去找他。”唐僧说:“对对,有没有斋饭无所谓,关键是找个地方住。”沙僧拿起宝杖,出了松林去找八戒。

唐僧一个人在林子里坐着,真是无聊透顶,只好强打精神,站起来活动活动。他把行李堆在一起,把马拴在树上,摘下斗笠,插好锡杖,整了整衣服,慢悠悠地在林子里溜达,想着散散心。他一边看着野草山花,一边听着归巢的鸟鸣,心里还是烦得很。结果呢,他一不小心走错了路。

说来也巧,他本来是想散心,也顺便找找八戒和沙僧。没想到那两个家伙走的是直西的路,而唐僧自己却拐到了南边。出了松林,他抬头一看,哇,那边金光闪闪,彩气腾腾的,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座宝塔,金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他心想:“我这徒弟们真没福气!自从离开东土,我就发誓遇庙烧香,见佛拜佛,看到塔就要扫塔。那不是一座黄金宝塔吗?怎么我们没走那条路呢?塔下肯定有寺院,寺里肯定有和尚,我得去看看。这里没人走动,把行李和马放这儿应该没事。要是那边方便,就等徒弟们来了,一起借宿。”

哎,这唐僧真是倒霉到家了。你看他迈开步子,直奔塔边而去。那地方可真是:石崖高耸入云,山峰直插青天。两边树木茂密,前后藤蔓缠绕。花草摇曳,水流潺潺。远看像是仙境,近看如同蓬莱。松竹环绕,猿猴穿梭。洞门外,走兽成群;树林里,飞禽成队。可惜这地方虽美,却是个险地,唐僧倒霉地撞上来了。

唐僧走到塔门下,看到里面挂着个斑竹帘。他推门进去,猛抬头,看到石床上侧卧着一个妖怪。你说这妖怪长得真是奇葩:青脸白牙,大嘴张开,鬓毛乱蓬蓬,还染成了胭脂色;三四根紫须,像荔枝芽。鼻子像鹦鹉嘴,眼睛像晨星。拳头大得像和尚的钵盂,脚像悬崖上的树桩。身披淡黄袍,赛过锦缎袈裟。手握一口宝刀,光芒四射;睡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他曾指挥小妖排阵,也曾坐镇妖怪群中,威风凛凛,神通广大。

那长老一看,吓得倒退几步,全身发麻,腿都软了,赶紧转身就跑。可这妖怪灵性非凡,睁开金睛鬼眼,喊道:“小的们,看门外是什么人!”一个小妖探头一看,见是个光头和尚,赶紧跑回去报告:“大王,外面是个和尚,脑袋圆圆的,脸大耳垂,嫩嫩的肉,细细的皮:真是个好和尚!”妖怪听了,哈哈大笑:“这不就是送上门的美餐吗?小的们,快去抓来,我重重有赏!”

小妖们一窝蜂地冲了出去。唐僧见状,心里慌得像箭一样快,腿却软得像面条,况且山路崎岖,天色已晚,哪跑得动?结果被小妖们抬了回去,正所谓: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即便好事多磨难,谁能像唐僧西行时这么倒霉呢?

那些小妖,把唐僧抬到竹帘外,乐呵呵地喊:“大王,和尚抓来了!”那老妖怪偷眼一瞧,哟,这和尚长得端端正正,还真是个好和尚。他心里琢磨:“这么个好和尚,肯定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我得摆出点威风来,不然他怎么会服气呢?”于是,他装模作样地红须倒竖,头发朝天,眼睛一瞪,大声吼道:“把和尚带进来!”

小妖们齐声答应,一起把唐僧推了进去。唐僧心想,这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于是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行礼。老妖问:“你是哪儿的和尚?从哪来?要去哪?”赶紧说清楚!”唐僧回答:“我是唐朝的僧人,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方求取真经,路过贵地,特来塔下拜见圣灵。不小心惊动了您,还请原谅。待我取得真经回东土,定会永记您的大恩。”

老妖一听,哈哈大笑:“我就说是个大人物吧,果然是你。正好想吃你呢,来的正好!正好!不然还真错过了呢!你就是我嘴里的食物,自己撞上来的,想跑也跑不掉!”他叫小妖:“把和尚绑了!”

小妖们一拥而上,把唐僧绑在定魂桩上。老妖拿着刀又问:“和尚,你们一行有多少人?不可能就你一个敢上西天吧?”唐僧见他持刀,老老实实地说:“大王,我有两个徒弟,叫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去松林化斋了。还有一担行李,一匹白马,都在松林里呢。”老妖一听,更加高兴:“又有福气了!两个徒弟,加上你三个,再加上马,正好够吃一顿!”小妖们说:“我们去抓他们来。”老妖摆摆手:“不用出去,把前门关了。他们化斋回来,一定会找师父。找不到,一定会找到我们门口。俗话说,上门的买卖好做,等他们自投罗网吧。”于是众小妖把前门关上了。

且不说唐僧遭遇的麻烦,咱们再说沙僧找八戒。他出了林子找了十多里,连个村庄都没看到。他站在高坡上四处张望,突然听到草丛里有人说梦话。他赶紧用杖拨开草丛,原来是八戒在里面睡觉呢。

沙僧揪着八戒的耳朵,把他叫醒了,说:“你这呆子!师父让你去化斋,你竟然在这儿睡觉?”八戒迷迷糊糊地醒来,问:“兄弟,现在几点了?”沙僧说:“快起来!师父说有没有斋饭无所谓,让咱们去找个住处。”八戒懵懵懂懂地拿起钵盂,拎着钉耙,跟沙僧一起回到林子里。结果一看,师父不见了。

沙僧埋怨道:“都是你这呆子,化斋不回来,肯定是妖怪把师父抓走了。”八戒笑着说:“兄弟,别胡说。那林子里那么清雅,哪来的妖怪?我想老和尚坐不住,自己去转悠了。我们去找找他吧。”于是两人只好牵着马,挑着担,收拾好斗篷和锡杖,出了松林去找师父。

这回,唐僧也算是命不该绝。八戒和沙僧找了半天没找到师父,突然发现正南方向有金光闪闪。八戒兴奋地说:“兄弟,有福之人不用愁!你看,那边有座宝塔在发光,师父肯定去那儿了。人家肯定会款待他,我们也赶紧过去蹭顿斋饭。”

沙僧有点担心:“哥,别太乐观了,吉凶难料,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吧。”于是,两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门前,结果发现门紧闭着。门上挂着一块白玉石板,上面写着“碗子山波月洞”六个大字。沙僧一看,说:“哥,这不是寺庙,是妖怪的洞府啊!师父要是在这儿,恐怕凶多吉少。”

八戒不以为然:“兄弟,别怕。你把马拴好,看着行李,我去问个明白。”说完,八戒举起钉耙,冲着门大喊:“开门!开门!”洞里的小妖一看,赶紧跑进去报告:“大王,买卖上门了!”老妖问:“什么买卖?”小妖回答:“门外有个长嘴大耳的和尚,还有个黑乎乎的和尚,正在叫门呢!”老妖一听,大喜过望:“哈,是猪八戒和沙僧找来了!他们居然能找到这儿来!既然来了,就别怠慢了他们。”于是他吩咐:“取披挂来!”

小妖们抬来装备,老妖穿戴整齐,手持钢刀,走出门来。

这边,八戒和沙僧正等着呢,突然看到妖怪气势汹汹地出来了。你看他那打扮:青脸红须,赤发飘扬,黄金铠甲闪闪发光。腰系磲石带,胸前勒着铠甲,闲站山前,风声呼啸。手握蓝靛色的筋手,拿着一把追魂夺命刀。这个妖怪名叫黄袍怪。

黄袍怪一出门就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和尚,敢在我门口嚷嚷?”八戒不甘示弱:“你这小子,认不出你爷爷我了?我是大唐派去西天取经的!我师父是御弟三藏,要是在你这儿,赶紧送出来,不然我可要用钉耙砸门了!”

妖怪笑道:“是,是,有个唐僧在我这儿。我可没怠慢他,正给他准备人肉包子呢。你们也进来尝一个,如何?”八戒差点真要进去,幸好沙僧一把拉住他:“哥,他骗你呢,你什么时候吃过人肉?”

八戒这才醒悟,举起钉耙就朝妖怪劈去。妖怪侧身躲过,用钢刀迎战。两个开始斗法,腾云驾雾,在空中厮杀。沙僧也丢下行李和白马,举起宝杖冲上去帮忙。这场面真是壮观:两个和尚和一个妖怪在云端激战。杖起刀迎,钉耙凶猛,妖怪毫不示弱。黄袍怪挥舞钢刀,闪闪发亮,神通广大,丝毫不惧。

三人在空中斗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为了性命,他们都拼尽全力,难分难解。

至于唐僧的命运如何,我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