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唐僧师徒们正走在通往朱紫国的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在为他们铺路。唐僧感慨道:“这一路真是风光无限啊!”可就在这时,他远远看见一座城池,心里好奇:“徒弟们,你们看,那是什么地方?” 

孙行者立刻调侃道:“师父,您不会是认不出字吧?您可是领着唐王的旨意出门的!”唐僧不服气,反驳道:“我从小就是和尚,千经万典都懂,怎么会不识字?” 

行者继续打趣:“那您怎么不认得城头上那面杏黄色的旗子上写的字呢?”唐僧气急:“这泼猴胡说!风一吹,旗子都乱了,怎么能看得清!” 

这时,猪八戒和沙僧也加入了讨论:“师父,别听他瞎说,远远的城池,怎么能看得清楚?”孙行者却自信满满:“我看那就是朱紫国!”唐僧听了,心里一惊:“朱紫国,那可是西方的王国,我们得快点换关文。”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城门,马下桥入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叹不已!城门高耸,周围活水环绕,南北高山相对,简直是个繁华的皇城!街市上人来人往,生意兴隆,真是热闹非凡。

师徒们在大街上走着,周围的人都打量着他们,尤其是猪八戒,长得丑陋,沙僧又黑又高,孙行者则是一脸毛发,顿时吸引了不少目光。唐僧急忙提醒:“小心点,别撞祸,低头走!”

猪八戒听话,把莲蓬嘴藏好,沙僧也不敢抬头,孙行者却东张西望,乐在其中。那些人有的识趣,见了就走,有的则是闲人,调皮的孩子们开始嬉笑着抛瓦片,想和八戒开玩笑。唐僧心里紧张,直冒冷汗:“别惹事啊!”

走着走着,他们转过一个拐角,突然看到一座门墙,上面写着“会同馆”三个字。唐僧兴奋地说:“徒弟们,我们进去吧!”孙行者好奇:“进去干嘛?”唐僧解释:“会同馆是个通会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里面休息一下,等我见了驾,换好关文再出城。”

猪八戒听了,立刻掏出嘴,吓退了好几个人,兴奋地说:“师父说得对,我们快去藏起来,免得被这些鸟人吵到!”于是,师徒们便兴高采烈地进了馆,外面的人也渐渐散去。

在那会同馆里,有两个馆使正在忙着查点人夫,准备接待官员。突然,唐僧和他的徒弟们走了进来,顿时让这两个馆使心里一惊,齐声问:“你们是谁?要去哪里?”唐僧合掌道:“贫僧乃东土大唐的僧人,来西天取经,今到这里不敢私闯,特来借个地方歇息,想换个关文。” 

这两个馆使一听,立马屏退了其他人,整了整衣冠,亲自下厅迎接。随后,他们命人打扫客房,准备清淡的素食。唐僧感激地谢过,馆使便带着人夫离开了。可是孙行者心里不爽,嘟囔道:“这家伙真懒,怎么不让我在正厅待着?”唐僧回道:“这里不归我们大唐管,留在这里不太合适。” 

行者不甘心:“那我偏要他请我!”正说着,管事的送来了饭菜,一盘白米、一盘白面,还有青菜、豆腐等。唐僧让徒弟们收好,问管事:“国王在殿上吗?” 

管事回答:“国王好久没上朝,今天正好是个好日子,正在和大臣们商议事情。你要换关文的话,快去,不然就来不及了。”唐僧急忙对徒弟们说:“悟空,你们在这里准备斋饭,我去换关文,吃完再走。”

不久,唐僧便来到了五凤楼前,眼前的殿阁真是气势非凡。他转身对奏事官说:“请您转告国王,我是东土大唐的僧人,前来求经,想换通关文。”国王听后大喜:“我久病未能登基,今天正好有高僧来国!”

国王传旨让唐僧上殿,唐僧立刻跪拜,国王又让他坐下,命光禄寺准备斋饭。唐僧感激不已,递上关文。国王看完后,十分高兴,问:“法师,你们大唐的君主和臣子都是怎样的?” 

唐僧回答:“我们大唐三皇治世,五帝分伦,历史悠久,君臣贤良。”国王听了,不禁感慨:“我这病久了,身边却没有一个能帮我的大臣。” 

唐僧见国王面色苍白,神情疲惫,正想问些什么,光禄寺的官员来奏请唐僧用斋。国王传旨:“在披香殿,准备我的膳食,与法师一起分享。”

话说唐僧谢过国王的恩典,和他一起享用美味的斋饭,这事儿就不提了。与此同时,孙行者和沙僧在会同馆里忙着准备茶饭,沙僧一脸苦恼:“茶饭容易弄,蔬菜就难办了。”孙行者好奇地问:“怎么个难法?”沙僧叹气道:“油盐酱醋都没有啊!”

这时,孙行者灵机一动:“我这里有几文钱,让八戒去街上买点。”可八戒一听,立马就躲懒:“我可不敢去,万一被人笑话了,师父还得怪我!”孙行者不屑:“公平交易,又不抢人家,怕什么!”八戒却摇头:“你没见过那獐智吗?刚才在门口就把人吓得够呛,万一我去闹市里,岂不是要吓死?”

孙行者笑着说:“你只知道怕,那你见过市上卖些什么吗?”八戒挠挠头:“师父让我低着头走,我可没看过。”孙行者一脸得意:“酒店、米铺、磨坊,别说还有好茶房、面店,烧饼、馍馍、汤饭、好菜,简直是应有尽有!我去买点给你吃怎么样?”八戒一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立马跳起来:“哥哥,我下次请你吃!”

孙行者暗自好笑,让沙僧好好煮饭,自己带八戒出门去买调料。路上有个官人问:“长老,你们去哪儿?”孙行者回答:“买调和。”那人指了指:“往西去,转个弯到郑家杂货店,什么都有!”于是,二人携手向西而去。

一路上,孙行者故意不买,八戒急了:“师兄,咱们就买点吧!”孙行者却说:“再走走,挑好的买!”两人说笑着,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到了鼓楼边,看到人山人海,八戒立刻退缩:“我不去了,那里人太多,怕被抓!”孙行者不屑:“和尚又不犯法,怕什么?我们过去买东西。”

八戒还是不干:“我可不想被挤得耳朵都掉了!”孙行者无奈:“那你就在这儿等,我去买回来给你吃。”说完,八戒把碗递给行者,背靠墙根不动。行者走近鼓楼,发现人群是因为皇榜张贴而聚集。

他挤到前面一看,榜上写着:“朕因病卧床,现招贤士前来医治,若能治愈,愿将社稷平分。”行者心中一喜:“这正好,我可以试试做医生!”于是,他施展隐身法,轻轻揭下榜文,吸了口仙气,转身回到八戒那里。

八戒还在墙根上打瞌睡,行者不想惊动他,把榜文悄悄放进他怀里,然后转身往会同馆走去,心里想着这次的计划。

话说楼下的人们见风一刮,个个都吓得蒙头闭眼,生怕被风吹走。不一会儿,风过了,大家睁开眼一看,皇榜竟然没了,顿时心里一惊。原来这榜文刚挂上没几个时辰,就被风给刮跑了,十二个太监和校尉们慌忙四处追寻。忽然,他们发现猪八戒怀里露出一角纸,赶紧围上去问:“你揭了榜吗?”

八戒一抬头,嘴一噘,吓得几个校尉都跌倒在地。他想转身就走,却被几个胆大的给拦住了:“你揭了招医的皇榜,不去见皇上医治万岁,想去哪儿?”八戒慌张地说:“你儿子揭了榜!你孙子会医治!”校尉们不依不饶:“你怀里揣的是什么?”八戒低头一看,果然有张纸,气得咬牙骂道:“这猢狲害死我了!”他想扯破,结果被众人给架住了:“你可别胡来!这是国王的榜文,谁敢毁坏?你既然揭了,快跟我们去!”

八戒急了:“你们不知道,这不是我揭的,是我师兄孙悟空揭的,他偷偷揣在我怀里就跑了!”众人听了,纷纷指责:“胡说八道!你揭了榜文,怎么能让我们去找你师兄?快跟我们走!”这时候,八戒像根钉子一样,立在那儿不动,十来个人也拉不动他。

他生气了:“你们真不知道高低!再扯下去,我可要发火了!”没多久,街上的人都围了过来,其中有两个老太监问:“你这相貌奇怪,声音也不对,哪里来的?”八戒赶紧回答:“我们是东土去西天取经的,我师父是唐王的法师,刚去换关文。我和师兄来这儿买调料,我师兄见人多,就让我在这儿等,他自己去揭榜了。”

老太监听了,点头道:“我前面见过一个白面胖和尚,直奔朝门去,想就是你师父吧?”八戒连忙说:“正是正是!”太监又问:“你师兄去哪儿了?”八戒答:“我们一行四人,师父去换关文,我和师兄在会同馆等着,他先回去了。”

太监对校尉们说:“别扯他了,我们一起去馆里就知道真相。”八戒得意地说:“你们这两个老奶奶真懂事!”众校尉不乐意:“这和尚真不识货,怎么叫公公叫奶奶?”八戒笑着说:“你们可别羞愧!这两位老奶奶,怎么能叫他公公呢?”众人急了:“别磨叽,快去找你师兄!”

街上人声鼎沸,围了好几百人,八戒见状,忙说:“大家停一下,我师兄可不比我好对付,他可是个认真厉害的人。见了他得行个大礼,叫他孙老爷,他才会给面子,否则他可就变脸了!”众太监和校尉们纷纷点头:“你师兄果然有本事,医好了国王,咱们也得好好拜他!”

话说那些闲杂人都在门外吵吵嚷嚷,猪八戒带着一帮太监和校尉,直奔会同馆。刚进门,就听见孙行者和沙僧在客房里聊揭榜的事,笑得不亦乐乎。八戒一脸不满,冲上去就嚷:“你可真成个人了!让我去买素面、烧饼,结果全是空头!还弄个旋风,把皇榜揭了,暗搓搓地揣在我怀里,真是个弟兄!”孙行者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呆子,是不是走错路了?我过鼓楼买调料,急着回来找你,结果你在这儿瞎嚷嚷,哪有什么皇榜?”

八戒气呼呼地说:“现在看榜的官员都在这儿呢!”话音未落,几个太监和校尉就朝孙行者拜道:“孙老爷,今天我王有缘,天遣您降临,必能大展经纶,治好我王的病,江山也能平分!”孙行者一听,立刻收起笑容,接过八戒的榜文,对众人说:“你们以为我是看榜的官吗?”太监赶紧叩头:“奴婢乃司礼监内臣,这几个是锦衣校尉。”孙行者继续说道:“这招医榜确实是我揭的,既然你们主有病,就请国王亲自来请我,我有把病治好的本事。”

太监们听了,个个都惊呆了,校尉们则开始窃窃私语:“这小子真敢说!”于是,四个太监和六个校尉立马就去朝堂奏报:“主公万千之喜!”国王正在和唐僧吃饭聊天,听到这话,马上问:“喜从何来?”太监回道:“我们早已领出招医皇榜,鼓楼下张贴,有个来自东土大唐的圣僧孙长老揭了榜,现在会同馆等着王亲自去请他,他能手到病除!”

国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转头问唐僧:“法师有几个高徒?”唐僧合掌回答:“贫僧有三个顽徒。”国王又问:“哪位高徒善医?”唐僧苦笑道:“实不相瞒,我那几个徒弟都是山野庸才,不会医药,只会挑包背马,带我上山下水,捉妖降龙,根本不懂药性。”国王听了,摇头道:“法师何必谦虚?今天能遇到法师,真是天缘啊!你徒弟既然揭了榜,肯定有医术。”于是,他叫道:“文武众卿,朕身体虚弱,不敢乘辇;你们去请孙长老来,见他可得以君臣之礼相待!”

众臣领旨,带着看榜的太监和校尉直奔会同馆,结果把八戒吓得躲在厢房,沙僧也悄悄闪到墙边。孙行者坐在那里,端然不动,八戒心里暗骂:“这猢狲真是活活折磨我!这么多官员拜见他,他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不久,礼毕,众臣启奏:“上告神僧孙长老,我们都是朱紫国王的臣子,奉王旨敬请您入朝看病。”

孙行者这才站起来问:“你王怎么不来?”众臣答:“我王身虚力怯,不敢乘辇,特令我们代君参请。”孙行者点头:“那好,请前行,我跟你们去。”众臣依次排好队,孙行者整理衣服,八戒在旁边急了:“哥哥,千万别把我们拖出去!”孙行者笑道:“我不拖你,只是让你们两个帮我收药。”沙僧问:“收什么药?”孙行者说:“凡是有人送药来给我的,照数收下,等我回来取用。”二人点头答应,心里想着这事儿真是麻烦。

话说这行者和众官们一块儿,没多久就到了国王面前。众臣先走进殿,奏知国王,高卷珠帘,龙眼一瞧,立刻问:“哪位是神僧孙长老?”行者一挺胸,厉声道:“老孙就是!”国王听了这声音,吓得心里一紧,差点从龙床上摔下去。女官们急忙把他扶回宫里,嘴里还嘟囔:“吓死我了!”众官们更是怒火中烧,指责行者:“这和尚真粗鲁,竟敢随便揭榜!”

行者一听,哈哈大笑:“你们可别冤屈我了!如果像你们这样慢吞吞,国王的病可得拖个千年!”众臣听了,纷纷反驳:“人生能活多久?一千年也不算长!”行者摇头:“他现在是个病君,死了就是个病鬼,转世也还是病人,难道一千年也算好?”众臣气得直跺脚:“你这和尚真是不懂礼!”行者笑道:“我可不是胡说,听我说完:看病得望闻问切,缺一不可!”

这时,太医院的官员听了,赞同地点头:“这和尚说得有理,连神仙看病都得遵循这四个步骤。”于是,众官决定传奏国王:“长老要用望闻问切的原则,才能认病用药。”国王在龙床上听到这一消息,急忙喊道:“叫他来吧!我见不得生人!”近侍赶紧出宫传话:“那和尚,您王的旨意,让你去吧,见不得生人面。”行者一听,笑着说:“那我就悬丝诊脉吧!”

众官心里暗喜:“悬丝诊脉,听说过但没见过,快去奏报!”近侍又回宫奏道:“主公,孙长老说他不见您面,但会悬丝诊脉。”国王心里琢磨:“我病了三年,从未试过这个,快请他进来!”于是,近侍忙传话:“主公已同意悬丝诊脉,快请孙长老进宫!”

行者一进宝殿,唐僧立马骂道:“你这泼猴,害了我!”行者却笑着说:“师父,我这是为你壮观,你怎么能说我害你?”唐僧气得直跳脚:“你跟我这几年,医好过谁?连药性都不懂,怎么敢闯这个祸!”行者笑道:“师父,你不知道,我有几个草头方,能治大病,只要医得好就行!就算医死了,也不过是庸医杀人,没事的!”

唐僧不服:“你见过《素问》、《难经》、《本草》、《脉诀》吗?怎么能胡说!”行者一笑:“我有金线在身,你没见过!”说着,伸手拔了三根毫毛,捏成三条丝线,按二十四气,托在手里,对唐僧说:“这不是我的金线吗?”近侍在旁催促:“长老,别再啰嗦了,请进宫看病吧!”

行者告别唐僧,跟着近侍进宫看病。正是那句:“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到底这次看病能诊出什么,给什么药,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