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锦衣官的带领下,假唐僧被拖出馆驿,周围是一圈羽林军,直奔朝门外。锦衣官对黄门官说道:“我们已经请到唐僧了,请您转告。”黄门官急匆匆地进宫,照办上奏给昏君,随后请假唐僧进去。众官纷纷跪下,唯有假唐僧站在阶前,大声叫道:“比丘王,请我这贫僧说什么?”君王笑着说:“我得了一种病,缠绵日久不愈。幸得国丈赐我一方药方,药材都已备齐,只缺一味引子,特请长老求些药引。如果病愈,我愿与长老修建祠堂,四时奉祭,永为传国之香火。”
假唐僧听了,摇头道:“我乃出家人,孤身来到这里,不知道陛下问国丈要什么东西作引。”昏君回答:“我特求长老的心肝。”假唐僧一愣,接着说:“不瞒陛下说,心肝可有几个儿,不知道要的是什么样的。”国丈在旁指着说:“和尚,要你的黑心。”假唐僧一听,立刻叫道:“那就快取刀来!剖开我的胸腹,如果有黑心,我一定奉命。”昏君听了,欢喜得不得了,立刻让当驾官去取一把牛耳短刀,递给假僧。
假僧接过刀,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左手抹抹腹部,右手握刀,呼啦一声,把腹皮剖开,里面竟然滚出一堆心来!文官们吓得脸色大变,武将们也麻木了。国丈在殿上看了,惊呼:“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则将那些心,血淋淋地一个个捡开给众人观看,结果发现都是红心、白心、黄心,还有贪婪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等等,竟然没有一个黑心。昏君吓得呆呆无语,战战兢兢地说:“收了去!收了去!”
这时,假唐僧忍不住了,收了法,现出本相,对昏君道:“陛下全无眼力!我和尚心地善良,唯独你这国丈才是黑心,正好做药引。你不信,我来替你取他的心。”国丈一听,立刻睁大眼睛仔细看,发现这个和尚的模样变了,竟是五百年前的孙大圣!他一惊,急忙想要逃跑,却被行者翻筋斗,跳在空中喝道:“哪里走!吃我一棒!”国丈急忙用蟠龙拐杖迎战。
两人在空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行者的金箍棒和国丈的拐杖在空中碰撞,声势惊人。原来国丈是妖精,想要宰了孩子。大圣显神通,捉住妖怪救人,打得满天雾气弥漫,城里的人们都惊恐失色。文武官员魂飞魄散,嫔妃们的容颜也大变。那比丘和昏君更是战战兢兢,躲得无处可藏。
这场斗争持续了二十余合,国丈的拐杖抵挡不住金箍棒,最终化作一道寒光,逃入皇宫内院,带走了妖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圣落下云头,走到宫殿下,对众官说道:“你们的好国丈啊!”众官齐声拜谢,行者却说:“且停下,去看看你们的昏君在哪。”众官回答:“主公见争战时,惊恐潜藏,不知躲到哪座宫里去了。”
行者立刻命令:“快去找!别让美后拐走了!”众官听后,四处寻找,连美后也不见了。正宫、东宫、西宫、六院,所有后妃都来拜谢大圣。大圣说:“请起,不用谢,快去找你们的主公。”没多久,四五个太监搀着昏君从殿后走了出来。众臣俯伏在地,齐声奏道:“主公!感谢神僧来此,辨明真假。国丈乃是妖邪,美后也不见了。”
国王一听,立刻请行者出宫,拜谢道:“长老,您早上的模样那么俊伟,现在怎么变了形?”行者笑着说:“不瞒陛下说,早上来的是我师父,唐朝的三藏法师。我是他徒弟孙悟空,还有两个师弟,猪悟能和沙悟净,现在在金亭馆驿。因为知道您信了妖言,要取我师父的心肝做药引,所以我变成了师父的模样,特来降妖。”国王听了,立刻传旨让阁下太宰去驿中请师众来朝。那三藏法师一见行者现了真身,在空中降妖,吓得魂飞魄散,心想这下完了。不过,幸好有八戒和沙僧在旁护着。八戒脸上还抹着一层泥,正郁闷着,忽然听到有人喊:“法师,我们是比丘国王差来的阁下太宰,特来请您入朝谢恩!”八戒笑道:“师父,别怕!这不是请你取心吗?想必师兄得胜,来请你酬谢呢!”三藏苦恼地说:“虽然是得胜,但我这张臊脸,怎么见人啊?”八戒安慰道:“没办法,我们去见师兄,自有解释。”于是,三藏无奈,只得扶着八戒和沙僧,挑着担,牵着马,朝驿庭走去。
太宰一见,吓得直叫:“爷爷呀!这可真像妖怪!”沙僧无奈地说:“别怪我们丑陋,我们是天生的样子。如果我师父来了,那可就俊多了!”三人不等宣召,直接走到了殿下。行者一见,立刻下殿,迎上前把师父脸上的泥抓掉,吹了口仙气,叫了一声“正!”那唐僧立刻恢复了原样,精神焕发。国王亲自下殿迎接,称呼:“法师老佛。”师徒们把马拴好,都上殿相见。行者问:“陛下可知道那妖怪来自何方?我去帮您抓住它,剪除后患!”三宫六院的嫔妃们听到这话,纷纷从翡翠屏后走出来,齐声拜告:“万望神僧施法,斩草除根,剪除妖怪,恩德无以为报!”
国王羞愧地说:“三年前它来时,我曾问过它。它说离城不远,向南七十里有个柳林坡的华庄。国丈年老无儿,只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未曾嫁人,愿意进宫。我因为她貌美,便纳为宠妃。不料得了病,太医屡次用药无效。那妖说有仙方,只需用小儿心煎汤为引。我轻信了,于是选了民间的小儿,定在今日午时开刀取心。不想神僧降临,正好遇上了。那妖还说,神僧修炼十世,元阳未泄,得其心比小儿心更有用。我误信了它,不知神僧识破了妖魔。希望您能施展法力,剪除后患,朕愿以国之重资酬谢!”行者笑道:“实不相瞒,笼中的小儿是我师父慈悲藏起来的。你就别提什么资财了,待我捉了妖怪,那才是我的功劳。”然后他叫:“八戒,跟我来!”八戒答应道:“谨依兄命,但我肚子空虚,不好使力。”
国王立即传旨:“光禄寺快办斋供!”不一会儿,斋饭送到。八戒吃饱了,精神抖擞,跟着行者驾云而起。国王、妃后和文武百官都朝空中礼拜,纷纷感叹:“真仙真佛降临凡间!”行者带着八戒,直奔南方七十里,寻找妖怪的踪迹。只见一条清溪,两岸杨柳成荫,却不知清华庄在哪里。正是那句:“万顷野田观不尽,千堤烟柳隐无踪。”
孙大圣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心想不行,得想办法。于是,他捻诀,念了声“唵”字真言,召唤出一个当坊土地。土地战战兢兢地跪下说:“大圣,我是柳林坡的土地。”行者问:“你别怕,我不打你。我想问,柳林坡有个清华庄,在哪里?”土地说:“这里有个清华洞,但没有清华庄。小神知道了,大圣想是比丘国来的吧?”行者点头:“正是。比丘国王被妖精哄了,我识得那妖怪,战退了它,化作寒光,不知去向。问比丘王时,他说三年前曾问过那妖,怪说住在城南七十里柳林坡的清华庄。如今我寻到这里,只见林坡,不见清华庄,所以来问你。”
土地连忙叩头:“望大圣恕罪。比丘王也是我的地之主,我理应知晓。但那妖精神威法大,我若泄漏了消息,它就来欺凌我,所以未能察觉。大圣今来,只需去南岸九叉头一颗杨树根下,左转三转,右转三转,用两手齐扑树上,连叫三声开门,清华洞府就会现身。”大圣听了土地的话,立刻让他回去,然后和八戒跳过溪水,去找那颗杨树。果然找到了,树上有九条叉枝,都是从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行者对八戒说:“你在远处等着,待我叫开门,把那妖怪赶出来,你好接应。”八戒听话,离树半里远就站定了。行者依照土地的指示,绕着树根转了三圈,双手一扑,喊道:“开门!开门!”这时,树的门“咯吱”一声打开,里面光明闪烁,根本看不见人影。行者趁机冲进去,发现里面简直是个仙境:烟霞缭绕,日月交辉,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简直不亚于蓬莱仙岛。
行者兴奋地往前走,看到石屏上写着四个大字:“清华仙府”。他忍不住跳过去一看,结果发现那老怪正搂着个美女,喘着气聊着比丘国的事。行者心里一乐,心想:“好机会来了!三年的恩怨,今天终于能了结!”他跑上前,掣起金箍棒,喊道:“你这妖怪,吃我一棒!”老怪一见,丢下美人,拿起蟠龙拐迎战。两人就在洞口展开了一场大战:金箍棒和蟠龙拐碰撞,火花四溅。
老怪叫嚣着:“你这无知的猴子,敢进我的门!”行者不甘示弱:“我就是来降妖的!”二人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洞内的霞光都被打得暗淡下来,连鸟儿都吓得不敢飞。就在这时,八戒在外面听到里面的动静,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掣起钉钯,开始刨那棵九叉杨树,结果把树刨倒了,鲜血直冒,八戒兴奋地叫:“这棵树成精了!”他按住树,正要再来几下,行者这时引着妖怪出来了。
八戒见状,立刻举起钯准备攻击。老怪已经打不过行者,见八戒又来,心里更加慌乱,急忙化作一道寒光,往东逃去。行者和八戒紧追不舍,正当他们喊杀之际,忽然听见一阵鸣叫,祥光四射,抬头一看,竟然是南极老人星。老星君把寒光罩住,喊道:“大圣慢来,天蓬别追,老道在此施礼呢。”行者忙回应:“寿星兄弟,你从哪里来?”八戒则调侃道:“肉头老儿,你罩住寒光,肯定能抓住妖怪了!”
寿星笑着说:“在这里,在这里,求你们饶了他一命。”行者不解:“这妖怪和你有什么关系?”寿星笑道:“他是我的一副脚力,没想到变成了妖怪。”行者说:“既然如此,那就让他现出本相来看看。”寿星应声把寒光放出,喝道:“孽畜,快现本相,饶你死罪!”只见老怪一转身,竟然是一只白鹿。寿星拿起拐杖,气愤地说:“这孽畜,连我的拐棒也偷来了!”白鹿在地上叩头,泪水直流。
寿星谢过行者,准备骑上鹿走了。行者一把拉住他:“老弟,慢着,还有两件事没完呢!”寿星好奇:“还有什么事?”行者说:“还有美人没抓,不知道她是什么妖;还有要去比丘城见昏君,现相回报。”寿星道:“既然这样,我就等着。你和天蓬去洞里抓那美人,回来再现相。”行者答应:“老弟等着,我们很快就回来!”八戒精神抖擞,跟着行者直入清华仙府,喊道:“拿妖精!拿妖精!”美人听到这声喊,吓得瑟瑟发抖,想往石屏后躲。
可惜没地方逃,八戒一声喝:“哪里走!我把你这个妖精抓住!”美人无计可施,化作寒光想要逃跑,结果被大圣一棒打中,摔倒在地,现出了本相,竟然是一只白面狐狸。八戒见状,忍不住举钯照头一击,结果把这倾城倾国的美人,化作了一团毛球!行者连忙喊:“别打坏了,留着她的身子去见昏君!”那呆子八戒丝毫不在乎脏污,抓住那狐狸的尾巴,拖着它跟着行者走了出去。寿星老儿一边摸着鹿头,一边骂道:“好孽畜,你怎么背叛我,跑来这里成精!要不是我来,孙大圣早就把你打死了!”行者一听,赶紧跳出来问:“老弟,你说什么呢?”寿星急了:“我可是嘱托过这只鹿的!”八戒把那只死狐狸扔到鹿面前,调侃道:“这可是你的女儿吗?”鹿点点头,伸嘴闻了闻,发出呦呦的声音,似乎有些依依不舍。寿星见状,气得给了鹿一巴掌:“孽畜!你命都保住了,还闻什么?”
接着,寿星解下腰带,把鹿牵了起来,说:“大圣,我要带它去比丘国见见。”行者却说:“等等!我们得把这地方清理干净,免得将来再让它生出妖孽。”八戒一听,立刻举起钯开始砸柳树。行者念了声“唵”,把当坊土地召了出来,吩咐他:“去找些枯柴,点火消灭妖患!”土地立刻转身,阴风阵阵,带着阴兵搬来一堆干草和枯柴,火一上,立刻把妖怪的清华宅烧成了火坑。
火灭后,行者和寿星牵着鹿,拖着狐狸回到殿前,面对国王说道:“这是你的美后,和它耍子儿吗?”国王吓得心惊胆战。接着,孙大圣带着寿星和白鹿走到殿前,吓得国王和众臣妃们纷纷下拜。行者赶紧扶住国王,笑着说:“别拜我,这鹿可是国丈,你只需拜他!”国王羞愧得无地自容,只能说:“感谢神僧救我一国的小儿,真是天恩啊!”于是他下令光禄寺准备素宴,邀请南极老人和唐僧四众一起坐下谢恩。
三藏见到寿星,沙僧也礼貌问候,大家都想知道:“白鹿既然是老寿星的,怎么会在这里为害?”寿星笑着解释:“之前东华帝君来我这里,我在山上和他下棋,没想到这孽畜跑了。后来我算了一下,知道它在这里,就赶来找,正好遇到孙大圣施威。如果再晚一点,这畜生就完了。”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有人报道:“宴会已经准备好了!”宴席上五彩缤纷,香气四溢,桌子上铺着红毯,绣着美丽的图案。宝鸭里飘着沉檀香,前面的菜肴香气扑鼻,果品、斋肴一应俱全,真是丰盛无比。八戒看着丰盛的宴席,忍不住对行者说:“师兄,果子给你,汤饭就让我来!”结果这呆子根本不分好歹,开始狼吞虎咽,吃得精光。
宴席结束后,寿星准备告辞,国王又跪下来请求寿星传授祛病延年的法门。寿星笑着说:“我这次来是为了找鹿,没带丹药。不过,我这里有三个枣,是我之前献给东华帝君的,未曾吃,送给你吧。”国王吞下后,感觉身体轻松,病痛也减轻了,后来得以长生,都是因为这枣。八戒见了,立刻叫道:“老寿,给我几个火枣!”寿星笑着说:“我这次没带,改天我送你几斤。”说完,他便骑上白鹿,踏云而去。
朝中的国王、妃后,城里的百姓们,纷纷焚香礼拜,感激不已。
三藏大师对徒弟们说:“快去收拾一下,告辞国王。”可是那国王苦苦相留,想要请教几句。行者一脸认真地说:“陛下,从今往后,少些色欲,多些积德。凡事都要长补短,才能祛病延年,这就是我的教诲。”说完,他掏出两盘散金碎银,准备作为路费。唐僧却坚决拒绝:“我可不要你的钱!”国王无奈,只好命人摆好銮驾,请唐僧坐上凤辇,王和嫔后一起推着车,送他们出城。
街上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点起净水,焚香送行。就在这时,半空中传来一声风响,路两边落下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鹅笼,里面有小孩在哭。原来是城隍、土地、社令等神明们,听到大圣功成,特意来送小孩的。大家高声叫道:“大圣,我们听从吩咐,来送小孩的!”国王的妃子和臣民们也纷纷下拜。行者抬头望天:“多谢各位,请回去吧,我会在民间祭祀感谢你们的。”阴风一吹,神明们也都退去了。
行者开始叫城里的人来认领小孩,大家欢天喜地地跑来,抱着小孩,叫着“哥哥”、“肉儿”,笑得合不拢嘴。小孩们不怕行者的丑样,纷纷抬着猪八戒、扛着沙和尚、顶着孙大圣,牵着马,挑着担,一起回城。国王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这一幕。每家每户都开宴席,热情款待,甚至有的送来僧帽、僧鞋、布袜,里里外外的衣服都送了过来。
就这样,他们在城里盘桓了将近一个月,才终于得以离开。人们还为他们立起牌位,顶礼焚香供养,感激不已。这一切都说明:阴功高垒,恩山重,救活了无数人。不过,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