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三藏和他的徒弟们,第二天天刚亮就准备继续上路。镇元子和悟空结拜为兄弟,两人关系好得不得了,怎么也舍不得分开,又留他们住了五六天。三藏服了草还丹后,感觉自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精神焕发,身体也健壮了。他一心想取经,哪里肯再耽搁,于是决定启程。

师徒们告别后继续赶路,没走多久就看到一座高山。三藏说:“徒弟们,前面有座险峻的山,恐怕马儿难以通过,大家要多加小心。”悟空说:“师父放心,我们自会处理。”好猴王,他在马前横着金箍棒,开辟道路,爬上高崖。放眼望去,山峰重重叠叠,溪谷环绕。虎狼成群结队地走,麂鹿也成群结队地行。

山上有无数的獐子和野猪,狐狸和兔子聚在一起。还有千尺长的大蟒蛇和万丈长的长蛇。大蟒蛇喷出愁云,长蛇吐出怪风。路旁荆棘丛生,山岭上的松树和楠木郁郁葱葱。满眼都是薜萝,芳草连天。影子落在北方的沧海中,云开在南方的斗柄处。万古常含元气,千峰巍峨日光寒。三藏骑在马上心里害怕,孙悟空施展手段,舞动铁棒,大吼一声,吓得那些狼虫虎豹四处逃窜。师徒们进入这座山,行至嵯峨之处,三藏说:“悟空,我这一整天肚子都饿了,你能去哪里化些斋饭来吃吗?”悟空笑着说:“师父真聪明,这半山腰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地方买,您让我去哪找斋饭?”三藏心里不高兴,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当初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里,口能言,脚不能走,也是我救你出来,让你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总是懒惰!”悟空说:“弟子也很勤快,从不懒惰。”三藏说:“你既然勤快,为什么不去化斋给我吃?我肚子饿了怎么走路?况且这地方山岚瘴气,怎么到雷音寺?”悟空说:“师父别生气,少说几句。我知道您性子高傲,违背了您的意愿就要念紧箍咒。您下马坐好,我去找找哪里有人家化斋去。”悟空一纵身,跳上云端,手搭凉棚,睁眼观看。可怜西方的路真是寂寞,连个村庄人家都没有,正是树多人少的地方。看了好一会儿,只见正南方有一座高山,山的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东西。悟空按下云头说:“师父,有吃的了。”三藏问是什么东西,悟空说:“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给您充饥。”三藏高兴地说:“出家人若有桃子吃,那就是最好的了,快去!”悟空拿起钵盂,纵起祥云,只见他腾云驾雾,片刻间就到了南山摘桃。

却说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了那怪物。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上,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说:“造化!造化!多年听说东土的唐和尚要取大乘经,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就能长生不老。真是今天终于到了。”那妖精上前就想抓他,只见长老左右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靠近。你说这两员大将是谁?就是八戒和沙僧。八戒、沙僧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们的威风还在,妖精不敢靠近。妖精心想:“我先戏弄戏弄他们,看他们怎么说。”

這個妖精,停下阴风,在山凹里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说不尽的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儿,从西往东,直奔唐僧。圣僧正在山岩下歇马,忽然看到一个姑娘走近。翠袖轻摇露出玉笋般的手指,湘裙斜拽显出金莲般的小脚。

汗水流过粉面,像花含露,灰尘拂过峨眉,像柳带烟。仔细一看,那姑娘已经走到身边。三藏见了,喊道:“八戒,沙僧,悟空刚才还说这里荒无人烟,你看怎么走出来一个人?”八戒说:“师父,您和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

八戒这呆子放下钉耙,整理了一下衣服,装出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摇摇晃晃地走上前去迎接。远远看不太清楚,近看才发现,那女子长得真是:肌肤如冰似玉,衣领微露,眉毛像柳叶,眼睛闪烁着银光。容貌俏丽,性格清爽,身材如燕,声音如莺。

她就像半开的海棠花笼罩在晨曦中,像刚刚绽放的芍药花在春天的阳光下摇曳。八戒一见她这模样,心里顿时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起来:“女菩萨,你这是要去哪儿?手里提的是什么东西?”其实那是个妖怪,但八戒却认不出来。女子连忙回答:“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意来这里还愿,斋僧。”八戒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急忙跑回去跟三藏报告:“师父!真是老天保佑!您饿了,让大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去哪摘桃子玩去了。桃子吃多了,肚子还不舒服。您看,那不是来斋僧的吗?”

唐僧不信,说:“你这个呆子胡说!我们走了这么久,一个好人也没遇到,哪来的斋僧的?”八戒说:“师父,这不来了嘛!”

三藏一见,赶紧跳起来,双手合十道:“女菩萨,您家住哪里?是哪户人家?有什么愿心来这里斋僧?”其实那是个妖精,但唐僧也认不出来。妖精见唐僧问她来历,立刻编了个故事,用花言巧语哄骗说:“师父,这山叫白虎岭,我家就在正西下方。我父母在堂,看经行善,广结善缘,只因无子,求福得福,生了我。想给我找个好人家嫁了,但又怕老来无依,只好招了个女婿,养老送终。”三藏听了说:“女菩萨,你这话说得不对。圣经上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然有父母在堂,又招了女婿,有心愿,应该让男子来,你怎么自己在山里走?又没有侍女随从,这可不合妇道啊。”

那女子笑吟吟地说:“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着几个客人在锄田。这是我煮的午饭,送去给他们吃的。因为五黄六月,没人帮忙,父母又年老,所以我亲自来送。正好遇到您几位远道而来,想到父母好善,所以想把这饭斋僧,如果您不嫌弃,就请接受吧。”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个徒弟去摘果子了,他回来我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的饭,你丈夫知道了,骂你,那不是连累我这个贫僧吗?”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满脸春风地说:“师父啊,我父母斋僧是小事;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都在修桥补路,爱老怜贫。如果知道这饭给您吃了,他会更加高兴。”三藏还是不吃,旁边的八戒却急坏了。呆子撅着嘴,抱怨道:“天下和尚无数,没见过我师父这样软弱的!现成的饭三分之一都不吃,非等那猴子来,凑齐四分才吃!”说完也不管三藏同不同意,直接上前把罐子推倒,就要开吃。

孙悟空在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个筋斗就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一看,立马认出那女子是个妖精。悟空放下钵盂,抽出铁棒就要打。吓得唐僧赶紧拉住他:“悟空!你回来要打谁?”悟空说:“师父,这女子可不是好人,她是个妖精,想来骗您呢。”三藏不信,说:“你这猴头,以前还挺有眼力的,今天怎么胡说八道!这女菩萨心地善良,带饭来斋我们,你怎么说她是妖精?”

悟空笑道:“师父,您不知道!我以前在水帘洞做妖怪时,要是想吃人肉,就是这样变成金银、庄台、醉人或者美女。有些人一上当,我就把他们迷到洞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不完的还晒干了储存呢!师父,要是我来晚了,您肯定就上当了,被她害了!”唐僧哪里肯信,一直说那女子是好人。悟空说:“师父,我知道了,您肯定是被她的容貌迷住了。要真是这样,让八戒去砍几棵树,沙僧找些草,我来做个木匠,就在这儿给您搭个窝铺,您和她成亲,我们各自散伙,不用再去取经了!”

唐僧本来是个老实人,哪里受得了这话,羞得满脸通红。就在唐僧尴尬的时候,悟空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朝妖精劈脸打去。那妖精有些本事,施了个解尸法,早已躲开,只留下个假尸体被打死在地。吓得唐僧战战兢兢,口中念道:“这猴子真是无礼!怎么劝都不听,竟无故伤人性命!”悟空说:“师父别怪,您过来看看这罐子里是什么东西。”沙僧扶着唐僧走近一看,哪里是什么香米饭,分明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什么面筋,而是一些青蛙、癞蛤蟆,满地乱跳。唐僧这才信了三分,但八戒气不过,在旁边煽风点火:“师父,说那女子是个农妇,送饭下田,偶遇我们,怎么就成妖怪了?大哥的棍子重,来试手打了一下,不小心打死了;怕您念紧箍咒,就故意使障眼法,变这些东西来骗您。”

唐僧这下可倒霉了,真信了八戒的话,手中捻诀,口里念起咒来,悟空立刻叫道:“头疼!头疼!别念!别念!有什么话好好说。”唐僧说:“有什么好说的!出家人要时时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怕伤蚂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动不动就行凶,打死无辜的人,取经还有什么用?你回去吧!”悟空说:“师父,你让我回哪去?”唐僧说:“我不要你做徒弟。”悟空说:“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上走不成。”唐僧说:“我命在天,该被妖精吃了就是命,你能救我一命?”

悟空说:“师父,我回去倒也罢了,只是没报答您的恩情。”唐僧说:“我和你有什么恩?”悟空听了,赶紧跪下磕头说:“我当年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两界山,多亏观音菩萨给我机会,多亏师父救我出来。如果不和您一起去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千古骂名。”唐僧本是个慈悲的圣僧,见悟空求情,也就心软了,说:“既然这样,这次就饶你,再不要乱来。要是再犯,我就念二十遍咒!”悟空说:“三十遍也行,只要我不打人了。”说完又伺候唐僧上马,把摘来的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当充饥。

话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悟空那一棒没打死她,她早已出神逃走。在云端里,她咬牙切齿,暗恨悟空:“早就听说他厉害,今天果然名不虚传。唐僧都快吃我给的饭了,要是低头闻一闻,我就抓住他了,结果被悟空搅了局,还差点挨了一棒。要是放过这和尚,我就白忙活了,还得下去戏弄他一番。”

這個妖精,按下阴云,来到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八旬老妇,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八戒一见,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老太太来找人了!”

唐僧一看,问道:“她找谁呢?”八戒赶紧说:“师兄打死的,肯定是她女儿。这个老太太一定是来找人的。”悟空笑道:“兄弟别胡说!那女子才十八岁,这老太太都八十了,六十多岁还能生孩子?这肯定是假的,我去瞧瞧。”

悟空大步走过去,仔细一看,这妖怪变成的老太太:两鬓如雪,走路慢吞吞,身子瘦得像根竹竿,脸色像枯菜叶。颧骨高高的,嘴唇下垂,满脸的皱纹像荷叶似的。悟空一眼就看出是妖精,二话不说,举起铁棒就往头上打。那妖精见棍子来了,又施法把元神脱了,只留个假尸体被打死在山路上。

唐僧一看,吓得下马,瘫坐在路旁,什么也不说,只是把《紧箍咒》倒着念了二十遍。可怜悟空的头被勒得像个葫芦,疼得受不了,赶紧滚过来求饶:“师父,别念了!有什么话好好说吧!”唐僧说:“有什么好说的!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样劝你,你怎么老是行凶?打死一个平人,又打死一个,这算什么?”

悟空说:“她是妖精。”唐僧不信:“这猴子胡说!哪有这么多妖怪!你就是个不向善、爱作恶的人,你走吧!”悟空说:“师父又让我走,走就走了,只是有件事不合适。”唐僧问:“有什么不合适?”八戒插嘴道:“师父,他是想跟你分行李呢。跟了你几年,不能空手回去吧?你把包袱里的旧衣服、破帽子分给他几件吧。”

悟空一听,气得跳起来:“我说你这个尖嘴的呆子!我一向奉行佛教,从没有嫉妒贪恋的心,怎么会想要分行李?”唐僧说:“你既然不嫉妒贪恋,为什么不走?”悟空说:“实话告诉师父,我五百年前在花果山水帘洞称王,手下有四万七千群妖,头戴紫金冠,身穿赭黄袍,腰系蓝田带,脚踏步云履,手执如意金箍棒,那时也是个人物。自从被压五行山,削发为僧,跟了您做徒弟,头上戴着这个紧箍儿。要是回去,也难见故乡人。师父真不要我,就念个《松箍儿咒》,把这箍子退下来,给别人戴上,我就能快活了。总不能连这点情分都没有吧?”

唐僧一听,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学了菩萨给的《紧箍儿咒》,没学什么松箍儿咒啊。”悟空说:“如果没有松箍儿咒,那您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只好说:“你先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以后别再乱来了。”悟空连忙答应:“不敢了,不敢了。”然后又伺候师父上马,继续前行。

那妖精,其实悟空第二棒也没打死它。妖精在空中得意洋洋地说:“这猴王可真厉害!我变成那样他都能认出来。这些和尚要是过了这座山,再往西四十里,就不在我管辖范围了。要是被别的妖怪抓走了,那我可就丢脸丢大了,还是下去再捉弄他们一番。”于是,这妖精又施法,变成一个老公公,模样是这样的:白发像彭祖,胡须赛寿星,耳朵里像有玉磬声,眼里闪着金星光。手拄龙头杖,身穿轻便的鹤氅,手里捻着念珠,嘴里念着佛经。

唐僧在马上看见,心里高兴地说:“阿弥陀佛!西方果然是福地!看那老公公,路都走不动,还在念经呢。”八戒赶紧说:“师父,您别夸,这可是祸根啊。”唐僧问:“怎么是祸根?”八戒说:“悟空打死了他的女儿,又打死了他的老婆,这老头子肯定是来找麻烦的。要是撞上他,师父您得偿命,我这老猪得充军,沙僧得站岗,悟空一溜烟跑了,我们三个可就惨了。”

悟空一听,笑道:“这呆子,胡说八道,吓唬师父呢!我再去看看。”悟空把棍子藏好,走上前去迎着妖精,喊道:“老官儿,你去哪儿呢?怎么边走边念经?”妖精没认出悟空,以为他是个普通人,就答道:“长老啊,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辈子喜欢做好事,斋僧念佛。命里没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招了个女婿。今天早上他们去田里送饭,可能遇上了猛兽。我的老婆先去找他们,也没回来,我特地来看看。要是真出了事,我也只能把尸骨带回去安葬了。”

悟空笑道:“我是吓虎的祖宗,你袖子里藏个鬼来骗我?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我认得你是妖精!”妖精被吓得说不出话来。悟空掏出棒子,心里想:“不打他,他肯定又耍花招;打了他,师父又要念咒。可是不打死他,他要是趁机抓了师父,我还得费劲去救。不如一棒打死他,师父念咒我再哄哄他,也就过去了。”

于是悟空念动咒语,召唤当地土地、山神:“这妖精三番两次捉弄我师父,这回我要打死他,你们在半空中作证,别让他跑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看着。悟空一棍子下去,把妖精打倒,总算是断了它的灵光。

唐僧在马上,被吓得直哆嗦,话都说不出来。八戒在旁边笑嘻嘻地说:“好家伙,悟空!半天时间就打死了三个人!”唐僧正准备念紧箍咒,悟空赶紧跑到马前,喊道:“师父,别念!您过来看看他的真面目。”结果地上是一堆白骨。唐僧大惊:“悟空,这人刚死怎么就变成骷髅了?”悟空解释道:“这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死后就现了原形。你看他脊梁上写着‘白骨夫人’几个字。”

唐僧听了有些信,但八戒在旁边挑拨:“师父,他下手太重,怕您念咒,故意变成这样骗您呢!”唐僧耳根子软,又信了八戒,开始念咒。悟空疼得不行,跪在地上喊:“别念了!有什么话好好说!”唐僧说:“猴头!你在荒郊野外打死三个人,要是在城里,闹出大祸我怎么脱身?你还是回去吧!”悟空委屈地说:“师父您冤枉我了!这分明是妖怪,我是救了您啊!您却信了八戒的话,总是赶我走。我要是不走,才真是无耻之徒。我走就走,只是您身边没人帮忙了。”

唐僧发火道:“这泼猴越来越没规矩!难道只有你是人,八戒和沙僧就不是?”悟空听到这话,心里一酸,说:“师父,您忘了当初出长安时,刘伯钦护送您,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我拜您为师。我穿山入林,捉妖降魔,收了八戒和沙僧,吃了多少苦头。今天您却要赶我走,这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啊!罢了罢了,只是多了个《紧箍儿咒》。”

唐僧说:“我不再念了。”悟空说:“这不好说。要是遇到妖怪,八戒沙僧救不了您,您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咒,我的头就疼了。要是再见您,不如现在就不见。”唐僧听他这么说,更加生气,下马让沙僧拿纸笔,写了一封贬书递给悟空:“猴头!拿着这个,以后别做我徒弟!再见我,我就下地狱!”

悟空接过贬书,笑道:“师父,您不用发誓,我走就是。”他把书收好,又对唐僧说:“师父,我跟了您一场,也受过菩萨指点,今天半途而废,未能成就功果。请您坐下,受我一拜,我也走得安心。”唐僧转过身不理他,嘴里嘟囔:“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这种人的礼!”

悟空见他不理,就用法术变出三个分身,加上自己一共四个,一起围住唐僧拜。唐僧左右躲不开,只好受了一拜。悟空收回法术,又嘱咐沙僧:“贤弟,你是个好人,要提防八戒的嘴。路上小心点,要是有妖怪抓了师父,你就说我是他的大徒弟。西方的妖怪知道我的厉害,不敢伤他。”

唐僧说:“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坏人的名字,你走吧。”悟空见唐僧态度坚决,只好含泪告别。他叮嘱沙僧几句,纵起筋斗云,回花果山去了。一路上心情凄凉,忽然听到海潮声,悟空在空中看,原来是东洋大海的潮水声。他一见,又想起唐僧,止不住流泪,停下云头,过了一会儿才继续赶路。至于他之后的故事如何发展,我们下回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