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话说那大路旁叫唤者谁?乃金皘山山神土地,捧着紫金钵盂叫道:“圣僧啊,这钵盂饭是孙大圣向好处化来的。
因你等不听良言,误入妖魔之手,致令大圣劳苦万端,今日方救得出。且来吃了饭,再去走路,莫孤负孙大圣一片恭孝之心也。”三藏道:“徒弟,万分亏你!言谢不尽!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杀身之害。”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八戒道:“怎么又有个圈子。”行者道:“都是你这孽嘴孽舌的夯货,弄师父遭此一场大难!着老孙翻天覆地,请天兵水火与佛祖丹砂,尽被他使一个白森森的圈子套去。如来暗示了罗汉,对老孙说出那妖的根原,才请老君来收伏,却是个青牛作怪。”三藏闻言,感激不尽道:“贤徒,今番经此,下次定然听你吩咐。”遂此四人分吃那饭,那饭热气腾腾的。行者道:“这饭多时了,却怎么还热?”土地跪下道:“是小神知大圣功完,才自热来伺候。”须臾饭毕,收拾了钵盂,辞了土地山神。
那师父才攀鞍上马,过了高山。正是涤虑洗心皈正觉,餐风宿水向西行。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听了些“紫燕呢喃,黄鹂睍睆。紫燕呢喃香嘴困,黄鹂襕睆巧音频。满地落红如布锦,遍山发翠似堆茵。岭上青梅结豆,崖前古柏留云。野润烟光淡,沙暄日色曛。几处园林花放蕊,阳回大地柳芽新。正行处,忽遇一道小河,澄澄清水,湛湛寒波。唐长老勒过马观看,远见河那边有柳阴垂碧,微露着茅屋几椽。行者遥指那厢道: “那里人家,一定是摆渡的。”三藏道:“我见那厢也似这般,却不见船只,未敢开言。”八戒旋下行李,厉声高叫道:“摆渡的! 撑船过来!”连叫几遍,只见那柳阴里面,咿咿哑哑的,撑出一只船儿。不多时,相近这岸。师徒们仔细看了那船儿,真个是:短棹分波,轻桡泛浪。瞰堂油漆彩,艎板满平仓。船头上铁缆盘窝,船后边舵楼明亮。虽然是一苇之航,也不亚泛湖浮海。纵无锦缆牙樯,实有松桩桂楫。固不如万里神舟,真可渡一河之隔。往来只在两崖边,出入不离古渡口。那船儿须臾顶岸,有梢子叫云:“过河的,这里去。”三藏纵马近前看处,那梢子怎生模样:头裹锦绒帕,足踏皂丝鞋。身穿百纳绵裆袄,腰束千针裙布衫。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皱面容衰。声音娇细如莺啭,近观乃是老裙钗。行者近于船边道:“你是摆渡的?”那妇人道: “是。”行者道:“梢公如何不在,却着梢婆撑船?”妇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板。沙和尚将行李挑上去,行者扶着师父上跳,然后顺过船来,八戒牵上白马,收了跳板。那妇人撑开船,摇动桨,顷刻间过了河。
刚过了西岸,唐长老让沙僧解开包,拿出几文钱给那妇人。妇人倒是没争着要多,笑嘻嘻地把缆绳绑在水边的桩子上,径直走进了庄屋。唐僧见水清,口渴得很,便对八戒说:“去,拿钵盂舀点水来我喝。”八戒一听,立刻回应:“我也正想喝呢!”于是,他拿起钵盂,舀了一满钵水递给师父。
唐僧喝了大半,剩下的被八戒一口气喝干了,随后就开始伺候师父上马。师徒们继续往西走,没过多久,唐僧就在马上呻吟:“我肚子痛!”八戒紧跟着说:“我也有点痛。”沙僧皱眉道:“是不是喝了冷水?”话音未落,唐僧又叫:“疼得厉害!”八戒也跟着叫:“我也是!”这两位师徒痛得直皱眉,肚子渐渐鼓了起来,摸着肚子,感觉里面像有东西在动。
正在这时,唐僧发现路边有个村舍,树梢上挂着两个草把。行者一看,兴奋地说:“师父,那边可能有卖酒的人家,我们去问问有没有热汤喝,再找点药治治你这肚子疼。”唐僧听了高兴,赶紧打马过去。到了村舍门口,看到一个老婆婆坐在草墩上,正在绩麻。
行者走上前,客气地问:“婆婆,我是东土大唐来的,我师父肚子疼,因为喝了河水。”婆婆一听,乐得哈哈大笑:“你们在河里喝水了?”行者点头:“就是东边那条清水河。”婆婆笑得更开心了:“好耍子!快进来,我有话要说。”
于是,行者搀着唐僧,沙僧扶着八戒,四个人一个个疼得面黄肌瘦,进了草舍。行者急着叫:“婆婆,快给我师父烧点热汤,我们谢谢你!”可婆婆却不急着烧汤,反而笑嘻嘻地跑到后面叫:“你们快来看看!快来看看!”里面又走出几个半老不老的妇人,都围着唐僧看得哈哈大笑。
行者一见,火冒三丈,吼了一声,吓得那一家子跌跌撞撞往后退。行者抓住婆婆,威胁道:“快烧汤,我饶了你!”婆婆战战兢兢地说:“爷爷,我烧汤也没用,治不了他们的肚子疼。”行者放开她,她急忙解释:“我们这里是西梁女国,都是女人,见你们开心得很。你师父喝的水不好,那条河叫子母河,喝了水会有胎气。”
唐僧一听,惊得目瞪口呆:“徒弟啊,这可怎么办?”八戒扭着腰,急得直哼:“爷爷,要生孩子,我们可是男的,哪里能开产门?”行者笑着说:“古人说,瓜熟自落,到了那个时候,肯定会从胁下裂个窟窿,钻出来。”八戒听了,战战兢兢,忍不住疼痛:“完了完了!死了死了!”沙僧在旁边笑着说:“二哥,别扭动,怕是要错了养儿肠,弄得胎前病。”
八戒越发慌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拉着行者说:“哥哥,你问问这婆婆,哪里有手轻的稳婆,提前找几个,肚子里动得紧,真是疼得厉害!”沙僧又笑道:“二哥,既然知道疼,就别扭动,怕是要挤破浆泡。”唐僧这时哼着说:“婆婆啊,这里有没有医家?让我徒弟去买点堕胎药吃了,打下胎来吧。”
婆婆摇头:“就算有药也没用。我们南街上有座解阳山,山里有个破儿洞,洞里有一眼落胎泉。必须喝那井里的水,才能解了胎气。不过,现在取水可不容易。”行者一听,心里高兴:“婆婆,那解阳山离这里有多远?”婆婆答:“有三十里。”行者立刻信心满满:“好!师父放心,我去取水来!”
话说这位大圣孙悟空,见师父有难,立刻对沙僧吩咐:“你可得好好盯着师父,要是那家伙无礼,欺负师父,你就用你那老办法,吓唬他们一番,我去取水。”沙僧点头答应。没多久,那婆婆端出一个大瓦钵,递给行者:“拿这个去,多装点水回来,留着急用。”行者接过钵,飞身而出,直冲云霄。
婆婆在后面看着,惊叹道:“哎呀,这和尚会驾云!”她赶紧叫出几个妇人,对唐僧磕头,称他为罗汉菩萨,一边忙着烧汤做饭,供奉唐僧,热闹得很。
这边,孙大圣在云端飞着,突然看到一座山峰,真是美得不行。山上花香四溢,草地如毯,溪水潺潺,云雾缭绕,鸟儿歌唱,鹿儿饮水,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他正看得入迷,忽然听到狗叫声,便下了山,直奔那庄院。
到了门口,见一位老道人正盘坐在草地上。行者放下瓦钵,走上前问好:“老道爷,你好!我乃东土大唐的取经人,师父喝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得厉害,听说这里有落胎泉可以解毒,特来求水。”道人微微一笑:“这地方就是破儿洞,现已改名聚仙庵。我是如意真仙的徒弟,你叫什么名字?”
行者自豪地说:“我叫孙悟空,是唐三藏法师的大徒弟。”道人接着问:“那你准备的花红酒礼呢?”行者一脸无辜:“我只是个过路的和尚,没准备什么。”道人笑着摇头:“你真天真,我师父护着这泉水,没白送的道理。你得准备礼物,我才能帮你。”
行者一听,心里有点不爽:“人情大似圣旨,你去告诉我老孙的名字,他肯定会给我面子,甚至连井水都送我!”道人无奈,只好进去通报。真仙正在抚琴,听到外面有人求水,心里一听到“悟空”两个字,立刻怒火中烧,急忙换上道衣,拿起如意钩,跳出庵门,怒吼:“孙悟空在哪儿?”
行者转头一看,见那真仙打扮得花枝招展,心里暗想:“这可真是个大人物。”他合掌作礼:“贫僧就是孙悟空。”真仙却笑了:“你真是悟空,怎么这么多假名?”行者不以为然:“我可没假名,君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悟空!”
真仙一听,问道:“你认得我吗?”行者一愣:“我这一路走来,忙着取经,早把幼时的朋友疏忽了,没能拜访你。不过,听乡亲们说起过你,所以才知道。”
这位真仙一听,冷冷地说:“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真,你来访我干嘛?”行者不甘示弱:“我师父喝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得厉害,特来求一碗落胎泉水,救救他!”真仙一听,眼睛一瞪:“你师父是唐三藏吗?”行者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这时,真仙咬牙切齿:“你们可曾听说过圣婴大王?”行者一愣:“他就是那个山枯松涧火云洞的红孩儿妖怪,怎么了?”真仙怒道:“他是我侄子!我兄弟那边有信来,说你这懒猴子害了他。我正想找你报仇,你倒来求水,真是天大的笑话!”
行者赶紧陪笑:“先生您误会了,我令兄也曾与我交情,幼时拜过七兄弟,只是不知道您这尊府,没能拜望。如今您侄子跟观音菩萨混得不错,咱们怎么能怪我呢?”真仙一听,火气更大:“你这泼猢狲,别在我面前耍嘴皮子!要不然,吃我这一钩!”
行者一听,立刻用铁棒架住:“先生别激动,先给我点泉水!”真仙骂道:“你这不知死活的猴子!如果我打不过你,给你水;但如果我赢了,定把你剁成肉酱,报我侄子的仇!”行者也不甘示弱:“你这孽障,来吧,咱们比试比试!”
于是,两人就在聚仙庵里打了起来。这场打斗可真是热闹,行者求水,真仙护泉,两个都是火药桶,谁也不让谁。两人斗了个不可开交,真仙的如意钩像蝎子毒一样狠,行者的金箍棒也打得如流星般迅猛。打了十多回合,真仙渐渐敌不过,最后只得拖着如意钩往山上逃去。
行者见他跑了,心里不甘,转身进庵里找水,结果发现道人早把门关了。他气得一脚踢破了庵门,冲了进去,看到道人正伏在井边打水,行者一声吼,举棒就要打,道人吓得往后跑。就在这时,真仙又赶了回来,用如意钩把行者的脚一钩,行者跌了个四脚朝天。
他爬起来,气得直骂:“你这无礼的家伙!”真仙却不敢迎战,只是挡住了他取水的路。行者心想:“这可怎么办?我得找帮手!”于是,他拨转云头,直奔村舍,叫道:“沙和尚!”
村舍里,唐僧听到声音,忍不住呻吟:“徒弟啊,怎么了?”猪八戒也跟着哼哼:“悟空来了!”沙僧连忙出门,兴奋地问:“大哥,取水回来了吗?”行者进了屋,向唐僧讲述了前面的事情。唐僧一听,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啊,徒弟!”
行者安慰道:“我叫沙兄弟跟我去庵边等着,我和那家伙斗,沙僧趁机取水救你。”唐僧却皱眉:“你们俩没病的都去,留下我和八戒两个有病的,谁来照顾我们?”这时,那婆婆在旁边说:“老罗汉放心,我会照顾好你们的。早上见你们到时,我就心生怜悯,知道你是罗汉菩萨,绝不会再害你。”
行者一声咄,气势汹汹地说:“你们这些女流之辈,敢伤我?”老婆子笑得前仰后合:“爷爷呀,真是你们有福气,来到了我家!要是去第二家,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八戒一听,凑过来问:“去第二家,怎么会没好果子吃?”婆婆接着说:“我家里就我这一家四五口,都老得不能再老了,风月事早就没影了,所以才不敢伤你们。如果你们去别的地方,年轻人可不管那么多,肯定会想法子和你们交合。要是不从,他们可会要了你们的命,把你们的肉割了做香袋!”
八戒听了,哈哈大笑:“那我可没问题,他们都是香喷喷的,做香袋正好;可我这臊猪,割了肉也是臭的,反正无伤。”行者也跟着笑:“你就别说那么多了,省点力气,留着好好生产。”婆婆一听,赶紧催促:“别磨蹭了,快去求水吧!”行者问:“你们家有吊桶吗?借我用用。”婆婆立马去后面拿了一个吊桶,还给沙僧递了一条索子。
沙僧想了想:“带两条索子去,万一井深呢!”于是,他接过桶和索子,跟着大圣一起出村,驾云而去。半个时辰后,他们终于到了解阳山,按下云头,直奔庵外。大圣叮嘱沙僧:“你把桶和索子拿好,躲在一边等我。等我和那家伙打得不可开交时,你就趁机去取水。”
沙僧乖乖应命。孙大圣掣起铁棒,走到门口高喊:“开门!开门!”守门的见状,急忙跑去通报:“师父,孙悟空又来了!”真仙心里一怒:“这泼猴真是太无耻了!我之前听说他有点本事,今天才知道他那根棒子真是难以对付。”道人则安慰道:“师父,他的本事虽然高,你也不差,正好是个对手。”
真仙咬牙切齿:“前面两次都被他赢了!”道人却说:“前两回虽然赢,但那只是他的蛮力;后面打水的时候,你也钩了他几下,这次他来一定是因为唐三藏的肚子重得不行,急得要水,心里肯定对你有怨言。我们一定能赢!”真仙听了,心里乐开了花,挺起如意钩,走出门来喝道:“泼猢狲!你又来干嘛?”
大圣毫不客气:“我来就是取水!”真仙冷冷回应:“泉水是我的,连帝王宰相都得带礼求水,何况你这个仇人,敢白手来取?”大圣一听,火冒三丈:“你真的不给?”真仙坚定道:“不给,不给!”
行者骂道:“泼孽障!既然不给水,那就看我的棍!”说完,他丢下架子,抢个满怀,头也不回地就打过去。真仙侧身一躲,立刻用钩子反击。这一场打斗比之前更激烈:金箍棒和如意钩在空中碰撞,飞沙走石,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大圣为了救师父来取水,真仙则是为了保护侄子,双方都不甘示弱,咬牙切齿地争胜负。两人斗得不可开交,山坡下的风声呼啸,杀气弥漫,真是热闹非凡。大圣越打越兴奋,真仙却越打越谨慎,心里想着这场战斗绝不能输,两个英雄在庵门前交手,打得不可开交,直到山坡下,恨不得把彼此的仇恨都打出来!
话说那沙和尚提着吊桶,刚进门,就被道人挡住了:“你是谁,敢来取水?”沙僧一听,毫不客气,放下吊桶,拿出降妖宝杖,直接就打过去。道人躲得慢,左臂膊一下子给打折了,痛苦地倒在地上挣扎。沙僧骂道:“我真想打死你这孽畜,不过你是个人,我心里有点怜悯,算了,饶你一命!我就想取水!”
道人在地上叫天叫地,爬到后面去。沙僧这才把吊桶放到井里,满满地打了一桶水,走出庵门,驾起云雾,朝行者喊:“大哥,我取到水了!饶了他吧!”大圣听了,才把铁棒支住钩子,心里想着:“我本来想把你打得粉碎,但你没犯法,再加上你是牛魔王的兄弟,我就饶你一命吧。不过你以后可别再抓人了!”
这时候,妖仙居然不识好歹,想来钩脚,结果大圣一闪,喝道:“别走!”妖仙措手不及,摔了个四脚朝天。大圣夺过如意钩,折成两段,再抉成四段,扔在地上:“泼孽畜!再敢无礼吗?”妖仙战战兢兢,完全不敢反驳。这时,大圣笑呵呵地驾云而起,心情大好。
有诗为证:“真铅若炼须真水,真水调和真汞干。真汞真铅无母气,灵砂灵药是仙丹。”大圣得了真水,满心欢喜,赶上沙僧,直奔村舍。此时,猪八戒正腆着肚子,懒洋洋地靠在门框上哼哼。
行者悄悄走近,调侃道:“呆子,你什么时候占房的?”八戒一听,慌了:“哥哥别取笑,水来了没?”行者正想逗他,沙僧也赶到了,笑着说:“水来了!水来了!”唐僧忍痛欠身:“徒弟们,辛苦你们了!”婆婆也高兴得不得了,连声称赞:“菩萨呀,真是难得!难得!”
婆婆忙取了个花磁盏,舀了半盏水递给唐僧:“老师父,慢慢喝,这水一口就能解胎气。”八戒却急了:“我不用杯子,直接把吊桶给我!”婆婆吓了一跳:“老爷爷,别开玩笑了!要是喝了这吊桶水,你的肚子可得化尽了!”八戒听了,赶紧收手,只喝了半盏。
可没过多久,两个徒弟的肚子都开始绞痛,听得“毂辘毂辘”响。肠鸣之后,八戒忍不住,大小便齐流,唐僧也急着找地方解手。行者提醒:“师父,别去风大的地方,怕一时冒了风,得个产后之疾。”婆婆立刻拿来两个净桶,让他们方便。
不一会儿,他们各自解决完,肚子才渐渐不疼了,肿胀也消了。婆婆又煮了些白米粥给他们补虚,八戒却说:“婆婆,我的身体没事,不用补虚。给我烧点汤水洗澡,我好吃粥。”沙僧却说:“哥哥,洗澡可不行,坐月子的人弄水会生病。”
八戒不以为然:“我又没大出血,洗洗干净就好。”于是,婆婆还是烧了点汤给他们洗手脚。唐僧才吃了两盏粥,八戒就吃了十几碗,还想添。行者笑道:“呆货,别吃太多,弄得肚子像沙包一样,不成样子!”八戒得意地说:“没事!我又不是母猪,怕什么?”
这时,婆婆对唐僧说:“老师父,把这水赐给我吧。”行者插嘴:“呆子,你不喝水了吗?”八戒说:“我肚子不疼了,胎气应该散了,没必要再喝水。”行者说:“既然你们都好了,那就把水送给婆婆吧。”婆婆感激不已,把剩下的水装在瓦罐里,埋在后院,告诉大家:“这罐水可是我的棺材本!”众人都欢喜,准备好斋饭,唐僧他们吃了之后,心满意足,安静地休息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师徒们向婆婆道谢,离开了村舍。唐三藏骑上马,沙和尚挑着行囊,孙大圣引路,猪八戒拉着缰绳,大家都洗净了身心,自然轻松。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咱们下回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