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高高兴兴地告别了郡侯,骑上马对行者说:“贤徒,这次的善果可真是比比丘国救孩子的功德大多了,都是你们的功劳!”沙僧也跟着赞同:“比丘国只救了一千一百十一个小孩,哪里比得上这场大雨,滋润了万万千千的生命!我也暗自佩服大师兄的法力,真是慈恩无量啊!”这时,八戒插嘴笑道:“兄弟的恩德是有的,但也得看里面藏着什么心思。跟着老猪我可得小心了!”
行者不解:“我哪里对你不好了?”八戒嘟囔:“你可别装了!总是照顾我被绑、被吊、被煮、被蒸!这次在凤仙郡施恩惠,应该多留几天,给我吃顿好饭,结果却只顾着赶路!”唐僧听了,立刻喝道:“这个呆子,怎么只想着吃的!快走,别再争吵了!”
八戒不敢再说,捂着嘴,挑起行囊,师徒们一路欢声笑语地走上大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是深秋时节。只见水痕渐渐退去,山峦显得瘦削,红叶纷飞,黄花正盛。霜晴的夜晚让人觉得漫长,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大地上。家家户户的烟火在夕阳下显得温暖,处处湖光映照着寒水。白蘋花香,红蓼茂盛,桔子、橙子、柳树都在秋风中摇曳。荒村的雁群在碎芦花上落下,野店的鸡鸣声也渐渐消失。四位师徒走了很久,突然看到城墙的影子,唐僧举起鞭子遥指:“悟空,你看那边又有一座城池,不知道是哪里?”
行者回答:“我们都没去过,怎么会知道?走过去问问人吧。”
话音未落,忽然从树丛里走出一个老者,手里拿着竹杖,穿着轻便的衣服,脚踩棕色鞋子。唐僧慌忙从马背上滚下来,上前问候。
老者扶着杖回礼:“长老从哪里来的?”唐僧合掌说:“贫僧是东土唐朝派来雷音寺拜佛求经的,今天来到这里,远远看到城墙,不知这是何地,特来请教老施主。”老者听后说道:“这地方是天竺国的玉华县,县城的城主是天竺皇帝的宗室,封为玉华王。这位王爷非常贤明,敬重僧道,爱护百姓。如果老禅师去见他,必定会受到重视。”唐僧连声道谢,老者便穿过树林离去了。
唐僧转身告诉徒弟们这番话,三人都很高兴,扶着师父上了马。
唐僧说:“路程不远,不用再骑马了。”于是四人步行来到城边的街道观看。原来那里的商家熙熙攘攘,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热闹得很。看着这些人,声音和模样与中华无异。唐僧叮嘱:“徒弟们要小心,千万不要放肆。”八戒低下头,沙僧掩面,只有孙行者扶着师父。两边的人纷纷围观,齐声叫道:“我们这里只有降龙伏虎的高僧,没见过降猪伏猴的和尚!”八戒忍不住,急忙说道:“你们见过降猪王的和尚吗?”这话一出,街上的人都吓得往两边闪去。
行者忍俊不禁:“呆子,快闭嘴,别再招摇了,小心脚下过桥!”八戒低着头,只是傻笑。过了吊桥,进了城门,眼前又是一片繁华的大街,酒楼歌馆热闹非凡,果然是神州的都邑。有人作诗赞美:“锦城铁瓮万年坚,临水依山色色鲜。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唐僧心中暗喜:“人们说西域的地方更不如此,细细一看,这里与我大唐何其相似!这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啊!”他听说米价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登之地。
走了很久,终于到达了玉华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唐僧说:“徒弟们,这里是府,我们进去见王,验明身份。”八戒问:“师父,我们可以在衙门前等着吗?”唐僧说:“你没看到门上写着‘待客馆’吗?你们去那里坐下,看看有没有草料,买些喂马的。我见了王,若有赐斋,便来叫你们一起享用。”行者说:“师父放心去吧,老孙自会处理。”沙僧把行李挑到馆中。馆中有看馆的人,见他们的样子丑陋,不敢问,也不敢赶他们出去,只得让他们坐下。
话说唐僧换上衣帽,拿着关文,直奔王府而去。刚到门口,引礼官就迎上来问:“长老您是何方来的?”唐僧回答:“我是东土大唐派来的,专门来雷音寺拜佛求经的,今天到贵地,想要换个关文,特来朝见千岁。”引礼官一听,立马去传奏,王子果然很贤达,马上就发旨召他进去。
唐僧到了殿下,施了一礼,王子请他上殿坐下。唐僧把关文献上,王子看了看,发现上面还有各国的印信,心里很高兴,便把宝印盖上,收好后问:“国师长老,从你们大唐到这里,走了多少路程?”唐僧说:“贫僧也不太记得,不过前年观音菩萨在我面前显灵时说过,西方有十万八千里。我在路上已经走了十四个年头了。”王子笑着说:“十四年,那可真是耽搁了不少时间。”
唐僧叹了口气:“这一路上万蛰千魔,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才终于来到宝方!”王子听后非常高兴,立即让典膳官准备素斋款待唐僧。
唐僧说:“启奏殿下,贫僧有三个小徒在外等候,不敢领斋,但恐误了行程。”王子指示道:“快去请长老的三位徒弟进府同吃。”当殿官立刻出去找,大家都说:“没见过,没见过。”有个人说:“在待客馆中坐着三个丑和尚,肯定是他们。”殿官和众人一起到馆里,问看馆的人:“哪个是大唐取经僧的高徒?我主有旨,请他们吃斋。”
这时,八戒正打盹,听到“斋”字,立刻跳起来喊:“我们是!我们是!”殿官一见,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道:“是个猪妖!猪妖!”行者一把拉住八戒:“兄弟,别这么没文化,别闹了。”众官见了行者,又惊呼:“是个猴精!猴精!”沙僧拱手道:“各位别害怕,我们都是唐僧的徒弟。”
众官又叫:“灶君!灶君!”孙行者让八戒牵马,沙僧挑担,跟着众人进了玉华王府。殿官先进去报告,王子见到这几个丑陋的和尚,心里也有点害怕。唐僧合掌说:“千岁放心,顽徒虽然貌丑,但心地善良。”八戒朝王子打了个招呼:“贫僧问候您了。”王子越发心惊。
唐僧解释:“这些顽徒都是山野中收来的,不懂礼节,望您多多包涵。”王子虽然害怕,但还是让典膳官请他们去暴纱亭吃斋。唐僧谢了恩,辞王下殿,跟着大家一起去亭子里,心里不满地埋怨八戒:“你这家伙,根本不懂礼数!要是不开口也就算了,怎么还那么粗鲁!一句话,简直能把泰山都冲倒!”
行者笑着说:“我还是不唱喏的好,省得费力气。”沙僧也说:“他唱喏不等齐,提前就吆喝了。”八戒委屈地说:“活淘气!活淘气!师父前几天教我见人要打个招呼,今天打招呼又说不好,那我该怎么办?”唐僧无奈道:“我教你见人打招呼,但没教你见王子就这样胡闹!常言说,物有几等,人有几等,怎么不分个贵贱呢?”
正说着,典膳官带着人来调开桌椅,摆上了素斋,师徒们就开始吃饭,各自沉默无言。
话说,这位王子从大殿退下来,走回皇宫。宫里有三个小王子,看到他脸色变了,赶紧问:“父王,今天怎么吓成这样?”王子说:“刚才有个来自东土大唐的和尚,来换关文,一看就不一般。我请他吃斋饭,他说有徒弟在门口,我就让人去请。过了一会儿,他们进来了。我还没来得及行大礼,就看到那徒弟,一个个长得像妖怪,吓得我脸色都变了。”
这三个小王子可不是一般人,一个个都是好武之人。他们摩拳擦掌,说:“莫不是山里的妖精,假装成人样?我们去拿兵器瞧瞧!”于是,大王子拿了一根齐眉棍,二王子抡起一把九齿钯,三王子则挥舞着一根乌油黑棒子,气势汹汹地走出王府,喊道:“什么取经的和尚!在哪儿呢?”这时,有个管膳食的官员跪下来说:“小王子,他们在那边的暴纱亭吃斋呢。”小王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就喝道:“你们是人是怪,快说实话,饶你不死!”吓得三藏面容失色,赶紧放下饭碗,躬身说道:“贫僧乃唐朝来取经者,人也,非怪也。”小王子说:“你倒还像个人,那三个丑的,肯定是妖怪!”
八戒继续吃饭,懒得理他们。沙僧和行者站起来说:“我们都是人,只是脸丑心善,身体壮实性情好。你们又是哪里来的,竟敢如此狂妄?”旁边的官员赶紧说:“这三位是我王的儿子,小殿下。”
八戒放下碗,说:“小殿下,拿着兵器是想和我们打架吗?”二王子立马摆开架势,舞动双手的钯,要打八戒。八戒笑嘻嘻地说:“你那钯只配给我这钯当孙子!”说完,他从腰间取出自己的钯,晃一晃,顿时金光四射,瑞气千条,把王子吓得手软筋麻,不敢再动。
行者看到大王子使一条齐眉棍,跳来跳去,便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一晃,变得碗口粗细,丈二三长短,往地上一捣,捣出了三尺深的坑,竖在那里,笑道:“我把这棍子送你吧!”
王子听了,立刻扔下自己的棍子,去拔那金箍棒,用尽力气也动不了分毫,再端一端,摇一摇,像是生了根一样。第三个小王子发起莽性,用乌油杆棒来打,被沙僧一手劈开,取出降妖宝杖,轻轻一拈,光芒四射,霞光满堂,把那些官员吓得目瞪口呆,话都说不出来。三个小王子一起下拜道:“神师!神师!我们凡人不识,万望施展一番,让我们拜服。”行者走近前,轻轻地把棒拿起来,说:“这里地方小,施展不开,我跳到空中耍一套给你们看。”
好一个大圣,呼哨一声,筋斗一翻,两只脚踩着五色祥云,升到半空,离地约有三百步高,把金箍棒丢开个撒花盖顶,黄龙转身,上下翻飞,左旋右转。起初人和棒像在锦上添花,后来只见满天都是棒影。八戒在底下喝彩,也忍不住手脚,喊道:“等老猪也去耍耍!”好呆子,驾起风头,也飞到半空,丢开钯,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后八,满身解数,只听得呼呼风响。正使到热闹处,沙僧对长老说:“师父,也等老沙去操演操演。”好和尚,双脚一跳,轮着杖,也升到空中,只见锐气氤氲,金光缥缈,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紧迎慢挡,捷转忙撺。
三兄弟一起施展神通,在半空中扬威耀武。这才是:真禅景象不凡同,大道缘由满太空。金木施威盈法界,刀圭展转合圆通。神兵精锐随时显,丹器花生到处崇。天竺虽高还戒性,玉华王子总归中。吓得那三个小王子,跪在尘埃里。暴纱亭的大小官员,王府里的老王子,满城的军民男女,僧尼道俗,一应人等,家家念佛磕头,户户拈香礼拜。果然是:见象归真度众僧,人间作福享清平。从今果正菩提路,尽是参禅拜佛人。他们三人各自展现完雄才,按下祥云,收了兵器,到唐僧面前行礼,感谢师恩,各自坐下,不再提起。
那三个小王子急匆匆回到宫里,兴奋地对老王说:“父王,今天真是个大喜事!你知道吗?我们刚才在半空中看到的舞弄,简直太神奇了!”老王一听,眼睛一亮:“我刚刚在院子里跟你母亲焚香拜佛,看到天上霞光万道,真不知道是哪个神仙降临呢!”小王子连忙解释:“不是神仙,是那取经的和尚和他的三个徒弟!一个拿金箍棒,一个舞九齿钯,还有一个使降妖宝杖,简直把我们的武器比得通通没有!”
他继续说:“我们教他们使武器,他们觉得地上太狭窄,没法施展,结果他们就飞到空中来表演,云彩飘飘,瑞气氤氲,最后落下时,都是在暴纱亭里坐着的!”小王子越说越兴奋,想要拜他们为师,学点本事来保护国家,真是个大功劳!他转头问老王:“父王,你觉得怎么样?”
老王听了,心里也很高兴,信心满满。于是,父子四人不摆驾、不张盖,直接步行到暴纱亭去。正好看到唐僧他们收拾行李,准备进府谢斋,老王和小王子们见了,连忙倒身下拜,唐僧一愣,赶紧还礼,行者他们在旁边忍不住冷笑。
众人拜完后,邀请唐僧和他的徒弟们进府坐下。老王站起身,开口说道:“唐老师父,我有一件事想请教,不知道三位高徒能不能答应?”唐僧赶紧说:“请您吩咐,徒弟一定遵从。”老王接着说:“我第一次见你们,以为你们只是远道而来的行脚僧,没想到你们竟然是仙佛!我这三个儿子从小爱好武艺,现在想拜你们为师,学点本事,真心恳请您传授!”
行者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这位殿下,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这些出家人,最希望能传授徒弟。你儿子既然有这份心,就不要提什么利益,只要以情相待就好!”王子听后,喜出望外,立刻命人准备盛大的筵席,在府里正堂摆开。
只见那筵席布置得热闹非凡,彩带飘扬,香烟缭绕,金桌子上挂着绞绡,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彩漆椅子铺上锦绣,显得格外风光。新鲜的水果、香喷喷的茶汤应有尽有,三五道小点心清甜可口,还有丰盛的馒头,蒸酥蜜煎的更是奇妙,油炸糖浇得真美味。
几瓶香糯的素酒斟出来,味道赛过琼浆;阳羡仙茶捧到手,香气扑鼻,真是应有尽有,样样都让人惊喜。还有一边的歌舞表演,热闹得不得了。师徒们和王子们尽情享乐,直到天黑酒席散了。随后,王子们又在暴纱亭铺好床铺,请师父安宿,准备明早竭诚焚香,再拜求传武艺。大家都听从安排,备好香汤,请师父沐浴,大家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老王父子又来了,准备见见这位长老。昨天是王礼,今天可是要行师礼呢!那三个小王子一进门,立刻对行者、八戒和沙僧叩头,恭敬地问道:“尊师的兵器,能借我们看看吗?”
八戒一听,立刻高兴地把自己的钉钯扔到地上,沙僧也把宝杖靠在墙边。二王子和三王子跳起来想去拿,结果就像蜻蜓去撼石柱,根本动不了半分!大王子见状,急忙喊:“兄弟们,别费力了!师父的兵器都是神兵,重得很呢!”八戒哈哈大笑:“我的钯也不算重,才五千零四十八斤呢!”
三王子好奇地问沙僧:“师父的宝杖重吗?”沙僧也不甘示弱:“也是五千零四十八斤!”这时,大王子转向行者:“那你的金箍棒呢?”行者从耳朵里掏出一个小针,迎风一晃,立刻变成了碗粗的金箍棒,竖在面前。王父子们都吓了一跳,官员们也是心惊不已。
三个小王子连忙拜道:“猪师、沙师的兵器都能随身携带,那孙师的棒子为何从耳中取出,见风就长,是什么道理?”行者笑着说:“你们不知道,这棒子可不是凡间的东西。它是鸿蒙初判时,神人亲自打造的,开山治水之时流落东洋。我这棒子,变化无方,能大能小,名叫金箍,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生能灭,曾帮我闹天宫,也曾随我攻地阙,真是个了不起的法器!”
王子们听得目瞪口呆,连连叩拜,虔心求授。行者笑着问:“你们想学什么武艺?”王子们齐声说:“想学棍的就学棍,想学钯的就学钯,爱用杖的就学杖!”行者摇头:“教你们也不难,但你们没有力量,学不好我们的兵器,就像画虎不成反类狗。古人说,教训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都是你们的责任。”
“既然你们有诚心,就去焚香拜天地,我先传你们些神力,然后再教武艺。”三个小王子一听,心里高兴得不得了,立刻亲自抬香案,洗手焚香,朝天礼拜。拜完后,他们请师父传法,行者转身对唐僧行礼:“师父,请恕我之罪。我当年在两界山蒙您大德救助,虽然未能重报恩情,但我一直努力修行。如今遇到贤王三子,愿拜我等为师,求学武艺,既然他们是我的徒弟,自然也是您的徒孙。”
唐僧听了,满心欢喜。八戒和沙僧见行者行礼,也赶紧转身朝唐僧磕头:“师父,我们愚笨,不会说话,希望您能让我俩也各招个徒弟,留作西行的纪念!”唐僧欣然答应,心里乐开了花。
行者这边刚教完三个王子,就在暴纱亭后的小静室里,画了个罡斗,让他们一个个趴在里面,闭上眼睛,心无杂念。然后,他暗暗念动真言,诵咒语,把仙气送进他们心中,像是给他们注入了新生命,传授了口诀,结果这三位小王子就像脱胎换骨一样,精神焕发,力量大增。
等他们运转了一遍子午周天,终于苏醒过来,爬起来,擦擦脸,个个精神抖擞,浑身都是力气。大王子抓起金箍棒,二王子轮起九齿钯,三王子举起降妖杖。老王一看,喜得合不拢嘴,立刻摆宴席,感谢师徒四人。在筵席上,大家各显神通,学棍的演棍,学钯的演钯,学杖的演杖。虽然他们打了几个转身,丢了几招,还是有点吃力,走一段路就喘气,毕竟这些兵器都有变化,进退攻扬都得心应手,凡人可不是随便就能掌握的。宴席结束,大家都累得够呛。
第二天,三个王子又来了,满脸感激地说:“谢谢神师赐予我们力量,虽然能拿到师父的神器,但使用起来太困难了。我们想请工匠按照师父的兵器样式,减轻重量,打造一模一样的,您觉得怎么样?”八戒一听,立刻赞同:“好主意!我们的武器你们用不惯,既然要护法降魔,就该另造一套!”
于是,王子们召集铁匠,买来万斤钢铁,在王府前院搭起了铸造厂,开始炼钢。第一天把钢铁炼熟,第二天请行者和他的徒弟们把金箍棒、九齿钯、降妖杖拿出来,放在厂里看样子,开始昼夜不停地铸造。
哎呀!这三件兵器可是他们的宝贝,时刻不离身,光彩夺目。可是这几天放在厂院里,霞光四射,瑞气弥漫。就在这时,离城七十里外,有个妖精在豹头山的虎口洞里,看到这光彩,心里一动,驾云飞了过来。她一看,原来是这三件兵器在放光,心里乐开了花:“好宝贝!这是谁的兵器,竟然放在这里?真是我的缘法,得拿走!”
妖精心一动,施展威风,把这三样兵器一股脑儿收了起来,径直飞回了自己的洞里。可惜的是,这神兵一旦落空,修炼者就白费了心机。至于这兵器究竟怎么寻回,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