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秋末冬初的时节,唐三藏和他的徒弟们,水火相济,正一路向西而去。他们借助了那把纯阴宝扇,轻松地扇灭了火焰,顺利地走过了八百里路。一路上,大家散发着轻松愉快的气息,欣赏着路边的美景:野菊花残留着最后的倩影,新梅花也在悄然绽放。村庄里,农民们忙着收割,香气四溢的饭菜在各家各户飘荡。树林里的树叶渐渐落下,远山也显露出清晰的轮廓,曲折的小溪被霜冻得宁静而清澈。
正当他们悠闲地行走时,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座城池。唐僧勒住马,指着那高耸的楼阁问:“悟空,你看那是什么地方?”行者抬头一看,立刻回答:“那是一座城池,气势真不一般!龙蟠虎踞,真是个帝王之地!”八戒在旁边笑着说:“这城里有府城、县城,怎么就能看出是帝王之所?”行者摇摇头:“你可不知道,皇帝的居所可不是随便的地方。你看,四周有十几个大门,周围百里开外,楼台高耸,云雾缭绕,非帝京之地,何以有此壮观?”
沙僧插嘴道:“哥哥,你虽然看出是帝王的地方,但这城叫什么名字呢?”行者叹道:“这就没牌匾标明了,得进去问问才知道。”于是,唐僧带着他们进了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不暇接:街道繁华,商贾云集,衣着华丽的人们熙熙攘攘。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走着,忽然看到十几个和尚,一个个披着枷锁,沿街乞讨,衣衫褴褛。
唐僧心中不忍,叹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于是叫悟空去问:“你们为什么受这样的苦?”行者照做,向那些和尚询问:“你们是哪个寺庙的?为何受此屈辱?”众僧跪倒回答:“爷爷,我们是金光寺的和尚,受了冤屈。”行者问:“金光寺在哪里?”众僧指着前方:“转过那个角就是。”于是,行者带着他们去见唐僧,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
他们来到山门,门上写着“敕建护国金光寺”。进门一看,只见古老的殿堂香火冷清,风吹过虚廊,松树在寒风中显得更加苍翠。地上满是落花,蛛网挂在屋檐前,空荡荡的鼓和钟无声无息,墙壁上尘土积聚,显得十分萧条。唐僧心中酸楚,不禁流下泪来。那些和尚则推开正殿,请长老上殿拜佛。唐僧进入殿内,献上香火,恭敬地叩拜。
就在这时,他发现后面还有六七个小和尚被锁着,心中更是难忍。等到方丈面前,众僧纷纷叩头问道:“您是东土大唐来的圣僧吗?”行者笑着说:“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是?”众僧答道:“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只是因为痛苦得无以言表,天天叫天叫地。”
原来,前一夜,众僧们都梦见有位东土大唐的圣僧会来救他们,今天果然见到唐僧,心中满是希望。唐僧听了,心中大喜,问:“你们这里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冤屈?”众僧跪告:“这里叫祭赛国,是西方大国。当年四夷朝贡,国王也不征战,安然富饶。”唐僧问:“那国王难道不贤良吗?”众僧答:“国君文武皆不贤,金光寺的宝塔曾经祥云环绕,但三年前一场血雨后,国王才开始怀疑我们。”
众僧继续诉苦:“国王和大臣们以为是我们偷了宝塔上的宝物,才让外邦不再朝贡。于是抓了我们,千般拷打,前两代和尚都死了,现在又轮到我们。”唐僧听了,心中不忍,暗自发誓要帮助这些和尚,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唐三藏听了这些和尚的苦诉,摇头叹气:“这事真是复杂。一方面是朝廷失政,另一方面你们也遭了灾。既然天降血雨弄脏了宝塔,为什么不早早上报国君呢?”和尚们纷纷回答:“爷爷,我们这些凡人哪能知道天意?再说,连前辈都搞不清楚,我们又能怎么办!”
唐僧想了想,问悟空:“现在是什么时辰?”悟空答:“大约是申时。”唐僧继续说:“我想去见国君,替这些和尚说说理,但这事情太复杂,我得先了解清楚。我当年在法门寺立下愿望,想要在西方的庙宇烧香、拜佛,今天遇到这些受苦的和尚,正是因为宝塔的问题。你去弄把新笤帚来,我洗个澡后就去扫扫,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对国君说清楚,帮助他们脱离苦难。”
这些被锁的和尚听了,立刻跑去厨房拿刀,递给八戒:“爷爷,你用这刀打开锁,让小和尚去准备饭菜,伺候老爷吃饭。”八戒乐了:“开锁有啥难的?不需要刀斧,交给我那个毛脸的老爷,他最擅长开锁!”行者一看,果然用手一抹,几把锁就掉了下来。小和尚们立刻跑去厨房,忙着刷锅洗碗,准备茶饭。
唐僧和徒弟们吃完斋饭,天色渐暗。这时,几个和尚端着两把新笤帚进来了,唐僧非常高兴。正当他们说话时,一个小和尚点起了灯,来请唐僧洗澡。外面星光璀璨,月光如水,四周显得格外宁静。唐僧洗完澡,穿上简单的衣服,系好腰带,换上软鞋,手里拿着新笤帚,对众僧说:“你们先去休息,我去扫塔。”
悟空在一旁说:“塔上被血雨弄脏了,时间久了可能会有邪物。夜里又冷又静,单独去不太安全,我跟你一起去吧!”唐僧点头:“好啊,太好了!”于是,两人各自拿着笤帚,先到大殿上点起琉璃灯,烧香拜佛,唐僧祈求:“弟子陈玄奘奉东土大唐之命,来到祭赛国金光寺,遇到和尚们说宝塔被污,国王疑心和尚盗宝,冤屈难以分辨。弟子恳请扫塔,希望佛祖能显灵,早日揭示污垢的原因,别让无辜的人受冤。”
祈祷完毕,他们打开塔门,从下层开始扫。只见这座塔高耸入云,真是五色琉璃塔,金光闪闪。塔的外观如同飞舞的凤凰,顶端则似云雾缭绕的龙。远远望去,仿佛直达天际。塔内的琉璃灯有尘无火,白玉栏杆上满是积垢,佛座上的香烟早已熄灭,窗外蛛网密布,炉中更是鼠粪满地。
唐僧心里想着,要把这塔扫干净,恢复它昔日的光辉。他一层一层地扫着,直到第七层时,已经是二更时分了。唐僧渐渐感到疲倦,悟空说:“你先坐下,我来帮你扫。”唐僧问:“这塔有多少层?”悟空答:“应该有十三层。”唐僧坚持道:“一定要扫完,才能完成我的愿望。”
于是,唐僧继续扫了三层,最后累得坐倒在第十层上,嘱咐悟空:“你把那三层扫干净。”悟空振作精神,爬上第十一层,瞬间又到了第十二层。就在他扫的时候,突然听到塔顶上有人在说话,悟空惊讶地说:“奇怪!这时候怎么会有人说话?一定是邪物,我得去看看!”
好猴王悟空轻轻挟着笤帚,撒开衣服,钻出前门,踏着云头一看,哎呀!第十三层塔里竟然坐着两个妖精,面前摆着一盘下饭,一只碗和一壶酒,正在那里猜拳喝酒呢。悟空心里一乐,丢掉笤帚,掏出金箍棒,挡住塔门大喝:“好你个怪物!原来偷塔上宝贝的是你们!”
这两个妖精吓得急忙站起来,手忙脚乱地拿起壶和碗,想要逃跑,却被悟空的棒子拦住了。他们贴着墙壁动不了,只能叫:“饶命饶命!这事跟我们没关系!真正的贼在别处!”悟空一听,心里一动,伸手把他们抓了过来,直接带到唐僧面前,报告:“师父,我抓到偷宝贝的贼了!”
唐僧正打瞌睡,听到这话立刻惊醒,问:“他们是谁?”悟空把妖精揪到面前,告诉他:“这俩家伙在塔顶上猜拳喝酒,我听到动静就飞过去了。没用力打他们,怕一棒打死了没人作证。师父可以问问他们,看看他们是什么妖精,宝贝又在何处。”
那妖精战战兢兢地说:“我们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龙王派来的巡塔的。他叫奔波儿灞,我叫灞波儿奔。我们是鲇鱼怪和黑鱼精。万圣老龙有个女儿,叫万圣公主,貌美如花,才华横溢,结果招了个九头驸马,神通广大。前年龙王来这儿显神通,结果下了一场血雨,把宝塔弄脏了,还偷了塔里的舍利子。公主还去灵霄殿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藏在潭底,光彩夺目。最近听说孙悟空要去西天取经,专门派我们来这里巡查,准备迎接你。”
悟空听了,忍不住冷笑:“怪不得前几天请牛魔王来赴会,原来是结交这帮泼魔,专干坏事!”
就在这时,八戒和几个小和尚提着灯笼走了上来,问:“师父,你们在这里聊什么呢?”悟空说:“正好,你们来得及时。塔上的宝贝是万圣老龙偷走的,这两个小妖在这里巡查,结果被我抓住了。”八戒一听,立马掣起钯:“既然是妖精,抓到口供,打死他们还等什么?”
悟空连忙说:“你别急,留着他们活口,回头可以见国王,讲讲事情的真相。”于是,八戒收起钯,大家一起把妖精抓下塔。妖精不断求饶,八戒却笑着说:“你们这鲇鱼和黑鱼,正好做鲜汤给那些冤屈的和尚喝!”几个小和尚高兴得提着灯笼,领着唐僧下了塔。一个小和尚跑去报信:“好了!我们终于见到天日了!偷宝贝的妖怪已经被抓住了!”
悟空说:“快去拿铁索,把他们锁上,看好,咱们去休息,明天再处理。”和尚们都认真看守,确保唐僧能安睡。
天一亮,唐僧对悟空说:“我和你一起去见国君,交换关文。”于是,唐僧穿上锦袍,戴上毗卢帽,整束威仪,迈步向前。悟空也整理了一下,穿上虎皮裙,拿上关文跟着去。八戒问:“怎么不带这两个妖贼?”悟空回答:“等我们奏过了,自然会有人来提他们。”
他们来到朝门外,看到朱雀和黄龙的威风,唐僧走到东华门,对阁门大使行礼:“烦请大人转告,贫僧是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想要见国君,交换关文。”黄门官立即去通报,国王听后,传旨让他们入朝。文武百官见到悟空,个个惊恐,有的说是猴和尚,有的说是雷公嘴和尚,大家都不敢久视。
长老在阶前一边舞动,一边高呼,像个热情的迎宾员,悟空却叉着手,斜靠在一旁,纹丝不动,仿佛在说:“这场面我可不想参与。”长老开口奏道:“我乃南赡部洲东土大唐国的使者,特来拜访西方天竺国的大雷音寺,求取真经。路过此地,不敢擅自进入,随身带有关文,恳请陛下验明正身。”
国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立刻传旨让唐僧上金銮殿,安绣墩赐坐。长老独自走上殿,捧着关文,先谢恩再坐下。国王看完关文,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赞叹道:“你们大唐能选出这样高僧,不怕路途遥远,来我这里求经,真是难得!可惜我这儿的和尚,专心做贼,败坏了国家!”
唐僧合掌问:“怎么会败国倾君呢?”国王叹道:“我这个国家在西域上,常有四夷朝贡,都是因为我们有个金光寺,里面有座黄金宝塔,光彩夺目。可这几年被贼僧暗窃,损失惨重,外国都不来朝贡了,真让人心痛!”
唐僧微微一笑:“万岁,您说得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昨晚我刚到天府,城门口就看到几个被枷锁锁住的僧人,问他们罪状,他们说是金光寺的冤屈者。我去寺里仔细审问,发现根本和本寺的僧人无关。昨晚我还在塔上扫了扫,结果抓住了偷宝的妖贼!”
国王一听,眼睛一亮:“那妖贼现在在哪里?”唐僧回答:“他被我的小徒弟锁在金光寺里。”国王急忙下令:“快,锦衣卫去金光寺把妖贼抓来,我要亲自审问!”
唐僧又说:“万岁,虽然有锦衣卫,但还得小徒弟去才行。”国王问:“那高徒在哪儿?”唐僧指了指:“就在那玉阶旁边站着的就是。”国王一看,惊讶得目瞪口呆:“圣僧如此丰姿,他的徒弟怎么这副模样?”
悟空听了,立刻厉声说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只看外表,怎么能抓到妖贼?”国王听了,恍若醍醐灌顶,连忙说:“圣僧说得对,我只要抓贼得宝,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国王下令当驾官准备大轿、黄伞,锦衣卫也整装待发,准备好好侍奉圣僧去取妖贼。没多久,大轿准备妥当,黄伞高高举起,锦衣卫点起校尉,八抬大轿,浩浩荡荡地向金光寺进发。
这一来,可把城里的人都惊动了,满城百姓纷纷跑出来,个个都想看看这位圣僧和那妖贼,热闹得不可开交。
八戒和沙僧听到外面有人叫喊,以为是国王派来的官员,急忙迎接。结果一看,哎呀,竟然是行者坐在轿子里!八戒乐得直笑:“哥哥,你这是得了本身啊!”行者一脸疑惑:“我怎么得了本身?”八戒指着轿子说:“你打着黄伞,抬着八人轿,这不是猴王的活儿吗?”行者摇摇头:“别取笑我了。”说完,就把两个妖物解下来,押着去见国王。
沙僧凑上来说:“哥哥,我也想去!”行者却说:“你在这儿看好行李和马匹。”那被枷锁锁住的僧人说:“你们都去享受皇恩,留我们在这儿看守。”行者点头:“那好,我去见国王,回来就放你们。”八戒抓着一个妖贼,沙僧抓着另一个,孙大圣依旧坐在轿子里,朝着宫殿走去。
不久,他们来到白玉阶前,对国王说道:“妖贼已经抓来了!”国王立刻降下龙床,和唐僧、文武百官一起看那两个妖怪。一个长得暴腮乌甲,尖嘴利牙;另一个则是滑皮大肚,巨口长须,像是变成的人。国王问:“你们是什么贼怪,几年以来侵扰我国,盗走宝贝,快老实交代!”
两个妖怪跪下,浑身是伤,但似乎没感觉到疼痛,老实交代:“三年前的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带着很多亲戚,住在东南的碧波潭,山名乱石。他的女儿美丽动人,招了个九头驸马,神通广大。他们知道你们塔上有珍宝,就联合做贼,先下了一场血雨,然后偷了舍利子。现在龙宫的宝物闪闪发光,公主还偷了王母的灵芝,藏在潭里养着。”
国王一听,立刻问:“那你们叫什么名字?”妖怪说:“我叫奔波儿灞,他叫灞波儿奔。我是鲇鱼怪,他是黑鱼精。”国王命锦衣卫把他们收监,并下令:“赶紧赦免金光寺的僧人,准备宴席,感谢圣僧抓住贼!”
光禄寺马上准备了荤素两样的筵席,国王请唐僧和他的四个徒弟上麒麟殿就坐,问道:“圣僧尊号?”唐僧合掌说:“贫僧姓陈,法名玄奘,蒙君赐姓唐,贱号三藏。”国王又问:“你的高徒们叫什么名字?”唐僧回答:“第一个名孙悟空,第二个名猪悟能,第三个名沙悟净,都是南海观世音菩萨赐名。”
国王听完,立刻请三藏入席,孙行者坐左侧,猪八戒和沙和尚坐右侧。桌上全是素菜、素茶,国王则坐在前面,享用荤菜。众臣纷纷感谢国王的恩典,坐定后,国王举杯,唐僧却不敢喝酒,三位徒弟却各自受到了酒水。乐声响起,八戒一口气吃光了一席的果菜,连汤饭也一扫而光,酒水更是杯杯不辞。
这一场宴席热闹得很,直到午后才散。唐僧感谢国王的盛情款待,国王却不肯放他们走,执意要再请他们到建章宫,结果又吃了一席。国王举起酒杯问:“谁去抓贼?”唐僧说:“就让大徒弟孙悟空去。”悟空拱手应承。
国王问:“孙长老需要多少人马?什么时候出城?”八戒忍不住大喊:“用什么人马!现在酒喝得正好,我和师兄去,手到擒来!”唐僧听了,乐得合不拢嘴:“八戒真是勤快啊!”行者说:“那沙僧保护师父,我和八戒去。”
国王问:“你们既然不用人马,那可用兵器?”八戒笑着说:“你们的兵器我们可用不得,我们自有随身器械。”国王一听,立刻给他们准备了大酒壶,送他们上路。孙大圣说:“酒就不喝了,先把两个小妖拿来,我们带着他们去抓贼。”国王立即传旨,两个妖怪被押出来。
孙大圣和八戒挟着妖怪,驾风而去,直奔东南而去。你看,国君和百官一见这场面,才明白师徒的身份。至于他们如何擒获妖贼,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