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圣扶着唐僧,带着八戒和沙僧一路西行。走着走着,他们突然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楼阁,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唐僧停下马,问道:“徒弟们,你们觉得那是什么地方?”行者抬头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山环绕着楼阁,溪水绕着亭台,门前绿树成荫,野花香气扑鼻。那白鹭在柳树间栖息,简直像是烟雾中的美玉;桃树上黄莺啼鸣,像火中闪烁的金色。野鹿在草地上悠闲地漫步,山间的小鸟在红树上欢快地歌唱。真是如同仙境一般!

行者对唐僧说:“师父,那地方可不是王侯的府邸,也不是富人的家,倒像是个道观,去看看就知道了。”唐僧一听,立刻催马加速。四人来到门前,发现门上嵌着一块石板,上面写着“黄花观”三个字。唐僧下马,八戒兴奋地说:“黄花观可是道士的地方,我们进去见见他也好,虽然我们衣着不同,但修行都是一样的。”

沙僧也点头赞同:“说得对,进去看看风景,顺便也可以请他安排些斋饭给师父吃。”唐僧听了,便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去。刚进门,他们就看到门上贴着一副春联:“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行者笑着说:“这分明是个炼丹的道士!”唐僧捏了他一下:“小心点!我们跟他不熟,暂时见一面就好,管他呢!”

他们走进二门,只见正殿紧闭,东廊下坐着一个道士正在炼药。你瞧,他打扮得可不一般:头上戴着红艳艳的金冠,身穿黑色的道袍,脚踩绿色的云头鞋,系着一条黄绸带。脸如瓜子,眼似星辰,身材高大,嘴巴张得像个大碗。

唐僧见了,立刻高声喊道:“老神仙,贫僧来问候了!”那道士一惊,连忙放下手中的药,整整衣服,走下台阶迎接:“老师父失迎了,请里面坐。”唐僧高兴地上了殿,推开门,看到供桌上有三清的神像,炉子上冒着香烟。他虔诚地上香拜了三次,然后与道士互致礼。

随后他和徒弟们坐下,急忙叫仙童来泡茶。两个小童子忙忙碌碌地进来,洗茶具、擦茶匙,准备茶点。正当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时,后面几位女妖怪也被惊动了。

原来那七个女妖怪正和道士一起学习,今天她们穿了旧衣服,叫来了自己的儿子,正准备裁剪衣服。忽然看到小童子忙着泡茶,就问:“小童,你们来了什么客人,怎么这么忙?”小童回答:“刚才进来了四个和尚,师父让我们来泡茶。”女妖怪问:“有没有一个白胖和尚?”童子答:“有。”又问:“有没有一个长嘴大耳的?”童子说:“有。”

女妖怪急了:“你快去递茶,给你师父使个眼色,让他进来,我有重要的话要说。”于是小童端着五杯茶走了出去。道士整理好衣服,双手递上一杯茶给唐僧,然后是八戒、沙僧和行者。茶喝完后,小童给了个眼色,道士就欠身说道:“各位请坐,童儿,继续陪侍茶,我去去就来。”

此时,唐僧和徒弟们正忙着在殿外观赏风景。道士走进方丈室,看到七个女子齐齐跪下,叫道:“师兄!师兄!请听小妹子一言!”道士扶起她们,问:“你们早上来时要和我说什么?今天我正在炼药,这药不能见阴人,所以没能答你。现在外面有客人,你们慢慢说吧。”女妖怪们说道:“师兄,这件事情专门为客人而说,如果客人走了,就算说了也没用了。”道士一听,忍不住笑了:“你们这位贤妹,怎么说话这么奇怪?非得等客人来了才说?这不是疯了吗?就算我是个清静修道的仙人,就算是个普通人,有妻子孩子、家务事,也得等客人走了再处理。你们这可真是给我添麻烦!让我出去看看!”众女妖怪一听,连忙拉住道士:“师兄别生气,我们想问问,前面那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道士一脸不耐烦,没回答。女妖怪们继续说:“刚才小童子进来取茶,我听他说是四个和尚。”道士一听,脸色变了:“和尚又怎么样?”女妖怪们说:“四个和尚里有一个白胖的,还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师兄你问过他们吗?”道士一愣:“这两个我倒是见过,你们怎么知道?”女子说道:“师兄,你可不知道,那和尚是唐朝派来西天取经的,今天早上在我洞里化斋,听说了唐僧的名号,所以我们把他抓了。”

道士好奇地问:“你们抓他干什么?”女子回答:“我们听说唐僧是十世修行的真体,吃了他一块肉可以延寿长生,所以才想抓他。可是那个长嘴大耳的和尚在濯垢泉里拦住了我们,先抢了我们的衣服,接着又强迫我们洗澡。他还变成一条鲇鱼,在我们腿间游来游去,想来个奸诈!真是让人厌烦!后来他跳出水面,露出真身,见我们不肯合作,就用九齿钉钯想要伤害我们。要不是我们机灵,差点就被他害了。我们特地来找你,希望你能帮我们报仇!”

道士一听,火冒三丈:“这和尚真是太无礼了!放心,我会处理他的!”众女子感激地说:“师兄要是出手,我们一定全力相助!”道士摆手:“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们跟我来。”

道士带着七个女子进了屋,拿起梯子,爬上屋梁,取下一个小皮箱。箱子不大,上面还锁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条鹅黄的手帕,手帕上系着一把小钥匙,打开箱子,取出一包药。这药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是用山中百鸟的粪便熬制而成的,经过千斤的煮炼,珍贵得很。

道士对七个女子说道:“这个药,如果给凡人吃,吃一厘就死;给神仙吃,三厘也得绝。那些和尚,估计也有点道行,得三厘才行。快准备等子!”其中一位女子急忙拿出一把等子,称出一分二厘,分成四份。她又拿了十二个红枣,把枣掐破,放上一厘药,分别放在四个茶碗里;再用两个黑枣做一个茶碗,托盘上安好,跟众女说道:“我去问问他。如果他不是唐朝来的,那就算了;如果是唐朝来的,就让小童子把茶端出去。吃了这茶,个个身亡,咱们就报了仇,解了心头的烦恼!”七个女妖怪感激不已,纷纷点头同意。道士换了一身衣服,恭恭敬敬地走出来,邀请唐僧他们再坐下。他笑着说:“老师父,别见怪,我刚才去后面吩咐小徒弟,让他们准备点青菜萝卜,给您安排一顿素斋,所以耽搁了。”唐僧连忙摆手:“我这贫僧素手进拜,怎么敢劳烦您赐斋?”道士笑着说:“我们都是出家人,见了山门就有三升俸粮,何必说什么素手呢?请问老师父,您是从哪座宝山来的?到这儿干啥?”

唐僧回答:“贫僧是东土大唐派来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的,刚路过仙宫,特地来拜访。”道士一听,满脸笑容:“老师乃忠诚大德之佛,小道不知,失于远候,恕罪!快,童儿,去换茶来,快点准备斋饭!”小童飞快地跑了进去,众女妖怪们招呼他:“这里有现成的好茶,拿出去吧。”小童果然端出了五锺茶。

道士连忙双手捧起一个红枣儿茶锺递给唐僧,见八戒身材壮,认他是大徒弟,沙僧是二徒弟,最后把第四锺递给行者。行者眼尖,看到盘子里有两个黑枣儿,便说道:“先生,我和你换一杯。”道士笑着说:“不瞒长老说,我这茶果一时不备,山里只找到这十二个红枣,所以才用这两个黑枣作一杯奉陪。”行者一听,笑道:“说的也是,古人云,在家不贫,路上才是真贫。您是住家儿的,何以言贫!我和你换换!”

唐僧见悟空这么执着,便说:“悟空,这位仙长是爱客之意,你就吃了吧,换什么?”行者无奈,只好接过茶锺,心里琢磨着。

话说这时,八戒可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见茶锺里有三个红枣,立马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师父和沙僧也跟着吃了。没过多久,八戒的脸色变了,沙僧眼泪直流,唐僧口中吐沫,三人都晕倒在地。行者一看情况不对,立马举起茶锺,朝道士扔去:“你这家伙,居然给我们下毒!”道士一惊,赶紧用袍袖挡住,茶锺应声跌得粉碎。

道士怒道:“你这和尚,真是个村卤!怎么把我的茶锺打碎了?”行者骂道:“你这畜生!你看看我那三个人是怎么回事!我与你有啥关系,居然用毒药对付我!”道士冷冷一笑:“你这个村畜生,惹下祸来,你不知道吗?”

行者反驳:“我们刚进门,才坐下说话,你怎么就说我们惹祸了?”道士问:“你可曾在盘丝洞化斋?在濯垢泉洗澡?”行者一听,立刻警觉:“濯垢泉是七个女妖怪的地方,你说这话,肯定和他们有关系,你别想跑!吃我一棒!”说罢,行者从耳朵里摸出金箍棒,朝道士劈头打去。

道士见势不妙,急忙转身躲开,取出一口宝剑来迎战。两人骂着打着,惊动了里面的女妖怪们,她们七个一拥而出,叫道:“师兄别着急,让小妹子来处理!”行者见了,更加怒火中烧,双手握紧铁棒,冲进去乱打。

七个女妖怪敞开怀,露出雪白的肚子,开始施法。只见她们的脐孔里冒出丝绳,搭起一个大天篷,把行者给罩住了。行者见状,心里一紧,翻身念咒,打个筋斗,撞破了天篷,气得他在空中直哼哼,心里想着:“这可真是厉害!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轻易上门!我师父和师弟都中毒了,这帮妖怪真是心狠手辣,等我去找土地神问个明白!”好大圣这时可不含糊,立刻按落云头,捻个诀,念了声“唵”,把土地老儿又召了回来。那土地一见,战战兢兢地跪下,叩头道:“大圣,您去救您师父的,怎么又转回来啦?”行者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我早上救了师父,没走多远,就遇到一座黄花观。我和师父进去看看,那观主迎接我们,没聊几句,就把毒药茶倒给我师父。我没喝茶,拿棒子就打过去,他却提到盘丝洞和濯垢泉,我一听就知道这家伙是妖精。刚想动手,七个女子就跑出来,吐出丝绳,幸好我见识多,逃了出来。我想你在这儿做神,肯定知道他的来历,快告诉我,这是什么妖精,免得我打你!”

土地老儿叩头道:“那妖精在这儿住没十年,小神三年前就见过他的本相,乃是七个蜘蛛精。他吐的那些丝绳,就是蛛丝。”行者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原来如此!那你回去等我,我去降他!”土地老儿连忙叩头而去,行者则跑到黄花观外,捏下尾巴上的毛,吹了口仙气,叫“变!”于是变成了七十个小行者;再把金箍棒变成七十个双角叉儿棒。每个小行者都有一根,行者自己也拿着一根,准备大干一场。

接着,行者带着七十个小行者一起出发,开始搅动那丝绳,齐心协力,把那些丝绳都搅断,足足搅了十多斤。结果,七个蜘蛛精被拖了出来,个个像巴斗大,手脚攒着,求饶:“饶命!饶命!”这时,七十个小行者可不打算放过她们,行者大喊:“别打她们,先把我师父和师弟还回来!”那妖精厉声叫道:“师兄,快还唐僧,救我命!”这时道士也从里边跑出来:“妹妹,我要吃唐僧,救不了你了!”行者一听,怒火中烧:“你既然不还我师父,那就别怪我了!”说完,举起叉儿棒,狠狠地把七个蜘蛛精打得稀巴烂,简直就像打肉布袋一样,脓血四溅。

这时,行者摇了摇尾巴,收回了毛,单身轮棒,冲进里边去找道士。道士见自己师妹被打死,心里不忍,火速举剑迎战。两人各怀怒火,展开了一场好杀斗:妖精挥舞宝剑,大圣举起金箍。为了唐朝的三藏,七女妖精已经呜呼,今天这场战斗可真是精彩,剑棒声响,风沙飞扬,天昏地暗,斗星无影。

经过五六十合的激战,道士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手软得厉害,竟解开衣带,脱了皂袍。行者一见,忍不住笑道:“我儿子!打不过人,脱了衣服也没用!”原来道士脱了衣裳,胁下竟然有千只眼,眼中放着金光,威力无比。那金光和黄雾交织,瞬间把行者困在了里面,行者心里一慌,四处乱转,前进不了,后退也不行,就像在桶里打转。

这下可把行者急坏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前进不行,后退不行,左右也不能走,往上撞了又摔倒,真是晦气!”他心里琢磨着:“这头今天也真是不争气,平时刀砍斧剁都没事,怎么今天撞得头都疼了?这金光真是个麻烦,看来得想个办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好大圣这会儿可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念了个咒语,摇身一变,化作了个穿山甲,听说也叫鲮鲤鳞。你看这家伙,四只铁爪,钻山碎石就像在挤粉;满身的鳞甲,破岭穿岩简直就像切葱。两只眼睛闪闪发光,简直比双星还亮;一张尖嘴,硬得比钢钻还厉害。就这样,他硬着头,往地下一钻,足足钻了二十多里,才冒出头来。原来那金光只罩了十来里,出来后,行者这才感到力气全无,浑身疼痛,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失声叫道:“师父啊!当年我跟着您出山,一路西行,真是苦不堪言!”

正当美猴王悲伤时,忽然听到山背后有人在哭泣。他抹了抹眼泪,回头一看,见一位妇人穿着重孝,左手托着一盏凉浆水饭,右手拿着几张烧纸和黄钱,一边走一边哭得可怜。行者心里一叹:“这可真是流泪眼遇流泪眼,断肠人碰上断肠人!这位妇人到底在哭啥呢?我得问问她。”那妇人走上前来,行者躬身问道:“女菩萨,你哭的是谁呀?”妇人含着泪水回答:“我丈夫和黄花观的观主争买竹竿,被他用毒药茶药给毒死了。我现在烧纸钱来报答我们的夫妻情。”行者一听,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可那妇女见了,立刻怒道:“你这个无知的人!我为丈夫哭得心如刀割,你怎么反而在这里流泪,戏弄我?”行者连忙解释:“女菩萨,息怒,我可不是故意的。我是东土大唐的钦差御弟,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因为去西天取经,路过黄花观歇马。那观里的道士,不知道是什么妖精,竟和七个蜘蛛精结为兄妹。那些蜘蛛精在盘丝洞要害我师父,我和师弟八戒、沙僧拼命救了他。结果那道士把毒药茶倒给我师父、师弟和马,只有我没喝,打碎了茶锺,才跟他打了起来。”

行者继续说道:“就在这时,那七个蜘蛛精跑出来吐丝绳把我捆住,幸好我使了法力逃脱。问了土地,才知道那道士的本相,我又使分身法搅绝丝绳,拖出妖精来,结果一顿棒子把她们打死。那道士气急败坏,拿起宝剑跟我打,结果斗了个不可开交,最后他脱了衣服,胁下放出千只眼,金光四射,把我罩住了。我才变成鲮鲤鳞,从地下钻出来。正自悲切,听见你哭,才来问个究竟。”

妇女听了,放下手中的水饭和纸钱,陪着行者行礼:“莫怪,莫怪,我不知道你也是被难者。你说的那道士,其实是个百眼魔君,叫做多目怪。你既然有这样的变化,能脱出金光,又打了那么久,必定有大神通。不过,你还是近不了那厮。我建议你去请一位圣贤,他能破掉金光,降服那道士。”行者一听,连忙点头:“女菩萨,您知道那位圣贤吗?我去请他,救我师父,也报我对您丈夫的仇!”

妇女说:“我告诉你,你去请他,降了道士,只能报仇,恐怕不能救你师父。”行者疑惑:“怎么不能救?”妇女叹道:“那道士的毒药最狠,药下去后,三天之内骨髓俱烂。你如果去得晚,恐怕就来不及了。”行者自信地说:“我会走路,凭他多远,千里只消半日!”女子接着说:“那你既会走路,听我说:这里到那里有千里之遥。那边有座紫云山,山中有个千花洞,洞里有位圣贤,叫做毗蓝婆。他能降得此怪。”行者急忙问:“那山坐落在哪儿?我该怎么去?”女子指着南方:“往南,一直上山就是。”行者回头一看,那女子早就不见了,心里着急了:“这位菩萨呀,我弟子刚才钻昏了,没能认出您,求您留个名好让我谢您!”就在这时,半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大圣,是我。”行者一抬头,原来是黎山老姆!他立马感激地说:“老姆您从何而来,指教我一番?”老姆回答:“我刚从龙华会上回来,看到你师父有难,假装成孝妇,借着丧夫之名,免了他一死。快去请他,但别说是我指教的,那圣贤有些怪人。”

行者连声道谢,告别之后,筋斗云一纵,直奔紫云山。他在云头上看见那千花洞,外面青松遮住了胜境,翠柏环绕着仙居。绿柳摇曳在山道上,奇花满涧,香兰围着石屋,芳草映衬着岩石。流水潺潺,云雾缭绕,鸟儿在树上欢唱,鹿儿悠然自得。行者一路欢快地走进去,心里想着:“这地方真是美得不行!”可一进洞里,居然没见一个人影,静得连鸡犬之声都听不见,他心里暗想:“这圣贤想必不在家了。”

再往里走,终于见到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你看看她的模样: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织金袍,脚踏凤头履,腰系双穗绦。她的面容似秋天的霜后,声音如春燕般娇柔。行者心里一喜,赶紧上前:“毗蓝婆菩萨,问讯了!”菩萨立刻下榻,合掌回礼:“大圣,失迎了,你从哪里来的?”行者好奇:“你怎么一下就认得我是大圣?”菩萨笑着说:“你当年大闹天宫的时候,普天之下都传开了,谁人不知?”

行者摇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如今我皈正佛门,您就不晓得了!”菩萨道:“什么时候皈正的?恭喜!恭喜!”行者急忙说道:“我这次是为了救师父唐僧,他在黄花观遇到道士,被毒药茶药给毒了。我和那道士斗了起来,他用金光罩住我,我才用法力逃脱。听说菩萨您能灭他的金光,所以特来请教。”

菩萨一听,面露疑惑:“是谁告诉你的?我已经三百多年没出门了,隐姓埋名,没人知道你怎么得知的?”行者得意地说:“我是个地里鬼,哪里都能打听到。”菩萨叹道:“那好吧,我本不想去,但大圣您来了,我不能让求经的善行被灭了,我就跟你去。”行者感激不已:“我真是太无知了,催促您,但不知该带什么兵器。”菩萨回答:“我有个绣花针,能破那厮。”

行者忍不住笑道:“老姆误了我,早知道是绣花针,我只需问老孙要一担也是有的。”菩萨解释:“你那绣花针不过是钢铁金针,没用的。我这宝贝,非钢非铁非金,是我小儿日眼里炼成的。”行者惊讶:“您儿子是谁?”菩萨回答:“小儿乃昴日星官。”行者心中震惊,转头指着金光:“那金光处就是黄花观!”

毗蓝随即从衣领里取出一个绣花针,细得像眉毛,长五六分,轻轻一抛,金光立刻破了。行者高兴得不得了:“菩萨,妙哉妙哉!快找针!”菩萨托在手心里:“这不是吗?”行者立刻按下云头,走进观里,见那道士闭着眼睛,动不了。

行者气愤地骂:“你这泼怪装瞎子!”说着就要打。可是毗蓝拉住他:“大圣莫打,先看看你师父的情况。”行者径直走到后面的客位一看,哎呀,三个人都趴在地上,吐痰吐沫的,真是个惨样!他心里一阵心疼,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呀!这可怎么办呀!”这时,毗蓝菩萨安慰他说:“大圣别悲伤,我今天出门也是为了积点阴德。我这里有解毒丹,送你三颗。”行者立刻转身拜求,心里感激得不得了。

菩萨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破纸包,里面装着三粒红丸子,递给行者:“快,放嘴里。”行者小心翼翼地把药扳开他们的牙关,每人喂了一颗。没过多久,药效发作,他们一个个开始呕吐,终于把毒味吐了出来,活过来了!八戒最先爬起来,嘟囔着:“闷死我了!”三藏和沙僧也醒了,纷纷感叹:“好晕啊!”行者立刻告诉他们:“你们那茶里中毒了,幸好有毗蓝菩萨救了你们,快来拜谢!”

三藏连忙欠身整衣,感谢菩萨。八戒则气呼呼地说:“师兄,那道士在哪?我得问问他,为什么要害我们!”行者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八戒听后怒火中烧:“这家伙既然和蜘蛛精是一伙的,肯定是妖精!”行者指着外面:“他就在那殿外装瞎子呢。”八戒气势汹汹地拿起钯,准备教训道士,却被毗蓝拦住:“天蓬息怒,等我收了他再说。”

行者感激地说:“多谢菩萨,但还是让他现出本来面目,我们看看。”毗蓝轻松地答应了,走上前用手一指,那道士立刻扑倒在地,现出了原形,竟是一条七尺长的大蜈蚣精!毗蓝用小指头挑起他,驾着祥云直奔千花洞去。八戒惊叹:“这老妈妈儿真厉害,怎么就降了这么个恶物?”

行者哈哈大笑:“我问他有什么兵器能破他的金光,他说有个绣花针,是他儿子在日眼里炼成的。问他儿子是谁,他说是昴日星官。我想昴日星是只公鸡,这老妈妈子肯定是母鸡,鸡最能降蜈蚣,所以能收伏他。”三藏听了,连连顶礼:“徒弟们,快收拾东西吧!”

沙僧在里面找了一些米粮,准备了斋饭,大家痛痛快快吃了一顿。然后牵马挑担,请师父出门。行者从厨房里放了一把火,把那座观一瞬间烧得灰飞烟灭,随后迈步长行。正是:唐僧得命感毗蓝,了性消除多目怪。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