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丘国,国王和百姓们热情地送唐僧和他的四个徒弟出城,足足送了二十里,还舍不得离开呢!唐僧勉强下了马车,骑上马告别,目送他们直到看不见了身影。四人一路走着,春天刚过,山花烂漫,突然又见到一座高山。唐僧心里一紧,问道:“徒弟们,前面那座高山,有路吗?我们得小心点!” 

这时,行者忍不住笑了:“师父,你这话可不像个走长路的人,倒像个坐井观天的公子!自古以来,山不碍路,路自会通山,怎么会有路无路的说法?”唐僧说:“虽然山不碍路,但我怕里面会有妖怪,尤其是那些深林里藏着的!”八戒在旁边安慰:“放心吧,师父!我们离极乐世界不远,肯定没事的!”

正说着,他们就到了山脚下。行者拿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大喊:“师父,这里是转山的路,走起来可舒服了,快来快来!”唐僧只好放开心情,骑马跟上。沙僧则对八戒说:“二哥,你把担子挑一肩!”八戒立刻接过担子,挑上肩。大家一起向山崖上的大路奔去。

一路上,山景美不胜收: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百花争艳,万树成林。梅花、李花、柳树、桃花交相辉映,杜鹃鸟在春末啼叫,紫燕在低声细语。高高的石头上,松树苍翠欲滴,崎岖的小路蜿蜒而上,悬崖峭壁如刀削般陡峭,藤萝缠绕,草木繁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唐僧正看得入神,忽然听到鸟儿的啼鸣,心中又涌起了思乡之情。他叹道:“徒弟们,我自天界传旨,离开东土已经很久了,何时才能见到我的家乡呢?”行者听了,笑着说:“师父,您总是想着家乡,真不像个出家人!别担心,走吧,古人说想要富贵,得下苦功夫!”

唐僧说:“徒弟,虽然你说得对,但我还不知道西天的路在哪里呢!”八戒插嘴:“师父,佛祖舍不得那《三藏经》,知道我们要去取,才让我们走的;否则,怎么会一直找不到呢?”沙僧也说:“别瞎说!跟着大哥走,努力总会有到达的一天。”

就在这时,他们又见到一片黑松大林,唐僧心里一紧,叫道:“悟空,我们才过了崎岖的山路,怎么又碰上这个深黑松林?这可得小心!”行者满不在乎:“怕什么!”唐僧说:“你可别小看这片林子!我走过很多松林,但这片林子深得很,看看这密密麻麻的树,东西南北都是!”

唐僧一边说,一边描述着那林子的景象,越说越觉得不妙。就在这时,行者却毫不在意,继续往前走,带着唐僧径直进入了深林。走了半天,他们还是没见到出林的路。唐僧忍不住叫道:“徒弟,我们一路西行,经历了这么多崎岖,幸好这片林子清雅,太平无事。我想在这里歇歇,顺便也饿了,你去化些斋饭给我吃。”行者立刻答应:“师父请下马,我去化斋!”唐僧果然下了马,八戒把马拴在树上,沙僧则忙着整理行李,准备好钵盂递给行者。行者对唐僧说:“师父您放心,我去一趟马上就回来!”唐僧在松树下坐定,心里想着修行。而八戒和沙僧则开始在周围闲逛,寻风觅果,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大圣在空中飞翔,忽然停下来看着松林,发现祥云缭绕,瑞气氤氲。他忍不住叫道:“好啊!好啊!”你问他为何叫好?原来他是在夸赞唐僧,觉得他是金蝉长老转世,经过十世的修行,所以才有这么好的祥瑞罩着。想当年,他五百年前大闹天宫,风光无限,手下还有四万七千个妖怪,大家都叫他大圣爷。如今,他却甘愿做唐僧的徒弟,心里想着:师父头顶的祥云,回东土肯定会有好处,自己也能得个正果。

正当他自我陶醉的时候,忽然看到南边冒出一股黑气,心里一惊:“那黑气里肯定有邪物!我那八戒和沙僧可不会放过这黑气!”他在空中仔细观察,心里不安。

与此同时,唐僧在林中静坐,专心念着《心经》,突然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叫“救人”。他大吃一惊:“这深林里怎么会有人叫?难道是狼虫虎豹把人吓到了?”于是他决定去看看,便穿过千年柏树,绕过万年松树,走近一看,竟发现一棵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身用葛藤绑着,下半身埋在土里。

唐僧停下脚步,问道:“女菩萨,你怎么会被绑在这里?”可他一看,心里就有些怀疑,这分明就是个妖怪!那妖怪见他来了,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你看她那桃腮垂泪的样子,真是沉鱼落雁;星眼含悲,闭月羞花。唐僧心里不敢靠近,继续问:“你到底有什么罪过?告诉我,我好救你。”

那妖精巧言令色,虚情假意地回答:“师父,我家住在贫婆国,离这里有两百多里。我的父母非常善良,邀请亲戚朋友来扫墓,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一伙强盗,大家都逃了,只有我被抓了!”她一边说,一边泪如雨下,真是让人心疼。

唐僧听了,心里也不禁感到难过,声音哽咽地叫道:“徒弟!”这时,正在林中寻花觅果的八戒和沙僧听到师父的声音,八戒傻傻地说:“沙和尚,师父是不是在认亲啊?”沙僧笑着说:“二哥,你胡说什么!我们走了这么久,连个好人都没见,怎么会认亲呢?”

八戒说:“不是认亲,师父在哭呢!我们去看看。”于是,沙僧牵了马,挑了担,跟着八戒回到树下,问:“师父,怎么了?”唐僧指着树上的女子说:“八戒,快把那女菩萨解下来,救她一命!”八戒一听,立刻去动手,完全不分好坏。

而这时,大圣在空中又看到那浓厚的黑气,把祥光都遮住了,心里一紧:“不好!黑气盖住了祥光,怕是妖邪要害我师父!化斋是小事,还是快去看看师父吧!”大圣飞回云头,落到林里,看到八戒正在胡乱解绳子。他立刻上前,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把他摔了个跟头。八戒抬头一看,气呼呼地说:“师父教我救人,你怎么就把我摔了呢?”行者笑着说:“兄弟,别解了!她是个妖怪,正用喧闹来骗我们呢!”

唐僧听了,立刻喝道:“你这泼猴,胡说八道!怎么会是妖怪呢?这么一个女子!”行者急了:“师父,您不知道,这可是我干过的事,专门吃人肉的妖怪!您可别上当!”八戒在旁边嘟囔:“师父,别听这弼马温的!这姑娘肯定是这里的人,我们东土远道而来,又不是亲戚,怎么能说她是妖精呢?”

行者气得直跳:“你这笨蛋!我一路西来,哪里有懒虫?你这重色轻生的家伙,竟然替人家哄了个女婿,绑在树上!”唐僧无奈地说:“好吧,八戒,师兄说得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不管她了,我们走吧。”行者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太好了!师父有命,快上马,出松林外,有人家化斋吃!”

于是,他们一路前进,把那妖怪撇在了后面。可怜的妖怪在树上咬牙切齿,心里恨得直发抖:“听说孙悟空神通广大,今天一见果然不假!我本想抓住唐僧,成就我的仙位,没想到被这猴子识破了。要是我能解开绳子,随手抓住他,那可就美了!现在被他一番话带走,真是白忙一场!”

她心里想着,又开始用甜言蜜语呼唤唐僧:“师父啊,您放着活人的性命不救,拜佛取经又有什么用?”唐僧在马上听到这话,心里一紧,立刻勒马说:“悟空,去救那女子下来!”行者一愣:“师父,你怎么又想起她来了?”唐僧说:“她在叫啊!”

行者转头问八戒:“你听见了吗?”八戒挠挠头:“耳朵太大,没听见。”再问沙僧:“你听见吗?”沙僧摇摇头:“我挑担走路,没注意。”行者也说:“我也没听见。师父,她到底在叫啥?”唐僧说:“她说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行者笑道:“师父,您要是这么善心大发,那可就没药医了!您一路西来,遇到那么多妖怪,今天怎么舍不得救一个妖精?”唐僧一脸认真:“徒弟呀,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还是去救她吧。”行者无奈:“好吧,师父既然如此,我就不劝你了,你要救就去吧。”

唐僧回到林里,指挥八戒解了上半截绳子,然后用钯把下半截也解开。那妖怪一松绑,立刻穿好鞋子,喜滋滋地跟着唐僧出松林。行者在一旁冷笑不止。唐僧见状,怒道:“泼猴,你笑什么?”行者笑得更欢:“我笑你这运气好,竟然遇上了佳人!”

唐僧又气呼呼地骂道:“泼猢狲!胡说八道!我从小就是和尚,奉旨西来,虔诚求经,哪有什么运退的事?”行者笑着说:“师父,您虽然是和尚,但只会念经,没见过世面。这姑娘长得标致,万一遇上坏人,我们被抓了,那可就麻烦了!你再怎么说取经,最后也会被当成奸情,八戒要充军,沙僧被问罪,我老孙也好不到哪去!”

唐僧不以为然:“我救她性命,怎么会有累赘?”行者急了:“师父,您想得太简单了!她绑在树上,饿几天也就算了,现在带她出来,您骑着快马,走得飞快,她却跟不上,万一被野兽吃了,那不就害了她?”

唐僧想了想:“这倒是个问题,那该怎么办?”行者一拍脑袋:“抱她上来,和您一起骑马!”唐僧摇头:“我怎么能和她同马?这不合适!”行者说:“那就让八戒驮她吧!”八戒一听,立刻不乐意:“我驮人?这有什么好处?”

行者笑着说:“你嘴巴长,驮着她,转过来就可以聊私情,岂不妙?”八戒急了:“不好!师父要打我,我宁可忍疼,也不愿背着她,师兄我可是会被埋的!”唐僧叹道:“好吧,我走得慢,等我下来,慢慢走,八戒牵着空马就行。”

行者大笑:“呆子,你倒有生意做了!”唐僧不高兴:“这猴头又在胡说!古人说,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万一我慢了,你们可不能丢下我!”唐僧坚定地说:“大家一起走,等到庵观寺院,有人家就留她在那里,也是我们救了她。”

行者点头:“师父说得对,快走吧!”于是,唐僧带头走,沙僧挑担,八戒牵着空马,行者拿着棒,牵着女子,一行人朝前进发。

走了二三十里,天色渐晚,前面出现了一座楼台殿阁。唐僧说:“徒弟,那肯定是庵观寺院,今晚就借宿了,明天早行。”行者赞同:“师父说得对,大家快走!”

他们来到门口,行者吩咐:“你们站远点,我先去借宿,若有方便的地方,叫你们。”众人都在柳阴下等着,只有行者拿着铁棒,领着那女子。

唐僧走近一看,门东倒西歪,推开一看,心中不禁感到凄凉:长廊寂静,古刹萧索;苔藓满地,蒿草丛生,唯有萤火虫飞舞,蛙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孤寂。唐僧一进那庙,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心里想着:这殿宇都快倒塌了,廊房也显得寂寞得可怜。四周满是断砖破瓦,歪歪扭扭的梁柱,草长得比人还高,连香炉都被尘土埋了。钟楼坏得不成样子,鼓也没皮,琉璃灯泡都破了,佛祖的金身都失了光彩,罗汉们倒得东倒西歪,观音的像也淋坏了,净瓶掉在地上,真是惨不忍睹。

更别提白天没见一个僧人,晚上全是狐狸在那儿呜咽,风声呼啸得像雷,简直成了虎豹的藏身之处。墙壁都倒了,连个关门的地方都没有。唐僧心里一阵感慨,忍不住吟了首诗:“多年古刹没人修,狼狈凋零倒更休。猛风吹裂伽蓝面,大雨浇残佛象头。”

他硬着头皮走进二层门,发现钟鼓楼全倒了,只有一口铜钟扎在地上,上半截白得像雪,下半截青得像靛。这是年头久了,上面被雨淋得白,下面是铜青的土气。唐僧抚摸着钟,感慨道:“钟啊!你曾经高挂在楼上鸣响,也曾报晓送黄昏。不知道铸造你的匠人去哪了,想必他们都去了阴间,你也无声无息。”

这时,庙里一个侍奉香火的道人听见了,扒起来,抓起一块断砖,朝钟上一砸。那钟“当”的一声响,把唐僧吓得一跌,爬起来又绊着树根,扑通又摔了一跤。他抬头叫道:“钟啊!我正在感叹你,怎么忽然响了一声?难道你也变成精怪了?”

道人赶紧上前,搀住唐僧:“老爷,请您起身!这钟不是成精,是我打的。”唐僧一看这人模样丑得要命,心里有些害怕:“你不会是妖邪吧?我可不是普通人,我是大唐来的,身边还有降龙伏虎的徒弟,碰到他们,你可活不成!”

道人连忙跪下:“老爷别怕,我不是妖邪,我是这寺里的香火道人。听您赞叹钟声,所以想出来迎接,怕是邪鬼敲门,才捡砖头打了一下钟,才敢出来。老爷请起!”唐僧这才松了口气:“好吧,住持,差点儿把我吓死了,你带我进去吧!”

道人带着唐僧走进三层门,哇塞,里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境!青砖砌的彩云墙,绿瓦盖的琉璃殿,黄金装的圣象,白玉做的阶台,真是眼花缭乱。大雄殿里透出青光,毗罗阁下也生气勃勃,文殊殿上飞云飘荡,轮藏堂里花团锦簇,三檐顶上宝瓶尖尖的,五福楼中绣得花团锦簇。千株翠竹摇曳着禅榻,万种青松映衬着佛门,简直是人间仙境。

唐僧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道人,前面那么狼狈,后面却这么齐整,怎么回事?”道人笑着解释:“老爷,这山里妖邪横行,天晴时强盗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把佛像推倒当坐垫,木头搬来烧火。我们寺里的僧人软弱,不敢和他们争,所以把前面破房子让给那些强人住,后面重新修了些,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正说着,唐僧就看到山门上写着五个大字:“镇海禅林寺”。他刚迈步进门,忽然一个和尚迎面走来。你看看他,头上戴着绒锦帽,耳朵上挂着铜圈,身上穿着毛线服,眼睛亮得像银子一样。他手里摇着鼓,嘴里念着听不懂的经文。

唐僧一看,这可是西方的喇嘛僧。和尚见唐僧眉清目秀,走上前来,满脸笑容,扯住唐僧的手,捏捏鼻子,揪揪耳朵,显得特别亲热。带着唐僧进了方丈,行礼后问:“老师父,你从哪里来?”唐僧答道:“弟子是东土大唐的钦差,特来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取经,今晚想借宿一宵,明日早行,望您能施以方便。”

和尚哈哈一笑:“不当人子!我们出家可不是因为好意,而是家里养不活,才舍断了出家。既然做了佛门弟子,就别说那些空话。”唐僧急了:“我说的可是真话!”

和尚继续说道:“那东土到西天可远得很!路上有山有洞,洞里有精怪。你这样单身,长得娇嫩,哪里像个取经的?”唐僧说:“院主您说得对,我一个人怎么能来?我还有三个徒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我安全,才来到这里。”

和尚一听,慌了:“师父,你不知道这里有虎狼妖贼,白天都不敢出门,晚上就关门。你快把徒弟叫进来!”他一声令下,两个小喇嘛飞快跑出去,看到行者吓得一跌,见到八戒又是一跌,连忙往后跑:“爷爷!造化低了!你们的徒弟不见,只有三四个妖怪在门口!”

唐僧问:“怎么个模样?”小喇嘛回答:“一个雷公嘴,一个碓挺嘴,还有一个青脸獠牙,旁边还有个女子,倒是个油头粉面。”唐僧笑了:“你们不认识,那三个丑的都是我徒弟,那位女子是我在松林里救的。”

小喇嘛惊呼:“爷爷,这么好的师父,怎么会找这么丑的徒弟?”唐僧说:“他们虽然丑,却都是有用的。快去请他们进来,要是再迟了,雷公嘴的可就要闯祸了!”小喇嘛忙跑出去,战战兢兢地跪下:“列位老爷,唐老爷请您进来!”

八戒笑着说:“哥,他请我们进来,怎么这么害怕?”行者道:“他见我们丑,当然害怕!”八戒不屑:“这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是天生的,谁说丑就一定不好!”

行者说:“先把丑的收拾一下!”于是,大家低着头,牵着马,挑着担,慢慢走进寺里。穿过倒塌的房廊,进了三层门,拴了马,歇了担,进了方丈,跟喇嘛僧见了面,分了坐位。和尚进里边,叫出七八十个小喇嘛来,见礼后开始准备斋饭。真是:积功须在慈悲念,佛法兴时僧赞僧。至于他们如何离开寺庙,那就留到下回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