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三藏这位高僧,真是拼了老命才保住了一条不坏之身,感谢行者他们打死了蝎子精,救出了琵琶洞。一路上,他们都没说话,正好赶上了朱明时节,空气中弥漫着野兰的香气,雨后新竹凉爽宜人。山上艾叶满地,没人采摘,溪边的蒲花也争相开放。海榴花娇艳,蜜蜂们乐得飞来飞去,溪柳阴影下,黄雀欢快地叫个不停。唐三藏这师徒几个,正欣赏着端阳的美景,突然就遇到了一座高山挡住了去路。
长老勒住马,回头对悟空说:“悟空,前面有座山,恐怕又有妖怪,我们得小心点。”行者他们连忙安慰:“师父放心,我们已经皈命投诚,怕什么妖怪!”长老听了心里高兴,催马加速,放开缰绳,朝山上奔去。没过多久,他们就爬上了山崖,抬头一看,真是美得不行:松柏与云接壤,石壁上挂满了野藤。山势险峻,千层悬崖让人望而生畏。
他们在山里走了好久,终于过了山头,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地方。猪八戒这家伙开始卖弄精神,让沙和尚挑着担子,他自己则双手举着钯,赶马。可那马根本不怕他,依然慢悠悠地走着。行者见状,笑着说:“兄弟,你赶马干嘛?让它慢慢走就行了。”八戒一听,觉得天色渐晚,肚子也饿了,便说:“咱们走了这么久,得找个人家吃点斋饭。”行者想了想,决定教马快走。他挥舞着金箍棒,喝了一声,那马立刻飞奔而去,直往前冲。可见马不怕八戒,最怕的还是行者,毕竟五百年前他可是玉帝封的御马监,连马都得听他的。
正当他们走着,突然听到一阵锣声,路两边窜出三十多个人,个个手握枪刀棍棒,拦住了去路。“和尚!你们要去哪儿?”唐僧吓得一抖,连忙从马背上跌下来,蹲在路边的草丛里,连声求饶:“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前面两个大汉冷冷地说:“我们不打你,只是想要点盘缠。”长老这才明白过来,知道是强盗,抬头一看,只见其中一个青脸獠牙,另一个圆眼暴睛,简直像是巴山的猛虎,真个是凶神恶煞。
唐僧心里一紧,赶紧合掌说道:“大王,我是东土唐王派来的,专门往西天取经,路上年深日久,盘缠早已用尽。我们出家人靠乞讨为生,哪有什么财物?”那两个贼头却不买账,冷冷说道:“我们在这里截路,就是为了财帛。你若没有,那就快脱下衣服,留下白马,放你过去!”唐僧一听,心里暗道:“这衣服可是我辛苦得来的,不能就这样被剥了去啊!”他急忙说:“阿弥陀佛!这身衣服是东家化布,西家化针,零零碎碎得来的。你要是剥了我,岂不是要我的命?”
那贼一听,火冒三丈,举起大棍就要打。唐僧心里想着:“可怜啊,真不知道我徒弟的棍子有多厉害!”他急中生智,心想:“不如说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他身上还有几两银子。”那贼一听,觉得这和尚不简单,立刻下令:“把他捆起来!”众强盗齐齐出手,把唐僧绑住,吊在树上,真是个悲惨的遭遇啊!
话说这三个撞祸精,正赶来凑热闹。猪八戒乐得哈哈大笑:“师父走得真快,不知道在哪儿等我们呢。”一抬头,竟然看到长老挂在树上,八戒又调侃:“你看师父,等也就算了,竟然还爬上树,扯着藤儿打秋千呢!”行者见状,赶紧说:“呆子,别乱说!师父可是在那儿吊着呢,我去看看。”于是,大圣急忙爬上高坡,仔细一看,发现是伙强盗,心里暗喜:“造化!造化!这可是个发财的机会!”他立刻变身,化作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穿着缁衣,背着蓝布包袱,朝前走去。
“师父,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是谁?”行者问道。唐三藏急得直喊:“徒弟呀,还不快来救我!这些人拦路要买路钱,我身上没东西,就把我吊在这里等你们来!”行者听了,忍不住笑:“师父真是太没用了,谁让你把龙马送给他们?”唐僧急了:“我也是没办法,才说你有盘缠的!”行者皱眉:“你怎么能把我供出来?”唐三藏无奈道:“我一时急了,才说你身上有银子。”行者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好啊!如果真能供我七八十遭,我也能发财!”
这时,强盗们见行者和唐僧在说话,便围了上来。“小和尚,你师父说你有盘缠,快拿出来,不然就完蛋!”行者放下包袱,笑着说:“各位,不要激动。我的盘缠就在这个包袱里,不多,只有二十来锭马蹄金,三十几锭粉面银,散碎的就没了。要的话,连包袱一起拿去,但请放我师父!”强盗们听了,心里一喜:“这老和尚抠门,这小和尚倒是慷慨!”于是,他们决定放唐僧。
长老得救,立刻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子就跑。行者急了:“你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结果被强盗拦住:“哪里走?留下盘缠,免得受罚!”行者笑着说:“这盘缠可得分三分。”贼头一听,怒火中烧:“这小和尚真是太狡猾,想留些给自己!好吧,拿出来看看,若多些,也分给你吃果子。”行者摇头:“我哪有盘缠?你们打劫别人金银,分给我干嘛?”
强盗们听了,气得骂道:“这和尚真是不知死活!不肯给我,今天就别想走!”说完,举起藤棍,朝行者的光头上打了七八下。行者却满脸笑意:“哥呀,若是这样打,打到明年春天也没用。”强盗们大惊:“这和尚真是硬头!”行者笑道:“不敢不敢,承你们的奖。”可这些强盗根本不听,几个人一起围上来打,行者无奈,只好说:“等我拿出来。”他摸了摸耳朵,掏出一根绣花针:“各位,我真没带盘缠,这个针送你们吧。”
强盗听了,气得直骂:“晦气!放了个富贵和尚,却抓了这个穷秃驴!你会做裁缝吗?”行者不屑:“要针干嘛?”他一挥手,针瞬间变成了一根粗大的棍子。强盗们吓得不轻:“这小和尚居然会法术!”行者将棍子插在地上:“你们要能拿动,就送你们。”两个贼上前抢夺,结果就像蜻蜓撞上石柱,根本动不了分毫。
这根棍子是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强盗们怎么可能知道?行者轻轻一拿,像扔个蟒蛇,指着他们:“你们真是走运,遇上我老孙了!”强盗们又打了几下,行者笑着说:“你们打得也累了,让我来一棒!”说完,他展开棍子,狠狠一击,打倒一个,嘴唇埋进土里,再也不吭声。另一个强盗骂道:“这秃驴真无礼!没盘缠,还伤了我!”行者笑道:“别急,待我一个个来,教你们断了根!”又是一棍,第二个也被打倒了,吓得其他强盗丢下武器,四处逃命。
话说唐僧骑着马,正往东边跑,突然被八戒和沙僧拦住了。八戒一脸疑惑地问:“师父,您要去哪儿?这条路可不对啊!”唐僧一边拉着马,一边叹气:“徒弟啊,快去告诉你师兄,让他手下留情,别打死那些强盗。”八戒立马说:“师父您等着,我去找他!”于是,呆子一路小跑到前面,声音洪亮地喊:“哥哥,师父说了,别打人!”
行者一听,反问道:“谁打人了?”八戒急了:“那强盗跑哪儿去了?”行者耸耸肩:“他们都散了,就剩下两个头儿在这里睡觉。”八戒忍不住笑:“你们两个真是遭了瘟!熬了一夜,怎么不找个舒服的地方睡,偏偏在这儿!”走近一看,八戒又说:“这俩倒是张着嘴,流着口水呢!”行者调侃:“我一棍子打出来的豆腐!”八戒惊讶:“人头上还能有豆腐?”行者故作神秘:“打出的是脑子!”
听到这儿,八戒慌忙跑回去,对唐僧说:“散伙了!”唐僧一脸懵:“散伙?去哪儿了?”八戒急得直摇头:“打得可真狠,怎么还能走得动!”唐僧问:“你怎么知道散伙了?”八戒说:“打死了,不散伙才怪!”唐僧追问:“打成什么样了?”八戒回答:“头上都有两个大窟窿!”唐僧一听,急了:“快,解开包,拿几文钱去买点膏药贴上!”
八戒笑得前仰后合:“师父,您真搞笑,膏药是贴活人的伤,死人的窟窿贴什么?”唐僧恼火了,嘴里不停嘟囔着,转身带着沙僧和八戒来到尸体面前,看到那血淋淋的场景,长老心里难受得很。
他对八戒说:“快,拿钉钯,挖个坑把他们埋了,我来给他们念经。”八戒不干了:“师父,您这是让我做土工?行者打死的,怎么能让我来埋?”这时,行者也火了,冲八戒吼:“懒货!赶紧去埋!再慢就要挨一棍!”八戒一听,慌了,赶紧跑去山坡下挖坑。
他挖了个三尺深的坑,底下全是石头,根本没法使劲。最后,他只能用嘴巴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两个强盗的尸体埋了,堆成了一个小坟堆。唐僧叫道:“悟空,快去拿香烛,我要祷告!”行者撇嘴:“这半山腰,前面没有村子,后面也没有店,哪儿去买香烛?”
唐僧气得直咬牙:“猴子,别废话,等我撒点土,点点香!”他站在坟前,心里默念:“好汉们,听我说:我弟子是东土唐人,奉旨西行求经。刚来到这里,碰到你们这么多人,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好心劝你们,你们却不听,反而生气,结果遭了我徒弟的棍子。”
他继续念道:“如今尸体暴露,我来给你们掩埋。用青竹做香烛,虽然没有光彩,但我心诚;用石头作为供品,虽然没有滋味,但我是真心。”这时,八戒插嘴:“师父,您可别推卸责任,这打的时候可没我们俩的事!”唐僧一边撒土一边祷告:“好汉们,告状就告行者,跟我们没关系!”
听到这话,行者忍不住笑了:“师父,您真没情义!为了您取经,我费了多少心思,如今打死这俩贼,您却要让我背锅?虽然是我动手,但也是为了您啊!要不是为了您,我根本不会来这里,更不会杀人!不如等我给他们祝福一下。”说完,他握紧铁棒,朝坟上敲了三下,大声喊道:“遭瘟的强盗,你们听着!我挨了你们前后七八棍,结果一气之下把你们打死了,去哪里告状我不怕!”
“玉帝认识我,天王也怕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也怕我;府县城隍都得跪下,东岳天齐也怕我。无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跟我很熟,随你们去告吧!”唐僧听到这些话,心里一惊:“徒弟呀,我这祷告是为了善良的人,你怎么说得这么认真?”行者一脸无辜:“师父,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咱们还是赶紧找地方休息吧。”唐僧只好无奈地上了马。
话说孙大圣这会儿心里有些不快,八戒和沙僧也心怀嫉妒,师徒之间的气氛有点微妙。正当他们沿着大路往西走时,忽然发现北边有一座庄院。唐僧用鞭子指了指:“我们去那儿借宿吧。”八戒立刻赞同:“正好!”于是他们下马,来到庄舍旁。
这地方看起来不错,野花满地,树木遮挡着门口。远处流水潺潺,田里种着麦子和葵花。小鸟在柳树上栖息,村里的狗在叫,鸡在啼,牛羊吃饱了,牧童也回家了。烟雾缭绕,黄粱熟透,正是山里入夜的时候。唐僧向前走,突然看到一个老者从村舍里走出来,赶紧打招呼。
老者问:“你们从哪儿来?”唐僧回答:“贫僧是东土大唐的钦差,特来西天求经,天色已晚,想在您家借宿一晚。”老者笑着说:“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怎么涉水登山,单独来到这里?”唐僧说:“我还有三个徒弟。”老者问:“他们在哪儿?”唐僧指了指:“就在大路旁。”
老者一看,顿时吓了一跳,急忙往里跑。唐僧连忙拉住他:“老施主,别怕,求您借宿一晚!”老者战战兢兢,摇头说:“不不不,他们看起来不像人,分明是妖精!”唐僧连忙解释:“施主别怕,他们长得丑,但不是妖精!”老者却说:“爷爷呀,一个夜叉,一个马面,还有个雷公!”这时,行者厉声叫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
老者听了,魂飞魄散,脸色苍白,想要逃进屋里。唐僧赶紧搀住他,安慰道:“老施主,别害怕,他们只是粗鲁,不会伤人。”正说着,后面走出一个婆婆,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婆婆问:“爷爷,您怎么这么惊恐?”老者急忙叫:“妈妈,快来倒茶!”
婆婆进屋捧出两钟茶来。喝完茶后,唐僧转向婆婆:“贫僧是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刚到您家,想求您借宿一晚,因为我三个徒弟长得丑,吓到您了。”婆婆笑着说:“见到丑的就虚惊,若见老虎豺狼,那可怎么办?”老者接着说:“妈妈,人虽丑陋,但一开口就吓人。我说他们像夜叉、马面、雷公,结果他自己说雷公是他孙子!”
唐僧连忙解释:“不是的,雷公是我大徒弟悟空,马面是我二徒弟猪悟能,夜叉是我三徒弟沙悟净。他们虽然长得丑,但都是遵守教规的,不是恶魔!”老夫妇听了,心里才稍微安定,连忙请他们进去。唐僧出门叫来徒弟们,叮嘱道:“刚才老者对你们印象不好,进去时别抗礼,要尊重点。”
八戒一脸自信:“我长得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行者笑着说:“你这嘴长得不小,耳朵也大,脸丑也是个好男子。”沙僧说:“别争了,这里不是争风弄月的地方,快进去吧!”
于是他们把行李和马匹都放到草堂上,齐齐行礼坐下。婆婆很贤惠,带着小孩去煮饭,给他们准备了一顿素斋。吃过饭,天渐渐黑了,婆婆点起灯,大家在草堂上闲聊。唐僧问:“施主高姓?”老者答:“姓杨。”又问年纪,老者说:“七十四岁。”唐僧又问:“您有几个儿子?”老者叹气:“只有一个,刚才妈妈牵的是我孙子。”
唐僧关心地问:“请令郎相见拜揖。”老者摇头:“那小子不值得拜。他让我伤心,养不活他,现在不在家。”唐僧问:“他在哪里?”老者叹气:“可怜啊!他专门做坏事,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五天前出去,现在还没回来。”唐僧听了心里一紧,暗想:“难道悟空打的就是他?”
唐僧心中不安,欠身道:“善哉,善哉!这样的父母,怎么会生出恶逆之子!”行者走上前:“老官儿,像这种不肖之子,连累父母,何必留着他!我替您去找他,打死他算了!”老者说:“我也想送他走,但再无其他人丁,纵然不才,也得留他给我掩土。”
沙僧和八戒笑道:“师兄,别管闲事,我们又不是官府。他家不肖,与我们何干!请施主给我们一束草,我们在那边打铺睡觉,天亮再走。”老者立刻起身,带沙僧到后院拿了两把稻草,让他们在草团里安歇。行者牵了马,八戒挑了行李,和唐僧一起到草团里休息,不再提其他的事。
话说那伙贼里,果然有老杨的儿子。自从前面被行者打死了两个贼首,他们就四散而逃。直到四更天,老杨的儿子聚集了一帮人,跑到门前敲门。老者听到声音,急忙披上衣服说:“妈妈,他们来了!”
婆婆回答:“既然来了,你就去开门,放他们进来。”老者一开门,那伙贼就嚷嚷:“饿了!饿了!”老杨的儿子立刻进屋,叫醒妻子,催她去打米煮饭。可厨房里没有柴,他就去后院拿柴,问妻子:“后园里那匹白马是谁的?”妻子说:“是东土取经的和尚,昨晚借宿在我们家,吃了一顿素斋,正在草团瓢里睡觉。”
听到这话,老杨的儿子兴奋地走出草堂,拍手笑道:“兄弟们,真是造化!冤家在我家里!”众贼好奇:“哪个冤家?”他得意地说:“就是打死我们头儿的和尚,正在草团瓢里睡觉!”众贼一听,兴奋得不得了:“太好了!抓住这些秃驴,剁成肉酱!不仅能报仇,还能拿到那行囊和白马!”他却说:“别急,先磨刀。等我饭煮好了,大家吃饱了再一起下手。”
于是,贼们磨刀的磨刀,磨枪的磨枪。老者听到他们的计划,悄悄走到后院,叫醒唐僧一行人:“那厮们来了,知道你们在这里,想要害你们。我不忍心伤害你们,快收拾行李,我送你们从后门出去!”唐僧听后,心里一惊,连忙叩头感谢老者,叫八戒牵马,沙僧挑担,行者拿起九环锡杖。
老者打开后门,让他们悄悄溜走,自己再回去假装睡觉。没过多久,那伙贼磨快了刀枪,吃饱了饭,天色渐亮,便一起跑到园中查看,却发现唐僧他们早已不见了。贼们忙点燃灯火,四处寻找,结果看到后门开着,纷纷喊道:“从后门走了!快追!”于是,他们如飞箭般直奔东方去追。
唐僧听到后面传来的喊声,回头一看,发现二三十个贼兵拿着刀枪朝他们冲来,急忙叫道:“徒弟们,贼兵追来了,怎么办?”行者却不以为然,拍着胸脯说:“放心,老孙来对付他们!”唐僧勒马道:“悟空,千万别伤人,只需吓退他们!”可行者哪里听得进去,急忙掣起金箍棒,迎了上去:“你们要去哪儿?”
贼们骂道:“秃驴无礼!还我大王的命!”行者一听,心里火大,立刻挥棒迎战。结果这伙贼围成一圈,举刀乱砍,行者却把金箍棒一晃,打得他们四散而逃。那些贼被打得星落云散,死的死,伤的伤,跑得快的逃掉了,傻的都见阎王了。
唐僧见打倒了那么多人,慌得放马奔西,猪八戒和沙僧紧随其后。行者问一个受伤的贼:“谁是老杨的儿子?”那贼哼哼着说:“爷爷,那穿黄衣服的就是!”行者立刻上前,夺过刀来,割下了穿黄衣服的头,提在手中,得意洋洋地跑到唐僧面前:“师父,这是杨老儿的逆子,我给您取了首级!”
唐僧见了,吓得大惊失色,连忙跌下马来,骂道:“这泼猴吓死我了!快把头拿开!”八戒上前,一脚把人头踢到路旁,撒上些土盖住。沙僧则放下担子,搀扶着唐僧:“师父,请起。”唐僧在地上正了正神,心里默念《紧箍咒》,结果把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疼得在地上打滚,急忙叫:“别念!别念!”
唐僧念了十多遍,行者痛苦得不行,只求:“师父饶我罪吧!有话就说,别念了!”唐僧这才停下:“没什么好说的,我不要你跟着了,你回去吧!”行者忍着疼,磕头求情:“师父,为什么要赶我走?”唐僧气道:“你这泼猴,太凶恶了,根本不适合取经!昨天在山坡下打死两个贼头,我已经怪你不仁。今晚上借宿老者家,结果你还杀了他的儿子,坏了多少生命,伤了天地的和气!我屡次劝你,你却毫无善念,快走吧!免得我再念真言!”
行者一听,心里害怕,只能求:“别念,别念!我这就走!”说完,跳上筋斗云,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哎,这正是: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至于那大圣去了哪儿,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