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寒冷的冬季,唐僧带着他的徒弟们,跨过了通天河的冰冷,终于踏上了白鼋的背,顺利到达了对岸。四人继续向西走,眼前却是一片严冬的景象。森林中的光线昏暗,山脊高耸,水面清澈,真是个美丽又冷清的地方。正当他们行走时,突然遇到一座高山,挡住了去路。山路狭窄,崖壁陡峭,石头多得让人难以通行。
唐僧在马上拉住缰绳,喊道:“徒弟们!”孙行者立刻带着八戒和沙僧走上前,问道:“师父,有什么吩咐?”唐僧指着前面的高山说:“你们看,那山高得很,恐怕有虎狼妖怪出没,咱们得小心!”孙行者自信满满地说:“师父放心,我们三兄弟齐心协力,打妖怪没问题,怕什么虎狼!”唐僧听了也就放下心来,继续前进。
他们到了山谷口,抬头一看,山势真是壮观:高耸入云,峦峰叠嶂,奇石如虎,苍松似龙。鸟儿在山顶欢快地鸣叫,梅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可是,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山中传来饿虎的咆哮,寒鸦无处栖息,野鹿也找不到窝。可怜的行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愁眉苦脸,步履维艰。
尽管如此,师徒四人还是冒着大雪,艰难地穿过了这座高山,远远地看到山凹里有高楼和清幽的房舍。唐僧兴奋地说:“徒弟们,今天又冷又饿,那里肯定有庄户人家,咱们去化些斋饭,吃饱再走!”孙行者一听,立刻警觉起来,盯着那边的阴云和恶气,回头对唐僧说:“师父,那地方可不安全!”
唐僧不解:“明明有楼台亭宇,怎么就不安全?”孙行者笑着解释:“师父,您不知道,西方路上妖怪多得很,随便什么楼台房舍,妖怪都能伪装成好地方。您想,龙生九种,其中有种叫‘蜃’,它的气息能幻化成楼阁池塘。如果遇到大江昏迷,蜃出现,那些鸟儿就会停下,那可就危险了,连你我都可能被吞掉!”
唐僧听了,心里有些害怕:“那既然不安全,我可真饿了。”孙行者说:“师父,您先下马,在这里等着,我去别处化斋。”唐僧点头同意,八戒和沙僧也忙着准备食物。孙行者接过钵盂,叮嘱沙僧:“你可别走远,要好好保护师父,等我回来再出发!”
唐僧依言坐下,孙行者又画了个圈,把他圈在中间,叮嘱道:“这圈比铜墙铁壁还安全,任何妖怪都不敢靠近。可是,千万别出圈,出了圈就危险了!”唐僧和徒弟们都认真地点头,静静地坐在圈中,等待孙行者的归来。
孙行者刚刚起云头,朝着村庄的方向飞去,南行了一段,突然看到一棵古树参天,下面就是一座村庄。他按下云头,仔细打量,眼前的景象真是别致:雪压着垂柳,冰封着池塘,修竹摇曳,松树挺拔,几间茅屋在雪中显得格外银白,还有一座小桥斜斜地搭着。
村边的水仙花微微吐露,屋檐下挂着冰冻的筷子。寒风呼啸,带来了异香,雪花漫天飞舞,梅花却不见踪影。行者正欣赏着这美丽的村景,忽然听到“呀”的一声,柴门打开,一个老者慢慢走出来,手拄着拐杖,头顶羊皮,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脚踏蒲鞋,仰头朝天说道:“西北风起,明天晴了。”说着,身后跑出一只哈巴狗,朝着行者汪汪乱叫。
老者转过头,看到孙行者捧着钵盂,便问:“老施主,我是东土大唐的和尚,路过这里,请您施舍一些斋饭。”老者点点头,叹道:“长老,你可别化斋,你走错路了。”孙行者笑着说:“我知道,师父在大路上等着我化斋呢。”
老者摇摇头:“和尚胡说!你师父在大路上等你,走这千里远的路,哪能不饿坏他?”孙行者哈哈一笑:“老施主,我刚离开师父,还没喝上一口热茶,就到了这里。现在化了斋,还得赶去做午饭呢!”老者听了,心里一惊:“这和尚是鬼!快走!”说着就往里跑。
行者一把拉住他:“施主,别走啊!快化些斋饭!”老者急忙说:“不方便!不方便!别转一家了!”行者不甘心:“你这施主,真是的!你说我离这里有千里,如果再转一家,那不是又得千里?”
老者无奈地说:“实话告诉你,我家里六七口人,才淘了三升米下锅,还没煮熟呢。你去别处再转转吧。”孙行者却说:“古人说,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就在这里等一等。”老者被缠得烦了,举起拐杖就想打。
行者毫不畏惧,任凭老者打了七八下,照样不在乎,老者气得直叫:“这是个撞头的和尚!”孙行者笑着说:“老官儿,你打得再狠,也要记得杖数,一杖一升米,慢慢来。”老者听了,急忙丢下拐杖,飞快跑进屋里关上门,叫道:“有鬼!有鬼!”
这下,老家伙和他的家人都慌了,前后门都关上了。行者见他关了门,心里暗想:“这老贼说什么米下锅,真假难辨。常言道,智者化愚,去看看。”于是,他施展隐身遁法,悄悄溜进厨房,果然看到锅里冒着热气,煮着半锅干饭。
他心中一喜,便把钵盂往锅里一舀,满满地装了一钵,随后驾云回转,继续他的旅程。
唐僧坐在圈里,等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见孙行者回来,心里有些不安,忍不住问:“这猴子到底去哪儿化斋了?”旁边的八戒听了,笑着说:“你还真不知道他去哪儿?化什么斋,分明就是在这里耍呢,让我们在这儿坐牢!”唐僧一头雾水:“坐牢?这是什么意思?”八戒撇嘴:“师父,你可真是没见过世面。古人划地为牢,他用棍子划个圈,这圈比铁壁铜墙还管用,要是遇上虎狼妖怪,我们可就白白送给他们吃了!”
唐僧无奈地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八戒想了想,摇头道:“这地方又不藏风,也不避冷,依我说,咱们该顺着路往西走。师兄化了斋,驾了云,肯定很快就回来。再说了,坐在这儿,老猪我脚都快冷成冰块了!”唐僧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跟着八戒一起出圈。
沙僧牵着马,八戒担着担子,唐僧也顺路走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那座楼阁前。门外有粉墙,门半开着,八戒兴奋地说:“师父,这地方看起来像是公侯之家,前面没人,肯定都在里面烘火。让我进去看看!”唐僧提醒道:“小心点,别冲撞了人家。”
八戒自信满满:“我知道的,自从我归正了,学了不少礼数,和那些村莽可不一样。”说完,他把钉钯放好,整了整衣服,走进了门。里边静悄悄的,连个影子都没有,八戒走到一间大厅,转过屏风,看到里面是一座大楼,楼上的窗户半开,隐约能看到一顶黄绫帐幔。
八戒心想:“看来是有人怕冷,还在睡觉呢。”他也没多想,直接走上楼,掀开帐子一看,吓得他差点摔倒!床上竟然是一堆骷髅,骨头大得吓人,腿骨都有四五尺长。八戒定了定神,忍不住叹气:“这位大将军,你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今日只剩一堆白骨,真是让人心痛。”
就在他感叹的时候,帐幔后面突然有火光一闪,八戒心里一惊,赶紧转身过去看看,结果发现只是窗户透过来的光。他注意到墙边有一张彩漆桌子,上面乱丢着几件锦绣的衣服。八戒心里一动,拿起一件一看,竟然是三件纳锦的背心!
他兴奋地跑出大厅,找到唐僧:“师父,这里真是个亡灵之家!我在里面看到了一堆骷髅,旁边还有三件背心,正好咱们冷的时候用!”唐僧听了,立刻皱起眉头:“不可不可!律法上说,公取窃取都是盗,万一有人知道,咱们可就麻烦了!”
八戒不以为然:“四周没人,连鸡犬都不知道,谁会告我们?这就像捡到的东西,没什么大不了!”唐僧严肃地说:“可不是这么简单,天上老天爷看得见,暗室亏心,神明可都知道。快把衣服还回去,别贪图这些不义之物。”
八戒根本不听,笑着说:“师父,我也没见过这么好的背心,您不穿,我就先试试!”沙僧一听,也想试试,俩人一起脱了外衣,把背心套上,结果刚系好带子,没想到竟然站不稳,扑通一声就摔倒了!原来这背心把他们俩的手和心都绑得死死的,真是哭笑不得!
唐僧此时慌得不行,直跺脚抱怨,赶紧上前想要解开束缚,结果可想而知,根本解不开。三人这边吆喝得热火朝天,没想到这声音早就惊动了那妖魔。
说起这座楼房,确实是妖精的老巢,专门用来捉人。妖魔正在洞里悠闲地坐着,忽然听到外面一阵怨恨的声音,赶紧跑出来一看,果然发现几个人被捆得严严实实。妖魔一挥手,叫来小妖们,立刻把唐僧、白马和行李都给抓进了洞里。老妖魔坐上高台,众小妖把唐僧推到台前,跪在地上。
妖魔问道:“你是哪方和尚,怎么胆子这么大,白天来偷我的衣服?”唐僧一边流泪一边解释:“贫僧是东土大唐的钦差,来西天取经的。因为肚子饿,就让大徒弟去化斋,结果他没回来,我这才误入仙庭避风。没想到我这两个徒弟贪小便宜,拿了衣服,贫僧可没坏心思,真心想送回去,结果却被抓了。求您慈悲,留我一条命,让我继续取经,回去后传扬您的恩德!”
妖魔听了,哈哈大笑:“我听说,吃了唐僧肉的人,能长生不老,今天你自己送上门来,真是太好了!你那大徒弟叫什么名字?去哪儿化斋?”八戒立马插嘴:“我师兄叫孙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妖魔一听,心里顿时有些发毛,心想:“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角色,今天竟然碰上了!”
于是妖魔命令小妖们:“把唐僧捆了,把这两个徒弟也解开,换两条绳子捆住。把他们抬到后面,等我抓住他的大徒弟,正好可以蒸吃了!”小妖们应声而去,把三人捆得严严实实,白马也被拴在一旁,行李则被挑进了屋里,众妖忙着磨刀准备抓行者。
与此同时,孙行者刚刚在南庄人家吃完斋饭,驾云回返,心里想着师父和徒弟们。到了山坡平处,他一按云头,结果发现唐僧和马都不见了,心里一紧:“不会吧!他们肯定遭了毒手!”他环顾四周,只看到那圈子还在,楼台也没了,只剩下怪石,心中不由得一阵慌乱。
孙悟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向西赶路。他走了五六里,心里正惆怅着,突然听到北坡有声音。回头一看,见一个老翁,身上裹着毡衣,头上戴着暖帽,脚下是一双半新半旧的油靴,手里还拄着一根龙头拐杖,后面跟着一个小侍童,折了一枝腊梅花,边走边念歌。
行者放下钵盂,赶紧打招呼:“老公公,贫僧问好!”老翁回礼:“长老您从哪里来?”行者答:“我们是东土来的,特地往西天求经。因为师父饿了,我去化斋,结果回来不见他,不知道他去哪了。请问公公,可曾见到?”老翁听了,冷笑道:“你那三位徒弟中,有没有一个长嘴大耳的?”行者连忙说:“有有有!”老翁又问:“还有一个脸色晦气,牵着白马,带着一个白脸的胖和尚吗?”行者急忙点头:“是是是!”
老翁摇头:“你们走错路了,别再找了,快顾好自己的命!”行者不乐意:“那白脸的是我师父,那怪样的是我师弟。我与他们同心要去西天,怎么能不找?”老翁叹了口气:“我刚路过,看见他们走错了,闯进妖魔的窝里去了。”行者急了:“请告诉我,那妖魔是什么,在哪里,我好去找他!”老翁叹道:“这座山叫金皘山,前面有个金皘洞,里面住着个独角兕大王,神通广大,你们这次恐怕没命了,不如不去。”
行者心里一紧:“我怎么能不去!”说完,把钵盂里的斋饭倒给老翁,收拾好空钵。老翁接过钵盂,竟然跪下叩头:“大圣,小神不敢隐瞒,我们就是这山的山神和土地,专门等您来。这斋饭我收下,等您救出唐僧再还给他,才显得恭敬。”
行者一听,火冒三丈:“你这毛鬼!知道我来了,为什么不早迎接?藏头露尾的,什么意思?”土地道:“大圣您性急,小神不敢造次,怕犯了您的威严。”行者冷静下来:“好吧,你记住了,快把钵盂收好,我去找妖精!”土地山神连忙应承。
这位大圣束好虎筋绦,穿上虎皮裙,握紧金箍棒,直奔山前找妖洞。转过山崖,他看到那乱石嶙峋,翠崖边有两扇石门,门外小妖们正在轮枪舞剑,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孙悟空看得目不暇接,心里想着:“这景色可真不错!”他走到门前,厉声叫道:“小妖们,快去告诉你们的洞主,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快把我师父放出来,不然你们就等着丧命吧!”小妖们急忙跑进洞里报告:“大王,外面来了个毛脸勾嘴的和尚,自称齐天大圣,来要他师父!”
妖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正想要他来呢!我离开本宫这么久,今天终于可以试试我的武艺了!”于是他命令:“小的们,准备兵器!”洞里的妖怪们纷纷抬出丈二长的点钢枪,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战。
这时,孙悟空在旁边一看,发现那妖王长得真是凶恶:独角参差,双眼闪亮,身材魁梧,嘴巴宽大,牙齿黄得像玉米棒子。看上去比犀牛还要吓人,真不愧是兕大王。
孙悟空走上前:“你这妖王,快把我师父还给我!若再拖下去,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那妖魔一看孙悟空这么嚣张,立刻喝道:“你这泼猴,居然敢在我面前放肆!你有什么本事,敢说这种大话?”孙悟空不甘示弱:“你这妖怪,难道没见过我老孙的厉害?”妖魔冷笑:“你师父偷了我的衣服,我正准备蒸了他呢!你算什么英雄,竟敢来讨要?”
行者气愤地说:“我师父可是忠良正直之僧,怎么可能偷你的东西?”妖魔继续咄咄逼人:“我在山路边设了个仙庄,你师父心怀不轨,竟然潜进去偷穿了我的衣服,证据确凿,所以我才抓住他。你如果有本事,就来跟我比试!要是你能打赢我,我就放你师父;要是打不过,就让你去见阎王!”
孙悟空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好啊,正合我意!来吧,吃我一棒!”妖魔毫不畏惧,挺起钢枪迎战。这一场好戏就要上演了!你看那:金箍棒高高举起,长枪迎面而来,真是势均力敌,打得不可开交!小妖们在旁边擂鼓助威,气氛热烈得很。
两人斗了个不可开交,打了三十个回合,谁也没分出胜负。妖王见孙悟空的棍法整齐,心里暗自欣赏:“好猴儿!果然有几把刷子!”孙悟空也夸赞道:“好妖精,你的枪法也不赖!”
然而,斗到一二十个回合后,妖王一声令下,叫小妖们一起上来围攻。那些小妖们拿刀弄杖,把孙悟空围得水泄不通。行者毫不示弱:“来得好!正合我意!”他挥动金箍棒,东挡西除,根本不怕这些小妖。
可是,眼看着小妖们越来越多,孙悟空忍不住焦躁,猛地把金箍棒一抛,喝道:“变!”瞬间,金箍棒变成千百条铁棒,从天而降,像飞蛇一样乱窜。这下小妖们可吓坏了,纷纷抱头逃命,直往洞里跑。
可妖王也不甘示弱,冷笑一声:“猴子,你别太得意!”说完,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亮闪闪的圈子,向空中一抛,喊了一声“着!”那圈子呼啸而下,竟把孙悟空的金箍棒给套住了!
结果,孙悟空赤手空拳,只能翻筋斗逃命。妖魔得意洋洋地回到洞里,孙悟空却愣在原地,心里暗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真是失算了!”事情的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