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字仲颖,是陇西临洮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结交侠客,曾经在羌族地区游历,和很多当地首领都成了好朋友。后来他回家务农了,但那些羌族首领还经常来看他,董卓就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甚至杀牛宰羊款待他们。那些首领们很感动,回去后就凑钱送给他上千头牲畜。汉桓帝后期,朝廷招募六郡的富家子弟当羽林郎,董卓因为武艺高强,力气很大,一个人能同时拉两张弓,左右开弓射箭,被选上了。他当过军司马,跟着中郎将张奂去并州打仗,立了功,升了郎中,还赏赐了他九千匹绢,董卓都分给了手下士兵。后来他又升任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最后辞官了。之后他又被征召,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又升任中郎将,参与讨伐黄巾军,结果军队战败,他因此受罚。

后来韩遂等人起兵造反,董卓再次被任命为中郎将,去西边抵抗韩遂。在望垣硖北,他被几万羌胡军队包围,粮草也快用完了。董卓假装要捕鱼,在退路上的渡口筑起堤坝,蓄水成池,水淹了几十里,然后偷偷地从堤坝下绕过敌军,再把堤坝决口放水。等羌胡军队发现追上来的时候,水已经很深了,根本过不去。当时朝廷派出的六路大军进攻陇西,五路都失败了,只有董卓率领的军队全军撤退,驻扎在扶风。之后他被封为前将军,斄乡侯,又被征召为并州牧。

汉灵帝死了,少帝刘辩继位。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要杀掉宦官,但是太后不同意。何进就派人去请董卓带兵进京,还秘密写信给少帝说:“中常侍张让等人专权乱政,祸乱天下。就像当年赵鞅起兵晋阳,铲除朝中奸邪一样,我现在也鸣钟击鼓,要讨伐张让等人!”他想以此来逼迫太后就范。董卓还没到,何进就失败了。中常侍段珪等人挟持皇帝逃到了小平津,董卓率领军队在北芒迎接皇帝,然后回到皇宫。这时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已经被何进部下杀死,何进和何苗的部下都失去了依靠,于是都投奔了董卓。董卓又派吕布杀死了执金吾丁原,收编了他的军队,所以京城的兵权都掌握在了董卓手里。

首先,派人去找到驻扎在泰山的骑都尉鲍信,让他帮忙招兵买马。到了鲍信那里,鲍信对袁绍说:“董卓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现在不早点动手,以后就只能任他摆布了;趁他刚来,人困马乏的时候,袭击他就能抓住他!” 袁绍害怕董卓,不敢动手,鲍信只好回老家去了。

接着,因为很久不下雨,董卓被免去了司空刘弘的职务,取而代之,没多久又升任太尉,还被授予了节钺和虎贲之权。然后,董卓废掉了皇帝,让他当了弘农王。紧接着又杀了弘农王和何太后。立灵帝的幼子陈留王为帝,这就是献帝。董卓自己当了相国,被封为郿侯,可以不按礼节拜见皇帝,穿着剑履上殿,还把董卓的母亲封为池阳君,给他母亲配备了家令、丞等官员。董卓率领精兵到来的时候,正赶上朝廷大乱,他得以专权,废立皇帝,控制了武库的兵器和国家珍宝,威震天下。董卓为人残暴不仁,用严刑峻法来压制百姓,一点小过节都要报复,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有一次,董卓派兵攻打阳城。正好赶上二月社日,老百姓都在社庙里祭祀,董卓的军队就把阳城所有男子的头都砍下来了,然后把他们的车牛、妇女财物都抢走,把砍下来的头颅挂在车辕和车轴上,连着车厢一起拉回洛阳,谎称攻打贼寇大获全胜,还高呼万岁。进城后,他们把那些头颅烧掉,把妇女和兵器都当作奴婢和战利品。甚至还对宫人和公主们进行奸淫。董卓的凶残暴虐,到了如此地步!

一开始,董卓很信任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等人,用他们推荐的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去担任州郡长官。结果这些人上任后,都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董卓听说后,认为周毖、伍琼等人是通风报信,出卖了他,就把他们都杀了。

话说河内太守王匡,派泰山兵驻扎在河阳渡口,准备攻打董卓。董卓呢,就派出一支疑兵,假装要在平阴渡口渡河,暗地里却率领精锐部队从小平北渡口渡河,绕到王匡背后偷袭,结果在渡口北边把王匡的军队打得稀里哗啦,几乎全军覆没。董卓见山东的豪杰们纷纷起义,心里又害怕又不安。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就把皇帝迁到了长安,一把火烧了洛阳的宫殿,还把陵墓都挖开了,抢夺里面的宝物。到了长安后,董卓自封为太师,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尚父”,坐上装饰华丽的青盖金华车,车辕上还画着爪子图案,老百姓都叫它“竿摩车”。董卓的弟弟董旻被封为左将军,封侯;侄子董璜当上了侍中中军校尉,掌管兵权;董卓的亲戚朋友都当上了朝廷大官。那些朝廷大臣见了董卓,都要下车拜见,董卓却根本不理他们。董卓还下令,从三台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亲自到他府上汇报工作。

董卓在郿县修建郿坞,高度跟长安城差不多,屯积了够三十年吃的粮食,他心里盘算着:要是成功了,就雄霸天下;要是不成功,守在这里也能安度晚年。有一次,董卓去郿县视察郿坞,朝廷大臣们都到横门外迎接他。董卓摆开酒席,大张旗鼓地款待那些投降的北地叛军,结果就在酒席上,董卓先把那些人的舌头割掉,有的砍掉手脚,有的挖掉眼睛,有的甚至直接扔进大锅里煮,还没死透就扔在桌子上乱滚,参加宴会的那些人吓得筷子都掉了,脸色惨白,而董卓却自顾自地吃喝,一点也不受影响。

太史通过观测天象,说会有大官被杀头。当时太尉张温担任卫尉,跟董卓关系不好,董卓早就想除掉他了,正好借着天象异变的机会,嫁祸给张温,说他跟袁术勾结,于是把张温杖杀。董卓的统治极其残酷,赏罚分明,动不动就用酷刑,人们互相诬陷,冤死的人数不胜数。老百姓怨声载道,路上碰到都只是互相看看,不敢说话。董卓下令把铜人、钟鼎都砸碎,五铢钱也全部熔毁,重新铸造小钱,钱币直径只有五分,没有花纹,粗制滥造,连磨都不磨,结果就是钱不值钱了,东西却奇贵无比,一斛粮食要几十万钱,后来钱就彻底没用了。

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和吕布密谋除掉董卓。那时候,皇帝刚好病好,在未央殿举行了一次大型朝会。吕布让同郡的骑都尉李肃等人,带着十几个亲兵,假扮成卫兵守卫掖门,他自己则藏着皇帝的诏书。董卓来了以后,李肃他们就拦住了董卓。董卓惊呼着问吕布在哪儿。吕布说:“奉旨行事!”然后就杀了董卓,并灭了他全家三族。董卓的主簿田景想要上前查看董卓的尸体,吕布也把他杀了。一共杀了这三个人,其他人谁也不敢动。长安城里的老百姓都互相庆祝,那些依附董卓的人都被抓起来处死了。

一开始,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带领军队驻扎在陕县,还派了校尉李傕、郭汜、张济去攻打陈留、颍川等地。董卓死了以后,吕布派李肃去陕县,想用皇帝的命令诛杀牛辅。牛辅等人跟李肃打了一仗,李肃打败了,逃到了弘农。后来吕布杀了李肃。之后,牛辅军营里有一些士兵夜里叛逃了,营里的人都很慌张,牛辅以为全军都叛变了,就带着金银财宝,只带着平时关系很好的胡赤儿等五六个人,翻过城墙,渡过黄河。胡赤儿他们看上了牛辅的金银财宝,就把牛辅杀了,把他的头送到了长安。

等到李傕他们回来的时候,牛辅已经被杀了,大家都没了依靠,都想各自逃回家。因为没有赦免令,又听说长安要杀光所有凉州人,他们都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听了贾诩的计策,带着军队往西走,一路收拢兵马。等到了长安城下,军队已经有十多万人了,他们又和董卓原来的部下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一起包围了长安城。十天后,长安城破了,他们跟吕布在城里打仗,吕布打败了,逃跑了。李傕他们放兵攻打长安城,不论老少,全部杀死,死的人遍地都是。而当初参与诛杀董卓的王允,也被他们杀害,尸体扔在集市上。董卓被葬在郿县,后来那里发生了大风暴雨,震塌了董卓的墓,水流进了墓里,把董卓的棺材冲走了。李傕被封为车骑将军、池阳侯,担任司隶校尉,并被授予假节的权力;郭汜被封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被封为右将军、万年侯。李傕、郭汜、樊稠他们把持朝政。张济被封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驻扎在弘农。

话说这一年,韩遂和马腾他们都投降了朝廷,带着军队来到长安。朝廷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让他回凉州去了;马腾被封为征西将军,驻扎在郿县。 这时候,侍中马宇跟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等人密谋,想让马腾袭击长安,他们自己在长安城里接应,一起干掉傕等人。 马腾带着军队到了长平观,结果他们的计划泄露了,马宇他们只好逃到槐里去了。 董卓部将李傕带兵追击马腾,马腾打败了,逃回了凉州;李傕又攻打槐里,马宇他们全都战死了。

当时关中地区(三辅)还有几十万户人家,李傕他们放纵军队抢劫掠夺,攻打城池,老百姓又饿又穷,两年时间里互相残杀吃人,差不多都死光了。 那些将军们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残杀,最后韩遂杀了李傕,把他的军队都收编了。 李傕和郭汜互相猜忌,在长安城里打了起来。李傕把皇帝扣押在军营里,放火烧宫殿和城门,抢劫官府,把所有皇帝的车辆、衣服、器物都搬回家里去了。李傕还派人让公卿大臣去郭汜那里求和,郭汜把他们都抓起来了。 他们互相攻击,打了几个月,死了几万人才算完。

话说这杨奉跟傕军里的宋果等人合计着要干掉傕,结果事情败露了,杨奉只好带着兵造反了。傕手下人跟着反叛,势力一下就弱了。张济从陕地来调解,这才把皇帝给弄了出来,一路到了新丰、霸陵附近。结果郭汜又想把皇帝挟持回郿坞。皇帝吓得赶紧跑到了杨奉的营地,杨奉打败了郭汜,郭汜逃到了南山。杨奉和将军董承护送着皇帝回到了洛阳。

傕和汜后悔放走了皇帝,又勾结起来,追赶皇帝到了弘农的曹阳。杨奉赶紧联系河东的老朋友,以前白波军的老大韩暹、胡才、李乐他们一起帮忙,跟傕、汜大战一场。结果杨奉打输了,傕他们就放开手脚,杀了一大堆公卿百官,还抢了宫里的女人,一路抢到了弘农。皇帝又逃到了陕地,渡过黄河,辎重都丢了,只能步行,就皇后和几个贵人跟着,到了大阳,才在一个老百姓家里暂住。

杨奉、韩暹他们就带着皇帝去了安邑,皇帝只能坐牛车。太尉杨彪、太仆韩融还有十几个近臣跟着。他们还封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跟杨奉、董承一起执政。然后派韩融去弘农跟傕、汜讲和,把抢来的宫女、官员和皇帝的车马都还回去。那会儿闹蝗灾,又旱灾,没粮食,官员们只能吃枣子和野菜充饥。各路将军们互相不服气,上上下下乱成一锅粥,粮食也吃光了。杨奉、韩暹、董承没办法,只好又把皇帝送回洛阳。

从箕关出来,走轵道,张杨派人送来了粮食,一路迎接,还拜杨奉为大司马,这事儿《杨传》里都写着呢。皇帝回到洛阳,皇宫都烧光了,街道荒凉破败,官员们只能躲在荆棘丛里,或者依着墙根过活。各州各郡都自己带兵自保,谁也不来帮忙。 饿肚子的人越来越多,连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得自己上山砍柴,很多人饿死在墙根底下。

话说曹操迎天子到许昌,结果那些个反对他的暹、奉,不服王法,各自逃跑了,跑去徐州、扬州一带闹事,最后被刘备给干掉了。董承跟着曹操没多久,也被杀了。建安二年,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带着关西的兵马去讨伐傕,把傕一家三代都给灭了。至于汜,被他的部将五习给袭击了,死在了郿县。 那些个饥饿的兵,跑到南阳去抢劫,结果被南阳人给杀了,他儿子绣接管了他的队伍。 还有那才、乐,留在河东,才被仇家给杀了,乐是病死的。 至于遂、腾,他们自己跑回凉州,又开始互相打架,后来腾做了卫尉,他儿子超接管了他的部队。建安十六年,超跟关中那些将领还有遂一起造反,曹操带兵把他们打败了,这事儿《武纪》里都写着呢。遂逃到金城,被自己的部将给杀了。超占据了汉阳,腾则被夷三族。赵衢他们起义军讨伐超,超逃到汉中投靠张鲁,最后又跑到刘备那儿,死在了蜀地。

袁绍,字本初,是汝南汝阳人。他高祖父袁安,当过汉朝的司徒。从袁安开始,他家四代人都在三公的位子上待过,所以势力大得很,天下闻名。袁绍长得人模狗样,还很会拉拢人心,所以很多人跟着他,曹操年轻的时候也跟他有过交情。袁绍做过大将军掾,后来当了侍御史,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司隶校尉。

汉灵帝驾崩后,他老妈的哥哥,大将军何进,跟袁绍合计着要干掉宫里的那些太监。可是太后不同意。何进就打算请董卓来,想用董卓来逼迫太后就范。宫里的常侍和黄门听到风声,都赶紧去给何进赔礼道歉,说一切都听何进的安排。当时袁绍劝何进干脆趁这个机会把太监们一网打尽,说了好几次,但何进没答应。他让袁绍去整顿洛阳的军队,查抄那些太监的窝点。还让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挑选两百个老实巴交的虎贲军士兵,进宫替换那些负责守卫宫门的黄门,加强戒备。结果,中常侍段珪等人假传太后的命令,把何进骗进宫里商议,然后就把何进给杀了,宫里顿时大乱。袁术带着虎贲军放火烧了南宫的嘉德殿和青琐门,想逼段珪他们出来。但段珪等人死活不出,还挟持了皇帝和陈留王(皇帝的弟弟)逃跑了。袁绍杀了太监们安插的司隶校尉许相,然后带兵抓捕那些太监,不管老的少的,统统杀光。甚至还有人因为没留胡子而被错杀,直到把衣服脱了露出身体才得以幸免。有些太监平时表现不错,也难逃一死,可见当时杀戮之惨烈,死了两千多人。后来追捕段珪等人,他们全部跳河自杀了。皇帝这才安全地回到了宫里。

董卓找到袁绍,商量着要废掉皇帝,改立陈留王。当时袁绍的叔父袁隗是太傅,袁绍表面上答应董卓说:“这么大的事,我得跟太傅商量商量。”董卓说:“刘氏的江山,不能再让他们继续掌握了!”袁绍没搭理他,横着刀,抱拳一拱手就走了。袁绍离开后,就逃到了冀州。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都是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董卓很信任他们,而他们暗中却帮助袁绍。他们就劝董卓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决定的。袁绍这个人见识短浅,他害怕才逃走的,并没有什么别的企图。现在你要是急着抓他,反而会出乱子。袁家世代为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要是他聚集豪杰,招揽人马,那些英雄豪杰都会投靠他,那山东地区就都掌握在他手里了。不如赦免他,给他封个郡守当当,这样他就能免罪,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董卓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就封袁绍为勃海太守,还给他封了个邟乡侯。

袁绍从勃海起兵,准备干掉董卓,这事儿《武纪》里都写着呢。袁绍自封为车骑将军,当起了盟主,跟冀州牧韩馥一起想立幽州牧刘虞当皇帝,还派人送了奏章给刘虞,结果刘虞不敢接受。后来韩馥的军队在安平被公孙瓒打败了,公孙瓒乘胜追击,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实际上是想吞并韩馥的地盘。韩馥心里慌得不行。

这时候董卓西进关中,袁绍就撤兵回延津。韩馥更加惊慌失措,就让陈留人高干、颍川人荀谌这些人去劝他,说:“公孙瓒现在正打胜仗往南边来,各郡都响应他,袁绍又带兵往东来,他们的意图咱们猜不透啊,将军您处境太危险了!”韩馥问:“那怎么办?”荀谌说:“公孙瓒带着燕国、代国的兵,那战斗力太强了,挡不住啊!袁绍是当世豪杰,肯定不会听您的。冀州可是天下重要的战略之地,要是这俩人联手,在城下打起来,咱们马上就得完蛋!袁绍是您的老朋友,还是盟友,现在为了您着想,不如把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得到了冀州,公孙瓒就没办法跟他争了,肯定会好好对待您的。冀州到了袁绍手里,您就有了让贤的美名,自己也能安安稳稳的。将军您千万别犹豫!”韩馥本来就胆小怕事,一听这话就同意了。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都劝韩馥说:“冀州虽然地处偏远,但咱们有百万大军,粮食够吃十年。袁绍不过是个孤家寡人,全靠咱们养着,就像婴儿在咱们手里一样,只要断了他的奶,就能饿死他。为啥要将州让给他呢?”韩馥说:“我跟袁绍是老同事了,而且我的才能不如他,谦让有德,这是古人称道的,你们不明白吗?” 幕僚赵浮、程奂建议用兵抵抗,韩馥也不听。最后,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袁绍就成了冀州牧。

沮授跟袁绍说:“将军您年纪轻轻就当了官,名声就响遍全国了;在皇帝废立的紧要关头,您表现得忠义凛然;您一个人骑马逃出来,董卓都吓得不轻;您渡过黄河往北走,勃海郡都乖乖地臣服了。您带领一郡的士兵,又聚集了冀州的军队,威震河朔地区,名声响彻天下。就算黄巾军作乱,黑山贼猖狂,只要您率领军队东进,青州就能拿下;再回军讨伐黑山贼,张燕就能消灭;然后调转兵锋往北,公孙瓒肯定完蛋;震慑住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也一定会臣服。您控制着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占据着四州的土地,收拢了各路英雄豪杰,拥有百万大军,完全可以迎接天子回京,恢复洛阳的宗庙社稷,号令天下,讨伐那些还没平定的叛乱,凭着这些实力去争夺天下,谁能是您的对手?不出几年,这些功劳都能轻易做到。”

袁绍一听高兴坏了,说:“这正是我心里想的!”立刻上表任命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董卓派执金吾胡母班和将作大匠吴脩带着诏书来劝说袁绍,袁绍就让河内太守王匡把他们杀了。董卓听说袁绍控制了关东地区,就下令把袁绍的家族,包括太傅隗禧等等,全部杀光。当时,很多有胆识有抱负的人都投奔袁绍,都想为他报仇,各州各郡纷纷起兵,没有一个不打着袁绍的旗号的。

袁绍手下的人,袁术的弟弟袁术,心里害怕了,就向袁绍请求离开,投奔了张邈。后来袁绍派人去见张邈,商量事情,跟张邈私下耳语。袁术当时也在座,觉得他们俩是在密谋算计自己,没多久,袁术就跑到厕所自杀了。

一开始啊,曹操迎天子到许昌,这事儿可不是袁绍的意思。袁绍在河东的时候,还派颍川人郭图去给曹操送信呢。郭图回来后,建议袁绍也把天子接到邺城来,可袁绍没听。后来曹操把天子接到许昌,收复了河南的地盘,关中也跟着归顺了。袁绍这才后悔,想让曹操把天子迁到鄄城,这样离自己近点儿,方便控制,但曹操拒绝了。天子封袁绍为太尉,后来又升为大将军,还封他为邺侯,但袁绍把侯爵给推掉了,没接受。

没过多久,袁绍在易京打败了公孙瓒,把公孙瓒的兵马都收编了。然后,他把大儿子袁谭派去青州当官。沮授就劝他:“这肯定要出事!”袁绍不听,说:“我想让我的儿子们,每个都占据一个州呢!”他还把二儿子袁熙派到幽州,外甥高幹派到并州。手下兵马加起来好几十万,由审配、逢纪统领军事,田丰、荀谌、许攸当谋士,颜良、文丑当大将,精兵十万,战马一万匹,准备攻打许昌。

在这之前,曹操派刘备去徐州抵挡袁术。袁术死了以后,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带兵驻扎在沛县。袁绍派骑兵去支援刘备。曹操就派刘岱、王忠去打刘备,结果没打赢。建安五年,曹操亲自去东边讨伐刘备。田丰劝袁绍趁机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却说儿子生病了,没答应。田丰生气地用拐杖敲着地,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却因为孩子的病错过了,真是可惜啊!”曹操到了以后,打败了刘备,刘备就逃到袁绍那里去了。

袁绍派兵进攻黎阳,又派颜良去攻打白马的刘延。沮授赶紧劝袁绍:“颜良这人有点儿急躁,虽然很勇猛,但不能让他单独带兵啊!”袁绍根本不听。曹操去救刘延,和颜良打了一仗,结果打败了颜良,还把颜良给杀了。

袁绍过了黄河,在延津的南边扎营,让刘备和文丑去挑战曹操。曹操打败了他们,还杀了文丑,接着又打了一仗,活捉了袁绍的一个大将。袁绍的军队都吓坏了。曹操就回官渡去了。沮授又说:“北方兵多,但是战斗力不如南方;南方粮食少,财物不如北方;南方打仗要速战速决,北方打仗要慢慢磨。咱们应该慢慢打,拖延时间。”袁绍还是不听。

袁绍的营地一点点往前移,逼近官渡,双方就开战了,曹操的军队一开始有点吃亏,又退回营地固守。袁绍造了高高的瞭望塔,又堆起了土山,用弓箭射曹操的营地。曹操的营地里都竖起了盾牌,士兵们都很害怕。曹操就造了投石车,去打袁绍的瞭望塔,把塔都打塌了,袁绍的士兵都喊着“霹雳车”!袁绍又挖地道,想偷袭曹操的营地。曹操就在营地里挖了长长的壕沟来防御,还派精兵去袭击袁绍的运输队,大获全胜,把袁绍的粮草都烧光了。

曹操和袁绍僵持了很久,老百姓都疲惫不堪,很多人叛变投靠了袁绍,曹操的军队也缺粮了。这时候,袁绍派淳于琼带着一万多人去北方运粮草,沮授又劝袁绍:“可以派将领蒋奇带一支军队在外面接应,这样就能切断曹操的粮草供应。”袁绍还是没听。淳于琼在乌巢安营扎寨,离袁绍的大营有四十里地。曹操就留下曹洪守营,自己带着五千步兵和骑兵,趁着夜黑偷偷地去攻打淳于琼。袁绍派骑兵去救援,结果被击败逃跑了。曹操打败了淳于琼等人,把他们全部杀了。曹操回营,还没到营地,袁绍的将领高览、张郃就带着军队投降了。袁绍的军队彻底溃败了,袁绍和谭(谭指的是谭暹)两个人骑着马逃跑了,渡过了黄河。剩下的士兵假装投降,结果都被曹操坑杀了。

沮授没来得及和袁绍一起过河,被抓住了,送到了曹操那里。曹操待他很好。后来沮授想办法要回到袁绍那边,结果被杀了。

一开始,袁绍南下的时候,田丰劝他说:“曹操很擅长打仗,作战策略变化多端,虽然兵力不多,但也不能轻敌啊!不如咱们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将军您占据着险要的山河,拥有四州的兵力,对外联合各路英雄,对内发展农业和军事,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成奇兵,抓住机会轮番出击,骚扰河南地区。敌人如果救援左边,我们就打右边;如果救援右边,我们就打左边,让他们疲于奔命,老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这样,我们还没怎么费力,他们就已经精疲力尽了。不用两年,就能轻轻松松地拿下他们。现在您放弃了稳扎稳打的策略,却把胜负押在一场决战上,万一打输了,那就后悔莫及了!” 袁绍没听他的。田丰苦苦劝谏,袁绍非常生气,认为田丰是在打击士气,就把田丰给抓了起来,还上了刑具。

袁绍的军队战败后,有人对田丰说:“你肯定会被袁绍重用的。”田丰说:“如果军队打胜仗了,我肯定能保全性命;现在军队打败仗了,我肯定要死了。”袁绍回来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不听田丰的话,结果果然被人家笑话了。”于是就杀了田丰。袁绍表面上宽厚温和,很有风度,忧喜不形于色,但内心却多疑忌恨,杀田丰就是这类事情的典型。

冀州有很多城邑叛乱,袁绍又去平定了这些叛乱。自从军队打败仗后,他就生病了,七年后忧郁而死。

话说袁绍有个小儿子袁尚,长得可俊俏了,袁绍想立他为继承人,但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呢。当时袁绍手底下,审配、逢纪跟辛评、郭图这俩派系正明争暗斗,审配逢纪就支持袁尚,辛评郭图就支持袁谭。大家觉得袁谭年纪大,资历深,想立他当老大。审配他们怕袁谭当了家,辛评郭图会报复他们,就利用袁绍以前的意思,偷偷摸摸地把袁尚推上了台。袁谭赶到的时候,已经没戏了,自己给自己封了个车骑将军的称号。自此,袁谭和袁尚之间就结下了梁子。

曹操北上征讨袁谭和袁尚,袁谭的军队驻扎在黎阳,袁尚派了点兵给袁谭,还让逢纪跟着袁谭出谋划策。袁谭要求增兵,审配他们却不同意。袁谭一怒之下,杀了逢纪。曹操渡过黄河攻打袁谭,袁谭向袁尚求救。袁尚想派兵增援袁谭,但又怕袁谭借机壮大势力,抢了他的兵权,于是让审配守邺城,自己亲自带兵去支援袁谭,跟曹操在黎阳对峙。从九月打到第二年二月,大战几场,袁尚被打得节节败退,退回城里死守。曹操准备围城,袁尚趁夜逃跑了。曹操追到邺城,抢走了他们的粮食,还攻下了阴安,然后回许昌去了。

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军队到了西平。袁谭、袁尚趁机又打了起来,袁谭被打败,逃到了平原。袁尚紧追不舍,袁谭没办法,只好派辛毗去向曹操求救。曹操就回兵救援袁谭,十月到了黎阳。袁尚听说曹操北上,就放弃了平原,回到了邺城。他手下的将领吕旷、吕翔叛变投降了曹操,袁谭竟然偷偷刻了将军印,假冒曹操的命令给吕旷、吕翔。曹操看穿了袁谭的把戏,跟袁谭结了亲家,安抚了他,然后带兵回去了。袁尚让审配、苏由守邺城,自己又去攻打平原的袁谭。曹操再次进兵,准备攻打邺城,到了洹水,离邺城还有五十里,这时候,邺城里有个叫许攸的人想投降曹操,当内应,结果事情败露了,他和审配在城里打了起来,被打败后逃到曹操那儿去了。

曹操于是全力进攻邺城,挖地道攻城,审配也在城里挖壕沟抵挡。审配的部将冯礼打开城门,放曹操的三百多士兵进城,审配发现后,从城墙上用大石头砸中栅栏门,把门堵上了,进城的士兵都被堵死了。曹操继续围城,挖了一圈四十里的壕沟,开始挖得浅,装作很容易就能越过似的。审配看着曹操的举动,还嘲笑他,根本不出来争斗。曹操一夜之间把壕沟挖深挖宽,挖到两丈深,还引漳水灌城,从五月到八月,城里饿死的人超过一半。袁尚听说邺城危急,带了一万多兵马前来救援,沿着西山走,从东边到了阳平亭,离邺城十七里,在滏水边上,点起火来给城里的人打信号,城里也点火回应。审配带兵出城北门,想和袁尚一起夹击曹操。曹操反过来攻击他们,把他们打败了,袁尚也逃跑了,在曲漳安营扎寨,曹操又围住了他。还没打仗,袁尚就害怕了,派阴夔、陈琳去求降,曹操没答应。袁尚又逃到滥口,曹操紧追不舍,围得更紧了,袁尚的将领马延等人投降了曹操,袁尚的军队溃败了,袁尚逃到了中山。曹操收缴了袁尚的全部辎重,还有他的印绶、节钺以及衣物,拿给他的家人看,邺城里的人彻底崩溃了。审配的侄子审荣夜里打开东门,放曹操的军队进城,和审配在城里打了起来,活捉了审配。审配气度从容,始终没有屈服,看到的人都叹惋不已。最后,曹操杀了审配。后来,高干带着并州投降了曹操,曹操又任命高干为刺史。

曹操攻打邺城的时候,谭嗣昌迅速占领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几个地方,然后去攻打中山国的尚书令田丰。田丰逃到故安投奔了袁熙,谭嗣昌把田丰的军队都收编了。曹操准备去讨伐谭嗣昌,谭嗣昌就先把平原和南皮拿下了,然后在龙凑驻扎军队。十二月份,曹操的军队包围了龙凑,谭嗣昌不出战,晚上偷偷逃跑了,跑到南皮,在清河边上安营扎寨。

正月,曹操攻克了南皮,杀了谭嗣昌和他的部下图等。袁熙和田丰被焦触、张南打败,逃到了辽西乌丸。焦触自称幽州刺史,带着各郡的太守、县令,背叛袁绍投降曹操,摆开了几万人的阵势,还杀了白马盟誓,命令说:“违抗命令的杀头!”大家都不敢说话,一个个依次歃血为盟。轮到别驾韩珩的时候,韩珩说:“我受了袁绍父子的大恩,现在他们失败了,我既没有智慧去拯救他们,也没有勇气为他们而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现在要我北面朝拜曹操,这是我绝对做不到的!” 在场的人都因为韩珩的话变了脸色。焦触说:“要成就大事业,就要树立大义,事情能不能成功,不取决于一个人,可以先缓和一下韩珩的情绪,来激励大家效忠。”

高干叛乱,抓了上党太守,带兵守着壶口关。曹操派乐进、李典去攻打他,没攻下来。第二年,曹操亲自去征讨高干。高干留下他的将领夏昭、邓升守城,自己跑去求助匈奴单于,没得到帮助,就只带着几个人逃跑了,想往南跑到荆州,结果在上洛被都尉抓获并斩杀了。

十二年,曹操到了辽西攻打乌丸。田丰和袁熙与乌丸的军队交战,被打败了,逃到了辽东,被公孙康诱骗杀死,然后送来了他们的首级。曹操很欣赏韩珩的节操,多次征召他,但他都没有出来做官,最后死在了家里。

袁术,字公路,是司空袁逢的儿子,袁绍的弟弟。他以仗义疏财出名。考中了孝廉,当上了郎中,在朝廷内外做过不少官职,后来当上了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董卓要废掉皇帝的时候,任命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也害怕董卓的权势,就逃跑了,跑到南阳去了。碰巧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就趁机占据了南阳郡。南阳人口好几百万,可是袁术生活奢侈,放纵欲望,随意征收赋税,老百姓都受不了他。他和袁绍本来就有矛盾,又和刘表关系不好,所以就和北方的公孙瓒勾结;而袁绍和公孙瓒不和,又和南方的刘表联盟。兄弟俩互相勾结,却抛弃近邻,结交远方,真是这样啊!

袁术带兵攻打陈留。曹操和袁绍一起攻击他,大败袁术的军队。袁术带着剩下的兵逃到九江,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己当上了扬州刺史。他还任命张勋、桥蕤等人当大将军。李傕进入长安后,想和袁术联合,于是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他为阳翟侯,给他假节,还派太傅马日磾去正式授予他官职。结果袁术抢了马日磾的节符,把他扣押起来,不让他走。

沛县人陈珪,是前任太尉陈球的儿子。曹操手下谋士荀彧和陈珪是同族,从小就认识,关系很好。荀彧写信给陈珪说:“想当年秦朝失去民心,天下英雄纷纷起兵争夺天下,最终那些又聪明又勇敢的人夺得了天下。现在这世道乱糟糟的,眼看着就要崩溃了,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我和你老陈家是老交情了,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如果要干大事,你就是我的左膀右臂!”

陈珪的儿子陈应当时正在下邳,荀彧还威胁要挟持陈应,以此来逼迫陈珪就范。陈珪回信说:“想当年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作非为,残暴地统治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现在虽然是乱世,但还没到像秦朝那样暴虐的地步。曹操将军英勇神武,应天命而起,要恢复秩序,平定天下,这是有迹象可以预见的。我认为你应该和我一起尽心竭力,辅助汉室,而不是暗中图谋不轨,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吗!如果你能迷途知返,还来得及。我作为你的老朋友,才把心里话告诉你,虽然话可能不好听,但这都是为你好啊!你要是想让我为了私利而依附曹操,那我是绝对做不到的,宁死不从!”

公元192年的冬天,皇帝在曹阳打败仗了。吕布跟手下们说:“现在刘氏王朝弱得不行,全国各地都乱糟糟的。我们吕家祖上四代都是朝廷重臣,老百姓都拥护我们,我想顺应天意,满足民心,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家都不敢吭声。

负责记录文书的主簿阎象站出来说:“以前周朝,从后稷到文王,积攒德行,建立功勋,拥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还服侍殷商。您家虽然世代显赫,但还比不上周朝的强大;汉朝虽然衰弱,但也比不上殷纣王的暴政啊!” 吕布听了很不高兴,脸色阴沉下来。

他用河内张炯的符节做了个样子,就僭越称帝,还把九江太守改成了淮南尹,设立了三公九卿,还搞什么祭祀天地。他越来越奢侈浪费,后宫几百个女人都穿绫罗绸缎,吃香的喝辣的,而士兵们却冻饿交加,江淮地区被搜刮得一干二净,老百姓都饿得互相吃人了。

吕布先是败给了曹操,后来又被曹操打败了,逃到他的部下雷薄、陈兰在灊山那里,结果又被他们拒绝了,他焦虑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打算把帝位还给袁绍,想去青州投奔袁谭,结果在路上病死了。

吕布的妻子和孩子投靠了吕布以前的部下、庐江太守刘勋。后来孙策打败了刘勋,又把吕布的家人给收留了。吕布的女儿进了孙权的宫里,儿子吕耀做了郎中,吕耀的女儿又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奋。

刘表,字景升,是山阳高平人。年轻的时候就挺有名的,号称“八俊”之一。个子很高,超过八尺,长得也相当帅气。他做过大将军府的幕僚,后来当了北军中候。汉灵帝驾崩后,他被任命为荆州刺史。那时候山东各地都爆发了战争,刘表也带兵驻扎在襄阳。

袁术当时在南阳,跟孙坚联手,想攻打刘表的地盘,派孙坚去打刘表。结果孙坚被流矢射中死了,军队也打败了,袁术也就没法战胜刘表了。后来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想拉拢刘表当帮手,于是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还封他为成武侯,给他假节钺的权力。朝廷在许都,刘表虽然派人送去贡品,但他暗地里却跟袁绍结盟了。荆州治中邓羲劝谏刘表,刘表不听,邓羲就辞官回家了,一直到刘表死都没再出来做官。

张济带兵进入荆州地界,攻打穰城,结果也被流矢射死了。荆州的官员们都来祝贺刘表,刘表说:“张济是走投无路才来的,做主人的却没礼貌,甚至还打了起来,这不是我当州牧的本意啊!你们应该来吊唁,而不是来祝贺!”然后,刘表让人接收了张济的军队;张济的士兵们听说后都很高兴,于是都归顺了刘表。

长沙太守张羡造反,不听刘表的话,刘表围攻了他好几年都没拿下。后来张羡病死了,长沙又立了他的儿子张怿为太守。刘表接着攻打张怿,还收复了零陵郡和桂阳郡,北边控制着汉川地区,地盘有几千里,手下带兵的将士有十多万人。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派人去求刘表帮忙,刘表答应了却没派兵,也没帮曹操,就想在江汉地区坐山观虎斗,看看天下局势怎么变化。他手下从事中郎韩嵩和别驾刘先就劝他说:“现在英雄豪杰们都在争夺天下,两大势力曹操和袁绍正僵持不下,天下的关键就在将军您手里。如果您想有所作为,现在正是乘虚而入的好时机;如果不想有所作为,那也应该选好要跟随的人。将军您手里有十万大军,却安安稳稳地观望。既没帮上曹操这个贤主,又没能和袁绍达成协议,这两种怨恨都会落到您头上,您可就左右为难了。曹操那么聪明,天下英才都投奔他,他肯定先打败袁绍,然后挥兵南下攻打江汉,到时候将军您可能抵挡不住啊!所以,为了将军您着想,不如直接把荆州献给曹操,曹操一定会重用您,您就能享受荣华富贵,福泽后代,这才是万全之计啊!”刘表的大将蒯越也劝过他,但刘表犹豫不决,就派韩嵩去曹操那里探探虚实。韩嵩回来后,详细地向刘表讲述了曹操的威望和恩德,还劝刘表把儿子送去曹操那里当人质。刘表怀疑韩嵩是反过来为曹操说话,大怒,想杀了他,还拷问了跟着韩嵩一起去的其他人,确认韩嵩没有二心后才作罢。刘表表面上儒雅,心里却疑神疑鬼,这事儿就是个例子。

刘备投奔了刘表,刘表对他很好,但也没重用他。建安十三年,曹操攻打刘表,还没到荆州,刘表就病死了。

一开始,刘表和他的老婆都很喜欢小儿子刘琮,想立他为继承人。但是蔡瑁和张允这俩人帮着刘琮说话,于是就把大儿子刘琦派到江夏当太守去了,这样大家就都拥立刘琮当继承人了。刘琦和刘琮因此结下了仇恨。

后来,蒯越、傅巽还有东曹掾傅巽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说:“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占据着整个楚地的地盘,守着先父留下来的基业,观望一下天下的形势,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傅巽回答说:“顺从和反抗是大方向,强弱是有规律的。身为臣子却对抗君主,这是逆反;用新建立的楚国去对抗整个国家,这是不合适的;用刘备去对抗曹操,这也是不合适的。这三点都是弱点,想要抵挡曹操的军队,那肯定是死路一条啊!将军您自己想想,您和刘备比起来怎么样?”刘琮说:“我比不上他。”傅巽说:“既然您承认刘备不是曹操的对手,那么即使保住了楚地的地盘,也保不住自己;如果刘备是曹操的对手,那么刘备也不会听您的。我希望将军您不要再犹豫了!”

曹操的军队到了襄阳,刘琮就带着全州投降了。刘备逃跑了,跑到夏口去了。曹操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他为列侯。蒯越等人,十五个人都被封了侯。蒯越当了光禄勋;傅巽当了大鸿胪;诸葛亮当了侍中;蔡瑁当了尚书令;其余的也都做了很大的官。

历史评价说:董卓凶残暴虐,残忍不仁,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大概没有比他更坏的了。袁术奢侈淫荡,放肆无度,最终没能善终,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袁绍和刘表,都有威严的外表和仪态,名声显赫一时。刘表占据着汉南,袁绍控制着河朔地区,但是他们都外宽内忌,喜欢谋划却优柔寡断,有才能却不会用,听到好的建议却不会采纳,废长立幼,偏爱私情,最终导致子孙后代颠沛流离,国家灭亡,这可不是什么不幸的事。 项羽不听范增的计谋,最终丢掉了江山;袁绍杀了田丰,比项羽还要糟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