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是曹操的儿子,也就是武帝的太子。公元189年冬天,他出生在谯县。公元211年,他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公元217年,被立为魏太子。曹操去世后,他继承了丞相和魏王的职位,尊他的母亲卞氏为王太后,并且把建安二十五年改为了延康元年。

延康元年二月壬戌日,他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还设置了四个散骑常侍和四个侍郎,规定宦官做官的级别不能超过各署的令史;他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法令,刻在金子上,然后藏在石室里保存。

早些时候,汉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黄龙出现在谯县,光禄大夫桥玄就问太史令单飏这是什么祥瑞。单飏说:“这预示着将来会有王者兴起于此地,不到五十年,黄龙还会再次出现。这是天象的规律,这是它的应验。”当时有个叫殷登的人默默地记下了这件事。到了公元220年,殷登还活着。三月,黄龙再次出现在谯县,殷登听说后感叹道:“单飏的话,果然应验了啊!”

己卯日,曹丕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高句丽、扶余的单于,以及焉耆、于阗的国王都派使者前来进贡。

四月丁巳日,饶安县报告说看到了白雉。庚午日,大将军夏侯惇去世了。

五月戊寅日,曹丕下令追尊他的祖父曹嵩为太王,祖母丁氏为太王后,并封他的儿子曹叡为武德侯。这个月,冯翊的山贼郑甘、王照率领部下投降,都被封为列侯。

酒泉太守黄华、张掖太守张进等人各自率领部下叛乱。金城太守苏则讨伐张进,把他杀了;黄华则投降了。

六月辛亥日,曹丕在东郊举行军事演习,庚午日,他率军南征。

七月庚辰日,曹丕发布诏令说:“轩辕黄帝有明台议政,尧帝有衢室问政,都是为了广泛听取下面的意见。百官和各部门,都要尽职尽责地提出谏言;将领要陈述军务;朝臣要遵守制度;地方长官要汇报政务;士大夫要研习六艺;我将全面了解这些情况。”

孙权派使者前来进贡。蜀汉将领孟达也率领部下投降。武都氐王杨仆率领族人归附,被安置在汉阳郡。

1894年(甲午年),军队驻扎在谯县,我在城东设宴款待了全体将士和谯县父老乡亲。 八月份,石邑县那边传来说看见凤凰了。

到了十月癸卯日(具体日期),我下令说:“各位将军带兵打仗,很多士兵战死沙场,尸体可能还没来得及收敛,我很痛心啊!命令各郡国拨款提供棺材和殓葬用品,把他们送回家乡,官府还要为他们设祭。”癸卯日之后丙午日(具体日期),军队行军到了曲蠡。

汉高祖刘邦因为大家都盼着魏王继位,就召集了所有朝廷大臣,到高庙去祭祀。然后派兼任御史大夫的张音拿着符节和玉玺去给魏王禅让皇位,册文中写道:“咨尔魏王:从前尧帝把帝位禅让给虞舜,舜也把帝位传给了禹,天命不是永远属于某个人,而是归于有德之人。汉朝国运衰微,社会秩序混乱,到了我这一代,天下大乱,奸邪作乱,国家都快灭亡了。多亏武王英勇神武,从四面八方拯救了这个危局,使天下太平,保全了我们的宗庙社稷,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得到了安定,全国百姓都因此受益。现在您继承先帝的遗志,光大了您的德行,将要恢复文武盛世的伟业,继承您先祖的功勋。上天降下祥瑞,人神都预示着您将继位,您的才能和德行都足以比得上虞舜,所以我们遵照古代典礼,恭敬地把帝位让给您。唉!天命所归,您当承载着这份重任,执掌天下,让国家永远昌盛;您一定要认真地完成这场大典,让天下万民共享太平,以表达对上天旨意的敬畏。”然后在繁阳修建了祭坛。庚午日(具体日期),魏王登上祭坛接受禅位,百官陪侍在旁。仪式结束后,魏王下了祭坛,看着祭祀的火完全烧尽才回去。 之后我改元为黄初,并且下令大赦天下。

公元220年11月某一天,曹操把河内郡山阳县的万户人家封给汉献帝,让他当山阳公,继续沿用汉朝的年号,用天子的礼仪祭祀天地,上书的时候汉献帝也不用自称臣子,在京师太庙里祭祀的时候,也给他送去祭祀的肉食;还把汉献帝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追封曹操的祖父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曹腾为武皇帝,尊曹操的母亲丁氏为皇太后。 给所有男子都提升一级爵位,对那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努力耕作的人,再提升两级爵位。把汉朝的诸侯王改封为崇德侯,列侯改封为关中侯。把颍阴的繁阳亭改名为繁昌县。其他的封爵和官职提升,也各有不同。

然后,曹操把相国改名为司徒,御史大夫改名为司空,奉常改名为太常,郎中令改名为光禄勋,大理改名为廷尉,大农改名为大司农。全国各地的郡、国、县、邑,很多地方都改了名字。他还给匈奴的南单于呼厨泉送去魏国的印玺和绶带,赏赐给他青盖车、御用车辆、宝剑和玉环。到了十二月,曹操开始在洛阳修建宫殿,然后在戊午日前往洛阳居住。

这一年,长水校尉戴陵劝谏曹操不要经常打猎,曹操非常生气,把戴陵的死罪减轻了一等。

第二年春天正月,曹操在郊外祭祀天地,并在明堂举行祭祀仪式。甲戌日,曹操去原陵打猎,还派人用太牢祭祀汉光武帝。乙亥日,在东郊举行朝日仪式。曹操下令,人口超过十万的郡国,每年可以推荐一个孝廉,如果有人特别优秀,就不受户口限制了。辛巳日,曹操把三公的田地和住宅分封出去,分别封给他的子弟一人为列侯。壬午日,曹操免除了颍川郡一年的田赋。把许县改名为许昌县。把魏郡的东部地区设立为阳平郡,西部地区设立为广平郡。

圣旨下来了,说:以前孔子啊,那是大圣人的才华,帝王将相的器量,赶上周朝衰败的时候,没赶上受命于天的时机,就在鲁国、卫国的朝廷上,在洙水、泗水边上教化百姓。想想他当时,唉,真是凄凄惨惨,奔波忙碌,想委屈自己来保存道义,降低身份来拯救天下。可是当时的王公大臣谁都没能重用他,他就退下来研究五代的礼乐制度,效法古代贤王的做法,利用鲁国的史料编写了《春秋》,凭借太师的职位整理了雅乐和颂乐,结果让后世千年的人,都学习他的文章来写作,仰慕他的圣明来谋划大事,哎,真是名副其实的,受命于天的大圣人,亿万年老师的榜样啊!

现在天下大乱,一百多年都荒废了,孔子的旧宅庙宇,都毁坏了没人修缮,孔子的后代,也断绝了传承,孔子的故里阙里,听不到讲学诵读的声音,一年四季也看不到祭祀的仪式,这怎么能说是崇尚礼仪,表彰功绩,让圣人的德行流芳百世呢?!所以,就封议郎孔羡为宗圣侯,给他封邑一百户,让他负责祭祀孔子。命令鲁郡修缮孔子的旧庙,派一百户的官兵守卫,又在庙宇外面修建了很多房屋,供学者居住。

三月,晋升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朝廷恢复了五铢钱的铸造和流通。四月,任命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五月,郑甘又叛乱了,派曹仁去讨伐,把他杀了。六月庚子日,首次祭祀五岳和四渎,以及其他所有的神祇。丁卯日,夫人甄氏去世了。戊辰日月末,发生了日食,官员们奏请免去太尉的官职,皇帝说:“灾异的发生,是来谴责皇帝的,却把责任推给大臣,这哪里是禹、汤那样自我反省的道理呢?命令百官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后再有天地间的灾异,就不要再弹劾三公了!”

八月,孙权派使者进献奏章,同时遣返于禁等人。丁巳日,派太常邢贞持节拜孙权为大将军,封他为吴王,并赐予九锡。十月,授予杨彪光禄大夫的官职。因为粮食价格上涨,朝廷停止了五铢钱的铸造。己卯日,任命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十二月,皇帝进行东巡。这一年,建造了陵云台。

公元226年正月初一,那天是丙寅朔,发生了日食。正月二十七,皇帝去许昌宫住了。皇帝下诏说:“现在讲究孝顺,这在古代就是优秀人才的标志啊!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村庄,也一定会有忠诚老实的人。如果非要等到几年后才选拔人才,那像吕尚、周公这样的人物,不就无法在历史上显名了吗?所以命令各郡国选拔人才,不要拘泥于年龄大小;只要是儒生通晓经史,官员熟悉文法,都可以来参加考试,然后根据情况任用。有关部门要严查,不要弄虚作假。”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三个国王都派使者来进贡。皇帝下诏说:“西边的少数民族都来归顺了,氐族、羌族也来称王,这在诗经、书经里都有美好的记载。最近西域的蛮夷都来归顺朝廷了,你们要派使者去慰劳他们。”从那以后,西域就和中原通商了,朝廷还设立了戊己校尉来管理。

三月初二,立齐公曹叡为平原王,皇帝的弟弟鄢陵公曹彰以及其他十一个人都被封为王。当初规定,亲王的庶子封为乡公,继承王位的庶子封为亭侯,公的庶子封为亭伯。三月初八,立皇子曹霖为河东王。三月十四,皇帝去襄邑住了。四月初五,立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四月十,皇帝回到许昌宫。五月,把荆州、扬州、江表八郡划为荆州,这是因为孙权在那里当州牧;荆州长江以北的几个郡划为郢州。

闰月,孙权在夷陵打败了刘备。当初,皇帝听说刘备带兵东下,要和孙权作战,在那边修筑营寨,连绵七百多里,就对大臣们说:“刘备不懂兵法,怎么可能用七百里的营寨来抵挡敌人呢?‘占据地势险要的地方作为营地,结果会被敌人俘虏’,这是兵家大忌啊!孙权打败刘备的消息很快就会到了。”七天后,孙权打败刘备的战报就送来了。

七月,冀州发生大蝗灾,百姓挨饿,皇帝派尚书杜畿拿着符节,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八月,蜀汉大将黄权率领军队投降。

九月十四,皇帝下诏说:“让妇女参与政治,这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啊!从今以后,大臣们不许向太后奏事,皇后的家族成员不许担任辅政大臣,也不许接受封地和爵位;把这个诏令传给后世,如果有人违反,天下人一起诛杀他!”九月二十,立郭氏为皇后。皇帝赐给天下所有男子爵位两级;对孤寡老人和贫困无依的人,发放粮食救济。

十月初一,我下令把寿陵建在首阳山。我制定了丧葬制度,说:“按照礼制,国君即位要举行‘椑’礼(椑,音扶历),表示不忘先祖。以前尧葬在谷林,只简单地种了树;禹葬在会稽,连耕地都没动一下。所以,葬在山林里,才符合山林的自然规律。那种封土筑坟的制度,不是上古的规矩,我不用它。寿陵就利用山体作为陵墓,不搞封土建坟,也不建寝殿、园林和神道。 葬,就是埋藏,是为了让人看不到。骨头没有知觉,坟墓也不是灵魂的住所,礼制上也不祭扫坟墓,这是为了避免对死者过度打扰。棺材和寿衣,只是为了让骨肉腐烂而已。所以我选择这块荒凉的土地作为墓地,希望后世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墓里不放苇席炭火,也不放金银铜铁,只用瓦器,这符合古代‘涂车’和‘刍灵’的丧葬礼仪。棺材只涂三层漆,嘴里也不含珠玉,不用珠襦玉匣,这些都是愚昧的风俗。季孙用珍宝陪葬,孔子都批评他,说这跟把尸体暴尸荒野一样。宋公厚葬,君子们都说华元、乐莒不忠,认为他们把国君丢在了不好的地方。汉文帝不发掘前朝陵墓,霸陵得以保存;光武帝却掘了前朝陵墓,原陵因此被破坏。霸陵的完整,功劳在于张释之;原陵的破坏,罪责在于明帝。可见,张释之的忠诚有利于君主,而明帝的仁爱却伤害了祖先。忠臣孝子应该记住孔子的教诲,以及张释之的作为,引以为戒,避免重蹈华元、乐莒、明帝的覆辙,这样才能保全君主,安定宗族,让先祖的灵魂万世安宁,这才是真正的忠孝。”

“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也没有不被挖掘的坟墓。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汉朝的陵墓几乎都被挖光了,甚至连玉匣金缕都被烧毁,尸骨荡然无存,这简直是火刑啊!太惨痛了!这都是因为厚葬和封土造成的祸患。‘桑弘羊和霍光都为我敲响了警钟’,这不是很明显吗?皇后和贵人以下,没有随我一起回国的,死后都葬在涧西,我已经在那里立了碑记。舜葬在苍梧,二妃没有跟随;延陵季子葬儿子,离得很远,即使灵魂有知觉,也不会在意这么远的距离,何况只是一涧之隔,根本不算远。如果违反我的诏令,擅自更改,我死后也要把你们挫骨扬灰,让你们死后还要遭受更重的惩罚!你们这些臣子,如果蔑视君父,不忠不孝,即使死人有知,也会降罪于你们的!把这份诏令藏在宗庙,副本放在尚书台、秘书监和三府。”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这个月,孙权又反了。他把郢州改名叫荆州。皇上从许昌出发南下讨伐,各路军队一起进攻,孙权在江边抵抗。十一月辛丑日,皇上去了宛城。庚申日(月末),发生日食。这一年,皇上还修建了灵芝池。

过了年,春天正月,皇上发布诏书说:“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战争不断,老百姓互相残杀。现在全国刚安定下来,如果还有人私下报仇的,全部要灭族!” 在宛城,皇上还修建了南巡台。三月丙申日,皇上从宛城回洛阳宫。癸卯日,月亮遮挡了心宿二(心宿中央大星)。丁未日,大司马曹仁死了。这个月,还发生了大瘟疫。

夏天五月,有鹈鹕鸟飞到灵芝池,皇上说:“这就像诗人说的‘污浊的水泽’啊。曹植的诗里说‘刺恭公远离君子,亲近小人’,现在难道就没有贤能之士被埋没在下位吗?不然的话,这种鸟怎么会飞来呢?应该广泛选拔天下有才能、有德行、品格高尚的人才,来回应曹植的批评。”

六月甲戌日,任城王彰在京城死了。甲申日,太尉贾诩死了。白天还看到了太白金星。这个月雨下得很大,伊河洛河都泛滥了,死了很多人,很多房子都被冲坏了。秋天八月丁卯日,任命廷尉钟繇当太尉。辛未日,皇上在荥阳打猎,然后继续东巡。根据讨伐孙权的功劳,将领们以下都升官加爵,赏赐田地,各有不同。九月甲辰日,皇上去了许昌宫。

公元220年春天正月,曹操下令说,只有谋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才能上报,其他事情一概不准乱告,谁要是敢乱告,就按他的罪名治罪。三月,曹操从许昌回到洛阳宫。四月夏天,他设立了太学,制定了五经考试的办法,还设置了《春秋谷梁》的博士。五月,有关部门建议公卿大臣在每月朔日和望日上朝,顺便汇报一些疑难问题,让曹操直接裁决国家大事,并讨论事情的得失。

七月秋天,曹操东巡,住进了许昌宫。八月,他组建了水军,亲自乘坐龙舟,沿着蔡河、颍河,漂浮在淮河上,到达了寿春。扬州地区所有犯过五年以下刑罚的人,都被赦免了。九月,曹操到达广陵,赦免了青州和徐州,并且更换了那些州郡的将领。十月乙卯日冬天,白天出现了太白星。曹操回到许昌宫。十一月庚寅日,因为冀州闹饥荒,曹操派使者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戊申日月末,发生了日食。

十二月,曹操下诏说:“先王制定礼仪,是为了光宗耀祖,祭祀祖先,祭祀的规模有大有小,最大的祭祀是郊社祭祀,其次是宗庙祭祀,然后才是祭祀三辰(日、月、星)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名山大川,其他的都不在祭祀范围之内。自从叔世以来,天下衰乱,人们迷信巫师,甚至在宫殿里,门窗之间,到处都进行祭祀活动,真是迷信到了极点!从现在开始,谁要是敢举行非法的祭祀,或者听信巫师的胡言乱语,就按惑乱朝纲的罪名处置,并且把这个规定写入法令。”这一年,曹操还开凿了天渊池。

公元221年二月春天,曹操派使者巡视许昌以东直到沛郡,调查百姓的疾苦,对贫困的人给予救济。三月,曹操前往召陵,会见了讨虏校尉。乙巳日,曹操回到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大败鲜卑轲比能。辛未日,曹操率领水军东征。五月戊申日,曹操到达谯县。壬戌日,荧惑(火星)进入太微宫(二十八宿之一)。

六月,利成郡的士兵蔡方等人叛乱,杀死了太守徐质。曹操派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一起平定了叛乱;对于那些被胁迫参与叛乱或者逃亡的人,都赦免了他们的罪行。

七月份,皇帝立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八月份,皇帝带着水军从谯县出发,沿着涡河进入淮河,同时派陆路队伍前往徐州。九月份,修建了东巡台。十月份,皇帝又去广陵故城视察,在江边检阅军队,十几万士兵,旌旗绵延数百里,那场面真壮观! 可惜那年冬天特别冷,河道都结冰了,船进不去江里,皇帝只好打道回府。十一月份,东武阳王曹鉴去世了。十二月份,皇帝从谯县出发,路过梁地,还派人用太牢祭祀了汉朝的太尉桥玄。

第二年春天正月,皇帝打算去许昌,结果许昌城南门莫名其妙地塌了,皇帝心里很不舒服,觉得这是个不好的兆头,所以就没去。正月壬子日,皇帝就回洛阳宫了。三月份,修建了九华台。五月丙辰日,皇帝病得很重,赶紧召来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让他们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皇帝还把后宫的淑媛、昭仪以下的妃嫔都送回了家。五月丁巳日,皇帝驾崩在嘉福殿,享年四十岁。六月戊寅日,葬于首阳陵。从皇帝去世到下葬,所有事情都按照规制办理。

起初,皇帝爱好文学,把著述当成自己的事业,自己写的东西就有一百多篇。他还让很多儒生收集整理经传典籍,按照类别编排,一共有一千多篇,取名为《皇览》。

评论说:文帝天生就有文采,写文章一挥而就,知识渊博,才艺全面;如果他再能拥有更广阔的胸襟,坚持公平正直,立志修道,广施仁德,那他成为古代贤明的君主,还有什么困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