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字奉先,是五原郡九原人。因为武艺高强,被任命到并州当差。并州刺史丁原把他当作骑都尉,驻扎在河内,让吕布当主簿,非常器重他。汉灵帝死了以后,丁原带兵去洛阳。他和何进一起计划诛杀黄门,后来被封为执金吾。何进失败后,董卓进京,准备造反,想杀了丁原,并且夺取他的兵权。董卓知道吕布深得丁原信任,就骗吕布去杀丁原。吕布杀了丁原,把丁原的头献给董卓,董卓就封吕布为骑都尉,非常宠爱信任他,还发誓要和他结为父子。

吕布擅长骑射,力气很大,人称“飞将”。他后来升迁到中郎将,被封为都亭侯。董卓为人粗暴无礼,总是担心别人要害他,所以走到哪里都带着吕布保护自己。但是董卓脾气暴躁,又心胸狭窄,动不动就发火,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不顺心,就拿起戟朝吕布扔过去。吕布眼疾手快躲开了,还向董卓赔礼道歉,董卓也就没再计较。这件事之后,吕布心里就暗中怨恨董卓了。董卓经常让吕布守卫中阁,吕布和董卓的侍女私通,害怕事情败露,心里一直不安。

早些时候,司徒王允看吕布长得壮实,很器重他。后来吕布去见王允,跟他说董卓很快就要被杀。当时王允和仆射士孙瑞密谋诛杀董卓,所以就告诉吕布让他里应外合。吕布说:“我和董卓如同父子,这怎么下手呢!”王允说:“你姓吕,本来就不是董卓的亲人。现在都急着活命呢,还说什么父子关系?”吕布于是答应了,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传》里记载了这件事。王允把吕布任命为奋武将军,给他假节,礼仪和三公相当,又晋封他为温侯,让他一起执掌朝政。吕布杀了董卓之后,害怕凉州人报复,凉州人也都怨恨他。因此李傕等人联合起来攻打长安城。吕布抵挡不住,李傕等人就攻进了长安。董卓死后不到两个月,吕布也失败了。他带着几百骑兵从武关逃走,想去投奔袁术。

吕布觉得杀了董卓就能报仇雪恨,想用这个功劳投靠袁绍。可袁绍觉得吕布反复无常,不靠谱,直接拒绝了他。吕布没办法,只好跑到袁绍那儿去了。袁绍和吕布一起在常山打张燕。张燕手下有一万多精兵,还有几千骑兵。吕布有一匹好马,叫赤兔马。他带着自己的心腹成廉、魏越他们冲锋陷阵,结果大获全胜,打败了张燕的军队。

然后吕布就向袁绍要兵,他的士兵还到处抢劫,袁绍开始担心吕布,忌惮他的实力。吕布也感觉到了袁绍的疑虑,就向袁绍请求离开。袁绍怕吕布回头来害自己,就派人半夜去暗杀吕布,结果没成功。这事儿败露了,吕布赶紧逃到河内,和张杨联合起来了。袁绍派人追杀吕布,但大家都怕吕布,没人敢靠近他。

张邈,字孟卓,是东平寿张人。年轻的时候就以侠义闻名,经常帮助穷人,救济危难,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所以很多人都追随他。曹操和袁绍都跟张邈是朋友。张邈被朝廷征召,因为成绩优秀被任命为骑都尉,后来又升迁为陈留太守。董卓作乱的时候,曹操和张邈第一个举起义旗反抗。汴水之战,张邈还派卫兹带兵帮助曹操。袁绍当了盟主后,就开始骄傲自满,张邈就当面批评了他。袁绍就让曹操去杀张邈,曹操不同意,还责备袁绍说:“孟卓是我的好朋友,就算他有点不对,我也应该包容他。现在天下还没统一,咱们不应该内斗啊!”张邈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重曹操了。曹操去征讨陶谦的时候,还嘱咐家人说:“如果我不回来,你们就去投奔孟卓。”后来曹操回来后,见到张邈,两个人抱头痛哭,感情深厚啊!

吕布离开袁绍,投奔了张杨,临走的时候,他和张杨还拉手发誓呢。袁绍听说这事儿,气得要死。张邈呢,他害怕曹操将来会为了袁绍来打他,心里老不踏实。兴平元年,曹操又去征讨张绣,张邈的弟弟张超,跟曹操手下的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一起密谋背叛曹操。陈宫劝张邈说:“现在这天下英雄豪杰都起来了,天下乱成一锅粥了,您手里有这么多兵,却在四面受敌的地方,整天提心吊胆的,这也太窝囊了吧!现在州里的军队都去东边打仗了,后方空虚,吕布可是个厉害人物,打仗那叫一个猛,您要是把他请来,一起掌控兖州,看看天下形势,等时机成熟再做打算,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啊!”张邈听了他的话,就同意了。曹操一开始让陈宫带兵驻扎在东郡,然后张邈就带着他的军队去迎接吕布,拥立吕布为兖州牧,占据了濮阳。兖州的各个郡县都投降了吕布,只有鄄城、东阿、范这三个地方还在曹操手里。曹操带兵回来,跟吕布在濮阳打仗,曹操打输了,双方僵持了一百多天。那时候正赶上大旱、蝗灾,粮食又少,老百姓都饿得互相吃人,吕布就跑到山阳去屯兵了。两年后,曹操才把那些城池都收复了,在钜野打败了吕布。吕布逃到刘备那里去了。张邈跟着吕布走了,留下他弟弟张超带着家眷在雍丘驻扎。曹操围攻雍丘好几个月,最后把城池攻破了,杀了张超全家。张邈跑去求袁术帮忙,结果袁术的援兵没到,他自己却被自己的士兵给杀了。

刘备在东面用计,埋伏袭击,拿下下邳,然后又回到吕布那里。吕布让刘备驻守小沛。吕布自称徐州刺史。曹操派纪灵等率领三万步骑去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手下的将领们对吕布说:“将军一直想杀了刘备,现在可以借曹操的手除掉他。”吕布说:“不行。如果曹操打败了刘备,那他就会和泰山一带的将领联合起来,到那时我就被曹操包围了,不得不救刘备。”于是吕布立刻带了一千步兵、两百骑兵,迅速赶去救援刘备。纪灵他们听说吕布来了,都收兵不敢再进攻。吕布在沛县西南一里安营扎寨,派人请纪灵他们来,纪灵他们也邀请吕布一起吃饭。吕布对纪灵他们说:“刘玄德是我的兄弟。他被你们围困,所以我来救他。我不喜欢打仗,我只喜欢调解纷争。”吕布命令卫兵在营门中间竖起一支戟,吕布说:“诸位看看我射中戟的小支,一箭射中,你们就撤兵,射不中,就继续决斗。”吕布举弓射戟,正中戟的小支。众将领都很惊讶,都说:“将军真是天威啊!”第二天,他们又一起欢宴了一次,然后各自撤兵。

曹操想拉拢吕布当盟友,就为他儿子向吕布求婚,吕布答应了。曹操派使者韩胤拿着僭越的诏书去告诉吕布,并且迎接新娘。沛相陈珪害怕曹操和吕布联姻,徐州和扬州就会联合起来,将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于是就去劝说吕布说:“曹操奉迎天子,辅佐朝政,威名震世,将要征讨天下,将军应该和他一起谋划,保全泰山地区的安宁。现在和曹操结婚,会落下天下不义的名声,一定会像叠起来的鸡蛋一样危险。”吕布也怨恨曹操当初不接受他,新娘已经在路上了,吕布追回新娘,取消婚事,把韩胤捆绑起来,在许昌斩首。陈珪想让他儿子陈登去见曹操,吕布不肯让他去。正好使者来了,封吕布为左将军。吕布非常高兴,立刻同意让陈登去,并让他带信谢恩。陈登见到曹操,就陈述了吕布勇猛却缺乏谋略,反复无常,应该早做打算。曹操说:“吕布这个人,狼子野心,确实很难长期容忍,除了你,没有人能彻底了解他的心思。”于是提升陈珪的官职为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临别时,曹操握着陈登的手说:“东方的事情,就拜托你了。”并让陈登暗中联合军队作为内应。

一开始,吕布想让陈登帮他去求徐州牧,陈登回来后,吕布勃然大怒,拔出刀来砍桌子,吼道:“你父亲劝我联合曹操,断绝我和刘备的婚事;现在我什么都没得到,而你们父子却都官运亨通,分明是被你出卖了!你到底是怎么跟曹操说的?”陈登一点儿也不慌张,慢慢地解释说:“我见到曹操后,对他说:‘对待将军就像养老虎一样,必须喂饱它,喂不饱它就会咬人。’曹操说:‘不如你的说法。就像养鹰一样,饿了它就为你所用,饱了就放它飞走。’曹操就是这么说的。”吕布听了之后,气才消了一些。

接着,张绣生气了,他和韩暹、杨奉等人联合起来,派大将张勋来攻打吕布。吕布问陈珪说:“现在张绣的军队来了,这是因为你的缘故,怎么办呢?”陈珪说:“韩暹、杨奉和张绣,只是凑合在一起的军队而已,他们没有事先商量好的计策,维持不了多久,你可以离间他们。就像一群鸡,不可能都待在一个鸡窝里,是可以分开的。”吕布采纳了陈珪的计策,派人去游说韩暹、杨奉,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攻击张绣的军队,并且把所有的军资都给他们。于是韩暹、杨奉就答应了,张勋的军队被大败。

公元198年,吕布又反叛曹操了,派高顺去攻打在沛县的刘备,结果把刘备打败了。曹操就派夏侯惇去救刘备,没想到却被高顺打了个大败仗。曹操亲自带兵去攻打吕布,到了吕布城下,还给吕布写了封信,摆明了利害关系。吕布本来想投降,但是陈宫他们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就劝阻了吕布。吕布就派人向袁术求救,自己带着一千多骑兵出城去打仗,结果被打了败仗,灰溜溜地逃回城里,不敢再出来了。袁术那边也救不了他。吕布虽然很勇猛,但是没啥谋略,还特别多疑,管不住手下的将领,只相信那些将军们。那些将军们各有各的心思,互相猜忌,所以每次打仗都输。曹操挖壕沟围困吕布三个月,吕布军上下离心离德,他的部将侯成、宋宪、魏续把陈宫绑了起来,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降了。吕布带着他剩下的手下上了白门楼。 兵临城下,情况危急,吕布只好投降了。

曹操把吕布活捉了,吕布说:“绑得太紧了,稍微松一点。”曹操说:“绑老虎哪能不紧呢!”吕布又说:“您担心的只不过是我吕布一个人,我现在已经投降了,天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您带步兵,让我带骑兵,天下很快就能平定了!”曹操有点犹豫。这时刘备插话说:“主公您没看见吕布是怎么对待丁建阳和董卓的吗?”曹操点了点头。吕布指着刘备说:“这小子最不靠谱!”于是曹操就下令把吕布绞死了。吕布和陈宫、高顺他们都被砍了脑袋,送到许昌,然后才埋葬。

曹操抓到陈宫后,问他想不想保住他老母亲和女儿的性命?陈宫说:“我听说治理天下的圣主不会断绝别人的亲情,施行仁政的君王不会让百姓断了香火,我母亲的安危,您操心就行,不用我操心。”曹操就把他母亲接到身边养老送终,还给他女儿找了个好人家嫁了。

陈登,字元龙,在广陵地区特别有名。他还曾经在对抗吕布的战役中立下大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可惜三十九岁就去世了。

后来,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家里做客。刘表和刘备一起讨论天下英雄人物,许汜说:“陈元龙可是个胸怀大志、豪气干云的人物啊!”刘备就问刘表:“许先生说的对吗?”刘表说:“要说不对吧,人家陈元龙可是个好人,我不好说假话;要说对吧,陈元龙的名声可是响彻天下的。”刘备又问许汜:“你说他豪气,有什么具体的事例吗?”许汜说:“以前天下大乱的时候,我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一面。他根本没把我当客人看待,很久都不跟我说话,自己睡在床上的上铺,让我睡下铺。”刘备一听就说:“你许先生虽然有名,但现在天下大乱,皇帝都丢了江山,像你这样的名士应该忧国忧民,想着怎么拯救天下,可你却只想着置办田地、寻找住处,说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这正是陈元龙看不起你的地方,他又怎么会跟你多说话呢?这就好比一个小人,想睡在百尺高的楼上,却让你睡在地上,哪里只是上下铺的区别那么简单!”刘表听了哈哈大笑。刘备接着说:“像陈元龙那样文武双全、胆识过人的人,恐怕只有在古代才能找得到,现在可是很难找到和他相提并论的人啊!”

臧洪,字子源,是广陵射阳人。他父亲臧旻,曾经做过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到哪儿都很有声望。臧洪身材高大魁梧,长得与众不同,被举荐为孝廉,做了郎官。当时朝廷选拔三个署郎来补县令的缺,琅邪的赵昱做了莒县县令,东莱的刘繇做了下邑县令,东海的王朗做了菑丘县令,臧洪就做了丘县县令。灵帝末年,臧洪辞官回家,太守张超又邀请他做功曹。

董卓杀了皇帝,想搞垮国家,臧洪就对曹操说:“你家世代受皇恩,兄弟俩还都管着大郡,现在皇室危在旦夕,奸臣还没被除掉,这正是天下人报答皇恩、效忠朝廷的好时机啊!咱们郡里现在还算太平,百姓富裕,只要一声号令,就能召集两万人马,用这些人马除掉国贼,为天下人做个表率,这是大义啊!”曹操觉得臧洪说得对,就和臧洪一起去了陈留,去找他哥哥曹邈商量。曹邈本来就对董卓不满,于是大家就在酸枣碰头。曹邈问曹操:“听说你当了郡守,政事、教化、威望、恩德,都不是你一个人能做到的,你都依靠臧洪吧?这臧洪到底是什么人?”曹操说:“臧洪的才能、谋略、智慧、计谋都非常出色,我非常欣赏他,他是天下少有的奇才!”曹邈立刻把臧洪引荐给了兖州刺史刘岱和豫州刺史孔伷,他们和臧洪本来就认识,关系很好。于是大家就设坛祭天,准备一起发誓。各州郡互相推让,都不敢当盟主,最后大家一致推举臧洪。

臧洪登上祭坛,拿起酒杯,歃血为盟,说道:“汉室不幸,皇权旁落,奸臣董卓乘机作乱,残害皇帝,虐待百姓,眼看就要亡国灭种了!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曹邈、东郡太守曹瑁、广陵太守曹操等,现在联合起义兵,共同对抗国难。我们所有同盟的人,都要齐心协力,尽忠报国,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绝对不能有二心!如果违背誓言,就让上天惩罚我们,不得好死!皇天后土,列祖列宗,都看着呢!”臧洪说话慷慨激昂,泪流满面,听到他说话的人,即使是普通的士兵,也都热血沸腾,个个都想着为国捐躯。可是没过多久,各路军队就因为粮草吃光,士兵散去,行动失败了。

曹操派臧洪去见大司马刘虞求援,结果碰上了公孙瓒作乱,到了河间,又遇上幽州和冀州的军队打仗,任务没完成。后来袁绍见到了臧洪,也非常欣赏他,和他结成了联盟。正好青州刺史焦和死了,袁绍就让臧洪去管青州,安抚那里的百姓。臧洪在青州干了两年,平定了那里的盗贼。袁绍很佩服他的才能,把他调到东郡当太守,让他在东武阳办公。

话说曹操攻打张超,把张超围困在雍丘。张超说:“我唯一指望臧洪来救我。” 大家都觉得袁绍和曹操关系不错,而臧洪又是袁绍起用的,肯定不会为了张超坏了和曹操的关系,跑这么远来救他。张超却说:“臧洪啊,那是天下有名的义士,绝对不会背弃旧情的,只是恐怕他受到袁绍的限制,来不了而已。”

臧洪听说后,果然赤脚哭泣,赶紧集合自己手下的兵马,还向袁绍请求增兵,想救张超,但是袁绍最终没答应。结果张超一家都被灭了。臧洪因此怨恨袁绍,和袁绍彻底决裂。袁绍兴兵围困臧洪,打了好多年都没拿下。袁绍让臧洪老家的人陈琳写信给臧洪,晓之以利害,责备他忘恩负义。

臧洪回信说: “想念您,日日夜夜都在梦里。我们离得这么近,却因为立场不同,不能见面,这心里真是难受啊!前些日子您不吝赐教,我深感荣幸。您信中说的祸福,公私兼顾,非常恳切。我之所以没及时回信,一方面是因为我学识浅薄,能力不足,无法回应您的谆谆教诲;另一方面是因为您现在寄人篱下,寄居在别人家里,您的家在东郡,而我是您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即使掏心掏肺地跟您解释,您也觉得我别有用心,我的话也难以取信于您,我自身都难保,又怎么能顾得上别人呢?

再说,您这么有才华,博览群书,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您还这样劝我,我才知道您的话并非出自真心,只是想让我免受灾祸。要是真要算计利弊,辩论是非,是非之争满天下都是,再说也说不清楚,不说也没什么损失。再说,伤感情绝交这种事,我也做不出来,所以才扔下笔,没回信。我也希望您能理解我的苦衷,知道我的主意已定,不会改变了。

现在您又来信,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好多,虽然我很想不回,但实在没办法啊!”

我就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本来只是个跑腿的,因为贼寇侵犯了大州,您对我恩重如山,我哪能忍心今天就和您兵戎相见啊!每次登上城楼督促士兵,看到主人的旗帜和军鼓,想起和老朋友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握着弓箭,忍不住泪流满面。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辅佐您,问心无愧。您待我恩情深厚,超过了一般的主仆关系。当初我受命于您的时候,以为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一起拥戴王室。没想到天子不高兴,咱们的州郡被入侵了,郡守遭受了不幸,陈留又想出了用兵的计策,我们的计划一再拖延,结果失去了忠孝的名声,我只好带着拐杖,背负着骂名离开,辜负了和朋友们的交情。这两种情况相比,与其不得不背负失去忠孝名声和辜负朋友的罪名,轻重缓急,亲疏远近,都截然不同,所以我才忍痛告别。如果主人您能稍微顾念一下老朋友的情谊,留下的人能互相体谅,离开的人能克制自己,不要急于和朋友决裂,相信刑法能够自我约束,那我就会效仿季札的志向,今天就不会来打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张景明亲自登上祭坛,发誓效忠,奔走效力,最终使得韩牧让出了印信,主人您才得到了那块土地;可是后来,他只是上书朝廷,请求封爵,因为这事儿,转眼之间,没得到一点宽恕,反而被灭族了。吕奉先讨伐董卓后投奔您,请求您出兵却没得到,离开有什么罪?结果又被杀害,差点丢了性命。刘子琪奉命出使,时间超过了期限,请求回朝却没得到允许,他既害怕您的威严,又怀念家乡,就用计谋骗取了回家的机会,可以说是很有志向,忠孝两全,也没损害您的霸业;然而,他还是死在了您的手下,也没得到任何补偿。我虽然能力不足,又向来看不清事情的始末,也看不透细微之处,但我揣测主人的心思,难道您认为这三位都该死,罪该处死吗?实际上,您是想统一山东,增兵讨伐仇敌,担心战士们犹豫不决,难以激励他们,所以您压制了王命,推崇您的命令,拥护您的受到褒奖,反对您的就被杀害,这是为了您的利益,不是我们这些游士的本意。所以我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困顿之中也要死战到底。我虽然愚笨,也听说过君子的话。

这其实并非我的本意,而是您逼我的。我背弃了故国,为您效力守卫这座城池,正是因为君子不侍奉敌国,所以才这样做的。

所以啊,我因为这事儿得罪了主人,被人家攻击也挺久了。您现在又用这个道理来规劝我,这不是说的好像一样,但实际上目的却不一样吗?这可不是君子该做的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的事儿啊!

我听说过啊,尽孝不能背弃父母,尽忠不能违背君主。所以,我依靠本州的宗族力量作为后援,又支持中扶郡的军队来安定社稷,一下子就做到了尽忠尽孝,这有什么不对呢?而你却想让我放弃根本,毁掉家业,去讨好你的主人。我的主人,年纪比我大,像哥哥一样,我们又是至交好友,因为道义不合才离开他,这样做是为了安抚君主和父母,可以说是很顺理成章的了。照你这么说,包胥就应该为伍员而死,不应该在秦国朝廷上哭泣了。你只顾着眼前的小事,却不知道你的话违背了道理啊!

你大概看到城池被围困,援军还没到,就想着凭借婚姻关系,顾念平生的交情,屈服求生,认为这样比坚持道义而失败要强。可是,从前晏婴不向白刃低头,南史不歪曲事实求生,所以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名垂后世,更何况我现在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指挥着士民的力量,把三年的积蓄,作为一年的军费,救济贫困,补充不足,来安抚天下百姓,我怎么会想着去盖房子种地呢!我只不过担心秋风一起,尘土飞扬,伯珪率领军队南下,张杨、飞燕等人凭借强大的实力作乱,北边的边境就要面临紧急情况,我的部下们也会请求回家了。主人你应该好好想想我们这些人,赶紧调转军队撤退,整顿军队驻扎在邺城,怎么可以长时间地对我城下发怒,施加压力呢?

你嘲笑我依靠黑山作为救援,难道不记得黄巾军的联合吗?况且飞燕等人也都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命令。从前高祖在钜野得到彭越,光武帝在绿林起家,最终都能够龙飞九天,中兴汉室,成就帝业。只要能够辅佐君主兴盛教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更何况我亲自奉诏,和他一起办事。

孔璋啊,你到境外去谋取利益,臧洪却听从君主的命令;你依附于盟主,臧洪却在长安扬名。你说我死了名声就没了,我反而笑话你活着却默默无闻,悲哀啊!我们起初志同道合,最后却分道扬镳,努力吧,努力吧,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绍兴郡守洪皓收到朝廷的信,知道朝廷压根没打算救援,于是增兵加紧进攻。城里粮食吃光了,外面又没有援军,洪皓自己心里明白,这次肯定逃不掉了。他把官吏和士兵们叫到一起说:“袁氏朝廷太不像话了,图谋不轨,竟然不救我们洪州守军!我为了国家大义,不得不死,现在大家跟着我受这份罪,太冤枉了!趁着城池还没破,赶紧带着家人离开吧!”

官吏、士兵和百姓都哭着说:“大人您和袁氏朝廷本来就没仇,现在因为是朝廷的郡守,才落得如此下场,我们这些百姓怎么能丢下您自己逃命呢!” 一开始,大家还能挖老鼠,煮筋骨充饥,后来实在没东西吃了。主簿打开内厨,找到三斗米,想把它煮成稀粥,让大家分着喝。洪皓叹了口气说:“就这点东西,我自己吃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让人把米煮成很稀的粥,大家分着喝了一点。他还把自己的爱妾杀了,让将士们吃。将士们都哭着,抬不起头来。最后,城里七八千男女老少,互相依偎着饿死了,没有一个人背叛他,逃走。

城破了,曹操抓住了臧洪。曹操和臧洪以前关系不错,还特意弄了帷帐,摆了个大阵仗,让众将领一起见臧洪,然后质问他:“臧洪,你为什么要这样辜负我?现在你打算投降了吗?”臧洪在地上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袁氏家族为汉朝效力,四世五公,可以说是受了朝廷大恩。可是现在朝廷衰弱,没有人想扶持它,曹操你却想趁乱上位,妄想实现不切实际的野心,还杀了那么多忠臣良将来树立威信。我臧洪把张邈当成哥哥,那您曹操就应该把我当成弟弟,咱们应该一起努力,为国家除掉害虫,你为什么要带着军队看着别人被屠杀呢!可惜我力量太弱,不能挥舞利刃为天下报仇,我为什么要投降你呢!”

曹操本来挺喜欢臧洪的,是想让他屈服,劝降他;可是看到臧洪说得这么坚决,知道他肯定不会为自己所用,就把他杀了。臧洪老家的人陈容,年轻时是个读书人,很敬佩臧洪,跟着臧洪当了东郡丞;城还没破的时候,臧洪就把他派出去了。曹操让陈容坐在旁边,看到臧洪要被杀,陈容站起来对曹操说:“将军您要干大事,想为天下除暴安良,却先杀忠义之士,这符合天意吗!臧洪被任命为郡守,您为什么要杀他!”曹操有点不好意思了,左右的人把陈容拉出去,曹操说:“你不是臧洪那样的英雄,你干嘛要这样呢!”陈容回头说:“仁义哪有什么标准,坚持仁义就是君子,背叛仁义就是小人。今天我宁愿和臧洪同一天死去,也不愿和将军同一天活下去!”结果也被杀了。在座的曹操手下,没有一个不叹息的,私下里议论说:“怎么一天之内杀了两个忠义之士!”在此之前,臧洪派了两个司马出去,向吕布求救;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城池已经被攻破了,两人都战死了。

评曰:吕布有老虎一样的勇猛,却没有杰出的战略眼光,轻浮狡诈,反复无常,只看重利益。从古至今,还没有像他这样反复无常而不被灭亡的。以前汉光武帝错信了庞萌,后来魏太祖也受了张邈的蒙蔽。了解人才是明智的,只有皇帝才难做到这一点,真是千真万确啊!陈登、臧洪都有雄壮的气概和节操,陈登英年早逝,功业未成,臧洪因为兵力弱小,敌强我弱,壮志未酬,真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