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的名字叫刘禅,字公嗣,是先主刘备的儿子。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被封为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等到刘备称帝后,册立刘禅为皇太子,诏书里写着:“章武元年五月辛巳日,皇帝(刘备)说:太子禅,朕经历了汉朝衰败的艰难岁月,奸臣篡权夺位,社稷无主,百姓流离失所,上天终于显灵,让我继承了大统。现在立禅为皇太子,让他继承宗庙,守护社稷。特派使者持节,由丞相诸葛亮授予印绶,希望他认真听从师傅的教诲,做到一举三得,难道不应该努力吗!”三年夏天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十七岁的刘禅继承了皇位,在成都即位,尊他的母亲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这一年是魏国的黄初四年。

建兴元年夏天,牂牁太守朱褒率领郡兵叛乱。在此之前,益州境内有大地主雍闿叛乱,把太守张裔赶到吴国去了,占据益州不肯归顺,越隽夷王高定也背叛了蜀汉。这一年,刘禅立张氏为皇后。派尚书郎邓芝去吴国修好,吴王孙权也派使者与蜀汉和亲,这一年蜀吴两国正式友好往来。

建兴二年春天,刘禅致力于发展农业,鼓励耕种,闭关休养生息,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建兴三年春天三月,丞相诸葛亮南征平定了四个郡,把益州郡改名为建宁郡,又从建宁郡和永昌郡分出来一个云南郡,又从建宁郡和牂牁郡分出来一个兴古郡。十二月,诸葛亮回到成都。

建兴四年春天,都护李严从永安回到江州,修筑了一座大城。

建兴五年春天,丞相诸葛亮出兵驻扎在汉中,在沔北阳平石马一带安营扎寨。

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出兵攻打祁山,没有成功。冬天,他又出兵攻打散关,包围了陈仓,结果粮草用尽,不得不撤退。魏将王双率军追击诸葛亮,诸葛亮与他交战,打败了王双,斩杀了王双,然后回到汉中。

建兴七年春天,诸葛亮派遣陈式攻打武都和阴平,最终攻克了这两个郡。冬天,诸葛亮把府邸营地迁移到南山下的平地上,修筑了汉城和乐城。这一年,孙权称帝,与蜀汉结盟,共同瓜分天下。

公元226年秋天,魏国派司马懿从西城、张郃从子午谷、曹真从斜谷(斜,读作yú shē)进攻汉中。诸葛亮在城固和赤阪等地等着他们,结果下大雨,道路中断,曹真他们都撤兵回去了。这一年,魏延还打败了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地点在阳溪。 鲁王刘永被迁封为甘陵王,梁王刘理被迁封为安平王,这是因为鲁国和梁国都在吴国的边界附近。

第二年,公元227年二月春天,诸葛亮再次带兵出征,包围了祁山,并且第一次使用了木牛流马运输粮草。魏国的司马懿和张郃前来救援祁山。到了六月夏天,诸葛亮的粮草用尽了,不得不撤退。张郃追赶到青封,和诸葛亮交战,结果被箭射死了。 八月秋天,都护李平被罢免,流放到梓潼郡。

公元228年,诸葛亮在黄沙休整军队,鼓励百姓务农,同时完成了木牛流马的制作,还训练士兵,操练武艺。

公元229年冬天,诸葛亮命令各路军队运输粮食,集中到斜谷口,修建斜谷的驿站和房屋。这一年,南方的蛮族首领刘胄叛乱,将军马忠平定了叛乱。

公元230年二月春天,诸葛亮从斜谷出兵,这次使用了流马运输粮草。八月秋天,诸葛亮在渭滨去世了。征西大将军魏延和丞相长史杨仪因为争权夺利,关系不好,最后兵戎相见,魏延战败被杀,杨仪率领军队回到成都。之后朝廷下令大赦天下,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并授予他节度汉中的权力;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管国家大事。

公元231年正月春天,中军师杨仪被罢免,流放到汉嘉郡。四月夏天,蒋琬被晋升为大将军。

公元232年四月夏天,后主刘禅来到湔县,登上观阪,观看汶水的流水,十天后返回成都。同时,武都的氐族首领苻健以及四百多户氐族百姓被迁徙到广都。

公元233年六月夏天,皇后张氏去世了。

公元234年正月春天,重新立张氏为皇后。朝廷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延熙,并立刘璿为太子,刘瑶为安定王。十一月冬天,大将军蒋琬出兵驻扎在汉中。

公元235年三月春天,蒋琬被晋升为大司马。

公元236年春天,朝廷派越隽太守张嶷平定了越隽郡的叛乱。

公元238年冬天十月,尚书令费祎去了汉中,和蒋琬一起商量军国大事,年底才回来。

这就像现在领导出差开会一样,费祎和蒋琬一起去了汉中,讨论工作,忙完才回成都。 公元239年正月,监军姜维带着部分军队,从汉中回来驻扎在涪县。

姜维这回是带队回成都附近驻扎,有点像现在军队完成任务后回驻地休整。公元240年冬天十月,大司马蒋琬从汉中回来,住在涪县。十一月,朝廷大赦天下。同时,尚书令费祎被任命为大将军。

蒋琬回涪县休整,然后朝廷就宣布大赦,并提拔费祎当大将军,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公元241年闰月,魏国的曹爽、夏侯玄等人进攻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在兴势设下埋伏,抵抗魏军,大将军费祎率领其他军队前去救援,魏军最终撤退了。四月,安平王理去世。九月,费祎回到成都。

魏国进攻汉中,还好王平抵挡住了,费祎也及时支援,最终打退了敌人,这年费祎还回了成都。公元242年八月,皇太后去世。十二月,大将军费祎又去了汉中,巡视防务。

皇太后去世是件大事,费祎又得去汉中处理军务。公元243年六月,费祎回到成都。秋天,朝廷大赦天下。冬天十一月,大司马蒋琬去世。

费祎回成都后,朝廷又大赦,但蒋琬却去世了,这真是喜忧参半。公元244年,凉州的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人率领部众投降,卫将军姜维迎接他们,安顿在繁县。这一年,汶山平康的夷族叛乱,姜维前去讨伐,平定了叛乱。

凉州胡人投降,姜维又平定了夷族叛乱,这都是姜维的功劳。公元245年五月,大将军费祎前往汉中驻扎。秋天,涪陵的属民夷族叛乱,车骑将军邓芝前去讨伐,都平定了叛乱。

费祎去汉中,邓芝又平定了叛乱,蜀汉这几年虽然有战事,但都平息了。公元246年正月,魏国诛杀了大将军曹爽等人,魏国的右将军夏侯霸投降蜀汉。四月,朝廷大赦天下。秋天,卫将军姜维出兵攻打雍州,没有成功而返回。将军句安、李韶投降了魏国。

魏国发生内乱,夏侯霸投降,但姜维攻打雍州失败,还有将领投降魏国,这说明蜀汉的形势也不太乐观。公元247年,姜维再次出兵西平,也没有成功而返回。

姜维两次出兵都没成功,蜀汉的军事压力依然很大。公元248年夏天,大将军费祎回到成都。冬天,他又到汉寿驻扎。朝廷大赦天下。

费祎回成都后又去汉寿,朝廷再次大赦,这年吴王孙权去世,他的儿子孙琮继位为西河王。公元249年正月,大将军费祎在汉寿被魏国降将郭脩杀害。四月,卫将军姜维再次率领军队包围南安,没有成功而返回。

费祎被杀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公元250年正月,姜维回到成都。朝廷大赦天下。六月,姜维再次率领军队出兵陇西。冬天,他将狄道、河关、临洮三县的百姓迁徙到绵竹、繁县。

姜维虽然屡战屡败,但依然积极抗魏,最后还迁徙了百姓。

十八年春天,姜维回到了成都。夏天,他又带着军队从狄道出发,跟魏国的雍州刺史王经在洮西打了一仗,把王经的军队打得大败。王经退回狄道城坚守,姜维就驻扎在钟题。

十九年春天,姜维升官了,被封为大将军,负责统领军队。他和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会上邽会合,结果胡济违背约定没来。秋天八月,姜维在上邽被魏国的大将军邓艾打败了,只好退兵回成都。这一年,立他的儿子姜瓒为新平王,还下令大赦天下。

第二十年,听说魏国的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造反,姜维又率领军队从骆谷出发,到达了芒水。这一年也大赦天下。

景耀元年,姜维回到了成都。史官说看到了景星,所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宦官黄皓开始专权。吴国的大将军孙綝废掉了吴国的皇帝孙亮,立琅邪王孙休为帝。

景耀二年夏天六月,姜维的儿子姜谌被封为北地王,姜恂被封为新兴王,姜虔被封为上党王。

景耀三年秋天九月,追封故去的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

景耀四年春天三月,追封故去的将军赵云。冬天十月,大赦天下。

景耀五年正月,西河王曹琮死了。这一年,姜维再次率领军队从侯和出发,结果又被邓艾打败了,退回沓中驻扎。

话说六年夏天,魏国大举进攻蜀汉,派出了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和雍州刺史诸葛绪,从好几条路一起进攻。蜀汉这边呢,就派出了左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去抵抗。 然后蜀汉就下令大赦天下,还改元为炎兴。

到了冬天,邓艾在绵竹打败了蜀汉卫将军诸葛瞻。 邓艾听从了光禄大夫谯周的计策,谯周写信劝降,信里说:“我们蜀汉和魏国隔着江汉,相距遥远,蜀地偏居一隅,冒犯了魏国的国运,这么多年来,我们和魏国的京师相隔万里。想当初黄初年间,魏文帝派虎牙将军鲜于辅带来诏书,表示友好,打开大门,这本是大义之举,但我们蜀汉却昏庸无能,贪图安逸,几十年来都没能遵循魏国的教化。现在魏国的强大威势震慑天下,人神都归服了,我们蜀汉军队吓得魂飞魄散,面对魏国强大的军队,我们哪敢不改变态度,顺从你们的命令!所以我们命令所有将领放下武器,官府的钱财库房,我们一样都不会破坏。老百姓都在田野里,还有余粮在田间,等待魏国的恩惠,保全百姓性命。我们相信魏国一定会施恩布德,像伊尹和周公那样,包容我们的过错。现在我们特地派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带着印信和诏书,来向您表示忠诚,希望魏国能赐予我们生路。棺材就在附近,其他的话就不多说了。” 同一天,北地王谌因为国家灭亡而悲痛欲绝,先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自杀。张绍和邓良在雒县遇到了邓艾。邓艾看到信后非常高兴,立刻回信,让张绍和邓良先回去。邓艾到达成都城北,后主刘禅自己捆绑着,带着棺材来到军营门口。邓艾解开了他的绑缚,烧掉了棺材,邀请他见面,然后就封刘禅为骠骑将军。所有被围困的守军,都听从了后主的命令投降了。邓艾让刘禅住在原来的宫殿里,自己也去那里拜访。

事情还没完,等到第二年春天正月,邓艾就被抓起来了。 钟会在涪城到成都的路上造反了。钟会死了以后,蜀汉的军队到处抢劫,死伤无数,好几天才平定下来。

话说后主一家搬到洛阳后,皇帝亲自下诏书,宣布任命:“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 皇帝这意思很明显,就是正式封刘禅为安乐县公。然后皇帝开始了一番长篇大论,大概意思是: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安定团结,国泰民安。 当政者要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才能让天下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以前汉朝丢了江山,天下大乱,咱们家祖宗太厉害了,平定天下,统一天下。 蜀汉偏居一隅,长期割据一方,跟我们大魏对抗,导致战乱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这都持续好几十年了。 朕一直想着完成祖先的遗愿,让天下太平,所以才出兵平定蜀汉。 你刘禅啊,识时务者为俊杰,放弃抵抗,保全了百姓,这功劳不小! 朕现在要好好犒赏你,封你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赏赐绢帛万匹,奴婢一百人,其他东西也很多。 你的子孙后代,将会有五十多个封侯拜将。 还有你的几个大臣,樊建、张绍、谯周、郤正、张通,也都封了侯。 刘禅在泰始七年死在了洛阳。

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这待遇可真是不薄啊!皇帝这番话,既是宣布任命,也是一番政治宣示,既肯定了刘禅的顺从,也强调了魏国的强大和正统地位。 想想看,食邑万户,绢帛万匹,奴婢百人,这得是多大的财富啊! 更别说子孙后代还有封侯的可能,这简直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当然,这背后也体现了魏国对降臣的安抚政策,用优厚的待遇来巩固统治。 不过,这华丽的背后,也掩盖不了蜀汉灭亡的悲凉。 刘禅最终还是在洛阳走完了他的一生。

话说啊,人们评价说:后主刘禅,要是重用贤臣能臣,就能成为一个遵循道理的好皇帝;要是被宦官那些奸臣迷惑了,就会变成昏庸无道的昏君。《史记》里说“素丝无常,唯所染之”,这话说得真对啊!按照规矩,皇帝继位,超过一年就要改元号,可是章武三年,却改成了建兴,这从古义上来说,就违背了道理。还有啊,蜀汉没有专门的史官,也没有负责记录的官员,所以很多事情都没记录下来,灾异什么的更是一笔带过没写。诸葛亮虽然在政治上很有本事,但像这些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完善。

但是呢,诸葛亮执政十二年,年号都没变,虽然多次出兵打仗,却从不随便下赦令,这难道不值得称赞吗?诸葛亮死后,这些制度就逐渐败坏了,好坏对比一下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