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字玄德,是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在元狩六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来因为酎金案被削爵,就留在涿县住了下来。刘备的祖父刘雄,父亲刘弘,祖孙三代都在州郡做官。刘雄曾经被举荐为孝廉,官做到东郡范令。

刘备从小就没了父亲,他和母亲一起靠卖草鞋和织席子为生。他们家东南角篱笆旁边长着一棵桑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树冠茂密,像个小车盖子一样。来来往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不寻常,都说这树下将来会出贵人。刘备小时候,和其他宗族的小孩一起在树下玩耍,曾经说过:“我将来一定会坐上这种羽葆盖车!”他叔父刘子敬就警告他说:“你别胡说八道,会灭了咱们家的!”刘备十五岁的时候,母亲让他去学习,他和同宗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一起,跟着同郡的九江太守卢植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经常资助刘备和刘德然。刘元起的妻子曾说:“大家各过各的家,怎么能总是这样呢?”刘元起说:“我们家族里出了这么个孩子,他可不是普通人啊!”而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很好,因为公孙瓒年纪大,刘备把他当哥哥一样看待。刘备不太喜欢读书,喜欢养狗骑马,喜欢听音乐,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他身高七尺五寸,胳膊垂下来能到膝盖,侧着身子就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话不多,很会做人,喜怒哀乐都不轻易表露出来。他喜欢结交豪侠,年轻的时候很多人争着巴结他。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家产有上千金,他们经常在涿郡贩卖马匹,见到刘备后觉得他与众不同,就给了他很多钱财。 就这样,刘备有了资金,招募到了一批人马。

汉灵帝快驾崩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了,各州郡纷纷组织义军。刘备跟着他上司校尉邹靖一起讨伐黄巾贼,立了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后来,有个督邮到县里来公干,刘备想去拜见他,结果人家根本不搭理他。刘备一气之下,直接冲进去把督邮绑起来,狠狠地打了二百鞭,然后又解下督邮的官印,套在他脖子上,拴在马尾巴上,扬长而去。(五葬反。) 之后,刘备干脆辞官逃跑了。

过了一段时间,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毌丘毅去丹杨招兵,刘备跟着一起去。到了下邳,碰上了贼寇,刘备英勇作战,又立了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 但他没多久又辞官了。后来,他又当了高唐县尉,后来又升迁为县令。 结果县城被贼人攻破了,他就跑到中郎将公孙瓒那里去了。公孙瓒很欣赏他,把他推荐为别部司马,让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抵抗冀州牧袁绍。 刘备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后来被试任为平原县令,之后又升任平原县相。

这平原县有个老百姓叫刘平,平时看不起刘备,觉得很丢脸,居然要屈居刘备之下,于是就花钱雇了个刺客去刺杀刘备。 没想到,刺客见到了刘备后,反而不忍心下手,把事情告诉了刘备就走了。 可见,刘备的人缘儿有多好!

袁绍打公孙瓒,刘备和田楷一起在齐地驻扎军队。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派人向田楷求救,田楷和刘备就一起过去帮忙。那时候刘备自己带了一千多兵,还有幽州的乌丸和胡人骑兵,另外还招募了几千个饿肚子的人。到了徐州后,陶谦给了刘备四千丹杨兵,刘备就离开田楷,跟着陶谦了。陶谦上表推荐刘备当豫州刺史,让他驻扎在小沛。陶谦病重的时候,对他的别驾麋竺说:“只有刘备才能安定这个州啊!”陶谦死了,麋竺就带领徐州百姓迎接刘备,刘备一开始不敢接受。下邳的陈登对刘备说:“现在汉朝衰败,天下大乱,建立功业的机会就在今天!徐州富庶,人口百万,想请您来治理州事。”刘备说:“袁术就在寿春附近,他可是四世五公,天下人都归附他,您可以把徐州给他。”陈登说:“袁术骄傲蛮横,不是治理天下的主儿。现在我想帮您凑齐十万步兵骑兵,往上可以匡扶汉室,救济百姓,成就霸业,往下也可以割据一方,名垂青史。如果您不同意,我也不敢听您的。”北海相孔融也对刘备说:“袁术那种人怎么会忧国忧民呢?坟墓里的枯骨,有什么好担心的?今天的机会,老天爷都给你了,你不抓住,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刘备于是接受了徐州牧的职位。袁术来攻打刘备,刘备在盱眙、淮阴把袁术挡住了。曹操上表推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他为宜城亭侯,那一年是建安元年。刘备和袁术僵持了一个多月,吕布趁机偷袭下邳。下邳的守将曹豹叛变,暗中迎接吕布。吕布抓走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刘备就带着军队往海西撤退。杨奉、韩暹在徐州、扬州一带作乱,刘备迎战,把他们全杀了。刘备向吕布求和,吕布把他的妻子儿女还给了他。刘备派关羽守下邳。

刘备刚开始在小沛,又招募了一些兵,大概有一万多人。吕布讨厌他,亲自带兵去打刘备,刘备打败了,就逃到曹操那里去了。曹操对刘备很好,还让他当了豫州牧。刘备快要到沛县的时候,曹操就给他补充兵员和粮草,还给他增加兵力,让他去东边打吕布。吕布派高顺去攻打刘备,曹操派夏侯惇去救援,但没救成,被高顺打败了,刘备的妻子也被吕布抓走了。后来曹操亲自带兵去东边,帮刘备一起围困吕布在下邳,最后活捉了吕布。刘备也把妻子救了回来,跟着曹操回到了许昌。曹操还把刘备封为左将军,对他越来越尊重,出行坐同辆车,坐着同席而坐。

袁术想穿过徐州,从北边去投奔袁绍,曹操就派刘备带着朱灵、路招去打袁术。还没到,袁术就病死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这可是曹操说的!话说当时刘备正吃饭呢,听到这话,筷子都掉了。 之前,汉献帝的舅舅,车骑将军董承,偷偷地把皇帝的密诏给了刘备,要他一起除掉曹操。可刘备一直没动手。曹操当时很淡定地跟刘备说:“现在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了,袁绍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 刘备当时正在吃饭,筷子都吓掉了。后来刘备就和董承,还有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一起密谋。正准备行动呢,还没开始,事情就败露了,董承他们都被杀了。

刘备占领了下邳。朱灵他们回来后,刘备就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留下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到了小沛。东海的昌霸造反了,很多郡县都背叛曹操,投奔了刘备,刘备的兵一下子就多了几万人。他还派孙乾去和袁绍联络,结果曹操派刘岱、王忠去打他,也没打赢。五年后,曹操东征刘备,刘备打败了。曹操把刘备的兵都收编了,还抓走了刘备的妻子,连关羽也一起抓走了。

刘备离开青州的时候,青州刺史袁谭,本来就是刘备以前推荐的优秀人才,亲自带兵迎接刘备。刘备跟着袁谭到了平原,袁谭就派人去告诉袁绍。袁绍派兵在路上迎接刘备,自己也从邺城出来两百里,和刘备见面。他们在一起待了一个多月,之前丢失的士兵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汝南的黄巾军首领刘辟等人背叛曹操投靠袁绍。袁绍就派刘备带兵和刘辟他们一起攻打许昌。这时候,关羽逃跑了,回到了刘备身边。曹操派曹仁带兵去打刘备,刘备又回到了袁绍的军队里。但是刘备心里想离开袁绍,就劝袁绍去联合荆州牧刘表。袁绍就派刘备带兵回到汝南,和龚都等贼兵联合,兵力达到了几千人。曹操派蔡阳去攻击他们,结果被刘备杀了。

曹操打败袁绍后,从南方进攻刘备。刘备就派麋竺、孙乾去和刘表联系,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用最高的礼节款待他,还增加了他的兵力,让他驻扎在新野。荆州的豪杰纷纷投奔刘备,刘表开始怀疑刘备的心思,暗中防备他。派刘备去抵挡夏侯惇、于禁等人在博望。过了很久,刘备设下埋伏,突然烧毁营寨假装逃跑,夏侯惇他们追击,结果被伏兵打败了。

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刘备劝刘表趁机袭击许昌,但是刘表没采纳。曹操南征刘表,正好赶上刘表去世,他的儿子刘琮继位,派人向曹操投降。刘备驻扎在樊城,不知道曹操已经来了,到了宛城才听到消息,于是就带着军队离开了。路过襄阳,诸葛亮劝刘备攻击刘琮,就能得到荆州。刘备说:“我于心不忍啊!”于是就派人叫刘琮出来,刘琮吓得不敢出来。刘琮的部下和荆州的很多人投奔了刘备。等到到达当阳的时候,刘备的军队已经有十多万人,辎重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路。刘备还另外派关羽带几百艘船,去会合江陵的军队。有人劝刘备说:“应该赶紧去保住江陵,现在虽然兵多,但是穿甲的士兵很少,如果曹操的军队来了,拿什么抵抗呢?”刘备说:“成就大事一定要以人为本,现在大家都归顺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呢!”

曹操知道江陵囤积了不少军需物资,担心刘备先抢占了,所以就丢下大批的行李辎重,轻装简从地赶往襄阳。结果听说刘备已经过去了,曹操就带着五千精锐骑兵火速追击,一天一夜狂奔三百多里,终于追上了刘备在当阳的长坂坡。刘备丢下老婆孩子,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他们几十个骑兵就逃跑了,曹操这一仗可真是大获全胜,抓了好多人,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刘备斜着身子往汉津跑,正好碰上船只,顺利渡过沔水,又遇到了表兄江夏太守刘琦,刘琦带了一万多兵马,跟刘备一起到了夏口。刘备派诸葛亮去跟孙权联络感情,孙权派周瑜、程普他们带了几万水军,跟刘备一起合力,在赤壁跟曹操打了一仗,把曹操打得大败,还烧了他的船只。刘备和吴军水陆并进,一路追击到南郡,那会儿正好碰上瘟疫,曹操的军队死伤惨重,曹操只好撤兵回去了。

刘备上表推荐刘琦当荆州刺史,又往南边征讨了四个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投降了。庐江的雷绪带着几万兵马也来投降了。后来刘琦生病死了,大家推举刘备当荆州牧,刘备就在公安办公。孙权有点怕刘备势力做大,就主动把妹妹嫁给刘备来巩固关系,刘备也到京师去拜见孙权,加深彼此的感情。孙权派使者来,说想跟刘备一起攻打蜀地,有人觉得应该答应孙权,但是孙权最终也没能越过荆州去攻打蜀地,蜀地最终还是落入了刘备之手。

荆州主簿殷观建议说:“如果我们给孙权当先锋,攻打蜀地没成功,退回来还得受孙权的牵制,到时候可就麻烦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表面上支持孙权攻打蜀地,但同时说我们新占领的几个郡还没稳定下来,暂时不能轻举妄动,这样孙权肯定不敢越过我们独自去攻打蜀地。这样进退有据,就能同时得到吴蜀两地的利益。”刘备采纳了殷观的建议,孙权果然打消了攻打蜀地的念头。后来刘备把殷观提拔为别驾从事。

公元16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要派钟繇等人去汉中讨伐张鲁,心里特别害怕。他手下的别驾从事张松就劝他说:“曹操的军队天下无敌,要是他借着攻打张鲁的机会顺便拿下蜀地,谁能挡得住他呢?”刘璋说:“我当然也担心这事,但还没想出办法来。”张松接着说:“刘备,是您家的宗亲,又是曹操的死对头,而且他很擅长打仗。如果让他去打张鲁,张鲁肯定会被打败。张鲁一败,益州就安全了,就算曹操来了,也奈何不了我们。”刘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派法正带着四千人去迎接刘备,前后送的礼物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多得不得了。法正还跟刘璋详细分析了怎么拿下益州的策略。刘备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己带着几万步兵进入益州。到了涪城,刘璋亲自出来迎接,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张松让法正私下里告诉刘备,还有谋士庞统也建议,趁这个机会直接拿下刘璋。刘备说:“这是大事,不能操之过急。”

刘璋给刘备封了大司马的官职,还让他当司隶校尉;刘备也给刘璋封了镇西大将军,让他继续当益州牧。刘璋还增加了刘备的兵力,让他去攻打张鲁,还让他负责督促白水军的作战。刘备手下总共有了三万多人马,武器装备和物资都很充足。这一年,刘璋回到了成都。刘备北上到了葭萌关,并没有马上攻打张鲁,而是先努力积攒民心,广施恩德,争取大家的支持。

明年,曹操要攻打孙权,孙权就赶紧派人求刘备帮忙。刘备派人去跟刘璋说:“曹操打吴国,吴国现在情况危急啊!孙家和我们本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而且乐进现在在青泥跟关羽僵持着,咱们要是不去救关羽,乐进肯定要大获全胜,然后直接打过来,那咱们的危险比鲁肃还要大!鲁肃那边的贼寇,根本不足为虑。” 于是刘备就向刘璋要一万兵马和军需物资,准备东征。刘璋只给了他四千兵,其他的物资也只给了他一半。

张松给刘备和法正写信说:“现在大事眼看就要成功了,怎么能放弃这次机会呢!”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害怕祸及自己,就把张松的计划告诉了刘璋。于是刘璋就把张松抓起来杀了,这一下,他和刘备的矛盾就彻底爆发了。刘璋下令,关隘里的将领们不准再和刘备通信。刘备一听,大怒!他把刘璋派来白水军的督军杨怀叫来,狠狠地责备他无礼,直接把他杀了。然后,刘备派黄忠和卓膺带兵攻打刘璋。

刘备亲自带兵到了关中,把将士们的家眷都留在那里作人质,然后跟黄忠、卓膺他们一起,进兵到达涪城,占领了这座城池。刘璋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人去涪城抵抗刘备,结果都被打败了,退守绵竹。刘璋又派李严去督促绵竹的军队,结果李严率领军队投降了刘备。刘备的军队越来越强大了,他派兵平定了周围的各个县城。诸葛亮、张飞、赵云他们带兵沿江而上,分别占领了白帝城、江州、江阳,只有关羽还留在荆州镇守。刘备继续进攻,包围了雒城;当时刘璋的儿子刘循在城里死守,被围困了将近一年。

公元19年夏天,雒城被攻破了,蜀军围攻成都几十天后,刘璋投降了。蜀地富饶安乐,刘备设宴款待士兵,把成都城里的金银分赏给将士们,还把粮食布匹都还给了他们。刘备重新担任益州牧,诸葛亮是他的重要助手,法正担任军师,关羽、张飞、马超是他的得力干将,许靖、麋竺、简雍则是他的朋友宾客。就连以前刘璋重用的董和、黄权、李严,刘璋的亲家吴壹、费观,以及被刘璋排挤的彭羕,还有以前跟刘备有嫌隙的刘巴,都被刘备委以重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有抱负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效力。

第二年,孙权听说刘备已经得到了益州,就派使者来要荆州。刘备说:“等拿下凉州,再把荆州给你们。”孙权很生气,就派吕蒙偷袭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率领五万大军到公安,命令关羽进军益阳。这一年,曹操平定了汉中,张鲁逃到了巴西。刘备听说后,和孙权重新和好,约定荆州、江夏、长沙、桂阳归东吴所有,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所有,然后刘备撤兵回江州。刘备派黄权带兵去迎接张鲁,结果张鲁已经投降曹操了。曹操派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多次侵犯巴蜀边境。刘备命令张飞率军进攻宕渠,与张郃在瓦口交战,打败了张郃,张郃收兵退回南郑。刘备也回到了成都。

公元23年,刘备率领众将进攻汉中。他分别派吴兰、雷铜等将军进军武都,结果都被曹操的军队俘虏了。刘备在阳平关驻扎下来,与夏侯渊、张郃等人对峙。

话说公元218年的春天,刘备从阳平出发,渡过沔水,沿着山路慢慢前进,在定军山附近扎营建起了军事据点。曹操手下的将领夏侯渊带兵过来抢地盘。刘备就命令黄忠占据有利地形,擂鼓呐喊,猛攻夏侯渊的军队。结果,大获全胜,不仅打败了夏侯渊的军队,还把夏侯渊和曹操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颙都给杀了。

这消息传到曹操耳朵里,他可是从长安带兵南下呢!刘备却很淡定,远远地就对大家说:“曹操虽然来了,但是没啥用,汉中迟早是我的!” 曹操大军到了之后,刘备就收缩兵力,依托险要地势坚守,就是不跟曹操正面冲突。 这僵持的局面持续了好几个月,刘备这边的士兵每天都有伤亡。

到了夏天,曹操一看这仗没法打,也只好灰溜溜地撤兵了。 这样一来,汉中就彻底落入刘备手中了。 刘备趁胜追击,派刘封、孟达、李平等将领去攻打驻守在上庸的申耽。

秋天,好多大臣一起向刘备上奏,说刘备应该当汉中王,然后就给汉献帝写了一封奏章,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一百二十人,共同上书陛下:古时候,尧帝那么圣明,可朝中还有四凶作乱;周成王仁义贤明,可还有四国来攻打;吕后称制,结果诸吕家族要篡权夺位;孝昭帝年纪小,上官桀就敢谋反。这些都是因为那些人掌握了权力,为非作歹,国家差点就完蛋了。如果不是舜、周公、朱虚侯、博陆侯这些厉害人物,国家早就乱套了。

陛下您圣明英武,治理天下,却偏偏遭遇了这么大的困难。董卓先作乱,把京畿地区都给毁了;曹操接着作乱,篡夺了大权;皇后和太子都被毒死了,天下大乱,百姓遭殃。陛下长期受困扰,住在偏远的小地方,国家没有主心骨,皇上的命令传达不出去,皇权都快被篡夺了。刘备将军,豫州牧、荆州牧、益州牧,宜城亭侯,他接受了朝廷的爵位,一直想着为国家出力,报效国家。他看清了当时的局势,非常愤怒,和车骑将军董承一起密谋除掉曹操,想安定国家,恢复旧都。可惜董承办事不力,让曹操逃过一劫,继续作恶,残害百姓。我们这些大臣每天都担心国家会像以前那样发生大乱,夜里都睡不好觉,提心吊胆的。

以前《尚书》里就说要重视宗族关系,周朝也一直重视同姓诸侯,诗经里也记载了这些,说明这是长久以来就有的规矩。汉朝刚建立的时候,也是分封土地给皇室宗亲,所以才能平定诸吕之乱,奠定太宗的基础。我们这些大臣都是刘备的亲信,我们心里都想着国家,想着平定叛乱。自从曹操在汉中战败后,天下的英雄都纷纷来投奔刘备,可是刘备的爵位还不够高,也没有得到九锡的待遇,这不利于稳定国家,光宗耀祖。现在刘备在外领兵,朝廷的命令也传达不到他那里。以前河西太守梁统等人,在汉中兴起的时候,因为地处山区,地位差不多,不能互相统率,最后推举窦融为元帅,才取得了胜利,打败了隗嚣。现在国家面临的危机,跟当时陇西、蜀地的情况差不多。曹操吞并天下,残害大臣,朝廷内部也面临着危险,可是抵御外敌的措施还没建立起来,真是令人寒心。

所以我们根据以前的制度,建议封刘备为汉中王,拜他为大司马,统领军队,联合各路诸侯,消灭敌人。以汉中、巴郡、蜀郡、广汉郡、犍为郡为他的领地,行政制度参照汉初诸侯王的模式。权宜之计,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可以实行。等到平定天下后,我们这些大臣愿意承担责任,即使死了也无怨无悔。”于是,他们在沔阳设坛,摆开阵势,群臣列席,读完奏章后,就给刘备戴上了汉中王的帽子。

先主跟汉献帝说:“我能力有限,却担任着上将军的重任,统领三军,在外执行任务,却没能消灭寇贼,安定王室,让您的圣旨长期得不到执行,天下动荡不安,我每天都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当初董卓作乱,之后群雄并起,残害百姓。多亏您的圣德和神威,得到上天和百姓的拥护,一些忠义之士奋起讨伐,上天也降下惩罚,暴虐的贼人都被消灭了。只有曹操,迟迟没有被除掉,他篡夺了国家大权,为非作歹。我以前和车骑将军董承一起计划讨伐曹操,但计划泄露,董承被杀害,我也四处逃亡,没能完成忠义之举。结果让曹操更加嚣张跋扈,杀害了皇后和皇子。虽然我联合了一些人,想着要奋力一搏,但由于实力不足,多年来都没能取得什么成效。我总是担心自己会战死沙场,辜负了您的恩情,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心里非常着急。现在我的属下们认为,古代的《虞书》强调要团结宗族,互相勉励,五帝时期也一直沿用这个方法。周朝两代,都依靠诸侯的辅佐。高祖刘邦创业时,尊崇皇室子弟,设立了九个诸侯国,最终消灭了吕氏,安定了皇室。现在曹操为人奸诈,党羽众多,心怀鬼胎,篡权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而皇室力量薄弱,宗室成员没有地位,我参考了古代的先例,权宜之计,接受了汉中王、大司马的职位。我反复自省,深感自己受了国家的大恩,却未能有所作为,已经得到了过多的赏赐,不应该再担任高位,招致非议。我的属下们逼着我,让我为国家大义着想。我退一步想,如果寇贼不除,国家危难不除,皇室宗庙将要倾覆,社稷将要灭亡,那我的罪过就大了。为了安定朝廷,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我必须谨慎考虑,避免将来后悔。所以我听从大家的意见,接受了印玺,以增强国威。虽然爵位很高,恩宠很厚,但我心里充满了忧虑和责任,惶恐不安,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一样。我会尽我所能,激励军队,团结一切正义的力量,顺应天意,讨伐奸贼,安定社稷,报答您的恩情。我特地写信,把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印绶送还。”于是他回到成都。他任命魏延为都督,镇守汉中。这时关羽正在攻打曹操的将领曹仁,并且俘虏了曹仁的部将于禁。不久之后,孙权偷袭杀死了关羽,夺取了荆州。

话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改年号为黄初。听说汉献帝驾崩了,刘备就给他办丧事,追谥他为孝愍皇帝。

之后,好多吉祥的征兆接连不断地出现,日月星辰都闪耀异常。于是,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等一大帮官员就上书给刘备说:“我们听说过《河图》、《洛书》、五经的谶纬之说,这些都是孔子认可过的,而且这些预言都一一应验。你看,《洛书甄曜度》里说:‘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又说:‘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还说:‘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也说:‘帝三建九会备。’我们这些老臣,在父亲们还在世的时候,就看到西南方向经常出现黄色的气体,直冲云霄,高达几十丈,这景象持续了很多年,而且经常伴随着祥云和清风,从北极星附近降落下来,这都是非常吉利的征兆啊!

另外,在过去的二十二年里,还多次出现像旗帜一样的异象,从西方一直飘到东方,在天空正中运行,《河图》、《洛书》上说:‘这预示着天子将要从这个方向出现。’而且,这几年太白星、荧惑星、填星,老是跟着岁星跑。想当初汉朝刚建立的时候,也是五星连珠,围绕着岁星运转;岁星代表着帝王之位,汉朝的国运在西方,而帝王之位在岁星之上,所以汉朝历来都用岁星来预测帝王的兴衰。现在看来,一定会有圣明的君主在这个地方兴起,从而实现中兴大业。以前汉献帝还在,所以大家都不敢明说。最近荧惑星又追着岁星跑,出现在胃宿、昴宿、毕宿这几个星宿;昴宿、毕宿是天上的枢纽,经书上说:‘帝王之星在此,邪恶都会消失。’我们仔细推算一下,这些预兆都符合天象,而且不止一例。我们听说过,圣明的君主是顺应天意而生的,既符合天命,又顺应天时,所以才能应运而生,与神灵相通。我们希望大王您能顺应天命,安抚百姓,尽快成就大业,让天下太平!”

好家伙,许靖、糜竺、诸葛亮他们一群大佬,联名上书说:曹丕那小子篡权夺位,灭了汉朝,抢了皇位,还欺负忠臣良将,太不是东西了!老百姓和鬼神都恨死他了,都盼着刘家的人回来!现在皇帝都没了,全国人心惶惶,不知道该听谁的。之前已经有八百多人上书了,都说看到了祥瑞,预言都应验了。你看,黄龙都出现在武阳赤水的,九天才飞走!《孝经援神契》里写着:“德行高深如同渊泉,就会有黄龙出现”,龙是君王的象征啊!《易经》乾卦九五爻辞说“飞龙在天”,大王您正是要像飞龙一样,登上帝位啊!还有之前关羽围困樊城襄阳的时候,襄阳有两个老百姓张嘉和王休献上了传国玉玺,玉玺沉到汉水里,在水底闪闪发光,光芒冲天!汉朝,可是高祖皇帝打天下建立的国号啊,大王您继承先帝遗志,也是在汉中起家的。现在传国玉玺自己显灵了,从襄阳,也就是汉水的下游出现,这分明是上天要您继承汉室江山啊!这可是天命,不是人力能左右的!

以前周朝出现乌鱼这种祥瑞,大家都说这是好兆头。咱们祖宗接受天命的时候,图谶都提前出现了,用来证明天命所归。现在上天又降下祥瑞,好多儒生都跑到河洛地区去了,孔子的预言和记载,都应验了!大王您是孝景皇帝中山靖王的后代,血统纯正,上天保佑,您英明神武,仁义道德,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天下人都归心于您。根据天象图谶,您的名字早就注定要当皇帝了!您应该赶紧登基,继承先祖基业,延续汉室香火,天下百姓都盼着呢!我们和许慈、孟光一起,准备好了登基大典的礼仪,就等您选个好日子登基了。

于是刘备在成都武担南面登基称帝。他写了一篇诏书: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日,我刘备,恭敬地用黑色的公牛和牡羊祭祀皇天上帝、后土和众神:汉朝统治天下,历经数代,国运绵长。以前王莽篡位,光武帝奋起反抗,恢复了汉室江山。现在曹操用兵残暴,杀害了皇帝和皇后,罪恶滔天,不顾天意。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父亲的暴行,窃取了帝位。大臣将士们认为社稷已经衰败,我应该修补它,继承先祖的基业,执行天罚。我德行不够,害怕担当不起帝位。我询问了百姓,也询问了蛮夷首领,大家都说:天命不可违抗,祖业不可久弃,天下不可无主。天下人都盼着我。我畏惧天命,又害怕汉朝的江山就此湮灭,所以选择在元旦这天,和百官一起登坛,接受皇帝的玺绶。

“把祭品烧了,埋在地里,然后告诉天地诸神,希望神明保佑汉朝,永远安定四海!”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举行完祭祀活动后,要把祭祀用的东西烧掉掩埋,然后向上天禀告,祈求神灵保佑汉朝江山永固,天下太平。 这是一种古代的祭祀仪式和祈福方式的描述,语气庄重而虔诚。 “脩燔瘗”指的是祭祀的具体步骤,包含了烧烤祭品和掩埋祭品的动作。“告类于天神”是向神明禀告的意思。“惟神飨祚于汉家”是祈求神明保佑汉朝的意思。“永绥四海”则是祈求天下永远太平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祝福,以及对神明的虔诚信仰。

公元221年夏天四月,朝廷大赦天下,还改了年号。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许靖被任命为司徒。接着,朝廷设置了各种官职,修建了宗庙,还举行了祭祀高祖皇帝以下历代先祖的盛大仪式。五月,立吴氏为皇后,刘禅被立为皇太子。六月,刘永被封为鲁王,刘理被封为梁王。可惜的是,车骑将军张飞被自己手下的人杀害了。话说之前,先主刘备因为孙权偷袭关羽的事儿,心里一直憋着火,打算东征讨伐孙权。到了秋天七月,刘备就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去打吴国了。孙权赶紧派人送来求和的信,但刘备当时气得火冒三丈,根本不答应。吴国的将领陆议、李异、刘阿他们就在巫县和秭归驻扎下来,准备迎战。咱们这边的将军吴班和冯习从巫县打败了陆议他们,军队推进到秭归,这时候武陵地区的五溪蛮夷也派人来请求出兵帮忙。

第二年春天正月,刘备的军队回到秭归。将军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在夷陵驻扎,占据了长江东西两岸。二月,刘备从秭归出发,率领众将士翻山越岭,在夷陵的猇亭扎营。从佷山到武陵这一带,刘备还派侍中马良去安抚五溪蛮夷,这些蛮夷部落都纷纷表示愿意响应刘备。镇北将军黄权则率领江北的军队,在夷陵道上抵挡吴军的进攻。夏天六月,在秭归一带出现了长达数十丈,宽十余里的黄气,这可是不祥之兆啊!十多天后,陆议率军在猇亭大败刘备军队,将军冯习、张南等都战死了。刘备从猇亭败退回秭归,收拾残兵败将,然后弃船走陆路,退到鱼复,还把鱼复县改名为永安。吴国的李异、刘阿他们紧追不舍,在南山驻扎下来。到了秋天八月,刘备才收兵回巫县。这期间,司徒许靖去世了。冬天十月,刘备下令丞相诸葛亮在成都修建南北郊的祭祀场所。孙权听说刘备退守白帝城,心里非常害怕,又派人来求和。刘备这次答应了,派太中大夫宗玮去回复孙权。到了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身体不好,就举兵自保,准备对抗朝廷。

公元234年春天二月,丞相诸葛亮从成都出发前往永安。三月,黄元带兵攻打临邛县。诸葛亮派将军陈曶去讨伐黄元,黄元兵败,顺着江流往下游逃窜,结果被自己的亲兵绑了,活捉送到成都,然后被斩首了。 那时候先主刘备已经病得很重了,临终前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还让尚书令李严做副手。夏天的四月癸巳日,先主在永安宫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奏说:“我听说先帝刘备仁德深厚,恩泽广被天下,可惜上天不佑,他病重弥留之际,在这个月的二十四日突然驾崩了,我和朝廷百官都痛哭流涕,如同失去父母一般悲痛。现在根据先帝遗诏处理后事,一切都要按照大宗法制度来办,礼仪方面稍有增减都要谨慎小心;百官要举行哀悼仪式,三日后脱去丧服,到下葬那天再重新穿上丧服;各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后就可以脱去丧服了。我诸葛亮亲自接受了这个命令,对神灵充满敬畏,不敢违抗。请允许我发布命令,让大家遵照执行。” 五月,刘备的梓宫从永安运回成都,谥号为昭烈皇帝。秋天八月,葬在了惠陵。

后人评价说:先主刘备为人弘毅宽厚,善于识人用人,大概继承了高祖刘邦的气度,具备了英雄的才能。他临终前把国家托付给诸葛亮,心里毫无二心,这真是君臣之间至诚至信的典范,是古今少有的盛事。 他的军事才能和权谋策略,比不上曹操,所以他的势力范围也比较小。但是他意志坚定,从不屈服,这或许是因为他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足以独当一面,所以不仅是为了争夺利益,也是为了避免祸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