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字曼成,是山阳郡钜野县人。他父亲李乾,是个很有魄力的人,手下聚集了数千户人家,都在乘氏县一带。黄巾起义平定后,李乾带着他的部下追随曹操,参与了在寿张击败黄巾军的战役,之后又跟着曹操去打袁术,以及征讨徐州。吕布造反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乘氏县去安抚各县。吕布的别驾薛兰和治中李封想拉拢李乾一起叛变,但李乾没答应,结果就被薛兰和李封给杀了。曹操就让李乾的儿子李整继承他父亲的兵权,和其他的将领一起攻打薛兰和李封。薛兰和李封被打败了,李整因为平定兖州各县有功,官职也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被调到颍阴县当县令,后来又升任中郎将,统领李整原来的军队,最后还当上了离狐太守。

李典这一支,从他父亲李乾开始就跟着曹操,一路立下不少功劳。李乾虽然最后被杀,但他的儿子李整继承了父业,也为平定叛乱做出了贡献,最终官至青州刺史。而李典本人,则在父亲和兄长之后,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在官场上稳步上升,最终也成为了一方太守。 可见,李家父子兄弟,都是曹操手下的忠实将领,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

话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典韦率领族人和部下,积极运送粮食和布匹支援军队。袁绍战败后,曹操任命典韦为裨将军,驻守安民。后来曹操攻打谭、尚二人于黎阳,派典韦和程昱等人用船运送军粮。结果,谭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兵占据河上,切断了水道。曹操命令典韦和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改走陆路。” 典韦和众将领商量说:“高蕃兵力少,装备差,却依仗河水,肯定有所懈怠,我们攻击他一定能取胜。军队内部不应互相掣肘;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应该大胆去做,应该赶紧攻击他!”程昱也同意这个意见。于是他们渡过黄河,攻击高蕃,大获全胜,水道也畅通了。

刘表派刘备北上进攻,到达叶县,曹操派典韦跟随夏侯惇抵挡。刘备突然烧毁营寨撤退,夏侯惇率领军队追击。典韦说:“敌人无缘无故撤退,肯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茂盛,不能追击!”夏侯惇不听,和于禁一起追击,典韦留下来守卫。结果夏侯惇他们果然中了埋伏,战况不利,典韦前去救援,刘备看到援军到来,才四散逃走。后来,典韦参与了围攻邺城的战役,邺城攻克后,他又和乐进一起围困高干于壶关,攻打管承于长广,都取得了胜利。典韦被提升为捕虏将军,被封为都亭侯。

典韦的族人和部下三千多户人家,居住在乘氏,他们主动请求搬迁到魏郡。曹操笑着说:“你这是想效仿耿纯吗?”典韦回答说:“我能力低微,功劳小,却得到如此高的爵位和赏赐,确实应该举族效力;而且现在战争还没结束,应该巩固郊外的城池,以控制四方,这并非效仿耿纯。”于是,典韦把一万三千多口族人和部下迁到了邺城。曹操非常赏识他,提升他为破虏将军。后来,典韦与张辽、乐进一起驻守合肥,孙权率领大军包围合肥,张辽想奉命出战。张辽、乐进、典韦三人素来不和,张辽担心他们不会听从,典韦慷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考虑怎么应对敌人的计策就行了,我能因为私人的恩怨而忘记国家大义吗!”于是,典韦率领军队和张辽一起,打败了孙权,迫使孙权撤退。曹操又赏赐典韦一百户人家,加上以前的,一共三百户。

李通这个人,特别喜欢学习,为人儒雅,从不跟那些武将争功劳。他很尊重那些有才华的士大夫,总是谦虚谨慎,好像自己什么都不懂似的,军营里的人都称他为长者。他三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儿子李祯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文帝即位,想起李通在合肥的功劳,就增加了李祯的食邑一百户,还赐给李通一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也是一百户;并且追谥李通为愍侯。

李通,字文达,是江夏平春人。因为他仗义疏财,在江夏和汝南一带很有名气。他和同郡的陈恭一起在朗陵起兵,很多人纷纷投奔他们。当时有个叫周直的人,手下有两千多户人家,表面上和陈恭、李通合作,暗地里却阳奉阴违。李通想暗中杀了周直,但是陈恭不同意。李通看陈恭优柔寡断,就自己做主,约周直见面喝酒,酒酣之际,杀了周直。周直的部下大乱,李通就带领陈恭一起杀了周直的那些头目,彻底吞并了他们的队伍。后来,陈恭的妻弟陈郃杀了陈恭,夺取了他的兵权。李通攻破了陈郃的军队,斩杀了陈郃的头,去祭奠陈恭的坟墓。他还活捉了黄巾军的大帅吴霸,并使其部下投降。 碰上大饥荒的时候,李通倾尽家产赈济灾民,和士兵们一起吃糠咽菜,大家都争着为他效力,所以盗贼都不敢来犯。

建安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夏侯惇带着很多人去许昌拜见曹操。曹操任命他当振威中郎将,让他驻守汝南的西边。后来曹操去讨伐张绣,刘表派兵去帮张绣,曹操的军队打得很吃力。夏侯惇带兵半夜赶到曹操那儿,曹操这才得以重新组织军队反击,夏侯惇冲锋在前,大败张绣的军队。 曹操升他为裨将军,封他为建功侯,还把汝南的两个县分出来,让他当阳安都尉。

后来,夏侯惇妻子的伯父犯了法,朗陵县令赵俨抓了他,判了他死刑。那时候,判死刑的权力掌握在地方长官手里,夏侯惇的妻子哭着求赵俨饶了他伯父的命。夏侯惇说:“我现在正和曹操一起出力打仗,不能因为私事而耽误公事。” 他夸赞赵俨执法公正,不徇私情,虽然两人是亲戚。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袁绍派人来请夏侯惇当征南将军,刘表也暗中拉拢他,都被夏侯惇拒绝了。夏侯惇的亲戚和部下都哭着说:“现在我们孤军奋战,失去了强大的外援,很快就要完蛋了,不如赶紧投奔袁绍吧!”夏侯惇拔出剑指着他们大骂:“曹操聪明睿智,一定会统一天下。袁绍虽然现在很强大,但他用人不当,最终也会被别人打败的。我誓死效忠曹操!” 然后他杀了袁绍的使者,把印信和官职送回给曹操。

他还打败了地方上的几个贼寇瞿恭、江宫、沈成等人,把他们的脑袋送给了曹操,平定了淮汝地区。 曹操又封他为都亭侯,让他当汝南太守。 当时有个叫张赤的贼寇带着五千多户人家聚集在桃山,夏侯惇攻破了他们的老巢。 刘备和周瑜围攻曹仁在江陵,还派关羽断绝曹仁北边的道路。夏侯惇率领军队去支援曹仁,他下马拔掉鹿角,冲进包围圈,一边打仗一边前进,去迎接曹仁的军队,他的勇猛超过了所有将领。

后来夏侯惇生病去世了,那年他四十二岁。 朝廷追赠他二百户人家,加上以前的,一共四百户。 文帝即位后,追谥他为刚侯。 朝廷下诏说:“当年袁绍作乱的时候,从许昌、蔡州以南,很多人都动摇,想投靠袁绍。夏侯惇坚持正义,毫不动摇,让那些动摇的人安定下来,朕非常欣赏他。 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夏侯基虽然继承了他的爵位,但还不足以报答他的功劳。夏侯基的哥哥夏侯绪以前在樊城驻守,也有功劳。为了表彰他们家族的功劳,就封夏侯基为奉义中郎将,夏侯绪为平虏中郎将,以示奖励。”

臧霸,字宣高,是泰山人。他爹臧戒,在县里当狱吏,办事公正,从不听从太守的私欲枉法杀人。太守气得不行,下令把臧戒抓到府里,当时押送的人有一百多。臧霸当时才十八岁,带着几十个家丁,直接在费西山里把人给截了,押送的人谁也不敢动,于是臧霸就带着他爹一起逃亡到东海,从此就以勇敢闻名了。

黄巾起义的时候,臧霸跟着陶谦打败了黄巾军,被封为骑都尉。后来臧霸在徐州收兵,和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一起聚集了很多人马,臧霸当了老大,驻扎在开阳。曹操讨伐吕布的时候,臧霸他们带兵去帮吕布。吕布被抓之后,臧霸就躲起来了。曹操下令四处搜捕,找到了臧霸,曹操见了他很高兴,就让他去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的哥哥孙康等人,他们都投降了曹操。曹操任命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把青州和徐州这两州的地盘都交给了臧霸管。

曹操在兖州的时候,任命徐翕和毛晖为将领。兖州发生叛乱,徐翕和毛晖都叛变了。后来兖州平定之后,徐翕和毛晖逃跑了,投奔了臧霸。曹操跟刘备说,让刘备告诉臧霸,把这俩人的脑袋送来。臧霸对刘备说:“我臧霸之所以能自立门户,就是因为我不做这种事。我受了曹操的大恩,不敢违抗命令。但是像您这样的英明君主,可以用道理来说服,希望将军您能替我向曹操解释一下。”刘备把臧霸的话告诉了曹操,曹操叹了口气,说:“这是古代人才会做的事,而你却能做到,这是我的心愿啊!”于是就让徐翕和毛晖都当了郡守。

那时候曹操正在跟袁绍对峙,臧霸经常带着精兵进入青州,所以曹操才能专心对付袁绍,不用担心东边的情况。曹操在南皮打败了袁谭,臧霸他们去祝贺。臧霸趁机请求把他的家人和将领们的家属送到邺城去,曹操说:“诸位忠义孝顺,哪里还需要这些!以前萧何把家人送到宫里侍奉,高祖刘邦也没拒绝;耿纯烧掉房子和棺材跟着光武帝打仗,光武帝也没阻止,我还能用什么来回报你们的忠义呢!”

东州地区战乱不断,臧霸他们坚持正义,征讨暴乱,平定了海岱地区,功劳很大,都被封为列侯。臧霸被封为都亭侯,加封威虏将军。他还和于禁一起讨伐昌豨,和夏侯渊一起讨伐黄巾军余孽徐和等人,都有功劳,被提升为徐州刺史。沛国人武周当了下邳县令,臧霸很敬佩他,亲自去县衙拜访他。县里的主簿总詷违法乱纪,武周查出了他的罪行,把他抓起来审问,臧霸更加敬佩武周。

臧霸跟随曹操讨伐孙权,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两次进入巢湖,攻打居巢,打败了孙权的军队。张辽讨伐陈兰的时候,臧霸被派去皖地,讨伐吴将韩当,让孙权没法救援陈兰。韩当派兵来阻击臧霸,臧霸在逢龙和他们作战,韩当又派兵在夹石埋伏臧霸,结果被臧霸打败了,臧霸就驻扎在舒县。孙权派几万人乘船驻扎在舒县口,分兵去救陈兰,听说臧霸的军队在舒县,就逃跑了。臧霸夜里追击,到天亮的时候,已经走了百多里,前后夹击敌人。敌人非常窘迫,上不了船,跳水的人很多。因此孙权的军队没能救出陈兰,张辽最终打败了陈兰。

臧霸跟随曹操在濡须口讨伐孙权,和张辽一起当先锋,路上遇到了大雨,大军先到了,水位上涨了,敌人的船只稍微前进了一些,将士们都很不安。张辽想撤退,臧霸阻止了他,说:“你比我更了解形势,难道要丢下我们吗?”第二天果然下了命令。张辽回来后把这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很欣赏臧霸,任命他为扬威将军,给他节钺。后来孙权请求投降,曹操回师,留下臧霸和夏侯惇等人驻守居巢。

文帝当上皇帝后,把霸调到东边当了个镇东将军,还升了他的爵位,封他做了武安乡侯,让他管着青州的军事。后来文帝正式登基当皇帝了,又把霸的爵位升成了开阳侯,之后又改封为良成侯。 他和曹休一起打吴国,在洞浦打败了吕范。之后,霸被调回朝廷当了执金吾,官职也升到了特进。 皇帝每逢有军事行动,都会去问问他的意见。

明帝当了皇帝以后,又赏赐了霸五百户人家,加上之前的,一共三千五百户。霸去世了,死后被追封为威侯。他的儿子艾继承了他的爵位。艾做到青州刺史、少府这么高的位置。艾去世后,被追封为恭侯。他的儿子权继承了他的爵位。 说起来,霸这辈子立了不少功劳,皇帝一共封了他的三个儿子为列侯,还给一个儿子赐了关内侯的爵位。

孙观也做到青州刺史,还被授予了假节的权力,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孙权,结果在战场上受了伤,后来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毓继承了他的爵位,也做到青州刺史。

文聘,字仲业,是南阳宛县人,曾经是刘表手下的重要将领,负责抵御北方的敌人。刘表死后,他的儿子刘琮继位。曹操攻打荆州,刘琮投降了曹操,并想带着文聘一起走。但文聘说:“我都没能保住荆州,只能接受惩罚了。”曹操渡过汉水后,文聘才去见他。曹操问他:“你怎么来这么晚?”文聘回答说:“之前我没有辅佐好刘荆州,没能好好侍奉朝廷,荆州虽然失守了,但我一直想守住汉川,保护好这片土地,活着不辜负百姓的期望,死了也不愧对天地。无奈之下,才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心里充满了悲痛和惭愧,实在没脸早点来见您。”说着,文聘就哭了起来,泣不成声。曹操也被他感动了,说:“仲业,你真是个忠臣啊!”于是厚待了他。

曹操给了文聘兵权,让他和曹纯一起追击刘备的长坂坡之战。曹操先拿下荆州后,江夏地区靠近吴国,百姓人心惶惶,于是曹操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让他统领北方的军队,负责边境防务,并封他为关内侯。后来,他又和乐进一起在寻口与关羽作战,立下战功,被晋封为延寿亭侯,并被授予讨逆将军的称号。他还曾在汉津袭击关羽的辎重,并在荆城烧毁了关羽的船只。魏文帝即位后,文聘被晋爵为长安乡侯,并被授予假节的权力。在围攻江陵的战役中,他和夏侯尚一起作战,文聘被安排在沔口驻扎,阻止石梵的军队,亲自带兵作战,屡立战功,被提升为后将军,并被封为新野侯。孙权曾率领五万大军在石阳围攻文聘,战况十分危急,但文聘坚守不出,孙权围困了二十多天后才撤兵。文聘乘胜追击,大败孙权军,因此增加了五百户的食邑,加上之前的,共有食邑一千九百户。

文聘在江夏镇守了几十年,威望很高,恩德深厚,名声远扬,震慑了敌人,使得敌人不敢入侵。朝廷还分封文聘的食邑,封他的儿子文岱为列侯,又赐予他的从子爵位关内侯。文聘去世后,被追谥为壮侯。他的儿子文岱也早逝,于是文聘的养子文休继承了爵位。文休死后,他的儿子文武继承了爵位。

嘉平年间,谯郡人桓禺担任江夏太守,他清廉俭朴,恩惠遍及百姓,名声仅次于文聘。

吕虔,字子恪,是山东任城人。曹操在兖州的时候,听说吕虔很有胆识和策略,就让他当了自己的幕僚,带着家兵去守卫湖陆地区。 当时襄贲校尉杜松手下的百姓,有个叫炅母的人带头造反,还和昌狶(地名)的叛军勾结。曹操就派吕虔去代替杜松。吕虔一到任,就用计策把炅母和几十个同伙骗来,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暗地里却安排了精兵埋伏在旁边。等他们喝醉了,吕虔一声令下,伏兵冲出来,把这些叛乱分子全部杀掉。剩下的叛军看到这阵势,也都乖乖投降了,叛乱平息了。

曹操很赏识吕虔,就让他当了泰山太守。泰山地处山海之间,当时天下大乱,很多老百姓都躲藏起来。袁绍以前任命的几个中郎将,比如郭祖、公孙犊等等,带着几十个人占据山头当起了强盗,老百姓苦不堪言。吕虔带着家兵来到泰山,采取宽容的政策,对他们表示信任,结果郭祖他们和他们的同伙都投降了,山里躲藏的人也都出来安居乐业了。吕虔还挑选强壮的壮丁补充到军队里,泰山因此有了精兵强将,名声响彻州郡。

后来,济南的黄巾军徐和等人四处劫掠官吏,攻打城池。吕虔带兵和夏侯渊一起前去讨伐,前后打了数十仗,斩杀了数千人,俘获了数千人。曹操又派他统领青州各郡的军队,去讨伐东莱的叛贼李条等人,吕虔也立下了大功。曹操夸奖他说:“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大丈夫该追求的啊!你自从到泰山任职以来,抓捕奸邪,讨伐暴乱,让百姓安居乐业,你亲自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这就像古代的寇恂在汝南、颍川建立功勋,耿弇在青州、兖州建功立业一样,古今英雄豪杰都是一样的!” 曹操还提拔吕虔为茂才,授予他骑都尉的官职,让他继续担任泰山太守。

吕虔在泰山做了十几年太守,深受百姓爱戴。文帝即位称王后,提升吕虔为裨将军,封他为益寿亭侯,又调他去担任徐州刺史,并加封他为威虏将军。他还请琅邪王祥当他的别驾,把很多政务都交给王祥处理,大家都称赞他善于任用贤才。后来他又讨伐了利城的叛贼,再次立下战功。明帝即位后,又把吕虔的封地改为了万年亭侯,增加了二百户,总共六百户。后来吕虔去世了,他的儿子吕翻继承了他的爵位;吕翻去世后,他的儿子吕桂又继承了爵位。

许褚,字仲康,是安徽亳州人。个子八尺多高,腰围十围那么粗,长得又高大又威猛,力气大的没边儿。汉朝末年的时候,他带着好几千个乡亲,团结起来,筑起坚固的城墙抵挡盗贼。

那时候汝南葛陂的贼寇,足足有一万多人,来攻打许褚他们修筑的防御工事。许褚的人手少,打不过,拼死抵抗,最后都累坏了。武器用光了,许褚就让城里男女老少一起,收集那些像斗那样大的石头,放在城墙的四个角上。许褚拿起石头就扔,扔一个砸一个,贼寇都被砸得不敢上前了。

后来,粮食不够吃了,许褚就假装和贼寇讲和,用牛跟贼寇换粮食。贼寇过来取牛,牛却拼命往回跑。许褚就走到队伍前面,一手抓住牛尾巴,硬是倒着把牛拖走了百多步。贼寇们都吓坏了,赶紧丢下牛跑了。

从此以后,淮河、汝河、陈郡、梁国一带,听到许褚的名字,都吓得不敢造次。

话说曹操攻打淮南和汝南的时候,褚渊带着很多人投奔了他。曹操一看褚渊,觉得他特别厉害,就夸道:“这就是我的樊哙啊!”当天就封他做了都尉,还让他留在身边当侍卫。褚渊带来的那些手下,个个都是猛将,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厉害的角色。后来跟着曹操去打张绣,褚渊冲锋陷阵,斩敌无数,升了校尉。

再后来,跟着曹操去官渡打袁绍。那时候,军营里有些士兵,比如徐他之类的人,偷偷计划造反。他们知道褚渊经常侍奉在曹操身边,所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他们瞅准了褚渊休息的时候,带着刀就冲进去了。褚渊正要回曹操身边,心里觉得有点不对劲,就赶紧回去了。那些造反的人没看到褚渊,冲进帐篷一看,吓了一大跳。他们脸色都变了,褚渊察觉到了,立刻把他们都杀了。曹操更加信任他了,走到哪儿都带着他,形影不离。

后来围攻邺城,褚渊奋勇杀敌,立下了大功,被封为关内侯。再后来,跟着曹操去潼关打韩遂和马超。曹操要渡过黄河,先派兵过去了,只留下褚渊和一百多个精兵断后。马超带着上万骑兵来攻击曹操的军队,箭矢像雨点一样射过来。褚渊赶紧告诉曹操:“敌人太多了,咱们的兵都过河了,得赶紧走!”然后扶着曹操上了船。敌人进攻很猛烈,大家都抢着过河,船太重了,都快沉了。褚渊砍掉了那些攀着船的人,左手举着马鞍挡在曹操前面。船夫被流矢射死了,褚渊就用右手撑着船,好不容易才渡过河。那天,要不是褚渊,曹操就危险了。

后来,曹操跟韩遂、马超单骑会谈,身边的人都跟不去,只有褚渊跟着去了。马超自恃武力强大,暗地里想袭击曹操,听说褚渊很勇猛,怀疑那个随从就是褚渊。于是就问曹操:“您那位像老虎一样厉害的将军在哪儿?”曹操指着褚渊,褚渊瞪着眼睛看着马超。马超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就各自退兵了。几天后,两军再次交战,曹操大败马超,褚渊亲自斩杀了许多敌人,被升为武卫中郎将。“武卫”这个称号,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军中的人都说褚渊力大如虎,而且有点傻,所以叫他“虎痴”;所以马超问曹操“虎侯”是谁,一直到现在,天下人都这么称呼他,都以为这是他的名字呢。

褚先生这个人啊,特别谨慎,做事都按规矩来,话也不多。有一次,曹仁从荆州来朝见曹操,曹操还没出来,曹仁就在殿外碰上了褚先生。曹仁就让褚先生进去一起坐坐,聊聊天。褚先生说:“大王马上就要出来了。”说完就回殿里去了,曹仁心里挺不爽的。有人就责怪褚先生:“征南将军曹仁是皇室宗亲,又是朝廷重臣,他主动叫你进去,你干嘛拒绝?”褚先生回答说:“虽然他身份尊贵,但他毕竟是外地来的藩镇官员。我可是朝廷的内臣,跟大家聊聊天就够了,私下里跟人家单独会面,不太合适吧?”曹操听说后,更欣赏褚先生了,把他升职为中坚将军。曹操去世的时候,褚先生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

曹丕当皇帝后,封褚先生为万岁亭侯,又升他为武卫将军,让他统领禁卫军,非常信任他。一开始,褚先生带的那些虎士,都跟着曹操去打仗,曹操觉得他们都是猛将,就一起给他们封官加爵。后来这些人里,有几十个升了将军、封了侯,还有上百个当上了都尉、校尉,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曹叡当皇帝后,又把褚先生封为牟乡侯,食邑七百户,还赐给他儿子一个关内侯的爵位。褚先生去世后,被追谥为“壮侯”,他的儿子褚仪继承了他的爵位。褚先生的哥哥褚定,也因为军功被封为振威将军,统领徼道虎贲军。

等到曹髦当皇帝的时候,想起褚先生的忠诚和孝顺,还专门下诏书表彰他,又赐给褚先生的子孙两个人关内侯的爵位。可惜的是,褚仪后来被钟会给杀了。曹奂当皇帝初期,褚先生的儿子褚综继承了他的爵位。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长得五大三粗,力气特别大,而且很有义气,爱打抱不平。襄邑的刘家和睢阳的李永有仇,典韦就帮刘家报仇去了。李永当时是富春县令,家里戒备森严。典韦就带着鸡和酒,假装是来拜访的,等门开了,就掏出匕首冲进去杀了李永,连他老婆也杀了,然后慢慢地走出来,拿起车上的刀和戟,步行离开了。李永家住在市集附近,整个市场都吓坏了。追的人有好几百,但都没敢靠近他。走了四五里地,遇到自己的同伴,打了一阵才脱身。从此,典韦就被人当成英雄好汉了。

初平年间,张邈起兵造反,典韦当了士兵,跟着司马赵宠。当时军营里有个守卫营门的旗手,个个都厉害,没人能打赢,典韦一个人就把他们都打败了,赵宠很欣赏他的才能和力气。后来,典韦跟着夏侯惇,立下不少战功,被封为司马。曹操在濮阳打吕布,吕布在濮阳西边四五十里外有个营地,曹操夜袭,天亮前就攻破了。还没来得及撤兵,吕布的援军就到了,三面围攻曹操。当时吕布亲自上阵厮杀,从早上打到下午,打了好多回合,双方僵持不下。曹操就号召士兵突击敌阵,典韦第一个冲了上去,带着几十个应征的士兵,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两层铠甲,扔掉盾牌,只拿着长矛和戟冲锋陷阵。这时西边又打得很激烈,典韦冲上去抵挡,敌人的弓箭像雨点一样射过来,典韦连眼都不眨一下,对身边的人说:“敌人距离我们十步的时候再告诉我。”身边的人说:“已经十步了!”典韦又说:“五步的时候再告诉我!”身边的人害怕了,赶紧说:“敌人已经到了!”典韦拿着十多把戟,大喊一声冲了上去,被他击中的敌人,个个都应声倒地。吕布的军队败退了。天快黑了,曹操才得以撤兵。曹操封典韦为都尉,让他留在身边,带了几百个亲兵,经常围着曹操的大帐转悠。

典韦不仅武艺高强,他带的兵也都是精兵强将,每次打仗,他总是冲锋陷阵,第一个冲进敌阵。后来,典韦升迁为校尉。他为人忠诚,谨慎小心,白天总是站着侍奉曹操一整天,晚上就睡在曹操帐篷旁边,很少回自己的住处。他爱喝酒吃肉,饭量特别大,每次曹操在他面前吃饭,他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旁边的人轮流给他上菜,好几个人一起上菜才够他吃,曹操对此很欣赏。典韦喜欢拿着特大号的双戟和长刀,军营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曹操攻打荆州,到了宛城,张绣主动投降了。曹操特别高兴,摆下酒宴,宴请张绣和他的将领们。曹操在敬酒的时候,夏侯惇拿着把大斧头站在曹操身后,斧刃足有一尺宽,曹操走到哪儿,夏侯惇就举着斧头瞪着那些人。酒宴结束,张绣和他的将领们谁也不敢抬头看。

十多天后,张绣反叛了,袭击了曹操的营寨。曹操出战,结果没打赢,就轻骑逃走了。夏侯惇在营门里死战,敌人冲不进来。可是,其他的士兵从其他营门逃散,都跑了进去。当时夏侯惇手下还剩十多个人,个个都拼死抵抗,一个人能抵挡十个人。敌人越来越多,夏侯惇用长戟左右挥舞,一击刺中,就能击碎十多支长矛。他身边的士兵差不多都死伤光了。夏侯惇身上中了数十处刀伤,和敌人短兵相接,敌人冲上来搏斗。夏侯惇一把抓住两个敌人,把他们打死了,其他的敌人不敢上前。夏侯惇又冲上去杀了几个人,伤势太重,他瞪着眼睛大骂一声就死了。敌人这才敢上前,砍下他的头,到处传看,然后又回到战场查看他的尸体。

曹操退到舞阴,听说夏侯惇战死了,哭得稀里哗啦的,派人暗中把夏侯惇的遗体取回,亲自去为他哭丧,然后把他葬在襄邑,并且封他的儿子夏侯楙为郎中。曹操每次经过那里,都祭祀夏侯惇。曹操一直想着夏侯惇,后来又提拔夏侯楙当司马,把他留在身边。曹丕当了魏王以后,又把夏侯楙封为都尉,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

庞惪,字令明,是南安狟道人。(狟音桓。)年轻的时候做过郡里的官吏和州里的从事。初平年间,他跟着马腾去打那些叛乱的羌族和氐族。几次立功,慢慢升迁到校尉的职位。建安年间,曹操讨伐袁谭、袁尚在黎阳,袁谭派郭援、高幹等人去抢夺河东地区,曹操就派钟繇率领关中各路将领去讨伐他们。庞惪跟着马腾的儿子马超一起在平阳抵抗郭援、高幹,庞惪冲锋在前,猛攻郭援、高幹,大获全胜,还亲手斩杀了郭援。之后他被任命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张白骑在弘农叛乱,庞惪又跟着马腾去征讨,在两殽之间打败了张白骑。每次作战,他总是冲锋陷阵,抵挡敌人,勇猛超过了马腾军中的其他人。后来马腾被征召为卫尉,庞惪就留在马超手下。曹操在渭南打败了马超,庞惪跟着马超逃到汉阳,坚守冀城。后来又跟着马超逃到汉中,投靠了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庞惪跟着大家一起投降。曹操早就听说他骁勇善战,于是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庞德和卫开等人一起造反,曹操派德将和曹仁一起攻打宛城,杀了庞德和卫开,然后在樊城驻扎军队,准备讨伐关羽。樊城下面的将领们听说庞德的哥哥在汉中,都对他有点怀疑。庞德经常说:“我接受了国家的恩惠,理应为国效死。我想要亲自去打败关羽,今年如果我杀不了关羽,关羽一定会杀了我。”后来,庞德亲自和关羽交战,一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那时候庞德总是骑着白马,关羽的军队都称他为“白马将军”,都很害怕他。曹仁让庞德在樊城北面十里驻扎,正好赶上连续下了十多天的大雨,汉水暴涨,樊城下面的平地被淹没了五六丈高,庞德和将士们都躲到堤坝上。关羽乘船攻打他们,用大船从四面八方向堤坝上射箭。庞德穿着盔甲拿着弓箭,箭箭都射中了目标,没有虚发。将军董衡、部将董超等人想要投降,庞德都把他们杀了。从早上打到中午,关羽进攻越来越猛烈,庞德的箭射完了,就开始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庞德对督战的将领成何说:“我听说,好将领不会因为害怕死而苟且偷生,烈士不会为了活命而毁坏自己的节操,今天,就是我死的那一天了!”他越战越勇,气势越来越壮,但是水涨得越来越厉害,士兵们都投降了。庞德带着一个麾下将领,两个五伯,弯弓搭箭,乘着小船想回到曹仁的营地。但是水太大,船翻了,弓箭都丢了,庞德只抱着船在水里翻滚,被关羽抓住了,他站着,没有下跪。关羽对他说:“你哥哥在汉中,我想让你当我的将领,你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庞德骂关羽说:“你这小子,说什么投降!魏王有百万大军,威震天下,你刘备不过是个庸才,怎么能和我对抗!我宁愿做国家的鬼,也不做你的将领!”于是被关羽杀害了。

曹操听说后非常悲伤,流下了眼泪,封了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文帝即位后,派人到庞德墓前赐谥号,诏书上说:“从前先轸战死,王蠋被杀,他们为了国家献身,前代的人都称赞他们。庞侯效法他们的果敢,冒着危险建立功勋,他的名声传遍当时,他的义气超过从前,我非常惋惜他,赐谥号为‘壮侯’。”又赐给庞德的儿子庞会等四人关内侯的爵位,每人食邑百户。庞会勇敢而有父亲的风范,官至中尉将军,也被封为列侯。

庞淯,字子异,是酒泉表氏人。一开始,他担任凉州从事,负责守卫破羌县。碰巧武威太守张猛造反,杀了刺史邯郸商。张猛下令说:“谁敢去邯郸商的灵堂,就杀无赦!”庞淯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丢下官职,日夜兼程地赶到邯郸商的灵堂,痛哭哀悼。哭完之后,他直接来到张猛家门口,藏着匕首,想趁机见到张猛,然后杀了他为邯郸商报仇。张猛知道庞淯是个有义气的人,就下令不要杀他。从此,庞淯就因为他的忠义而名声远扬。

后来,太守徐揖邀请庞淯担任主簿。后来,郡里有人叫黄昂造反,包围了郡城。庞淯丢下妻子儿女,晚上翻墙出去,跑到张掖、敦煌两郡去求援。一开始,两郡都怀疑,不太愿意出兵。庞淯打算拔剑自杀,以死明志。两郡被他的义举感动,最终决定出兵。可是,军队还没赶到,郡城就已经被攻破了,徐揖也死了。庞淯就收敛了徐揖的遗体,送回他的家乡,并且为他守孝三年才回来。

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就把他招来当幕僚。汉文帝即位后,封庞淯为驸马都尉,后来又升迁为西海太守,并被赐爵关内侯。之后,他又被征召为中散大夫,最终去世。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一开始,庞淯的外祖父赵安被同县的李寿杀害了,庞淯的舅舅兄弟三人又同时去世,李寿一家为此非常高兴。庞淯的母亲娥氏因为父亲的仇没报,心里非常悲痛。于是,她偷偷地把剑藏在衣袖里,大白天在都亭前刺杀了李寿。杀完人后,她平静地去县衙自首,面不改色地说:“父亲的仇我已经报了,请处罚我吧!”县令尹嘉想把印信解下来放了她,但她不肯离开,县令只好强行把她送回家。后来赶上大赦,她才得以免罪。州郡的人都非常敬佩她的行为,还刻碑立传,表彰她的义举。

阎温,字伯俭,是天水西城人。他担任凉州别驾,同时兼任上邽县令。

后来马超带着人马逃窜到上邽,当地人任养等人组织人马迎接他。阎温极力阻止,但拦不住,没办法,只好赶紧跑回州城。马超又重重包围了州治冀城,情况非常危急,州里就派阎温偷偷地出去,向夏侯渊求救。

敌人的包围圈层层叠叠,阎温夜里从水里潜了出去。第二天,敌人发现了他的踪迹,派人追赶拦截,在显亲县界抓住了阎温,把他押回马超那里。马超解开他的绳子,对他说:“现在成败已经很明显了,你为了孤城去求救,结果却被抓了,你的忠义到底表现在哪里?如果你听我的话,回去跟城里的人说,东方不会有援军,这就能把祸事变成好事。不然的话,你现在就要被杀了!”阎温假装答应了,马超就带着阎温来到城下。

阎温对着城里大声喊:“大军最多三天就到,大家坚持住!”城里的人都哭了起来,高呼万岁。马超生气地责备他:“你难道不为自己打算吗?”阎温没回答。当时马超攻城很久都没攻下来,所以慢慢地诱导阎温,希望他改变主意。马超又对阎温说:“城里你认识的人,有想跟我一起的人吗?”阎温还是不回答。于是马超严厉地责问他,阎温说:“做臣子的,应该忠于君主,至死不二,而你却想让我说出不义的话,我怎么会苟且偷生呢?” 马超最终杀了他。

一开始,河西走廊那边乱糟糟的,交通完全断了。敦煌太守马艾死了,太守的位子空着呢。功曹张恭,是个有学问有品行的人,郡里的人都推举他代理太守,他做得很不错,大家都挺感激他的。然后他派他儿子张就跑到东边去见曹操,请求朝廷派个太守来。那时候酒泉太守黄华和张掖太守张进,各自占据着地盘,都想跟张恭联手壮大势力。张就到了酒泉,被黄华抓起来了,还被刀架着脖子威胁。但是张就一点也不害怕,偷偷地给张恭写了一封信说:“大人您在敦煌治理地方,忠心耿耿,光明磊落,怎么能因为我被困在这里就放弃呢?以前乐羊为了国家大义,忍痛割爱吃掉自己的孩子;李通为了国家,放弃了自己的家产。像他们那样为国家效力的臣子,怎么会顾及自己的妻子儿女呢?现在大军就要到了,咱们只需要加快速度,夹击他们就行了;我希望您不要因为我而伤心难过,让我死在黄土里留下遗憾。”

张恭立刻派他弟弟去攻打酒泉的沙头、乾齐两县。张恭自己也带兵紧跟着黄华后面,前后夹击。他还另外派了两百骑兵去迎接朝廷官员,沿着酒泉北边的边塞,一路往张掖北河方向走,去迎接新任太守尹奉。这时候张进需要黄华帮忙;黄华想救张进,但又回头一看张恭的军队,怕张恭从后面袭击他,于是就投降了金城太守苏则。最后,张就平安无事了,尹奉也顺利上任了。黄初二年,朝廷下诏表彰了张恭的功劳,封他为关内侯,并任命他为西域戊己校尉。几年后朝廷召他回朝,准备给他个侍臣的职位,但他却让儿子张就代替自己去了。张恭回到敦煌后,就推说自己病重,坚决辞官。太和年间去世,死后被追赠为执金吾。他儿子张就后来当了金城太守,父子俩在西域都很有名。

评论说:李典为人高贵,崇尚儒雅,重义轻私,真是太好了!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守州郡,都很有威望,深受百姓爱戴。许褚、典韦在曹操身边冲锋陷阵,也堪比汉朝的樊哙啊!庞德奉命斥责敌人,展现了像周苛一样的刚毅。庞淯不怕牺牲,甘愿赴死,他的忠诚感动了邻国。阎温在城下大声呼喊,也体现了像齐解、路温舒那样的忠烈之士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