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就不翻译了,直接引用:

帝曰简才能,旌贤在股肱。文章体一变,礼乐道逾弘。

芸阁英华人,宾门鹓鹭登。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

西门庆和李桂姐的事儿就算过去了。然后呢,有人从怀庆府林千户那儿打听消息,林千户把升官的邸报给了来人,还赏了五两银子,让来人连夜送到提刑司两位大人那儿。夏提刑大人在堂上打开一看,跟西门庆一起先看了金吾卫考察官员的报告,报告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兵部上报,奉旨严查考核,以激励先进,彰显圣明:首先是关于金吾卫提督太尉太保兼太子太保朱某的旧案,要考察禁卫官员,除了堂上官自己汇报以外,其他两厢诏狱缉捕的官员、内外提刑司的千户、镇抚等官员,都要逐个考核,公平公正地评价,甄别贤愚,然后上报朝廷。兵部会根据上报的情况,决定升迁、降职等等。

圣旨:兵部知道了,遵旨。 报告里说,太尉朱某的旧案,按照惯例,本官尽心尽力,公正考核,所言皆属实情,毫无偏私,足以激励人心,服众,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但赏罚还得等朝廷发话,到时候再按规矩执行。

报告里还说,山东提刑司正千户夏延龄,资历深厚,才能出众,经验丰富,以前做地方官时,辖区治安良好,现在管理刑狱,政绩显著,应该奖励提拔,可以入选仪仗队。副千户西门庆,能力强,办事认真,口碑好,家境殷实,但任职期间不贪污,勤于国事,政绩突出,不收受贿赂,执法公正,百姓都拥戴他,应该升正职,掌管刑狱。怀庆提刑司正千户林承勋,年轻有为,武科出身,继承祖业,抱负不凡,处理刑狱有条不紊,应该奖励提拔。副千户谢某,年纪大了,以前工作还算可以,现在处理刑狱却软弱无力,应该罢免。

西门庆看到自己要升正千户,掌管刑狱,心里美滋滋的。夏提刑看到自己升指挥,管仪仗队,半天没说话,脸色都变了。

然后他们又打开工部送来的报告看,上面写着:

工部上报,神运顺利到达京城,天人和谐,恳请皇上恩赐,以缓解民困,广施圣恩。

圣旨:神运顺利入京,安置在艮岳,朕甚为高兴。你们辛苦了,完成了朕的旨意。沿途百姓受苦,着令抚按衙门调查清楚,免除今年一半的田租。损坏的坝闸,着令工部官员会同巡按御史立即修复。完工后,派内侍孟昌龄去祭祀。蔡京、李邦彦、王炜、郑居中、高俅辅佐朕躬,功劳很大,蔡京加封太师,李邦彦加封柱国太子太师,王炜加封太傅,郑居中、高俅加封太保,各赏银五十两,四表礼品。蔡京再荫一个儿子为殿中监。国师林灵素,协助宣扬国威,迎接神运,北伐敌军,实乃天人合一,加封忠孝伯,食禄一千石,赐龙袍一件,乘肩舆入宫,赐号玉真教主,加封渊澄玄妙广德真人、金门羽客、达灵玄妙先生。朱勔、黄经臣督理神运,忠勤可嘉,朱勔加封太傅兼太子太傅,黄经臣加封殿前都太尉,提督御前人船,各荫一个儿子为金吾卫正千户。内侍李彦、孟昌龄、贾祥、何沂、蓝从颐,加封延福宫五位近侍,各赐蟒袍玉带,再荫一个兄弟或侄子为副千户,继续担任管事。礼部尚书张邦昌、左侍郎兼学士蔡攸、右侍郎白时中、兵部尚书馀深、工部尚书林摅,都加封太子太保,各赏银四十两,彩缎二表礼品。巡抚两浙佥都御史张阁升工部右侍郎。巡抚山东都御史侯濛升太常正卿。巡抚两浙、山东监察御史尹大谅、宋乔年,都水司郎中安忱、伍训,都升一级,赏银二十两。迎接神运的千户魏承勋、徐相、杨廷佩、司凤仪、赵友兰、扶天泽、西门庆、田九皋等,都升一级。内侍宋推等,营将王佑等,都赏银十两。官员薛显忠等,都赏银五两。校尉昌玉等,赏绢二匹。各衙门知道了。

夏提刑和西门庆看完后,各自回家了。下午,王三官家的媳妇儿来送请柬,邀请西门庆十一日去他家赴宴,表达谢意。西门庆很高兴,觉得娶王三官的女儿指日可待。可是,初十晚上,东京本卫经历司来人送来通知:“通知各省提刑官员,火速进京,赶在冬至节前朝见谢恩,不得延误,违者受罚。”西门庆看完后,第二天去衙门见了夏提刑,两人回家收拾行李,准备礼物,准备出发。西门庆让玳安去告诉王三官媳妇儿,说自己今天去不了赴宴,要进京谢恩。王三官媳妇儿回去告诉王三官,王三官说:“既然老伯有事,等回来再好好请。”西门庆让贲四跟着去,给了他五两银子做盘缠,留下春鸿看家,带着玳安、王经。又向周守备要了四个巡捕,四匹马,准备好了轿子和马匹,以及抬轿子的队伍。夏提刑带着夏寿一起走。两家一共二十多人。十二日离开清河县,冬天日短,昼夜兼程赶路。到了怀庆府,林千户已经去东京了。路上,天气冷就坐轿子,天气暖和就骑马,早晨进京,晚上出城,一路风尘仆仆。

意急款摇青帐幕,心忙敲碎紫丝鞭。

话说那天到了北京城,进了万寿门。西门庆想直接去相国寺,夏提刑不同意,坚持要去他亲戚崔中书家拜访。没办法,西门庆先让人送了拜帖过去。正好崔中书在家,亲自出来迎接,进了客厅寒暄了一番,跟夏提刑聊了聊。喝完茶,崔中书问西门庆的名字。“我叫西门庆。”西门庆回答,“您老贵姓?”崔中书说:“我这个人很普通,叫崔守愚,字逊斋。”然后又说:“我亲戚龙溪大人一直很照顾我,我们合作得很愉快。”西门庆连忙说:“不敢当,我一直很敬佩您,今天又承蒙您款待,真是感激不尽。”夏提刑在一旁说:“长官您太客气了!咱们都是熟人,不用这么见外。”崔中书笑着说:“西门先生说的也对,这都是规矩。”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就收拾行李。天黑了,崔中书吩咐下人摆饭,都是些水果点心之类的,就不细说了。那天晚上,两人就住在崔中书家。

第二天,两人各自准备了礼物和拜帖,带着家人去蔡太师府拜见。那天太师还在内阁没出来,府门外官员和百姓挤满了,水泄不通。西门庆和夏提刑给了门房官吏一些银子,递上拜帖。翟管家出来迎接,把他们带到府里一处偏宅。夏提刑先进去见了太师,然后西门庆也进去拜见,寒暄了一番,坐下说话。夏提刑先呈上礼单:两匹云鹤金缎、两匹色缎,另外给了翟管家十两银子。西门庆的礼单是一匹大红绒彩蟒、一匹玄色妆花斗牛补子员领、两匹京缎,另外私下给了翟管家一匹黑绿云绒和三十两银子。翟管家吩咐下人:“把老爷们的礼都收进去,记到账上。”但他只收了西门庆的云绒,夏提刑的十两银子一分没收,说道:“这怎么行呢?这样咱们以后还怎么交往?”说着就吩咐下人摆饭,“今天皇上在艮岳新盖的上清宝箓宫安放牌匾,老爷要主持祭祀典礼,估计要到下午才能结束。回家后还要去郑皇亲家喝酒。恐怕龙溪大人他们等不及了,耽误了你们的正事。等老爷有空了,我再帮你们禀报。”西门庆说:“多谢您费心了。”翟管家问:“您住在哪里?”西门庆就说了夏龙溪安排他住的地方。不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都是山珍海味,非常丰盛。每人喝了三杯酒,就要告辞。翟管家挽留他们,又给他们斟了一杯。西门庆问:“请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朝见皇上?”翟管家说:“您和夏大人不一样,夏大人是京堂大官,不在此例。您跟新升任副千户何大监的侄子何永寿一起,他负责刑罚的审理,您负责刑罚的执行,算是同事了。他先谢恩,等您朝见皇上,奏事完毕,一起领旨就行了。有什么事,您都问他。”夏提刑没说话。西门庆说:“请问,我是不是要等到冬至祭天后才能朝见?”翟管家说:“不用等到冬至祭天,那天全国官员都要朝贺,还要举行庆功宴,你们怎么等得了?不如今天先去鸿胪寺报名,明天早朝谢恩,等到堂上官奏事完毕,领旨就行了。”西门庆感谢道:“多谢您的指点,真是感激不尽!”临走,翟管家把西门庆拉到一边私下说:“亲家,我之前写信给你,说事情要谨慎,不能让同事知道。你怎么把这事告诉夏大人了?他竟然央求林真人写帖子,逼着朱太尉向皇上说情,让您情愿放弃卤簿,继续以指挥使的职衔在任所掌刑三年;何大监也在内廷,通过皇上宠爱的安妃刘娘娘,也传旨下来,让皇上亲自跟您和朱太尉说,要让他的侄子何永寿在山东掌刑。两边人情都堵上了,让皇上左右为难!要不是我再三在皇上面前维护,回绝了林真人,恐怕您就麻烦了!”西门庆吓了一跳,连忙道歉:“多谢您的好意!我确实没跟任何人说,他是怎么知道的?”翟管家说:“古人说,事情不保密就会坏事,以后做事谨慎点吧。”

西门庆千恩万谢地跟夏提刑道别后就出门了。到了崔中书家,顺便让贲四去鸿胪寺报个名。第二天,他和夏提刑一起上朝,穿戴整齐,正从午门谢恩出来,刚走到西阙门,就看到一个穿青衣的人走过来问:“请问哪位是山东提刑西门大人?”贲四问对方是谁,那人说自己是内府匠作监的何公公,来请西门庆说话。话还没说完,就看见一个太监,穿着大红蟒袍,戴着三山帽,脚穿粉底皂靴,从御街上大声喊:“西门大人请!”西门庆于是跟夏提刑分开,被这个太监拉到旁边一间值房里。见面后互相作揖行礼,西门庆忙得不行。 这太监说:“大人,您可能不认识我,我是匠作监太监何沂,现在是延宁第四宫端妃马娘娘的近侍。昨天内务工程完工,皇上赏赐,把我的侄子何永寿升为了金吾卫副千户,现在就在您那提刑所当差,跟您是同事。”西门庆连忙说:“原来是何老太监,小的不知,多有得罪,多有得罪!”他又作揖说:“这里是禁地,不敢行大礼,改日一定登门拜访。”寒暄过后,何太监让人上茶,茶喝完,就打开食盒,里面摆满了各种吃食,摆好了碗筷。何太监说:“不用小杯了,我知道大人一大早就上朝,天气冷,用大碗吧。没什么好菜,别嫌弃,先喝碗头脑汤吧。”西门庆说:“不敢当,不敢当。”何太监就给他满上了一大碗,西门庆说:“承蒙老太监赏赐,学生恭敬不如从命。只是等会儿还要去拜见上司,要是喝得满脸通红,不太合适。”何太监说:“喝两碗暖暖身子又有什么关系呢!”然后又说:“我侄子年纪小,不懂刑法,希望大人看在我的面子上,多指导他。”西门庆说:“不敢当,老太监太谦虚了,令侄虽然年轻,但只要端正态度,自然会进步的。”何太监说:“大人说得对,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天底下事情多如牛毛,孔子也只懂皮毛,免不了有不懂的地方,还请大人多指点。”西门庆说:“一定。”然后问道:“老太监府上在哪里?我改日去拜访。”何太监说:“我家在天汉桥东文华坊双狮马台。”他又问:“大人现在住在哪里?我去拜访。”西门庆说:“我暂时借住在崔中书家。”

两人互通了住址后,西门庆喝完酒就起身告辞。何太监送他出门,拱手说:“刚才说的那些话,大人可要多费心。他还在等着您引荐他呢,好领到任命。”西门庆说:“老太监不用吩咐,我知道。”于是他出了皇宫,又去了兵部,又碰到了夏提刑,两人一起拜见了兵部官员。等到参见朱太尉,递交履历和任命书,又拜见了经历司和本所的官员,已经是申时了。夏提刑换上指挥使的衣服,另外递交了文书拜见了朱太尉,免去了跪拜之礼,择日去南衙赴任。刚出衙门,西门庆还在等着,不敢和他一起走,让他先骑马。夏延龄不肯,一定要和他一起走。西门庆赶忙叫他“堂尊”,夏指挥使说:“四泉,咱们以前是同事,何必这样称呼?”西门庆说:“名分已定,这是自然,您太谦虚了。”然后问:“堂尊高升,不回山东了?什么时候搬家?”夏延龄说:“想搬家,但是那边房子没人看管。现在暂时住在亲戚家,等到过年再派人把家人接过来。还希望长官多关照一二。如果有人想买房子,请长官帮我打点一下,我一定感谢您。”西门庆说:“一定。请问府上那房子值多少钱?”夏延龄说:“我家这房子原价一千三百两,后来又加盖了一层,花了二百两,现在卖原价就行。”

两人回到崔宅,王经上前禀报:“新升的何老爹来拜访了,下马就进了大厅。我回部门还没回家。何老爹说也拜访了夏老爹和崔老爹,都留下了拜帖。中午又派人送来了两匹金缎。”宛红拿着拜帖给西门庆看,上面写着:“谨具缎帕二端,奉为见面礼。寅侍教生何永寿顿首拜。”西门庆看完后,连忙让王经包上两匹南京五彩狮补员领,写好回礼的拜帖。吃完饭,赶紧去回拜何家。到了何家大厅,何千户连忙出来迎接,穿着乌纱帽,皂靴,年纪不到二十岁,长得白白净净,红唇白齿,谦恭有礼。两人进了大厅寒暄,西门庆让玳安捧上回礼,拜了下去,说:“刚才承蒙光顾,又收到了厚礼,我没能迎接,实在抱歉。今早还在值房里承蒙公公赐酒,感激不尽。”何千户连忙回礼说:“我职位卑微,有幸与长官同僚,以后多向您学习,真是三生有幸。刚才拜访没遇到您,又承蒙您光临,真是蓬荜生辉。”他让下人收下礼物,然后搬来椅子请西门庆坐下,下人奉上茶水。喝茶的时候,两人互相问了姓名,西门庆说:“我叫四泉。”何千户说:“我叫天泉。”他又问:“长官今天拜见过兵部尚书了吗?”西门庆说:“从宫里出来后,承蒙公公赐酒,拜见过兵部,又去了衙门拜见上司,递交了任命书,拜见了有关部门的官员。出来后就想来拜访长官,没想到反而劳您大驾光临。”何千户又问:“长官今天和夏大人一起上朝吗?”西门庆说:“夏龙溪已经升任指挥使了,今天我们一起上朝谢恩,只是到衙门后,他另有文书要呈交。”说完,何千户说:“我们到底是先去拜见上司,还是先领任命书?”西门庆说:“依我的想法,我们先去卫主家里拜访,然后上朝引荐,再去衙门领任命书。”何千户说:“既然这样,那我们明天早上备好礼物再去拜访吧。”于是他们商定各自准备的礼物,何千户是两匹蟒袍、一条玉带,西门庆是一匹大红麒麟金缎、一匹青绒蟒袍、一个金镶玉绦环,以及各四坛金华酒。第二天早上在朱太尉家门口集合。约定好后,又喝了两轮茶,西门庆告辞回家,并没有跟夏延龄提起这件事。 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去了何千户家。何千户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好酒好菜,满满一大桌子,连手下人都吃了个饱,这才一起往朱太尉家去。我和何家人押着礼物。那时候正赶上朱太尉刚升了太保,皇上又去南坛祭祀还没回来,好多人来送礼拜见,朱太尉家门口挤满了人。我和西门庆下马后,在一户人家坐了一会儿,让人去打听朱太尉啥时候回来。一直等到中午,突然有人骑马飞奔而来,说:“老爷祭祀完回来了,进南熏门了!”然后就让人把门打开。没一会儿,又有人骑马回来报信:“老爷过天汉桥了!”不一会儿,就看见官兵们打着旗号,一个接一个地喊着,走了半天,才远远看见朱太尉的八抬大轿,他戴着乌纱帽,穿着猩红色的斗牛绒袍子,腰里挂着荆山白玉,还挂着太保的牙牌和金钥匙,真是威风凛凛!轿子到家门口,大家都排好队,喊着让大家安静回避,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些来拜见的官员,黑压压一大片跪在街上。等了好久,太尉的轿子才到跟前,左右的人喊:“起来伺候!”那些人一起答应,声音震耳欲聋。

只听东边咚咚的鼓乐声响起来,原来是太尉府里的六个堂官,因为朱太尉新升了光禄大夫、太保,还把儿子荫封为千户,所以都准备了厚礼来庆祝,还请了乐队来演奏。太尉一下轿,乐声就停了。那些官员都准备进去拜见。突然,有人喊了一声,一个穿青色衣服的小吏拿着两个红色的拜帖跑过来,递给门房说:“礼部张大人和学士蔡大人来拜访。”连忙禀报进去。一会儿,轿子就到了门口,尚书张邦昌和侍郎蔡攸,都穿着红色的吉服,一个系着犀牛皮带,一个系着金腰带,进去拜见后,喝了茶,又送了出来。接着吏部尚书王祖道和左侍郎韩侣、右侍郎尹京也来拜访,朱太尉都请他们喝了茶,送了出去。还有皇亲喜国公、枢密使郑居中、驸马王晋卿也来拜访,只有郑居中坐轿子,另外两个都骑马。送走他们,太尉府里的六个堂官才到:第一个是提督管两厢捉察使孙荣,第二个管机察梁应龙,第三个管内外观察典牧皇畿童大尉的侄子童天胤,第四个提督京城十三门巡察使黄经臣,第五个管京营卫缉察皇城使窦监,第六个督管京城内外巡捕使陈宗善。他们都穿着大红的官服,戴着貂皮帽子,只有孙荣是太子太保,系着玉带,其他人都是金带。他们下马进去,每个人都送上了金银财宝。

不一会儿,里面又响起了乐声,那些太尉们插上金钗,和朱太尉一起喝酒,台阶下是一片热闹的景象。真是酒席丰盛,热闹非凡!朱太尉的富贵程度可见一斑:

官居一品,位列三台。赫赫公堂,潭潭相府。虎符玉节,门庭甲仗生寒;象板银筝,磈礧排场热闹。终朝谒见,无非公子王孙;逐岁追游,尽是侯门戚里。那里解调和燮理,一味能趋谄逢迎。端的谈笑起干戈,真个吹嘘惊海岳。假旨令八位大臣拱手,巧辞使九重天子点头。督择花石,江南淮北尽灾殃;进献黄杨,国库民财皆匮竭。正是:辇下权豪第一,人间富贵无双。

一会儿酒过三巡,唱完了一套歌,六个太尉起身告辞,朱太尉亲自送他们出来。回到大厅,乐声停了,管家禀报说,其他官员来拜见了。朱太尉让人抬来公案,在厅堂坐下,吩咐先让那些勋贵官员的家属进去送礼。一会儿把他们打发走,这才轮到本卫纪事、南北卫两厢、五所、七司捉察、讥察、观察、巡察、典牧、直驾、提牢、指挥、千百户等官员,他们都呈上了自己的奏章。然后才传令,让两淮、两浙、山东、山西、关东、关西、河东、河北、福建、广南、四川十三省的提刑官依次进来拜见。我和何千户在第五批,抬着礼物进去,管家接过礼单,放在书案上,我们俩站在台阶下等着被点名。我抬头看见正面五间的大厅,上面挂着朱红色的匾额,上面是徽宗皇帝御笔亲书的“执金吾堂”四个大金字,非常显眼。

一会儿点到我们的名字了,我们答应一声,走上台阶,走到屋檐下,躬身参拜,行了四拜一跪之礼,听候发落。朱太尉说:“这两个千户,怎么又让你们家太监送礼来了?”命人收下礼物,然后吩咐说:“在地方上要谨慎做官,我这里自有公道。等朝会结束,来衙门领任命文书。”我们俩齐声答应。左右的人喊:“起来吧!”我们从左边的角门出来。刚出大门,就看见贲四他们抬着担子出来,正要走,突然有人拿着红色的帖子骑马飞奔而来,说:“王爷和高大人来了。”我和何千户躲在人家门口看着。一会儿,就听见军中喊叫,只见总督京营八十万禁军的陇西公王烨,和提督神策御林军总兵官太尉高俅,都穿着大红的官服,系着玉带,坐轿子来了。那些来拜见的官员都涌了出来,我们也看不到了。我和何千户走到僻静的地方,叫随从把马牵过来,我们俩骑上马回去了。

权奸误国祸机深,开国承家戒小人。逆贼深诛何足道,奈何二圣远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