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二被抓到县里见知县去了,咱们先不说他。西门庆从窗户跳下去,躲到一个叫胡老人家里。胡老人家是个郎中。他家有个胖丫头去茅厕洗手,撅着屁股,突然看见墙根下趴着个人,吓得大叫:“有贼!”胡老人家赶紧出来一看,认出是西门庆,就说:“西门大官人啊,算你运气好,武二没找到你,把另一个人打死了,被抓到县里去了,肯定要判死刑。你赶紧回家吧,没事了。”西门庆谢过胡老人家,回家后把这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潘金莲,两人高兴坏了,觉得终于摆脱了麻烦。潘金莲让西门庆多花钱打点,一定要把武二这事儿彻底解决,别让他出来。西门庆就派心腹来旺送礼给知县,送了一套金银酒器和五十两银子,县衙里的大小官员也都打点了一番,就盼着别重判武二。
知县收了贿赂,第二天开堂。地方官把武松和酒楼的伙计、唱曲的都押来跪下。知县板着脸说:“武松!你昨天诬告好人,我已经手下留情了,你怎么还不守法,又白白打死人?”武松说:“我和西门庆有仇,找他打架,没想到误伤了这个人。他包庇西门庆不说,我一时冲动,把他打死了。请大人为我做主,抓西门庆让他伏法,为我哥哥报仇。我愿意承担误伤的罪责。”知县说:“胡说!你难道不认识他是县衙的差役吗?打死他肯定另有原因,为什么又扯到西门庆身上?不打你还不招!”就让人狠狠地打了武松二十大板。武松被打得喊冤:“大人,我也为官府出力过,您就可怜可怜我吧,别再打我了!”知县更生气了:“你亲手打死了人,还嘴硬,抵赖什么?”下令:“给我狠狠地拶他!”又拶了武松,又打了五十大板,然后给他戴上枷锁,关进监狱。其他人都关在监狱门口的房间里。县丞和佐官跟武松关系不错,想帮他,可都收了西门庆的贿赂,不敢吭声。武松一直喊冤,拖了好几天,最后含糊地取了口供,然后带仵作、邻居等去狮子街验尸,填写尸检报告。验尸结果是武松因为分钱不均,酒后跟李外传打架,拳打脚踢,导致李外传撞死。左肋、脸、胸口、下体都有不同程度的青紫伤痕。验尸结束后回县衙。过了几天,写好文书,把武松押解到东平府,等待发落。
东平府尹陈文昭,河南人,是个清廉的官。接到报案后,立刻开堂。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诗曰:
平生正直,秉性贤明。幼年向雪案攻书,长大在金銮对策。常怀忠孝之心,每发仁慈之政。户口登,钱粮办,黎民称颂满街衢;词颂减,盗贼休,父老赞歌喧市井。正是:名标青史播千年,声振黄堂传万古。贤良方正号青天,正直清廉民父母。
陈文昭开堂后,让人把清河县的文书和各人的口供都念了一遍,上面写着:
东平府清河县呈报:犯人武松,二十八岁,阳谷县人,武艺高强,曾任本县都头。因公事回家祭奠亡兄,发现嫂子潘氏守孝期未满就改嫁。当日,武松在巷口巡逻,在狮子街王鸾酒楼遇到李外传。因李外传醉酒,武松索要之前借给他的三百文钱,李外传不给,两人发生争执,扭打,最终李外传被打死。有唱曲的牛氏、包氏作证,被地方保甲抓获。官府到现场验尸,并召集仵作、里正等,验尸取证,填图解缴,复审无误。拟判武松斗殴致死,依律绞刑。酒保王鸾、牛氏、包氏无罪。今上报,请府尹裁决。
政和三年八月日
知县李达天、县丞乐和安、主簿华荷禄、典史夏恭基、司吏钱劳。
府尹看完后,把武松叫来,问:“你怎么打死李外传的?”武松磕头道:“青天大老爷!我终于能申冤了,请听我说。”府尹说:“你说吧。”武松把西门庆霸占潘金莲,哥哥捉奸被打死,后来告状不成的事儿,详细地说了遍,说:“我本来是为了哥哥报仇,找西门庆打架,没想到误杀了这个人。我是冤枉的,可西门庆有钱有势,没办法。我死不足惜,但我哥哥武大含冤而死,枉送了性命。”府尹说:“不用多说了,我都知道了。”他把司吏钱劳叫来,打了二十板子,说:“你们知县也太不称职了,怎么这样徇私枉法?”然后把其他人一一审问,把武松的口供改了,对县丞和佐官说:“这个人为兄报仇,误杀了李外传,是个义士,和故意杀人不同。”解开他的重枷,换了个轻的,关进牢里。其他人发回原县。同时,给清河县发文书,追查西门庆、潘金莲、王婆、郓哥、仵作何九,一同彻查。武松在东平府监狱里,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好汉,狱卒们都不收他的钱,还给他送酒菜吃。
早有人把这事儿告诉了清河县的官府。西门庆一听,急得团团转。陈文昭是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不敢去贿赂陈文昭。于是,西门庆只能去求他岳父陈家的心腹,并派家人来旺连夜给东京的杨提督写信求情。杨提督又去求内阁的蔡太师。蔡太师担心这事儿会影响李知县的名声,赶紧写了一封密信,专门送到东平府给陈文昭,免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罪责。这个陈文昭,原来是大理寺寺正,后来升了东平府府尹,还是蔡太师的学生,而且他知道杨提督在朝廷上很有话语权,所以两边都不得罪,只判武松免死,打四十脊杖,流放二千里充军。再说武大郎已经死了,尸体都找不到了,事情疑点重重,也就不用追究了。其他涉案人员都放了宁家。陈文昭把奏折递交省院后,等文件下来,马上执行。陈文昭把武松从牢里提出来,当堂宣读了朝廷的判决,打开枷锁,免不了还是得打四十脊杖,然后给他戴上七斤半重的铁枷,脸上刺了两个字,发配孟州牢城。其他的判决都执行完了,府尹当堂签发公文,派了两个押送的官差,带武松去孟州交接。
当天武松跟两个官差离开东平府,回到清河县老家,把家里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给了那两个官差一些路费,拜托左邻姚二郎照看迎儿:“要是朝廷以后赦免了我,让我回家了,我会好好报答您的。”街坊邻居,有钱的人家,见武松是个仗义的好汉,这次这么倒霉,都资助他一些银两,有的还送酒食米粮。武松到了下处,跟押送的士兵要回了行李包裹,当天就离开了清河县,一路往孟州走去。有诗为证:
府尹推详秉至公,武松垂死又疏通。
今朝刺配牢城去,病草萋萋遇暖风。
武松去孟州充军的事儿,咱们先不提。再说西门庆听说武松走了,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感觉像身上掉了个大包袱似的,轻松多了。于是,他吩咐家人来旺、来保、来兴,把后花园的芙蓉亭收拾干净,摆上屏风,挂上锦幛,准备丰盛的酒席,还请了乐队,吹拉弹唱。他把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都叫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喝酒。家里的媳妇、丫鬟使女都在旁边伺候着。只见:
香焚宝鼎,花插金瓶。器列象州之古玩,帘开合浦之明珠。水晶盘内,高堆火枣交梨;碧玉杯中,满泛琼浆玉液。烹龙肝,炮凤腑,果然下箸了万钱;黑熊掌,紫驼蹄,酒后献来香满座。碾破凤团,白玉瓯中分白浪;斟来琼液,紫金壶内喷清香。毕竟压赛孟尝君,只此敢欺石崇富。
西门庆和吴月娘坐在上座,其他人分坐在两边,喝酒划拳,好不热闹。正喝着酒,只见小厮玳安领着一个男仆和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才齐眉长发,长得乖巧可爱,手里拿着两个盒子,说道:“隔壁花家,送花和点心给大娘们戴。”他们走到西门庆、月娘跟前,都磕了头,站在旁边说:“我家娘子让我送点心和花给西门大娘戴。”打开盒子一看,一个盒子里是朝廷用的果馅椒盐金饼,一个盒子里是刚摘下来的新鲜玉簪花。月娘非常高兴,说道:“又让你娘费心了。”一边看着菜,一边让那两个吃了点心。月娘给了小女孩一方汗巾,给了小厮一百文钱,说道:“多谢谢你娘,太感谢了。”然后问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回答说:“我叫绣春。小厮是天福儿。”打发他们走了。月娘对西门庆说:“这花家娘子可真好,经常派人送东西给我们。我都没怎么回礼呢。”西门庆说:“花二哥娶了这个媳妇,还不到两年。他自己都说他媳妇人好。不然家里怎么会有这两个好丫头。”月娘说:“以前他公公死的时候出殡,我在山坡上见过她一面。个子不高不矮,圆脸,细细弯弯的两道眉毛,长得挺白净,性子温温柔柔的。年纪也不大,也就二十四五岁吧。”西门庆说:“你不知道,她原来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小妾,后来嫁给了花家,带了不少钱过来。”月娘说:“她送了东西来,我们也不能失礼,明天也送些礼物回敬她。”
各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原来花子虚的老婆姓李,因为是正月十五生的,别人送了她一对鱼瓶,所以小名叫瓶姐。她以前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小妾。梁中书是东京蔡太师的女婿,他夫人非常嫉妒,很多小妾被打死后都埋在后花园里。李氏只住在书房外边,有个老妈子伺候她。因为政和三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李逵杀了梁中书全家老小,梁中书和夫人各自逃命。李氏带着一百颗西洋大珠,一对两两重的鸦青宝石,和老妈子一起逃到东京投奔亲戚。那时花太监从御前班直升了广南镇守,因为侄子花子虚没娶老婆,就请媒婆说亲,把他娶为正妻。太监去广南,也把她带去了广南,住了半年多。不幸花太监生病了,告老还乡,因为他是清河县人,就回清河县住了。现在花太监死了,很多钱都在子虚手里。他每天和朋友们在院子里闲逛,和西门庆是以前结拜的兄弟。整天和应伯爵、谢希大等十几个朋友在一起,每个月聚一次,请些戏班子来,吃喝玩乐。大家见花子虚是内臣家的人,手里有钱,就怂恿他在院子里请妓女,三五夜不回家。正是:
紫陌春光好,红楼醉管弦。人生能有几?不乐是徒然。
这事儿咱就不多说了。话说那天西门庆带着老婆小妾,一家子开开心心在芙蓉亭上喝酒,到晚上才散。回到潘金莲屋里,西门庆已经喝得有点醉了,借着酒劲儿,想跟潘金莲亲热。潘金莲赶紧点上香,铺好床,准备和他一起上床。
结果西门庆没直接和她那个,因为他知道潘金莲最擅长吹箫。于是他坐在纱帐里,让潘金莲趴在他身边……西门庆低头欣赏着她的技巧,啧啧称赞了好久,欲望越来越强,就喊春梅进来倒茶。潘金莲怕丫头看见,赶紧放下帐子。西门庆说:“怕什么?”然后就开始说:“隔壁花二哥屋里有两个不错的丫头,今天送花来的是个小丫头。还有一个跟春梅年纪差不多,也是花二哥用过的。我看见他娘在门口站着,那丫头出来,长得可真漂亮!没想到花二哥年纪轻轻的,屋里居然用这么多人!”
潘金莲听了,瞥了他一眼,说:“你这人真坏,我不骂你了,你要是想收了那个丫头,就收呗,干嘛拐弯抹角的,拿人家跟我比。我不是那样的人,那又不是我的丫头!这样吧,明天我到孟玉楼那边坐会儿,给你腾出地方,你在屋里随便叫她来,收了她就是了。”西门庆一听,高兴地说:“我的好娘子,你这么会体贴我,我怎么能不爱你呢!”两个人聊得开心极了,感情更深了,慢慢地吹箫完事,才搂着睡着了。
正是:
**自有内事迎郎意,殷勤快把紫箫吹。**
有《西江月》为证:
**纱帐香飘兰麝,娥眉惯把箫吹。雪莹玉体透房帏,禁不住魂飞魄碎。
玉腕款笼金钏,两情如醉如痴。才郎情动嘱奴知,慢慢多咂一会。**
第二天,潘金莲果然去了孟玉楼那边。西门庆就叫春梅到屋里,把那丫头给收了。
正是:
**春点杏桃红绽蕊,风欺杨柳绿翻腰。**
从那以后,潘金莲处处提携春梅,不让她干粗活,只让她在屋里铺床叠被,倒茶递水,还把心爱的衣服首饰给她,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春梅和秋菊不一样,她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还长得漂亮,西门庆很喜欢她。秋菊就比较笨,不懂事,潘金莲经常打她。
正是:
**瓦雀鹑衣燕紫颔,纷纷弄语共争喧。
虽然无数同飞鸟,贵贱高低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