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那帮匪徒,在四月二十九号把京津铁路沿线的车站都烧了之后,嚣张得不行,就趁机占领了涿州。一时间,穿着黄衣裹红带的义和团到处都是,城里城外挤得跟蚂蚁一样,少说也有两三万人。他们嚷嚷着说涿州兵力空虚,洋兵马上就要来了,他们愿意替官兵守城。所以城墙上全是人,刀枪密密麻麻的,看着跟要打仗似的。涿州知府知道自己打不过,干脆绝食等死。

五月二日傍晚,突然有二十个骑着洋马的兵从保定来了,从南门进城,骑马往北去了。义和团一看就炸了锅,说有奸细进城了,呼啦啦地从城墙上往下冲,喊杀声震天响,追了大概一个小时才回来。四个城门和市门都关上了。接下来几天,他们还在附近到处搜捕教民,抓到就杀,烧掉的房子更是数不清。

听说这事儿后,政府里的大佬们,有的说要安抚,有的说要剿灭,谁也拿不定主意。朝廷就派了赵中堂大人和何府尹大人,第二天火速赶到涿州去处理这事儿。

刚大人觉得跟尚书大人想法不一样,怕闹僵,就上奏朝廷,主动请缨要去。朝廷批准了,第二天他就赶过去了。结果到了那儿,尚书和府尹大人已经先到了。他们把匪首叫来,跟他说朝廷的好意,命令他们解散回家种地。可匪首说聂功亭将军以前狠狠地打过他们的人,这仇恨深着呢,说除非把将军撤职,否则就跟他干到底!尚书大人觉得聂将军办事认真,罪过还没到撤职的地步,再说老资格的将军不多了,正需要倚重他呢,怎么能轻易撤了他?何大人也觉得匪首说得有道理,没同意他的要求。

刚大人到了之后,就拼命地说义和拳可以利用,聂将军不能用,跟他们反复辩论,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候何大人已经被刚大人忽悠瘸了,也跟着改了主意,连连点头答应,尚书大人一看刚大人这架势比自己还牛,知道再辩论也没用,就笑着说:“既然两位大人的意见都一样,想必是有道理的。我能力有限,先回京复命吧。两位大人请留下处理这事儿,怎么样?”刚大人点点头。尚书大人就回京含糊其辞地做了汇报。刚大人则跟匪首暗中商量了一切,第二天才回来。

十三号,董军进京,之前派了几个先锋官兵拿着令箭先到京城,路上就宣称已经命令义和拳当先锋,剿灭洋人,他们的军队随后跟上云云。听到的人都很震惊。可从那以后,义和拳的匪徒踪迹就遍布京城,比以前更猖狂了。这就能看出,义和拳进京,其实是刚大人召来的。说他是罪魁祸首,也不为过吧?

刚毅回北京没几天,就有好几千义和团成员涌进京城。有个城门的守卫死活不让进,正僵持着呢,突然有人拿着辅国公载澜的令箭来了,命令守卫放他们进去,守卫哪敢违抗啊。这消息一传开,每天来的人就成千上万了。

到处都设起了练武的场地,简直是遍地都是。一开始,可能就一条街一个场地,或者两三条街才一个,后来就变成一条街三四五个,甚至五六个场地了。开始只有那些地痞流氓才设场地,后来连有钱有势的人都开始设了。从达官贵人到妓女、小贩、士兵,几乎人人都是义和团成员,到处都是义和团的练武场地。他们用“乾”、“坎”两个字来区分不同的队伍。“乾”字队伍的人全身穿黄色的衣服,“坎”字队伍的人则都穿红色的衣服,还在门口挂上尖角的红旗,上面写着“奉旨义和团练”或者“义和神拳”之类的字样。那些长方形的旗子上,有的写着“助清灭洋”,有的写着“替天行道”。每个义和团队伍,人数多的有几百人,少的也有上百人。那些有钱的团长,还给团员们置办衣服、鞋子、刀枪棍棒。打扮得跟戏台上的武生似的,手里总是拿着木棍,招摇过市,还美其名曰“二郎神棍”。

皇宫里看到义和团的人越来越多,就奏请皇上让庄亲王载勋和刚毅统领他们,让年轻的载澜当副手,一起处理这件事。从那以后,官兵和义和团就合流了,抢劫、放火、杀人的事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