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这是中国皇帝给日本皇帝写的信。信里说,咱们两国挨得挺近,关系一直不错,挺友好的。前一阵子,我们这儿有个外交官被杀了,这事儿真让人伤心啊!我们一边抓凶手,一边处理民间矛盾,结果其他国家却怀疑我们偏袒百姓,仇视基督教,然后就占领了我们的炮台。这下可好,战争突然爆发了,情况越来越乱了。

想想看,现在国际形势这么复杂,东西方对峙,就咱们两国在东方撑着。那些在西方称霸,虎视眈眈的国家,他们的目标难道只是中国吗?万一我们中国顶不住了,恐怕日本也难以独善其身。咱们两国命运息息相关,现在应该先放下一些小矛盾,一起维护大局。现在我们国家正忙着打土匪,应付各种麻烦,解决问题,实在离不开日本的帮助。所以,我这才写信给您,坦诚地把这些情况告诉您。希望日本皇帝能想办法,发挥领导作用,稳定局势。

盼望您能给我们回信,我们真是非常期待您的回复!

◇日本答覆中國國書

(此处保留原文,不作翻译)

日本天皇陛下:

关于杉山书记官遇害一事,之前我们也听说了,但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可以证实。直到最近收到贵国来电,才得知此事属实,我们深感悲痛。最近北方义和团越来越猖獗,到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驻京的各国公使和官员都被他们包围攻击,甚至听说某个国家的使臣都被他们打死了。贵国派出的军队,既没能保护使臣,也没能镇压匪徒,这实在说不过去!国际公法明明规定,外交官享有豁免权,神圣不可侵犯。即使稍有冒犯外交官,就已经违反了公法,更何况是杀害使臣呢!

现在,贵国政府如果能真正有效地平定匪乱,保护在京的各国使臣,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所以,大清皇帝现在应该承担起对内对外应尽的责任,绝对不能犹豫不决。从上个月开始,各国都派兵到天津,我们日本也不得不增派兵力,共同处理这件事。

但这完全是为了镇压匪徒,保护使臣,除此之外别无他意。所以,如果贵国政府能尽快将各国使臣从包围圈中救出来,就能证明贵国政府不想和各国开战的诚意,也能减少贵国的麻烦。我们两国向来友好,只要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日本也绝不推辞。现在,如果贵国政府能迅速采取行动镇压匪乱,以此证明你们确实在保护使臣,那么将来和各国议和的时候,我们日本也会尽力维护贵国的利益。

特此电复,请大清皇帝明鉴。

明治三十三年七月十三日

◇德皇答覆中國國書

哎,大清国皇帝老儿,您好!收到您电报来的国书了,知道您因为我派去的使臣死得惨,特地按照你们国家的宗教礼仪,祭奠了一坛,以慰藉忠魂,也向我们国家表示歉意。不过呢,虽然我当了皇帝,我也是个信教的人,可不能说就只祭奠一下,就能把杀害我使臣的重大罪责给抹平了!何况,除了我使臣,还有好多传教士、教民,甚至妇女儿童,都因为传教而惨死,想想就让人难受!再说,那些传教士信奉的,就是我信奉的教啊!

至于围攻使馆那事儿,我也不能全怪您,主要责任在你们国家的那些当官的和那些杀害传教士的官员身上。这怎么能轻易放过他们呢?要是您能把这些罪魁祸首绳之以法,那我不光心里痛快,所有信奉这个教的国家,也都满意了!还有,我特别希望您早点回北京,我已经命令瓦德西统帅用皇帝的礼仪迎接您的銮驾,并且让他手下的兵保护您。至于议和的事儿,我也很愿意。但是,和谈之后,还得想办法,保证以后外国人到你们国家,生命财产都能安全无虞,老百姓也能继续信他们想信的教,这样才算有点儿好处。

耶穌降生一千九百年九月三十號

◇中國致俄羅斯國書

嗨,俄国皇帝老兄,您好!听说您病好了,真是太好了!我这边因为离海边远,之前听说您生病了,立马就派杨儒去您那儿问候,一直惦记着呢。毕竟咱们国家最近经历了大难,多亏您大力帮忙,所以您身体怎么样,跟我们国家也息息相关啊。

之前听说您为了维护我们国家的土地权益,费了不少心思,现在又特意派人来东北地区维持和平,还同意把东三省还给我们国家的官员管理。您也知道,东三省是我们国家祖先发祥的地方,祖宗的陵墓都在那儿,所以您这么做,我真是高兴坏了,心里感激得不得了!

您这次这么英明公正的举动,对大局非常重要,这绝对能给您盛世添光彩,也能借此机会,让咱们两国邻邦友谊更进一步。希望上天保佑,咱们两国都能永远和平幸福,以后互相信任,互相帮助!

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俄廷致中朝国书

俄罗斯皇帝您好!清朝皇帝万福金安。前些日子贵国特使来访,带来了您的亲笔信,信中情谊真挚,感动了我们。这次贵国发生内乱,我们俄罗斯处理此事时,始终优先考虑两国邦交,相信您也看在眼里。我们也公开声明过,俄罗斯处理东方事务的宗旨始终不变,就是维护邻国的自主权。您在信中也深明此意,我谨此表示感谢。

但是,现在有一些无稽之谈,说满洲地区的事情改变了我们之前的约定,误导了您的圣明判断,对此我感到很奇怪。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下达给各部队指挥官的命令,完全符合我们之前多次声明的内容。我们政府和贵国全权大臣商议的各项事宜,都是为了巩固两国两百多年的友好邻邦关系,绝不想干涉大皇帝您的主权,反而急切地希望把满洲地区完全交还给贵国的官员管理,一切恢复到俄军进驻之前的样子。

只是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便贵国官员能够逐步恢复秩序,避免再次发生动乱,影响我们两国的边境安宁。以上这些细节,这次都要明确下来。我们会把具体的命令交给贵国的全权大臣,务必使我们商议的事情顺利完成,让对贵国大有裨益的事情尽快实施,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希望贵国度过这次变故后,恢复往日的平静,永远保持太平,并且两国世代友好,邦交更加巩固,这是我们最大的期望。还请大皇帝明鉴。

◇华廷致俄廷国书

清朝皇帝问候俄罗斯皇帝。之前由于中国国内民教相争,暴民生事,扰乱了大局,我们曾诚恳地致信,通过电报由杨儒转交,希望您能看到。

现在除了天津那边已经打起来了,其他各省的通商口岸,我们都明明白白地发过命令,让各省的督抚照常保护外国商人,大家都相安无事。我们也尽力保护在北京的使馆,还好现在都平安无事。不过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跟你们国家接壤,前天接到那边的将军们上报说:呼兰一带的乱民纠集铁路工人闹事,俄国兵趁夜偷偷跑到大岭南北的陆地上,我们立刻命令防营妥善保护他们,把他们送出国境,同时电报通知阿穆尔再派兵,结果廓米萨尔带兵来了,还开枪炮还击,双方都有伤亡。将军们负责守土,抵御外兵,所以才兵刃相见。但是中国真的不想扩大边境冲突,已经严厉警告寿山,只准保卫国土,不准越界寻战。我们也希望贵国皇帝一起命令边疆大臣,各自保卫边境,别再制造冲突,这样最好。至于天津的局势,也希望贵国皇帝参考之前的信件,解决这场纷扰,让中外像以前一样友好相处,彼此共享太平盛世。我们非常盼望。

◇中国致法兰西国书

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法国大皇帝陛下好。我们两国向来友好。现在因为乱民闹事,导致各国都怀疑我们国家偏袒百姓仇视传教士,大家都很生气,一起攻击我们,所以才占领了大沽炮台。现在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几乎已经无法收拾了。

我们国家既然是被形势所逼,为了排解纠纷,不得不依靠贵国。况且我们国家和贵国在广西云南边界的各种交涉都处理得很顺利,相信您也早就了解了。

好家伙,这封信写得可真够正式的!咱先翻译第一段:我特地诚恳地写这封信给您,非常希望大伯您能想办法维持住局面,担当重任,扭转乾坤。也希望您能回信告诉我结果,我真是急切地盼望着!光绪二十六年六月。

接下来是清政府给英国新国王的贺电:大清国皇帝高兴地获悉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新君主登基,非常高兴!我们深深敬仰新君主的天赋聪颖,如今他继承王位,施政必将功德日益增长,造福百姓。我们两国将继续保持友好关系,永远友好下去。我们遥祝新君主,表达由衷的祝贺。特此先发电报祝贺,随后将派专使奉上国书,以表达我们的祝贺之意,还请新君主察纳。

再看俄国退兵的信:俄国皇帝致信美国总统阁下:虽然我们俄国也参与了进兵北京的行动,但我们并没有想要占领中国领土的意思。我们只是想保护我们驻京使馆,并帮助中国平乱而已。我们在东三省用兵,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边界,别无他图。至于占领牛庄,也是为了在北部省份用兵的需要。事情平息之后,如果其他国家不为难我们,我们一定会立即撤兵。现在中国政府不在北京了,我们使臣也就没必要继续留在北京了,我已经下令让使臣和所有随员一起离开北京。我们驻扎在北京的军队,我也会下令让他们撤出。

等中国政府愿意和各国议和的时候,我们俄国可以再派特使前来。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俄国的真实想法,我们非常希望贵国政府也能和我们同心协力。

最后是美国政府对俄国信的回复:(此处省略,因为原文没有提供美国政府的回复内容)

美国总统给俄国皇帝陛下回信说:收到您的来信,得知贵国政府无意向中国索取土地,只想保护贵国驻华使馆,并协助中国剿匪,这充分体现了贵国与其他国家同心同德,我们对此非常高兴!

您的声明与其他国家意见一致,其他国家也都没有向中国索要土地的意思。北京围困解除后,我们应该再次声明这一点。如果各国能够协同商议,那么结束与中国之间的事情应该不会太难。一旦与中国结束纷争,各国条约中所有应有的权利,以后都能永远得到保障。权利得到保障,产业自然也就安全无虞了,只是那些已经被破坏的财产,必须得到赔偿。

我们听说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很安定,而且也非常渴望保护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已经有几个省的督抚全力剿灭匪帮。所以欧美各国已经命令驻华领事和海军官员积极劝说他们这样做。目前各国使馆都得到了保护,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是:所有外国人在中国的生命、财产和一切应得的权利,都必须得到同等的保护;对中国尚未动乱的省份,也必须提前预防,如果力量不足,各国理应予以协助,并想方设法使中国永远安定,更要保护中国领土,避免纷争,而中国的政务仍然由中国人自己主持;各国条约中应有的权利,都应该得到保护,使世界各国都能与中国各地通商互市。

至于来信中提到的,贵国政府目前驻扎牛庄是为了在北部省份用兵,一旦地方安定下来,只要其他国家不出面为难贵国,贵国就可以撤兵,对此我们深表感激,绝对不会为难贵国。况且我们国家的政策已经确定,并且已经多次公告天下各国,让大家周知,贵国不必怀疑。

西历一千九百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