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炮台在白河口的南边,北盐田的东边。北岸叫北炮台,南岸叫南炮台,南边聚集的叫新炮台。它用泥土筑成,外面围着石墙,结实程度就算比得上坚固的城池也不为过。离北京四百八十多里,离天津二百多里,是水道进入北京的咽喉要道,内港外港,地势险要易守。港口外面有沙洲,水很浅,所以离炮台很远,即使涨潮,水也不过六七尺深,轮船进港不容易,军舰就更难靠近了。这真是天然的险要关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如果部署得当,防范得力,就算敌人用大炮猛攻,也不用害怕。可转眼之间,它就失守了,那么当时负责的人,就逃脱不了责任了!
起初,各国都收到了他们使臣的紧急电报,于是纷纷调动海军舰队,陆续赶来,以便伺机北上。五月中旬的时候,大沽口外已经停泊了三十多艘军舰,他们都想占据炮台,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于是大家互相商量,在二十号这天,各国舰队指挥官带着翻译去见炮台守将罗荣光将军,命令他今晚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把炮台交给各国军队驻扎,如果到十二点还不让,就将在两点钟开炮轰击。罗将军回答说这件事他不能擅自做主,必须禀报北洋大臣后再回复。
各舰队指挥官就又退回去了。接着,傍晚六点钟的时候,传令所有在大沽的外国人,必须在一小时内都到停泊在铁路码头旁的美国军舰“莫诺开赛者”号上躲避,以免被炮火伤到。各军舰也都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等待开战。
话说啊,当时有个美军舰队的指挥官,因为一点小摩擦就开战了,天津租界肯定要遭殃,他心里不愿意参与这事儿,但其他指挥官都同意开战,他也拦不住,所以提前开到租界外面去看看情况。
结果,炮声突然响起,就跟天打雷劈似的,江面上全是烟雾,对面都看不清了。所以根本不知道谁先开的炮,只感觉满江都是炮弹乱飞,天上轰隆隆的炮声,跟江水翻滚的声音混在一起。英国军舰“奥尔求林号”停泊的地方正好对着炮台,差点被击中,还好是晚上,炮台瞄准不准,才躲过一劫。德国鱼雷艇“威鼎号”也被打中了一发炮弹,掉进了锅炉里,也没爆炸。不过德国军舰“意尔的斯号”伤得比较重,舰长差点儿没命,幸好躲得快,才没事。
双方僵持不下,各军舰只能从下面往上打,很费劲,想派某个国家的兵从侧翼绕到炮台后面,前后夹击。结果天快亮的时候,炮台旁边的火药库被炮弹击中了,轰的一声就炸了,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死伤的士兵根本数不清,炮台也就守不住了。最北边的第一座炮台最先被日军占领,他们赶紧挂上了国旗。北边其他的炮台也被英军占领了。各军舰趁机开进港口。没过多久,德俄两国的旗帜又挂在了南面的炮台上。这就是二十一日早上六点钟的情况。
天亮以后,咱们中国的海容舰和四艘鱼雷艇都被英国船抓了。这些船在战争打响之前就停在港口里,因为不知道要开战,所以都没做好准备,结果轻轻松松就被人家拿下了。英国人还把英国旗挂在咱们的威鼎号和斐蒙号船尾上。当时,炮台上有好多逃兵和中国人,有的被炮火打落河里,有的自己跳河,顺着水漂流,到处都是这种景象。后来听说被美国军舰救了,所以没死多少人。
大概十点钟左右,各舰的指挥官见仗打得差不多了,就派军官上岸查看情况。所有的炮台都差不多变成废墟了,死伤的士兵更是数不清,真的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啊!军官们就命令士兵把尸体集中起来烧掉。炮台附近,被炮火损坏的中国房屋也多得数不清。大沽本来有个中国船坞,里面还有一艘捕鱼雷艇,结果也被挂上了俄国旗,成了俄国人的东西了。
这场战斗,咱们中国士兵死伤非常多。外国士兵方面,英国奥尔求林号军舰死了一个军官,伤了一个军官,死了三个士兵;芝腊克号军舰一个军官受伤,因为船上的火药库爆炸,烧死了七十个人;德国意尔的斯号军舰的指挥官伤得很重,船上的锅炉也爆炸了,死了几个人;俄国仆勃尔号军舰一点损失都没有;高丽支号军舰两个军官受伤,八个士兵死了,十二个士兵受伤;法国雷安号军舰死伤各一个军官。所以战争结束后,各国军舰都降了半旗,表示哀悼。
这是中外开战的开始,所以要把事情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让后人可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