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义和团造反,一开始就在涞水闹事,副将杨福同奉总督之命去镇压,结果被杀了。朝廷却把责任推到官军身上,不肯抚恤,天下人都觉得奇怪。当时义和团的乱子正厉害,根本没办法一下子控制住,所以京畿地区很快就被祸害了。而当时担任直隶提督的是聂士成将军,他统领的全军正驻扎在芦台。总督裕禄立刻下令调几营兵力到涿州,又分派很多营兵防守京津一线。五月初八,义和团烧了黄村的铁路,聂军的部队去救援,义和团突然袭击,打伤了几十个人,聂军将士都很愤怒。之后聂军在沿途多次打击义和团,尤其是在落垡那一仗,杀死的义和团成员特别多。义和团非常恼火,就让他们的同伙到朝廷告状。

那时候朝廷里已经有人和义和团勾结了,就编造理由去告状。朝廷下旨严厉斥责直隶派出的军队到处骚扰,又说聂士成是资深将领,他统领的都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如果激怒了他,义和团对他的仇恨会更深,恐怕会因此更加冲突,于是想办法调解,就派一个满洲的武卫军统领,一个大人物,给聂士成写信,大概意思是说:“你的军队穿着打扮很像外国人,容易让义和团起疑心,所以才寻衅滋事。义和团的目标是报效国家,有忠义之心,不应该肆意剿杀他们,你一定要谨慎啊!”聂士成收到信后,回话说:“义和团祸国殃民,一定会坏大事,而且我聂士成担任直隶提督,管辖的地区有义和团,理应把他们肃清。事情结束后,即使我受到重创,也无所畏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都是五月十二、十三号之前发生的事情。

聂军当时主要负责守卫杨村,阻止匪军南下。十四号那天,英军提督西摩尔率领各国联军进京,路过杨村。聂帅想暗中放他们过去,就发电报给裕禄,裕禄不同意。聂帅非常生气,对自己的部下说:“我既然是直隶提督,直隶有匪贼却不能剿灭,直隶有敌人又不能阻挡,要这支军队还有什么用!”他本来想率领全军回芦台,但最终没成行,结果一直在这一带来回牵制西军,不让西军迅速推进。西方人因为兵力不足,又很忌惮聂军大营在后方,于是决定直接返回。朝廷却认为是团练匪军立了功,给了他们巨额赏赐,而聂军却什么也没得到。

过了二十号以后,朝廷才收到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这才正式决定与列强开战。聂帅立即奉命攻击天津租界。双方激战,恶战打了十几次,僵持了八天,炮声不断。西方面军说,自从和中国交战以来,从未遇到过如此勇猛的军队。所以,自从大沽失守后,天津和北京随时可能沦陷,而能够首先抵抗西军,缓解危急局势,使得天津在外国人眼皮底下多坚持了一个月,北京也因此暂时得以安宁的,就是聂军。

二十八号,各国联军的大部队赶来增援天津。聂军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又没有后续支援,形势开始吃紧,但仍然退守天津城附近,竭力阻挡西军。如果当时没有内讧,一心对外抗击侵略,那么聂帅可能不会死,聂军可能不会溃败,天津城也未必不能暂时支撑,等待转机。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生了聂家被团练匪军劫持,以及练军协助匪军枪击聂军的事情。

五月底,聂军猛攻租界。一开始团匪还敢出来打,但接连几次吃了亏,就躲起来当起了看客,到处烧杀抢掠。他们只敢跟官兵对着干。聂军很生气,认为挑起排外仇恨,制造事端的是团匪,他们看到形势不对就推卸责任,把责任都怪到官兵头上。官兵一次又一次浴血奋战,伤亡人数高达二三成,而团匪却在朝廷面前装忠义,在老百姓面前当土匪,不狠狠惩罚他们,怎么向军人交代,怎么向百姓交代?有一天,官兵刚打完仗回营,聂军就下令:“今天全力进攻团匪!”于是派兵四处出击,杀死了上千名团匪。团匪更加痛恨聂军,趁着聂军和洋兵激战的时候,很多人一起冲向聂军的住所。

这时候,西方的援军大部队正往天津赶,聂军刚刚稳住阵脚,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带兵去追击团匪。那些所谓的练军,大多是些直肠子,跟团匪有勾结,看到聂军追击团匪,就想救他们,就哗啦一声喊:“聂军造反了!”一起开枪射击聂军。聂军毫无防备,被打败了。

这时聂军内外受敌,进退两难,他自己也感到很憋屈。身为提督,带兵十几年,身上受了无数伤,朝廷不理解他,团匪还羞辱他,他心里非常愤怒。再加上最近那些奸臣和团匪,想排挤异己,动不动就说他通外国,所以他想以死殉国,堵住那些人的嘴。正好六月初四,马军到达天津,聂军仍然集合了几营兵力,日夜奋战,每次都冲在最前面,想求死。到十三日,在八里台,他果然中了好几炮,肚子裂开,肠子都流出来了,壮烈牺牲了。他的死状极其惨烈,天下人都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感到悲痛。

聂军死后第五天,天津城就沦陷了。